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心得体会>观看新冠肺炎疫情纪录片心得体会 观看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专题展览心得体会(通用8篇)

观看新冠肺炎疫情纪录片心得体会 观看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专题展览心得体会(通用8篇)

时间:2023-10-14 11:48:28 作者:紫衣梦 观看新冠肺炎疫情纪录片心得体会 观看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专题展览心得体会(通用8篇)

通过实习心得的写作,可以进一步巩固对实习内容的理解和把握。每一篇读书心得都是作者对书籍的真实感受和思考,无论你是否读过这本书,阅读这些范文都能够给你带来一些新的启示和思考。

观看新冠肺炎疫情纪录片心得体会篇一

20__年1月23日,在确认新型冠状病毒可以人传人的第三天,为了切断病毒主要传播途径,武汉市向全世界宣布:封城。

全市城市公交、地铁、轮渡、长途客运暂停运营;机场、火车站离汉通道通闭。恢复时间另行通知。

关闭超大型省会城市对外通道,这在新中国历还是首次。截至目前,武汉已经正式封城三天。20__年的武汉,好像根本没准备好迎接这场疫战。往日的繁华景象,一夜之间,就成了今天的寂静模样。”与之相反的,是医院。

钟南山。提到这个名字,许多中年人并不陌生。17年就这样过去了。这个久违的名字,竟然又一次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到现在,到今天,到此刻,当病毒卷土重来。一夜之间。手机里,饭桌上,耳朵边,都是肺炎的消息。一个又一个的省市出现确诊病例。一个又一个的消息不断传来,我们深知,范围在不停地扩大。每个人都会忍不住慌乱,忧虑,害怕。

但当钟南山奔赴武汉的消息传出来后,很多武汉人说:看到他来了,我心就定了。

在20__年的“非典”中。他最先报告非典病例。最早建立第一个非典隔离病房。最先创下抢救成功案例。最早制定出非典型肺炎临床诊断标准。最找总结出救治原则和方案。创下的非典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他是无双国士,更是定海神针;他是医者心,更是父母心。他敢医,也敢言。他感染病毒,但自愈,刚康复,又上了一线。

这一次,无论是年纪长的人,还是年纪小的`人,都认识了再次挂帅出征的钟南山。

我们正在经历寒冬,但我们坚信,春天终会到来。

观看新冠肺炎疫情纪录片心得体会篇二

20__的春节,在所有中国人的心里,注定是一个永生难忘的记忆。新型冠状病毒的肆虐,让辞旧迎新的钟声更加沉重,人们脸上的那一个个口罩,让这个春节倍感冷清。

这个冬天,梅花依然宁静的开放;这个冬天,蓝天依旧明净如洗;这个冬天的武汉却非常艰难,全国人民却非常揪心。

与此同时,有一群人,他们正冲在前方,用自己的平凡之躯为身后的亿万中国人筑起防护的堡垒,他们舍小家为大家,不眠不休,战斗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的最前沿。他们是来自全国各地的最美逆行者,他们是新时代的最美先锋人物,他们是可亲可敬的白衣天使。

在这群人当中,有一位84岁的老院士,叫钟南山。17年前,这位老院士奋斗在抗非的最前线,为抗击非典立下了汗马功劳。17年后的今天,他临危受命,搭上前往武汉的高铁,再次前往抗击疫情的最前线。没有飞机,他就坐高铁;没有坐票,他就买站票。他在高铁的餐车里办公、小憩,让许多年轻的心灵感到深深的震撼。

86岁的董宗祁老教授,他坐在轮椅上,一上午看了30多个病人,他说:“我这辈子,就是为了救人”;73岁的李兰娟教授,知道国家有难,她毫不犹豫前往武汉,坚定地说:“我打算长期待在武汉,与那边的医护人员一起奋斗!”

在这群人当中,还有无数志愿者默默地负重前行,虽然我不知道他们是谁,但我明白他们是为了谁。他们也许并不富裕,甚至有些贫穷;他们也许并不高大,甚至有些瘦弱;他们也许并不光鲜,甚至有些卑微。他们的形象在我心中是那样模糊,但他们的精神在我心中却是那样鲜明:不计生死,不求回报,真正是“岂曰无衣,与子同裳,与子偕作,与子偕行。”

这世上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因为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罢了;这世上哪有什么天生的英雄,只是因为人们需要,才有人愿意牺牲自己成为英雄。

但愿早日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观看新冠肺炎疫情纪录片心得体会篇三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为什么河水清又澈?英雄的汗水洒满了它;为什么长城永不倒?英雄的脊梁支撑着它。

20__年的开篇,新型冠状病毒悄然无声地来到了我们的身边。现在的大街上空空如也,所有的人都待在家里不敢出门。但是却还是有一群“逆行者”在前线与病毒作斗争。他们是伟大的,也是无私的,他们就是最美丽的“逆行者”——白衣天使们。

病毒的到来打得人们措手不及,可白衣天使们却不顾生命危险,冲锋在前线,用他们最坚实可靠的臂膀为我们挡住了“敌人”的进攻。面对一个又一个的患者,他们丝毫不会说累,也不会喊苦,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松懈可能会耽误患者的最佳抢救时间。有的时候他们甚至会一连几天不眠不休,但却只能帮助一两个患者,但是他们并没有放弃,依然努力地在前线奋斗着,因为他们心中有爱,对国家、对群众的大爱。

白衣天使们日夜不停地工作,防护服和口罩也是不会离身,而这也对他们的生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前几天在新闻上看到,白衣天使因长时间佩戴口罩,把口罩摘下来的时候,脸上留下了口罩的勒痕,这便是“敌人”为白衣天使留下的伤。他们脸上的伤痕已经深深印在了我们的心上,现在我们能为他们做的,就只有待在家里不添乱,但此刻,我只想对白衣天使们说:“白衣天使,加油!”

抗疫英雄不仅仅有白衣天使们,还有一位八十四岁高龄的老人——钟南山院士。还记得多年前的非典,是钟南山院士率领着科研团队抗击非典,而现在,他再次挺身而出,竭力救陷于水火的武汉人民们,他是一位英雄,一位勇敢的抗疫英雄。

英勇的

事迹

,来自于可歌可泣的平凡人;赞美的声音,送给冲锋在前线的白衣天使们;信任的颂歌,献给不平凡的抗疫英雄们;胜利的果实,因英雄们的爱而结果。他们就是我心中的抗疫英雄们,让我们,向他们致敬!

观看新冠肺炎疫情纪录片心得体会篇四

20__,充满魔幻的一年开始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一场炫耀人类是食物链顶端的愚昧无知的闹剧,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在中华大地上拉开帷幕。这是有史以来最安静的春节,中国的每一座城市都被按下了暂停键!这是有史以来最动人的春天,一座座看似空荡的城市,成了这个春天最温暖的故事!

你知道吗?风雪交加的夜晚,人民警察在各个道路设卡执勤,日夜守候疑似病例,有家不能回,甚至牺牲在自己的岗位上,再也回不来了!

开始到现在,他们一直以从容的姿态留在我们的眼里,默默无闻,却一直牢牢守卫着整个城市的经脉!

你知道吗?钟南山院士84岁高龄还奔赴武汉一线。

你知道吗?那位患渐冻症的院长,他说他要抓紧时间从病魔手中抢病人。

你知道吗?十六省以全包的方式,支援湖北十六市,北协和,南湘雅,东齐鲁,西华西,四大“王炸”军团赶赴武汉,各地医护人员争相报名。听说,赴鄂的各省援助不只是人力支援,还自带医疗设备和防护用品,就连油盐酱醋等诸多琐碎杂件,也一律自备,不给当地添加任何负担。这份情谊,何其厚重?在重症病房里,厚重的防护设备遮住了他们的脸庞,留给世界的是他们最美的背影。我不知道你是谁?但我知道你是为了谁!

你知道吗?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在中国抵抗疫情的关键时刻,澳大利亚、俄罗斯、马来西亚、日本、韩国、泰国……多个国家伸出援手,为中国加油!

。夜啊,你快快结束吧。你在哪?我在家。你在哪?我在家!你在哪?我在家!守万家灯火,候春暖花开!20__年,我们在打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我们一起感受着世间的悲欢离合,我们一起体验着自由的可贵。相信橄榄绿,相信藏蓝色,相信白大卦,相信明天会更好。

共同战“疫”,向每一个坚守岗位的普通人致敬!

观看新冠肺炎疫情纪录片心得体会篇五

今年的春节注定不平凡。

正当我沉浸在春节来临的喜悦之中,正当我想着约朋友们一起玩耍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的消息立刻给我泼了一盆冷水。

起初,我对这次疫情不以为然,以为不过是“昙花一现”,但眼看着被感染人数越来越多,触目惊心的数字让我逐渐意识到这次疫情的严重性。果然,网上的各种信息验证了我的猜想。

1月23日,武汉封城!紧接着全国迅速实行交通管制,到处都在宣传“不聚会,少外出”,街道上空空荡荡的。我被困在家里,哪也不能去,也不敢去,只能每天看新闻了解疫情。

网络课上,科学老师第一节课就给我们讲解了有关病毒的小知识,教我们如何自制口罩,提醒我们要勤洗手,做好防护。家里随时随地都在清洁、消毒,外出采购时带好口罩,不乱碰公共设施。邻里之间互帮互勉,传递正能量……我们都在为防疫,抗疫努力!

冬天来临,春天还会远吗?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里,我们同心协力,共抗病魔。

观看新冠肺炎疫情纪录片心得体会篇六

新型冠状病毒来势汹汹,再也看不到昔日的繁华。假如你站在高楼,放眼望去,所有的超市、菜市场、小店、饭店都已经关门打烊,偶尔看见街上一两个行人,戴着口罩,行色匆匆,不做停留。我随父母住在这个山区小城十多年,第一次看到这个繁华的小城空无一人;冷清的几声汽车喇叭,取代了往日的车水马龙;凌冽的风呼啸着穿过小城的每一个街道,想把每个人胸口的阴霾吹散;灯红酒绿的夜宵夜景早已荡然无存,被萧条的街道取代;只有高楼大厦里的灯光依然展示着往日的繁华,星星点点,让人看出一丝希望。

1月21日国家卫健委高级专家组和香港大学教授袁国勇亲临武汉,向感染者询问病情。为了不让病毒再向其他省“攻击”,国家对武汉做出了艰难的决定,把武汉所有高铁站、地铁站、火车站全部封闭,相当于封城,县政府也决定不让我们挨家挨户的拜年,以免被亲戚传染。村里也在封堵盘查所有路口,不让外地车辆进入,如果你想去办事,就得接受量体温、开证明等一系列排查。在这里,我们要向所有的医护人员丶保安致敬,特别是84岁高龄的钟南山老院士,是他冒着生命危险,不顾一切冲在疫情第一线。

武汉加油!我们是你最坚强的后盾,白衣天使加油!你们是最棒的,谢谢你们!

虽然我们与武汉隔离了,但是,爱终究还在。在这里,我想说:“武汉加油!中国加油!白衣天使加油!”

虽然这个春节限制了我许多快乐,但是也让我感受到了人们的团结,俗话说得好: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世上好人多,武汉加油!我相信你一定会战胜新型冠状病毒的!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一定会提前结束,疫情后的中国,明天一定会柳暗花明。今年的春节不一样,但今年的春天仍旧绚丽多彩。万众一心,战胜病毒。

“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让我们携起手来,静候花开!

观看新冠肺炎疫情纪录片心得体会篇七

面对未知病毒突然袭击,中国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举全国之力,快速有效调动全国资源和力量,不惜一切代价维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中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特点,改革开放40多年来特别是中共十八大以来积累的雄厚综合国力和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的显著成效,中华民族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文化底色,中国人民深厚的家国情怀、天下情怀,汇聚成抗击疫情的强大合力。

(一)人的生命高于一切

在新冠肺炎疫情突袭,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受到严重威胁的重大时刻,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始终以对人民负责、对生命负责的鲜明态度,准确分析和把握形势,既多方考量、慎之又慎,又及时出手、坚决果敢,以非常之举应对非常之事,全力保障人民生命权、健康权。

在人民生命和经济利益之间果断抉择生命至上。疫情暴发后,以宁可一段时间内经济下滑甚至短期“停摆”,也要对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负责的巨大勇气,对湖北省和武汉市果断采取史无前例的全面严格管控措施。同时,在全国范围内严控人员流动,延长春节假期,停止人员聚集性活动,决定全国企业和学校延期开工开学,迅速遏制疫情的传播蔓延,避免更多人受到感染。英国《柳叶刀》社论认为,“中国的成功也伴随着巨大的社会和经济代价,中国必须做出艰难的决定,从而在国民健康与经济保护之间获得最佳平衡”。(注3)在疫情防控的关键阶段,准确把握疫情形势变化,作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决策,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推动落实分区分级精准复工复产,最大限度保障民生和人民正常生产生活。随着本土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及时采取“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防控策略,坚决防止来之不易的持续向好形势发生逆转,坚决防止人民生命安全再次面临病毒威胁。

不惜一切代价抢救生命。疫情初期,病毒感染者急剧增多,中国把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作为首要任务,快速充实医疗救治力量,把优质资源集中到救治一线。采取积极、科学、灵活的救治策略,慎终如始、全力以赴救治每一位患者,从出生仅30个小时的婴儿至100多岁的老人,不计代价抢救每一位患者的生命。为了抢救病患,医务人员冒着被感染的风险采集病毒样本,没有人畏难退缩。为满足重症患者救治需要,想尽一切办法筹措人工膜肺(ecmo)设备,能买尽买,能调尽调。武汉市重症定点医院累计收治重症病例9600多例,转归为治愈的占比从14%提高到89%,超过一般病毒性肺炎救治平均水平。对伴有基础性疾病的老年患者,一人一案、精准施策,只要有一丝希望绝不轻易放弃,只要有抢救需要,人员、药品、设备、经费全力保障。疫情发生以来,湖北省成功治愈3000余位80岁以上、7位百岁以上新冠肺炎患者,多位重症老年患者是从死亡线上抢救回来的。一位70岁老人身患新冠肺炎,10多名医护人员精心救护几十天,终于挽回了老人生命,治疗费用近150万元全部由国家承担。

关心关爱海外中国公民。国家时刻挂念海外中国公民的安危,敦促、支持有关国家政府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当地华侨、留学生、中资机构人员等安全。派出医疗专家组、工作组,开设远程医疗服务平台,为海外中国公民提供科学专业的疫情防控指导。协调外方全力救治在国外确诊感染的中国公民,充分调动国内专家、援外医疗队等资源,积极支持配合外方开展救治。驻外使领馆尽力履行领事保护职能,通过各种渠道宣介疫情防护知识,向留学生发放100多万份“健康包”。协助在海外确有困难的中国公民有序回国。

以国之名悼念逝者。4月4日清明节,中国举行全国性哀悼活动,深切悼念抗击疫情斗争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为没有等来春天的生命默哀,向所有用生命守护生命的英雄致敬。从最高领导人到普通民众,14亿中国人民以最深的怀念为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送行。中国以国家之名和最高仪式祭奠逝者,是国家对人民个体尊严与生命的尊重与敬畏,是14亿中国人民集体情感背后的团结和力量。

(二)举全国之力抗击疫情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疫情发生后,全国上下紧急行动,依托强大综合国力,开展全方位的人力组织战、物资保障战、科技突击战、资源运动战,全力支援湖北省和武汉市抗击疫情,在最短时间集中最大力量阻断疫情传播。“中方行动速度之快、规模之大,世所罕见,展现出中国速度、中国规模、中国效率”。

开展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医疗支援行动。调动全国医疗资源和力量,全力支持湖北省和武汉市医疗救治。自1月24日除夕至3月8日,全国共调集346支国家医疗队、4.26万名医务人员、900多名公共卫生人员驰援湖北。19个省份以对口支援、以省包市的方式支援湖北省除武汉市以外16个地市,各省在发生疫情、防控救治任务十分繁重的情况下,集中优质医疗资源支援湖北省和武汉市。人民解放军派出4000多名医务人员支援湖北,承担火神山医院等3家医疗机构的医疗救治任务,空军出动运输机紧急运送医疗物资。各医疗队从接受指令到组建2小时内完成,24小时内抵达,并自带7天防护物资,抵达后迅速开展救治。在全国紧急调配全自动测温仪、负压救护车、呼吸机、心电监护仪等重点医疗物资支援湖北省和武汉市(表1)。从全国调集4万名建设者和几千台机械设备,仅用10天建成有1000张病床的火神山医院,仅用12天建成有1600张病床的雷神山医院。短短10多天建成16座方舱医院,共有1.4万余张床位。加强临床血液供应,10个省份无偿支援湖北省红细胞4.5万单位,血小板1762个治疗量,新鲜冰冻血浆137万毫升(不含恢复期血浆)。大规模、强有力的医疗支援行动,有力保障了湖北省和武汉市救治,极大缓解了重灾区医疗资源严重不足的压力。

观看新冠肺炎疫情纪录片心得体会篇八

自疫情暴发后,四川路桥党委充分发挥多元化业务板块优势和大海外布局长处,在德国、挪威、科威特、柬埔寨、埃及、厄立特里亚等国家积极开展防疫应急物资采购工作,以防疫物资紧缺难题。面对货源稀缺、标准不一、运输管制等问题,海外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坚持群策群力、分工协作,确保物资采购工作紧张有序;充分发挥个体机动性和个人人脉关系,通过对驻地周边的生产商、医院、药店等物资供应点进行地毯式搜索,并依靠逐户询问、蹲点守候等方式与供应商确定物资型号与货量,以拓宽采购渠道,确保物资顺利运输回国,为公司做好疫情防控提供了坚强的物质保障。

“隔离病毒,但不隔离爱”。四川路桥党委在自身防疫物资紧缺的情况下,始终不忘担当国企社会责任。1月30日,在海外采购运回的第一批防疫物资抵达成都后,公司党委第一时间向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四川省肿瘤医院、武汉同济医院等10家单位捐赠防护服、n95口罩、普通口罩等紧缺物资,以缓解物资短缺的问题。后续物资到达后,公司党委根据社会需求,先后向甘孜州、阿坝州等地捐赠了部分医疗物资。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