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思想汇报>2023年幼儿园教育教学反思记录 幼儿园小班活动观察记录及反思(汇总5篇)

2023年幼儿园教育教学反思记录 幼儿园小班活动观察记录及反思(汇总5篇)

时间:2023-09-23 06:58:46 作者:纸韵 2023年幼儿园教育教学反思记录 幼儿园小班活动观察记录及反思(汇总5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幼儿园教育教学反思记录篇一

观察地点:操作区

观察对象:徐x

观察目的:观察幼儿能否有目的进行游戏

观察记录:

镜头一:

区域游戏时间一到,骁便在美工区忙碌起来。他抱来一大箱粘土放到桌子中间,拿了一个绿色的粘土在手上搓了搓、压了压接着又搓了搓,越搓越细,越搓越长边搓边跟旁边的李涵宇说:“我要做一条绿色的大蛇!”说着就把长长的圆柱体的一端轻轻捏了捏,又把另一端搓的更细更长,一条绿色的大蛇真的就匍匐在他面前了。

镜头二:

“哈哈!我的大蛇来咯!你们看它凶不凶!”“一点都不凶,它都看不见我们在哪儿,连个眼睛都没有,还有它的嘴巴呢?”听雯雯这么一说,骁嘴巴咕哝着拿来了白色的粘土,做了两个小白圆片,又拿了更小一块黑色的粘土粘在白色片片上,“看,这下小蛇有眼睛了吧!”说着把两只眼睛按到了小蛇的头上。“嘴巴太简单了吧!”“这个难不倒我!”只见他用指尖掐了一点点红色粘土,捏了捏一个长长的小片片变魔术似的粘到了小蛇的嘴巴上。

镜头三:

骁用手指推着小蛇往前游,“李涵宇,快、快、快让,不然我的小蛇要碰到你啦!”骁推着小蛇游了一会,又有了新想法,对居雅雯说:“我的小蛇还可以变成蜗牛,你信不信?”说着就从小蛇的尾端开始卷,一个蜗牛诞生了,骁开心的把它顶在头上。

观察分析:

1、活动中,骁能按自己的想法进行游戏和活动,自主、自信。

2、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他不愿意依赖别人,敢于尝试有一定难度的活动和任务,常常动手动脑探索物体和材料,并乐在其中。整个活动中,他能对事物或现象进行观察和比较,发现其相同与不同,能感知物体的形状结构特征,捏出该物体的造型。

支持策略:

1、粘土是一种低结构的材料,幼儿百玩不厌。我们在美工区可投放粘土制作过程的图片,丰富幼儿的经验。作为教师的我们,要为孩子们创设丰富的环境,包括心理环境,让幼儿有更多发展思维的空间。

2、在手工操作方面,幼儿是基本掌握泥工技能,我们要适时鼓励幼儿创新自己的想法,在实际操作中,通过自己的发现和实践,激发他们对美术活动的兴趣,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幼儿园教育教学反思记录篇二

幼儿教师的语言技巧语言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重要工具,幼儿教师主要是通过语言和孩子们进行交流,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的教育,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如何运用语言显得尤其重要。走进幼儿园,我们不难看出,有些孩子对有的幼儿教师非常亲近,有话敢说、愿意说,老师的话也听得进,而对另一些老师则疏远,不够亲近,也不爱听老师的,这是怎么回事呢?其实,这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幼儿教师的语言运用是否恰当造成的。下面为您介绍幼儿教师的语言技巧。

1、平等交谈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常常会说这样的话,“请坐好”、“请你跟我这样做”等等。在这里教师是作为指挥者的身份出现的。而作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的教师应视幼儿为平等的合作伙伴。应常以商量的口吻和讨论的方式指导幼儿的活动,支持幼儿的探索。比如,当幼儿不愿意帮老师收玩具时,我们可以说:“你可以帮我一下吗?”以此来得到幼儿的帮助,锻炼幼儿,而不能以命令的口气说:“快点,帮老师收玩具!”;当幼儿在美工角活动时,为了防止幼儿乱扔纸屑,我们可以委婉地提醒幼儿:“你们需要一个垃圾筐吗?”这样幼儿就会清楚地意识到要把纸屑扔到垃圾筐里,而不能扔在地上,但如果直接说:“不许把纸扔在地上。”则很难达到预想的效果。所以,我们应常说,“你好”、“请”、“没关系”、“能不能”、“我们一起来好吗?”、“你说应该怎样呢?”、“你先试试看,如果需要帮忙就叫我。”、“你可以帮我一下吗?”等等。

2、因人用语

教师语言的选择和运用必须考虑幼儿现有的语言接受能力,力求“因人用语”,比如,对性格不同的幼儿,语言的使用就应不同:比较内向、较为敏感,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幼儿,教师应更多地采用亲切地语调,关怀地语气对他们说话,以消除幼儿紧张的心理;对反应较慢的幼儿,教师要有耐心,在语速上要适当地放慢一些;对脾气较急的孩子,教师的语调要显得沉稳,语速适中,使幼儿的急躁情绪得以缓和。再如,对刚入园的小班幼儿要多使用些儿童化、拟人化的语言,将一些无生命的东西赋予生命来吸引幼儿的注意;而对于略大一些的中大班幼儿则要注意语言的坚定和亲切,使幼儿感到老师的话是经过思考的,不是随随便便说的,是值得听的。总之,对不同的幼儿,教师应采用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因人用语,因人施教,使每个幼儿在其原有水平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3、“趣”化

就是要求教师的语言要形象、生动,富有趣味性。有一次午饭时,孩子们很吵,于是我说:“咦,我们教室里什么时候飞进来那么多小蜜蜂,嗡嗡嗡嗡的,多吵呀!我们快把它们请出去,别打扰我们吃饭了。”孩子们听了都笑了起来,笑过之后便安静下来吃饭了。这就是富有趣味性语言的魅力。此外,生动形象的语言还能激发幼儿的兴趣,把幼儿潜在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他们在愉快地气氛中自觉、主动地学习。如进行故事教学时,教师讲故事的语言就应该夸张、生动,富有趣味性,比如用又粗又涩的声音扮演鸭爸爸;用恶狠狠的腔调演绎大灰狼;用阴郁沉闷的怪声表现老巫婆等等,这样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物就把幼儿带入了童话世界,之后的交流、教学也会进行得顺利且充满活力。

4、“激”化

就是要求教师的语言应具有激励性。鼓励和支持幼儿是幼儿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前提,当幼儿遇到问题不能正确解决,感到灰心与无望时,教师就要帮助幼儿,用积极的语言引导幼儿去探索。如在进行科技活动时,经常会有幼儿不敢自己动手操作,总想依赖教师,这时教师就可以说:“你去尝试一下,失败了也没关系呀!”、“你试试看”、“再想想,就能想出来了。”、“这件事应该难不倒你的。”等等这样的语言来激励幼儿,这些语言对即将失去信心的幼儿来说,无疑是一种支持性的力量,可以成为幼儿解决问题的动力,坚定完成任务的信心。当幼儿拥有了自己的发现和看法时,教师也应及时鼓励,不要吝啬“嗯,真不错”、“你真行”、“你的想法很特别!”等等都是不错的。因为这些语言能给幼儿极大的鼓舞并能激发他们进一步表现的欲望。

5、“诗”化

富有诗意、具有韵律美、节奏明快的语言可以使教学出神入化,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小班幼儿自理能力比较差,经常将鞋子穿反,在教幼儿穿鞋子分清左右脚时,我是这样告诉幼儿:“左边的鞋是鞋爸爸,右边的鞋是鞋妈妈,爸爸和妈妈一对好朋友,永远不吵架。”在教幼儿叠衣服时,我告诉幼儿:“扣子找扣眼,袖子找袖子,衣服弯弯腰,帽儿点点头。”这些节奏明快,朗朗上口的儿歌使幼儿在诗情画意的氛围中轻松自然地学会了穿鞋子、叠衣服等本领,不仅提高了其自理能力和审美能力,而且陶冶了幼儿的情操。在绘画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所画的内容按步骤、要求编成生动形象、简短易懂的儿歌,边画边说。比如,教幼儿画鱼时,我们可以一边画一边说“一条小鱼水中游,摇摇尾巴点点头,一会上,一会下,游来游去真自由。”这样就逐步画出了鱼身、鱼尾、鱼头、上鱼鳍、下鱼鳍和鱼泡泡,这种“诗”化的语言不仅激起了幼儿绘画的兴趣,帮助了幼儿顺利地完成了绘画活动,而且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能力,可谓是事半功倍。

6、“简”化

幼儿年龄小,理解能力较弱,这就决定了教师在使用语言时应当避繁求简。教师在与幼儿交谈时应使用句法结构较为简短,词汇涉及范围较小的语句。比如,当幼儿不愿意吃胡萝卜时,我们如果说:“胡萝卜里含有大量的胡萝卜素,可以转化成维生素a,给身体提供所需要的营养,预防各种疾病,提高免疫力,所以小朋友们都要吃胡萝卜。”这样的话孩子们很不容易理解,效果自然就会不尽如人意。但如果简单地说:“胡萝卜很有营养,吃了对小朋友的身体有好处。”我想孩子们应该会对胡萝卜有新的认识。因此,教师的语言应力求简单、直白。

7、体态语

人的喜、怒、哀、乐等情绪与情感,可以通过面部表情、体态表现出来。幼儿教师的体态语对幼儿有强烈的感染作用。比如,教师的微笑可以缩短与幼儿之间的距离,能使幼儿自然而然地形成一股内在的亲师感;教师的手势或眼神的暗示能使幼儿在犯错时心领神会,自觉改正;教师在教学中运用肢体动作不仅能增加教学的趣味性,而且能使抽象的内容变得更为直观,从而使幼儿更容易理解。总之,恰当地使用体态语能够使教育教学锦上添花。

幼儿园教育教学反思记录篇三

幼儿年龄:5岁

观察过程:

计x是一个活泼好动,性格开朗的女孩,平时很喜欢帮老师和小朋友做事情。但是每当老师和小朋友指出她犯的错误时,她总是百般辩解,不肯认错。在一次手工活动中,她做了一会儿,忽然向我报告说,小组长没发给她纸。我询问了值日生和她旁边的幼儿,都说发给她了。这次我没再像往常对校耐心地询问她,而是告诉全班小朋友,做手工的时候,每个人只有一张纸,剪坏了自己负责。有了这样的前提,她就不能再得到纸,而只能在座位上看别人做手工。

观察分析及措施方法:

分析:

计智雨是个各方面发展较好的幼儿,在幼儿群体中有一种惟我独尊的骄傲的感觉,从未觉得自己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另外,她在家中也有着特殊的地位:家长对她百般呵护,宠爱有加。即使她做错了事,也没有人对她说任何不是。长期以来,她不容任何人指出她所犯的错误,即使指出来,她也不承认。

措施:

1、换位思考,移情训练

幼儿年龄小,很难体验到撒谎时别人的心理感受。为了帮助她克服认错的不良行为。我利用她喜欢帮助老师和小朋友做事情的这一优点,创设教育情境。当她发东西时,我特意请一名幼儿说自己没有收到。而她来告状时,我什么都没说。当她第二次发东西时,同样的事情又发生了。到第三次时,计x心急如焚地来告诉我:“老师,那洋怎么会这样?明明是她不对,她却始终不承认,还说是别人不对。”我的精心安排在计智雨的身上有了强烈的反应。本来为大家做事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可是却是不到别人的认同,反而被小朋友冤枉,计智雨心理觉得很难过。我抓住她此时的心理感受与她耐心地交流,告诉她:“以前你不也是这样吗?你做错了事,从来都不愿承认,还捡到别人身上。你想想看,别人会难受吗?”她不好意思地点了点头。通过这各方式,让x雨换位思考,体验到撒谎时别人的心理感觉。这样,她不愿认错的不良行为也渐渐得以改正。

2、家园互补,共同纠错

我在离园时与她的父母交换了意见,让她们了解孩子在园的情况,并请她们配合老师,在家中也对孩子严格一点,犯了错一定要指出来。通过批评加讲道理,让她明白,并不是她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对,但只要勇于承认错误并不断改正,就是好孩子。

幼儿园小班活动观察记录及反思

幼儿园教育教学反思记录篇四

1、结合生活实际,了解防盗的设施与方法。

2、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激发求知欲、创造力。

3、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与能力。

4、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

5、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1、幼儿收集的各种防盗设施、方法的图片资料。

2、介绍“电视监控”“报警系统”、“电子门”“保险柜”的录象。

3、画有“住宅小区、银行、博物馆、超市、幼儿园”的图片。

4、红色水笔人手1支。

5、实物投影仪1台。

幼儿收集资料的过程同时也是经验准备的过程,教师在交代任务时,把自己纳入其中一分子,以合作者的身份介入,突出了孩子的主体性。但教师在准备时,着眼点在考虑孩子收集有难度的材料,同时尽量准备可以用不同的手段来展示的,如多媒体课件、录象等较为生动的形式。

1、利用生活经验引出课题讨论:你们家有没有被偷掉过东西,是怎么一会事?

(从孩子熟悉的生活内容入手,孩子参与踊跃,描述绘声绘色,兴趣充分激发)

2、了解各种防盗方法。

(1)幼儿介绍自己了解的防盗方法。

(通过实物投影仪,幼儿把准备的图片资料在电视屏幕上展示,并介绍给大家)

(2)幼儿布置展板,教师鼓励幼儿观看并相互介绍。

(这个环节,有意关注幼儿个别差异,尤其是在活动前重点帮助了个别能力差的幼儿准备材料,使他们此时感受同伴欣赏与鼓励,激发学习的欲望。努力体现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实施发展的全面性与差异性原则,探索集体教学与个别化教学的问题。)

(3)鼓励幼儿把知道的更多的防盗方法介绍给大家。

(在整个交流中教师注意归类提升。如幼儿讲到“卷帘”时,请大家介绍还知道哪些防盗门。)(在交流中注重拓展。孩子讲到电子探头时,抓住话题讨论展开,孩子从住宅小区——银行、商店等公共场所——公共汽车等多方面思考,教师及时播放幼儿熟悉的新村内电视监控系统的录象。并将拍摄的红外线报警系统、电子门、保险柜在孩子讲到相关内容时播放,用生动的画面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并拓展视野)(在交流中注重体验。当孩子介绍家庭报警器,请他临时安装在活动室的门上当场演示;讲到密码锁时,请幼儿猜密码,感受密码的奇妙功效。)(在交流中及时生成新的课题。幼儿在讨论电子警察时,有幼儿说到公路上的装置,“这个电子系统的到底有什么功能呢?”“公路上还有哪些装置?”教师把这个问题还是抛个孩子,让他们去探究,并作为一个新的课题。)

3、通过讨论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1)“有了这么多的防盗方法是不是一定安全了,为什么?”

(2)“原来,小偷是会想尽坏主意偷东西,所以我们在平时生活中还要注意些什么?”

(3)“如果我们真得发现小偷该怎么办?

(陈鹤琴先生认为:“儿童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健康教育”。而健康教育的出发点与归属点是提高幼儿的生活质量和保护自己的能力。这一环节的讨论,旨帮助孩子养成随手关门、上锁、开门先看猫眼等健康生活方式,知道有情况先打110,提高安全意识。)

4、游戏:设计防盗方案。

(1)鼓励几个小朋友结成一组,在新建的住宅小区、银行、博物馆、超市、幼儿园的图纸上画上不同的防盗方法。

(小组的共同探究,增加了更多的相互交流与协作的机会,在观点的相互碰撞中丰富新的知识,从同伴那里得到更多的信息、经验,促进幼儿不断思考完善自己的观点。同时为了完成任务,幼儿必需作出合理的分工,获得有益的经验。)

(2)巡回指导时鼓励幼儿设计发明新颖的防盗方法。

(在开放的有准备的环境中,幼儿的创造力得以充分的展示,图纸上的设计丰富多样,有警犬等动物守门,更有高科技的触报系统,有的幼儿还运用科幻动画片的情节并加以独特改良描绘出来)

5、活动延伸:

幼儿介绍自己的设计创造。

1、活动前教师与家长的沟通非常有效,教师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在家长的支持下,孩子准备的材料非常丰富。

2、教师有意关注幼儿个别差异,尤其是在活动前重点帮助个别能力差的幼儿准备材料,使他们在活动中能感受到同伴的欣赏与鼓励,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3、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幼儿了解并熟悉一些高科技防盗手段,使课程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通过幼儿设计创造防盗发明,让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

幼儿园教育教学反思记录篇五

玉萱扮演集市里的商人,活动刚开始,他开心的在集市上大声叫卖,小客人来到集市以后,他走来走去看着小客人们,也不和小客人们交流。我对玉萱说:“你今天做了什么呀?”玉萱开心的手舞足蹈说:“我在卖菜。”过了一会儿,我在和卢怡欣交流,玉萱一下子从后面扑过来抱住我,“老师,你在做什么呀?”我说:“我在卢怡欣家做客,你不是在集市工作吗?怎么跑出来了?”玉萱就是笑,我说:“你乱跑是挣不到钱的。”玉萱听完就回去了,当我从卢怡欣家出来去集市时,看见玉萱跪在一个小椅子上,然后两只手胡乱敲着,旁边有小客人在买东西,他都不理别人。

二、评价与分析

玉萱上学期有好多天没有来,所以角色游戏的能力比其他幼儿要差,平时在角色游戏中也是一直当自由人到处乱玩的。今天他其实还没有从自己是自由人的角色中反应过来,还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例如在集市里乱跑,对于集市的商人要做的事情还不太清楚。只是依据自己的喜好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在此次的游戏中也是处于摆弄游戏材料的阶段,对集市里的东西很感兴趣,他很开心,但是角色的意识比较差。

幼儿园小班观察记录篇三

观察记录:

活动开始了,孩子们兴奋地进了自己喜欢的区域,我一眼望去,发现今天娃娃家里又很热闹,我看见一个孩子在厨房里烧菜,有一个孩子在陪娃娃玩游戏。一个孩子在陪娃娃玩游戏时,把家里弄得乱糟糟的,当我看见时,那里已经不能看了。心想,为什么孩子们每次都弄得乱糟糟的呢,就算让孩子整理了,我也得第二次整理。顿时,我以同伴的身份进入到活动中,“呀,怎么这么乱呀,客人来了该怎么办呢?”喊道。这时,琦琦马上站起来说,那我们赶快整理一下吧,不然客人都不来了,于是,孩子们就跟我一起忙乎起来了。

分析与反思:

我发现小班的孩子特别喜欢娃娃家,每次进行区域活动时,孩子们都会很愉快地进这个区域,每次都没有空席。活动中出现乱的情况时,只要大人起到带头作用,孩子们也会跟着做。以前活动中,教师一味的叫幼儿整理,幼儿都是很随意的。孩子们喜欢模仿大人,这次我主动进入孩子们的世界,只是稍微提醒了孩子,孩子们就跟我忙乎起来了。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