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教案>2023年北师大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模板8篇)

2023年北师大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模板8篇)

时间:2023-10-15 04:44:21 作者:文锋 2023年北师大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模板8篇)

教案可以起到指导教师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作用。以下是一些经验丰富的教师编写的二年级数学教案,可以帮助教师们更好地备课和教学。

北师大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篇一

教学目标

1、体会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会算此类题目

2、能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数学问题

教学重点

能用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能说出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具)准备教材情境图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知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2个

1个

3个

4个

7个

生1:我是数出来的

生2:我是算出来的2+1+4

1、独立思考,在小组内发表自己的想法

2、小组代表汇报结果

先上来1人,2加1等于3,再算后上来的4人,3加4等于7

先算总共上来了多少人,1加4等于5,再加上原来车上的2人,5加2得7

3、看图,交流图意:公共汽车上原来有2人,到第一站牌是上来了5人(先上3人,后上2人),到第二站台时上来了2人,又下了3人。

4、积极思考,汇报问题:

到第一个站牌时,车上有多少人?

到第二个站牌时,车上有多少人?

5、小组讨论,全班汇报

2+3=5

2+3+2=7

6、小组讨论,列出算式7+2-3,交流算法。

先算7+2,得9,再减去3,交流算法

坐公共汽车应该先下后上,所以我先计算7-3,得4,再加上上来的2人,4+2,得6

7、认识加减混合运算

教师报站,停车,先上来了1个学生。汽车再启动,教师问:上来了几个乘客?

汽车上一共有几个同学?

接着,又上来4个学生。老师问:又上来了几个同学?

汽车上一共有多少同学?

你是怎么知道的?

你能列出算式吗?

1、提问:上面的问题该怎么解决?

2、组织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对以理解有困难的学生,课鼓励其借助学具摆一摆,算一算

3、出示情景图,让学生说一说图的意思。

4、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5、第一个问题怎么解决?怎样列式子计算?

对于提出第二种意见的学生,教师要及时给与肯定和表扬,同时渗透公共意识教育。

通过游戏激发学习兴趣,引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连加的方法

训练学生看图获取有用数学信息的能力及提出问题的能力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验连加、加减混合要有序运算

三、试一试

四、全课小结

听讲,认识连减运算

学生汇报自己在这一节课所学到的知识

及时肯定学生的表现,指出:像这样连续计算两个减法的算式,就叫连减运算

孩子们,通过本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主探索,认识并掌握连减运算

进一步巩固对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2+3+2=77-3+2=67-2-3=2

备注:

北师大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篇二

加数+加数=和

如:3+13=16中,3和13是加数,和是16。从一个数里面去掉一部分求剩下的是多少用减法。

被减数-减数=差

如:19-6=13中,19是被减数,6是减数,差是13。

(一)熟记表内加法和减法的得数

(二)知道以下规律

1、加法

(1)两个数相加,保持得数不变:如果相加的这两个数有一个增大了,则另一个数就要减小,且一个数增大了多少,另一个数就要减少多少。

(2)两个数相加,其中的一个数不变,如果另一个数变化则得数也会发生变化,且加数变化了多少,结果就变化多少。

(3)两个数相加,交换它们的位置,得数不变。

2、减法

(1)一个数减去另一个数,保持减数不变:如果被减数增大,结果也增大且被减数增大多少,结果就增大多少;被减数减小,则结果也减小,且被减数减小多少,结果也减小多少。

(2)一个数减另一个数,保持被减数不变:如果减数增大,结果就减小,且减数增大了多少,结果就减小多少;如果减数减小,则结果增大,且减数减小了多少,结果就增大多少。

(3)一个数减另一个数,保持的数不变:被减数增大多少,减数就要增大多少;被减数减小多少,减数也要减小多少。

小学一年级数学《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知识点

一、十位加、减十位,个位加、减个位。

1、不进位的加法20+30=5067+2=6968+30=98

二、进位加法(凑十法)

1、凑十歌:一凑九,二凑八,三凑七来四凑六,五五相凑就满十。(注:凑十的两个数互为补数)

2、20以内进位加:凑十法:8+72=15十位加1,个位减补数(2+8=10,2是8的补数)

3、100以内进位加362+8=44提炼方法:个位用弧线连上,十位加1,个位减补数。(方法和20以内一样)

三、退位减法

1、20以内退位减:破十法:161-9=7个位加补数

2、100以内退位减:361-9=27提炼方法:个位用弧线连上,十位减1,个位加补数。

小学一年级数学加减法方法

2、大数记心里,小数上下加减加法:大数记心里,小数往上数,如4+2=把4记在心里,往上数两个数,5、6,之后得出结果4+2=6减法:大数记在心里,小数往下数,如6-3=把6记在心里,往下数三个数,5、4、3,之后得出结果6-3=3家长需配合每日为宝贝出30道10以内加减法,提升幼儿的算术能力,注意不要让孩子数指头,养成习惯不好改,培养心算能力。

3、运用分解技巧从分解组合开始教孩子,一边分,一边用语言表述,一定要用嘴巴说出来,能说出来的孩子,表示她自己真的掌握了。从5以内的开始。先从分解2开始。每次分开后表述完,要记得在合起来。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上册教案全册连减混合的运算顺序(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北师大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篇三

教学目标:1、认识各种小面额的人民币及换算关系。

2、初步体会人民币的作用。

教学重点:1、认识小面额人民币。

2、掌握元角分的关系。

3、体会一元的币值。

教学难点:熟练掌握元角分之间的关系,进行人民币之间的正确兑换。

教学过程:

一、创设购物情境

1、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2、要购买这些文具需要什么?

3、揭示课题

二、认识小面额人民币

1、说说你认识哪些人民币?

2、看“认一认”

图中有哪些人民币?给他们进行分类

说说哪些是纸币,哪些是硬币?

3、游戏

我举你认,我说你举。

三、开展换币,购物活动。

1、说说元角分的关系

2、进行换币活动。

3、那一元能买多少东西呢,我们来开展一项购物活动。

出示主题图,图中文具个卖多少钱,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完成71页练习。

四、填一填

独立完成

五、本课小结xkb

今天我们认识了什么?有什么用处?

2、买衣服

教学内容:教科书72页主题图,认一认,说一说,73页练一练和数学故事。

教学目标:1、认识各种大面额人民币及换算关系。

2、体会人民币的用处。

教学重点:正确认识大面额人民币,

教学难点:能正确清点人民币。

教学过程:

一、巩固复习

1、看人民币认读。

2、听币值,找出或组成相应的人民币。

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看主题图,理解图意。

2、提问

想买一件衣服和一条裙子需要多少钱?

你能用刚才学过的人民币支付吗?

你有别的办法让付钱更简单吗?

(用大额人民币)

三、认识大额人民币

1、说说自己认识的大额人民币

2、师举生认

四、开展购物活动

1、交流,大额人民币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下面老师要看看谁会用这些大额人民币购买主题图中的衣服。

3、抽生购物

4、同桌互相进行购物活动。

五、练一练

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

六、讲故事

感受银行和储蓄功能。

七、本课小结xkb

今天你们学到了什么?

第三课时去商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会人民币元角分单位间的换算,掌握最简单的元角的计算。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审题、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学会简单的元角单位间的计算。

教学难点:元角单位间复名数的计算。

教学过程:xkb

前两节课已经学习了元、角、分及其相互间的简单换算,而且也认识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为此,本节课创设一种购物的实际情境,使学生体验生活之中处处有数学,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今天这节数学课呀,我们的好朋友小淘气也来了,请看。(课件出示:我是小淘气,我要和大家一起到小精灵购物广场去买东西,你们愿意吗?出示第72页的图。)

1.活动一:

(学生说,教师板书价钱,并且注意指导他们对计算过程的思考,提示大家,相同的单位相加,即元和元加,角和角加。)

(2)该怎样付钱呢?请小朋友拿出你们准备好的钱来试一试。

还有不同的付钱方法吗?

(3)小组内讨论,互相说说自己要什么东西,一共要用多少钱?并且付钱。

(4)刚才在购物广场买东西的时候,大家表现得非常好,小淘气心里非常高兴,他现在给大家出了6道题想考考大家,看谁写得又对又快。请打开课本第72页填一填。(放一段音乐。)

填空后大家对题,并且注意纠正错误。

2.活动二:

就要到了,小淘气要到游乐场去玩,咱们一起去看看吧!

(出示一段录像,内容是小朋友们在游乐场玩的欢快场面。)

(学生先讨论,然后再汇报。教师注意提醒学生20元钱的限度。)

3.活动三:

(1)小朋友们,小淘气有一个新的想法想要告诉大家,你们想知道吗?

请大家讨论一下,给自己的店起个什么名字?再选出一个售货员。

咱们的货物就在课桌斗里,请你们拿出来吧。

店名有了,售货员有了,货物也有了,万事俱备,咱们开张吧!请大家轮流当顾客,用钱买自己喜欢的东西,售货员和其他小朋友注意看看他付的钱对不对。

(2)小朋友,我们到兰猫专卖店去看看吧,你买了什么东西?一共花了多少钱?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元、角单位的计算,在计算上要注意相同单位的数才能加在一起,如果整角数已满十,要把10角换算成1元。

板书设计:去商店

买牙膏和奶糖:2元6角+6元5角=9元1角

买书包和铅笔盒:38元+12元=50元

买铅笔和钢笔:3元7角+1元2角=8元9角

第四课时应找回多少钱

教学内容:人民币元、角单位的换算

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人民币元、角单位间的换算及最简单的元、角单位间相减的计算。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简单的元、角单位间的计算。

教学难点:单名数减复名数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学前复习:

5角+2元4角=14元9角+1角=

3元+8元=100元+82元=

27元4角+10元2角=1元-8角=

二、探究新知:

出示主题图:

1、说一说每件物品各多少钱?

2、根据统计表要求填一填、

(1)乒乓球拍9元,付出了10元,从付出的10元中去掉买乒乓球拍的9元,应找回1元。

(2)跳绳的价钱是6元5角,付出的钱是1张5元和1张2元,合起来是7元,去掉6元还剩1元,1元-5角=5角。

(3)乒乓球是7角钱,付出2元,应找回多少钱?

(4)足球18元4角,付出多少钱,应找回多少钱?

(5)乒乓球拍和乒乓球一共用多少钱?付出多少钱,应找回多少钱?

(6)羽毛球拍和羽毛球一共多少钱,付出多少钱,应找回多少钱?

小组活动,用不同方法计算。

三、数学游戏:小小百货店

小组活动要求:1、每人准备2~~3件小物品,标上价钱,进行分类,组成小小百货店。小组内同学轮流当售货员。

2、顾客用附页2中的钱,到小小百货店购物。

四、课外作业:回家后和妈妈一起玩付钱、找回钱游戏。

板书设计:

应找回多少钱

10元-9元=1元

5元+2元-6元5角=5角

2元-7角=1元3角

20元-18元4角=1元6角

10元-9元-7角=3角

50元-28元-2元5角=19元5角

北师大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篇四

课题去游乐园教时二、3(7)

学习

目标1、认识米、体会米的实际意义,能估计较长物体的长度。

2、掌握米和厘米间的关系,能恰当选择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

3、认识米尺,会用米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4、把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相联系,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学习

重点掌握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教师活动

一、情境创设。

1、师:去年我们参加了体检,大家还记得咱们的身高吗?

那我帮你量一量,有没有长高啊!长高了,1米25厘米。

得出课题米的认识。

二、学习米新课标第一网

1、估计“1米”大约有多长。

2、感受1米的长度。

3、找一找,身边物体的长度有1米的东西,再量一量。

4、猜想:1米有多少个厘米。

板书1米=100厘米,1m=100cm

三、实践练习,巩固知识。

2、一张课桌大约有多高。

谁猜对了?

3、填一填

四、总结

这堂课你感觉学什么最难。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学生活动

生:我的身高是1米21厘米。

手臂或身高等

5、估计教室里物体的长度,然后再进行测量。

1、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是怎么想出来的。

题目:p16试一试。

学生分组讨论。汇报

学生独立完成,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4、学生观察图,然后独立完成。

完成后核对。

5实践操作p17第4题。

板书设计

去游乐园

1米=100厘米,1m=100cm

教学反思

北师大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篇五

课题小小养殖场教时一、3(4)

学习

目标1、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和差不多的含义。

2、能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勇于发表意见等良好的学习习惯,渗透估计的思想,发展估计意识。

学习

重点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和差不多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

教师活动

一、创设情境

1、教师出事小小养殖场的情境图,让学生观察。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数学信息?

二、学习新知

1、学生交流看到了什么?

2、请学生用“谁多谁少”说一说。

通过全班说让学生正确建立谁比谁怎么多!(多得多,多一些。)谁比谁怎么少?(少一些,少得多。)

还有差不多等概念。

3、想一想:初步运用所学知识。

跑步的有86人,跳远的比跑步的少得多,跳绳的比跑步的少一些?

跳远的可能有多少人?跳绳的可能有多少人?

三、巩固反馈

1、小红跳了38下,小男孩比小红多一些。小女孩比小红多得多。

2、第2和3题

3、数学游戏,

猜数。

四、课堂总结:

这堂课上,你感觉最快乐的是什么地方?为什么?

学生活动

自己说,同桌说,全班说。

学生选择后画圈,并说明白为什么这样选。88人()、12人()、76人()

男孩可能跳了多少下?画钩,女孩可能跳多少下?画钩

354285()()()42885()()()

引导学生看清题意,认真思考后,再独立选择答案。选择后全班交流,并说说自己选择的道理。

同桌合作,

板书设计

小小养殖场

88人()、12人()、76人()

教学反思

北师大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篇六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巩固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并通过数学游戏,灵活地应用于具体的问题中。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仔细检查的好习惯。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巩固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将所学知识灵活地应用于具体的问题中。

教学关键: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教具、学具的准备:电脑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相关计算。

(教科书第63页的第4题、教科书第64页的第1题。)

做对一题得一颗,你可以得到几颗。

请学生抢答,进行口算。谁对就可以得到一颗。

对于竖式计算,学生在书中独立完成,小组互检,正确了就可以得到一颗

(二)、实际应用。

1、森林医生。(教科书第64页的第2题)

请学生独立在书中“就诊”,并找出病因,及时给予治疗。

集体反馈时,让学生指出病因,并说说要如何纠正,今后要如何避免出现这种的错误。

2、口算比赛。(教科书第64页的第3题)

根据《大纲》的要求,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定数量的口算题。评出口算速度最快、正确率最高的小组,并加以奖励,对于其他学生也要加以鼓励。

3、蜻蜓找花。(教科书第64页的第5题)

在媒体上演示,每只蜻蜓的身上都有一道算式,每朵荷花上都有一个数字,请学生帮助蜻蜓找花。

请学生上电脑操作,拖动蜻蜓,媒体中加以判断。

最后,请全班学生在书中连一连。

1、画出跷跷板。(教科书第64页的第8题)

明确题意再独立完成。

完成后,在小组中说说自己是用什么方法判断,两只小熊的轻重的?

汇报时,鼓励多种方法比较。如:我是通过计算等出结果后,比较小熊轻重的;我是通过观察两道算式的关系进行判断的,35+6和6+35,只是交换了加数的位置,得数没有发生变化。76–12和76+12,一个是减12,另一个是加12,所以加12的算式的得数比减12的算式的得数大。60–14和60–41,第一个算式减的数比第二个算式减的数小,所以得数也就比较大。

2、把得数排一排。(教科书第64页的第11题)

明确题意,再根据题目要求,独立完成。

汇报时,要说出自己想的过程:先把算式的得数计算出来,再根据得数的大小,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三)、游戏。

猜猜我是多少?

1、教师示范:我比38大17,请你猜猜我是几?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回答:55,比38大17,就是把38+17=55。

教师示范:我减去13,就是60,请你猜猜我是几?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回答:73,()-13=60,()填73。

教师示范:我加上20,就是52,请你猜猜我是几?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回答:32,()+20=52,()填32。

2、学生在小组中模仿老师,互相出题。

学生活动,教师从旁指导。

(四)、总结。

今天有什么收获?今后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板书设计:

练习七

我比38大1713就是60我加上20就是52

38+17=5513+60=7352–20=32

第十三课时: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具体的数学情景,让学生在观察图意和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对比多少等应用题,有进一步的理解。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观察图意和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对比多少等应用题,有进一步的理解。

教学难点: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

教学关键:正确理解图意和题意。

教具、学具的准备:电脑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中的事例为例子,编应用题。

学生在本子上独立完成。

集体反馈时,说说是怎么想的。

具体分析:求静宜小朋友拿到了几个五角星,,静宜小朋友拿到的五角星个数是与郑光昊小朋友拿到的五角星个数做比较的,而且静宜小朋友拿到的五角星个数比郑光昊小朋友拿到的五角星个数多7个,所以把38+7=45(个)。

(二)、实际应用。

1、自编应用题。

根据刚才的例子,结合自己的兴趣和实际,也来编应用题。

在小组中讨论、交流。

学生汇报:

如,我做了25道计算题,我同桌比我多做9道,我同桌做了几道?

我吃了12颗糖,还剩下9颗,原来有几颗糖?------

在自编应用题的时候,根据具体要求,加以解决。

2、教科书第64页的第4题。

看图明确图意,再根据问题,独立解答。

集体反馈时,说说自己是如何分析的。

如,条件是松鼠吃了25个松果,篮子里还剩下17个,问题是原来有多少个松果?

要求原来有多少个松果?就是把吃掉的25个松果加上篮子里还剩下的17个松果,就是25+17=42(个)。

3、教科书第65页的第6题。

明确图意和题意后,只要学生能列出算式,说明自己的想法即可。

如果学习有困难,小组之间可以互相帮助。

4、教科书第65页的第7题。

让学生观察,理解题意,教师也可以以引导学生说一说图的含义,然后估计小黄可能有多高,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其他的问题。

如:小花比小点高多少?小点比小花矮多少?

(三)、购物游戏。

(教科书第66页的第9题。)

这是一道开放题,学生可以有不同的买法,但总价不能超过20元。

组织学生进行购物活动,拿出教具中的人民币,进行购物活动。(想买什么玩具,应付多少钱,又要找回多少钱)

活动结束后,反馈,小组中谁表现最佳?谁是最佳服务员?谁的计算又最快?

学生有什么话都可以评价。

(四)、总结。

有什么收获?想评价谁?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我已经吃了25个松果,还剩下17个松果,原来有多少个松果?

25+17=42(个)

小象出生时,象妈妈29岁,今年小象3岁,象妈妈今年多少岁?

29+3=32(岁)

第十四课时:火星探险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7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对所学的计算方法加以巩固。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互相协作的能力,以及竞争的意识。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通过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对所学的计算方法加以巩固。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关键: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

教具、学具的准备:游戏的材料(若干个棋子,火星探险图,筛子)

教学过程:

(一)、明确游戏要求与规则。

1、明确游戏规则。

每个小组都有一张火星探险图,图中就是我们要走的路线图:从1到50,1是起点,50是胜利的终点。

掷一次筛子,朝上的面是几,就将棋子放在相应的位置,再根据要求移动棋子。小组中比一比,看谁先到终点。

2、扫清语言障碍。

每个数字的周围都有相应的要求,请全班学生一起把这些要求读一读,明确要求,同时也记请相应的文字。

如:找到火星地图到达25–19,那么就是计算25–19=6,就前进到6的位置。

(二)、组织学生开始游戏。

明确各项要求后,学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游戏。

教师可以从旁给予指导或肯定。

(三)、游戏结束后,反馈。

让学生汇报,比赛的结果,谁是第一个到达目的地的,在游戏过程中,有没有出现什么问题,小组中又是怎么解决的。

学生各抒己见。

(四)、总结。

谈想法,今后想怎么学数学,用数学。

板书设计:

火星探险

1:找到火星地图到达25–19,25–19=6,就前进到6的位置。

2:建立与地球联系到达81–77,81–77=4,就退回到6的位置。

5:看到火星化石到达12+8,12+8=20,就前进到20的位置。

40:太阳温度太高退回31–16,31–16=15,就退回到15的位置。

第十五课时:小小运动会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利用10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发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加强对图形的认识,能利用图形设计美丽的图案。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目标: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能利用10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发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难点: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关键: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具、学具的准备:电脑多媒体,附页3中的图形。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联系学生最近刚开展的运动会的情况,让学生回想一下,当时的情景,以及自己班取得的成绩。

学生发表想法。

(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1、请学生观察“动物学校“开展运动会的情况。

说说都看到了那些数学信息。

如:有18只兔子在赛跑,有34只小狗在进行跳绳比赛,有9只袋鼠在进行跳远比赛,有37只猴子在进行爬树比赛,天空中还有蜜蜂、蜻蜓、蝴蝶和小鸟。

2、根据自己看到的,提出数学问题。

小组中说一说,都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小组与小组中互相提出问题,再互相解决问题。

小组中活动。

3、反馈,汇报。

如:参加跑步的比参加跳绳的少几只?

参加跳远的比参加跳绳的少几只?

参加跳绳的比参加跑步的多几只?

参加跳绳的比参加跳远的多几只?

参加爬树的比参加跳远的多几只?

参加爬树的比参加跳绳的少几只?

蜻蜓组成了什么图形?又是有哪些形状组成的?

蝴蝶组成了什么图形?又是有哪些形状组成的?

小鸟组成了什么图形?又是有哪些形状组成的?

评价小组成员的回答情况。

(三)、动手做一做。

制作奖杯。

比赛结束后,要对获奖的班级或个人颁奖,所以要小朋友们动手做一个奖杯。

展示几种不同的奖杯图案,让学生说说要如何制作。

学生动少制作,还可以用水彩笔涂上各种不同的颜色,让奖杯更好看。

展示学生作品,还可以互相交换作品,促进学习。

(四)、解决问题。

比赛结束了,学校准备了两辆最多可以坐50人的车子,那么这两辆车,运动员够坐吗?

学生讨论,要想知道够不够坐,首先要考虑什么?(运动员是否超过了100人,超过了就不够坐,没有超过或刚刚好100人,就够坐。)

如果有96个运动员,你会怎么分配呢?

学生讨论,只要方案合理均可。

(五)、总结。

想对大家说什么?学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

小小运动会

参加跳远的比参加跳绳的少几只?

34–9=25(只)

参加跳绳的比参加跑步的多几只?

34–18=16(只)

北师大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篇七

课题教时三、4(12)

学习

目标1、在具体情景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学习

重点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发法

过程与方法

教师活动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讲述小兔拔萝卜的故事

2、出示主题图:板书课题拔萝卜

二、分析情境,提出问题

1、你从图中知道了什么?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2、解决问题

三、探索算法

1、提问:36+23=?你想用什么方法来计算?

2、小组内交流算法:

3、、竖式计算:

36

+23

---

59

说说在进行竖式计算时需要注意些什么?给小伙伴们提个醒

小结算法:笔算加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4、口算或竖式计算:43+25

四、试一试。

五、巩固练习

2、判断正误:森林医生

1、讲啄木鸟的故事

2、请找出每个树林中竖式计算的错误原因并改正。

3、看图列式

(1)、你能说说这道题的意思吗?

(5)、第5题提问解答

1、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2、你能用获得的信息解决书上的两个问题吗?

3、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谁会解决?

总结: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学生活动

一共有多少个萝卜?

小黑兔比小白兔多拔几个?

小白兔比小黑兔少拔几个?

如何列式计算?

方法一:摆小棒计算

方法二:在计数器上拨珠计算

方法三:先算30+20=506+3=950+9=59

方法四:先算36+20=56再算56+3=59

方法五:先算23+6=29再算29+30=59

方法六:列竖式计算

2、交流方法

1、独立完成练一练1、2题,集体反馈。

3、交流,讲评。

(2)、独立列式解答

(3)、你从这道题中知道了什么新知识?

(4)、口算

1、请用口算或竖式计算,完成第二题

交流校对,并选几道说说口算方法

学生组内完成并汇报。

板书设计

拔萝卜

一共拨了多少根萝卜?

36+23=59(根)

36

+23

59

答:一共拨了59根萝卜。

教学反思

本节课创建了以学生为主的学习模式,当情境给出后,发现信息,提出问题均由学生来完成,我在本节课仅起到了调控和指导的作用。这种教学方式很受学生同时也培养了学敢于提问,喜欢提问的习惯,从而使学生终身受益。

北师大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篇八

课题教时五、2(29)

学习

目标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进一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2、发展初步的估算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对知识迁移的能力,以及小组互相合作的意识。

学习

重点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

教师活动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出示主题图(小东、小红和小亮在跳绳),并配上解说:今天,小东、小红和小亮利用课间操的时间进行了一场跳绳比赛,他们的老师把比赛结果制作成了一张统计表,请大家看看,说说你从统计表中得到了那些数学信息。

(二)、探索新知,从问题情境中探索算法。

1、根据数学情景和信息,提出相关问题。

62–48=70–48=70–62=

62+48=48+70=62+70=

2、探索算法。

先请学生估计以下62–48=,可能等于几,再请学生通过具体计算,进行验证。

如果有困难可以在小组中交流,互相帮助。

汇报小组意见(允许学生使用各种算法)

(1)、62–40=22,22–8=14,我们会计算两位数减整十数,所以先把48看成40,减完40,还少减了8,所以再减去8等14。

(2)、62–50=12,12+2=14,把48看成50,减完50,还多减了2,所以再加上2等14。

3、比较几种算法的简便性。

请学生说说以上几种算法,哪一种更为简便,而且不容易出错。

教师也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如:老师认为“不够向十位借一”的计算方法比简便,而且不容易出错。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掌握情况,选择自己所接受的方法。

(三)、实际应用。

2、教科书第63页的“想一想”。

3、教科书第64页的第1题。

4、教科书第64页的第2题。

5、教科书第64页的第3题。

(四)、总结。

有什么向对大家说的?有没有什么意见要发表?

学生活动

学生看表,并汇报:小东跳了62下,小红跳了48下,小亮跳了70下。

在小组中说说,从统计表中你可以向大家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或者提出小东和小红共跳了几下?小亮和小红共跳了几下?小东和小亮共跳了几下?

学生根据这些问题,进行解决。

请学生说出是怎么想的?如何列式?

62–48=70–48=70–62=

62+48=48+70=62+70=

(3)、各位上的2不够减8,于是就向十位借十,就成了12–8=4,十位上的数被借走了十,所以就成了60–10–40=10,再把10+4=14。

用的是“不够向十位借一”的方法。

(4)、用竖式计算。

1、完成70–48=70–62=集体反馈时,说说自己的算法。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反馈时,说说自己的算法。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反馈时,小组之间互相检查,并说说自己所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如:没有借一,数位没对齐等。

板书设计xkb1.com

跳绳

小东比小红多跳多少下?

教学反思

相关范文推荐
  • 10-15 最新电力公司年度总结心得(大全8篇)
    写学期总结是对过去努力付出的一种肯定和鼓励,同时也是对未来努力方向的规划和展望。请大家阅读以下知识点总结范文,相信它们会对你的学习和考试备考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 10-15 最新垃圾处理社会调查报告(通用8篇)
    竞聘报告需要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和能力来进行撰写,以证明自己适合担任目标职位。开题报告是学术研究的起点,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开题报告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垃
  • 10-15 2023年三年级小数加减法教案人教版 三年级小数加减法教案(精选9篇)
    三年级教案的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培养学习方法。小编整理了一些幼儿园教案范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新的教学思路和方法。三年级小数加减法教案人教版篇一1、结
  • 10-15 队长辞职申请书(精选18篇)
    学生会申请书是学生表达自己想要为学校和同学们做贡献的一种方式。小编为大家精选了几篇工作转正申请书的样例,供大家学习参考。队长辞职申请书篇一尊敬的学校领导:您好!
  • 10-15 最新毕业典礼策划书(优秀8篇)
    致辞致谢应该体现出对受众的尊重和感激之情,给予他们应有的赞扬和肯定。如何写一篇动人的致辞致谢?这需要我们在表达时选择合适的语言和情感表达,让听众感受到真挚的情感
  • 10-15 最新钢板加工合同(汇总16篇)
    授权委托需要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确保代理人能够按照委托人的意愿进行办理。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借款合同写作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钢板加工合同篇一甲方:乙方
  • 10-15 最新幼儿美术画花教案 幼儿园绘画教案(大全15篇)
    安全教案还需要与家长和社会资源进行合作,形成共同的安全教育合力。大家可以从以下范例教案中获取灵感,提升自己的教学设计能力。幼儿美术画花教案篇一1、掌握数的基本结
  • 10-15 2023年黄鹤楼教案设计(通用20篇)
    制定安全教案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可能的安全风险和预防措施,以提供全面的安全指导。这些高二教案是经过长期教学实践和教改研究的结晶,希望对大家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黄鹤楼
  • 10-15 最新雨天伤感散文随笔 伤感唯美爱情散文诗伤感唯美爱情散文随笔(优质12篇)
    发言稿的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内容的深度和广度,还在于演讲者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演讲技巧。发言稿的长度要适中,不宜过长,以免引起听众的疲劳和注意力的分散。最后,希望这些
  • 10-15 仲夏夜之梦英文摘抄 仲夏夜之梦英文读后感(通用8篇)
    青春是培养个人能力和积累人生经验的黄金期。如何在青春中培养自己的领导能力,我们需要参加团队合作和组织管理。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青春励志书籍,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