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教案>幼儿园歌曲小燕子教案及反思(优质5篇)

幼儿园歌曲小燕子教案及反思(优质5篇)

时间:2023-10-01 10:11:35 作者:MJ笔神 幼儿园歌曲小燕子教案及反思(优质5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优秀教案范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歌曲小燕子教案及反思篇一

活动目标:

1、以游戏化的情境表现生活中拉面、煮面的基本过程,掌握揉、拉、甩的基本动作。

2、大胆创编动作,趣味性的表现多种面条以及煮面时面条四处游走的姿态。

3、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4、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有关拉面、煮面经验录象;音乐图谱、分段音乐。

2、蛋糕盘3个、水笔1支。

活动过程:

一、回忆已有相关经验。

教师:你们吃过拉面吗?拉面是怎么做出来的?

二、模仿拉面制作过程。

1、观看录像。

第一次观看录像:

教师:我们来看看大厨师是怎么做面条的。

第二次观看录像:

教师:大厨师真能干,我们也来学小厨师做拉面。

2、模仿动作。

(1)教师随幼儿回答出示相应图谱。

(2)幼儿模仿拉面动作,教师用儿歌“揉一揉,拉一拉,甩一甩”帮助记忆。

3、随乐表现拉面的制作过程。

三、自主表现舞动的面条。

1、自主表现三种不同的面条。

教师:你们做出的面条是什么样的?请你上来把面条画在盘子里。给自己做出的面条取个好听的名字。谁可以用身体动作来表现?听着音乐做一碗××面。你还会做什么样的面条?(随幼儿回答重复表现。)

2、随乐表现煮面条、装盘动作。

(1)看录像:煮面条。

教师:面条做好了,接下来该干嘛了?面条在锅里煮的时候是什么样的?怎么装盘?

(2)倾听,感知并表现煮面条和装盘情节与相关音乐的匹配。

3、完整表演音乐游戏:舞动的面条。

四、结束部分。

教师:今天我们学会了做面条,大厨师还会做什么?我们下次慢慢学。

五、活动延伸。

1、鼓励幼儿继续创编更多不同面条姿态的动作,并以领舞者的身份,大胆表现。

2、两人以上合作表演面条相互缠绕及合作造型。

3、将生活中更多的教育资源有效渗透进音乐游戏中,提升幼儿艺术表现的能力。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我是从幼儿身边熟悉的事物——面条着手,让幼儿了解只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美是无处不在的。

活动开始,让孩子观看煮面条的录像,这一步首先是帮助幼儿回顾和整理自己有关煮面条的经验。面条在锅中翻滚的'形态,激发了幼儿表现的欲望。

接着的提问环节,我通过一些提示语,引导幼儿用肢体语言来表现面条下锅——变软——搅拌——挑起——沸腾——加冷水的过程,让他们想象着自己就是锅里的面条,从中体验到音乐表演活动的快乐。在这个表演中,我配上和活动相适应的音乐,欢快的音乐表现面条沸腾或者被搅拌的情景,舒缓的音乐表现面条变软,被挑起的情景,我觉得这样可以提高幼儿音乐表演的兴趣,事实在活动中,这一个音乐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最后,我以自己是厨师的身份介入到幼儿的表演活动中,幼儿变得更加兴奋和投入。当看到部分幼儿表演的不充分时,我故意“捞起”面条说:“太硬了,好像还没熟”,从而起到了提醒幼儿的肢体不够柔软、更加激发了幼儿表演的积极性。

整个活动下来,觉得幼儿的兴致很高,许多幼儿的表现力都超过我的想象,最后我都对他们进行了表扬和鼓励。

幼儿园歌曲小燕子教案及反思篇二

?小班音乐活动教案《小手爬》含反思》这是优秀的小班音乐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小班音乐活动教案《小手爬》含反思!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旋律,能边唱边合拍做“小手爬”的动作,初步表现歌曲旋律的上行与下行。

2.乐意创编身体不同部位的歌词,体验创造、表演活动的快乐。

3.借助图谱、动作、游戏情景理解记忆歌词并学唱歌曲。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音乐《小手爬》,图谱。

活动过程:

一、随音乐点头,拍手,感受歌曲旋律。

“今天,老师带了一首好听的歌曲,我们一起来欣赏,然后用点头来打节奏吗”“加上小手来拍一拍节奏”集体练习,教师与幼儿随着音乐做动作。

二、学习律动,学唱歌曲

1.出示图谱,集体学唱歌曲。(文章出自.快思教案网)“刚刚,歌曲说了一件什么事情,你看到图谱上有什么,你能说一说吗?”

2.教师根据图谱示范双手上行、下爬的游戏,幼儿仔细观察老师爬的动作,部位。

3.集体看图谱练习小手爬。

4.幼儿练习根据歌曲的节拍,显示双手从脚背开始,一拍一拍轮流紧贴退、身体、脸部往上“爬”,前半段拍到头顶,后半段双手从头顶开始,一拍一拍往下爬,一直爬到小脚脚背上。

5.幼儿分组游戏。

三、仿编律动,体验游戏的乐趣。

1.学习创编其他身体部位的上行,下行动作。

“小手向上爬,还能爬到什么地方?小手向下爬,又爬到了什么地方?”(爬到眼睛,鼻子,大腿。。。。)

2.创编出小手爬的不同动作,边唱便按合拍用新创编的动作贴着身体上行、下行。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以音乐游戏贯穿始终,各环节衔接自然。而且由于采取边唱边和幼儿一起玩的形式,因此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就学会了歌曲和动作。通过与老师和同伴的玩耍与同伴有模仿地舞蹈等,都让孩子在反复感受中,轻松而兴趣地进行游戏。使孩子体会到了音乐的节奏和舞蹈的动作,从而完成了音乐教学的目的。也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玩耍”的热情。在活动中,孩子们都特别希望老师用手去他们身上爬一爬,所以当我提示孩子们找一个朋友爬一爬时,很多的孩子都围到我身边,显得很兴奋。所以活动过程中,教师既是组织者,又是参加者,能够真正做到师幼的有效互动。活动在**中结束,孩子们仍然沉浸在游戏的欢乐中。最重要的是,在活动过程中幼儿自始至终都十分投入,特别快乐。

小班音乐活动教案《小手爬》含反思这篇文章共2727字。

幼儿园歌曲小燕子教案及反思篇三

1、这是哪里?会住着哪些小动物?

幼1:这是田边,有很多的草。

幼2:这是农场,小鸡和小鸭住在里面,还有小牛小羊。

2、仔细看谁来了?(出示小猪图片)

3、小猪是怎样叫的?

幼:噜噜噜。

幼儿集体模仿小猪叫声与动作。

二、欣赏歌曲(价值取向:通过听歌曲,理解歌词。)

1、农场里住着一群可爱的小猪,每天唱着歌,听听小猪怎么唱歌的?

2、幼儿欣赏歌曲。

小猪每天在农场唱什么歌?

3、再次倾听,感受歌曲的快乐。

4、幼儿多遍学唱歌曲。

5、小猪唱完歌,轮到谁唱啦?

幼:小牛,还有小鸭。

6、小牛怎么唱歌?小鸭呢?

幼:小牛唱起歌来哞哞,小鸭是嘎嘎地唱歌。

三、尝试仿编歌曲与歌表演

1、你还想听哪个小动物唱歌?它又会怎么唱?

幼1:我想要小鸡来唱歌,叽叽叽。

幼2:我想听小青蛙唱,呱呱呱。

2、那准备咯,小鸡来唱歌啦。

将歌词中“小猪”改成“小鸡”,鼓励幼儿加上相应动作。

3、多次练习。

幼儿园歌曲小燕子教案及反思篇四

弹奏儿歌伴奏,师、幼随伴奏乐入场。

师:小朋友有一位王老先生请我们一起到农场去玩一玩吧。(教师唱“咿呀咿呀哟”)

二、欣赏歌曲,分段学唱

1.背景一:进入“小鸡寻食”情境

(1)初次倾听尝试理解

师:农场到了,(出示王老先生图片)刚刚说是谁请我们来玩的?在他又大又绿的农场里,养了好多好多小动物,仔细听,有谁啊?(教师清唱)

(2)再次倾听动作辅助

师:小鸡出来咯,(出现第一只小鸡)小鸡多不多?只有一只小鸡,我们再来唱一唱,其他小鸡们就会出来啦。(教师清唱第二遍)

(3)三次听学游戏理解

师:小鸡们听到你们的歌声都出来啦(出示很多小鸡),小鸡们叽叽叽叫个不停,可能是怎么了?小鸡吃虫的时候刚开始是慢慢吃,后来呀越吃越高兴,就越来越快,听(教师有节奏的唱叽叽叽)

2.背景图二:进入“小鸭跳水”情境

(1)听音识小动物表现动作

(2)营造情境游戏练唱

小鸭子们跟着鸭妈妈站在河边,不敢跳下水,我们一起给他们唱歌加油哦。

3.背景图三:进入“小狗走迷宫”情境

师:王老先生还会在田边养什么?瞧!(露出小狗的尾巴)(幼儿猜猜,说说)

小狗伸出长长的舌头可能是(饿了),是啊,他最想吃什么呀?可是,小狗迷路了,谁愿意来帮帮小狗。

谢谢你们帮小狗找到了肉骨头。

三、完整演唱整体感知:

小结:今天,我们小朋友边游戏,边唱了一首歌,叫(点背景图一)王老先生有块地,我们把这首歌连起来唱一唱。

四、创编歌曲激发想象

王老先生的田地里还养了好多动物呢,会是谁呢?我们一起把xx唱进歌儿里好不好?

那我们一起农场里玩一玩吧(弹奏伴奏乐退场)。

幼儿园歌曲小燕子教案及反思篇五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乐曲活泼、跳跃的性质,能听辩出乐曲中的重音部分。

2、能通过各种形式表现自己对乐曲的感受。

活动准备:

图形乐谱、大灰狼头饰、cd带、课件背景图

活动过程:

1、听音乐做律动进场。

师:今天老师带小朋友到森林里去玩,好吗?

2、感受音乐的性质,引导幼儿通过各种形式表现自己对乐曲的感受。

(1)第一次欣赏音乐,感受音乐的活泼与跳跃。

提问:听了这段音乐,你有什么感觉?

(2)第二次欣赏音乐,让幼儿用身体动作来感受音乐的活泼与跳跃。

师:现在我们和小动物跳个舞吧,你们准备学什么小动物跳舞呀?

(3)第三次欣赏音乐,幼儿尝试找音乐的强音。

师:现在小动物想考考你们,看你们能不能找出这段音乐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4)第四次欣赏音乐,用身体动作表示音乐的强音。

师:我们听音乐拍腿,听到有重音的.地方,就拍手。

(5)出示图谱。

师:刚才有小动物提醒我说,森林里很黑很黑,路也很难走,不熟悉的人很容易迷路,所以它们特意送来了森林地图。

(6)第五次欣赏音乐,看图谱找重音。

师:小鸟给我地图时,还特意关照我,要小心路上有危险。那危险的地方在哪儿呢?小鸟告诉我们只要听音乐,就会发现哪里有危险了。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听,如果你听出来了,就拍手来告诉我。

(7)第六次欣赏音乐,老师指挥集体练习。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地图上,有哪些地方有危险了吗?现在我们来练习一下怎样穿过森林,来到危险的地方,我们的嘴巴就模仿你喜欢的小动物的叫声。

(8)、第七次欣赏音乐,用造型表示音乐的强音。

3、游戏:聪明孩子和笨老狼。

(1)介绍游戏的玩法。

(2)第一次游戏。老师扮笨老狼,幼儿扮聪明孩子。

(3)第二次游戏。提醒幼儿在重音处可以把自己变成树、石头等,但不能动。

(4)第三次游戏。由幼儿自己扮演老狼开展游戏

师:这个游戏好玩吗?我们把这个游戏就叫《聪明孩子和笨老狼》。

4、以游戏情景结束活动。告诉幼儿已穿过黑森林,赶快回家吧。

活动反思:

本节活动是艺术领域中的音乐欣赏。我以游戏的方式呈现,因为音乐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一项活动,幼儿参与兴趣浓厚,幼儿能听音乐,按规则做游戏,体验游戏的趣味性。在活动中让幼儿听第一遍曲子是让幼儿感知曲子,利用《聪明孩子和笨老狼》这个吸引人的故事做铺垫,引起孩子们的兴趣,孩子在欣赏音乐时更加投入了。他们都认真地倾听着、感受着音乐,很快他们便找到了”笨老狼回头“的音乐(乐曲中的重音出现的地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