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实习报告>2023年医学检验质量控制报告(优秀5篇)

2023年医学检验质量控制报告(优秀5篇)

时间:2023-10-10 12:11:34 作者:MJ笔神 2023年医学检验质量控制报告(优秀5篇)

报告是指向上级机关汇报本单位、本部门、本地区工作情况、做法、经验以及问题的报告,掌握报告的写作技巧和方法对于个人和组织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报告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医学检验质量控制报告篇一

2.1对异常结果分析当报告结果出现与患者目前的病情或临床症状不符的结果时,要具体结果具体分析。

例如:血液室血细胞分析结果,发现几乎所有患者的白细胞数值都偏低,当出现一致性的结果时,一定不能马上报告结果,检查仪器试剂是否足量,仪器运行是否正常,找出原因解决问题,再重新测定样本。

总之出现异常结果,先分析是否与临床症状相符合,再看机器是否正常运行,试剂和仪器正常的情况下,再看患者标本是否合格,采样管和血量是否符合要求,血细胞分析及凝血常规测定要求最好采血2ml,低于1.5ml为不合格标本;如果标本内有凝块,将影响血细胞分析及凝血常规的结果[4-6]。

因此对于异常结果的分析,对结果的准确性有重要意义。

2.2危急值的设立及复检规则的制定对于检验实验室来讲,许多项目的结果超过或低于某个值对患者来讲可能影响其生命,因此危急值的及时报告,对于临床医生的诊治有特殊意义。

对于不同的医院不同科室来讲危急值的项目和临界值会有所不同,例如:生化项目中的肾功组合对于肾内科透析室患者与其他科室患者危急值不同,透析患者的危急值相对高一些;血细胞分析中的危急值对于血液科的白血病患者来讲,危急值会偏低或者偏高[7-8]。

因此检验科在制定危急值时要考虑不同科室的具体问题来设定。

当患者的结果出现危急值时,要求必须进行复检,即用另外一种方法进行检测,结果一致时方能报告。

复检规则对于每个项目有自己的复检率及复检要求,除了危急值必须复检外,复检规则的制定也是保证质量的前提。

才能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只有发现问题才能想办法解决问题,对检验人员进行适当的培训学习是非常有必要的.;包括参加检验相关专业的学习,参加检验学术的交流会等。

为患者服务,以最快的速度发出最准确的报告单为我们的最高目标,严格的要求自己,提高工作质量[9]。

3分析后质量控制的重要意义

给予及时的用药,挽救患者的生命,改善患者的病情,为患者带来福音,及时而准确的结果还会缩小患者的治疗周期,为患者减少经济负担,这些准确结果的发出都离不开分析后质量控制。

3.2对于检验科的重要意义分析后质量控制,是检验科保证化验结果质量的关键,检验实验室能否达到高标准,能否得到临床医生及患者的信赖,都要靠每一张发出去的报告结果,而对报告结果的分析在于分析后质量控制[10]。

以前认为检验结果的可靠与否完全在于分析中检验这个环节,但是随着检验专业的不断发展,检验项目不断增加,方法学的不断改进,检验结果越来越准确,而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对于分析后质量控制在检验中的重要作用也得到了认可与重视。

在以后的发展中,分析后质量控制必将成为检验科保证质量的重要环节。

4结语

面对不断更新的技术与仪器,科学不断进步,方法不断改进,虽然节约出来很多人力,但对于结果的质量控制是越来越严格,影响因素也越来越复杂,在检验的实际工作中,对分析中质量控制非常重视,但往往忽略了分析前质量控制和分析后质量控制,一些实验室对其重视不足,也因此出现了不少医疗事故,这些应该引以为戒。

近年来大家对分析前质量控制越来越重视,包括对护理人员及标本运输人员加强培训,减少分析前的人为影响因素,保证标本的质量,以达到对检验标本结果的最低影响。

分析后质量控制现在也受到了检验专业人员的重视,也得到了专业人员的认可。

分析后质量控制至关重要,不容忽视,每个检验人员都应该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才能保证每个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为临床医生及患者提供更为可靠的结果。

分析后质量控制在检验实验室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它成为一个影响质量控制的关键因素,分析后质量控制将成为检验科日常工作的重点,为检验科的工作质量及未来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11]。

参考文献:

[5]袁慧,曾小丽,蒋朝晖,等.2003年至2006年北京安贞医院检验科标本不合格的特点分析及对策[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7,30(6):692-693.

[11]冯沛哲,李轶.浅谈检验科与临床科室协作的重要意义与具体措施[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8(6):18.

医学检验质量控制报告篇二

医学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论文【1】

【摘要】医学检验是一项严格而重要的临床工作,检验结果往往直接关系到疾病的性质判断、疾病程度判断,然而在检验分析钱的质量控制往往包括很多方面,其中有操作医师方面的影响、病人自身方面的影响,也有标本采集和储运方面的影响,笔者通过简单总结一些影响检验质量的问题,希望能给同仁以启发。

【关键词】医学检验;质量控制

医学检验是运用现代物理化学方法、手段进行医学诊断的一门学科,主要研究如何通过实验室技术、医疗仪器设备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

医学检验分析质量控制,包括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分析中质量控制和分析后质量控制,根据相关资料文献报道,在常规的实验分析误差中,很大部分是分析前的误差。

本文初步探讨发生在医学检验之前的一些环节和问题,希望通过此探讨,能发现一些影响医学检验结果的问题,希望能给广大同仁带来启发。

1医师操作部分

1.1检验项目确定检验医学的范围比较广泛,如血液检查、血清学检查、生化检查、免疫学检查、微生物学检查等,随着科技不断进步,检验医学的涵盖范围也会变得越来越广泛。

检验项目的不断增多和检验应用的复杂因素,要求我们的临床医师要有娴熟的诊断技能,准确判断病人应该做的检验项目。

每种医学检验项目都有不同的临床意义来确定检验项目的选择。

1.2采集操作部分标本采集是进行医学检验的首要前提,分析前的质量控制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标本采集操作的影响。

因为标本采集是与检验结果有着直接的关系,如果标本采集错误或者标本采集不当,即使后续操作医师采用最先进的医疗检验设备,可能也没法得出正确的结果。

同时,在采集过程中,必须要进行三查三对,避免发生张冠李戴影响到两个人的检验结果。

这就要求检验标本采集者,一定要认证核对病人姓名,准确填写检验报告,准确粘贴标签,需多次采样者,应注明采集时间或临床治疗状态。

临床实际操作过程中,最常见的一种采集操作不当问题,就是采血部位不当,此外标本采集后,必须在试管或容器上帖上检验申请单号码,且应当场核对无误。

1.3其他操作影响除了上述的一些操作影响之外,还有一些在日常采集中需要注意的操作要点。

比如,采血不能在输液的同侧进行,更应杜绝在输液管内采血;采静脉血时止血带结扎过久,可引起误差等。

如果往容器内注血时用力过猛或者盛标本的容器不合格,会发生溶血。

此外,所加抗凝剂的种类和量不对时会发生凝血。

在临床中还有一种十分常见的导致检验结果不准确的原因,那就是检验量不准确。

比如,所采集标本的量不准确、检验时加入的试剂量不准确等。

最常见的是血细胞计数时采取末梢血的量不准,直接导致了试验结果的不准确。

2病人影响部分

2.1饮食影响一般来说,饮食问题是最常见的影响检验质量的问题,通常在一些医学检验项目中都有明确的饮食要求。

除了急诊或其他特殊原因外,一般要求在采血前禁食12h,因为饮食中的不同成分可直接影响实验结果。

例如,进食高蛋白或高核酸食物,可以引起血中的尿素氮(bun)和尿酸(ua)的增高。

进食高脂肪食物后2-4h采集的血液样本,其血清会出现浑浊,可影响许多检验测定的正确性,多数人alp含量增高。

高蛋白质饮食可使血浆尿素、血氨增加,但不影响肌酐含量。

2.2体位活动影响由于体位不同,血液和组织间液的平衡改变,因此当体位发生变化的时候,人体内的细胞成分和一些物质也会发生改变,比如由卧位改为站位,血浆alb、tp、酶、ca、胆红素、tch及tg等浓度增高;hb、hct、rbc等亦可增加。

此外,运动也会引起人体血液成分的改变,活动带来的影响,可以分为暂时性影响和持续性影响。

暂时性影响可以使血浆脂肪酸含量减少;丙氨酸、乳酸含量增高。

持续性影响可以使ck、ldh、alt、ast和glu等的测定值升高。

2.3手术药物影响一般来说,药物对人体的影响十分明显,很多药物在药物说明上都有明确表示,当服用药物之后可能会引起体内血液成分的改变。

比如,庆大霉素、氨青霉素可使谷丙转氨酶活性增高、咖啡因可使胆红素增加、维生素c可使血糖、胆固醇、甘油三脂、尿酸严重降低。

此外,药物在医学检验过程中,可能引起分析试剂的药物变化,也会影响样本检验效果。

一些手术中的病人,或者一些正采用其他治疗手段治疗的病人,手术和之类手段都有可能带来一定的影响。

比如,一些在手术中出血后需要止血,一般会采用止血器械,止血器械长期使用,可能会导致一些静脉长期闭塞,影响也很严重。

临床医师在选择与解释结果时,必须考虑药物的影响。

3储运过程部分

3.1运送过程影响标本采集后尽量立即送检,如在室温放置时间过长会造成血液成分的变化(如血糖及酶活性降低),也可造成溶血现象。

在标本的运送过程中,应该注意一些常见的标本保存问题,运送过程中,标本保存不当,同样会影响检验质量。

根据不同的检验项目,对样本送检的时间有一定的要求,有的是要求样本采集后马上送检的,比如血氨、血沉、血气分析以及各种细菌培养;有的项目是要求样本采集后半小时之内就要送检的,比如血糖、电解质、凝血试验等。

3.2标本保存问题由于采集的标本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可能使检验结果受或大或小的误差,因此必须正确掌握标本保存方式。

一般来说,当样本采集之后,最好是及时送检,让检验医师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检验完毕,若由于某种原因实验室工作人员不能检验的话,就一定要根据要求保存好。

根据不同的检验项目,不同的采集标本需要保存的方式也不同,有的需要常温保存,有的需要密封冷冻保存,有的甚至需要从温度、湿度、营养、ph和抑制杂菌等方面综合考虑。

4结论

检验项目的不断增多和检验应用的复杂因素,使得医学实验室迫切需要一批既精通检验技术、熟悉临床诊疗过程,又能与临床医师定期交流、沟通和对话的高素质检验医师。

在日常检验工作中常会遇到一些取样错误,造成了很多的偶然误差,影响了试验结果的精密度,使实验室的质量控制工作难以保证。

总之,为了尽可能地提高医学检验的质量,就要求我们的检验医师要从开具检验项目开始,从样本的采集质量入手,到样本的保存和储运,全方位地提高检验质量。

医学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2】

【摘要】为了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分析前阶段质量控制是临床试验室质量保证体系中最重要、最关键的环节之一。

对常规标本采集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在可分析出原因的不准确检验报告中约80%可溯源至实验室分析前程序的不规范,说明分析前质量控制是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有效的先决条件。

因此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对减少实验室误差,提高检验质量是非常重要的[1]。

【关键词】医学检验质量控制因素分析标本采集

医学检验是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检验结果是否正确,将直接影响临床医生对患者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医学实验室检验全过程分为三部分,即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

分析中和分析后的质量控制已被检验工作者所重视,通过规范操作、室内控制、时间质控来监控监测的整个过程,使结果分析的准确性有了很大的提高。

但分析前质量控制因具有相对不可控性,对检测的结果影响很大。

在整个检验过程中也就显得非常重要。

分析前的质量控制是从医生申请检验开始,包括检验项目的申请、样本采集和准备、标本的运送、标本到实验室后分析前的处理,至检验分析过程开始到结果,在整个实验误差中,分析前误差占约70%,因此分析前质量控制、对减少实验误差,提高检验质量更为重要[2]。

1检验项目的正确选择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先进仪器的引进,对于各种疾病的检测有不同的检测项目和方法,对于医生来说,检验项目要根据患者的病情、诊断和疗效,正确选择检验项目。

检验项目选择要遵循安全性、有效性、时效性和经济性。

2患者的准备

2.1固定的因素,年龄、性别、民族和地域等。

2.2可变的因素,如患者情绪、运动、生理节律为内在因素,饮食、药物影响为外在的因素,还有采血时患者的体位。

2.2.1饮食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一顿标准餐后,可使血脂增高50%,血糖增高15%,所以一般除急诊或特殊患者外,一般主张禁食12h空腹采血[3]。

粪便潜血检查需要患者素食3d后采集标本。

2.2.2运动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运动会引起血液成分析改变,必须嘱咐患者在安静状态或正常活动下采集标本。

2.2.3药物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药物一般通过直接参与检测反应或抑制检测反应,颜色干扰等影响检测结果。

为了提高结果的准确性,最好事先停服一些药物,临床医生在解释结果时,必须考虑药物影响。

3标本的正确采集

标本的采集必须以保0证质量为前提,应避免干扰因素,选择采样的最佳时间。

注意采血时体位对检验结果的影响,使用止血带的时间不得超过1min,掌握真空采血的正确方法和顺序以免标本溶血,有报导因采血时的一些不良好习惯造成标本容量占容血标本的62%[4]。

采集样本后要严格做好查对制度,尿液标本留取时、容器应清洁干净、标本应新鲜,不能混入分泌物精液等。

4标本的正确传送

医学检验质量控制报告篇三

医学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论文【1】

【摘要】随着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飞速发展和高新技术的应用,使检验医学发展认识交叉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检验与临床的联系越来越密切。

重视分析前质量保证成了重要环节。

本文就医学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检验分析;质量控制;检验项目

1前言

在检验的质量控制中,随着自动化仪器的广泛应用、计算机的广泛使用,检验方法的规范化与标准化、高度重视室内质量控制与室间质量评价,分析的精密度与准确度明显改善,高度重视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等分析中的误差,不再是影响检验结果准确的最重要因素,而重视分析前质量保证成了重要环节。

本文就医学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进行探讨。

2检验项目的正确选择

检验项目选择是否科学合理,是检验信息是否有用的前提。

检验项目的选择应遵循安全性、针对性、有效性、时效性和经济性的原则。

随着科技进步和各种先进仪器的引进和使用,各种疾病的检测有不同的检验项目和方法。

对于临床医师来说,要主动及时了解医院开展的新的检测方法和项目;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具体情况,正确选择检查的项目,它是保证检验结果有效性的关键。

所以,检验科人员要经常与临床科室的医师进行沟通,向临床医师提供开展检验项目的清单,对于临床需求但技术尚不成熟,以及已淘汰项目要及时告知临床医师;要及时向临床医师推荐新项目,介绍临床意义,注明不同仪器不同方法参考值以及收费不同,以便合理利用资源。

3重视临床医护人员作用

临床医生是患者诊疗方案的制定人,从临床实验室检查项目的选择到检验结果的合理应用贯穿于整个医疗过程。

因此临床医生必须熟悉检验科的各项检测项目及临床意义,并根据患者病情、诊断和疗效监控需要正确选择检查项目,这是保证检验结果有效性的关键。

例如“三p”试验在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早期为阳性,而晚期为阴性,如果临床医生在不了解实验窗口期的情况下选择该检查,就会做出错误判断。

4加强与患者沟通

标本采集前患者准备是分析前重要组成部分,在采集检验标本之前,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生活起居、饮食状况、生理状态、病理变化、治疗措施等有详细的了解,熟悉各种干扰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为患者做好各种解释工作,以取得患者的合作。

首先是一些固定因素的影响,如年龄、性别、民族和地域等。

其次是可变因素的影响,由于进食的成分、饮食习惯对标本的化学成分和含量都有影响,同时血液许多项目正常参考值是以空腹血样为统计标本。

因此一定要与患者沟通,严格控制饮食,并空腹12h后采血。

比如进食后可使血糖和甘油三酯增高、无机磷降低。

血糖饭后1~2h明显增高,3h后才可恢复正常。

高脂肪饮食后甘油三酯的水平是空腹的10倍多,因此甘油三酯检查最好素食3天,防止高脂肪饮食引起乳糜微粒增加,导致血清浑浊、结果增高。

做糖耐量试验的前3天嘱患者按平时饮食习惯进食。

药物对检验结果的干扰也不可忽视,一般通过直接参与检测反应、激活或抑制检测反应、颜色干扰等影响检测结果[3]。

血液化学分析要特别注意,如胰岛素用量过大可致低血糖症;抗生素、抗结核药可引起肝损害,使alt升高;维生素c可以引起肌酐、尿酸、胆红素、ast/alt、葡萄糖的升高,消炎痛可以引起凝血酶原时间增加等。

因此在采集标本前,应暂停使用对所检测结果有影响的药物,减少药物对监测的影响。

另外采集标本的患者应处于基础代谢状态下或安静一段时间后进行。

5标本的正确采集

5.2掌握真空采血的正确方法和顺序,以bd公司的真空管为例,原则上按红头管、蓝头管、金黄色管、橘红色管、绿头管、紫头管、灰头管顺序采血。

有报道因采血时的一些不良习惯造成的标本溶血占溶血标本的62%;

5.3采集血培养标本应严格无菌操作,标本采集后放置时间不要超过2h,采集标本时要检查医嘱用药情况。

6标本的正确传送

标本离体后的保存有特殊要求,如温度、湿度、光照、时间等。

要保证有专人运送,标本在运送过程中要安全,防止震荡、防止标本被污染,确保在规定时间内送到检测实验室。

特别是对怀疑又高危险性的标本应按相关条例要求运送,严格包装防止传染他人。

7标本的验收及处理储存

检验科收到标本后应立即专人核对,如标本合格应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分析,如不能马上分析测定的标本,应按要求将其置于合适温度和环境下保存。

对不合格标本应及时和医生取得联系,说明原因,并有记录。

参考文献

[1]李晓洲,王永杰,陈复兴,骆晓梅,高惠.浅析医学检验分析前质量管理[j].东南国防医药,,(01).

[2]张国平,郭超群.无偿献血者血液检验分析前后的质量管理[j].中国实用医药,,(25).

[3]黄幼香.对临床生化检验质量管理的几点体会[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11).

医学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研究【2】

【摘要】医学检验是一项严格而重要的临床工作,检验结果往往直接关系到疾病的性质判断、疾病程度判断,然而在检验分析钱的质量控制往往包括很多方面,其中有操作医师方面的影响、病人自身方面的影响,也有标本采集和储运方面的影响,笔者通过简单总结一些影响检验质量的问题,希望能给同仁以启发。

【关键词】医学检验;质量控制

医学检验是运用现代物理化学方法、手段进行医学诊断的一门学科,主要研究如何通过实验室技术、医疗仪器设备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

医学检验质量控制报告篇四

1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的自动化分析仪器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医学的检验环节中,医学检验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检验方法更加规范化和标准化。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和普及大大提高了医学检验的准确性,并提高了检验工作的效率。近几年来临床医学检验的精密程度越来越高,从而导致检验分析中的误差不再是影响检验环节的最主要因素,医学检测中的质量控制成为限制临床医学水平进一步提高的重要因素。

医学检验质量控制报告篇五

1.引言

随着当前医学水平的不断发展,其中应用的检验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不仅拓宽了临床医学的视野,还扩展人们认识疾病的深度和广度,有效为疾病的诊断等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医学检验质量的高低有可能会对临床治疗带来不利的影响,甚至还会引发医疗事故或者医疗纠纷。当前影响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的问题主要出现在检验的前、中和后全过程之中,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加强医学检验的质量控制,使检验结果更加客观和公正。

2.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

2.1检验前阶段的质量控制:检验前的阶段质量控制主要包括检验申请、原始标本采集、实验室运送和传输以及患者的准备等等。可以看出,对该阶段的质量控制,检验人员往往难以控制,需要医生、护士等在实验室之外完成。目前,很多检验结果出现不尽如人意的现象主要是由于标本质量不达标所造成的。

2.2检验中阶段的`质量控制:当检验室工作人员收到标本之后需要立即对检验标本进行质量的检查,检查其是否合格,并核对患者的姓名、性别、床号等信息是否正确。如果采集的标本主要是血清或者血浆,需要严格在规定的时间之内进行检测。即是标本当天不能及时检测,还需要按照要求进行保存。同时,在检验室内,检测仪器是否合格也会对检验的结果产生重要的影响。再有,若检验人员的专业素质不达标,也会呆罗爱检验结果的偏离。

2.3检验后阶段的质量控制:当检验人员将各项试验都进行完毕之后,需要进行认真、细致、完整准确的写出相应的质控报告,并且绘制出相应的质控图。对每天质控结果进行分析,找出差距,提出整改方案。

相关范文推荐
  • 10-10 少先队员入队申请书该 少先队员入队申请书(模板5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我为
  • 10-10 最新本人简历证明 个人简历格式(优质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
  • 10-10 幼儿园小班变了变了教案反思 托班故事语言活动反思(模板9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写教案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教案范文,欢
  • 10-10 最新房建设计合同(优质5篇)
    合同内容应包括劳动双方的基本信息、工作内容与职责、工作时间与休假、薪酬与福利、劳动保护与安全等方面的内容。那么合同书的格式,你掌握了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最
  • 10-10 2023年医师初级职称述职报告(精选6篇)
    报告材料主要是向上级汇报工作,其表达方式以叙述、说明为主,在语言运用上要突出陈述性,把事情交代清楚,充分显示内容的真实和材料的客观。报告的作用是帮助读者了解特定
  • 10-10 2023年活动总结的报告 活动总结报告(通用9篇)
    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多数报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发生后撰写的。报告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优秀的报告文章怎么写,我们
  • 10-10 2023年汽车行业简历自我介绍 简历自我介绍(实用9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
  • 10-10 最新客服的工作总结(汇总5篇)
    总结是对过去一定时期的工作、学习或思想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并做出客观评价的书面材料,它有助于我们寻找工作和事物发展的规律,从而掌握并运用这些规律,是时候写一份总
  • 10-10 最新钻孔桩租赁合同(模板5篇)
    在人民愈发重视法律的社会中,越来越多事情需要用到合同,它也是实现专业化合作的纽带。那么一般合同是怎么起草的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合同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10-10 最新幼儿园中班数学大风吹教案(大全8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教案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