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总结>开展大调研活动总结(通用5篇)

开展大调研活动总结(通用5篇)

时间:2023-09-29 12:31:54 作者:GZ才子 开展大调研活动总结(通用5篇)

总结是对某一特定时间段内的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能够使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总结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总结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个人今后的总结范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开展大调研活动总结篇一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帮助资源枯竭地区实现经济转型”,今年温家宝总理在全国“两会”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又重申“促进矿产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为掌握金融危机背景下我省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情况,近期,我们省人大借在黄石召开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立法和扩内需、保增长、应对金融危机座谈会之机,对该市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进行了专题调查。

一、黄石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地位重要、贡献很大

1950

8

月建市,是新中国成立后湖北省最早设立的两个省辖市之一。毛主席曾于

1953

年、

1958

年两度亲临黄石,察看了冶钢生产现场和大冶铁矿。黄石是我国中部地区重要的原材料工业基地,被誉为“青铜古都”、“钢铁摇篮”、“水泥故乡”、“服装新城”。

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黄石就被列为全国重点建设城市之一,一大批项目布点黄石。进入

80

年代,黄石成为全国科技体制等几项改革的试点城市。

90

年代被定为沿江开放城市。我省第六次党代会以来,省委、省政府一直把黄石作为大城市和鄂东地区的中心城市来规划发展。省第七次党代会提出,黄石是湖北经济发展“金三角”重要支点,随后又把黄石作为全省“一特五大”中的大城市来规划。省第八次党代会提出,将宜昌、襄樊、黄石等中等城市建设成为区域性中心大城市。

2007

年,在省政府批准的《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中》,将黄石定位为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

。黄石是国家

134

个公路运输主枢纽城市之一,水陆交通四通八达,国家运输主动脉沪蓉高速穿城而过,

106

315

国道在黄石交汇

,

5000

吨级的外贸码头与其它泊位一起,货运年吞吐量仅次于武汉。未来

5

年将形成一条长江、两条铁路大动脉(武九线连接京广、京九铁路)、三座大桥、三条高速公路(沪蓉、大广、杭瑞)、三大物流园区(花湖、罗桥、棋盘洲)的交通和物流格局。

19

60

年的建设和发展,黄石已形成包括冶金、建材、能源、服装、机械、化工、医药等

14

种主导产业在内的工业门类,拥有

2

家销售收入过

100

亿元的企业、

5

家百年老厂、

10

家上市公司(其中

5

家借壳上市),拥有工业产品

5000

多种、中国名牌

5

个、中国驰名商标

5

件、湖北名牌

50

个。

。据统计,建市以来,黄石累计向国家提供铁矿石

1.9

亿多吨、铜精矿(含铜金属)

75

万吨、原煤

7000

多万吨、各种非金属矿

5.6

亿吨;累计产钢

3000

多万吨、铜

300

多万吨、水泥

1.38

亿吨。

1990

年前,黄石一直是武汉的“粮仓”,武钢

70%

的铁矿石和武汉市

70%

的生产生活用煤均由黄石提供。截止目前,黄石累计上交利税

270

亿元,加上统配价差,黄石工业累计为国家贡献约

350

亿元左右,相当于国家同期投入的

6

倍。

二、黄石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积极探索和主要成效

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是黄石历届市委、市政府孜孜以求的一项工作。早在

1998

12

月,黄石市委就确立了“依托资源创业、超越资源发展”的发展思路,提出了“三大历史性跨越”的奋斗目标,即经济发展由资源大市向经济强市跨越、城市发展由中等工业城市向现代化大城市跨越、人民生活由整体脱贫向小康生活跨越。党的十六大以来,特别是近年来,黄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构筑多元产业格局为重点,加快发展接续产业,在推进城市转型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

。上世纪

90

年代末,黄石坚持以产权制度改革为重点,以发展混合所有制为方向,集中两年左右时间对

600

30

10

多家大公司、大集团,盘活存量资产

200

100

多家,涉及在职和离退休人员

3

万多人,减轻了企业负担,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上,黄石积极运用先进技术对钢铁、有色、建材等传统产业进行整体嫁接改造,传统产业产能和产业配套能力明显提高。“九五”以来,累计投入

800

多亿元,先后实施了

1300

220

多家,其中产值过千万元的企业达到

30

多家;“九五”以来兴办了

100

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全市高新技术产业集群销售收入达到

200

亿元。与此同时,纺织服装、食品加工业增加值也保持年均

20%

以上的速度增长。

“九五”以来,黄石先后投资近

60

亿元,实施了

400

4.53

万平方米;积极开展“四个和十个专项治理”,累计淘汰水泥产能

400

多万吨,淘汰落后发电能力

29.2

400

多万吨钢渣、铜渣、煤矸石、化工渣循环利用率达

90%

以上。通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万元

gdp

综合能耗由“九五”末高出全省平均水平

50%

左右,下降到高出全省平均水平

20%

左右;城区二级以上良好天气达到

300

天以上。

。黄石始终把就业和再就业作为政府工作的重要工作来抓,以招商增加就业,以创业推动就业,以培训促进就业,以政府援助扶持“零就业”家庭和困难群体就业。“九五”以来,共开发就业岗位

10

万多个,新增创业成功

2

万多人,带动就业

7

100%

100

多个社会发展重点项目,进一步提升了社会事业的发展水平。

继去年大冶市被国家列入第一批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试点之后,今年

3

月,黄石市进入了全国第二批

32

个试点城市之列。黄石市委、市政府思想高度统一,行动非常迅速,已经启动了资源城市转型有关工作,正在按“八个一”的要求组织实施,即成立一个领导机构和工作专班,制定一个转型工作方案,编印一套《资源型城市转型相关政策汇编》,编制一个转型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出台一个意见,建立一个转型项目库,建立一项市厅合作机制,搭建一个新的转型融资平台。黄石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工作的基本思路是,以“发展大产业、打造大园区、建设大城市”发展战略统揽工作全局,以经济转型为根本,全面带动城市功能转型和体制机制创新,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努力把黄石建设成为全国资源枯竭转型示范城市。

三、国际金融危机对黄石的影响及原因分析

2008

9

月份以来,国际金融危机对黄石这个资源型城市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和冲击,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进入去年

9

月份以来,受价格、市场双重影响,占黄石工业总量

65%

70

亿元左右。

从去年

11

月份开始,黄石财政收入出现近

10

年来从未有过的当月同比下降的问题。今年元至

4

月,同比下降

22.85%

。加上今年结构性减税和政策调整等因素影响,财政经济面临保基本运转的严峻挑战。

由于部分企业出现生产经营困难,预计全年黄石新增就业岗位较上年减少

7000

多个;返乡农民工已达

6

万多人;同时每年需消化的城镇劳动力在

7

18.41%

,而养老金支出平均增长速度为

22.58%

,社保收支倒挂。

国际金融危机对黄石的影响和冲击比我省其他同类城市大,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而黄石市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所存在的一些体制性、结构性和机制性矛盾和问题是最直接的原因。

经过新中国成立

60

24.25%

23.03%

39.68%

26.90%

39.52%

,可开采资源严重不足。铁矿石开采量由最高年份的

620

万吨下降到目前的

285

万吨,原煤开采量由最高年份的

264

万吨下降到目前的

140

万吨。

黄石一直处于产业链条的低端,是原材料输出和资源型产品粗加工城市,长期以来以生产原材料和资源型产品粗加工为主。由此决定了黄石经济结构上呈现“三多三少”,即资源型企业多、高新技术企业少;初级产品多、终端产品少;关联度低的单体企业多、产业集群配套企业少。尽管这些年来,黄石历届市委、市政府一直致力于调整,但这种结构仍没有根本转变。比如大冶市

156

家规模企业中,有

113

家是资源型企业,占比高达

72.5%

;资源型企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

80.8%

,这还是在大冶市这几年坚持不懈推进城市转型的基础上取得的。

。截至

2008

年,黄石下岗职工人数累计达到

10

万多人,其中采掘业及初级产品加工业下岗职工人数占

80%

13

万多人,其中市区

10.3

万人,市本级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缺口累计高达

3.6

亿元。

黄石地表植被破坏严重,需要治理的矿山植被面积约

7

平方公里,共有开山塘口

400

多处,工业尾砂库

153

8.4

平方公里塌陷区、

290

余个地质灾害隐患点和

7

万余亩矿山废弃地,泥石流、地裂等地质灾害也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与此同时,矿山安全生产的压力也非常大。

。由于黄石是资源型的产业结构,导致税收结构中地方留存部分相对较少,亿元税收黄石地方留成比例只有

35%

,大大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四、几点建议

推进资源枯竭城市转型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黄石抓住

1996

6

亿元,签订债转股协议

6.38

亿元,对企业实施封闭贷款

2.45

亿元,盘活企业存量资产

20

多亿元,使一大批企业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为此,

2000

4

月全省国有企业改革现场会在黄石召开,有力促进了全省国有企业改革进程。此次资源枯竭城市转型试点,又是黄石等城市的一次历史性机遇,需省委、省政府进一步加强领导和协调,全力推进转型工作。

。国务院出台的《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

2007

38

号)文件,从财政、税收、重点项目布点等方面提出了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性意见。建议省政府深入研究、全面落实文件精神,抓紧制定促进黄石等全国资源枯竭试点城市转型的具体政策措施,着力帮助解决产业发展、项目建设、就业保障、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等突出问题。

。作为全国的资源大省,我省有

1

个地级市(黄石)、

3

个县级市(潜江、大冶、钟祥)进入全国资源枯竭试点城市之列,这为黄石等资源枯竭城市加快转型提供了重大的历史性机遇。但推进资源枯竭城市转型既是一个世界难题,更是推进我省科学发展的一个新课题。建议省政府组织这些试点城市召开一次专题会议,就如何推进城市转型、做好试点工作进行深入研究、全面部署和具体指导。

根据国发〔

2007

38

号文件精神,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工作由省级人民政府负总责,并要求省级政府切实加强对资源枯竭城市可持续发展工作的领导和支持。因此,建议省政府比照东北等省支持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的做法,成立我省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工作领导小组和建立市厅(局、行)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听取转型工作的进展情况及存在困难的汇报,加强具体问题的协调,进一步加强对转型工作的领导。

开展大调研活动总结篇二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是推进农业经济跨越发展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按照区人大常委会*年监督工作计划,区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将听取和审议区人民政府关于*区推进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情况的报告,为了提高审议报告的质量,由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为组长的调研组,采取书面汇报、座谈交流、实地查看等形式,深入*镇*村、*村、*村和*镇*村、*村、*村等现代特色示范园(产业园),开展*区推进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情况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区推进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市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部署,把创建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作为发展现代农业、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抓手和有效载体,区、乡、村三级联动、整体发力,以农业增资、农民增收为中心,扎实推进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增点扩面提质升级工作,用产业支持推动乡村振兴,取得了较好成效。成功创建了自治区级示范区*个、县级示范区*个,乡级示范园*个、村级示范园*个,引进推广了以大棚蔬菜、双季莲藕、生猪生态养殖等一批优势特色产业。通过示范创建,为推动我区现代特色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基础设施建设情况。采取资金扶持、技术指导、协调服务综合措施,合理利用本级财政资金,整合部门涉农项目资金,全面开展“三网”(水网、电网、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整合各类项目资金*亿元,开展道路建设*千米、水利建设*千米、电力建设*千米,各示范区(示范园)硬件设施建设明显提升,如:开展了藕莲天下示范区休闲栈道、观景台、休闲长廊等主要基础设施建设。

(二)农业产业发展情况。坚持集中连片、规模发展特色产业的思路,引导农业朝着集约化、标准化、公司化、现代化的方面发展,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和区域优势,积极培育了一批优势特色产业,转化了一批技术成果。通过示范区建设,引进推广了大棚蔬菜、双季莲藕、生猪生态养殖等优势特色产业,引进推广了鄂莲*号、*号等莲藕品种*个,彩椒、珍珠小番茄等大棚蔬菜品种*个,长白、杜洛克、三元杂等肉猪品种*个,引进推广大棚蔬菜反季节栽培、土工膜双季莲藕栽培、生猪生态养殖等技术*项,特色产业不断培育壮大。

(三)经营组织发展情况。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着力提高经营组织化程度。推行“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生产经营模式,鼓励和吸纳工商企业、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参与示范区建设和经营,吸纳当地群众到示范区(园)企业务工,解决了*名农户(贫困户*人)就业问题,带动了农户增收*亿元,当地群众实现在家门就业创业、增收致富。

二、存在问题

虽然区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在推进现代特色农业建设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依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辐射带动能力有待加强。主要表现在:特色农业数量发展快,产业“大而不够强”。目前,*区示范区(含村级示范点)认定的数量虽然达到了*多个,但多以分散经营模式为主,有些示范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不是很明显,很难跟上以市场化、规模化、信息化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存在盲目跟风现象,导致部分农产品阶段性严重供过于求,增产不增收的状况时有发生。如公会双季莲藕示范区、鹅塘十里荷香休闲农业示范园、*中药材种植示范园、*九州柑橘种植示范园等示范区经营主体就是因为对市场信息把握不准,导致产品销售难,被迫改种其他作物。

(二)规模产业有待提质升级。主要表现在:生产标准化水平不高,产品“多而不够优”。一是以农户自主经营为主体,农民的科技素质和市场意识跟不上,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存在较大难度;二是许多农户只是凭借自己的管理经验和人力物力来管理生产,农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即使是在有些通过认定的示范区,多农户组成的经营模式,生产过程中也未能按要求统一标准;三是量多而不优的现象困扰着产业的发展,农产品以普通销售为主,走高质量、精品销售线路的少,产品竞争力弱,难以进入大流通领域,规模产业亟待提质升级。

(三)优势产业核心竞争力有待提升。主要表现在:“一二三”产业融合不够,品牌创建效应不够。一方面多数示范区(园)是以单一的种植和养殖业为主,与二产、三产的融合程度较低,农产品以生产鲜销为主,初级产品多、精深加工少、产业链条较短,农产品附加值不高,农产品加工、冷链物流、仓储、电子商务、农旅融合等二产三产发展待提升。另一方面目前示范区(园)具有地方特色和市场竞争力且注册产品商标的品牌不多,有影响力和品牌效应的示范区(园)还比较少,产业优势没能很好的转化为市场效益。

(四)示范创建与脱贫攻坚关联有待加强。近年来,我区强化示范创建引领,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有力地推动了乡村振兴发展,同时也带动了一批农家(贫困户)发展生产、增收致富,但是一些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的未脱贫村,如“土瑶”地区,目前没有创建示范区。

三、意见建议

(一)进一步优化特色产业布局。一是要找准自身有特色和竞争优势的农业产业,科学布局区、乡、村三级示范区(园),通过示范带动本区域现代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大力培育各类产业化经营组织,重点把农产品加工、冷链仓储、市场流通布局到优势产区,推动企业集聚、产业集群,构建优势区域布局和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格局,形成功能互补、分工协作的完整产业体系,着力促进产业优化升级。二是注重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发展规划相衔接,着力实现三融合三促进。

(二)进一步深化一二三产融合。进一步拓展农业功能,加快推进农业产业由以产品生产为主,向集生产、生态、休闲、观光、采摘农业多功能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转型升级,将传统农业与农产品加工业、旅游业、餐饮业深度结合。同时,通过“一企一策”重点扶持龙头企业,突出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加大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力度;
通过“构建利益链接机制”发展合作社,有效提高组织化和产业化水平,推动新型经营主体向产业深度融合,着力促进一二三产深度融合。

(三)进一步做强做优特色产业。一是加强政策扶持。一方面加大资金整合力度,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和金融支农投入,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致富能人等创办示范区(园),大力支持产业提升行动实施。另一方面,在持续实施好《贺州市*区产业扶持办法》和《贺州市*区发展设施农业产业扶持办法》的基础上,继续加大补贴奖励和政策倾斜力度,扶持一批规模大、实力强、带动辐射作用明显的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种养大户,不断增强示范区发展优势和吸引力。二是做大特色产业。优先发展比较优势突出的产业和品种,逐步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主导产业、支柱产品和特色品牌,要充分发挥嘉宝、富祥、贺兴等现有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的带动作用,广辟市场积极开展农产品产销对接、市场开拓活动,带动农产品流通市场建设。要着力打造大宗农产品优势产业带,加快培育一批特色鲜明、类型多样、竞争力强的专业村镇,促进优势产业集群发展。三是打造农业品牌。目前,*区以水生蔬菜产业为主导的农业产业已经有了一定的地方品牌基础,在进一步打造地域品牌的过程中,要积极指导示范产业区(园、点)申请注册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四是强化科技支撑。一方面进一步推进新技术、新品种、新材料等成果在示范区的应用,推进示范区与农业科研机构、农业专业院校的合作,加快农业科技成果引进、吸收、集成、转化、创新步伐;
第二方面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一批懂技术、善管理、能经营的现代农业经营者;
第三方面支持示范区改造提升装备和配套农艺技术,通过示范带动,引导农民学习推广使用农业生产新品种、新技术,推动农业生产机械化、信息化、科技化,节约劳动力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促进农民增收。

;

开展大调研活动总结篇三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振兴是重中之重。我们必须要立足实际、迎接挑战、完善政策、补齐短板,努力为乡村产业振兴创造良好的条件,增强乡村吸引力,带动资本、人才等生产要素向乡村汇聚,让农民看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希望,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一)把握乡村产业振兴重点,着重扶持优势产业。坚持规划先行,引领乡村产业振兴有序推进。充分立足我市实际,尽快编制我市乡村产业振兴五年规划,重点扶持五大主导产业,明确工作任务,设定完成时限,并给予政策倾斜,确保乡村产业振兴落到实处。注重品牌带动,扩大xx农产品知名度。以品牌战略为着眼点,依托xx海产品、四青作物等资源优势,培育一批知名度高、影响力大、市场价值优的国家级、省级名牌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区域特色品牌。科学制定扶持地域化农产品品牌的政策措施,对同类产品进行整合提炼,避免因产品品牌杂散造成的无序竞争。对于有知名度但生产不易集中的特色农产品,鼓励农户在平等自愿基础上通过组织专业协会,进行商标注册,实行统一标示、标准、包装、销售,合作创建共有品牌,共享品牌利益,共担品牌经营费用,以有效降低品牌经营成本,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和知名度。

(二)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生产过程全覆盖。农业的产业化发展包括产、供、销等各个环节,这些环节的正常运行对物资、信息、资金、科技的社会化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建议搭建为农服务综合平台,围绕不同阶段的生产需求,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全程服务。建立良种繁育基地,提供农作物统一育种出苗;
培育农民专业合作联社,实行农药、肥料等农资配送,并提供统一的收割、收购、烘干、检测、包装等一系列服务。建立农产品集中销售中心,拓展销售渠道;
配备专业运输设备,组建高效的现代化运输队伍,提升农产品流通效率。搭建三网融合的信息服务快速通道,有效连接农户与市场、生产与技术、政府与农民,变“小规模、分散化”的小家庭经营为“规模化、产业化”的大家庭经营,通过实现农业规模经济,促进农民增收。此外,要加强对农业经济形势、气象、病虫害等信息的发布服务,为农业生产提供便利。大力推进电子商务,通过促进电子商务与农业优势特色产业成功嫁接,加快建设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形成线上线下融合、农产品进城与农资和消费品下乡双向流通格局。

(三)构建乡村产业体系,推动三产融合发展。一方面是促进乡村产业提质增效。围绕调整乡村产业结构和建立现代农业,依靠现有的资源、要素条件,引导农民积极适应市场竞争,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项目,实现产品增值。对青蚕豆、青毛豆等已经具备比较成熟的种植加工技术产业加大政策倾斜力度,在资金投入、要素流通、税务优惠等方面给予支持,促进我市农业生产由简单的种养模式向高效农业转型升级,逐步淘汰落后产业,努力提升生产绩效,增强乡村产业竞争力。另一方面是延伸乡村产业链条。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物流、储运、批发,打通农业生产全过程,建立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坚持特色发展,把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乡村环境整治与发展特色民宿经济、优质农产品电子商务、乡村休闲旅游、养生健康结合起来,建设运行高效的乡村产业链。加快培育乡村产业发展新业态,推动生态资源和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四)坚持科技创新引领,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是高质量促进科技升级。积极搭建平台,促成农业院校、科研单位在我市建立农业技术研究所及生产实验基地,探索农、科、教、产、学、研相结合的新型产业推广模式。加大“引资引智”力度,进一步加大乡村产业招商力度,积极招引国内外知名大型农业龙头企业、上海农业加工贸易公司和在沪从事农产品经营的xx籍人士,尤其是盱眙稻虾混养等优秀企业到xx投资,将先进的种养殖技术带回xx。加大农技培训力度,做好入户指导、田间咨询、网络交流等跟踪服务。通过互联网大数据建立农业专家热线、农业咨询机构、农业技术服务团等平台,为农民提供政策咨询、科技指导、市场信息等服务。二是高质量建立现代乡村产业聚集园区。建设一批农业产业强镇,创建一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打造一批产业链条全、投资强度大、示范带动强的一流现代乡村产业园,形成融农业生产、农产品消费和休闲旅游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参考慈溪大学生农业众创园模式,由政府投资,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减免税费、小额贷款担保、创业补贴补助等多种形式,鼓励、吸引优秀高校毕业生返乡、来启进行农业创业。三是高质量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围绕构建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体系目标,全面深化农村土地确权,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全面提升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及小农户开展生产经营合作,构建紧密联结机制。发展农合联,通过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促进小农户分工协作,在提升劳动技能的同时,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四是高质量发展“一村一品”示范村。总结推广惠萍镇南清河村的特色产业水产养殖,吕四港镇海渔村的特色产业紫菜加工,南阳镇乐庭村的特色产业蔬菜种植等“一村一品”示范村成功经验,力争在每个行政村培育一项特色产业,围绕特色产业建设一家网店,引领带动全市特色产业发展、农产品销售和农民创业致富。

(五)充分利用要素资源,实现生产规模化、集约化。顺应农村人ロ向城镇集中的趋勢,积极推进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实现从分散经营向集约化、规模化转变。一是健全土地流转市场。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建立健全市镇村三级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引导土地依法、自愿、平稳流转,探索长期流转模式,签订中长期租赁合同,发展稳定而适度的规模经营。二是推广土地入股分红成功经验。大力推广现有的惠萍镇东兴镇村农地股份合作社成功经验,鼓励用集体土地、农民自己的土地入股合作社,年底按股份分红,用股份带动参与各方的积极性,实现土地资源保值增值,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机制。三是发挥高标准农田辐射效应。切实落实好高标准农田“谁来种”的问题,鼓励有条件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申报经营。要将高标准农田作为农村创业的重要载体,形成辐射效应,通过市场拉动、政策推动、典型带动等途径,吸引农业科技专家、大专院校毕业生、返乡能人等群体创业兴农。四是大力发展沟河养殖。坚持水利建设、农村水环境整治、沟河养殖利用三位一体有效结合,加强沟河水环境整治,确保水质健康。加大对偷盗电捕行为打击力度,深入开展群防群治。发展具有本地特色的养殖品种,为养殖户提供信息、技术、市场行情等指导,提高养殖效益,吸引更多的农民参与沟河高效养殖。

(六)加大财政扶持力度,确保资金投入取得实效。建立健全财政投入保障和稳定增长机制,确保财政投入与乡村产业振兴目标任务相适应。优化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方向、结构和效率,统筹安排各类功能互补、用途衔接的涉农资金,实现财政支出更大力度向“三农”倾斜。优化政策导向,吸引社会协同支持乡村产业振兴。深化“政银担”合作,探索建立面向“三农”的担保贷款风险分担机制,完善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引导金融资源下沉。建立健全适合乡村产业特点的金融体系,积极稳妥发展农村小额贷款公司,支持其开展投资、代理保险等涉农综合业务。设立农业融资风险补偿基金,扩大农业农村政策性保险面,探索农业综合保险试点,拓宽设施果蔬、特种水产、休闲农旅等保险覆盖面,提高保险业服务乡村产业振兴的能力。

 


开展大调研活动总结篇四

近年来,市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和南通市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通过深入推进农业农村改革,加大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培育优势产业,做大优势农产品,实施精准扶贫等方式,着力转变发展方式,积极推进乡村产业振兴。

(一)工作机制逐步完善。成立了市农业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指导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为切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关于20xx年加快产业发展推动乡村振兴的政策意见》《关于实施脱贫致富奔小康工程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进一步明确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培育优势产业等管理保障措施,为扎实推进乡村产业振兴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组织保障。

(二)转型升级成效显著。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通过三年的努力,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面积78.6万亩,把杂、乱、差的田块建设成“地平整、田成方、路相通、林成网、沟相连、渠通畅”的标准农田,解决了灌排设施配套,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也为现代农业提供全程化、系列化和机械化服务打下了基础。加快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省级示范家庭农场21家、省级以上农民合作社示范社50家,南通市级以上龙头企业64家。重视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实施农业科技兴农行动,建成1个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培育480个骨干科技示范户。实施农业重大新品种创制项目,全市示范推广农业新技术新成果11项,新品种26个。20xx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66.7%,列南通各县市第一。

(三)产业优势逐步形成。坚持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发展绿色优质稻米、高效蔬菜园艺、生态林果花卉、水产健康养殖、农业休闲旅游五大主导产业。优质食味稻米种植面积增至8万多亩;
高效蔬菜播种面积达70多万亩;
葡萄、水梨、石榴、枇杷等果树种植渐成规模;
乡村旅游、休闲农业、采摘农业、观光农业游客接待量逐年提升,先后荣获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市、全国平安渔业示范县、全省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成效显著市等称号。

(四)农村改革不断深入。农村改革持续深入,加快推进农村承包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南通第一,通过省级验收。充分放大农地股份合作等试点效应,出台实施意见和奖补政策,支持10个村试点发展新型合作农场,推进村级集体规模经营。规范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完善农村产权交易体系,完成交易额超1亿元。深入推进“三个全覆盖”试点,出台指导意见,扩大试点范围,严格督查考核,累计土地流转14.8万亩,建成社会化服务联盟26个。

(五)产业布局得到优化。挖掘乡村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推动乡村产业规划布局向专而特、规模化方向转变,着力打造2个农产品集中加工区、“六大种养园区”,2个休闲农业园区,全面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培育优势乡村产业。充分激发沿海开发重点镇、区镇合一重点镇和特色镇发展潜力,推进新型城镇建设,加快促进人口、产业、要素集聚,优化空间布局,完善功能配套。已先后组织实施了规划完善、产业转型、民生示范、制度创新等一系列重大项目建设,促进了多项农村改革探索成功起步。

开展大调研活动总结篇五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是推进农业经济跨越发展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按照区人大常委会*年监督工作计划,区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将听取和审议区人民政府关于*区推进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情况的报告,为了提高审议报告的质量,由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为组长的调研组,采取书面汇报、座谈交流、实地查看等形式,深入*镇*村、*村、*村和*镇*村、*村、*村等现代特色示范园(产业园),开展*区推进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情况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区推进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市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部署,把创建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作为发展现代农业、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抓手和有效载体,区、乡、村三级联动、整体发力,以农业增资、农民增收为中心,扎实推进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增点扩面提质升级工作,用产业支持推动乡村振兴,取得了较好成效。成功创建了自治区级示范区*个、县级示范区*个,乡级示范园*个、村级示范园*个,引进推广了以大棚蔬菜、双季莲藕、生猪生态养殖等一批优势特色产业。通过示范创建,为推动我区现代特色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基础设施建设情况。采取资金扶持、技术指导、协调服务综合措施,合理利用本级财政资金,整合部门涉农项目资金,全面开展“三网”(水网、电网、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整合各类项目资金*亿元,开展道路建设*千米、水利建设*千米、电力建设*千米,各示范区(示范园)硬件设施建设明显提升,如:开展了藕莲天下示范区休闲栈道、观景台、休闲长廊等主要基础设施建设。

(二)农业产业发展情况。坚持集中连片、规模发展特色产业的思路,引导农业朝着集约化、标准化、公司化、现代化的方面发展,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和区域优势,积极培育了一批优势特色产业,转化了一批技术成果。通过示范区建设,引进推广了大棚蔬菜、双季莲藕、生猪生态养殖等优势特色产业,引进推广了鄂莲*号、*号等莲藕品种*个,彩椒、珍珠小番茄等大棚蔬菜品种*个,长白、杜洛克、三元杂等肉猪品种*个,引进推广大棚蔬菜反季节栽培、土工膜双季莲藕栽培、生猪生态养殖等技术*项,特色产业不断培育壮大。

(三)经营组织发展情况。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着力提高经营组织化程度。推行“公司+基地 +合作社(农户)”生产经营模式,鼓励和吸纳工商企业、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参与示范区建设和经营,吸纳当地群众到示范区(园)企业务工,解决了*名农户(贫困户*人)就业问题,带动了农户增收*亿元,当地群众实现在家门就业创业、增收致富。

二、存在问题

虽然区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在推进现代特色农业建设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依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辐射带动能力有待加强。主要表现在:特色农业数量发展快,产业“大而不够强”。目前,*区示范区(含村级示范点)认定的数量虽然达到了*多个,但多以分散经营模式为主,有些示范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不是很明显,很难跟上以市场化、规模化、信息化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存在盲目跟风现象,导致部分农产品阶段性严重供过于求,增产不增收的状况时有发生。如公会双季莲藕示范区、鹅塘十里荷香休闲农业示范园、*中药材种植示范园、*九州柑橘种植示范园等示范区经营主体就是因为对市场信息把握不准,导致产品销售难,被迫改种其他作物。

(二)规模产业有待提质升级。主要表现在:生产标准化水平不高,产品“多而不够优”。一是以农户自主经营为主体,农民的科技素质和市场意识跟不上,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存在较大难度;二是许多农户只是凭借自己的管理经验和人力物力来管理生产,农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即使是在有些通过认定的示范区,多农户组成的经营模式,生产过程中也未能按要求统一标准;三是量多而不优的现象困扰着产业的发展,农产品以普通销售为主,走高质量、精品销售线路的少,产品竞争力弱,难以进入大流通领域,规模产业亟待提质升级。

(三)优势产业核心竞争力有待提升。主要表现在:“一二三”产业融合不够,品牌创建效应不够。一方面多数示范区(园)是以单一的种植和养殖业为主,与二产、三产的融合程度较低,农产品以生产鲜销为主,初级产品多、精深加工少、产业链条较短,农产品附加值不高,农产品加工、冷链物流、仓储、电子商务、农旅融合等二产三产发展待提升。另一方面目前示范区(园)具有地方特色和市场竞争力且注册产品商标的品牌不多,有影响力和品牌效应的示范区(园)还比较少,产业优势没能很好的转化为市场效益。

(四)示范创建与脱贫攻坚关联有待加强。近年来,我区强化示范创建引领,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有力地推动了乡村振兴发展,同时也带动了一批农家(贫困户)发展生产、增收致富,但是一些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的未脱贫村,如“土瑶”地区,目前没有创建示范区。

三、意见建议

(一)进一步优化特色产业布局。一是要找准自身有特色和竞争优势的农业产业,科学布局区、乡、村三级示范区(园),通过示范带动本区域现代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大力培育各类产业化经营组织,重点把农产品加工、冷链仓储、市场流通布局到优势产区,推动企业集聚、产业集群,构建优势区域布局和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格局,形成功能互补、分工协作的完整产业体系,着力促进产业优化升级。二是注重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发展规划相衔接,着力实现三融合三促进。

(二)进一步深化一二三产融合。进一步拓展农业功能,加快推进农业产业由以产品生产为主,向集生产、生态、休闲、观光、采摘农业多功能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转型升级,将传统农业与农产品加工业、旅游业、餐饮业深度结合。同时,通过“一企一策”重点扶持龙头企业,突出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加大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力度;
通过“构建利益链接机制”发展合作社,有效提高组织化和产业化水平,推动新型经营主体向产业深度融合,着力促进一二三产深度融合。

(三)进一步做强做优特色产业。一是加强政策扶持。一方面加大资金整合力度,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和金融支农投入,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致富能人等创办示范区(园),大力支持产业提升行动实施。另一方面,在持续实施好《贺州市*区产业扶持办法》和《贺州市*区发展设施农业产业扶持办法》的基础上,继续加大补贴奖励和政策倾斜力度,扶持一批规模大、实力强、带动辐射作用明显的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种养大户,不断增强示范区发展优势和吸引力。二是做大特色产业。优先发展比较优势突出的产业和品种,逐步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主导产业、支柱产品和特色品牌,要充分发挥嘉宝、富祥、贺兴等现有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的带动作用,广辟市场积极开展农产品产销对接、市场开拓活动,带动农产品流通市场建设。要着力打造大宗农产品优势产业带,加快培育一批特色鲜明、类型多样、竞争力强的专业村镇,促进优势产业集群发展。三是打造农业品牌。目前,*区以水生蔬菜产业为主导的农业产业已经有了一定的地方品牌基础,在进一步打造地域品牌的过程中,要积极指导示范产业区(园、点)申请注册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四是强化科技支撑。一方面进一步推进新技术、新品种、新材料等成果在示范区的应用,推进示范区与农业科研机构、农业专业院校的合作,加快农业科技成果引进、吸收、集成、转化、创新步伐;
第二方面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一批懂技术、善管理、能经营的现代农业经营者;
第三方面支持示范区改造提升装备和配套农艺技术,通过示范带动,引导农民学习推广使用农业生产新品种、新技术,推动农业生产机械化、信息化、科技化,节约劳动力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促进农民增收。

;
相关范文推荐
  • 09-29 最新课堂研讨活动美篇 课堂教学大研讨心得体会(优质7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
  • 09-29 最新暑期安全教育会心得体会 暑期安全教育讲话稿(大全5篇)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
  • 09-29 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工作总结(汇总7篇)
    写总结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把每一个要点写清楚,写明白,实事求是。什么样的总结才是有效的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总结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教师心理健
  • 09-29 高三国旗下演讲奋战高考(精选5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
  • 09-29 给高三老师的感谢信(精选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
  • 09-29 最新学生晨会父亲节演讲稿(精选5篇)
    演讲作为人类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它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演讲者、听众、沟通二者的媒介以及时间、环境。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演讲稿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演讲稿
  • 09-29 2023年语文课前三分钟演讲名人故事(精选6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语文课前三
  • 09-29 2023年超市开业策划书(模板5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超
  • 09-29 2023年学生事迹材料 三好学生事迹(模板8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
  • 09-29 2023年啤酒营销策划书(实用5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