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实习报告>物理实验报告表格要用铅笔画吗 物理实验报告(大全8篇)

物理实验报告表格要用铅笔画吗 物理实验报告(大全8篇)

时间:2023-10-09 19:43:58 作者:书香墨 物理实验报告表格要用铅笔画吗 物理实验报告(大全8篇)

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报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应该是准确无误的。怎样写报告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报告应该怎么制定呢?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优秀的报告文章怎么写,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物理实验报告表格要用铅笔画吗篇一

2.猜想与假设;平面镜成的是虚像。像的大小与物的大小相等.像与物分别是在平面镜的两侧。

3.制定计划与设计方案;实验原理是光的反射规律。

所需器材;蜡烛(两只),平面镜(能透光的),刻度尺,白纸,火柴。

一.在桌面上平铺一张16开的白纸,在白纸的中线上用铅笔画上一条直线,把平面镜垂直立在这条直线上。

二.在平面镜的一侧点燃蜡烛,从这一侧可以看到平面镜中所成的点燃蜡烛的像,用不透光的纸遮挡平面镜的背面,发现像仍然存在,说明光线并没有透过平面镜,因而证明平面镜背后所成的像并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是虚像。

三.拿下遮光纸,在平面镜的背后放上一只未点燃的蜡烛,当所放蜡烛大小高度与点燃蜡烛的高度相等时,可以看到背后未点燃蜡烛也好像被点燃了.说明背后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五.自我评估.该实验过程是合理的,所得结论也是正确无误。做该实验时最好是在暗室进行,现象更加明显。误差方面应该是没有什么误差,关键在于实验者要认真仔细的操作,使用刻度尺时要认真测量。

六.交流与应用.通过该实验我们已经得到的结论是,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与物体的连线被平面镜垂直且平分。例如,我们站在穿衣镜前时,我们看穿衣镜中自己的像是虚像,像到镜面的距离与人到镜面的距离是相等的,当我们人向平面镜走近时,会看到镜中的像也在向我们走近.我们还可以解释为什么看到水中的物像是倒影。平静的水面其实也是平面镜.等等。

xxx

20xx年x月xx日

物理实验报告表格要用铅笔画吗篇二

姓名

学号

日期

实验课题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

实验目的1.描出平抛物体的运动轨迹.2.求出平抛物体的初速度.

器材斜槽、白纸、图钉、木扳、有孔的硬纸卡片、小球、重锤线、米尺

实验步骤

1.用图钉把白纸钉在竖直木板上。

2.在木板左上角固定斜槽并使其末端点o的切

3.线水平。在纸上记录o点,

4.利用重垂线画出通过o点的竖直线。

5.在木板的平面上用手按住卡片,

6.使卡片上有空的一面保持水平,

7.调整卡片的位置,

8.使槽上滚下的小球正好穿过卡片的孔,

9.然后用铅笔在卡片的缺口上点个黑点,

10.这就记下了小球平抛的轨迹通过的点。多次实验,

11.描下多个点。

12.用平滑的曲线将小球通过的点连接起来,

13.就得到小球平抛运动的轨迹。

14.以o为圆点,

15.画出竖直向下的y轴和水平向右的x轴.

16.从曲线上选取a、b、c、d四个不同

17.的点,

18.测出它们的坐标,

19.记在表内。

根据公式v0=x求出每次小球平抛运动的初速度,再求出v0的平均值。

实验记录

x(米)y(米)v0(米/秒)v0(平均值)

a

b

c

d

实验分析

1.实验注意点:

a.固定白纸的木板要。

b.固定斜槽时,要保证斜槽未端的。

c.小球每次从槽上滑下。

d.在白纸上准确记下槽口位置,该位置作为。

2.实验误差:

(1)计算小球初速度时应在轨迹上选距离抛出点稍远一点的地方。

(2)木板、斜槽固定好后,实验过程中不改变位置。

实验

整理文章……

练习1.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中,已测出落下的高度h与对应的射程x如下表,则物体平抛初速度为。(g=9.8m/s2)

h(m)

5.00

11.25

20.00

24.20

x(m)

.为什么实验中斜槽的末端的切线必须是水平的?

答:

.请你依据平抛运动的实验思想,自己设计一个测定玩具手弹速度的方法。

(1)器材:

(2)步骤:

(3)手弹速度v0=。(用字母表示)

教师

评语

记分

物理实验报告表格要用铅笔画吗篇三

找一个底面很平的容器,让一个蜡烛头紧贴在容器底部,再往容器里倒水,蜡烛头并不会浮起来;轻轻地把蜡烛头拨倒,它立刻就会浮起来。

可见,当物体与容器底部紧密接触时,两个接触面间就没有液体渗入,物体的下表面不再受液体对它向上的压强,液体对它就失去了向上托的力,浮力当然随之消失了。

现在,你能提出为潜艇摆脱困境的措施了吗?

“浮力是怎样产生的”,学生对“浮力就是液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和向下的压力之差”这一结论是可以理解的,但却难以相信,因此做好浮力消失的实验是攻克这一难点的关键,下面介绍两种简便方法。

器材:大小适当的玻璃漏斗(化学实验室有)一个、乒乓球一只、红水一杯。

步骤:

(1)将乒乓球有意揿入水中,松手后乒乓球很快浮起。

(2)用手托住漏斗(喇叭口朝上,漏斗柄夹在中指和无名指之间),将乒乓球放入其中,以大拇指按住乒乓球,将水倒入漏斗中,松开拇指,可见乒乓球不浮起,(这时漏斗柄下口有水向下流,这是因为乒乓球与漏斗间不太密合)。

(3)用手指堵住出水口,可见漏斗柄中水面逐渐上升,当水面升至乒乓球时,乒乓球迅即上浮。(若漏斗柄下口出水过快,可在乒乓球与漏斗接触处垫一圈棉花,这样可以从容地观察水在漏斗柄中上升的情况。)

器材:透明平底塑料桶(深度10cm左右,口径宜大些,便于操作)一只、底面基本平整的木块(如象棋子、积木、保温瓶塞等)一个、筷子一根、水一杯。

制作小孔桶:取一铁扦在酒精灯上烧红,在塑料桶底面中央穿一小孔、孔径1cm左右,用砂纸将孔边磨平即成一小孔桶。

步骤:

(1)将木块有意揿入水中,松手后木块很快浮起。

(2)将木块平整的一面朝下放入小孔桶中并遮住小孔,用筷子按住木块,向桶中倒水。移去筷子,可见木块不浮起。(这时小孔处有水向下滴,这是因为木块与桶的接触面之间不很密合)。

(3)用手指堵住小孔,木块立即上浮。

上述两例针对实际中物体的表面不可能绝对平滑这一事实,巧妙地利用“小孔渗漏”使水不在物体下面存留,从而使物体失去液体的向上的压力,也就失去了浮力,结果本应浮在水面上的乒乓球和木块却被牢牢地钉在了水底,不能不令学生叹服。接着步骤(3)又魔术般地使浮力再现,更令学生情绪高涨,跃跃欲试。

组成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掌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连接方式。

二、实验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步骤:

1组成串联电路

a按图1-1的电路图,先用铅笔将图1-2中的电路元件,按电路图中的顺序连成实物电路图(要求元件位置不动,并且导线不能交叉)。

b按图1-1的电路图接好电路,闭合和断开开关,观察开关是同时控制两个灯泡,还是只控制其中一个灯光泡。

c把开关改接在l1和l2之间,重做实验b;再改接到l2和电池负极之间,再重做实验b。观察开关的控制作用是否改变了,并分别画出相应的电路图。

电路图电路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组成并联电路

的实物电路图。

电路图

b按电路图在实物上连接并联电路,然后进行下述实验和观察:

a闭合s1和s2,再闭合或断开干路开关s,观察开关s控制哪个灯泡。

b闭合s和s2,再闭合或断开干路开关s1,观察开关s1控制哪个灯泡。

c闭合s和s1,再闭合或断开干路开关s2,观察开关s2控制哪个灯泡。

1在串联电路里开关控制____________用电器;如果开关的位置改变了,它的控制作用_________。

2在并联电路干路里的开关控制__________________用电器;支路中的开关只能控制_______________用电器。

物理实验报告表格要用铅笔画吗篇四

实验原理:给存在一定距离的两电极之间加上高压,若两电极间的电场达到空气的击穿电场时,两电极间的.空气将被击穿,并产生大规模的放电,形成气体的弧光放电。

雅格布天梯的两极构成一梯形,下端间距小,因而场强大(因)。其下端的空气最先被击穿而放电。由于电弧加热(空气的温度升高,空气就越易被电离, 击穿场强就下降),使其上部的空气也被击穿,形成不断放电。结果弧光区逐渐上移,犹如爬梯子一般的壮观。当升至一定的高度时,由于两电极间距过大,使极间场强太小不足以击穿空气,弧光因而熄灭。

简单操作:打开电源,观察弧光产生。并观察现象。(注意弧光的产生、移动、消失)。

实验现象:

两根电极之间的高电压使极间最狭窄处的电场极度强。巨大的电场力使空气电离而形成气体离子导电,同时产生光和热。热空气带着电弧一起上升,就象圣经中的雅各布(yacob以色列人的祖先)梦中见到的天梯。

实验拓展:举例说明电弧放电的应用

物理实验报告表格要用铅笔画吗篇五

时间:年月日

探究预备:

1.不一样,质量大的水时间长

2.不相同,物质种类不同

探究目的:探究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不同.培养实验能力.

提出问题: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温度吸收的热量相同吗

猜想与假设:不同

探究方案与实验设计:

1.相同质量的水和食用油,使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它们吸收热量的多少.

2.设计表格,多次实验,记录数据.

3.整理器材,进行数据分析.

实验器材: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烧杯、温度计、水、食用油

资料或数据的收集

分析和论证: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同.评估与交流:

1.水的比热容较大,降低相同的温度,放出较多的热量,白天把水放出去,土地吸收相同热量,比热容小升高温度较快.

2.新疆地区沙石比较多,比热容小,吸收(放出)相同热量,升高(降低)的温度较多,温差比较大.

文档为doc格式

物理实验报告表格要用铅笔画吗篇六

利用分光计测定玻璃三棱镜的折射率;

分光计,玻璃三棱镜,钠光灯。

最小偏向角法是测定三棱镜折射率的基本方法之一,如图10所示,三角形abc表示玻璃三棱镜的横截面,ab和 ac是透光的光学表面,又称折射面,其夹角a称为三棱镜的顶角;bc为毛玻璃面,称为三棱镜的底面。假设某一波长的光线ld入射到棱镜的ab面上,经过两次折射后沿er方向射出,则入射线ld与出射线er的夹角 称为偏向角。

1.调节分光计

按实验24一1中的要求与步骤调整好分光计。

2.调整平行光管

(1)去掉双面反射镜,打开钠光灯光源。

(2)打开狭缝,松开狭缝锁紧螺丝3。从望远镜中观察,同时前后移动狭缝装置2,直至狭缝成像清晰为止。然后调整狭缝宽度为1毫米左右(用狭缝宽度调节手轮1调节)。

(3)调节平行光管的倾斜度。将狭缝转至水平,调节平行光管光轴仰角调节螺丝29,使狭缝像与望远镜分划板的中心横线重合。然后将狭缝转至竖直方向,使之与分划板十字刻度线的竖线重合,并无视差。最后锁紧狭缝装置锁紧螺丝3。此时平行光管出射平行光,并且平行光管光轴与望远镜光轴重合。至此分光计调整完毕。

3.测三棱镜的折射率

(1)将三棱镜置于载物台上,并使玻璃三棱镜折射面的法线与平行光管轴线夹角约为60度。

(2)观察偏向角的变化。用光源照亮狭缝,根据折射定律判断折射光的出射方向。先用眼睛(不在望远镜内)在此方向观察,可看到几条平行的彩色谱线,然后慢慢转动载物台,同时注意谱线的移动情况,观察偏向角的变化。顺着偏向角减小的方向,缓慢转动载物台,使偏向角继续减小,直至看到谱线移至某一位置后将反向移动。这说明偏向角存在一个最小值(逆转点)。谱线移动方向发生逆转时的偏向角就是最小偏向角。

1 用望远镜观察谱线。在细心转动载物台时,使望远镜一直跟踪谱线,并注意观察某一波长谱线的移动情况(各波长谱线的逆转点不同)。在该谱线逆转移动时,拧紧游标盘制动螺丝27,调节游标盘微调螺丝26,准确找到最小偏向角的位置。

2 测量最小偏向角位置。转动望远镜支架15,使谱线位于分划板的中央,旋紧望远镜支架制动螺丝21,调节望远镜微调螺丝18,使望远镜内的分划板十字刻度线的中央竖线对准该谱线中央,从游标1和游标2读出该谱线折射光线的角度 和 。

3 测定入射光方向。移去三棱镜,松开望远镜制动螺丝21,移动望远镜支架15,将望远镜对准平行光管,微调望远镜,将狭缝像准确地位于分划板的中央竖直刻度线上,从两游标分别读出入射光线的角度 和 。

4 按 计算最小偏向角 (取绝对值)。

5 重复步骤1~6,可分别测出汞灯光谱中各谱线的最小偏向角 。

6 按式(9)计算出三棱镜对各波长谱线的折射率。计算折射率n的数据表格3。

物理实验报告表格要用铅笔画吗篇七

2、猜想与假设;平面镜成的是虚像,像的大小与物的大小相等,像与物分别是在平面镜的两侧。

3、制定计划与设计方案;实验原理是光的反射规律。

所需器材;蜡烛(两只),平面镜(能透光的),刻度尺,白纸,火柴,

一、在桌面上平铺一张16开的白纸,在白纸的中线上用铅笔画上一条直线,把平面镜垂直立在这条直线上。

二、在平面镜的一侧点燃蜡烛,从这一侧可以看到平面镜中所成的点燃蜡烛的像,用不透光的纸遮挡平面镜的背面,发现像仍然存在,说明光线并没有透过平面镜,因而证明平面镜背后所成的像并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是虚像。

三、拿下遮光纸,在平面镜的背后放上一只未点燃的蜡烛,当所放蜡烛大小高度与点燃蜡烛的高度相等时,可以看到背后未点燃蜡烛也好像被点燃了,说明背后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四、用铅笔分别记下点燃蜡烛与未点燃蜡烛的位置,移开平面镜和蜡烛,用刻度尺分别量出白纸上所作的记号,量出点燃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和未点燃蜡烛(即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比较两个距离的大小,发现是相等的。

五、自我评估,该实验过程是合理的,所得结论也是正确无误,做该实验时最好是在暗室进行,现象更加明显,误差方面应该是没有什么误差,关键在于实验者要认真仔细的操作,使用刻度尺时要认真测量。

六、交流与应用,通过该实验我们已经得到的结论是,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与物体的连线被平面镜垂直且平分。例如,我们站在穿衣镜前时,我们看穿衣镜中自己的像是虚像,像到镜面的距离与人到镜面的距离是相等的,当我们人向平面镜走近时,会看到镜中的像也在向我们走近。我们还可以解释为什么看到水中的物像是倒影。平静的水面其实也是平面镜,等等。

物理实验报告表格要用铅笔画吗篇八

时间:

1。不一样,质量大的水时间长

2。不相同,物质种类不同

探究目的:探究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不同。培养实验能力。

提出问题: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温度吸收的热量相同吗

猜想与假设:不同

1、相同质量的水和食用油,使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它们吸收热量的多少。

2、设计表格,多次实验,记录数据。

3、整理器材,进行数据分析。

实验器材: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烧杯、温度计、水、食用油

分析和论证: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同。评估与交流:

1、水的比热容较大,降低相同的温度,放出较多的热量,白天把水放出去,土地吸收相同热量,比热容小升高温度较快。

2、新疆地区沙石比较多,比热容小,吸收(放出)相同热量,升高(降低)的温度较多,温差比较大。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