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读后感>最新广播操教学的课后反思(大全5篇)

最新广播操教学的课后反思(大全5篇)

时间:2023-09-28 04:48:44 作者:XY字客 最新广播操教学的课后反思(大全5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广播操教学的课后反思篇一

《信任》这篇课文就是以故事形式呈现,写“我”的一次奇妙的购物经历。靠着一块简单的告示牌指路来到果园,带路去桃林的是狗,在摘了两篮鲜桃以后交钱时,发现躺在钱箱旁的是一只大花猫。一切都凭自觉。一拨又一拨的顾客就这样来了又去,去了又来,在这件趣事背后,我们得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被信任的喜悦。

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编写的北师大版教材,体现了“单元推进、感悟体验、强化探究、主动发展”的理念。五年级下学期第四单元是围绕“真诚”为主题而展开的学习。其中《信任》这篇课文就是以故事形式呈现,主要写“我”的一次奇妙的购物经历。这篇课文要求在理解词句的基础上感悟课文所蕴涵的含义,即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被信任的喜悦。在教学中为了突出语文的特点,进行扎扎实实的语言文字的训练,首先我们要让学生从整体入手,感知“信任”,再抓住重点词句进行挖掘,深入理解,让学生在文中体会语言文字的意义,品味感悟“信任”。

认知:学习本课生字,联系课文理解相关词语。

情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被人信任的喜悦之情。

能力: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人与人之间需要信任,而信任的基础是诚实。

2.理解课文侧面烘托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被人信任的喜悦之情。

教学难点:学习侧面烘托的的写作方法。

一、创设情景,激发情感。

同学们,当我们随着春风的脚步走向初夏,粉红的桃花慢慢变成了一个个清香诱人的大桃子。每次在“我”回家的路上,总能看见公路旁边立着这样一块木牌:桃子——自采——三里路(课件出示 板书),你们想弄明白这是怎么回事吗?那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探个究竟吧!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信任》。(板题)

(一段充满意境的导语,配上直观的课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面的教学做了铺垫。)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谁能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指名答。下面请翻开书37页,自由读2-6自然段,看这次有趣的经历和我们平时购物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做上记号。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思考,在自主阅读中理解。所谓书是自己读懂的,情是自己悟出的。)

2、师:谁来说说你找到的不同之处?(板:自付钱) 从这些不同中,你们感受到了什么?(信任与被信任)

三、研读课文,合作探究。

1、 让我们一起走进桃园,去感受一下信任与被信任吧!

(1)默读全文,看看从哪些地方可以表现果园主人对客人的信任,画出有关词句,多读几遍。

(2)将找到的句子读给四人小组的小伙伴们听一听,再说说你的感受。

(让学生阅读中思考,在自主阅读中理解,然后在小组里交流学习,既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既增强了合作意识,又增进了情感沟通。同时使他们能主动思考,大胆表达,善于倾听,互相学习共享成果。)

2、谁愿意读读你画的句子,说说你的感受?(生说)

(抓住课文重点引导学生体验文中的情感,表达自己的感受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课件相机出示学生谈到的句子:

(1)屋前有一张木桌,桌上搁几只竹篮,篮下压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朋友,欢迎您。每篮桃子五元钱,尽管自己采,然后把钱放在箱子里,祝您愉快!”

(2)我把桃子小心翼翼地装进汽车,掏出钱包,这才发现钱箱旁躺着一只大花猫。

(桃园主人并不担心人们摘了桃子不付钱,也不担心大家多摘桃子少付钱,也不担心有人会把无人看管、毫无防护措施的钱箱抱走。)

(3)抓住小狗热情好客的句子,体会“主人怎样信任客人”。

(4)体会表达特点,了解侧面烘托。

回顾一下刚才的交流,想一想:桃园主人在课文的描写中并没有出现,却只写了狗和猫,你对此有什么看法?生自由谈。

小结:桃园主人在课文的描写中并没有出现,但我们却从从桃园主人的精心布置的路牌、纸条、狗带路、钱箱和花猫等细节中,体会到了桃园主人的热情、真诚、勤劳、善良……,这种借助其他事物来刻画人物的方法叫------侧面描写,起烘托的作用。这正是本文的独特之处,是我们这节课了解的新的写作方法。

(课件出示)侧面描写(间接描写、暗写、暗示手法)就是作者对描写对象不进行直接描写 ,而是通过对其周围的人物、事件、环境的描写 ,来表现(反映、衬托)被描写的对象。指名读,再体会。

3、同学们,果园主人这么信任客人,作为客人的我们心情怎么样?(生说 板书:喜悦)那从课文哪些地方感觉作者愉快的心情呢?(生谈,课件出示)

4、多么特别的购物经历啊,以致于(课件出示最后一段,生齐读)

5、我为什么走了好远以后,还要忍不住回头“久久注视”呢?

(抓住文中的省略号,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与文本中的人物进行心灵的碰撞和情感的交流。)

小结:是啊,公路旁的告示把人们引向果园,让人们自己动手采摘丰富的果实;它也把人们引向了互相信任的崇高境界,在那里,人们得到的是信任与被信任的喜悦。信任更是建立在诚实的基础上,只有大家都真诚相待,都信守诚信原则,也才能体验到信任与被信任的喜悦。(板书:诚实)

四、拓展练习,走进生活。

看着这美好的桃园,想着未曾谋面的桃园主人,回味着这次奇特的采摘经历,此时此刻,你想说些什么?大家敞开心扉,在小组里交流一下吧。然后全班交流。

(提出具有导向性的问题,抓住有效时机,引导学生从课文走进生活谈出自己对果园主人客人说的话,实际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心灵对话,让学生谈出心声,升华体验。)

五、总结:

你们说得多好啊,是信任让朋友之间的友谊更深厚,让亲人之间的亲情更浓郁,让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更融洽。那就让我们在生活中给予信任、收获喜悦、享受真诚带给我们的幸福吧!

板书设计

信 任

桃子——自采——三里路

自付钱

诚实 喜悦

广播操教学的课后反思篇二

一、导学目标

使学生经历编制6的乘法口诀的过程,理解并熟记6的乘法口诀,会用6的乘法口诀求积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导学重点、难点

熟记6的乘法口诀,会用6的乘法口诀求积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理解6的乘法口诀的特点

三、设计思路和策略

(一)以问导学,凸显探究意味。

1、以提问的方式复习1―5的乘法算式和口诀,激活学生的先前经验,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教学中用富有童趣的语言、恰当的比喻和激励性的提问,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们斗志昂扬地进入课堂。

2、新知提问,引导学生探究,创编口诀。从引导学生逐一加6得出结果,明确几个6相加,写出乘法算式,到学生自主编出口诀。以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

3、解读品味,感悟口诀。引导学生从上往下观察6的乘法口诀,认真思考思考,小组讨论交流说说这些口诀有什么特点?(教师参与讨论,引导学生发现发现上面一句口诀比下面一句口诀的'得数少6)如果自己有一句口诀忘记了,怎么办?发现口诀规律后,教师用追问的方式让学生回答,使学生加深理解每个算式和每句口诀的意义以及对规律的认识;引导学生找口诀规律,渗透了递增、递减的数学思想,引导学生理解口诀上、下两句的递增、递减关系,增强对口诀的记忆。整个教学环节,使学生学得主动活泼。

(二)游戏,竞赛互动,凸显趣味性

1、对口令”比赛,互动游戏,巩固口诀

师生互动,第一轮对口令由教师随意抽一句口诀说前半旬,让学生很快说出后半旬;第二轮对口令请个别学生随意抽一句口诀很快地说出前半句,教师很快地说出后半句。有时教师故意说错,让学生指正。

2、巩固练习,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练习,并把“竞争”、“激励”引入课堂,激发和调动了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课堂练习的质量。

广播操教学的课后反思篇三

第6课时4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第6课时4的乘法口诀

教学反思

“4的乘法口诀”抽象出电子图,直接观察电子图,从1一个4到4个4,先说乘法,再编口诀。由直观到抽象,即使学生经历了编制口诀的过程,又培养了学生观察,总结的能力,以及逐渐形成抽象思维的能力。

4的乘法口诀是学生在表内乘法(一)第一阶段学习的末尾部分,前面先后已经完成了乘法的初步认识、5的.乘法口诀、2和3的乘法口诀的学习,学生基本掌握了乘法的意义,明白乘法口诀的由来。所以在本课时的教学设计中,我放手让学生通过课中预学单的引导,通过自主探究,得出4的乘法口诀,再进行汇报,在思想交流中进行思维的碰撞,更深一步地学习本节课知识。

从实际的教学效果来看,结果还是可观的,可能是由于学生本身就知道了4的乘法口诀,也可能是因为学生之前的学习比较扎实,几乎所有的同学都能够自主得出4的乘法口诀。但是从上课的感觉看,本节课上得实属艰难,为此,我经过了深刻的反思。

探究和汇报花费太多时间,直接导致本课时练习环节未教学完成。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让他们进行自主探究然后交流反馈是有难度的,这是第一次在本班级展开这样的教学模式,是抱着试一试水多深的心态。探究环节,将所由4的口诀全部完成,学生需要7分钟左右的时间,耗时较长。汇报环节,学生由于第一次遇到这样提问质疑同伴的学习方式,都一时无语,不知该从何处入手提问,教师示范提问后,学生才试着小心翼翼的开始发问,但问题都如教师示范一般,无甚大变化,到后来才慢慢体会到,提问类型也有所变化,如生:口诀为什么都要用汉字书写呢?从此,学生思维慢慢被打开!这一段路程是艰难的,耗时也是巨大的。但耗时更主要的原因在于平均用力了:4的乘法口诀由四位同学一一汇报,然后学生提问。在这过程中无疑进行的是同一种模式,做的是重复的工作。这里可以设计成着重让学生探究一条4的乘法口诀,比如说:三四十二,再突破一下:四四十六(区分两个四),将学生的思维聚焦到一条口诀上,深入的探究,这样既节省了探究的时间,又能使得交流得更加精简。然后在此基础上顺势得出其它关于4的乘法口诀。

广播操教学的课后反思篇四

学生的学习兴趣可借助熟悉的生活情景来调动,也可让学生在跳一跳,摘不到桃子时,产生要学习新知的内需,从而体现数学的实用价值,将数学知识的掌握植根于问题的解决中。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6的乘法口诀,那为什么要学习它呢?学生在在熟练计算了5以内的乘法算式后,教师出示3×6,让学生算一算,生1说,得数是23,生2说,得数是18,教师让两位学生都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生1说不出理由,生2理直气壮的'说,3×6就是3个6相加,6+6+6=18,如此一说,大家都同意18是正确的。面对学生想算又算的慢,算不对的困惑,教师说,如果我们也象前面这些算式一样,知道了口诀,那该多好算啊!从而揭示课题,引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2、怎样编写口诀?

口诀是教师直接给予学生,还是让学生在寻找算式的规律后,在前面5、2、3、4的口诀学习的经验基础上,尝试自己去归纳整理呢?本节课教师选择了大胆的放手,引导学生看情景图和表格中的数,先有序的写出乘法算式,再同桌合作,根据乘法算式编写口诀,培养学生初步的合作意识,整理知识的能力。从课堂情况来看,大多数同学能够自主地编写出6的乘法口诀,因这一过程的自主,开放而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3、如何理解口诀?

以往的课堂教师过多强调用多种方式去诵读口诀,从而达到熟记的目的。在学生理解口诀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记忆口诀,比机械的重复的单调的背诵应更具实效性。在黑板上出示了学生整理的6的口诀后,教师让学生读一读,再说一说,读到这句口诀,你想到了什么?学生想到了一道口诀可算出两道乘法算式,也知道了口诀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所表示的含义。

本节课也有很多不足,如因在编写口诀环节耗时过多,导致学生在课堂上的基本练习和进一步熟记口诀的时间不够充裕,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还比较薄弱等等,都需要以后的教学中循序渐进,逐步培养和落实。

广播操教学的课后反思篇五

教学开始时利用不同的形式复习乘法口诀和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引入课题――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

在教学新知识,我先让学生观察本单元的主题图,引导学生找出数学信息,并提出相应的问题,培养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加深对数量关系的认识,在学生提出问题后,我引导学生进入例1的学习,让学生观察旗子图,从部分到整体,先解决一共有多少面旗子,再由整体到部分,56面旗子,要挂8行,每行挂几面?56面旗子每行挂7面,可以挂几行?学生提出问题后再分别列式解答,然后让学生思考计算除法过程中的发现,体会一句口诀可以计算三个算式以及乘除法之间的联系,最后通过练习和回顾总结,使学生深化理解乘除法的关系。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