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总结>初二物理知识点的总结 初二物理知识点大总结(实用8篇)

初二物理知识点的总结 初二物理知识点大总结(实用8篇)

时间:2023-10-17 02:48:29 作者:笔尘 初二物理知识点的总结 初二物理知识点大总结(实用8篇)

教师总结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下面是一些学期总结的实例,供大家参考和学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二物理知识点的总结篇一

1.杠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就叫杠杆。

2.什么是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1)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o)

(2)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1)

(3)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

(4)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的作用线的距离(l1)。

(5)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l2)

3.杠杆平衡的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或写作:f1l1=f2l2或写成。这个平衡条件也就是阿基米德发现的杠杆原理。

4.三种杠杆:(1)省力杠杆:l1l2,平衡时f1

(2)费力杠杆:l1f2。特点是费力,但省距离。(如钓鱼杠,理发剪刀等)

(3)等臂杠杆:l1=l2,平衡时f1=f2。特点是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如:天平)

5.定滑轮特点:不省力,但能改变动力的方向。(实质是个等臂杠杆)

6.动滑轮特点: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动力方向,要费距离.(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

7.滑轮组: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特点是省力,但费距离。(如剪铁剪刀,铡刀,起子)

初二物理知识点的总结篇二

(一)声现象

1.声音的发生: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但并不是所有的振动都会发出声音。

2.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2)声间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3.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人再次听到的声音叫回声

(1)区别回声与原声的条件:回声到达人的耳朵比原声晚0.1秒以上。

(2)低于0.1秒时,则反射回来的声间只能使原声加强。

(3)利用回声可测海深或发声体距障碍物有多运

4.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它是由发声体振动频率决定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6.音色:不同发声体所发出的声音的品质叫音色

7.噪声及来源

从物理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地杂乱无章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8.声音等级的划分

人们用分贝来划分声音的等级,30db40db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超过50db就会影响睡眠,70db以上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会影响听力。

9.噪声减弱的途径:可以在声源处、传播过程中和人耳处减弱

(一)光的反射

1、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5、光线:表示光传播方向的直线,即沿光的传播路线画一直线,并在直线上画上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光线是假想的,实际并不存在)

7、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归纳为:“三线共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

8、理解:

(1)由入射光线决定反射光线

(2)发生反射的条件: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发生处:入射点;结果:返回原介质中

(3)反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减小而减小,当入射角为零时,反射角也变为零度

9、两种反射现象

注意: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10、在光的反射中光路可逆

11、平面镜对光的作用

(1)成像

(2)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12、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

(2)像和物的大小

(3)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和物到镜的距离相等

理解: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是以镜面为轴的对称图形

13、实像与虚像的区别

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可以用屏接到,当然也能用眼看到。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成的,而是实际光线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只能用眼看到,不能用屏接收。

14、平面镜的应用

(1)水中的倒影

(2)平面镜成像

(3)潜望镜

(二)光的折射

2、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抽中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变,在折射中光路可逆。

理解:折射规律分三点:

(1)三线一面

(2)两线分居

3、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4、透镜及分类

5、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主光轴: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

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如图)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如图)

7、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距成像大小(u)

像的虚实应用像物位置像距(v)

u2f缩小实像透镜两侧f

凸透镜成像规律:虚像物体同侧;实像物体异侧;物远实像小而近,物近实像大而远。

扩展阅读:

初二物理知识点的总结篇三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4、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

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1、声音在耳朵里的传播途径: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

2、耳聋:分为神经性耳聋和传导性耳聋.

3、骨传导:声音的传导不仅仅可以用耳朵,还可以经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这种声音的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一些失去听力的人可以用这种方法听到声音。

4、双耳效应:人有两只耳朵,而不是一只。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这就是双耳效应.

三、乐音及三个特征

1、乐音是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2、音调:人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音调跟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物体在1s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高。

3、响度:人耳感受到的声音的大小。响度跟发生体的振幅和距发声距离的远近有关。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叫振幅。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4、音色:由物体本身决定。人们根据音色能够辨别乐器或区分人。

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2、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发出的声音;环境保护的角度噪声是指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

3、人们用分贝(db)来划分声音等级。

4、减弱噪声的方法: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五、声的利用

可以利用声来传播信息和传递能量

初二物理知识点的总结篇四

1.声音是由于物体的震动产生的。

我们把正在发生的物体叫做声源.固体、液体、气体都能发声.都可以作为声源.发声的物体一直在振动。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3.声音是一种波,声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我们把它叫做声波。

声波能使人耳鼓膜振动,让人觉察到声音的存在.它还能使其他物体振动,这表示声具有能量,这种能量叫做声能。

回声是声波遇到障碍物反射形成的。

4.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是不同的。

声音在气体中最慢,在液体中较快,在固体中最快.平常我们讲的声速是指,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340m/s,应记住。

二.声音的特性

1.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

振动的幅度称为振幅.声音响度与声源振动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响度是人耳感觉到的声音大小,增大响度的目的是使声音更响亮,听清来更清楚。

2.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

声音音调的高低决定于声源振动的频率.声源振动的频率越高,声音的音调越高;声源振动的频率越低,声音的音调越低。(振动的快慢常用每秒振动的次数——频率表示,频率的单位为赫兹,hz)女子的音调比男子高。

3.音色:不同的发声器,由于它们的材料、结构不同,即使发生的响度和音调相同的声音,我们还是能分辨它们,这是因为声音的另一因素,音色不同。

三.噪声

1.噪声:难听的、令人厌烦的声音.噪声的波形是杂乱无章的。

2.乐音:动听的、令人愉快的声音.乐音的波形是有规律的。

3.噪声的危害

4.噪声的控制

减少噪声的主要途径:

(1)控制噪声在声源。

(2)阻断噪声传播。

(3)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四.人耳听不到的声音

人耳能听到声波的频率范围通常是20hz-20000hz之间,称为可听声.频率高于20000hz的称为超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称为次声波。

超声波具有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还能成像等特点。

初二物理知识点的总结篇五

(一)力:

1定义,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称为力。不一定需要两个物体相互接触。这种定义比较宽泛,但易根据日常经验理解。

2常见力:重力、弹力、压力、摩擦力、浮力等

2.注意重力的方向永远是竖直向下的

(二)力的描述:

注意力的示意图和力的图示的区别。

1,大小:线段长度表示,有时注意标上刻度值(图示)2,方向:箭头指向力的方向

(三)力的测量:

1工具:弹簧测力计:结构:称钩指针刻度盘,量程、分度值2测量时力方向沿轴线,特别注意调零!

(四)重力:

1产生,地球表面附近物体受地球吸引而产生的力为重力。

2大小,g=mg,g为定值(但不同地点值不同)常取9.8n/kg或10n/kg,视具体情况对待。3方向,竖直向下,注意不是垂直向下,也不可以说是指向地心(不严格指向地心,以后会了解)

(五)摩擦力,

1、产生条件:

1、相互接触并且存在力的作用(压力),即有压力不一定有摩擦力,有摩擦力一定有压力

2、大小:

滑动摩擦力:与正压力成正比静摩擦力:根据二力平衡来求解

3、影响因素: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注意与接触面积无关!

5注意滑动磨擦与滚动磨擦的区别以及自行车等实例。

第二章

(一),力的合成

1二力合成:1、用平行四边形法则或三角形法则(二者相通)

2、作图用力的图示法;

2多个力合成:注意这样一个问题:数个力平衡,撤去f1,问剩余力合力,(应为与f1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

注意力合成的时候,力的作用点一定是一点,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力才能合成

(二),牛顿第一定律:

1物体不受外力或者受到合外力为零时,作匀速直线运动或者静止.(即处于平动平衡状态),牛顿第一定律简言之就是物体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也称为惯性定律注意一点:力不是引起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2惯性: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质量是惯性的量度,质量越大惯性越大,即物体运动状态越不易改变。与之相反,力越大,物体运动状态越容易改变。

注意:1.惯性定律与惯性的不同

2.不能将惯性称之为作用,作用专指力3.惯性只跟质量有关,跟速度无关

(三)力的平衡:

1、力平衡: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保持平衡,则这两个力必有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于同一个物体上(平衡力的特点)。

2、与之作对比的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于不同物体,参考牛顿第三定律理解其中区别,这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

(四)力与运动:

1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非使物体保持运动的原因,注意牛顿与亚里士多德观点的区别,特别注意伽利略的实验物理方法.(这标志着近代物理科学的开端)

2物体不受力或者受力但合外力为零时做匀速直线运动,或者静止,即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第三章

(二)液体压强,1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有关,压强=液体密度×g×h,这个公式记牢,浮力推导用处很大。2液体内部某点向各个方向压力大小相同,同一水平面压力大小相同,不同深度压力不同。3帕斯卡定理:液体可传导压强.

4液体内部压强要注意表面有大气压力的应该将大气压强计算入内,只是大部分情况下,他部位同时考虑大气压强而相互抵消,要注意的是上式只是液体引起的压力,需要加上液体传导的大气压强,才是该位置真正的压强大小。

(三)连通器和液压技术

连通器也是利用帕斯卡定理,利用液体传导的是压强而非压力,连通器两端面积的不同而造成不同的压力,在小端提供较小的压力,这样可以在面积大的一端产生较大的压力。

(四)大气压强

大气因为密度较小,高度的变化带来的压强变化可忽略不计,故可以认为大气内各处压强近似相等,(当然高山上高空中等特殊位置例外)大气压单位为atm,这也是气压的一个常用单位:1atm=101300pa。

第四章

(一)在流体中运动

流体中受力分析较复杂,这个注意两个问题:弧线球和飞机飞行原理。

(二)浮力

1浮力=液体密度×g×v,即物体受到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到重力的大小,方向竖直向上(与重力相反)注意重力与浮力产生的内在联系。

2浮力与重力大小关系决定物体在液体中状态:重力大于浮力则总体趋势下沉,可减速上升最终停下并下沉或加速下沉最终沉底,重力等于浮力则悬浮于任意位置,重力小于浮力则总体趋势上升,可减速下沉最终停下并开始上升或加速上升。

第五章

过程,而能量则对应着某一个时刻

做功有两个条件,一为力,二为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一定路程。

(二)杠杆

杠杆平衡原理,即杠杆两端力与力距的乘积相等,则杠杆静止或匀速转动(转动平衡)。

(三)功能原理与效率问题

注意有用功、无用功、总功、机械效率的概念。注意,机械效率永远达不到百分之百!

(四)能量

1机械能:动能与势能之和为机械能,除重力或弹力外没有其它力做功时机械能守恒

2能量转化,由一种能量转变为另一种能量。

3能量转移,同种能量在不同物体或者系统之间的流动。

4机械能的转化一般是指动能与势能之间的相互转化,在这一过程中动能与势能之和不变.即能量总和不变,变化的只是能量的形式。

5更广意义上的能量守恒是指所有能量的总和不变,只是在不同种之间转化而已,但是能量的转化有方向,热量越来越多,而其他如机械能化学能等越来越少,即能量质量越来越差。所以现在人类不断发展新型能源,以提高可利用能源的质量。水能与风能就是其中的两个重要方面,其他太阳能核能等也在大力发展中。

初二物理知识点的总结篇六

2、力的单位:物理学中,力用符号表示,力的单位是,简称,符号是

3、力的作用效果有两种:一是力可以使物体的发生改变;二是力可以使物体的发生改变。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物体运动快慢的改变和改变.

4、力的三要素:力的、、叫力的三要素。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是力的

5、力的示意图: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物体所受力的和。

这种方法叫做力的示意图。(会画力的示意图)

6、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的。穿溜冰鞋的人用力推墙,人会向退,这是因为力的作用是

1、物体由于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

物体受力时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形变能自动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特性叫做;不受力时不能自动恢复到原来形状的特性叫做。拉力、压力、支持力都是弹力,对吗?答。

2、测力计是测量的大小的工具。

实验室里测量力的工具是,它是根据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越大,弹簧的就越长的道理做成的。测量力的工具还有握力计,臂力计等。而各种各样的秤是测质量的。

3、使用弹簧测力计时,首先要观察它的和,不许超过它的。

还要观察弹簧的指针是否指到零刻线,若没有,则要调或读数时要进行加减修正。弹簧在测量范围内有: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比,弹簧的伸长=长度-原长。如原长2厘米,受3n时弹簧长5厘米,受6n的拉力时弹簧长厘米。

4、注意:.测力时力的方向要与弹簧测力计的轴线方向一致.

1、重力:物体由于而受到的力叫做重力,用字母表示。

重力的施力物体是,方向是。地面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到了力的作用。

2、物体重力的大小跟它的成正比,表达式为,重力与质量的比值为,它的意义是。

粗略计算时,g取n/kg.重力的大小要随位置而,而质量随位置变。物体在月球上受到的重力是地球上重力的。地面上60千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牛顿,拿到月球上去重力为n。地面上800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牛顿,用量程为5n的弹簧秤能称出它的重力吗?答。

3、重锤线是利用重力的制成的,用它来检查所砌的墙壁是否。

4、重心是重力在物体上的。

均匀外形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这个物体的几何中心上。

会画物体受到的重力的示意图:

5、宇宙间的任何两个物体间都存在的力这就是万有引力。

初二物理知识点的总结篇七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4、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

1、声音在耳朵里的传播途径: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

2、耳聋:分为神经性耳聋和传导性耳聋.

3、骨传导:声音的传导不仅仅可以用耳朵,还可以经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这种声音的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一些失去听力的人可以用这种方法听到声音。

4、双耳效应:人有两只耳朵,而不是一只。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这就是双耳效应.

1、乐音是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2、音调:人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音调跟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物体在1s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高。

3、响度:人耳感受到的声音的大小。响度跟发生体的振幅和距发声距离的远近有关。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叫振幅。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4、音色:由物体本身决定。人们根据音色能够辨别乐器或区分人。

1、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2、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发出的声音;环境保护的角度噪声是指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

3、人们用分贝(db)来划分声音等级。

4、减弱噪声的方法: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可以利用声来传播信息和传递能量

初二物理知识点的总结篇八

5、光线:表示光传播方向的直线,即沿光的传播路线画一直线,并在直线上画上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光线是假想的,实际并不存在)

7、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归纳为:“三线共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

8、理解:

(1)由入射光线决定反射光线

(2)发生反射的条件: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发生处:入射点;结果:返回原介质中

(3)反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减小而减小,当入射角为零时,反射角也变为零度

9、两种反射现象

10、在光的反射中光路可逆

11、平面镜对光的作用

(1)成像

(2)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12、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

(2)像和物的大小

13、实像与虚像的区别

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可以用屏接到,当然也能用眼看到。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成的,而是实际光线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只能用眼看到,不能用屏接收。

14、平面镜的应用

(1)水中的倒影

(2)平面镜成像

(3)潜望镜

相关范文推荐
  • 10-17 2023年体育教师个人师德师风总结 幼儿园教师个人师德师风情况总结(模板8篇)
    在学习总结中,我们可以记录和整理自己的学习成果和收获。以下是一些优秀的学习总结范文,欢迎大家一起来学习和分享。体育教师个人师德师风总结篇一“身正为师,学高为范
  • 10-17 户外团建活动方案(精选8篇)
    营销策划需要不断进行市场调研和数据分析,以便做出科学的决策。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活动策划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户外团建活动方案篇一二、主题活动地点:篮球场三
  • 10-17 最新年会领导上台致辞主持人串词(汇总8篇)
    辩论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和辩证能力。首先,写一篇完美的辩论需要明确自己的观点和立场,并且能够清晰地表达出来。借鉴一些优秀的辩论案例和观点,
  • 10-17 毕业生致辞简单(模板18篇)
    环保标语通过朴实直白的语言,让人们深刻意识到保护环境的紧迫性。要想写好环保标语,首先要明确传递的环保信息。以下是一些优秀的环保标语例句,或许能够帮助你更好地表达
  • 10-17 2023年触摸春天读后感(汇总8篇)
    经典作品的魅力在于它们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思想内核,让人们产生共鸣和思考。对于经典作品的赏析与评价,我们可以从文学史、文化传承以及现实意义等方面进行全面而深入的思考
  • 10-17 最新军训成果的个人总结(大全8篇)
    教师总结的内容包括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教学方法的改进、学生的评价和建议等。如果你对某一领域非常感兴趣,可以尝试写一份专业的知识点总结,分享给其他同行。军训成果的
  • 10-17 2023年检查心得体会(汇总8篇)
    学习心得是一种对知识的深入思考和理解,有助于提升我们的学习深度和广度。在看完培训心得范文后,我们可以思考和比较,发现其中的共同点和不同之处,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 10-17 学生会部长个人工作总结(优秀8篇)
    工作总结是对过去一段时间内的工作成果和经验教训的概括和总结。如果你对会计总结的写作技巧和格式不够熟悉,可以阅读一些实用的会计总结写作指南,提高写作效果。学生会部
  • 10-17 周末早安暖心问候语 周末暖心早安问候语(实用8篇)
    诚信是一种信念,它要求我们真实、坦诚、守诺,不撒谎、不欺骗、不推诿。如何在商务交往中树立起诚信的形象?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汇总的关于诚信的实践经验分享,希望能够对
  • 10-17 最新员工对公司的祝福语(精选8篇)
    员工对公司的祝福语篇一1、热心服务情为老同志所系;廉洁奉公利为离退休所谋,2、在艰困中成长的人有最美好的理想;在不景气退休的人有最快乐的希望。3、干革命三十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