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文秘知识>最新化学与健康论文题目(精选5篇)

最新化学与健康论文题目(精选5篇)

时间:2023-09-26 07:18:21 作者:曼珠 最新化学与健康论文题目(精选5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化学与健康论文题目篇一

化学工业是对环境中的各种资源进行化学处理和转化加工的生产部门,其特点是产品多样化、原料路线多样化和生产方法多样化。

由于其生产特点决定了化学工业是环境污染较为严重的行业。

1. 1 污染物的来源

化工生产中,随着化工产品的原料路线和生产工艺的不同,所排放出的污染物也多种多样。

化学反应不完全。

化工生产过程中,随着反应条件和原料纯度的不同,原料不可能全部转化为成品或半成品。

余下的低浓度或成分不纯的物料,常作为废弃物排出而进入自然环境。

化学反应的副产品、产品和中间产物。

化工生产过程中,在进行主反应的同时,也常伴随一些副反应。

这些副产品如不加以回收利用,当作废料排出就会污染环境。

化工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弃物。

化学工业排放出的废弃物,不外乎三种形态的物质,即废水、废气和废渣,总称工业“三废”。

燃料燃烧可以为化工生产过程提供能量,以保证化工生产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进行。

但燃烧产生大量烟气和烟尘对环境产生极大的危害。

无论采用直接冷却还是采用间接冷却,都会有污染物质排出。

另外,升温后的废水对水中溶解氧产生极大影响,破坏水生生物和藻类种群的生存结构,导致水质下降。

化工生产大都是在气相和液相条件下进行,物料大都使用管道输送,在生产和输送过程中,由于设备和管道不严密、密封不良、腐蚀严重或操作不当等原因,往往造成物料泄漏。

化学物料或产品从设备和管道中泄漏出来不易回收而造成环境污染。

污染物的污染特点

化工厂一般多集中在水源较丰富的江、河、湖、海附*,生产中的废水大都排入水域,因此化工产业对水域的污染变尤为严重。

化工污染的特点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毒性大,有刺激或腐蚀性

化工厂排出的废弃物中,有些是有毒或剧毒物质如废水中所含的氰、酚、砷、汞、镉和铅及无机酸、碱类等带有刺激性、腐蚀性的物质,这此物质对生物或微生物有毒性或剧毒性;废气中含有刺激性和腐蚀性气体很多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氯气、氯化氢和氟化氢等,能直接损害人体健康,腐蚀金属、建筑物,污染土壤等。

(2)种类多,危害大

化工生产排出的污染物种类繁多,除氰、酚、砷、汞、镉、铅等外,还有各种有机酸、醇、醛、酮、酯、醚和环氧化合物以及粉尘、烟气和酸雾等浮游粒子。

这些污染物对环境、对生物、对人体都有很大危害。

污染物进入水体会增加水中酸碱度或大量消耗水中的溶解氧,或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使水体遭到破坏。

酸碱污染物进入土壤,会使土壤遭到破坏,植物生长受到影响。

大气中的污染物浓度增加,还可能影响气候和气象的变化。

(3)污染后恢复困难

受化工污染物污染的水域,即使减少或停止污染物排出,要恢复到水域的原来状态,需要很长时间。

特别是对于能被生物吸收的重金属污染物质,即使停止排放后也很难消除污染。

被农药污染的土壤,恢复原来状态一般需要数百年。

2. 化学工业中的环境保护

21世纪要求从传统的线形经济到循环经济的变革即可持续发展。

通向可持续发展道路则要经过以下几个阶段:末端治理—清洁生产—生态工业—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

化工的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cleaner production)是将预防和治理污染。

贯穿于整个工业生产过程和产品的消费使用过程中,尽量使之不产生或少产生废物,以期对人类和环境不产生或产生最小的危害,这是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工业与环境规划行动中心(un-ep ec/pac)提出的。

它表述了原材料-生产-产品-消费使用的全过程的污染防治途径。

化学工业清洁生产的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开发和采用闭路循环技术,其核心在于将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最大限度地加以回收利用和循环利用,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生产过程中排出的三废数量。

清洁的产品:产品设计应考虑节约原材料和能源,少用昂贵、短缺及有毒有害的原料,改变产品品种结构,使之达到高质量、低消耗、少(或无)污染;产品在消费使用过程中和使用后,不会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产品的包装安全、合理,在使用后易于回收、重复使用和再生,产品的使用功能和寿命合理。

清洁的能源:开发和利用各种节能技术,合理利用常规能源,尽量做到高效率、低消耗;开发和利用可再生的能源和新能源,节约能源,提高其有效利用率。

清洁后处理:有效处理和综合利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不可避免排出的副产物或废弃物,使之减少或消除对人类和环境的危害;研究开发和利用低耗、节能、高效的三废治理技术,强化管理,使最后必须排放的污染物对环境的污染及对人类的危害达到许可范围或最低限度。

清洁生产从狭义上讲,是一种具体的技术(方法),它包括节能、降耗、节水、安全、无污染等内容;从广义上讲,是一种包括哲学、经济学、环境科学、企业管理学、生产工艺学等方面的综合科学,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模式。

生态工业

生态工业是指仿照自然界生态过程物质循环的方式来规划工业生产系统的一种工业模式,在生态工业系统中各生产过程不是孤立的,而是通过物料流、能量流和信息流互相关联,一个生产过程的废物可以作为另一过程的原料加以利用。

生态工业追求的是系统内各生产过程从原料、中间产物、废物到产品的物质循环,达到资源、能源、投资的最优利用。

图1所示为理想工业生态系统的示意图。

化学与健康论文题目篇二

在这样一个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自媒体已经成为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信息传播工具,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需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该结合自媒体进行改革。

自媒体时代;传统;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一、青少年自媒体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1)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在2012年我国教育部门颁布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指导规划》中明确指出,对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为了满足提高青少年的心理素质,促进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需要。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他们在心理上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与困扰。所以,在青少年群体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十分必要。

(2)青少年自身发展的需要。青少年阶段是一生中发展最重要的阶段。处于这个时期的青少年会遇到不同类型的心理困惑,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对他们日后的心理健康发展造成影响。调研发现,虽然有许多学校对于刚刚入学的青少年都进行了心理测试,并做好了记录工作。但是,却没有进行后期的跟踪调查工作,有些学校定期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却没有设立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影响了国家素质教育的实施。

二、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受到限制。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青少年主要通过学校开展的课堂教育与课外活动等了解相关的心理健康知识,或者以固定的课本作为载体,教师通过口头教育的形式对青少年开展教育工作,所涉及的教学内容十分有限,教师传授知识的速度比较缓慢,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都比较单一,导致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都受到了严重的限制。

(2)教师队伍的限制。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相关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队伍还比较匮乏。许多学校中没有设置专门的心理咨询室,更没有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许多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都是兼职。此外,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往往承担着多个年级的教育工作,导致工作开展更加困难。

(3)学生思想的限制。许多学校都开始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设置了专门的心理咨询室,有专业的书籍、舒服的座椅等,与教室相比较更加舒适温馨。但是,心理咨询室的利用效率却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许多学生心里有秘密却没有办法跟老师沟通,怕老师对自己产生偏见。这样就导致学生很难向教师说出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学生不敢正视自己的问题,问题得不到解决,最终导致学生出现心理健康的问题。

三、结合自媒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化学与健康论文题目篇三

“民以食为天”,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关心食品不仅仅是“食以果腹”,更多地是关心食品的营养、安全卫生、贮藏、综合利用等问题。

本文在描述“食品化学”的定义的基础上,说明食品化学在食品安全、打击伪劣食品、食用产品加工质量、食品资源的综合利用中所起的作用,论述了食品化学对人类健康的重要性。

食品,化学,人类健康

当今世界,人人都在从不同的角度关心食品。

经济不发达地区(或云尚未解决温饱的地区),人们所关心的问题是能得到足够数量和种类的营养素。

在经济发达地区,已有丰富的食品供应,而且许多农副产品通过深度加工以及加入化学物质后,改变成丰富多彩的各式食品。

此时,人们关心的是食品的成本、质量、品种和制作上的方便,加工过程以及化学添加剂对食品卫生和营养价值的影响。

这正是食品科学—一门涉及到食品的特性及其变质、保藏和改性原理的科学所要研究的问题[1]。

在科学领域中,食品科学是涉及到细菌学、化学和工程学的综合科学。

食品化学是食品科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主要是一门研究食品的组成、特性及其在贮藏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化学变化的科学[1]。

例如在销售新鲜水果和蔬菜时,食品化学家就要研究如何维持其生命过程的适宜条件;而长期保存食品时,食品化学家主要研究的是适宜生命生存的条件,比如热处理、冷冻、浓缩、脱水、辐射处理和添加化学防腐剂。

安全性是任何人选择食品都最关心的问题,也就是说,任何食品在消费时不能有任何有害的化学物质或细菌的污染。

食品变质后或发生不良变化后,其质构、风味、颜色和营养价值都会发生变化,乃至产生毒素。

前几项凭直觉容易察觉,而后两项则只能通过化学方法才能检测到。

通过化学分析手段,对有毒成分的了解,促使人们采取许多控制措施,以便尽可能地减少因消费食品或在加工中加入的物质而可能引起对健康的危害[2]。

花生很容易变质,产生黄曲霉素,这种毒素能诱发肝癌;在豆类及谷类中存在着蛋白酶抑制剂、血球凝聚素和色素,卷心菜、萝卜、菜籽等中含有具有抗甲状腺作用的含硫葡萄糖苷,在木薯中和豆类植物中存在着有毒的氰类化合物,豆科和茄科植物中存在豌豆素、黄毒素,植物抗毒素,在菊科植物中存在有能导致肝脏静脉闭塞和引起肺部中毒的双稠吡咯啶生物碱类,黑胡椒中存在有能致癌的黄棕素[2]。

食用动物性食品后有发生猪肠毒素病和贝壳类的麻痹性中毒,发生最多的是由海洋动物引起的鱼中毒(食用含有毒组织的鱼所引起)类中毒(食用曾摄入浮游生物并浓缩其毒素的贝壳类所引起)。

为改善营养价值,保持新鲜度,创造某些期望的感官性质或有助于加工,而加入到食品中的一种或数种化学物质(即食品添加剂)。

目前,世界上使用的添加剂多达到2000种以上,其中许多是有毒的,必须通过测定,监测其食用的安全性。

亚硝酸盐和—n—亚硝基化合物用作食品保鲜剂和着色剂也有很长的历史,主要是用于肉类(火腿)和鱼类食品,这两种试剂都有可能产生具有强致癌作用的亚硝胺。

作为稳定剂、增稠剂和胶凝剂的角叉胶与溃疡性结肠炎及胃肠道其它组织的变化有关。

偶氮染料色素添加剂(如黄油)有可能导致肝肿瘤和膀胱肿瘤[2]。

由于食品加工过程中,卫生条件控制不好,微生物很容易生长,它们可产生霉菌毒素,黄曲霉毒素、肉毒杆菌和肠毒素。

在正常生产、加工和处理过程中,由于疏忽,使得一些污染物通过不同的途径进入到食品中,如烟熏食品中有一些能致癌的多环芳烃。

另外,食品中残留有剧毒的杀虫剂和除草剂。

重金属作为一种普遍的环境污染物和偶然的食品污染物而日益受到关注。

汞能损害中枢神经系统,镉能导致动物和人类肾小管损伤、贫血、肝功能受损和睾丸损伤。

能致麻木和头痛的多氯联苯很少出现在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中,但它们常存在于鱼、家禽、乳和蛋中[2]。

为保证人类饮食安全和身体健康,通过化学家、生物学家、微生物学家、病理学家和流行病学家共同研究,才能作进一步的识别和解释,同时制订相应的管理措施。

进行食品的加工和贮藏,食品化学家起着关键的作用。

当今市场上充斥着许多假冒伪劣商品,掺假现象时有发生。

比如以酒精兑水充当白酒;黑胡椒中掺入砂子、叶子、枝、梗、小麦粉、碗豆粉等;辣椒粉中掺入银朱、赭石等;香精油中掺入松节油、其它油和酒精;醋中掺入硫酸;咖啡中掺入烘烤过的谷粒、烧焦的菜豆和豌豆等;茶叶中掺入冲过再弄干的茶叶和其它植物的叶子;牛乳中掺水、淀粉、树胶、苏打、糊精等;糖中掺入砂、石灰、纸浆等;巧克力掺入淀粉、磨碎的硬饼干等。

由于每一种食品其特定的营养成分含量和比例各不相同,只要能有效地检测某一食品中特定的成分,便能推论出该类食品是否掺假。

因此,食品化学家们通常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来了解食品的天然特性,研究常被当作掺杂物的化学制品和检测它们的手段。

食品化学是有效地控制伪劣产品必不可少的科学。

如何能在加工过程中保持食品中的原有营养成分,同时又能有效地除去毒素,这是食品加工过程中最感头痛的问题,这直接关系到人类的身体健康。

加工的一个重要优点,就是使食品能在可食用条件下贮藏更长的时间。

由于加工过程的激烈性,产品的天然特性往往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有的是期望的(如加热使蛋白酶抑制酶等抗营养分子失活),有的是不期望的(如加热破坏维生素),高温时,蛋白质中的氨基酸能与还原糖发生美拉德反应,从而使蛋白质的利用率下降。

对蔬菜进行速冻加工时,如不预先杀死其中的酶,其组织有可能在冷冻贮藏期间催化有害的反应。

另外,当蔬菜或肉解冻时,大量的水溶性维生素和矿物质从解冻渗出物或烹调之中损失。

对食品进行脱水干燥时,会因不同种类和不同的脱水方法不同程度地发生物理变化、化学变化以及生物化学变化,尤其是维生素c的破坏和蛋白质生物价值的降低。

食品化学家通过对上述变化的规律进行认真地检测和研究,来设计出最佳的食品生产、质量改良和贮藏的方法。

任何食品的基本组成不外乎以下几类,即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油脂、维生素等。

农副产品的深度加工主要就是充分利用上述的一种或多种成分。

玉米中主要成分是淀粉,其次是油脂和蛋白质;油料种子比如油菜籽、花生、黄豆等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油脂;甘蔗中的主要成分是蔗糖;小麦中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和面筋蛋白;一些药材中的主要药理成分是生物碱类、黄酮类等;一些蔬菜水果,如山楂、刺梨等主要是富含维生素c[1]。

综合加工利用就是要充分利用上述的一些营养成分,提高附加值,减少资源浪费。

目前菜籽的加工方面只是充分地利用了其中的油脂,而其高营养价值的蛋白质只是作为饲料或者作为肥料使用。

在黄豆加工方面,许多只是利用了其中的蛋白质,而未能充分利用其油脂。

在许多粉丝加工厂,只是利用了其中的淀粉,而未能利用其中的油脂和蛋白质。

缓解粮油供求矛盾,除了大力发展生产,提高产量外,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要进行综合加工利用,减少浪费。

比如,单只利用菜籽油,每公斤只能提供13167kj的热量,如能充分利用其中的蛋白质,可多为人类提供3344kj的热量[1]。

食品化学是研究食品的化学组成及其在贮藏和加工过程中的变化,通过化学检测确定食品的安全性,并为加工工艺的最优设计,为确保营养元素不在加工过程中损失掉提供可靠的保焊接接头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要保证产品质量,就必须对这些工艺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认真检查,样样把关,在操作过程中,如发现与焊接工艺要求不符的,必须尽快提出,尽快解决,不能包庇,这样才能保证质量,防止事故的发生。

化学与健康论文题目篇四

摘要:

根据高职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结合临床检验岗位人才需求,分析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生物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提高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效果。

关键词:

高职;医学检验技术;生物化学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是基于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的学科,医学检验在医疗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具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检验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技能,能在各层次医院、血站、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检疫部门从事检验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生物化学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涉及内容多,概念抽象。随着生命科学研究和医学研究的快速发展,生物化学在临床医学领域中的应用变得越来越广泛,尤其是生物化学在临床检验中的作用不可小视。高职院校学生基础知识不牢固,理解能力较差,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因此,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值得思考。

1存在的问题

理论教学课时少

相对于护理专业而言,虽然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生物化学一周多一节课,但还是不够用。生物化学作为专业基础课,从三大营养物质代谢,到基因表达,知识量很大。如果一节课讲太多内容,学生接受起来很困难,时间一长,容易产生逆反心理。

实验课时少,内容陈旧

生物化学课时少,理论教学都不够用,能分到实验课的课时就更少了。随着医学的发展,临床检验项目越来越多,越来越细化。对于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来说,如果在校不通过实验练习动手能力,不增强实验技能,以后很难满足工作需要。然而,实验教学内容更新缓慢,实验操作过于简单,与临床检验中涉及的生物化学应用存在一定差距。

学生不重视

由于生物化学教学时数少,有些学校甚至把其列为考查课程,容易使学生忽视该课程的重要性。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没有接触过临床,不了解生物化学和临床检验的关系,没有真正认识到生物化学在临床检验领域的重要性及应用性。学生的不重视及学时安排的不合理,导致生物化学教学工作开展起来比较困难。

2教学内容优化

生命科学和医学研究领域的迅速发展,使生物化学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变得更为广泛,加强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对生物化学知识的学习就显得极为重要。从生物化学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来看,生物化学理论和实验教学内容必须改革。教师应拓宽知识面,教学中增加生物化学与医学实践的联系,介绍生物化学在医学检验领域应用的实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把复杂的理论与临床实际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学习,激发其学习动力。实验内容也要跟上临床应用,不能因为要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而一味采用传统检测方法。如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活性的测定一直采用传统的赖氏法,学生在校学习的也是此种方法,而近年来临床上通常使用速率法来测定,此种方法的优点是检测速度快,检测结果准确,能够同时检测大批标本,节省试剂,节省人力,是目前临床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主要方法。由于学校开展的生物化学实验与临床检验应用存在一定偏差,学生在工作中遇到此类问题后,容易产生消极情绪。因此,要优化生物化学实验内容,加强与临床检验的联系,提高学生学习技能,规范操作环节,真正做到授人以渔。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还需要学习和掌握基本的生物化学检验仪器操作方法,如显微镜,基因检测仪,pcr仪,细胞筛选仪器,气相、液相色谱仪,电泳仪等。对于成绩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对其创新实验能力进行重点培养,要求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教师进行指导和点评,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培养学生实验技能。

3教学方法改革

生物化学课程较枯燥,不像解剖学、生理学有很多的图片供学生学习,大篇幅的文字讲述容易让学生提不起精神,久而久之产生厌学情绪。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对于一些内容相对简单的单元,可以采取学生自学后讨论,教师再总结的方式,做到理论与实验教学相结合,既能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又能巩固理论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对于一些内容较复杂难懂的单元,如分子生物学部分基因表达调控过程以及一些学生难以理解的分子生物学技术(pcr、重组dna技术、核酸技术、细胞信号转导与癌基因等)尽量使用多媒体、动画等教学手段进行演示,将课堂教学生动化,使学生形成形象具体的感性认识,提高学习效率。

4考核方式改革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如果动手能力不强,就只能在参加工作后重新开始学习,常导致用人单位不满。大多数高职院校生物化学期末考核以试卷成绩为主。学生为了取得一个较高的分数,临近期末时,对知识点死记硬背,为了考试而考试,考试结束后,所学知识全忘了,导致学习专业课涉及的生物化学知识时,前后联系不起来。因此,要加强实验技能考核,提高实验考核比例,引起学生重视,在锻炼技能的同时巩固理论知识。同时,加强过程性考核。总成绩由平时成绩、期中成绩和期末成绩综合评定。由于学生学习积极性较差,利用过程性考核,也可以督促其学习记忆。

化学与健康论文题目篇五

【摘要】人体是由有机物、无机物组成,人体中除了c、h、o、n几种元素以水、糖类、油脂、蛋白质和维生素的形式存在外,其余的元素主要以无机盐的形式存在。体内的无机盐能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身体健康。

【关键词】化学元素 人体健康

有些元素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材料,并通过复杂的化学变化转化为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人体本身是一个复杂的化学反应系统,生命现象就是一系列复杂的有机物相互制约、彼此协调的变化过程的体现。

一、人体内的化学元素

构成人体的元素很多。有些元素在人体内含量较多,如o、c、h、n、ca、p、k、s、na、cl和mg共11种元素,占人体体重的99%以上,属于常量元素。其它元素在人体内含量微小,仅占体重的1%不到,属于微量元素。其中f、i、si、cr、cu、mn、fe、co、mo、zn、v、ni、sn、se共14种元素,是在人体正常生命活动中所必需的而含量又低于人体总量的的元素,称为必需微量元素;其中al、ba、ti等人体内不必有的微量元素,称为非必需微量元素;其中hg、pb、cd、tl、be等对人体有很大危害的元素,称为有害微量元素。

二、一些常量元素在人体内的生理功能

常量元素在人体中的主要生理作用是维持细胞内、外液的渗透压的平衡,调节体液的酸碱度,形成骨骼支撑组织,维持神经和肌肉细胞膜的生物兴奋性,传递信息使肌肉收缩,使血液凝固以及酶活化等。

1.碳、氮、氧、氢是人体必需的常量非金属元素

c、h、o、n几种元素以水、糖类、油脂、蛋白质和维生素的形式存在于体内。氮是构成蛋白质的重要元素,是人体的生命元素。蛋白质是构成细胞膜、细胞核、各种细胞器的主要成分。动植物体内的酶也是由蛋白质组成。此外,氮也是构成核酸、脑磷脂、卵磷脂、叶绿素、植物激素、维生素的重要成分。

2.钠、钾、镁、钙是人体必需的常量金属元素

na+、k+、mg2+、ca2+四种离子占人体金属离子总量的99%。如果得不到足量的食盐,就会患缺钠症。主要症状是恶心、肌肉痉挛、神经紊乱等,严重时会导致死亡。

镁是体内多种酶的激活剂,对维持心肌正常生理功能有重要作用。钙是构成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钙和镁都能调节植物和动物体内磷酸盐的输送和沉积。钙能维持神经肌肉的正常兴奋和心跳规律,血钙增高可抑制神经肌肉的兴奋,血钙降低,则引起兴奋性增强而产生手足抽搐。

3.磷也是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主要参与机体组成及能量代谢

人体骨骼,牙齿中的磷为钙量的一半,磷也是软组织的重要成分。此外,机体中的磷还有许多结构性的性能:贮存能量、活化物质、组成酶的成分、调节酸碱平衡。

三、微量元素在人的生命活动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微量元素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已引起国内外营养界和医学界的普遍重视。

(一)必需微量元素的功能

人体正常生命活动中所必需的而含量又低于人体总量的的元素是必需微量元素。每种必需微量元素都有其特殊的生理功能。尽管它们在人体内含量极少,但它们对维持人体中的一些决定性的新陈代谢却是十分必要的。一旦缺少了这些必需的微量元素,人体就会出现疾病,甚至危及生命。

总的来说,必需微量元素在人体中的主要功能是:作为细胞和组织的成分、作为功能蛋白质的成分、维持身体内的渗透平衡、作为酶的激活物、参与神经脉冲的传递。

1.碘 通过甲状腺素发挥生理作用,维持中枢神经系统结构。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微量元素。

2.硅 硅元素在人体内,主要参与粘多糖的合成与代谢。人体缺硅,可导致关节硬化和动脉硬化,以及其它心血管疾病。

3.锌 是人体中最重要的微量元素之一,是直接参与免疫功能的重要生命相关元素,锌缺乏时,会引起食欲减退、免疫功能低下、眼睛呆滞无神、皮肤粗糙易感染、贫血、视力下降、毛发枯燥,甚至引起肝脾肿大,从而导致发育缓慢。

4.氟 是骨骼和牙齿的正常成分。可预防龋齿,防止老年人的骨质疏松。

5.钴 是维生素b12的重要组成部分。钴对蛋白质、脂肪、糖类代谢、血红蛋白的合成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并可扩张血管,降低血压。

6.铬 可预防高血压,防治糖尿病、高血脂胆石。铬元素 可协助胰岛素发挥作用,防止动脉硬化,促进蛋白质代谢合成,促进生长发育。但当铬含量增高,如长期吸入铬酸盐粉,可诱发肺癌。

7.铜 铜还与人体皮肤的弹性、润泽有密切的关系。其主要功能是参与造血过程;增强抗病能力;参与色素的形成。铜含量在体内减少时,会影响铁的吸收,导致铁的利用障碍,最终发生缺铁性贫血。

8.锰 能刺激免疫器官的细胞增值,大大提高具有吞噬、杀菌、抑癌、溶瘤作用的巨噬细胞的生存率。

9.硒 是免疫系统里抗癌的主要元素,可以直接杀伤肿瘤细胞。硒具有抗氧化,保护红细胞的功用。

10.铁 铁在人体中含量约为4―5克。铁在人体中的功能主要是参与血红蛋白的形成而促进造血。缺铁常常导致缺铁性贫血。

(二)非必须微量元素对人体的影响

1.铝(al)是非人体必需元素。

2.砷(as)也是非人体必需元素。

3.硼(b)也是非人体必需元素。

(三)有害微量元素

还有一些微量元素对身体能造成伤害。如铊过高易患脱发症;汞污染能使人口齿不清、步态不稳、面部痴呆、耳聋眼瞎、全身麻木,最后神经失常,身体弯弓,高叫而死,损伤中枢神经系统。严重者合并性格改变,口腔炎症和双手震颤;铅能损坏所有体内器官,影响智力发育和骨骼发育,造成消化不良和内分泌失调,导致贫血、高血压和心律失常,破坏肾功能和免疫功能等;镉污染能使各个关节针刺般疼痛,轻微活动能引起多发病理骨折,最后衰弱疼痛而死。

由此看来,这些看来不起眼的元素,对人的健康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微量元素对人体特别重要,摄入量过多过少都能引起疾病。人体内各种元素含量都要保持一定的比例。

相关范文推荐
  • 09-26 幼儿园春季学期大班工作计划表格(实用5篇)
    光阴的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成绩已属于过去,新一轮的工作即将来临,写好计划才不会让我们努力的时候迷失方向哦。我们在制定计划时需要考虑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并保持灵活
  • 09-26 2023年妇联工作的心得体会(汇总5篇)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通过记录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借鉴他人的经验,规划自己的
  • 09-26 结婚纪念日高情商句子(精选5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我为
  • 09-26 幼儿园个人总结前言(优质8篇)
    围绕工作中的某一方面或某一问题进行的专门性总结,总结某一方面的成绩、经验。那关于总结格式是怎样的呢?而个人总结又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总结范文,供大家
  • 09-26 最新物业保洁主管工作总结 物业保洁部主管述职报告(实用8篇)
    总结的内容必须要完全忠于自身的客观实践,其材料必须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不允许东拼西凑,要真实、客观地分析情况、总结经验。相信许多人会觉得总结很难写?以下是小编收集
  • 09-26 两会心得体会感想 学习两会心得体会报告(优秀6篇)
    心得体会是对所经历的事物的理解和领悟的一种表达方式,是对自身成长和发展的一种反思和总结。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
  • 09-26 2023年大班父亲节活动方案及反思教案(实用5篇)
    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方案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方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方案策划
  • 09-26 大班社会志愿者教案反思(模板6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
  • 09-26 2023年反校园欺凌倡议书六年级(优质10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
  • 09-26 物业维修工转正申请书 维修工转正申请书(汇总9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