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思想汇报>不懂就要问教学设计(汇总22篇)

不懂就要问教学设计(汇总22篇)

时间:2023-12-27 23:59:49 作者:QJ墨客

教学计划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方向和目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请大家参考以下教学计划范文,了解不同学科和年级的教学计划安排。

三年级语文《不懂就要问》教学设计

1、认识17个字,会写9个字。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养成“不懂就问”的好习惯。

1、孙中山的相关资料。

2、课件。

一、导入新课。

1、课前交流搜集的有关孙中山的相关资料。

2、今天咱们就来学习一篇孙中山小时候读书的故事。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自读感知,合作识字。

1、同学们已经掌握了很多识字方法,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解决。

2、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3、课件出示词语卡片,教师检查认读情况。

(1)指名读,读的对就跟读。

(2)全体同学齐读词语。

4、教师检查生字。

(1)指名读,并谈谈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

(2)齐读生字,重点强调易错的字。

5、再读课文,相信同学们一定会读的更通顺、流利,边读边标出自然段。

6、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要听准字音。

三、细读课文,感悟表达。

1、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看看从课文中你知道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

2、交流:你读懂了什么,从哪儿读懂得,读出来给同学们听听。

a、指名读读这段话。

b、你能这段话加上标点吗?

c、让学生反复朗读这段话,体会句号和逗号的不同。我们认识了逗号与句号,从现在开始再写话时要正确地运用逗号与句号。

3、讨论交流: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

(1)如果学生提出为什么“孙中山的提问把同学们吓呆了,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呢?”让学生读第1、4自然段,联系上下文理解。通过这两段的学习,让学生明白:在私塾里,从来没有人敢向先生提问题,而且先生也很严厉。孙中山很聪明,在很短的时间能将老师要求背的书一字不错地背诵出来。

(2)对于课文中不懂的地方你是怎样做的?

(3)在以后的读书过程中,如果遇到不懂的地方你会怎么做呢?(会像孙中山一样不懂就问)。

4、学习了课文,我们对孙中山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现在你有什么话想对他说呢?

四、读者论坛全文,体会感情。

五、作业设计。

1、你还知道孙中山先生的哪些事?讲给同学们听听。

2、你还想了解哪些伟人小时候读书的故事?请搜集有关资料。(以上作业可任选一题)。

三年级语文《不懂就要问》教学设计

《不懂就问》这篇课文记叙了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学习时明知可能挨打,还是向老师提问的故事,反映了他学习主动、喜欢刨根问底的好品质。其中,课文的第三至八节是课文的重点内容。全文所写内容虽然与当代学生的生活相距甚远,但学习孙中山先生敢于质疑、主动学习,依然有着现实意义。

三年级小学生经过一年的语文学习,已具备了一定的自主识字的能力,他们能借助拼音自己朗读课文,大多数学生都能做到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也能读出句子的语气。但课文所写内容与当代学生的生活相距甚远,要引导学生了解简单的背景知识。

1、能识记8个生字;正确书写6个生字。积累8个词语。

2、正确朗读课文,想想为什么孙中山明知会挨打,还要向老师提问。

3、学习边读边思考。

4、知道不懂就问是人的美德,更是学习的良好习惯。

学习生字,新词。能在课文的语言环境中认读。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懂得不懂就问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板书:私塾。

师:想知道那时候孩子们在私塾里是怎样读书的吗?

1.出示第二小节,学生自由读。

(1)这段话中有个生字宝宝,师指:诵(上面有拼音),集体拼读。谁记准它的样子了,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的方法。(诵,可以采用熟字换部首的方法识记。)在书写时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右上角最后一笔点不能忘。)我们写写这个字好吗?(田字格指导书写。)。

(2)私塾里读书的情景怎么样,谁读给大家听?

(3)他读得很传神,大家学着他的样子齐读一遍。

(4)简单交流读后的感受。

师补充、小结:那时候的私塾老师一般都比较严厉,谁不听话或不认真读书,还会挨老师戒尺的打。上课时,学生大多不敢向老师提出问题。

2、出示课文第一节: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读书。

集体读。

过渡:可是,孙中山却敢于不懂就问。

揭示课题:

3.不懂就要问(“懂”用红色和黄色粉笔书写)。

师:指“懂”,谁做小老师领大家认这个新朋友?

指名读课题。齐读课题。

过渡:孙中山怎么敢问老师呢?我们马上翻开课本,探个究竟,好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自学建议:

(1)轻声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读通句子。

2、学生自读。(师巡视,督促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

3、学习生字:段、糊、涂、但、厉、详。

(1)这6个生字宝宝就藏在课文中,你都认识了吗?我们开小火车认读好吗?

(2)出示:厉。

这个生字宝宝还有个孪生兄弟,出示“历”,你发现他们的秘密了吗?

(3)出示:糊。

谁能在这些生字宝宝中为“糊”找个好朋友?

男生读“糊涂”(涂,轻声)引出“糊里糊涂”(涂,扬声)女生读,集体读。

(4)我们比赛,看谁把这六个字都能认准(卡片抽读)。

4、我们把生字宝宝送到课文中,看看大家还认得他吗?

指名五个学生按1、2节;3节;4~7节;8节;9、10节轮读课文,随机正音。

好,大家课文读得很流利,我看哪位有心的小朋友边读边思考这些问题了(指“自读提示”)。

三、细读课文,深入了解。

1、师:孙中山为什么要向先生提问?

生稍作思考,然后交流。

师:糊里糊涂是什么意思?如果不糊里糊涂呢?(学习反义词)。

师:于是,他就(等学生接下去)?

生交流,师出示句子:于是,他壮着胆子站起来,问:“先生,您刚才让我们背的这段课文是什么意思?请您为我们讲讲吧!”

指名读。

孙中山怎么问老师的?“壮着胆子”问是怎么问呢?谁来壮着胆子问一问?(指名读)。

师:不错,你犹豫了一下,鼓足勇气读下去了。谁再来?

好,你提问时态度很诚恳,很尊重先生。我们一起来提问一次,好吗?

你壮着胆子问老师时心情怎么样?(体会孙中山此时紧张的心情)为什么紧张?(初步感受孙中山明知可能会挨打,但仍然勇敢地向老师提出问题的可贵精神。)。

2、当他提出自己的问题后,老师和同学又是怎样的呢?再读课文4~8节。

师:谁来说说同学们是怎么做的?

学生交流。

师:“摇头晃脑念书”是怎么念?

出示:冬冬爱写诗,作诗时摇头晃脑,真像()。

指名填写。

“课堂里霎时变得鸦雀无声”是什么样子的?谁来描述?

出示:教室里鸦雀无声,连一根针()。

指名填写。

谁能给“霎时”找个意思相近的朋友?

过渡:老师真的打孙中山了?为什么?

生交流,师出示:孙中山说着,就把那篇课文一字不漏地背了出来。

指名读(注意语调)。

你为什么要重读“一字不漏”?(体会孙中山是一个认真学习的好学生,因此,老师没有用戒尺打他。)。

3、分角色朗读课文4-8节。

过渡:既然孙中也怕挨打,那他为什么还要向老师提问呢?读课文第9、10节。

学生交流后出示句子: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男女生轮读句子。

齐读句子。

交流感悟。

四、小结、拓展。

不懂就问是人的美德,更是学习的良好习惯。你平时遇到不懂的问题时是怎么做的?

拓展作业:课后了解孙中山的其他故事。

不懂就要问

学习目标:

1.能读准生字的字音。

2.读懂课文一、二自然段。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目标2。

教学准备:小黑板、生字卡。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在学习上经常会遇到一些不懂的问题,你会怎样做呢?

2.今天我们要学习15课《不懂就要问》。课文讲谁不懂就问,他问谁呢?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自由读课文,要求划出生词,读准生字字音,标出自然段。

2.正音:孙、诵是平舌音;涂在“胡里胡涂”中读轻声。

多音字:晃、背、呆。

3.汇报所画生词。

4.分自然段读课文。

三、读懂课文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划出不懂的词语或句子。

2.理解私塾:旧时私人(家庭、宗族或教师自己)设立的教学处所。

3.学生在私塾里读书与我们现在有什么不同?

a.内容不同。认识《》。

b.教师方法不同。

4.齐读这一段。

四、读懂课文第二自然段。

1.默读,思考:孙中山来到学校,先做什么,接着做什么,后来又做什么?用波浪线划出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

2.理解:

照例:按平常的做法。说明孙中山每天到校都是这么做的。

3.孙中山学习认真吗?从那些词可以看出。

4.孙中山对自己的学习满意吗?

5.“这样胡里胡涂地背,有什么用呢?”“胡里胡涂”什么意思,如果我要把这句意思不变,后面把问号改成句号,应怎样改。

6.用谦恭、诚恳的语气读孙中山的话。

五、达标测评。

1.齐读课文一、二自然段。

2.查字典。

不懂就要问

1、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说说你懂得了什么。

2、找出你喜欢的部分,有感情的朗读。

3、找出自己不懂的地方。

二、再读课文,解决问题。

1、学生针对自己不懂的问题进行讨论。

2、对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给以指导。

3、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4、让学生理解“讲解、糊里糊涂、摇头晃脑的意思。

三、扩展活动。

1、说说孙中山不懂就问的好习惯对你有什么影响?

2、你平时在学习、生活中遇到不懂的问题是怎么做的?

四、小结课文。

说说你学习了不懂就问这篇课文之后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三年级语文《不懂就要问》教学设计

1、学会“要、先、思、很、少、讲、于、气”8个字,会认“那、背、跟、着、答、怕、识”8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过程方法:练习使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及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课文。

情感态度:体会遇到问题要积极面对,不懂就要问。

1.学会16个生字,认识新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学习孙中山刻苦读书,勤学好问的精神。

教具:生字词卡片。

课时:2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师:孙中山是我国的国父,是个很有学问的人,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他小时侯上学的事情。

2、板书课题,读题。

二、找“生字伙伴”,评“识字大王”

1、教师范读课文,整体感知。学生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勾画出“生字伙伴”。

2、合作交流:

这些生字你认识几个?做“小老师”教同学们读一读,争取把字音读准。

3、以小组形式向全班展示学习情况,评选“识字大王”。

4、出示生字词卡片,全班认读。

三、学习1-2段。

1.生自由读课文,想:你读懂了什么?

2.同座互相交流。

3.指名回答。

4.指导朗读。示范读、指名读、齐读。

四、学习生字。

1、借助多种识字方法识字。

方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用熟字带生字的方法识字等。

2、写字比赛:教师范写,学习新笔画,引导书空笔顺。学生练习后,自荐写字,并评奖。

一.复习导入。

认读生字卡。

二.学习3-4自然段。

过渡:面对不懂的问题,孙中山会怎么去做呢?

1.自由读3-4自然段,想: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

2.同座交流各自学习的情况。

3.全班讨论读懂的内容。

重点指导:孙中山为什么会这样想?

他为什么能做到“不懂就问”?

4指导朗读孙中山的话。

5.拓展训练:遇到不懂的问题,你会怎么办?

三.朗读全文。

学了这篇课文后,你明白什么道理?

四.指导书写。

1.认读生字卡片。

2.出示四个生字。

3.生交流如何记忆字形。

4.重点字师范写。

5.生描写。

孙中山勤学好问。

课文借用孙中山小时候上私塾的故事,告诉我们“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当学生问道孙中山向先生提问,不怕挨打吗?孙中山说:“为了弄清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理解孙中山回答同学的那句话,学习他的勤学好问的精神。特别是课文中的一个教学难点,理解为什么孙中山宁可冒着挨打的危险,也要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通过学习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像他学习不要害怕被责备,不同就要大胆的问。同时我也反思自己平时有没有这样的行为,是不是在无意间扼杀了学生提问的勇气很积极性。

不懂就要问

教学目的:

1、让学生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掌握本课的生字。

3、让学生理解糊里糊涂、私塾、摇头晃脑的意思。

4、通过学习这篇课文让学生养成不懂就问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抓住课文的第二自然段让学生学习。

教学难点:

让学生懂的不懂就问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方法:

朗读法、调查法。

学法指导:

指导学生自读自晤,遇到不懂的地方就问。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习认读生字。

1、让学生借助拼音读认读生字。

2、说说在生活中哪里见到过这个字。

3、给认读生字组词。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让学生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圈起来。

2、说说你读懂了什么内容。

3、教师点评。

三、教学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

2、让学生说说在生活中哪里见到过这个字。

3、让学生口头组词。

4、分析生字的写法。

四、指导书写。

板书设计:

三年级语文《不懂就要问》教学设计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孙中山对待学问的态度,学习他的勤学好问的精神。

・・2、指导学生会认本课两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理解孙中山回答同学的那句话,学习他的勤学好问的精神。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的时代背景,理解为什么孙中山宁可冒着挨打的危险,也要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1.(板书课题)看到这个题目,同学们心中会产生哪些疑问?(课文里是讲谁不懂?哪儿不懂?要问谁?“不懂就要问”是谁说的?他为什么要这样说?……)。

・・2.带着问题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不明白的字、词意可查字典,字典解决不了的问题可划划、圈圈。读完读文还可跟周围的.同学小声议论议论。

・・3.在初步感知全文的基础上,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这篇课文记叙的是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里读书,为了弄懂书里的意思而大胆向先生提出问题的故事。)。

・・4.同学们交流有关孙中山先生生平事迹。

・・二、深入学习,质疑解疑。

・・细读课文,围绕重点展开质疑、讨论研究,进一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1.什么叫“私塾”?“私塾”与现在的学堂教与学有什么不同?

・・(这一问题的提出,要让学生懂得,正因为先生只教读和背,从来不讲意思,所以才发生了孙中山提出问题,要先生讲意思的故事,这也是故事发生的原因。)。

・・2.指名读第二自然段,质疑、解疑。

・・(通过两次问题的讨论,让学生从“照例”、“流利”、“连连点头”、“壮着胆子”等词语中领悟到孙中山读书认真,学业完成得极为出色,表达了他不满足已有的成绩,有进一步要求理解课文意思的愿望。)。

・・。

《不懂就要问》教学设计对比谈

“是呀,不懂就问也是一个好习惯。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读书的一个故事。”我发现,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都被激发出来了。课堂上,我们通过抓住“壮着胆子”等词理解孙中山的质疑精神;抓住“吓呆”“鸦雀无声”等词理解同学们面对孙中山对先生的提问的惊讶、害怕心理;抓住“拿着戒尺”“厉声”体会先生的严厉;并通过朗读体会孙中山乐与思考、敢于提问的学习态度,也从中懂得了学习要有“不懂就问”的良好习惯。这堂课虽然结束了,但是我明白,“不懂就问”使我们每时每刻都应该养成的好习惯。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女里去用好它。

“是呀,不懂就问也是一个好习惯。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读书的一个故事。”我发现,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都被激发出来了。课堂上,我们通过抓住“壮着胆子”等词理解孙中山的质疑精神;抓住“吓呆”“鸦雀无声”等词理解同学们面对孙中山对先生的提问的惊讶、害怕心理;抓住“拿着戒尺”“厉声”体会先生的严厉;并通过朗读体会孙中山乐与思考、敢于提问的学习态度,也从中懂得了学习要有“不懂就问”的良好习惯。这堂课虽然结束了,但是我明白,“不懂就问”使我们每时每刻都应该养成的好习惯。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女里去用好它。

今天是第一次上二年级下册的课,拿到教材的第一感觉就是不知道该怎样进行教学。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的教材和下册相比较,确实是量上有实质性的飞跃。虽然准备了几本教参,教师用书,但是对于我来说还是很茫然,不知道对于这么长的篇幅怎样来进行我的教学。

在上课之前,我还是用一惯的方法准备了字卡,在黑板上板书好了相应的重要句式。还没走进教室之前心里没有底,但是到了教室的时候,一切的教学设计顿时在不经意间呈现在了我的脑好中。首先,进行的师课前导入,利用课题《不懂就问》,引导孩子说出孙中山,并在黑板上用字卡出示孙字加深孩子的记忆;然后通过名字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孩子说说孙中山的事情,老师再组织孩子的语言归纳出他是伟人,并引导出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小时后的孙中山。

本课时,就是要学生能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能够流利的读通课文。第一段通过读展示“私塾、背诵、讲解”,第二段认识“流利、照例、糊里糊涂”以及句子“孙中山想,这样糊里糊涂的背,有什么用呢?”,三自然段出示句子,交给学生读长句的方法注意断句,然后认识“摇头晃脑、吓呆、顿时、鸦雀无声”,之后的几个自然段都是通过此种方法通过不同形式的读,让孩子认识我们的生字宝宝。最后是同桌互读互组词来完成生字教学。

本课时基本达到了教学预设目标,但是对于二年级的教学来说,内容上欠少,没有初步的了解课文内容,思考课文的整体性,教学应把握好尺度,注意教学的节奏。对于课前的教学要求学生预习的量不能太大,以免造成学生由于厌倦而疏忽预习,从今天的旧爱呕血上来看检查了学生的读,绝大多数孩子还是回家好好预习了的,但是为了确保教学的疏忽,课中的自由读还是不能取消,要留有足够的时间给稍微学习习惯不是很好的孩子。

不懂就要问

1、认识本课22个生字,会写10个汉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在阅读中独立认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和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爱问、敢问、进而培养学生会问、善问。

3、将学习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使学生感悟到不懂就问的益处,培养不懂就问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好问”的习惯,把不懂就问化为学习的自觉行为和生要的学习方式。

教学难点:让学生懂的不懂就问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方法:朗读法、调查法。

教学准备:。

收集关于孙中山的故事,生字,词卡片。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谈话。同学们,在你们的平时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不解或不知道的情况?你是怎样做的呢?这节课我们通过学习来认识一个人物,他就是有这不懂就问这样一个学习习惯。我们一起到书上了解一下吧。

二、新授。

自学。

1、自读识字。说说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怎样解决。

不会的字可问周围的人,查字表中的拼音,联系上下文猜一猜,查字典。

读文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认识字。

2、识字反馈:把自己新认识的字读给周围的伙伴听,并做一次小老师考考别人。

识字。

读卡片:要求如果遇到自己不熟的字要诚实大胆地举起手向老师示意。这样把学生熟悉的与不熟的字进行分类,可以只在黑板上贴出不熟的生字,再重点进行巩固练习。

交流。

1、自读思考: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每段有几名话?

诵读。

以小组为单位,用不同的读文方法汇报读文。

评价。

1、巩固字音,理解字义,认读10个生字并扩词。

3、学写生字:为了把字写漂亮,大家一起来找一找,应注意哪些地方?和老师一起写一写,并比一比找出不足,不断改进。

第二课时。

一.新授。

交流。

再次感知课文,明确学习目的。

1、再次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说说读过这篇课文,你有什么问题?

2、教材为什么要选这样一篇课文让我们来学习呢?

写字。

交流学习较难的生字。

1、认读学过的及没有学过的生字并扩词。

2、向困难挑战,看谁能教会大家如何写这几个较难的生字。

3、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把字写漂亮。

练习。

照样了说一说背诵地背诵()地背诵。

()地听()地说地()。

口头练习说一说,看谁说最合适,大家来评一评。

1、学习时遇到不懂的问题,你是怎样做的?

(1)你遇到过哪些问题不懂,你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

(2)因为你好问,你得到了哪些益处(损失)。

教学反思:。

作者邮箱:dakeliuhaiq@。

不懂就要问

教学内容:《不懂就问》。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7个生字,会写9个汉字,用扑克忆喜欢的方法识字。在阅读中独立认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爱问、敢问、进而培养学生会问。

3.将学习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使学生感悟到不懂就问的益处,养成“不懂就问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好问”的习惯,把“不懂就问”化为学习的自觉行为和重要的学习方式。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好问”的习惯,把“不懂就问”化为学习的自觉行为和重要的学习方式。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同学们,在你们平日的学习生活中,有没遇到过不了解或者不知道的情况?你是怎么样做的呢?这节课我们通过学习来认识一个人物,他就有着“不懂就问”的学习习惯。我们一起到书上了解一下吧!

二、自学自主读文,提示学生学字方法,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识字。

三、识字分类识字,注重实效。

四、交流,整体感知。

1、自读思考:读文后的感受。

2、自主合作:以小组为单位,自读课文。如齐读、分角色读、分自然段、表演读文等。

五、诵读小组汇报读文,共同感知课文。

六、写字。

1、自主学习较简单的生字。

2、交流学习较难的生字。

《不懂就要问》教学设计

不懂就问(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读1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自主阅读,粗知文章的主要内容。

3、学会利用工具书,联系图画或请教他人的方法理解新词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

认读1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学会利用工具书,联系图画或请教他人的方法理解新词的意思。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课文录音,挂图。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简介孙中山,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互动识字。

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四、指导书写,巩固字形1、同学们,你们知道他是谁吗?

2、相机表扬收集资料的学生。

3、简介孙中山。

4、板书课题。

1、范读课文,要求学生认真听。

2、小黑板出示子都要求。

3、巡视辅导,照顾个别学生。

4、检查自读情况。

5、组织猜字游戏。

1、指导朗读,注意将课文读流利。

2、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鼓励学生独立分析字形。

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记生字并提示写字的姿势。

1认真看图,认识孙中山。

2课前查阅资料的同学介绍孙中山。

3读课题。

1、听读课文。

2、听要求,读要求。

3、按要求自读课文,同桌互抽读生字,小老师帮助有困难的同桌。

4、全体、小组、个别认读生字,互相纠错;个别轮读课文,互评。

5、猜字游戏。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流利,边读边想,从课文里我们知道了什么。

2、自由说。

互记生字,练习写字养成课前收集资料的好习惯,了解孙中山,为学习课文打基础。

自读课文,自主识字,互动学习。

游戏激趣,巩固生字。

整体感知,了解大意。

自主分析字形,养成乐写,爱写的好习惯。

不懂就问(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自主阅读,自主提问,在课文中积累词语与同伴分享学习的快乐。

自主提问,养成不懂就问的好习惯。

学习孙中山勤学好问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自主提问,养成不懂就问的好习惯。

学习孙中山勤学好问的精神。

教学准备词语卡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合作学习,读懂课文。

二,交流收获,加深理解。

三,精读课文,体会感情。

四、名言积累,拓展学习。

五、教学效果评价。

1,提出朗读要求。

2,提出小组学的要求,不懂的问题打上记号。

3,进行学法指导。

4,组织学生善问,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1,学了课文,你学到了什么。

2,读了故事,你觉得孙中山是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儿知道的。

3,当你遇到不懂的问题时,你怎样做?

1我们学了课文知道孙中山是一个勤学好问的人,你觉得应该用怎样的语气去读课文呢。

2重点指导6自然段。

3指导学生养成带着体会读课文的好习惯。

1、参与小组展示。

2、出示收集到的名言。

1、指导学生抄写词语。

2、摘抄好词佳句。3、齐读课文。

4、可能提出的问题:

“私塾”“戒尺”“厉声”

为何要壮着胆子?先生为什么厉声地对他说话?

5、小组运用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全班汇报交流。

6、学生交流汇报。老师引导哪些问题是需要弄明白的?哪些是重要的?

1、谈谈自己对“学问学问,不懂就问”的理解。

2、交流讨论。

1、用心体会,感受孙中山先生的情感,并读出自己的理解。

2、体会朗读。

3、懂得用心朗读体会,边读边想。

在小组内交流名言。

《不懂就要问》语文教学设计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孙中山对待学问的态度,学习他的勤学好问的精神。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理解孙中山回答同学的那句话,学习他的勤学好问的精神。

结合具体的时代背景,理解为什么孙中山宁可冒着挨打的危险,也要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一、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1.(板书课题)看到这个题目,同学们心中会产生哪些疑问?

2.带着问题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不明白的字、词意可查字典,字典解决不了的问题可划划、圈圈。读完课文还可跟同桌的`同学小声议论议论。

3.在初步感知全文的基础上,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4.教师简介孙中山,让学生对孙中山有初步的印象。

二、深入学习,质疑解疑。

细读课文,围绕重点展开质疑、讨论研究,进一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1、齐读第一自然段,教师出示投影: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读书。先生,学生。孙中山背得。至于书里的意思,先生。

2、指明读第二自然段,这段中说明孙中山学习怎样?孙中山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学生反复练读孙中山想的和说的话,读出当时孙中山的心理。

3、“壮着胆子”说明什么?孙中山提出问题后,同学们有什么反映?学生边读课文边体会勾画相关词句。

4、观察图画,对比孙中山与同学们的表情差异。然后学生反复练读课文,体会同学们害怕的心情。

6、讨论练说:为了,孙中山宁可,也要站起来提问。

7、先生听了孙中山的话后,态度有了什么变化?指名读课文。指导学生注意读出先生前后语气的变化。学生思考讨论:先生的态度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变化?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

8、出示投影: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小组合作,谈一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然后在全班交流。

三、拓展、练笔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们觉得孙中山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他的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学生各抒己见,充分发表意见。

教师小结:孩子们,现在你们知道为什么不懂就要问了吧,为了弄清道理,不懂就要问。学生再一次大声朗读课题。

四、总结:

五、板书:

不懂就要问

弄清道理

不懂就要问

不懂就要问教学设计

知识技能:

1、学会“要、先、思、很、少、讲、于、气”8个字,会认“那、背、跟、着、答、怕、识”8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过程方法:练习使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及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课文。

情感态度:体会遇到问题要积极面对,不懂就要问。

教学重点:1.学会16个生字,认识新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学习孙中山刻苦读书,勤学好问的精神。

教具:生字词卡片。

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孙中山是我国的国父,是个很有学问的人,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他小时侯上学的事情。

2、板书课题,读题。

二、找“生字伙伴”,评“识字大王”

1、教师范读课文,整体感知。学生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勾画出“生字伙伴”。

2、合作交流:

这些生字你认识几个?做“小老师”教同学们读一读,争取把字音读准。

3、以小组形式向全班展示学习情况,评选“识字大王”。

4、出示生字词卡片,全班认读。

三、学习1-2段。

1.生自由读课文,想:你读懂了什么?

2.同座互相交流。

3.指名回答。

4.指导朗读。示范读、指名读、齐读。

四、学习生字。

1、借助多种识字方法识字。

方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用熟字带生字的方法识字等。

2、写字比赛:教师范写,学习新笔画,引导书空笔顺。学生练习后,自荐写字,并评奖。

第二课时。

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

认读生字卡。

二.学习3-4自然段。

过渡:面对不懂的问题,孙中山会怎么去做呢?

1.自由读3-4自然段,想: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

2.同座交流各自学习的情况。

3.全班讨论读懂的内容。

重点指导:孙中山为什么会这样想?

他为什么能做到“不懂就问”?

4指导朗读孙中山的话。

5.拓展训练:遇到不懂的问题,你会怎么办?

三.朗读全文。

学了这篇课文后,你明白什么道理?

四.指导书写。

1.认读生字卡片。

2.出示四个生字。

3.生交流如何记忆字形。

4.重点字师范写。

5.生描写。

孙中山勤学好问。

课后反思:

课文借用孙中山小时候上私塾的故事,告诉我们“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当学生问道孙中山向先生提问,不怕挨打吗?孙中山说:“为了弄清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理解孙中山回答同学的那句话,学习他的勤学好问的精神。特别是课文中的一个教学难点,理解为什么孙中山宁可冒着挨打的危险,也要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通过学习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像他学习不要害怕被责备,不同就要大胆的问。同时我也反思自己平时有没有这样的行为,是不是在无意间扼杀了学生提问的勇气很积极性。

不懂就要问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不懂就问》这篇课文记叙了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学习时明知可能挨打,还是向老师提问的故事,反映了他学习主动、喜欢刨根问底的好品质。其中,课文的第三至八节是课文的重点内容。全文所写内容虽然与当代学生的生活相距甚远,但学习孙中山先生敢于质疑、主动学习,依然有着现实意义。

学情分析:

三年级小学生经过一年的语文学习,已具备了一定的自主识字的能力,他们能借助拼音自己朗读课文,大多数学生都能做到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也能读出句子的语气。但课文所写内容与当代学生的生活相距甚远,要引导学生了解简单的背景知识。

教学目标:

1能识记8个生字;正确书写6个生字。积累8个词语。

2正确朗读课文,想想为什么孙中山明知会挨打,还要向。

老师提问。

3学习边读边思考。

4知道不懂就问是人的美德,更是学习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新词。能在课文的语言环境中认读。

教学难点: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懂得不懂就问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板书:私塾。

师:想知道那时候孩子们在私塾里是怎样读书的吗?

1.出示第二小节,学生自由读。

(1)这段话中有个生字宝宝,师指:诵(上面有拼音),集体拼读。谁记准它的样子了,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的方法。(诵,可以采用熟字换部首的方法识记。)在书写时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右上角最后一笔点不能忘。)我们写写这个字好吗?(田字格指导书写。)。

(2)私塾里读书的情景怎么样,谁读给大家听?

(3)他读得很传神,大家学着他的样子齐读一遍。

(4)简单交流读后的感受。

师补充、小结:那时候的私塾老师一般都比较严厉,谁不听话或不认真读书,还会挨老师戒尺的打。上课时,学生大多不敢向老师提出问题。

2.出示课文第一节: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读书。

集体读。

过渡:可是,孙中山却敢于不懂就问。

揭示课题:3.不懂就要问(“懂”用红色和黄色粉笔书写)。

师:指“懂”,谁做小老师领大家认这个新朋友?

指名读课题。齐读课题。

过渡:孙中山怎么敢问老师呢?我们马上翻开课本,探个究竟,好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自学建议:

(1)轻声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读通句子。

2、学生自读。(师巡视,督促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

3、学习生字:段、糊、涂、但、厉、详。

(1)这6个生字宝宝就藏在课文中,你都认识了吗?我们开小火车认读好吗?

(2)出示:厉。

这个生字宝宝还有个孪生兄弟,出示“历”,你发现他们的秘密了吗?

(3)出示:糊。

谁能在这些生字宝宝中为“糊”找个好朋友?

男生读“糊涂”(涂,轻声)引出“糊里糊涂”(涂,扬声)女生读,集体读。

(4)我们比赛,看谁把这六个字都能认准(卡片抽读)。

4、我们把生字宝宝送到课文中,看看大家还认得他吗?

指名五个学生按1、2节;3节;4~7节;8节;9、10节轮读课文,随机正音。

好,大家课文读得很流利,我看哪位有心的小朋友边读边思考这些问题了(指“自读提示”)。

三、细读课文,深入了解。

1、师:孙中山为什么要向先生提问?

生稍作思考,然后交流。

师:糊里糊涂是什么意思?如果不糊里糊涂呢?(学习反义词)。

师:于是,他就(等学生接下去)?

生交流,师出示句子:于是,他壮着胆子站起来,问:“先生,您刚才让我们背的这段课文是什么意思?请您为我们讲讲吧!”

指名读。

孙中山怎么问老师的?“壮着胆子”问是怎么问呢?谁来壮着胆子问一问?(指名读)。

师:不错,你犹豫了一下,鼓足勇气读下去了。谁再来?

好,你提问时态度很诚恳,很尊重先生。我们一起来提问一次,好吗?

你壮着胆子问老师时心情怎么样?(体会孙中山此时紧张的心情)为什么紧张?(初步感受孙中山明知可能会挨打,但仍然勇敢地向老师提出问题的可贵精神。)。

2、当他提出自己的问题后,老师和同学又是怎样的呢?再读课文4~8节。

师:谁来说说同学们是怎么做的?

学生交流。

师:“摇头晃脑念书”是怎么念?

出示:冬冬爱写诗,作诗时摇头晃脑,真像。

指名填写。

“课堂里霎时变得鸦雀无声”是什么样子的?谁来描述?

出示:教室里鸦雀无声,连一根针()。

指名填写。

谁能给“霎时”找个意思相近的朋友?

过渡:老师真的打孙中山了?为什么?

生交流,师出示:孙中山说着,就把那篇课文一字不漏地背了出来。

指名读(注意语调)。

你为什么要重读“一字不漏”?(体会孙中山是一个认真学习的好学生,因此,老师没有用戒尺打他。)。

3、分角色朗读课文4-8节。

过渡:既然孙中也怕挨打,那他为什么还要向老师提问呢?读课文第9、10节。

学生交流后出示句子: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男女生轮读句子。

齐读句子。

交流感悟。

四、小结、拓展。

不懂就问是人的美德,更是学习的良好习惯。你平时遇到不懂的问题时是怎么做的?

拓展作业:课后了解孙中山的其他故事。

不懂就要问

教学目标:

1、认识17个字,会写9个字。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养成“不懂就问”的好习惯。

教具准备:

1、孙中山的相关资料。

2、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课前交流搜集的有关孙中山的相关资料。

2、今天咱们就来学习一篇孙中山小时候读书的故事。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自读感知,合作识字。

1、同学们已经掌握了很多识字方法,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解决。

2、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3、课件出示词语卡片,教师检查认读情况。

(1)指名读,读的对就跟读。

(2)全体同学齐读词语。

4、教师检查生字。

(1)指名读,并谈谈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

(2)齐读生字,重点强调易错的字。

5、再读课文,相信同学们一定会读的更通顺、流利,边读边标出自然段。

6、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要听准字音。

三、细读课文,感悟表达。

1、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看看从课文中你知道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

2、交流:你读懂了什么,从哪儿读懂得,读出来给同学们听听。

a、指名读读这段话。

b、你能这段话加上标点吗?

c、让学生反复朗读这段话,体会句号和逗号的不同。

我们认识了逗号与句号,从现在开始再写话时要正确地运用逗号与句号。

3、讨论交流: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

(1)如果学生提出为什么“孙中山的提问把同学们吓呆了,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呢?”让学生读第1、4自然段,联系上下文理解。

通过这两段的学习,让学生明白:在私塾里,从来没有人敢向先生提问题,而且先生也很严厉。孙中山很聪明,在很短的时间能将老师要求背的书一字不错地背诵出来。

(2)对于课文中不懂的地方你是怎样做的?

(3)在以后的读书过程中,如果遇到不懂的地方你会怎么做呢?(会像孙中山一样不懂就问)。

4、学习了课文,我们对孙中山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现在你有什么话想对他说呢?

四、读者论坛全文,体会感情。

五、作业设计。

1、你还知道孙中山先生的哪些事?讲给同学们听听。

2、你还想了解哪些伟人小时候读书的故事?请搜集有关资料。

(以上作业可任选一题)。

不懂就要问

教学目的要求: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并继续复习和巩固看拼音写句子的能力。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孙中山小时候刻苦读书、勤学好问的学习精神。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孙中山思考的问题和他回答同学的那两句话,学习他勤学好问的精神。

理解课文最后一段中孙中山说的一句话:“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

教学思路:

首先让学生认识孙中山,向学生简单介绍孙中山的生平事迹,使学生对孙中山有个初步的了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愿望。然后让学生初读课文,使学生对课文大致有个初步的印象,再抓重点语句逐段讲解,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孙中山“不懂就要问”的认真学习的精神。最后通过总结朗读,加强对课文内容的整体认识,并组织学生展开讨论:你从孙中山勤学好问的故事中受到了什么教育?从而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也能养成“不懂就要问”的好习惯。

教学时要注意把识字教学融于讲读教学之中,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要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识字学词。而且生字的教学也应有所侧重。

教学用具:

孙中山的照片挂图一张、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谈话,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知道孙中山是谁吗?(出示孙中山的大幅照片挂图)。

教师简介孙中山的生平事迹。

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小时候的一个故事。

二、揭示课题,初读课文。

(板书课题)。

1.出示字卡“懂(d%ng)”,认识“懂”字,再齐读课题。

2.读题后,你们想知道些什么?(谁不懂向谁询问?问明白了吗?)。

3.下面,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问题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

(1)用“123……”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画出生字新词,然后借助拼音反复读几遍。

三、检查初读情况。

1.指名回答: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2.逐段指名朗读,要求读准字音,启发学生评议、订正。

3.教师范读课文。要求:注意听生字的读音,同时看清字形。

四、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思考:

1.孙中山小时候在哪里读书?(私塾)。

2.教师简介“私塾”:是旧时私人设立的教学处所。一般只有一个教师,采用个别教学的方法,没有一定的教材和学习年限。

3.那时候的私塾是怎样上课的呢?画出有关词语。[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念--熟读--背诵(不讲)]出示字卡,认识“诵”字。

4.现在学校的老师是怎样上课的?

5.讨论:你认为是现在的学习方法好还是过去那种“只背不讲”的做法好?为什么?

6.过渡:孙中山对私塾这种只管会背,从来不讲书里意思的做法是怎样对待的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1.全班齐读第一自然段,理清私塾上课的情形。

2.导语过渡。

孙中山是怎样对待私塾这种只背不讲的做法的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孙中山每天到私塾以后是怎样学习的?有哪些词语能表现他学习的情景。

2.出示字卡,认识“照”、“例”两个生字。

3.“照例”是什么意思?(按照平常的做法,课文指每天都是这样。)“流利”一词说明了什么?(说明孙中山学习非常用心,是个勤奋学习的孩子。)。

4.先生听后,有什么反应?这又说明了什么?表现“先生”动作的词语有哪些?

5.小结:孙中山每次都是认真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他读书认真,功课完成得很好,老师也相当满意。接着,先生又开始教课了,先生是怎样教课的呢?画出有关句子。

6.认识“圈”、“段”两个生字。

7.结合上堂课所讲的板书内容帮助建立“前后照应”的知识概念。

上堂课我们通过学习第一自然段,知道了私塾上课的情形,这一自然段中哪句话又提到了这一内容?(这就叫做“前后照应”。)。

8.孙中山为什么壮着胆子向先生提问?当时他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做的?这说明了什么?(说明孙中山不满足于只能够流利地背诵,要求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9.指导朗读。读孙中山的话时要读出那种渴求知识而又紧张不安的心情。

10.过渡:当孙中山壮着胆子向先生提出请求时,同学们表现得怎么样?请看课文第三自然段。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本段。

2.看书中插图,注意图中同学们的眼神、表情,体会同学们一个个吓呆了的样子。

3.出示字卡,认识“呆”字。

4.孙中山大胆地向先生提问,同学们一个个都吓呆了,课堂里霎时变得鸦雀无声。这里的“霎时”是什么意思?(指时间很短)“鸦雀无声”是什么意思?(形容没有声音,十分安静。)。

5.过渡:先生又是怎样对待孙中山的呢?

四、学习四-七自然段。

1.带着过渡语中提出的问题默读四-七自然段,并画出有关的词语和句子。

2.指名回答:当孙中山勇敢地向先生提出问题时,开始先生是什么样的态度?

(1)“戒尺”是干什么用的?(旧时私塾先生对学生施行体罚时所用的板子,用来打学生的手心。)。

(2)出示字卡,认识“厉”字,“厉声”是什么意思?(指声音严肃而厉害)。

(3)小结:当孙中山壮着胆子向先生提出问题时,同学们一个个都吓呆了,先生也发怒了,说明在那个时候向先生提出这样的请求是要准备挨打的。但孙中山仍然大胆地向先生提问,由此可见,孙中山对待学习多么认真,在学习上遇到不懂的问题,宁愿挨打,也要弄清。这是多么的不简单呀!

3.先生的态度改变了吗?先生为什么会改变态度呢?画出有关语句。

归纳:通过孙中山“会背了”、“一字不漏地”背诵,说明正因为孙中山确实已经完成了先生留的功课,他渴望进一步理解所背的文章内容,而不是在课堂上无理取闹,所以先生才改变了态度,破例给孙中山讲解书中的内容。

4.指导朗读。

五、学习最后两个自然段。

1.过渡语:孙中山不满足于学习现状,勇敢地向先生提出请求时,使全班同学都吓呆了,同学们为什么会吓呆了呢?(害怕先生的戒尺打自己的掌心)。

2.难道孙中山就不怕挨打吗?孙中山是怎样说的?3.齐读孙中山的答话。

4.理解句子:

(1)“学问”是什么意思?(知识)。

(2)怎样才能求得真正的学问?(要学习就要学懂,不懂就该问个明白。)。

(3)孙中山为什么能做到“不懂就问”?(是为了弄清道理,求得真正有用的学问。)。

六、总结课文。

1.齐读课文,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孙中山小时候勤学好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2.联系实际,讨论。

从孙中山勤学好问的故事中,你受到了什么教育?

第三课时。

一、指名朗读全文,用自己的话说说孙中山小时候是怎样勤学好问的。

二、课后第二题作业,指名读题中的8个词语,再齐读,然后抄写下来。

三、课后第三题作业。

1.先默读思考。用直呼的方法熟练读出题中的两句话。

2.在熟读直呼的基础上,用汉字把句子写出来。

3.集体订正,再齐读。

四、指导分析字形,记忆字形。

1.形声字识记:懂、诵、例。

2.对比识记:圈-园保-呆段-设厉-历。

3.在分析字形时,尽可能让学生说出各自独立的识记方法。

五、指导书写。

1.重点指导“段”、“圈”、“懂”的结构安排。

2.突出“圈”字中的“卷”,要与“券”区别开。

懂:左右结构,右上是“艹”,右下是“重”。

六、作业:

每个生字写两遍,再组一个词,当堂完成。

不懂不懂就要问教案

学生自由表达。

预设:问家长、问老师、小组讨论、上网学习、查字典等。

2、同学们的学习途径可真多,我想这也正是同学们学习优秀的原因。

可是在很久以前,那时候的小朋友却没有我们这么好的条件。今天老师带领大家认识一个人,看看他是怎样学习的。

课件出示:走近人物——孙中山。

常识提示:孙中山,广东香山人,中国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家。1905年在日本东京组成中国同盟会,提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学说,1911年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孙中山是怎样学习的呢?让我们听读课文,了解一下。注意:在听的时候,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画出新鲜感的词句。

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动笔圈画出有新鲜感的词语。

三、生字认读,读准字音。

2、出示生字指名领读。

3、去掉拼音,小组同学进行“你指我认”的活动。

4、重点认读“段、练、戒、厉、楚”等生字。

6、开火车读准字音,也可以开火车组词。

7、刚才在听读和自读课文时,你画出了多少有新鲜感的词语,跟本小组同学交流一下吧!

8、老师找到了这些词语,请你谈谈自己的认识,你可以说一下词语的意思或者是造个句子。

出示词语:摇头晃脑鸦雀无声糊里糊涂咿咿呀呀连连点头私塾戒尺。

学生根据词语进行解释或造句。

四、读文见义。

导学:读了课文,你知道以前的私塾是怎样上课的吗?看看课本上是怎么说的。

1、出示课文第一段内容,学生自读。

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读书。那时候上课,先生念,学生跟着念,咿咿呀呀,像唱歌一样。学生读熟了,先生就让他们一个一个地背诵。至于书里的意思,先生从来不讲。

(你喜欢这种学习方式吗?读出你的情感来。)。

随文识字:了解多音字“背”的用法。

2、课文中具体写孙中山读书的情况的是哪一部分?圈出来,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预设:

读书流程图。

孙中山背诵学过的功课。

先生圈出要学的新内容。

先生教读要学的新内容。

孙中山回座位练习背诵。

你觉得这种学习方式怎么样?枯燥乏味。

随文识字:了解多音字“圈”的意义和用法。

3、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孙中山有没有放弃学习?他学得怎么样?

预设:

从“先生听了,连连点头。”“读了几遍,就背下来了。”“一字不漏地背了出来。”等地方可以看出孙中山学习是非常勤奋的。我们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勤奋好学。但是孙中山学得不明白——糊里糊涂。根据上下文理解“糊里糊涂”的意思:认识模糊,不明事理。也形容思想处于模糊不清的状态。

4、面对这种糊里糊涂的情况,孙中山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学生自读课文,圈出相关内容。

预设:

想: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

做:他壮着胆子站起来,问:“先生,您刚才让我背的这段书是什么意思?请您给我讲讲吧!”

5、对于孙中山的做法,同学们是怎么看的?大家有什么反应?

这一问,把正在摇头晃脑高声念书的同学们吓呆了,课堂里霎时变得鸦雀无声。

小组讨论:

同学们为什么吓呆了?向老师问问题很可怕吗?同学们到底在怕什么?

预设:戒尺,以前做错事或者不会背是要用戒尺打手心的。

根据自己的想象,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当时的情景。

6、听到孙中山的问题,先生是怎样做的呢?

出示:先生拿着戒尺,走到孙中山跟前,厉声问道:“你会背了吗?”

朗读句子,重点读好动词和语言描写。必要时请几个同学演一演。

想象一下在当时的情况下,如果不会背,结果会怎样?

学生大胆发言。

7、最后的结果怎样?孙中山挨打了吗?

预设:先生讲得很详细,大家听得很认真。

思考:孙中山没有挨打的原因是什么?

预设:因为孙中山学习勤奋,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任务。

8、既然大家都想知道,为什么老师一开始不讲呢?找出相应的句子。

我原想,书中的道理,你们长大了自然会知道的。现在你们既然想听,我就讲讲吧!

体会这句话的含义。重点思考关联词“既然……就……”的关系。

出示关联词:“虽然……但是……”“尽管……还是……”“无论……都……”“因为……所以……”等四组关联词,看看哪一组可以替换文中的“既然……就……”。体会“既然……就……”的因果关系。

9、同学们都不敢问,只有孙中山去问,这反映了孙中山怎样的学习态度?

读一读相关的句子,尤其读好最后一段孙中山的名言:“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概括这段话的内容,并想一想这段话与题目的关系——照应题目,点明中心。

五、能力提升。

读书是有方法的。我们来想一想,读书都有哪些方法?

预设:

1、课文中的“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

2、本文是略读课文,略读的意思就是了解大意,不必深究。

3、读书遇到不明白的问题,要大胆地去跟别人交流,也可以去问老师或者其他人。

4、读书时遇到不明白的词语,可以大胆地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去猜测,也可以大胆地猜测故事的情节。遇到不认识的汉字可以查看工具书。

5、你还有什么好的学习方法,跟大家分享一下吧!

六、拓展阅读。

快速阅读《鲁迅的读书秘诀》,回答问题。

1、阅读成果,鲁迅先生少年时用得到的金质奖章做了什么?

预设:卖掉奖章,买了几本书,买了一串红辣椒。

2、鲁迅先生靠什么度过寒冷的夜晚?

预设: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他就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

七、巩固练习。

1、打开“基础训练/阅读训练—《不懂就要问》”,一起来闯关吧!

2、完成配套练习册。

不懂就要问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学会“要、先、思、很、少、讲、于、气”8个字,会认“那、背、跟、着、答、怕、识”8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练习使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及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遇到问题要积极面对,不懂就要问。

教学重点:1。学会16个生字,认识新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学习孙中山刻苦读书,勤学好问的精神。

教具:生字词卡片。

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内容:

1.            学习生字词。

2.            学习课文1-2段。

学习重点:

1.            会读16个生字。

2.            会写“要、先、思、很”。

学习难点:

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

一、       谈话导入:

2、板书课题,读题。

二、       找“生字伙伴”,评“识字大王”

1、教师范读课文,整体感知。学生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勾画出“生字伙伴”。

2、合作交流:

这些生字你认识几个?做“小老师”教同学们读一读,争取把字音读准。

3、以小组形式向全班展示学习情况,评选“识字大王”。

4、出示生字词卡片,全班认读。

三、       学习1-2段。

1.            生自由读课文,想:你读懂了什么?

2.            同座互相交流。

3.            指名回答。

4.            指导朗读。示范读、指名读、齐读。

四、       学习生字。

1、借助多种识字方法识字。

方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用熟字带生字的方法识字等。

2、写字比赛:教师范写,学习新笔画,引导书空笔顺。学生练习后,自荐写字,并评奖。

第二课时。

学习内容:

1.            学习3-4自然段。

2.            学习孙中山勤学好问的精神。

3.            学会“少、讲、于、气”

学习重点:

1.            学习3-4自然段。

2.            学会“少、讲、于、气”

学习难点:

学习孙中山勤学好问的精神。

学习过程:

一.       复习导入。

认读生字卡。

二.       学习3-4自然段。

过渡:面对不懂的问题,孙中山会怎么去做呢?

2.            同座交流各自学习的情况。

3.            全班讨论读懂的内容。

重点指导:孙中山为什么会这样想?

4  指导朗读孙中山的话。

5.拓展训练:遇到不懂的问题,你会怎么办?

三.       朗读全文。

学了这篇课文后,你明白什么道理?

四.       指导书写。

1.            认读生字卡片。

2.            出示四个生字。

3.            生交流如何记忆字形。

4.            重点字师范写。

5.            生描写。

孙中山                     勤学好问。

不懂不懂就要问教案

1、教师范读课文,整体感知。学生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勾画出“生字伙伴”。

2、合作交流:

这些生字你认识几个?做“小老师”教同学们读一读,争取把字音读准。

3、以小组形式向全班展示学习情况,评选“识字大王”。

4、出示生字词卡片,全班认读。

不懂就要问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17个字,会写9个字。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养成“不懂就问”的好习惯。

教具准备:

1、孙中山的相关资料。

2、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课前交流搜集的有关孙中山的相关资料。

2、今天咱们就来学习一篇孙中山小时候读书的故事。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自读感知,合作识字。

1、同学们已经掌握了很多识字方法,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解决。

2、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3、课件出示词语卡片,教师检查认读情况。

(1)指名读,读的对就跟读。

(2)全体同学齐读词语。

4、教师检查生字。

(1)指名读,并谈谈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

(2)齐读生字,重点强调易错的字。

5、再读课文,相信同学们一定会读的更通顺、流利,边读边标出自然段。

6、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要听准字音。

三、细读课文,感悟表达。

1、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看看从课文中你知道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

2、交流:你读懂了什么,从哪儿读懂得,读出来给同学们听听。

a、指名读读这段话。

b、你能这段话加上标点吗?

c、让学生反复朗读这段话,体会句号和逗号的不同。我们认识了逗号与句号,从现在开始再写话时要正确地运用逗号与句号。

3、讨论交流: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

(1)如果学生提出为什么“孙中山的提问把同学们吓呆了,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呢?”让学生读第1、4自然段,联系上下文理解。通过这两段的学习,让学生明白:在私塾里,从来没有人敢向先生提问题,而且先生也很严厉。孙中山很聪明,在很短的时间能将老师要求背的书一字不错地背诵出来。

(2)对于课文中不懂的地方你是怎样做的?

(3)在以后的读书过程中,如果遇到不懂的地方你会怎么做呢?(会像孙中山一样不懂就问)。

4、学习了课文,我们对孙中山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现在你有什么话想对他说呢?

四、读者论坛全文,体会感情。

五、作业设计。

1、你还知道孙中山先生的哪些事?讲给同学们听听。

2、你还想了解哪些伟人小时候读书的故事?请搜集有关资料。(以上作业可任选一题)。

文档为doc格式。

不懂就要问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孙中山对待学问的态度,学习他的勤学好问的精神。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理解孙中山回答同学的那句话,学习他的勤学好问的精神。

教学难点。

结合具体的时代背景,理解为什么孙中山宁可冒着挨打的危险,也要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1.(板书课题)看到这个题目,同学们心中会产生哪些疑问?

2.带着问题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不明白的字、词意可查字典,字典解决不了的问题可划划、圈圈。读完课文还可跟同桌的同学小声议论议论。

3.在初步感知全文的基础上,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4.教师简介孙中山,让学生对孙中山有初步的印象。

二、深入学习,质疑解疑。

细读课文,围绕重点展开质疑、讨论研究,进一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1、齐读第一自然段,教师出示投影: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读书。先生,学生。孙中山背得。至于书里的意思,先生。

2、指明读第二自然段,这段中说明孙中山学习怎样?孙中山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学生反复练读孙中山想的和说的话,读出当时孙中山的心理。

3、“壮着胆子”说明什么?孙中山提出问题后,同学们有什么反映?学生边读课文边体会勾画相关词句。

4、观察图画,对比孙中山与同学们的表情差异。然后学生反复练读课文,体会同学们害怕的心情。

6、讨论练说:为了,孙中山宁可,也要站起来提问。

7、先生听了孙中山的话后,态度有了什么变化?指名读课文。指导学生注意读出先生前后语气的变化。学生思考讨论:先生的态度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变化?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

8、出示投影: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小组合作,谈一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然后在全班交流。

三、拓展、练笔。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们觉得孙中山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他的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学生各抒己见,充分发表意见。

教师小结:孩子们,现在你们知道为什么不懂就要问了吧,为了弄清道理,不懂就要问。学生再一次大声朗读课题。

四、总结:

五、板书:

弄清道理。

不懂不懂就要问教案

1、学会“要、先、思、很、少、讲、于、气”8个字,会认“那、背、跟、着、答、怕、识”8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练习使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及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遇到问题要积极面对,不懂就要问。

相关范文推荐
  • 12-27 党员干部疫情防控表态发言(通用19篇)
    通过准备发言稿,我们可以提前思考和整理好自己的观点,从而更好地展示出自己的能力和素质。想要写出一篇引人注目的发言稿并不容易,下面是一些成功的例子供你参考。
  • 12-27 党员以案促改表态发言(热门12篇)
    在发言稿中,语言要简洁、明确,避免使用复杂的词汇和长句。在学习以下范文时,希望大家能够深入理解每篇发言稿中的思想和观点,并加以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尊敬的各位领导
  • 12-27 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年巡察工作情况汇报范文(16篇)
    工作汇报不仅可以向上级领导展示自己的工作成果,还可以向同事分享工作经验和心得,促进团队合作和学习。工作汇报是对一段时间内的工作成果和经验进行总结和概括的一种重要
  • 12-27 警示教育大会上的表态发言(精选18篇)
    发言稿的开头应该引起听众的注意,可以使用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或者一个引人思考的问题。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发言稿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给大家在撰写发言稿时提供一些
  • 12-27 年度党支部书记述职报告(热门20篇)
    述职报告是一种对自己在工作中的表现和成果进行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成功的述职报告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尊敬的上级领导:根
  • 12-27 军神教案教学设计(精选23篇)
    教学工作计划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合理设置教学目标和内容,确保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以下是一些教学工作计划的写作技巧和注意事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12-27 初中语文思政课教学设计(专业18篇)
    教学计划的编制需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以便更好地满足他们的学习要求。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教学计划范文,包含不同学科和年级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满足大家的
  • 12-27 初中英语课教学设计(模板18篇)
    英语学习需要通过大量的阅读、听力和口语练习来提高语感和应用能力。根据你提供的分类名称"英语",我们可以从以上三部分随机选择一条:阅读教学可以在不同阶段,根据不同
  • 12-27 长相思教学设计(优秀20篇)
    教学计划的编写需要灵活性,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以上是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教学计划范文,希望对大家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康熙二十年,三潘之乱平定。竖年三
  • 12-27 去年的树教学设计(热门18篇)
    在教学计划中,教师需要确定学习目标、内容和方法,以及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运用好教学计划范文中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步骤,可以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1、认识一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