当前位置:首页>合同范本>游漓江西师版五年级教学设计范文(16篇)

游漓江西师版五年级教学设计范文(16篇)

时间:2023-12-07 10:41:23 作者:灵魂曲

江西的风土人情淳朴而独特,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江南文化的浓郁氛围。了解江西的地理特点和气候条件,以下是一些江西地理总结的范文供参考。

续张嘎西师版五年级教学设计

1、学会1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内容。

3、结合课文的特点,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在读中感悟嘎子的机智、勇敢与顽皮。

4、尝试让学生开展合作创作,将课文改编成剧本,进行表演。

教学重点。

结合课文的特点,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在读中感悟嘎子的机智、勇敢与顽皮。

教学难点。

尝试让学生开展合作创作,将课文改编成剧本,进行表演。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初读课文读准生字,了解课文内容,对嘎子有一定的认识,体味人物形象的特点,在读中感悟嘎子的机智、勇敢与顽皮。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观看《小兵张嘎》的电影,了解故事的内容和背景。

二、谈话导入。

在抗日战争时期,广阔的华北平原上涌现出许多英勇的抗日英雄,这其中还有许多小英雄呢!小兵张嘎就是众多小英雄中的一个。

板书课题。

课文截选了嘎子与敌人斗争故事中的一个小故事,让我们走进战争年代,与嘎子一起与敌人展开机智勇敢的战斗。

三、初读感知。

1、浏览课文,注意读准生字字音,复述课文内容。

2、检查生字。

3、复述课文内容。(小嘎子在韩家大院门口与瘦长条周旋,同纯刚大叔里应外合,成功地将一颗手榴弹送进大院并制造混乱打击敌人的经过。)。

四、自主探究,研读课文。

1、默读课文,自主探究。

默读课文,用一个词来概括你对小嘎子的印象。

2、出示:小嘎子真是一个的孩子。请你填一填。并说说你的理由(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嘎子的这些特点的?)。

3、交流,形成对嘎子较全面的印象。

聪明机智,

装成“一个跑堂的小伙计”混进韩家而不被人察觉;“仿佛很熟悉的,愣往里走”

被瘦长条认出后,先是”一愣”,很快又镇定下来”一笑”,”送去见太君”让人没法产生怀疑,他给人感觉是一个调皮不懂事的小孩子.

胆识过人,

独自完成任务,面对瘦长条的刺刀毫不畏惧,镇定自若,出色完成任务.

尽忠职守,

面对困难,没有放弃与敌人斗智斗勇,争取一切机会完成任务.

顽皮孩子气。

4、总结。

让我们记住这个名字”小兵张嘎”,记住这个英雄的形象,记住他英勇的抗日事迹.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尝试让学生开展合作创作,将课文改编成剧本,进行表演。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觉得小兵张嘎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你们想将这一课改成剧本,演一演吗?

二、区别特点。

说说本课与本单元的前两篇课文有什么不同?

如果我们将课文改编成类似于前两篇课文的剧本,你知道该写些什么?怎么写?

三、练写片段。

2、划分场景。

3、最难的是设计人物的动作、对话,做一个片段练习:小嘎子与瘦长条在韩家大院门口周旋的场景。

4、学生练写后全班交流(注意设计人物的动作、对话要能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和人物的心情)。

教师总结。

四、学生分工改编剧本。

五、学生根据剧本进行表演。

六、评议。

板书:

21、小兵张嘎。

聪明机智,

胆识过人,

尽忠职守,

顽皮孩子气。

2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围绕“迪斯尼乐园路径设计为什么被评为世界最佳设计?”等问题思考、讨论,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尊重他人,相信他人,给人自由选择的机会,其中蕴含的巨大价值。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迪斯尼乐园路径设计为什么被评为世界最佳设计?”

2、懂得“给人自由,任其选择”蕴含的巨大价值。

板书设计:撒下草种。

提前开放给人自由。

25最佳路径踩出痕迹任其选择。

铺设路径。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5课《最佳路径》,谁愿意先来回忆一下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这篇课文主要讲格罗培斯大师为迪斯尼乐园的路径大伤脑筋,无意间受到一位老太太的启示,从而设计了世界最佳路径。)。

二、深入学文,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一)格罗培斯是受什么启发设计出了最佳路径的?为什么说这是一条最佳路径?请同学们带着这两个问题自由读全文,边读边思考。

1、生自由读文。

2、交流:

a交流启示部分。

师:刚才同学们学得都很投入,相信每个人心中都已经有了答案,现在咱们先来交流第一个问题(格罗培斯是受什么启发设计出了最佳路径的?)。

预设:格罗培斯是受老人卖葡萄的做法的启发,而设计出最佳路径的;格罗培斯是受“给人自由,任其选择”的启示而设计出最佳路径的。

师引导:老人怎么就给人自由任其选择了?

预设:学生可能抓“你只要在路旁的箱子里投入5法郎,就可以摘一篮子葡萄上路”

师:课文的哪部分写了这个内容?(4,5段)请同学们认真地读一读四五段,然后用你自己的话来夸夸老人的做法。

预设:(1)、老人的做法很好,我特别喜欢。因为她给人了自由,让人任其选择了。

(2)、老人真聪明,我很欣赏老人的做法,因为她尊重了顾客。

师:老人的做法为游人带来快乐的同时也为自己赢得了财富,就请同学们感情朗读四五段,再现游人采摘时的那份欣喜。

学生读文。

预设:格罗培斯可能想,让我大伤脑筋的问题终于解决了,真得感谢老人啊!

格罗培斯可能想到了最佳路径的设计方案;

格罗培斯可能想到撒下草种,提前开放,让游人先踩出痕迹,再铺设小路。

b、交流第二个问题(这种方案为什么说是一条最佳路径?)。

师:请同学们认真读第七自然段。

交流:预设:学生可能抓“有宽有窄,优雅自然”谈小路美;

抓“按着游人踩出的痕迹铺设道路”体会格罗培斯把游人的感受放在了第一位;

联系前文体会格罗培斯也给了游人自由;……。

师:游人踩在自己参与设计的道路上,心情怎样?

预设:激动;高兴;轻松;快乐。

师:请用你的朗读表现游人的这份快乐之情。

师:如果说老人的做法给予了格罗培斯最大的灵感,使他创设了最佳路径;那还有哪些原因使他创设了最佳路径。

预设:学生抓第三自然段,“修改50多次没有一次是让他满意的”“40多年,70多处精美杰作”,“建筑学中最微不足道的一点却让他大伤脑筋”从这些句子中引导学生体会格罗培斯对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和人格魅力。

朗读训练:

此时的你想对格罗培斯说些什么?接下来请用你的朗读表达你对格罗培斯的敬佩之情。

三、拓展延伸:

学了这篇课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预设:生活中应该懂得尊重他人;给他人信任的同时也会赢得他人的信任;

遇到困难不要放弃,应该学会从别人的做法中得到启示;

学习格罗培斯善于思考,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

做任何事情都要一丝不苟。

……。

四、作业:

假如你能成为一名大师,你想成为一名什么样的大师?你应该怎样做?

续张嘎西师版五年级教学设计

一、讲述引入“自古英雄出少年”

在抗日战争的血与火中,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小英雄,如把敌人引入包围圈而牺牲的王二小,巧送鸡毛信、勇敢机智的海娃……今天,我们来读读小兵张嘎的故事。

二、读通课文,整体感知。

1.张嘎到底是个怎样的小兵呢?请大家通读课文,注意遇到生字或难读的字多读几遍。

2.出示全文的生字新词,开火车诵读,并把生词所在的句子读一读。

3.分小组读课文。注意在评价中正音。

4.读完全文,你能说说小兵张嘎是个怎样的小兵吗?

根据回答板书。

三、细读课文,感悟人物形象。

1.默读课文,找一找课文写了小兵张嘎的哪几件事,哪件事写得最详细?

2.从第一、二件事中你认识了一个怎样的张嘎?

3.读第6~11段,抓住关键词句感悟人物形象,可以做旁批。

4.交流:从哪些词句可看出小兵张嘎的聪明、机智、勇敢,爱憎分明?

重点1:“嘎子一惊,失声叫道……快预备饭啊!”

重点2:“说时迟……栽在台阶上。”

重点3:课文三处写到小兵张嘎对手枪的喜爱与渴望。

5.指导朗读重点句。

四、总结拓展。

1.这个故事真精彩。想不想回家讲给父母听?指导讲故事。

2.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收获?(重点从写作方法上谈)。

3.你还读过哪些小战士的故事?交流。

游漓江西师版五年级教学设计

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那就让我们一齐随着作者去游一游漓江吧!

二、自读课文,了解大意,理清描写的顺序。

1.课文写游漓江,作者主要选取了哪些景物?重点描写了什么?

2.漓江两岸的山峰有什么独特与神奇之处?

五、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捅马蜂窝西师版五年级教学设计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快速默读课文,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马蜂的特性和“我”对马蜂态度的转变。

3.体会作者是怎样把捅马蜂窝的情景写得紧张而扣人心弦的。

4.体会课文最后一段的含义。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马蜂的资料,了解马蜂的特性。

教材简析。

本文通过叙述“我”儿时因淘气捅马蜂窝挨蜇的故事,赞扬了马蜂为保护家园和入侵者同归于尽的英雄气概,表达了“我”对马蜂誓死保护家园精神的钦佩和因淘气而伤害无辜的忏悔之情。

全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从开始至“不知道谁开门把我拖到屋里”。写“我”儿时因淘气捅马蜂窝挨蜇的经过。第二部分从“当夜,我发了高烧”至“一种罪孽感沉重地压在我的心上”。通过“我”挨马蜂蜇后对马蜂的再认识,表达了“我”对马蜂誓死保护家园精神的钦佩和因淘气而伤害无辜的忏悔之情。第三部分,最后一段,写“我”对马蜂归来的期盼。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抓住重点句体会作者是怎样把捅马蜂窝的情景写得紧张而扣人心弦的。体会“我”对马蜂誓死保护家园精神的钦佩和因淘气而伤害无辜的忏悔之情。

建议本课教学用1~2课时。

解读与提示。

课文的第一部分分两个层次。

第一层,从开始到“‘捅不得,捅不得。’爷爷说。”写马蜂窝给爷爷一家的生活带来了不便。

第1段,先写后院的特点,然后点明它是小动物“生存和嬉戏的乐土,也是我儿时的乐园”。爷爷的后院花木丛生,枝叶纠缠,所以才会成为“乐土”、“乐园”。接着突出描写了壮观的马蜂窝。先说马蜂窝的位置-爷爷窗檐下。“壮观”写其体积大;“倒垂的一只大莲蓬”,比喻其形状;“无数金黄色的马蜂”言其数量之多;“爬进爬出,飞来飞去”是马蜂活动的特点-每天忙忙碌碌;“不敢开窗”言其给爷爷生活带来的不便。从这段的描述看出“我”对马蜂观察得很仔细,但“我”从没想到去骚扰它们,大家自得其乐、互不侵犯,这里是大家共同的乐园。

爷爷奶奶的对话在文中作用很大,它引起了“我”想捅马蜂窝的强烈欲望。

这段对话给“我”透出了以下信息:一是再一次印证了马蜂窝给爷爷奶奶生活带来的不便,奶奶想捅马蜂窝:“屋子连透透气儿也不能,哪天请人来把这马蜂窝捅下来”;二是爷爷坚决反对,不能捅马蜂窝:“要蜇死人的”;三是从奶奶的话中了解到捅马蜂窝的方法:“头上蒙块布,拿竹竿一捅就下来”。

以上第一层是故事的起因。

第二层具体写捅马蜂窝挨蜇的经过,是故事的发展与结局部分。

先写捅马蜂窝的强烈欲望。

接着写“我”的准备工作。

最后写“我”挨蜇的过程。这一层是文章的重点,写得具体而细致。

西师大版五年级《海滨仲夏夜》教学设计

通分是分数基本性质在具体问题中的一种实际应用,所以分数的基本性质就是这节课最重要的知识基础,在学习这节课之前,学生必须做好必要的知识储备,对于分数的基本性质,学生必须熟之又熟,要做到灵活掌握。

除此之外,分数的意义作为分数的根基,必须牢牢植根于分数的每一部分知识教学之中,通分当然也不例外,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剖析出通分的本质和学习它的价值。

另外,由于知识的内部联系,同分母分数比较大小和同分子分数比较大小和通分之间也有着很深的联系,也是本节课很重要的知识基础。

通分中学生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不用最小公倍数做公分母,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对比用最小公倍数和不用最小公倍数做公分母通分的区别,从而认识到用最小公倍数做公分母更为简便,应该选用。但一定向学生说明:选用不是最小公倍数的公倍数做公分母也是通分,只不过因为数字大计算不方便而不选用。

教材上的情境很好,但由于4月23日至5月2日在顺义新国展真的举办了一次汽车博览会,我就把情境就改为这件事情,这样更贴近于现实生活,学生也更容易接受。

【学情分析】。

由于刚刚学过分数的基本性质,并且做了大量变式联系,所以学生对于这部分知识掌握的很好,不存在问题。

分数的意义是比较抽象的内容,所以在教学之初就非常重视,做了大量练习让学生体会分数的意义,所以这部分知识学生也不存在问题。

同分母分数比较大小和同分子分数比较大小是三年级学过的知识,由于已经过了两年,学生会有些遗忘,所以在课前应该带领学生做适当的复习。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认识通分,掌握通分的方法。

2、通过学习,认识到通分不仅可以用于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还可以应用于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等许多领域。

3、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

4、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的意识。

【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通分,掌握通分的方法和格式。

2、难点:理解通分,掌握通分的方法和格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设计意图:通过真实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汽车博览会的情境引出数学信息,让学生觉得熟悉,更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更能应用于生活。

谈话引入:4月23日至5月2日在顺义新国展举办了一次汽车博览会,老师在车展上搜集到了这样一些信息。

投影出示情景:车展上有400辆汽车,红色汽车占3/10,蓝色汽车占1/8,黑色汽车占3/8,白色汽车占1/5。

二、新授。

1、请一个学生朗读一下题目。

2、“红色汽车占3/10”中的3/10是什么意思?

生:把400辆汽车看作单位“1”,把单位“1”平均分成10份,红色汽车是这样的3份,红色汽车就是单位“1”的3/10。

设计意图:发散学生的思维,提出各种形式的问题。在学习的过程中应尽量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这样培养出的人才更具有创造性。

3、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黑色汽车和蓝色汽车谁多谁少?

蓝色汽车和白色汽车谁多谁少?

红色汽车和蓝色汽车谁多谁少?

红色汽车和白色汽车谁多谁少?

这四种颜色的汽车谁最多?

黑色汽车和蓝色汽车一共占这些汽车的几分之几?

红色汽车和蓝色汽车一共占这些汽车的几分之几?

黑色汽车比蓝色汽车多几分之几?

红色汽车比蓝色汽车多几分之几?

4、我们提出的问题一共有三大类,今天主要解决第一类。

设计意图:复习旧知识,同分母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同分子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5、师:观察第一类问题,哪些问题是最好解决的?

生:黑色汽车和蓝色汽车谁多谁少?

3/8,1/8,黑色汽车多。

师:你是怎样想的?

生:分母相同,分子大的数大。

生:白色汽车和蓝色汽车谁多谁少?

1/5,1/8,白色汽车多。

师:你是怎样想的?

生:分子相同,父母小的数大。

师小结:比较同分母或同分子的分数大小时,分母相同比分子,分子大的数就大。分子相同比分母,分母小的反而大,分母大的反而小。

设计意图:旧知识是新知识的生长点,从旧知识中生长出新知识,还能感受出新旧知识的区别与联系。

6、红色汽车和蓝色汽车谁多谁少?

生:分子不同,分母也不相同。

师:还能不能根据分母相同或分子相同的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来比较大小?

生:不能。

(2)师:像这样分母不相同的分数称为异分母分数。(板书:异分母分数)。

师:大家想一想,分母相同的分数可以叫做什么?

生:同分母分数。

(板书:同分母分数。)。

设计意图:思维的又一次发散。学习的过程不应是一条直线,不应是我教教,你练练;应该是从原点散发出多条线,有直线,有曲线,有的会互相碰撞,有的会互相交叉。虽然有些线可能走不到终点,但只有在这样的思维碰撞中才真正能闪耀出智慧的火花,学生的学习过程才能真正有所收获。

(3)师:分子、分母都不相同的分数比较大小我们还没学过,不过我相信以同学们的聪明才智,结合以前学过的知识肯定能解决这个问题。请你先独立思考,把想到的解题策略写在纸上,然后小组交流,我们比一比那个小组发现的解题策略多。

师:那组愿意来介绍一下自己组想到的策略?

方法一:(实际比较法)。

400辆的3/10是120辆,

400辆的1/8是50辆,

120辆,50辆,

红色汽车多。

方法二:(化小数)。

3/10=3÷10=0.3。

1/8=1÷8=0.125。

0.3>0.125。

3/10>1/8。

红色汽车多。

方法三:(通分子)。

1/8=1×3/8×3=3/24。

3/10>3/24。

3/10>1/8。

红色汽车多。

方法四:(通分)。

3/10=3×4/10×4=12/40。

1/8=1×5/8×5=5/40。

12/40>5/40。

3/10>1/8。

红色汽车多。

(其中通分的方法让一个同学板眼在黑板上。)。

生:把异分母分数变成同分母分数就是通分。

师:随随便便把分母变成一样就行了?

生:分数大小还不能变。

师:怎样才能保证分数的大小不发生变化呢?

生: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变化。

师:谁能总结一下?

生: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把异分母分数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

和原来分数相等。

板书:异分母分数同分母分数。

分数的基本性质。

7、还有的同学是这样解答这道题的。

3/10=3×8/10×8=24/80。

1/8=1×10/8×10=10/80。

24/80>10/80。

3/10>1/8。

红色汽车多。

师:是通分吗?

生:是通分。

师:这两种方法你选择哪个?为什么?

生:第一种,简单。

师小结:通分时一般要用两个分数的最小公倍数做公分母。

8、运用我们新学到知识来解决下一个问题好吗?

投影:

1/5=1×2/5×2=2/10。

2/103/10。

1/53/10。

红色汽车多。

师:这道题怎么这么简单呀?

生:10正好是5和10的最小公倍数,3/10不用变了。

师:以后这种题就这样做。

9、最后一道题比较难,你有信心做好它吗?

投影:

3/10=3×4/10×4=12/40。

1/8=1×5/8×5=5/40。

3/8=3×5/8×5=15/40。

1/5=1×8/5×8=8/40。

15/40〉12/40〉8/40〉5/40。

3/8〉3/10〉1/5〉1/8。

黑色汽车最多。

10、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生:学习了通分,今后能进行异分母分数的比较大小了。

设计意图:跳一跳,吃果子。能自己跳起来摘到果子吃的心里总会有一种成功的喜悦,比不费力气从别人手里拿来的果子吃的香甜。

11、第二类和第三类问题你能尝试解答吗?

生:3/8+1/8=4/8=1/2。

答:黑色汽车和蓝色汽车一共占这些汽车的1/2。

3/10+1/8=12/40+5/40=17/40。

答:红色汽车和蓝色汽车一共占这些汽车的17/40。

3/8-1/8=2/8=1/4。

答:黑色汽车比蓝色汽车多1/4。

3/10-1/8=12/40-5/40=7/40。

答:红色汽车比蓝色汽车多7/40。

12、你已经用今天学习的知识解决了以后要学习的知识了。

三、板书。

通分。

和原来分数相等。

异分母分数同分母分数。

分数的基本性质。

黑3/8蓝1/8黑、蓝一共黑比蓝多多少。

蓝1/8白1/5红、蓝一共红比蓝多多少。

红3/10蓝1/83/10=3×4/10×4=12/40。

红3/10白1/51/8=1×5/8×5=5/40。

四种颜色的汽车谁最多?12/40〉5/40。

黑色3/10〉1/8。

红色汽车多。

捅马蜂窝西师版五年级教学设计

1、学会12个生字,认读1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示的机会,培养学生合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语言文字训练,;理解“我”思想感情的变化,产生不伤害旁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情感。

重点对话描写、心理描写的作用。

难点文章主旨的理解。

课型新授使用教具黑板。

板书设计。

捅马蜂窝心情:好奇渴望--害怕惊呆--赞叹、心情沉重--舒心、关爱动物。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捅过马蜂窝吗?当时是怎样一种情景?有什么感觉?(学生讲述)今天我们和著名作家冯骥才一同感受他小时侯捅马蜂窝的情景。

二、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谈直觉感受。

三、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学生自读课文。

(1)、学生独立阅读,扫除生字障碍;

(2)、在小组中互相帮助纠正读音;

2、开火车分段检查朗读。

3、交流不明白的词语。

“捣毁”、“罪孽”、“痊愈”等词可以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同学间互助等方法自主解决。

4、认读生词(自读、指读、开火车读等)。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2、思考:在“我”捅马蜂窝的前后过程中,“我”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第二课时。

二、导入。

让我们再次用心地细细品读这个故事,边读边想,在“我”捅马蜂窝的前后过程中,“我”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是从课文中什么地方感受到的?可以在文中画一画,读一读,也可以和小伙伴说一说。

四、全班交流。

1、(1~7自然段)“……我站在一旁,心里却涌出一种捅马蜂窝的强烈渴望……”

*从“乐土”、两个“我喜欢”、“最壮观”感受爷爷的后院是我“儿时的乐园”,我喜欢那里。

*3-6自然段的对话(奶奶的抱怨、爷爷的警告)激发了“我”的好奇心,“我”心情激动,跃跃欲试地想把马蜂窝捅下来。并付住于行动。“溜到”“脱下”“遮住”“只露”“接绑”开门见山,联系学生的生活经历,调动他们的经验世界,走进这个故事。难认而又不知其义的生字词是学生认读、理解文章的障碍,只有把这一环节砸扎实,在后面的教学中学生才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才可能美读,从而享受阅读。文章最精彩最细致的是心里描写。围绕捅马蜂窝而产生的“我”的心理和情感的变化,像一条红线贯穿情节的始终,牵动着故事的发展,揭示出文章的主旨,故中心话题由此入手。

“约定”……。

2、(8~9自然段)“……这复仇者不顾一切的拼死的气势使我惊呆了。……”

引导学生在我捅马蜂窝的过程中想象当时“马蜂”是怎么想的?“我”又想了些什么?“我”的心情由好奇、渴望变成了什么?(惊呆)。

3、(10~16自然段)“……面对这壮烈牺牲的小飞虫,似乎有一种罪孽感沉重地压在我心头。”

爷爷与“我”的对话:“你毁了它的家,它当然不肯饶你,它要拼命的!”爷爷的这句话,在还心有余悸的“我”的心中激起了波澜,让“我”对马蜂有了新的认识:它“真像一个英雄”,敢于与“毁坏它们生活的人拼一个死”

三年的等待唤回了赤黄色的马蜂,“我”在开怀大笑之余,不由地暗暗告诫自己:“再不做任何伤害旁人的事”。

小结:从“好奇渴望”到遭到马蜂反击后的“惊呆害怕”,到听了爷爷的话后的“赞叹、心情沉重”,到马蜂回来后“舒心”的欢笑,看出这是一个多么单纯可爱、真诚善良的孩子啊。

五、拓展。

1、学了这个故事,你最想说的话是什么?(与动物和谐相处)。

2、最后老师用动画片《狮子王》中的一段台词作结。

小狮子:我以为国王是可以随心所欲。

狮子王:你错了,作为国王我们也不能随心所欲。

小狮子:不能吗?

狮子王:辛巴,所有的生命都有它存在的价值。身为国王,你不仅要去了解所有的生命,而且要去尊重所有的生命,包括爬行的蚂蚁和跳跃的羚羊。

小狮子:爸爸,我们不是吃羚羊吗?

狮子王:我来告诉你,我们死后势必会变成草,而羚羊是吃草的,所以,在这个生命圈里,我们是相互关联的。调动学生的经验世界,情感世界,想象世界,感受到作者的心理变化。

教学反思。

21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观察、描写动物的基本方法,注意运用描写动物的词语。

2、进一步强化学生朗读、默读、快读、精读等能力,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思维习惯。

3、培养学生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4、感受“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深刻含义和感受人与自然、人与动物和谐发展的深刻意义。激发学生珍视生命,关爱动物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展示人和动物之间充满爱和信赖的理想境界。提高对课文的感悟能力及拟人化语言的运用。

2、教学难点:对人与动物之间信赖关系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读诗词导入。

1、朗读白居易《鸟》(课件出示)。

莫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

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盼母归。

2、那嗷嗷待哺的鸟儿,呼唤人啊千万不要打鸟,他们在等待母亲赶紧回家呢。诗人在诗中发出劝戒之声,劝导人们爱惜鸟类,表现出诗人的善良、仁爱之心。好在我们也有爱心,不会再打鸟了,还经常把鸟带回家养着。真好!恰巧前几天,朋友就送“我”一对珍珠鸟。(板书:珍珠鸟)。

二、介绍作者。

1、指名学生介绍(要求简明扼要,抓住重要信息)。

三、介绍珍珠鸟(课件出示)。

信赖。

“我”

四、自读课文,积累词语。

1、勾画读不准的、值得积累的词语。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并根据图片、联系上下文或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葱茏瞅瞅繁茂雏儿愈发蓬松。

柜子画框细腻流泻信赖。

(2)斑斑驳驳:原指一种颜色中杂有别的颜色,这里指颜色深浅不一。

生意葱茏:形容草木生机盎然,茂盛青翠。

流泻:(液体、光线等)迅速的流出、射出、跑过。

3、读一读上面的字词。

五、默读课文,初步感知。

思考:课文给我们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用一句话概括.

六、整体感知,融情入境。

1、听朗读,

(1)用“~~~~~~”画出描写我行为的句子。

(2)用“---”画出描写雏儿活动的句子。

(3)我从中获得了什么感受?

学生四人小组交流讨论,并请小组代表在全班交流本组讨论成果。旨在让学生在交流中初步感知的课文,为下文对人与鸟之间真情的理解做铺垫。

2、交流反馈。

(2)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设计意图]设计以上问题,并让学生互相讨论交流,不仅让学生探究的目标更加具体化,明确化;而且也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兴趣倍加浓烈,探究阅读的层次和空间更加深广。学生的思维之舟由自主确定的探究目标引入航道后,其阅读便能结合文境循序探寻,融情入境。

七、自主探究,各显风采。

教师引导:我想许多人都可能有过养鸟的经历,但能从中感悟到如此纯挚美好的感情,并把它用如诗如画的语言表达出来的人一定不多。作者善于感悟生活中的美,并善于表达,才使这份真情得到传递、滋润许多人的心田。

其实,只要同学们也善于感悟,勇于表达,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今天老师给大家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把自己的体会和感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尽情的表达出来。

1、品读赏析。

文中哪些段落最令你心动?请把它朗读给大家听--。

(学生自由朗读、指名读、教师范读)。

2、畅快地谈。

假如有个朋友送你一对漂亮的珍珠鸟,按照你的性格和习惯,你会怎么对待它呢?

(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自由畅快地谈,谈出心声)。

3、课堂练笔。

出示文字: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师:老师想请大家仿造这种方式写一句话,把对本文的独特感受写出来和大家感受交流一下。

信赖,往往_使世界多一份和平。

信赖,往往_使生活增添一份情趣。

信赖,往往_使我们的家园充满色彩。

信赖,往往_使我们心灵相通,真情相融。

信赖,往往_让自然界生机勃勃,让生活五彩缤纷。

(通过自主探究让学生架起彼此的情感桥梁。知识、概念、内涵在自主探究中生成;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在探究中蕴育。大家各抒己见,滔滔不绝,思想的火花不时迸发,文本的内涵得以融会贯通。)。

4、实话实说。

学习了本文,你有什么收获?

5、教师寄语。

是啊!人与人之间应互相坦诚,互相信赖、理解、宽容,和睦相处。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将会变得更加美好!

同学们,其实信赖缘于一份关爱,一份呵护,也缘于彼此间的尊重和宽容;其实寻找朋友并不像想象中那样困难,不一定非使用同样的语言,甚至都不需要以声传情。只要我们善待身边的每一种生灵,就会看见它们出自天性的自由和欢乐;看见它们美丽的奔跑和飞翔。

八、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1、这篇文章为我们描绘了很多美好的画面,喜欢画画的同学可以任选一个画一画。

2、试着接触一种不熟悉的小动物,努力使他成为你的新朋友,并尽力记录这一过程。

九、欣赏音乐,情境交融。

播放《爱的奉献》,在音乐声中结束本课教学。

胡杨赞

教材简析:

本文作者运用象征的手法,赞扬胡杨不畏艰险、无私奉献的品质,更赞美具有这种品性的人。无论写茫茫戈壁还是写胡杨,都能抓住特点,运用形象贴切的词语来描绘。作者还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如:拟人、反问、设问、排比的手法,更是激情洋溢地表达了对胡杨的赞颂之情。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工整地书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赞美胡杨不畏艰险、无私奉献的品质。

3.能用简短的语言写出四、五、七段的意思,背诵喜欢的段落。

4、体会作者反复运用“千年……千年……千年”的排比句式在文章中表情达意的作用。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独钟情于胡杨的原因,感受胡杨顽强的生命力和默默奉献的精神,激发学生对胡杨的崇敬之情。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的感情,感悟作者对像胡杨一样在恶劣环境中奉献着的人的歌颂。

教学准备:

教师:选取新疆民乐和胡杨的图片。

学生:搜集有关胡杨的资料。

教学方法:三疑三探。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5分钟)。

1.背景音乐起,师:在茫茫的大沙漠,当黄沙袭来的时候,所有的生命都折服于沙漠的肆虐的时候,河流退却了,人群退却了,就连那雄伟的城郭也被掩埋了……有一个绿色的精灵,以不屈的精神与沙漠抗衡,与风暴搏斗,生生不息。它就是--胡杨。(出示胡杨组图)。

2.师:人们崇敬胡杨,留下了许多赞美的文字。(揭示课题,齐读)。

二、整体感知:(25分钟)。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

(1)大声朗读,读准字音,读通顺、流利。

(2)找出带有生字的词语,读一读,并理解其意思。

(3)对于较长的句子,反复读几遍,读通为止。

(4)同桌读(分段读),纠正字音,联系上下文交流新词的意思,说说每段的意思。

2、学生按要求自学,教师巡回指导。

3、指名读生字词,相机引导需要注意的字音、字形。

新疆维吾尔族不腐惨不忍睹弓腰驼背嶙峋晦暗盐碱恶劣肥皂积蓄。

4、指名分节读课文,及时纠正错误处。(相机引导学生用简短的话说出4、5、7段的意思。)。

5、讨论解决不明白的生字新词。(回忆方法:联系上下文理解,查字典、词典,平时自己积累)。

6、分小组读课文,学生之间进行评价。

7、引导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自由通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三、熟读课文(10分钟)。

1、熟读课文,把自己喜爱的句子、段落多读几遍,读出感情。

第二课时。

一、设疑自探。

1、导入新课,围绕重点句质疑。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胡杨赞》一文,自学了生字词,了解了主要内容。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出示句子:不知为什么,我却独钟情于胡杨。

读了这句话,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预设:作者为什么钟情于胡杨?

过渡:是呀!作者为什么钟情于胡杨?到底是为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这个问题。

2、出示自探提示:

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提出的问题,划出相关词句,并随时把自己的提会批注在旁边。

3、生自学,师巡视关注学困生。

二、解疑合探。

(一)同桌交流。

与你的同桌交流自己的读书感受。要互相倾听、纠正和补充。

(二)班级汇报。要求互相倾听,及时纠正和补充,表述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作者钟情于胡杨的第一个原因是什么?谁来读读相关语句。

品味胡杨的无人关照。

作者为什么钟情于胡杨的眼泪?找出相关语句仔细读读,你从中体会到什么?(尽管无人关照,还能顽强生长。)(出示图片:瞧,这就是无人关照的胡杨,这就是受了伤害,自己弥补伤口顽强生长的胡杨。板书:无人关照)。

品味胡杨的弓腰驼背。

作者钟情于胡杨的第一个原因是无人关照,第二个原因是什么呢?课文中有一个词语强调了胡杨长相的独特,谁来说说是哪个词语?(惨不忍睹)。

到底是怎样惨不忍睹呢?谁来读读描写胡杨长相的句子。

出示第四自然段的文字。

(它虽然有高大的身躯,但它的脊梁始终是弯曲的,就像一位弓腰驼背的老人嶙峋地站立在漠漠黄沙之上;它的叶形随环境的改变而改变,边缘常呈现锯状,它的叶色常常是晦暗的灰色,至多是个淡绿色,没有银杏的挺拔和柏树的优雅!)。

“胡杨长相为何如此惨不忍睹”?谁能说一说自己的看法呢?(体会胡杨弓腰驼背的长相是为了适应恶劣的自然环境,它有着较强的适应能力和极强的生命力。)。

引读:是呀,胡杨的毅力多么顽强呀!它每一根扭曲的枝干,每一片晦暗的叶子都是它不屈的呐喊,谁能带着对胡杨的敬重与赞美再来读读这几句话。(指名读,评价、再读。)。

品味胡杨的“粗茶淡饭”

作者钟情于胡杨的第二个原因是弓腰驼背,那么,第三个原因是什么呢?它的环境怎样独特?请迅速圈画出重点词语。(出示图片)瞧,这就是在恶劣环境中傲然挺立的胡杨。在这样的环境中胡杨是怎样生长呢?谁来带着体会读读这几句话。

作者钟情于胡杨的第三个原因是由于它的“粗茶淡饭”。(板书“粗茶淡饭”)。

出示填空题总结作者对胡杨特点的钟情:。

过渡:课文学到这儿,同学们对于作者钟情于胡杨的原因,一定有了深刻的感悟,谁能用这个填空题总结一下。

回顾课文内容填空:

作者独钟情于胡杨,是因为(),是因为(),更是因为()。谁还有不同的见解?(可以抓住中心句,也可以用重点词)。

品味作者对胡杨的集中抒情:

过渡:尽管胡杨无人关照,却能千年不死。尽管胡杨弓腰驼背,却能千年不倒。尽管胡杨以“粗茶淡饭”为生,却能千年不腐。所以作者写下了这样一段激情洋溢的文字来表达对胡杨的崇敬和赞美之情:

(谁来读一读?指名读,你为什么要这样读?你读得这样深情,告诉大家你的秘诀。评价读,再读。分工读。)。

品味胡杨默默奉献的精神。

胡杨做出了哪些贡献?谁来读读相关语句。胡杨的树干、枝叶、到它流出的眼泪都很有用,它把自己所有的一切都彻底的贡献给了人类。所以作者感叹到:出示:它只知道默默奉献,从来没有索取。(读、评价、读)多么高贵的品格,谁再来读读。

中国的新疆有胡杨,青海有胡杨,甘肃有,内蒙古也有,印度西北部有胡杨,中亚有胡杨,非洲北部也有胡杨,在生存环境恶劣的地方都能看到胡杨的身影。这是因为出示:无论自然条件如何恶劣,它总是积蓄着力量,努力地成长。

从这个句子中你体会到什么?谁来读读这句话,读出胡杨的努力。

作者看到的仅仅是胡杨吗?还看到了什么?仅仅是在赞美胡杨树吗?你从文中哪里看出来的?“生命”这里的生命不是一般意义的生命,而是像胡杨一样顽强、无私精神的生命。

《胡杨赞》不仅是在赞颂胡杨,更是一首生命的赞歌,屹立酷暑,笑傲风霜,一颗胡杨就是一首生命的赞歌。所以作者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出示:(导读:这就是生命,千年不死,千年不倒,千年不腐的生命)。男生来齐声赞美一下。读,女生也来齐声赞美一下读,是呀,这就是生命,宝贵的生命,顽强的生命,无私的生命,令人赞叹的什么生命。我们齐生再美一下读。

总结:同学们,通过交流,我们明白了作者独钟情于胡杨是因为它无人关照、弓腰驼背、“粗茶淡饭”,是因为胡杨顽强、无私。作者赞颂胡杨的精神,更崇敬具有胡杨品格的人。

三、质疑再探。

课文学到这儿,作者为什么钟情于胡杨弄明白了吗?谁还有什么疑问请提出来。

预设:

1、胡杨在肥沃的环境中能存吗?

2、第七自然段中的省略号,说明胡杨还有很多用途?它还有什么用途呢?

四、运用拓展。

1、学了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可以从主要内容、写作方法、思想感情方面谈。)。

2大家的收获真不少。请大家结合课文内容、课后题、平时见过的题型设计一两道题,比一比谁设计的题最有特色。

板书设计:

无人关照。

弓腰驼背。

“粗茶淡饭”

无私奉献。

西师大版五年级《海滨仲夏夜》教学设计

《海滨仲夏夜》结构分析这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作者抓住夕阳落山不久——月到中天这段时间的光线和色彩的变化,以细腻的笔触,运用“一条红线串珍珠”的结构,描绘了夏夜威海海滨特有的景色和劳动者闲适、欢愉的休憩场面,抒发对美好生活的赞美之情。

文章可以分为五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写霞光像燃烧的火焰。描绘出第一幅画面。这里作者为表现晚霞的艳丽和炽热,极为准确地运用词语“染”,用生花妙笔画出了海天一色的壮美景象。“火焰”这个比喻运用恰当形象,燃烧的“火焰”给人的是一种动感,生动形象地表现出霞光随海浪摇曳,翻腾的情状。

第二部分(第2段)写启明星在深蓝的天幕上闪烁,像高悬的明灯。描绘出第二幅画面。

作者用“天空的霞光渐渐地淡下去了,深红的颜色变成了绯红,绯红又变成了浅红”。交待了时间的推移,色彩的变化,表示下面要记叙的是夜晚的景色了。启明星是“那么大,那么亮”,这两个“那么”,赞叹了启明星的又大又亮的特点。

第三部分(第3段)写灯光在海面上晃动,像一串流动的珍珠,与星光交相辉映。描绘出第三幅画面。

随着夜色的加浓,城市各处真的灯火也次第亮了起来,与夜空中的星光相辉映。使人想起郭沫若的诗“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是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亮了,好像是点着无数的街灯”。作者又用一个动感的比喻“像一串流动的珍珠”,写出了灯光在海面上的动态美感。

第四部分(第4~7段)写“我”漫步于夜色中的沙滩,海滩上涌起欢声笑语。描绘出第四幅画面。这里作者从不同的角度写景物的特点。沙滩是软绵绵的,这是从触觉的角度写的;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写海水轻轻地,抚摸着细软的沙滩,给人一种温馨的感觉,这里从视觉的角度写的;海水冲刷沙滩的声音是“刷刷”的,这是从听觉的角度描绘的;写海风,用“清新”,从嗅觉的角度写的,用“凉爽”从触觉角度写。“空气中飘荡着一种大海和田禾相混合的香味”,又是从嗅觉的角度写。作者从多种角度描写这些美丽的画面,可以作为一种背景,就是为了突出人们闲适、欢愉、无忧无虑的心情。而人们的'欢笑来自美满幸福的生活。从而抒发对美好生活的赞美之情。

第五部分(第8~12段)写海上的月色和月光下的海滩。描绘出第五幅画面。

用短语“月亮上来了”表明时间的变化。写海面上的满月,用了一个“涌”字,突出了月亮的动态。用“银盘”比喻,显示了月亮又圆又亮。只有美景没有人活动仍然不能显出生活的美来。所以“海滩上,居然有这么多的人在乘凉。说话声,欢笑声,唱歌声,嘻闹声,响遍了整个的海滩”。作者前面描绘的五幅美景衬托的是欢声笑语,突出了幸福生活的美好。

最后作者情不自禁地抒发了自己的胸臆。“让这些英雄的人们,在这自由的天幕下,干净的沙滩上,海阔天空地尽情谈笑吧,酣畅地休憩吧。”

作者描绘这五幅画面时,时间的推移界限比较清楚,如先写启明星,再写月亮;以颜色的变化表现了仲夏夜海滨美好的景色。由景写到人的闲适,欢愉,从而抒发了对美好生活的赞美之情。

《耕荒》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用较快速度浏览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2、根据小标题,学习把课文划分为几个小故事。

3、用浏览与精读结合的方法学习课文的重点部分,体会海娃勇敢机智的精神。懂得在怀人面前要想办法机智地和他们作斗争。

4、有感情的朗读自己感兴趣的部分,谈出自己的感受。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海娃勇敢机智的品质。

教学难点:把握重点去感受海娃的优秀品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纪念。你们一定看了不少抗战题材的影视剧吧。谁能介绍一下?(指生问:比如《小兵张嘎》、《敌后武工队》、《亮剑》、《历史的天空》、《烈火金刚》等。)。

(出示图片)1937年到1945年,是中华民族危亡的时刻,日本鬼子在我们神圣的土地上,烧杀抢掠,肆无忌惮,妄想灭绝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但是,中华民族是不屈的民族,男、女、老、少在战争中都表现出了永不屈服的气节。

二、检查预习情况:

1、围绕课题质疑:你知道什么是鸡毛信吗?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有:鸡毛信的内容是什么?谁去送信?送到哪儿?为什么要送鸡毛信?在送信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样克服的?信送到了没有?)。

2、(课件出示问题)。

(1)、故事的主人公叫(),他是()。

(2)、()让()把鸡毛信送到(),交给()。

(3)、《鸡毛信》讲了一件什么事?你能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一下吗?

(3)、海娃是怎样克服重重困难,把鸡毛信送到的?

(4)、你现在知道了为什么送这封鸡毛信了吗?

二、学生用三分钟的时间浏览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指生交流。

2、师小结:海娃为了送鸡毛信可以说是历尽艰险,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才出虎穴,又如龙潭,整个故事环环相扣,我们不妨根据情节的发展变化把它划分为几个小故事,例如,开头交待海娃接受任务,我们可以算作一个小故事,拟一个小标题:接受任务。老师一共拟了六个小标题:(课件出示)。

1、接受任务。2、巧妙藏信。3、深夜逃走。

4、丢信找信,再次被抓。5、机智带路,诱敌入圈。

6、完成任务,受到表扬。

下面请同学们根据小标题来划分一下这六个小故事。

2、小组交流一下自己是怎样划的。

3、指生回答,师对不同意见可以进行一下订正。

4、在这六个小故事中,比较一下,你认为那几个故事写得最具体,最感人?

5、指生答:藏信、夜逃、诱敌这三个故事写得最详细。

四、精读课文,读中感悟。

师:海娃送信,一路上凭着他的勇气和智慧战胜了困难,课文中这样的情节很多,你最喜欢哪一个?自己可以读一读,划一划,然后在小组里交流。

1、学生自己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边划出最感动的部分。

2、学生自由在小组里交流,谈自己的感受。

3、指生在全班交流,结合朗读训练。

重点:“诱敌”这一段,可分角色朗读。

4、分角色朗读最后一段。

5、为什么张连长称赞海娃是“小八路,小英雄”?

6、学了这篇课文,你最应该向海娃学习什么?

7、拓展:(课件)介绍有关的英雄故事,如《小兵张嘎》、《小英雄雨来》、《少年英雄王二小》,学生可以课外去了解。

五、播放《鸡毛信》精彩片断。

六、布置作业:

1、以《机智的小英雄》为题,写一篇读后感。

2、课外阅读英雄故事。

《耕荒》教学设计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海娃沉着机智、勇敢坚强的品质和爱国主义精神。

2.通过海娃的言行去体会人物的思想品质。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海娃沉着机智、勇敢坚强的品质和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难点:通过海娃的言行去体会人物的思想品质。

教学准备:看电视--《鸡毛信》影片片断,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欣赏教学法研究法导读教学法等。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

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讲儿童团小英雄的课文。你们知道什么是儿童团吗?(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建立的少年儿童的组织,称儿童团。参加儿童团的孩子叫儿童团员。)。

下面,我们看电视--《鸡毛信》影片片断,欣赏儿童团团长小英雄海娃沉着机智、勇敢坚强的品质和爱国主义精神。

2.教师板书课题。

3.理解课题:

鸡毛信:抗日战争时期华北地区军民创造的一种特殊邮件。需要火速传递的公文、信件,就插上鸡毛作为标志,让送信人和收信人明确它的紧急性和重要性。

二、初读课文。

1.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画出你最喜欢的句子或段落,多读几遍。

三、再读课文。

1.选择自己觉得最有效的方式读课文,思考:

(1)说说课文主要讲一件什么事情?

(2)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记叙的?请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出来。

(3)儿童团团长海娃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检查交流。

(1)说说课文主要讲一件什么事情?(这篇课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儿童团长海娃接到给八路军送鸡毛信的任务,没想到半道上遇见了日本鬼子,海娃急中生智,将信绑在羊的大尾巴下,并巧妙回答敌人盘问的故事。)。

(2)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记叙的?请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出来。

(课文是按照放羊放哨--接受任务--巧妙藏信--巧答盘问--羊群被夺这样的事情发展顺序叙述的。)。

(3)儿童团团长海娃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沉着机智、勇敢坚强、爱国、认真负责)。

3.你是从课文中的哪些句子体会到的?

(1)羊群却一点儿也不着急,只管朝川口跑着,跳着……看着颤悠悠的羊尾巴,海娃的心头忽然扑通跳了一下。海娃来不及多想,两步抢到头里,一头扑到头羊身上。老绵羊脖子上挂个铜铃。海娃把它拦腰抱住,掀起那肥腾腾的大尾巴来,就着羊屁股,拧了两根细毛绳,把鸡毛信绑在羊尾巴下。

师:面对突如其来的敌人,海娃是怎样处理鸡毛信的?

师:这段话中哪些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海娃处理鸡毛信的动作?(抢、扑、抱、掀、就、拧、绑)。

师:从这一系列的动作,你看到了什么?

(一个处变不惊、沉着机智的小孩儿形象。)。

(一个年龄虽小,但斗争经验十分丰富的革命少年。)。

师:带着这样的感受,谁来读读这段话。(生读)从你的朗读中,老师感觉到了你对他的敬佩之情。谁再来读?(生读)一个沉着机智的少年仿佛就在我们的眼前。男生齐读。(男生齐读)一个聪明可爱、热爱祖国的孩子形象在我们心中越来越高大。女生齐读。(女生齐读)让我们一齐赞美这位可爱的小英雄吧!全班齐读。

(2)“你的--八路探子的!”小胡子吼叫的时候,嘴里龇出两颗大金牙,嘴唇又黑又厚,又凶又丑,恶心死了。

海娃一点儿也不怕,故意歪起脑袋说:“我不是,我是放羊的。”……。

师:从这两段话体会到了什么?

(从“小胡子吼叫”我体会到鬼子的凶恶;从“嘴里龇出两颗大金牙,嘴唇又黑又厚,又凶又丑,恶心死了”一句我体会到作者和海娃对鬼子的憎恨与厌恶之情。)。

师:带着这样的体会,读读这句话,好吗?(生读)。

师:你从中还体会到了什么?

(沉着机智。)。

师:你能读读这几句话吗?(生读)。

师:是啊,多么凶恶的日本鬼子啊,男生读鬼子的话--。

师:多么机智的小英雄啊,女生齐读海娃的话--。

师:怪不得张连长称赞海娃说:你真是个小八路,咱们的小英雄!

四、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仿照下面的句子写一段含有连贯动作的话。

羊群却一点儿也不着急,只管朝川口跑着,跳着……看着颤悠悠的羊尾巴,海娃的心头忽然扑通地跳了一下。海娃来不及多想,两步抢到头里,一头扑到头羊身上。老绵羊脖子上挂个铜铃。海娃把它拦腰抱住,掀起那肥腾腾的大尾巴来,就着羊屁股,拧了两根细毛绳,把鸡毛信绑在羊尾巴下。

板书。

放羊放哨。

接受任务。

鸡毛信巧妙藏信。

巧答盘问。

羊群被夺。

(沉着机智、勇敢坚强)。

西师大:《我和乌丽娜》教学设计

1.学习用读、思、批、议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爱。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师生:搜集有关海豚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教材简析。

《美丽的眼睛》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如童话般美丽的故事。“我”冒险下水,偏遇上了痉挛。在这生命危急的时刻,我看到了一双眼睛--海豚的眼睛。海豚使劲顶着我,让我趴在它的背上,把我送回了岸边。当我平静下来以后,海豚又和我在海里嬉戏了好一阵,才恋恋不舍地走开。全篇文章语言优美,情节动人,尤其是以那双“美丽的眼睛”为主线,贯穿全文,显得格外富有感染力。相信每位读者在掩卷沉思之际,都在用心呼唤那双美丽的眼睛和那一份人与自然的和谐美好。

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是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在品读词句的基础上走进海豚的心灵深处,感受自然与人的和谐。这是一篇阅读课文,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批注方法,养成边读文边思考批注的良好读书习惯。

建议本课教学1~2课时。

解读与提示。

*这一段交代了“我”独自潜水,又遇到抽筋,情况万分危急。请学生通过读书,体验“我”当时胃抽筋,使不上力,动弹不得的无奈与痛苦,以及氧气筒支撑不到多久的紧急。

*在“我”误以为是鲨鱼,吓得魂飞魄散之时,我看到了海豚的眼睛--那是“我”这辈子所看过的最美的眼睛。请学生结合海豚不断从我腋下往上撑的举动,想象这双美丽的眼睛盯着“我”,是想告诉“我”什么。注意把“我”此时心里的“踏实”和刚才的“魂飞魄散”对照起来理解。

*海豚用背鳍顶着“我”,让“我”趴在它背上,把“我”送回了岸边。而此时刚脱离险境的“我”却担心海豚会搁浅,将它往外推。这一送一推,融入了多少的关爱与真情。教学时可重点指导学生抓住海豚“安抚我”、“背着我”、“停留在那里不动”等动作,想象海豚当时的模样,体味它善良的内心世界。

*分别时,又是那双美丽的眼睛令“我”难以割舍。四目相视的时刻,彼此都用眼睛在述说着什么呢?仍需要我们用心灵去揣摩、猜测。

教学设计参考。

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1.出示海豚的图片,看看这是什么。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进行介绍。

2.揭示课题。一天,当“我”独自潜水,遇到生命危险,濒临绝望的深渊时,“我”看到了一双“美丽的眼睛”。(出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了解大意。

2.用简要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三、紧扣重点,体会情感。

1.课文几次提到“美丽的眼睛”?为什么说那是“我”这辈子所看到的最美丽的眼睛?

2.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提示学生运用学过的批注式方法进行阅读。

3.讨论交流。

(交流重点:第2段中,“我”第一次看到那双美丽的眼睛,请学生结合海豚不断把我“往上撑”的动作,体会海豚传递的信息:请让我来帮助你。第3段中,要抓住海豚的几个动作,特别是“停留在那里不动”这一情节,说明海豚对“我”的关爱细致入微。第4段中,引导学生抓住“玩个痛快”,“陪着我玩了好久好久”,想象当时快乐的场面。第5段中,要抓住“又用那美丽的眼睛看着我”这一关键句子,体会海豚眼睛里包含着的情感,鼓励学生谈出自己不同的见解。)。

四、真情表达,升华情感。

1.教师出示一幅海豚的图片,请学生看图展开想象,想象海豚在大海中为人类提供过的帮助,进行口头交流。

2.写几句心中最想说的话,献给海豚。

参考资料。

海豚是哺乳类动物。雌海豚需要怀胎一年才生下小海豚。幼小的海豚在母体中已经基本发育完整。与其他陆上哺乳类动物不同的是,海豚出生时,像其他鲸目动物一样是尾巴先出来,这样可避免小海豚溺水。另外,小海豚出生后,母海豚会协助它游上水面吸第一口空气。初生的小海豚重约10千克,长约90厘米,以母乳为食。通常中华白海豚一胎只生一只,哺乳期为6个月。

海豚的年龄可高达60岁。

《耕荒》教学设计

2.通过课件或蝈蝈叫声录音认识蝈蝈。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自由朗读课文,借助字典解决不认识的字。

2.指名读、分组读等多种形式读课文。要读得正确流利。

3.说说自己从这篇课文中了解到什么,提出自己阅读时遇到的问题。

4.师生共同归纳小结,知道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还有哪些需要探究的问题,以明确下一步学习的目标。

三、细读课文,自主探究。

1.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勾画出最能说明白发老人喜欢蝈蝈的语句。

2.分组交流。把自己勾画的句子读给组内同学听,互相交流自己的体会。

3.全班交流,说说自己的体会。

4.画出文中人物的对话,小组内分角色读一读。

5.说说你对孩子的话的理解,并从中体会人物的感情。

7.讨论:蝈蝈开始不叫,心里想些什么?后来不知疲倦地叫,又似乎在说什么?

8.指导朗读。

四、美美朗读,细细品味。

1.师生共同小结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2.分角色朗读全文。

五、拓展延伸。

这篇课文给你什么启发?在生活中,你遇到过这类事吗?说出来听听。

《耕荒》教学设计

1.能用比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欣赏小英雄海娃机智勇敢的斗争精神。

2.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重难点。

了解课文大意,欣赏小英雄海娃机智勇敢的斗争精神。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课激发兴趣。

1、谈话:同学们,本单元我们学习了《不平常的信》、《革命烈士诗两首》、《许世友有四跪慈母》,了解到抗日战争时期,我们的人民都投入了抗战,就连和你们同龄的孩子也用他们稚嫩肩膀和他们的父辈一起担负起了沉重的战争。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第二十课,一起学习《鸡毛信》这篇阅读课文,去认识一位抗战小英雄。

2、板书课题,质疑。

二、初读课文感知文意。

1、自由读课文。(提出自读要求,培养读书习惯)。

2、检查读书情况。

3、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三、再读课文品味感悟。

1、文中小海娃送信的过程相信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张连长是怎么称赞小海娃的?

2、你能从课文中的哪些句子体会到呢?再读课文,把你的感受批注在你找到的句子旁边。

3、交流学习。(根据学生交流的情况相机学习)。

(1)“鬼子越来越近……朝着鬼子赶过去。”

师:面对突如其来的敌人,海娃是怎样处理鸡毛信的?

师:这段话中哪些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海娃处理鸡毛信的动作?(抢、抱、折、拧、绑)。

师:从这一系列的动作,你看到了什么?

(一个处变不惊、沉着机智的小孩儿形象。)。

师:带着这样的感受,谁来读读这段话?(生读)从你的朗读中,老师感觉到了你对他的敬佩之情。谁再来读?(生读)一个沉着机智的少年仿佛就在我们的眼前。男生齐读。(男生齐读)一个聪明可爱、热爱祖国的孩子形象在我们心中越来越高大。女生齐读。(女生齐读)让我们一齐赞美这位可爱的小英雄吧!全班齐读。

(2)“海娃一点儿也不怕……傻愣愣地望着小胡子。”

你体会到了什么?指名读,其他同学做动作体会海娃的机智勇敢。

(3)“鸡叫两遍了……一口气跑上了庄后的山梁。”

分角色朗读,体会海娃的机智勇敢。

(4)“天亮了……没想到,还真混过去了。”

你体会到了什么?海娃用小白褂混过了敌人的岗哨,真是太聪明了。

(5)“海娃远远地走在鬼子的前边……打呀!赶快打呀!”

师:你从这几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我从中体会到了海娃的机智。他故意走羊道,拉开与敌人的距离,让自己更好摆脱敌人的控制,更快地把敌人引进八路军的埋伏圈,真是一举两得啊!)。

师:你能读读这段话吗?(生读)从你的朗读中老师体会到了你对海娃的赞美。谁再读?(另一生读)我感受到了你对海娃的敬佩。谁再来读?(另一生读)。

师:鬼子走了一截,停一截;海娃却一步紧似一步,使劲甩着羊鞭。多么聪明的海娃啊!全班齐读。

4、总结:课文写海娃送鸡毛信,可以说是历尽艰辛,那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才出虎穴,又入龙潭呢。但每一次险情他都凭着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化险为夷,怪不得张连长说课海娃是个小八路、小英雄呢!

四、拓展升华推荐好书。

1、你觉得海娃是个什么样的人?你要向他学习什么?

2、文中哪些句子或段落你喜欢,读给大家听,并说说理由。

3、你知道那些抗日英雄?想知道更多的抗日英雄吗?这里老师给大家推荐一本书《在战火中成长》,他收录了活在歌声里的小英雄王二小;荧屏上的小英雄张嘎;小说里的小英雄雨来;烽火中的儿童剧团--孩子剧团。希望大家可以借阅到这本书或买一本来看,去感受更多的小英雄的美好情怀。

西师大:《我和乌丽娜》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听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多媒体课件展示草原的美丽风光和人土风情的画片,请学生谈谈观后的感受。(放课件,听歌曲)。

听了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欣赏着草原美丽的画面,此时你有什么想法?

2板书课题,指名读课题。(板书课题)。

今天,让我们随着作家一起走进草原,齐读课题。

二、质疑问难,了解学情。

过渡:在预习课文中,大家知道了这篇课文描写的是著名的作家老舍先生,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

1读了文章题目,你想了解哪些内容?也可以把预习课文中不明白的问题提出来。

2教师随时梳理学生提出的问题。(课件展示)。

三、自学课文,合作探究。

1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

要注意一边读,一边画出重点的词句,在课文的空白处,写写自己的体会和感受。教师相机指导。

过渡:在自学的过程中,同学们特别认真,尤其是同学们能抓住重点的词句,联系上下文,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和课前查找的资料,写出了自己的体会和感受。这种做法,很值得我们学习。

2小组同学自学交流,认识上达成共识后,待会汇报你们自学的的成果。教师深入到小组内,和同学一起交流探讨,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于组织教学。

四、激励评价,赏读涵咏。

过渡:刚才老师参与了同学们小组的活动,每个同学参与合作的积极性特别高,很多同学还发表了自己独特的见解。下面,我们请同学代表你们小组的同学,结合课文中的重点的词句,谈谈你们的体会和理解认识。

(一)指名研读草原景色部分的同学,汇报学习的情况。

2随机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师展示课件),加深学生感悟,充分地表达自己对草原喜爱的思想感情。(听了同学们谈的对草原的感受,一定想走入草原了,来吧!放课件)。

3鼓励学生有感情朗读第一自然段的课文。

4学生配乐朗读课文的情况,教师适时鼓励。(出示课件)。

(二)研读老舍先生在访问中被热情招待的部分。

1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文部分,放声朗读课文。

2指导学生交流理解课文的其他部分,感受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

(1)迎接远客:学生先读重点的语句谈体会,然后看录像,学生再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出示课件,板书概括的词语)。

教师小结:在路上作者初步感受到了草原人民的热情,随后他们来到了蒙古包外。

(2)学生齐读蒙古包外迎接的部分。

(3)热情接待:先让学生随作者一起走进蒙古包,看看发生什么样的事,(学生看录像),再指名学生朗读课文,谈谈为什么这样读课文。学生概括板书词语)。

五、拓展延伸,感情升华。

1如果自己是一位访问团的成员,看到草原的美丽景色,又受到内蒙古人民的热情款待,此时你有什么话要说?结合自己家乡的情况,能不能对主人发出访问我们家乡的邀请?(教师板书:人热情)。

2时间过得真快,在联欢的欢声笑语中,今天的访问就要结束了,作者感受到了草原的景色美,人更美。在斜阳下,怎么舍得分别?作者感叹:“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理解句子的意思,齐读。

六、课内外结合:

我们学习的课文是作者五六十年代在草原的所见所闻,课下收集今天发生了巨大变化的草原资料或者图片,准备在班上交流展评。

相关范文推荐
  • 12-07 有意义的国庆节(实用20篇)
    国庆节是祖国繁荣发展的见证,也是人民幸福生活的象征。接下来,我们为大家推荐一些国庆节期间适合放松心情的健身活动。今天是国庆节的第二天,我和爸爸妈妈商量好了去白羊
  • 12-07 学校体育教师期末工作述职报告(优秀13篇)
    述职报告是一种向上级汇报工作的方式,它有助于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和发展空间。小编搜集了一些经典的述职报告范文,希望通过这些范例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撰写自己的述职报告
  • 12-07 农村交通安全治理方案(精选20篇)
    计划书范文可以为我们提供参考和借鉴,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计划书的编写方法和要点。小编为大家搜集了一系列的计划书示范,它们涵盖了各个领域的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
  • 12-07 自来水安装协议书(优秀13篇)
    合同协议可以为各方提供明确的权益保障,减少潜在的纠纷和风险。阅读范文可以帮助我们学习到一些写作技巧和注意事项,从而更好地撰写合同协议。委托方:阳泉市自来水有限公
  • 12-07 六年级国旗下说句心里话讲话稿(精选22篇)
    通过国旗下讲话稿,我们可以传达个人对国家发展的期望和建议,为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国旗下讲话稿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尊敬的教师亲爱的同
  • 12-07 上学期个人教学总结大全(16篇)
    个人总结是对自己在一段时间内的成长和经验进行总结和归纳的文档。在以下的个人总结范文中,我们可以找到一些共同点和亮点,借鉴其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回顾这一学期,忙碌
  • 12-07 七年级中秋(模板19篇)
    优秀作文需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准确的表达能力,以及独特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现在让我们来看一些优秀作文的案例,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思路和参考。
  • 12-07 大学老师自我评价(优秀20篇)
    自我评价是自我成长的重要一环,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自己的潜力和局限,从而更好地规划未来的发展路线。【范文3】自我评价:对待工作认真负责,但还需提高沟通和协作能力。
  • 12-07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心得体会(优秀16篇)
    撰写心得体会有助于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并培养自己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欢迎大家阅读一些成功人士的心得体会,他们的经验和故事都会对我们产生积极的影响。
  • 12-07 培根的读后感(精选20篇)
    写读后感时需要结合自身经验和背景,从个人的角度出发对所读作品进行解读。在下面为大家准备了一些经典的读后感范文,希望大家可以从中找到一些共鸣和思考。《培根随笔》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