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思想汇报>虎门销烟教学反思 虎门硝烟教学反思(优秀5篇)

虎门销烟教学反思 虎门硝烟教学反思(优秀5篇)

时间:2023-09-23 10:59:21 作者:念青松 虎门销烟教学反思 虎门硝烟教学反思(优秀5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虎门销烟教学反思篇一

虎门销烟是中国近代史上极为重要的历史事件,中国社会以此为分水岭,结束了泱泱大国的天朝梦,逐步跨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开始了最黑暗的历史进程。这段历史进程成为了每个炎黄子孙心中永远的痛,但在这段进程中中国人民表现出来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则成了现代中国人的宝贵财富。

学习《虎门销烟》,最为重要是通过感受、体会虎门销烟这一历史事件中的人物情感、行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那么,什么才是有效的爱国主义教育呢?显然,空喊口号、空有热情、空去景仰都不是爱国主义教育,真正的爱国主义教育应是使学生通过对这一历史事件思考:今天,我们要怎么做才最有益于咱们这个国家。因此,在教学中,我注意引入大量的历史资料与现代事件,结合学习课文时学生对课文情感内涵的把握,努力使学生明白真正的爱国需要我们认清自己,踏实努力,避免历史悲剧的重演。

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在具体的教学中,其策略为以读激情、以读促思、以读促写,做到内化语言,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将工具性和其承载的人文性有机结合起来。

1、以读激情。如第四、第五自然段的教学,我主要通过有效地读的指导,激发学生的爱国情。课文第五自然段,以雄健的笔触描绘了虎门销烟的结果。在教学中,我一层层激发学生情感,如你的朗读似潺潺溪水,你的朗读似奔腾江河,你的朗读似咆哮大海,最终促进了学生情感的爆发,真切地体会销烟之壮――壮我民心,壮我国威。又如课文第四自然段,细腻地描绘了老百姓在销烟后的激动喜悦之情,为了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百姓的喜悦之情,我引入鸦片对人体、对民众伤害的资料,引发了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做到了读有味、读有情、读有思。

2、以读促思。这一教学策略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文本的读,二是对补充文本的读,我认为第二种读如能建构在第一种读的基础上,将是相得益彰,互有裨益的,而非是所谓的脱离文本,主次不分。下面谈对文本的读。以第二自然段的教学为例,课文详细地描述了销烟时来的各种人等,且每一人等皆以自己独有面目出现,这就非常值得引发学生思考:他们这些人为什么会有如此面目。如百姓为何闻讯赶来,官员何以身着朝服,外国商人何以面对中国百姓?这些问题的思索,必然将学生的阅读引向深入,进而体会虎门销烟的非凡意义。再谈对补充文本的读。我们需要承认的是,思考需要翅膀,语文阅读的思考更需要翅膀,翅膀在何处?――教师补充的恰当的课外文本。一个合格的语文老师必须替学生接好飞翔的翅膀。本课教学末,当学生的情感和文中百姓的情感交融在一起,欢天喜地、憧憬未来的时候,我适时引入虎门销烟后的诸多历史资料,引导学生思考,明白我们今天纪念虎门销烟,是要牢记历史,感怀先贤,更是激发壮志,为国努力,避免悲剧重演。

3、以读促写。语文学习的最直接目的便是学习语言,会读会说会写。第三自然段的教学努力引导学生学习语言,内化语言,学会表达。首先引导学生自由说说课文的内容,然后读书想想课文是怎么把事情说清楚的,进而学习并掌握课文的表达方法,再用学到的方法进行语言文字的实践。做到了循序渐进,有的放矢,教学效果明显。

一、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御外辱的精神和拒绝毒品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复述课文。

2、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御外辱的精神和拒绝毒品的意识。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课时

两课时

五、教学设想

第一课时教学任务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林则徐以及时代背景。

1、了解时代背景以及林则徐事迹。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初步熟读课文,教师正音。

二、学习掌握本课生字词。

1、教师指导本课重点词语

鸦片 欺侮 盐巴 虎门销烟

历史 装点 顿时 伟大壮举

2、练习写字。

三、学习一、六自然段

四、布置作业

1、写字。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引发思考

你们知道伊拉克和美国的战争吗?谁能说说美国为什么那么容易就攻占了整个伊拉克并且活捉了他们的总统萨达姆呢?(板书:实力 虎门销烟)

二、读课题,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要求学生把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意义都都说清楚

(教师板书: 伟大壮举 )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教师过渡:

历史的车轮划过一百六十七载,今天我们只能借助影片,去虎门感受这一伟大壮举,回味那激动人心的一幕。

1、教师播放影片。引导学生自由谈谈自己看到的景象。

2、课文中是怎样描写这个场面的?我们来自由读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从课文中找出描写人多的词来。

3、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并汇报。教师帮助学生理解“水泄不通”,并拓展“人山人海”“人流如潮”等描写人多的词语,突出语言文字训练。

4、都有哪些人来了?

2)假如你是“外国商人”,面对虎门销烟,你会怎样想?

5、外国商人是如此厉害,咱中国老百姓怕不怕?相机理解“彩旗林立”。

6、林则徐怕吗?读出文中的话来回答。

四、学习第三自然段

1、学生读句子,指导读。

午后二时许,林则徐等人健步登上礼台。这时候,礼炮轰鸣,群情沸腾。随着林则徐一声令下,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开始了。

2、读第三自然段后半部分,其他同学边听边想主要讲什么?(听读)

3、学生汇报,试着在头脑里中形成清晰形象的“销烟图”,并说一说。

4、快速阅读第三自然段,想想课文是怎么说的?

教师小结:第三节是一段动作描写,用上了“先……再……然后”就使文章更加具体,更加有条理。我们看大屏幕,把这段话记住了。

大屏幕显示:(指导背诵,读写结合)

“只见一群群 ,先再 然后 。”

5、用“先……再……然后”说话。

五、学习四、五、六自然段

1、教师过渡:告诉老师,销烟就一天吗?就这么一点鸦片吗?学生回答。教师指导朗读第五自然段。从潺潺的溪流到奔腾的江河再到咆哮的大海,一步一步激发学生的情感。

2、老百姓有什么反应呢?从文中哪些地方看出来呢?

3、学生读第四自然段,教师指导。

学生个别读――学生评价――评价学生读――出示资料激发感情――学生再读――教师范读――学生齐读。

4、虎门销烟至此结束了,它销去的`仅仅是害人的鸦片吗?

5、学生自由谈,教师引读最后一段,体会“壮”。

1)学生快速通读课文,想想课文哪些地方能体现“壮”。

2)补充材料,引导学生深入感受“壮”。

6、老百姓对鸦片销毁后的生活有什么期待呢?假如你是孩子,你对未来有怎样的憧憬?假如你是母亲,你对未来有什么有什么期盼?自由说说。

7、引入鸦片战争等资料,引发学生思考。

9、教师激情总结,引读最后一句。

板书:我们中国人是不可欺侮的。

是啊,只有踏实努力,不断增强实力,我们才能理直气壮地告诉全世界(引读)――我们中国人是不可欺侮的。

也只有这样,全世界才会明白(引读)――我们中国人是不可欺侮的。

虎门销烟教学反思篇二

第一节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帝国主义的形成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和特点;垄断组织的形成;英法美德俄日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时的特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2.能力目标:

(1)通过第二次工业革命特点的教学,培养学生分析和比较历史事件的能力。(2)通过对垄断组织的教学,培养学生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物本质的能力。

(3)通过主要向帝国主义过渡的教学,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

3.情感目标:

(1)通过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通过对“垄断”的教学,让学生认识到生产关系必然要适应生产力要求。

(3)让学生认识到,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国家不平衡性和矛盾加剧。

(4)让学生认识到,殖民体系的形成标志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教学方法

(1)学习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和特点时,指导学生用列表对比的方法、阅读分析史料的方法分析问题。(2)学习垄断组织形成一目时,指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分析历史现象。(3)学习主要帝国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指导学生用概括归纳的方法,分析掌握重要的历史现象。

重点难点

1.重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垄断组织的形成、主要帝国主义国家特征。2.难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主要帝国主义国家的特点。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师: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在此基础上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在这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

1.成就

师:1870年前后,第二次工业革命蓬勃兴起。科学技术对工业生产的巨大推动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即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新通讯手段的发明和化学工业的建立。

2.特点

生:(回答并相互补充)

师:(小结)是因为两次工业革命产生的原因不同,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的主要发明,都是为满足当时的社会需要而产生的,如:英国出现“纱荒”,促成珍妮纺纱机的诞生;纺织部门使用机器后,对动力提出了新的要求,继而有蒸汽机的问世。而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以科学研究的新发现为先导的,它的新发现在生产领域的广泛应用,出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浪潮,因而,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各个领域几乎同时进行。

生:(回答,并互相纠正或补充)

下面我们看教材总结的又一个特点。

生:(读书)

生:(回答并互相补充或纠正)

师:(小结)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时,只有英国具备了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即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当时,世界上只有英国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而其他国家都还处于前资本主义的社会状态。而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时,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主义制度已经确立,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已初步形成,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所以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由此,就使得两次工业革命在日本、德国、俄国、美国交叉进行。这样,两次成果都采用,从而使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也比较快。

二、垄断组织的形成

1.形成

生:(阅读教材,回答问题)

师:(小结)主要是两个途径,一是先进的企业挤垮、兼并落后的企业,使生产和资本不断集中,产生了垄断组织;二是新兴的工业部门需要实行大规模的集中生产,使垄断组织应运而生。

2.影响

师:(总结影响)

第一、有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第二、为科研提供更有利的条件,取得新成果,加快新成果的应用步伐。

第三、垄断组织的产生为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总之,我们可以看到,垄断组织的出现,实际上是在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之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调整不仅适应了发展起来的生产力,还反作用于生产力的发展。因此,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经济处于高速发展时期。

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控制垄断组织的大资本家为了攫取更多的利润,越来越多地干预国家的经济、政治生活,资本主义国家逐渐成为垄断组织利益的代表者,政治日益腐败。资本家建立的国际垄断集团,要求从经济上瓜分世界,这促使各资本主义国家加紧了对外侵略扩张的步伐,造成了世界的紧张局势,也给亚非拉人民带来巨大灾难。

三、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期,新兴资本主义国家如美国、德国和日本的发展比较快,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如英国、法国的发展相对缓慢,俄国的资本主义也发展,但落后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

1.美国――托拉斯帝国主义(经济发展快垄断程度高)

师:在向帝国主义过渡阶段,美国是工业发展最迅速的国家。在这一阶段,美国工业由以轻工业为主发展为以重工业为主。到1894年,美国的工业产量已跃居世界第一位。这一阶段,美国的工农业比重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1889年其工业产值已超过农业产值约两倍。

美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原因:

第一、优越的自然条件。美国领土幅员辽阔,矿藏资源丰富。

第二、广阔的国内市场。领土的扩张和美国内战的结束,提供了广大市场。

第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欧亚移民不断进入美国,带来必要的技术和经验。

第四、充足的资金。内战后国内政治形势稳定,吸引了欧洲资本大量涌入。

第五、直接采用新技术和新生产方式(垄断组织)。

由于托拉斯是美国最盛行的垄断组织形式,所以被称为“托拉斯帝国主义”。

2.德国――“容克资产阶级帝国主义”(经济大发展带有强烈军国主义色彩)

师:德国在1871年统一后,经济发展的速度是惊人的。到20世纪初,就德国经济总体来说,不但超过法国,而且也超过英国,仅次于美国,跃居世界第二位。德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原因如下:

第一、从内因看,国家的统一,为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

第二、从外因看,对法战争胜利,为其经济发展提供了资金和资源。

第三、从技术看,作为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更易于采用新成就、办新企业。

第四、从生产看,德国垄断组织发展程度也很高,仅次于美国。

总之,因为德国的政治特点是容克地主控制政权,在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期,容克和资产阶级日益融合为一,容克地主大量加入垄断工业和银行业,垄断资本家则力图挤入贵族行列。由此,半专制主义的统治形式和封建的意识形态继续保存着,普鲁士的军国主义和德国垄断资产阶级的扩张欲望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容克资产阶级帝国主义”。

3.英国――“殖民帝国主义”(经济发展缓慢从殖民地榨取巨额利润)

在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时期,英国经济在继续发展。但与美国和德国相比,就相对落后了,被美、德赶上并超过,丧失了它19世纪中期以来在世界工业中的垄断地位。

英国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

第一、企业包袱重,不愿采用新技术。

第二、在殖民地可以获取高额利润,使得资本家宁愿把大量资本输往殖民地,也不愿用于更新国内企业的生产设备和技术。

总之,英国虽然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的地位下降了,但还是很繁荣的,其繁荣是建立在对殖民地的榨取上的,殖民地对英国的兴衰具有极大的意义。因此,英国被称为“殖民帝国主义”。

4.法国――高利贷帝国主义(经济发展缓慢但信贷资本发达)

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法国的经济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实现了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但这一时期,就法国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看,是比较缓慢的,被美国和德国远远超过,其经济地位从世界的第二位下降到世界的第四位。影响法国经济发展的因素,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再回答。

生:(回答,并相互补充)

师:(小结)

第一、法国小农经济大量存在,市场狭小,阻碍了工业的发展。

第二、中小企业的大量存在,限制了工业新装备和新技术的采用。

第三、普法战争战败后的割地赔款,在资金和资源上妨碍了法国经济的发展。

第四、资本家把大量资本投在国外的信贷领域,而不是投在国内生产领域。

总之,法国成为仅次于英国的第二大资本输出国。但法国的资本输出与英国不同,法国的资本输出极大部分是给外国政府的财政贷款,而不是像英国那样,是生产性的投资。这种非生产性的高利贷性质的资本输出,使法国每年收获巨额利息,法国成了欧洲的高利贷者。因此,它被称为“高利贷帝国主义”。

5.俄国――军事封建帝国主义(经济落后且有浓厚的军事性和封建性)

俄国1861年改革,标志着俄国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改革后,资本主义得到了迅速的发展。19世纪后半期,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俄国的工业有了大幅度增长。20世纪初,俄国的垄断组织已控制了俄国的工业生产,俄国也进入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但从各项经济指标看,俄国明显落后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俄国落后的主要原因在于封建残余势力的强大。政治上,沙皇专制制度的存在,导致了社会矛盾的激化;经济上,大量农奴制残余的存在,导致农业的落后和国内市场的狭窄。这些都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科技和经济的发展。沙皇为开辟国外市场,热衷于对外侵略扩张,因此俄国帝国主义带有浓厚的封建性和军事性特点,被称为“军事封建帝国主义”。

六、日本dd“带军事封建性帝国主义” (经济发展且带军事性和封建性)

师:日本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大发展,请大家先看课本相关内容思考

生:(看书并思考讨论)。

师:(归纳)日本大发展的原因主要是:a、明治维新的成功推动了经济发展;b、1885年前后,工业革命出现高潮;c、日本发动了侵略朝鲜和中国的甲午战争,获得民巨大利益,进一步促进了日本的大发展。总之,到20世纪初,日本工业革命基本完成。那么,它具有什么特征呢?请大家继续看书思考。

生:(看书并思考讨论)

师:日本封建性垄断集团因为无力用经济手段同其它强国竞争,就与军阀集团联合采取军事手段,发动日俄战争等,为其资本主义的发展寻找广阔市场。所以,日本帝国主义被称为“带军事封建性的帝国主义”。

早在1876年前,明治政府就已出台“大陆政策”:以征服朝鲜,作为征服中国的跳板;以征服中国作为征服世界的基础,抑制俄国在远东的势力发展。所以,在1876年,日本以武力强迫朝鲜签订《江华条约》;19又迫使朝鲜签定《日韩合并条约》,正式吞并了朝鲜。总之,20世纪初,日本完成了向亚洲大陆扩张的第一步,与此同时日本完成了向帝国主义过渡。

三、列强对世界的瓜分

1、列强加大对亚非拉美国家的侵略。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西方列强更加加大了对亚非拉美国家的侵略,亚洲除了日本,非洲除了埃塞俄比亚和利比里亚以外,几乎都沦为了列强的殖民地或者半殖民地、保护国;拉美国家也基本上成为美国和英国经济的附庸。

2、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由于资本主义统治和控制了世界绝大部份地区,所以,殖民体系形成,这也标志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的形成。这主要是因为资本主义的开放性和扩张性造成的。

3、评价资本主义世界体系。a、它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增长和世界贸易量的增加;b、有利于先进生产技术、思想、文化的传播,推动世界整体的进步;c、有利于打破各地区的封闭而走向相互联系与交往;d、便利了资本主义国家对世界的侵略,造成了东方国家的长期落后。

小 结:

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阶段呈现出什么特点?

生:(议论)

生:(议论)

生:(议论)

师:(小结)两国所处的客观条件基本相同,但主观条件不一样。德国的国内环境,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而俄国沙皇专制制度的腐朽,农奴制残余的存在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这说明,只有主观和客观条件都具备的情况下,后起国家的发展速度才可能超过发达国家。

思考练习:

1、比较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不同特点。

2、比较美国和法国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时呈现出的不同情形和原因。

信息反馈:

虎门销烟教学反思篇三

课时目标:

知识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6段。

潜力目标: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好处,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爱祖国,御外侮的精神和拒绝毒品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好处,培养学生爱祖国,御外侮的精神和拒绝毒品的意识。

教学准备:投影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范读第二自然段。

2、这一天的虎门给你们留下了什么印象呢?

3、学生交流,相机指导读好词语,理解词语,体会那一天的热闹、场面的隆重,景色的壮丽。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投影图片,导读第一、二句

2、工人们是怎样销烟的呢?请同学们默读第三自然段,然后画出描述销烟过程的语句

3、学生自读自划。

(1)(指读)

(2)出示:只见一群群光着脊梁、赤着双脚的民工,先向灌了水的销烟池里撒下了盐巴,再把收缴来的鸦片抛入池内,然后又把一担担生石灰倒下去。顿时,销烟池里像开了锅一样,“咕嘟咕嘟”直冒泡,散发出股股难闻的气味。

(3)销烟分几步完成?哪三步?

4、请大家看看图画,再读读这句话,想想这些民工是怀着怎样的情绪来做这些动作的呢?

四、导读第四自然段

1、看到害人的鸦片被销毁了,在观看的成千上万的老百姓有什么反映呢?

3、是啊!这些鸦片商都是惟利是图的资本家、不择手段的侵略者。他们打着平等经商的旗号,把无数的鸦片运到中国,牟取暴利,他们想让我们中国人成为他们的奴仆和挣钱的机器。林则徐邀请他们来观看这次销烟,就是为了打击他们的嚣张气焰,就是向他们发出警告,也向世界证明: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板书)

4、看录象。

五、拓展说话,加深理解

2、讲述历史好处。

六、作业

1、找一些讲述中国近代史的书籍来读一读,了解虎门销烟这伟大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以及与相关的一系列事件,如鸦片战争等;认识林则徐,并对他及虎门销烟这一事件做出自己的评价。

2、以“我站在林则徐塑像前”为题,写一段话。

板书设计:虎门销烟(1939年6月3日)

值得纪念-震惊中外伟大壮举

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

虎门销烟教学反思篇四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用“先……再……然后……”表示顺序的词语写一段表示动作的话。

4.认识虎门硝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侮的精神。

教学时间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扣图引题。

(1)出示雕像图。

(课前可让学生搜集资料,接下来可交流搜集到的有关林则徐或虎门硝烟的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板书课题,解题。

3、读了课文后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

1、范读讨论。

(1)录音范读课文。

思考:事情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事情的大致经过怎样?

(2)读后讨论上述思考题。

2.自读课文。

要求:

(1)轻声练读生字表上的字,读准字音。

(2)边读课文边画出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

(3)逐段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3.试读课文

指名分段试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

三、指导写字

1、“泄、侮”按笔顺描红。

2、“寨”结构要匀称,笔画要紧凑。

四、作业

抄写本课生字词。

(.c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关键字:虎门)

此问转载

虎门销烟教学反思篇五

《虎门销烟》一课记叙了1839年6月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的经过,揭示了虎门销烟的伟大历史意义,讴歌了中国人民爱国御侮的斗争精神,是一篇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

这是一个大快人心的壮举,因此我在教学时,时刻把学生的情绪集中在“壮”这个字眼上,首先感受销烟前的隆重、壮观,让学生自己读了第二自然段之后从文中的“水泄不通”、“彩旗林立”看出场面的隆重、壮观,然后让学生读出这种场面;接着进一步引导从将要下令时的情景和销烟时的情景中发现“礼炮轰鸣”、“群情沸腾”,让学生边读边想像当时的情景,把气势读出来;最后让学生想像自己也在现场,自己也在欢呼,体会出销烟在老百姓的心中是大快人心的,体会出人民的那种爱国的感情,当学生们把自己的情感放在其中后再去读课文第四、五自然段时,更是一种感情的迸发,学生们读得气势磅礴,震撼人心。

当学生沉浸于虎门销烟的壮举中,沉浸于林则徐的英勇斗争精神中时,我来了一个大转弯,“林则徐虎门销烟,震惊中外,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壮举,人们永远地记住了他。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记忆的模糊,今天我们却看到了一些格格不入的现象。目前zou私du品现象依然猖獗。那些大毒枭想尽一切方法从国外贩毒运毒。为了赚取高额的钱财,他们不仅残害着同胞的身体和灵魂,更在危害着国家的安全。面对这样的情况,你有什么想说的?”“此时此刻,面对林则徐塑像,你还有什么想说的?”学生过于拘束,没有能很好的表达。今天布置了小练笔,不知写得如何?有待明天继续!

在预习课文时,我补充资料:清朝末期,清政府贪腐无能,中国受到外国列强的肆意欺侮。但中国人中也有一股爱国的力量,他们作出了可歌可泣的贡献。林则徐就是其中的一位。他主持的虎门销烟是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事件,它说明中国人不是好欺侮的。这次行动狠狠地教训了外国列强的嚣张气焰,大长了中国人的志气。

这是一篇爱国主义教育的课文。在本篇课文教学中,我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和孩子们在历史中反思。

1、开课向学生介绍了鸦x战争,以及用数字让学生明白鸦x对中国国民国力的毒害。为学生学习课文做好铺垫。

然后从整体入手,说说你认为的虎门销烟是件怎样的事件?而引导到“伟大壮举”,以此为中心点,找出相关的段落来学习体会。

2、抓住文本,落实文字的训练。读通课文,抓住关键词、段来走进文本。指导朗读。让学生真真切切回到当时的历史年代。

3、回顾是为了更好的展望。了解历史是责任和义务,那么做好现在和以后更是大有必要。

目前zou私du品现象依然猖獗。那些大毒枭想尽一切方法从国外贩毒运毒。为了赚取高额的钱财,他们不仅残害着同胞的身体和灵魂,更在危害着国家的安全。面对这样的情况,你有什么想说的?”“此时此刻,面对林则徐雕像,你想说些什么?”

相关范文推荐
  • 09-23 烘焙屋创业计划书结论(大全5篇)
    计划是指为了实现特定目标而制定的一系列有条理的行动步骤。写计划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计划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
  • 09-23 酒店安保部工作计划和目标(优质5篇)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面临各种变化和不确定性。计划可以帮助我们应对这些变化和不确定性,使我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和情况的变化。计划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清晰的方向,帮
  • 09-23 与政府合作框架协议 合作合同协议书(汇总10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
  • 09-23 自愿离婚协议书版 自愿离婚协议书自愿离婚协议书(优秀9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这里
  • 09-23 最新就业协议的档案(优质7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
  • 09-23 2023年财务行政年终工作总结与计划(大全7篇)
    计划可以帮助我们明确目标、分析现状、确定行动步骤,并在面对变化和不确定性时进行调整和修正。计划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计划书范
  • 09-23 2023年治安调解协议书(优秀5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
  • 09-23 最新离婚协议书房产证号错了了怎样更改(精选5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这
  • 09-23 2023年幼儿园节日小班活动计划及反思 幼儿园小班活动计划(汇总8篇)
    制定计划前,要分析研究工作现状,充分了解下一步工作是在什么基础上进行的,是依据什么来制定这个计划的。写计划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
  • 09-23 2023年社区开展义诊活动简报(优质8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