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心得体会>最新学完中国近代史纲要的感悟和收获(优质5篇)

最新学完中国近代史纲要的感悟和收获(优质5篇)

时间:2023-10-02 01:13:55 作者:笔尘 最新学完中国近代史纲要的感悟和收获(优质5篇)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感悟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感悟,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那么我们写心得感悟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感悟范文大全,供大家借鉴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学完中国近代史纲要的感悟和收获篇一

一学期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学习,让我这个阔别历史两年的理科生重温历史的温度,首先感觉大学的历史课本已不再像初高中课本一样注重各大历史事件的记录与描述,大学历史从更宏观更高的角度分析各段历史,纵观全局,世界的角度综合分析。其次,赵付科老师的教学很有特色,不是枯燥的读课本,以讲故事,穿插视频的方式让我们更好的接受枯燥的学科,公众号还经常推送很有见解的文章,以便我们课后学习和加深对历史的认知感。

每节课以围绕几个问题(有些问题是当下探讨的历史热题)来对要学习的章节进行讲述,让我了解对原来当代历史问题的严峻性和学习它的必要性。最后,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历史让我有一种居安思危的意识,校园一角的我们看似现在世界和平,却暗滔汹涌,各种矛盾正在激化,国际形式复杂。学习历史也让我责任感增强,国家的强大正需要有理想有担当的我们,为实现建成现代化国家做贡献,所以努力学习,方为最好的方法。

学完中国近代史纲要的感悟和收获篇二

近现代史一征途耳,其长百余年,回望前尘,历历在目。崎岖多于平坦,忽深谷,忽洪涛。内忧与外患同起,改良与革命搏弈,幸赖马列毛之思想,不屈抗日之志向,中国革命涌现曙光。

南昌城楼一声炮响,天安门上一句宣告。明媚的现代正朝我们昂首走来,然,性犹湍水,东西不定。建国致今,有跃进,有公社,有右倾,有。幸赖桥梁以渡。桥梁名何欤?曰改革开放。临近期末,虽心有不舍,但也将倍加珍惜赵老师近现代史课堂,用心用力地扎实基础,提升能力,锲而不舍,驰而不息,力争上游,进位赶超,努力在期未中做到踏石留印,抓铁有痕!

学完中国近代史纲要的感悟和收获篇三

通过半学期十几节课设的学习,我从一个几乎快要忘记历史知识的理科萌新变成了一个对历史有无限好奇的学习者。想去重拾被行色匆匆的现代人遗忘的历史片段。大学的史学教育比之前的更加深入透彻,更让人心潮澎湃。我痛心于风云变幻的八十年中中国遭遇的种种不幸,流连忘返于各界人士对国家出路如百家争鸣般的早期探索,兴奋于辛亥革命的第一枪使得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同样,振奋于新中国的成立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历史,我们不会忘记。

感触的是明白如今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带我们走上了新的征程,党真诚地为祖国人民谋幸福和安稳。也很感谢赵老师带给我们一堂堂的教学体验,让我们新一代大学生从一开始打下基础,使我收获颇多。感谢老师。

学完中国近代史纲要的感悟和收获篇四

1840年随着广东珠江口的英国舰队一声炮响,中国近代的黑暗历史正式拉开帷幕。由于当时的中国闭关自守,与世界隔绝,没有先进的武器,并且清政府好大喜功,腐朽愚昧,使得英国的侵略者势如破竹,直攻入南京。最终签订了我国历史上第1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作为弱者,我们需要赔偿其2100万白银,割香港,开放数处通商口岸。英国得了便宜,美法两国居然要挟中国签订同样条约。可当时的清政府目光短浅,不重用剿夷派大臣,以致英法等国不断压榨我国收益,收割我国土地这些条件都给中国人民带来野蛮和屈辱。

1856年英法等国不满于既得利益,发动了第2次鸦片战争,古老的落后的防御被侵略者的坚船利炮如摧枯拉朽般毁灭,并与多个国家签订了《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血的教训告诉我们落后就会挨打!清政府最终肯吸收外国的科技文化成就。可两次鸦片战争之间的20年时光,就这样白白的浪费了!中国也所以丧失了大片领土和主权,尤其是沙俄,掠夺了中国150多万平方千里的领土。外国侵略势力的扩张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

书中写道,中国历史还有一个循环套“每朝的开国君主及元勋,大部分起自民间自奉极薄,心中的奢侈标准是极低的,并且比较能体恤民间的疾苦,办事宜比较认真,这是内政昌明、立志澄清的时代。之后,慢慢的统治阶级的欲望提高,奢侈标准随之提高,所以官吏的贪污一大大的长进。”所以我认为每到了天下太平已久,人口增加很多民生痛苦的时候,官吏加多,每个官吏的贪污更加厉害,人民所受的压榨也更加严重。而清朝嘉庆年间正是到了这个循环套的最低点,此时清政府连铲除内患都不急,又何谈抵抗西方侵略势力呢,所以西方势力侵略起始的时候,正是我们抵抗力量薄弱之机,所以中华民族在近代遇到的难关是双重的。

读完中国近代史,我的心中有自豪,有不甘,有憎恶,有无奈,慨叹于1840年起这段灾难深重而屈辱的历史,这段饱受欺凌和侵略的历史。至今,因人民铭记“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中国走向光明共创辉煌,而此刻我们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室,理所当然的享受着这个国家的和平和自由。我们仅有凭努力学习回馈社会,才对得起那些岁月用鲜血和生命堆砌起的今日。

学完中国近代史纲要的感悟和收获篇五

每每翻开近代史,我的心境都会异常的沉重。这也是我为什么爱着近代史,同时又不敢去翻开它。但历史就是历史,仅有正视历史,以史为鉴,我们才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如不是,当我们成为历史时,后人是不是也会怀着这种沉重的心境来看我们呢?在那段如鲜血般令每个中华儿女都刻骨铭心的历史里,每发生一件事,都关乎着我们这个民族的生死存亡。

1840年,英国用当时的红衣大炮打开了我们的国门。我不知红发碧眼的英国人踏上我们这一片炽热的土地时是怎样的心境,也不知当时的大清子民又是怎样看待这些外来者,也许他们也会像紫禁城里的贵族一样,认为这些蛮夷不足为惧,反正我们的天朝地大物博。在侵略者的枪炮下,那徒有外壳的清政府,一步步地瓦解。帝国倒塌的痛苦和屈辱最终慢慢的唤醒了消沉的民族。

开眼看世界的魏源,鞠躬尽瘁的林则徐,英勇就义的义和团,血洒菜市场的六君子……一批批的战士,在国难时,为这个已经千疮万孔的民族做他们最终的努力。每一次看到战争爆发,每一次看到我们的民族英雄牺牲,我都无法压抑住自我的情绪。心不停的抽搐,只愿那段屈辱史快点过去。没错,时代要变更,但这太残忍了。可是历史就是历史,我们能够怨恨,愤怒,但却不能够改变。

1911年,异常的一年。八国联军侵华给了孱弱的帝国沉重的一击。但它同时也将人民长久以来积攒下来的力量给激发出来了。虽然孙中山和革命军们把那庞大悠久的政治机器给推到,给了我们短暂的期望,可是这个期望就像泡沫一样,随着袁世凯把革命的果实窃取,很快又破灭了。可是在1911这特殊的一年里,这个瞬间即灭的期望给当时的人们孕育了更大的期望。

1921年,一个伟大的组织产生了。谁也预想不到,当时仅有13个人小组织最终真的成了燎原之势,点燃了整个华夏大地。当近代史被翻阅到那里的时候,我总不禁露出少少的欣慰,这个久经战火的国家,它真正的领导者最终出现了。即使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仍有人在牺牲,但最终我们这个饱受欺辱的国家还是站起来了。这个晒满鲜血的近代史,还是过去了。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