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讲话稿>2023年九年级英语课后反思 九年级化学教学反思(模板10篇)

2023年九年级英语课后反思 九年级化学教学反思(模板10篇)

时间:2023-09-28 07:43:25 作者:FS文字使者 2023年九年级英语课后反思 九年级化学教学反思(模板10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九年级英语课后反思篇一

九年级化学是学习化学的启蒙阶段,如何在这个阶段中调动学生的用心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潜力、创造潜力,提高教学质量都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

二、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作用,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忙学生构成化学概念,获得。

在我们与学生的接触中,我们往往发现初三学生对化学实验十分感兴趣,只要课堂上一做实验,兴趣骤升,如何利用学生这种心理,引导他们去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潜力,分析问题的潜力,充分发挥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充分利用化学实验的优越性,认真组织好实验教学。在演示实验中,我们除按基本操作要求进行示范操作外,还引导有目的的观察实验现象,并能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在实验中观察和思考,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探究物质的本质及其化学变化的规律。我们还结合教材资料,对实验进行增补,增强实验的效果,加强实验资料的实用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对实验的兴趣,进而发挥学生的主观性,增强学生用心主动的参与意识,借助对实验现象的分析,综合归纳,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潜力。

九年级英语课后反思篇二

期中成绩已经揭晓,拿着成绩单,看着学生们参次不齐的成绩,我思考了很长时间,也想了很多。学生成绩考得不理想,原因很多。有的因为英语基础不好,有的因为考试前没有认真复习,等等。但我认为老师也应该静下心,来认真反思一下以前的教学方法是否适应大部分学生,或者教学态度是否端正、积极。针对我所教的班级情况,总结上学期的失利原因如下:

一、在实际教学中没能充分重视词汇教学,词汇教学方法偏于机械、简单,形成了一种只重视词汇简单拼读记忆,轻视词汇情境应用的词汇教学方法。导致一些学生会写单词,但不注重单词的形式词汇的灵活运用能力较差。

二、由于毕业班新授课时间紧、任务重,疲于赶课,对一些题型训练少。

1、对英语听力未能给予足够重视,听力材料少、听力磁带不能及时更新。部分学生缺乏听力题中应有的答题技巧。

2、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所设计的训练活动很少有阅读内容,阅读能力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考试前的突击训练,学生的阅读量、阅读难度、阅读速度远远不适应考试对阅读能力的要求。

3、写作训练少,忽视学生的翻译能力,致使很多学生的写作是中式英语,平时语法规则背得头头是道,写出来言不成句,错漏百出。表达句子的能力较差。

根据质量分析中存在的问题,为使学生在英语这门学科上取得更大的进步,在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本人认为在今后教学和复习中,应坚持做到以下几点:

一、依托词汇教学,强化双基训练,突出语言运用。

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是扎实的双基训练,双基训练的效果主要有词汇教学的效果来体现。因此,应精心设计词汇教学的方法,要通过词汇教学,完成双基训练的目标。

二、强化阅读训练,努力培养语感。

教师要有意识地增加学生阅读能力的训练与培养,要多选用内容健康、时代感、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较强的短文,通过大量阅读来培养学生的语感及通过上下文捕捉信息的能力,还要注意文化背景知识的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另一方面,应从思想上转变教学观念,把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作为阅读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充分发挥语篇教学的作用,改变那种只重视知识讲解和训练,忽视阅读能力培养的做法。

三、加大书面表达训练力度,提高写作技能。

近年来中考英语中的书面表达题对初中学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写作要求,因此,在复习中要加大写作训练的力度。写作训练应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坚持有词到句、有句到段、有段到篇的训练程序,通过训练仿写、背诵课文、看图说话、记日记等不同形式来训练学生的写作。同时要加强答题方法与技巧的指导。

四、优化课堂教学,积极创设情景,加强口语交流。

1、教师要精心设计每一堂课,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教学中力求做到精讲多练,充分保证课堂的最佳效果。

2、课堂中贯彻交际性原则。

3、尽量在课堂教学中使用英语,控制使用母语。

五、注重实效,加强业务研究,设法排除教学干扰因素。

1、处理好时间紧任务重的矛盾:将听力、阅读、写作能力的强化训练分散在复习阶段,采取有效的方法指导学生课余时间完成,可作为常规作业,定期布置、指导、检查。

2、处理好新的教学要求与旧的教学行为之间的矛盾:树立起崇高的敬业精神,建立扎实的英语教育技能,更新教学观念,不断迎接新的挑战,自觉锻炼成手。

3、处理好新旧知识的衔接问题:初三英语教学的关键是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综合能力,教师首先应对初中三年的全部内容做到心中有数,且对三年所教的内容进行必要的归纳、分析和整理。在教学过程中,用以点带面的方式,点线面结合,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初步系统化,掌握其核心部分。做到目的明确,主次分明,能从一个知识点联系到某条线且掌握所学知识的全部,使学生的语言功能沿着少而经常、少而精练、滚雪球和螺旋上升的轨道前进。

六、关注不同层次学生,做好催边促优工作。

1、狠抓尖子生,树立榜样作用

尖子生是班上学习的主力军,在班上起着不可估量的带头作用。为此,我计划还要下大力气抓尖子生,多看“额外”的书,避免上课“吃不饱”的现象,同时,在班上大力表扬他们,既促进积极性,又为学生树立了学习的楷模。

九年级英语课后反思篇三

针对第一次月考考试成绩,结合我所教的两个班学生英语学习的现状,我作了以下反思。

1、学生对英语学习缺乏自信心和学习动力;在英语课堂上不积极参与,缺少主动发言的热情或根本不愿意发言;另外,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听新课时跟不上老师的节奏或不能理解教师的指示语。

2.学生对英语课堂知识的掌握不实在、理解不全面,课外花的冤枉时间多;而大部分学生对书本知识不够重视,找不到英语学科复习的有效载体,不能有效的利用课本,适时地回归课本,英语复习缺乏系统性,英语学习缺乏主动性。

3.部分学生在复习时缺乏系统安排和科学计划,或者学习和复习没有个性化特点,导致学习效果不明显。

基于以上情况,教师首先要有正确地意识,应充分认识到:一节课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或者学生学得很辛苦,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提高:

一、在教学的设计中要充分为学而教,以学生如何有效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标准来设计教学。其实在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学生,又要备教法。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积极性,记得一位优秀的.老师曾说过:“备课备不好,倒不如不上课,否则就是白费心机。”我明白到备课的重要性,因此,每天我都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备课之上,认认真真钻研教材和教法,不满意就不收工。虽然辛苦,但事实证明是值得的。

二、多鼓励后进生开口说英语,并能及时地表扬他们。每天做好后进生的补差工作,绝不把今天的事情拖到明天来做。

.10.27

九年级英语课后反思篇四

本节课我采用“闻味猜物”游戏,有目的创设情境,导入课题,将“_露”的化学知识进行包装,将知识置于具体的问题情景之中,抓准切入点,引发了学生对微观粒子的认识,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激发了探究热情和求知欲望。

2、反思教师角色的转变

课堂中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和促进者;具有亲和力,尊重学生,与学生平等交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3、反思学习方式的转变

在教学中,我运用具体的情景引发思维,呈现相关知识;让学生充分的思考与讨论,在讨论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相关的性质;并将有关的性质迁移到新的问题情景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教学很好的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体验、思考、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组织、引导作用。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机会;探究性学习发挥了主体作用。

4、反思教学手段的运用

本节课我采用“闻味猜物”游戏引课,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合理的使学生了解了微观粒子的真实存在和相应的性质,使学生体会到微观粒子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利用很多形象生动的比喻和类比来引发学生的抽象思维。联系学生身边的生活实例,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设计实验解决问题。而且我对本课的实验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它们成了本节课的亮点,通过这节课,我深深体会到:实验会说话!很多抽象的微观知识学生理解和运用水到渠成。同时我对教材进行了梳理,灵活安排教学内容,使本节课知识点之间的衔接自然紧凑,一环扣一环,教学思路非常清楚。

5、反思教学评价的使用

注重学习过程评价,评价形式灵活多样;起到诊断性、激励性作用。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九年级英语课后反思篇五

中考的脚步越来越近了,我的感觉和大脑在伴随着紧张同时,然后又衍生出混沌和短路,不仅语言上、思想上发生着改就连平时自己上课很悠闲自得的状态都发生着改变,语言迫切了,行动急促了,要求严格了,而这切的变化都来源于中考的脚步。

心里有了一股急切的愿望,希望将自己的所有关于语文,关于考点,关于对中考预测的皮毛,一股脑的全给学生,并且也希望这所有的一切学生也能够全部接受,理解,消化,并最终化为己有。可是越是这样迫切的希望,要求,就越适得其反,于是老毛病又犯了暴躁的脾气开始了,学生也越沉默了。其实很不想这样,向往着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心里也很痛苦,也很矛盾。

惟愿自己温和,平淡!

九年级英语课后反思篇六

2。体验到分母有理化最简方法是先局部化简;

对于第一个目标期望学生能自行归纳出来最简二次根式一般形式就最好,对于第二个目标让学生自行体验到先化简再分母有理化的方法是最简方法.

今天上午结束这节课后,颇有感触.同学们讨论问题提的时候自始至终非常专注,而且很高效,有三个几乎从来不举手回答问题的同学能大胆走上讲台给大家讲解二次根式一道除法题的三种解法,他们的登台引起全班同学的欢呼.这是组员们的努力所带来的结果.对于这节课有以下几点值得思考:

这节课为了让同学掌握二次根式的.定义,我直接抛出“什么是二次根式”。

这个问题让同学们去讨论,但后来效果并没有达到我想象的高度.其实后来想想这个问题的设置不能过于直接,应当列举诸多二次根式,让同学们判断哪些是二次根式,并讨论其理由,这样引导学生从感性过渡到理性.从而顺利掌握这个概念的本质.所以问题的设置不能死板,教条,要多样化,其目的是让学生能高效的掌握知识本身.

1.循序渐进:这节课原本很希望学生能在一节课内就体会到先局部化简后在进行分母有理化的方法计算起来比较简洁.但这节课并没有实现这个目的,而且没有想到学生竟然给出多种方法.我想这一节课是否,对于第二个教学目标只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应当把这个问题延伸到下一节课,可以在下一节课中把学生的课后作业的解法对比,让学生去体会哪种方法更好,更简洁.不要急于在这一节课中去解决,这一节课只要能用自己的方法解决就行.

2.作业的处理:以前处理作业中总是对于做错的题目给一个红叉,并每一份作业评分.从现在开始,作业不再给红叉,用横线标注代替红叉,也不给评分.让孩子们关注的永远是知识本身,对于作业始终强调的是诚实的独立作业,认真的纠错这两点.

九年级英语课后反思篇七

历史的一些偶然的、主观的因素往往可以改变它应该有的模样。如对“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这一历史现象的解释,其中,固然是由于北洋军阀和帝国主义的压力,但孙中山个人的因素在这里占几分?事实上,当时孙中山虽然对袁世凯不放心,但他对袁世凯还是寄予了很大希望;而且孙中山一生诚信、善良、淡泊名利,“他没有一丝一毫的中国官僚的权利欲,他完全是带着对天下难民的博爱而担当起政治使命的”。以孙中山的个性和品格,为了“民主共和”的'尽早实现,在中华民国成立后仅两个月就辞去临时大总统的职务,也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当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方法多种多样,只要运用得恰当,都会取得很好的效果的。

九年级英语课后反思篇八

应对九年级的学生,不论是对老师来说,还的对学生来说,英语教学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它关系到学生的毕业与升学,关系到学生的前途和命运。尤其是对于教师来说,那简直是“任重而道并不远”。回顾这个学期的教学,其中有收获,也有不足。以下是我在工作中的一些做法以及认识。

一、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1、创设各种情景,鼓励学生大胆地使用英语,对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失误和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每上一节课前,都对前一课的知识做一简单回顾,以次来降低难度,提高学生兴趣,鼓励他们尽量说英语,提高语言组织潜力,对于说错或说不好的学生进行用心鼓励。而不是消极打击。

2、为学生带给自主学习和直接交流的机会,以及充分表现和自我发展的一个空间。对于课本上有些资料,教师只做简单的提示,然后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解决,给学生以充分发挥自己才能的机会,最后教师做以点评,这样学生就有了自我发挥的空间,学起来更简单,更起劲。

3、鼓励学生透过体验、实践、合作、探索等方式,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潜力。比如对于本套教材有些听力部分,资料太难,即使放几遍听力材料,学生依然听不懂,在这种状况下,能够让学生将其当阅读理解去做,透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最后得到正确答案,这样,既降低了难度,也培养了学生小组合作潜力和阅读理解潜力,其效果是两全其美。

4、创造条件让学生能够探究他们自己的一些问题,并自主解决问题。对于每一单元后的长篇阅读,分任务给每个小组和个人,让学生自己透过阅读,讨论,查字典,对阅读材料进行分析,提出问题并进行解答。

二、关注学生情感,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

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只有对自己、对英语及其文化有用心的情态,才能持续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成绩,刻板的情态,不仅仅会影响英语学习的效果,还会影响其它发展,情态是学好英语的重要因素,因此在课堂上我努力创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空间,做到:

1、尊重每个学生,用心鼓励他们在学习中的尝试,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用心性。

2、把英语教学与情态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进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忙,体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

3、关注学习有困难的或性格内向的学生,尽可能地为他们创造讲话的机会。

4、建立融洽、民主的师生交流渠道,经常和学生一齐反思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互相鼓励和帮忙,做到教学相关。

三、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让他们在学习和适用的过程中逐步学会如何学习,做到。

1、用心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到阶段性学习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法。

2、引导学生结合语境,采用推测、查阅和协调的方法进行学习。

3、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评价,并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策略。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九年级英语课后反思篇九

一、教学背景

20xx年10月,我校开展“人人上一节优质课”活动。《乡愁》一课得到学校领导和师生的一致好评。

二、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本单元是一组以爱国与思乡为主题的新诗单元,蕴涵着诗人深沉而炽烈的情感,具有抒情性强,形象鲜明,想象丰富,语言优美的特点。这些必须由学生自己在个性化的阅读过程中感悟体验,通过阅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审美情趣。吟诵欣赏这些诗歌可以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加深对祖国和家乡的感情,又可以提高学生欣赏诗歌的能力。《乡愁》具有以往乡愁诗不可比拟的广度和深度,它以独创的意象,精巧的构思和近趋完美的形式抒发浓郁的思乡爱国之情和诗人盼望祖国统一的美好愿望,具有强烈的现实感和鲜明的时代感。和学习本诗,要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在个性化的阅读中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理解品味凝练的语言,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及审美情趣,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创造小诗,抒发自己心中所想所感。

三、教学目标

2、品味语言,感悟诗歌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3、深刻理解作者深沉的思乡之情和爱国之情,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和对祖国统一的期盼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体会意象和构思对表达乡愁的作用;品味语言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欣赏音乐《想家的时候》,创设氛围)

生1: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生2:王湾的“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生3:崔颢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生4:李白的“谁家玉笛暗飞声?何人不起故园情”

师:每个日落的黄昏,每个月圆的夜晚,都会牵动游子的离愁别绪,勾起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今天我们来学习余光中先生的《乡愁》,一起走进诗人那浓情似雾的乡愁世界,倾听诗人内心的呼唤。(板书课题、作者)

(二)作者简介:

师: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作者吧,那位同学来介绍介绍?(学生纷纷举手)

生1:余光中,台湾当代著名诗人、散文家、诗歌评论家。1928年出生于南京,1950年赴台湾。

生2:余光中著有诗集《舟子的悲歌》、《蓝色的羽毛》、《白玉苦瓜》等。

生3:诗人常流浪于海外,游子思乡是他诗歌的主要内容。他的诗歌具有浓重的中国意识和深重的历史感,构思精巧,意象新奇。

(三)指导朗读

师:诗歌是跳动的音符,赏读诗歌要注意诗歌的感情基调和朗读节奏,语调和语速。下面欣赏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1、播放课件,听录音朗读,感受诗歌的感情基调和朗读节奏(学生全神贯注地听录音。朗读深沉图文并茂,学生被深深感染了)

2、明确感情基调及语速

师:听完录音,谁能说一说诗歌的感情基调和语速?

生:这首诗语调深沉语速舒缓。

生:还有点哀伤。

师:“感情动于中而节奏形于外”,诗歌是讲究节奏的艺术,还要读出重音。请大家便标节奏边小声读,体会重音;并在小组内试读,试评,推荐出读的好的同学。

(学生边快速标节奏边读,组内试读点评,气氛热烈。师巡回指导,并参与点评)

小组代表朗读,竞赛,学生评出最好的。最后在老师指导下分男女生朗读。个性化多形式的朗读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与收获,加深了学生对诗歌的理解。

(四)研读诗歌

1、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深沉的思乡之情和崇高的爱国之情,感受诗人内心浓厚的中国意识。

生:诗歌按时间顺序写了诗人从小到大的经历,从“小时候”“长大后”“后来”“而现在”可以看出。(根据学生回答,师板书“小时候”“长大后”“后来”“而现在”)

师:好!回答的很全面。“诗以言情”,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理由是什么?

生1:思乡之情。因为“乡愁”一词贯穿全诗。

生2: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从“母亲在那头”“新娘在那头”“母亲在里头”看出。

生3:还有思念祖国渴望祖国统一的殷切之情,从“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看出。

老师依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思乡思亲思国

2、理解意象的作用,运用联想和想象,生动地再现诗歌内容

师:是啊,诗人由小而大的经历中饱尝思亲之苦,但更深挚的还是那浓浓的爱国之情,这种感情是余光中诗歌的主流情感,像他在其他诗作中吟诵“钟整个大陆的爱在一只苦瓜”《百玉苦瓜》;“我便坦然睡去,睡整张大陆……这是最纵容最宽阔的床|让一颗心满足的睡去,满足得想”《当我死时》等等,都体现了诗人心底浓厚的中国意识和民族意识。那么这种抽象的感情是借助什么形象表达出来的?请大家帮我找一找.

生(纷纷的):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师板书)

师:这些意象分别对应着诗人不同的人生阶段,乡愁便有着不同的内涵。你能运用联想和想象,体会这些意象分别寄托的感情,描绘具体的情景,生动地再现出诗歌的具体内容吗?大家先在小组内讨论,说一说、写一写,用生动的语言表述出来。

学生在小组内热烈的讨论,发言积极,有的写写记记。师来回巡视指导,并适时参与讨论。三四分钟后,请三四名同学来描述并点评。

小时候,诗人外出求学。儿行千里母担忧,小小的邮票承载着母亲深深的思念和牵挂。同样母亲的安危也时时凝聚在儿子心头,。每当夜深人静时,诗人总忍不住提笔写信:家乡的母亲啊,你是否平安依旧?细心的贴着小小的邮票,它呀也寄托着儿子对母亲的思念。随着岁月的流逝,诗人长大了,成了家。夫妻情深,可为了生活却不能朝夕相守。新娘本是自己一生最欣赏的风景,诗人却只能常常买那窄窄的船票,回家看看自己的新娘,。那船票啊,可是诗人爱情的见证?后来使人回到了朝思暮想的家乡,迫不及待地去见母亲,可母亲却已躺在了一方矮矮的坟墓里,与自己阴阳两隔。子欲养而亲不在,还有什么比和亲人生离死别更令人肝肠寸断呢?现在,诗人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了,愈发有了叶落归根的念头。诗人站在台湾的高山上,久久地凝望着祖国大陆,他多想回乡啊,可一湾浅浅的海峡像天堑一般阻断了诗人回乡的脚步。“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母亲已长眠于地下,大陆母亲近在咫尺却远如天涯,唉,祖国什么时候才能统一啊!

(五)品味语言

学生进行热烈的讨论,有的大声朗读,在读中体会,有的边听边记。

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请同学们各抒己见。

生1:“小小的”“窄窄的”两形容词使乡愁浓缩在面积小、程度轻的对象上,反衬诗人内心强烈的思乡之情。

生(纷纷地):不可以。

生:“窄窄的”是形容船票的形状,与“小小的”“矮矮的”一致,音节上也押韵;而“薄薄的是形容厚度的,与上下文不一致,音节不押韵,破坏了诗歌的音韵美。(学生微笑赞同)

师:你又教会了老师一些诗歌知识,老师向你学习!

生2:“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组意象取自诗人奔波的生活,很典型、具体;分别寄托了作者不同经历阶段的乡愁,使“乡愁”这种抽象的情愫具体可感,生动又能引起人们丰富的联想。

生3:“浅浅的”一词给人无限希望:海峡既是“浅浅的”,那么跨越海峡便不难,表现诗人渴盼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

师:炎黄子孙是一家人,我们也希望两岸人民的深情能尽快地填平这浅浅的海峡,使两岸变通途。

生4:“小时候”“长大后”“后来”“而现在”这些时间词既写出诗人的经历又推进了事情的层层深化。

生5:“这头……那头”方位词语从空间上体现了诗人的乡愁是那样的浓厚。

生:“矮矮的”一词形象地写出了坟墓的特点,又真切的传达出诗人与母亲阴阳两隔,永不得再见的哀伤。

师:“矮矮的”写出了诗人的哀伤,你能试着读出这种哀伤吗?

生酝酿感情,低沉舒缓地读这一小节,比较准确的传达出诗人的感情。

生6:“一枚”“一张”“一方”“一湾”量词丰富多样,体现诗人杰出的语言艺术。

师:这“一湾”能不能改成“一道”?

生:不行。“湾”写出了海峡得形态,语言也美;而“道”太平淡。

……

师:大家说的很好,品析词语理解非常准确到位。美丽的语言,忧伤的乡愁,通过琢磨品味,我们真切的感受到语言精练含蓄,内蕴丰富的魅力,加深了对诗人感情的理解。我们再从整体上来发现诗人的独具匠心,可以从结构、主题、意境等方面来谈。

学生独立思考,不时的圈点勾画,又时小声交流。

生1:这首诗意象独特,把抽象地乡愁具体化了。

师:嗯,不错,你能说一说这几个意象的内在关系吗?

(其他同学频频点头,老师也露出满意的笑容。)

生2:诗人用时间词构思全篇,年龄越来越大,情感越来越深,最后集中抒发思念大陆的感情,构思好。

生3:说到构思,全诗还采用了“乡愁是……”的比喻句式,反复运用,有一种古典诗歌的节奏美和音韵美。

师:乡愁是中国古典诗歌历久弥新的话题,余光中选择了这样的主题表达自己的感情,流露了他深厚的中国意识。诗歌由个人的思乡怀亲之情升华为更崇高的爱国深情,具有以往乡愁诗不可比拟的深度和广度。“一首怀乡诗,满腔故园情”,同学们,带着对诗人深切的理解,让我们一起来深情的朗读这首著名的《乡愁》!

播放名曲《思乡曲》,在如泣如诉的旋律中全体师生一起朗读诗歌。

(六)情景对话

师:乡愁是对家的向往,对根的企盼,是游子心中扯不断的情思。“胡马依北风,越鸟朝南枝”,同学们,如果你是这位隔海峡翘首以望大陆的老人,你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作为大陆的一员,你又想对诗人说些什么?请同学们以南北排为两岸,做一个情景对话。

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在情景对话中感受诗人的爱国之情,并激起学生对两岸人民同是炎黄子孙的强烈认同感和期盼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油然而生庄严的爱国之情。

(七)拓展延伸

师:山水能隔开一切,却隔不开两岸同胞血浓于水的骨肉深情!余光中老人的这首《乡愁》是所有海外游子深情而美丽的恋歌,他自己也因而被称为“乡愁诗人”。诗中小小的邮票是浓浓的亲情,窄窄的'船票是长长的爱情,矮矮的坟墓是萋萋的别情,浅浅的海峡是深深的爱国情。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东西能够触动我们的心灵,请大家结合自己的理解,仿照“乡愁是……”的句式写一写你心中的乡愁。

学生略思片刻便纷纷动笔,稍后请学生展示。

生1:乡愁是儿女远行时母亲伫立在村口久久凝望的身影

生2:乡愁是童年时故乡的天空中放飞的风筝

生3:乡愁是雕刻在记忆中的古老的神话

生4:乡愁是那根搏动在灵魂深处的血脉

生5:乡愁是游子们一辈子都走不成的精神的家园

…………

师:(激情地)同学们,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我们的祖国从来都坚持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现在正在积极地推动两岸三通,积极设法两岸直航。两岸的一些商人,民间团体、个人已经能够来往。余光中老人也曾欣喜地踏上大陆的土地,在北京的大学校园里再吟《乡愁》,连战、宋楚瑜访大陆更给我们带来无限的希望。相信两岸人民的深情总有一天会填平这浅浅的海峡,那时,月圆人也圆!下面请大家自由朗读、背诵这首《乡愁》。

(八)布置作业

1、比较阅读席慕容的《乡愁》,完成课后题

2、模仿本诗的结构,创作一首新诗。

(九)推荐阅读

余光中《白玉苦瓜》《五岭少年》《当我死时》

板书设计: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邮票思乡

长大后船票思亲

后来坟墓

现在海峡爱国

六、教学反思:

《乡愁》是一首乡愁诗名作,蕴含着诗人深沉而炽烈的情感,具有以往乡愁诗不可比拟的广度和深度,因而教要用心教,用感情来教;学更要用心学,带着满腔感情来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所以我在这堂课中设计了“朗读---感悟---品味---对话---拓展”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意蕴美,品味诗歌的语言美,体会诗歌独特的意象、严谨的结构、完美的形式,使学生对诗歌的赏析上升到审美的层次。

1、课堂导入设计新颖。音乐《想家的时候》为学生创设了情感氛围;另外,老师的语言凝练优美,具有感染力,乡愁诗名句既检查了学生的积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为学生创设了情景,使学生融入到浓浓的乡愁意境里,为学习文本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2、诗歌是朗读的艺术,《课标》对朗读主要从“语音、语调、感情”三方面进行考察,所以我设计了指导朗读的环节,让学生注意诗歌的感情、语调、语速、节奏、重音等。学生在自主阅读,小组探讨中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使诗中的情感叩击学生的心灵,引起学生的共鸣。听读录音对学生起到较好的指导作用,在听得基础上,由学生自己体会,讨论交流中确定该怎样去读,因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地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课标》),体现了教师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另外,语文的课堂也应该响起琅琅的书声。

4、自主思考,小组讨论,充分体现了《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基本理念,既有个人的见解,又有小组的智慧,各抒己见,互相交流,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让学生结合对词语的品析,描述想象到的画面,培养其创新能力。在充分解读文本的基础上,让学生发现诗歌创作的独具匠心之处,学生不断有新的发现:构思、立意、主旨的升华等---不能小看学生,他们的潜力是无穷的。

5、“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情景对话”的设计,很好的体现了这一点,也培养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做到了尊重、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并且激发了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和对祖国统一的热切期盼,达到了教书育人的目的,使文本的情感内化为学生独特的体悟。

6、仿句练习,调动了学生的生活体验,帮助学生积累语言培养语感,作业的设计主要从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考虑:写作练习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使学生在本课的习得有了良好的延伸。

7、多媒体教学直观形象,图文并茂,给学生以美的享受。

8、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新课标下的课堂应该是一个民主、平等、开放的课堂,教师应时时做到对学生给予足够的理解和尊重;教师已不单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参与者、引导者、学生知识建构的促进者。在课堂上我极力做到将课堂还给学生,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在积极主动地思考、合作、探究的学习实践中学会学习,找到了信心和成就感。他们是学习的主人,自主理解,自我学习,使以往传统的“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我爱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激情,学习变得丰富而充满个性。

九年级英语课后反思篇十

本节课是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起始课,在前面圆的基本性质中,曾接触过点与圆的位置关系,因此在本节课的设计时,充分考虑学情。

这是一节校公开课,课后我们教研组进行了充分了研讨,具体的分析如下:

1、从点与圆的位置关系过渡到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两种意图,一是让学生感受到类比思想;二是为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量化做好铺垫,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最后也聚焦到点与圆的位置关系,他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1)海上日出图

(2)诗句欣赏:王维《使至塞上》

3、探究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中,虽然我力图设计各种练习让学生理解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与半径的大小比较可以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但对其本质还未说清,在今后教学中需要补充。

只有最近距离的那个点与圆心o的距离,即圆心o到直线的距离d大于半径r,那么所有点也在圆外,则直线与圆没有交点,因此属于相离关系。另外2种情况,也类似的引导,并由学生描述并判断。

4、对我校学生的情况,这样的难度和深度,似乎满足了学生,所以要增加拓展题!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