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方案>最新北大荒的秋天教学设计方案(优质11篇)

最新北大荒的秋天教学设计方案(优质11篇)

时间:2023-10-15 06:29:27 作者:MJ笔神 最新北大荒的秋天教学设计方案(优质11篇)

游戏策划人员应该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以便与团队成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调。活动策划是一个不断迭代和创新的过程,需要我们保持对新鲜事物和变化的敏感性。

北大荒的秋天教学设计方案篇一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对课文的诵读感悟,知道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对课文的诵读感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在我国东北的黑龙江省有一个地方,人们把那儿称为“北大荒”。(板书:北大荒)

荒:长满了野草,没有人耕种。

为什么取这么个名字?想象一下原来的北大荒可能是什么样的?

2.过去的北大荒一片荒芜,人烟稀少。但是解放后,经过建设者们的开垦,荒地已变成了良田。现在的北大荒已经成为全国著名的粮食生产基地。是我国的“北大仓”。(出示图片)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和“北大荒”有关的课文,(板书:北大荒的秋天)

二.检查字词、初读课文。

1.出示词语:几缕 橘黄 绛紫 顿时 漾起 豆荚 脸庞 榛树 转眼间

2.北大荒的秋天究竟是怎样的呢?课文中用了一句话来概括的?请同学们放声读一读课文,到课文中去找一找。

3.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呀!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地方的美景?

(板书:原野、天空、小河)

三.理解课文,感悟意境。

(一)原野之美

1.指名读课文第二段。

2.这段话中哪个词能概括北大荒秋天原野的特点?(板书:热闹非凡)

3.交流:你读到声音了吗?

(1)大豆已经长出了豆荚,还发出声音,这说明——豆荚已经成熟了。难怪这里的人们喜欢用这样一句话来赞美秋天,(大豆摇铃千里金。)

(2)挺拔的高粱,它们乐呵呵地在演唱。

大豆会欢笑,高粱会演唱,这是把它们当作人来写。

4.山坡上,大路边,村子口,榛树叶子全都红了,红得像一团团火,把人们的心也给燃烧起来了。

(1)看到那么美的榛树,人们的心情怎样?

(2)(高兴、激动、兴奋)这种高兴快乐到了极点就说心也燃烧起来了。

5.真不愧是“北大仓”啊!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呀!

(二)天空之美

1.一来到北大荒,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儿的“天空”,天空美在哪?自由读课文第2自然段。

2.天空的颜色不断发生着变化:

(1)“一碧如洗”——天空一片碧蓝好像洗过一样。

(2)“银灰、橘黄、血红”——流云的颜色 这三个词的样子,前一个字代表一样东西,后一个字表示颜色。

3.这么多的颜色,书上用一个词语来说就是——五彩斑斓。这么美的流云就像是——(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

4.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那似锦的流云,出示图片。

(三)小河之美

1.静之美

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

2.动之美

一群小鱼顶着水游过来,明镜一样的水面顿时漾起了一道道波纹。

3、小鱼、小河,一动一静,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他们在一起是那么和谐。

五.拓展延伸

1、正是一代又一代的北大荒人,用他们的双手创造了美。

2、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去发现美。

3、让我们的用自己双眼发现了美,用我们的自己双手创造美。

板书设计:

天空 一碧如洗

北大荒的秋天 小河 清澈见底 景美

原野 热闹非凡

大豆摇铃千里金 物丰

北大荒的秋天教学设计方案篇二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第四自然段先概括、后具体的构段方式。

4:通过对课文的通读感悟,知道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习先概括、后具体的构段方式。

三:教法、学法:

直观演示法、引读法、音乐陶冶等。

四:教时:三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板书:秋天)在这秋高气爽的日子里,田野真美呀,有迷人的景色,有丰收的喜悦。但是在建国前,我国黑龙江部分地区的秋天曾经是一片荒芜,人们称为“北大荒”。(板书:北大荒)

(2)齐读课题:北大荒的秋天

过渡:如今,北大荒的秋天是什么样儿的呢?

2. 初读课文。

(1)将生字表中的生字拼拼读读,注意它们的音和形。

(2)将课文读通、读顺、读准生字的字音。

3. 检查自学。

(1)认读生字词。

(2)指名分节读课文。

4. 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过渡:课文第一段告诉我们北大荒秋天到来的时间。9月,一来到北大荒,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儿的“天空”。

(1)北大荒秋天的天空怎么样?读一读第二自然段内容。

(2)出示灯片:指导观察看图说说,课文那些语句写了图的内容?理解“一碧如洗”。(板书)

(3)北大荒的天空一碧如洗,很美。到了傍晚,绮丽的晚霞更令人陶醉。

《1》西边的天上会有什么?读——

《2》这些流云是怎样变化的?读——

《3》(看灯片)这样美的景色,课文怎样用文字来描述的?指名读

听了他的朗读,你知道作者是用什么什么方法来写这些流云的?(比喻)把------比作了-------。

(4)现在我们来欣赏这些优美的语句,小声跟配乐录音读,注意边读边想象那美景,用你的感情表达出来。

5. 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秋天北大荒的天空一碧如洗,那里的小河有时什么样儿呢?(小河)

(1)听老师读,看有几句话,每句讲了什么?

(2)第1句,小河给你什么印象?读——

(板书:清澈见底)查字典理解“澈”。

(3)印示灯片,指导看图后提问:为什么把他比作“一条透明的蓝绸子”?用“因为------所以------”说话。

(4)假如你是一条小鱼,你该怎样表达此时的心情?指名读——

(5)男女生分读后齐读本自然段。

6. 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

此时,那儿的原野不同于其他季节,文中是怎样描写的呢?

(1)自由轻声读课文,动笔画出有那些景物,有几句话。

(2)齐读第一句:什么地方热闹非凡?(板书)

这句话具体吗?再读一读课文,找找哪几句是用来写原野热闹的?

(3)学习第二、三句内容。

《1》投影片覆盖出豆荚图片:课文文中是怎样描写豆荚的?指名读——

大豆真的会笑吗?齐读本句。

《2》覆盖出高粱图片:“黑红”的高粱说明他们怎么样了?高粱会演唱吗?为什么这样写?指名读,齐读。

《3》火红的榛树叶子出现在哪儿?红的怎样?读——

《4》秋天是收获的季节。那儿的人们把过去荒芜的草地开辟成了丰收的良田。北大荒人有更大的决心,把祖国建设的更加美好富强。

(4)齐读本自然段。你们读了以后,觉得北大荒的原野怎样?(板书:热闹非凡)作者怎样把他写具体?(指名读)

《1》师读中心句,生读分句。

《2》齐读概括句,男、女生分读具体描写的句子(交换读)。

(5)小结:

今天我们学了新的构段方式——先概括后具体。请在课后用你的笔来写一写家乡的秋天。

7. 指导朗读。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至四自然段,读出喜爱之情。

8. 指导书写。

(1)认读生字词语。

(2)分析字型,指导描红。

荒:上中下结构,“亡”不能带点,与“流”比较区别。

紫:上中下结构,与“紧”比较区别。

(3)作业:按笔顺在习字车上描红。

9. 课外作业。

片段练习:家乡的秋天真美呀!

板书:

天空 一碧如洗

北大荒的秋天 小河 清澈见底美

原野 热闹非凡

反思:

简介北大荒后,让学生带着“北大荒的秋天是什么样?”这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使学生边读边思考,从整体上感知文中的景,感受文中的情。学习2-4自然段时,以“品味词句,想象意境,训练朗读”为重点,引导学生充分地读,边读边想象文中所描绘的情景,从而体会北大荒秋天天空净、小河清、原野闹之美。指导背诵时,一边背,一边在头脑里“过电影”。这样不仅背的快,而且能够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感受。

北大荒的秋天教学设计方案篇三

知识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过程方法:学习先概括后具体的构段方式。

情感态度和价值:知道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材分析

本课描绘了北大荒秋天的自然风光和丰收景象。全文共6个自然段,可分为4段。

第一段(第一自然段),写北大荒秋天的到来。

第二段(第二至四自然段),写北大荒秋天景色的美丽。

第三段(第五自然段),写北大荒物产的丰富。

第四段(第六自然段),赞美北大荒的秋天。

教学重难点

品味词语,想象意境,训练朗读。

设计理念

进行美的熏陶。展示图片感知美,赏析词语体会美,仿写句子表达美。

教学过程

导言、揭题

(生回答,师板书:美的秋天)

初读课文,感知美

是啊!北大荒真美啊!我们课文中的北大荒更美,它美在哪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文。

要求:

(1)读通课文,遇到生字多读一遍。给自然段标出序号。

(2)北大荒的秋天美,美在哪里?

学生回答以上问题

(板书:天空、小河、原野、物产)

精读课文,品析美

(一)学习第一段(第一自然段)

(1)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2)学生齐读课文。

学习第二段(第二至四自然段)

1、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划出最能表现天空美的句子。

(1)齐读:(课件展示)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眼间变成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就像是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板书:色彩)

(2)指名读表示颜色的词。问:你读了这些词联想到了什么?

(读到“银灰”,想到像银子一样的灰色,读到“血红”,想到像血一样的红色)

(3)请说出以上类型的词。

(雪白、漆黑、桃红、天蓝、草绿、葡萄灰、柠檬黄、茄子紫)

(4)欣赏美景,练说句子。

课件展示天空美景。

你们看,天空中的流云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看!

那边还有一道什么?(一道玫瑰红、一道金黄、橘红……)这哪是天空啊!简直是(一幅美丽的画)。

(5)仿写句子。(课件展示)

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眼间变成了一道_______、一道_______、一道_______、一道_______,就像_______。

学习第三自然段。

(1)轻声朗读课文。问:小河美在哪?

(2)划出两个打比方的句子,读读,说说用了什么比什么?

(用“透明的蓝绸子”比小河,用明镜“来比水面。)

(3)哪些词语写出了小河的清澈”?

(清澈见底、如同透明的蓝绸子、明镜一样的水面)

学习第四自然段。

(1)自读课文。

(2)这一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原野热闹非凡)

(3)这一段是怎样具体写“原野热闹非凡”的?划出拟人句。

(大豆发出笑声,高粱扬起脸庞演唱,榛树叶子全都红了)

(4)齐读:(课件展示)

成片的大豆摇动着豆荚,发出了哗啦啦的笑声;挺拔的高粱扬起黑红黑红的脸庞,像是在乐呵呵地歌唱。

(5)豆荚摇动的声音在北大荒人听来为什么是笑声?

(看到这一派丰收景象,人们自己心里乐了,所以他们听到这声音知道又是一个丰收年,心情愉悦,把这声音也想象成是笑声。)

(6)课文中哪句话写出了人们的喜悦之情?

榛树的叶子全都红了,红的像一团团火,把人们的心也给燃烧起来了。

课件展示:落日、小河、原野图片。

齐读第2——4自然段。

学习第三段(第五自然段)。

秋天给北大荒带来了美丽的景色也带来了大丰收。

请默读第五自然段。

从哪看出北大荒的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

“大豆摇铃千里金”是什么意思?

(九月,大豆成熟了,豆荚摇动起来,就像它在摇铃。)

课件展示图片。问:捧出了什么宝物来?

小组朗读课文。

学习第四段(第六自然段)

齐读第六自然段。

北大荒的秋天美在哪里?

(景美:天空一碧如洗,流云像锦缎;小河清澈见底;原野热闹非凡。物丰:大豆摇铃千里金。)

(板书:景美、物丰)

看景,读文欣赏美。

课件出示图片。(回放)边看图,边听朗读录音。

齐读全文。

指导背诵。

理清全文及各自然段的层次。

分步记忆,连贯成篇。

作业

读一读第四自然段,体会作者是怎样具体写“原野热闹非凡”的?

背诵课文。

板书:

北大荒的秋天

天空、流云斑斓

景美、小河、清澈见底

原野、热闹非凡

物丰、大豆摇铃千里金

北大荒的秋天教学设计方案篇四

1、初读课文,认识本课“荒、灰”等十个生字,借助偏旁区分形近字“岭”和“铃”并能组词。体会文中表示颜色的词“银灰、血红”等,了解构词特点,并能积累类似的词语。

2、疏通课文,在读熟字词的基础上,读通课文,并初步感知课文从风景之美和物产丰富两个方面介绍北大荒的美丽。

3、学习课文1-2小节,从北大荒的天空色彩的丰富与多变来感受其美丽,并给予下节课自学指导。

4、指导书写“铃、岭”。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熟读课文,掌握生字词的读音。

2、疏通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重点:1、品读文字,能从关键词中,读出北大荒天空的一碧如洗和五彩斑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听老师读课文,边听边感受,北大荒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呢?(师范读)(美)

2、你自己去读一读课文,注意把生字词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遇到难读的句子不要急,多读几遍。(学生自读课文)

3、1)、课文中的这些生字词你会读吗?

出示生字词

抖动大豆燃烧顿时

摇铃山岭明镜波纹

锦缎演唱白茫茫转眼间

学生自读,指名读,集体纠正,开火车读

2)同学们,有两个词语都有变化快,时间短的意思,你知道是哪两个词语吗?(顿时、转眼间)

3)“锦缎”你理解吗?(出示图片)锦缎是一种布料,它是用蚕丝做的,绣上美丽图案,摸起来光滑舒适,书上哪里提到锦缎呢?它指的是什么?(流云)这就叫作打比方,请你快速默读课文,找找文中还有哪些打比方的句子,看谁找的快!

4)这里还有一些表示颜色的词,自己读读你发现它们有什么特点?

银灰血红橘黄金黄(像金子一样黄)雪白、碧绿、乌黑、桃红、火红、天蓝

4、同学们生字词读熟了课文一定读得更好,读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北大荒的美呢?(学生自读并思考)

板书:自然风光(天空小河原野)

物产丰富

三、精读课文1-2小节

1、出示第一小节,齐读,北大荒的秋天来了。大自然正慢慢变化,有人说,走进北大荒你会被那里的天空吸引,谁愿意给我们读读课文第二小节。此时的天空有什么特点呢?(指名读课文第二小节)你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的?(天空一碧如洗,天空:蓝,干净,像被水洗过一样干净,清爽极了,水汪汪的,湛蓝湛蓝的。)放到句子中你能读好。

2、这一句中你还读懂什么?(

颜色丰富:银灰、绛紫、橘黄、血红(成语,五彩斑斓)

变化快:转眼间。

3、下节课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学习,读读北大荒小河和原野的特点。

四、指导书写

岭铃

1、同学们,这两个字很相似,但是如何区别呢?(通过偏旁来区分,组词)

2、书写时,注意左窄右宽,旁边“令”的撇捺要撑开。

3、学生书写。

北大荒的秋天教学设计方案篇五

:《北大荒的秋天》是第1篇写景课文,优美的语言描绘了北大荒秋天的自然风光和丰收景象,说明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表达了作者对北大荒的热爱之情。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想象、感想,感受北大荒的丰收景象,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学习先概括、后具体的写作方法。

1.同学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

2.能说说秋天留给你的印象吗?生回忆作答。

3.秋天是一个色、香、味俱全的季节,无论走到哪里,都会令人赏心悦目。今天,我们一起去感受北大荒的秋景。

4.板书课题

1.自读课文。

2.读后交流,比一比谁读懂的内容多。

3.重点引导学生,读懂文意,体会天空的一碧如洗。

4.品读比喻句。

(1)结合生活经验,理解“银灰”、“橘黄”、“血红”、“绛紫”。

(2)将词义与生活的表象联系起来,感受“五彩斑斓”的色彩,体会流云之美。

(3)扩展

理解词义后,仿写表示色彩的词语。(例如:雪白、碧绿、湛蓝……)加深对色彩的认识。

5.想象画面,感受天空的净,流云的美。

6.板书:天空净流云美

1.同桌互读。

2.抓住“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问:读着这样的语言,在你眼前出现一幅怎样的画面呢?(引读)

4.这么美的景色,谁不喜欢呢?(师生共读)

过渡:北大荒的天空净、流云美、小河清,那原野上又是一番什么景象呢?

(1)思考:本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2)讨论:分别从哪几方面来写?

(3)引导品味:写大豆、高粱的拟人手法和榛树叶的打比方写法。

(4)重点抓住“摇动”、“扬起”、“笑声”、“演唱”等词,体现原野闹。

(1)自由读,体会原野上丰收在望的景象和人们的喜悦心情。

(2)先通过齐读中心句,再分组读句的形式,暗示本段的构段方式。

(3)齐读,读出人们丰收的高涨情绪,体会情感。

1.简介本段的构段方式。

2.让学生按这种构段方式交流生活中的场景。

3.动笔练写。

北大荒的秋天教学设计方案篇六

基础目标:

1、正确读写一类二类生字,理解五彩斑斓、脸庞、草甸子的意思,结合画面想象理解“大豆摇铃千里金”的意思。

2、了解“银灰 血红橘黄 金黄”这些词语的特点,能再说几个。

3、认识总分结构,了解全文按这样的结构介绍了天空、小河、原野的景色,并能熟练背诵全文。

提高性目标:

4、以第四自然段为例,认识总分结构,指导作者怎样围绕中心句写具体,并试着仿写。

5、认识比喻、拟人的写作手法,通过朗读、比较体会这样修辞的好处。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

基础性目标:

1、正确读写一类二类生字,理解五彩斑斓、脸庞、草甸子的意思,结合画面想象理解“大豆摇铃千里金”的意思。

2、认识总分结构,了解全文按这样的结构介绍了天空、小河、原野的景色。

3、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提高性目标:

4、仿照第一自然段的句子特点,仿写“从———— 开始,————就来了。”

二、课前准备:

课件 学生预习

三、教学过程

(一)完成目标1、3: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1、导入课题

2、出示生词,学生练读,指名读,齐读

(2)草甸子是什么?(草地)脸庞(脸蛋)

(3)文中还有这样一句话“大豆摇铃千里金”,大豆怎么会摇铃?铃铛设什么?(豆子)

看图,谁来说说“大豆摇铃千里金”是番什么景象?

3、大声读课文,至少三遍,读通读正确。

4、指名朗读,正音。

5、齐读2、4、5自然段。

(二)完成目标2:认识总分结构,了解全文按这样的结构介绍了天空、小河、原野的景色。

1、课文最后一段说——生齐读

读了这句你有什么疑问?(北大荒的秋天为什么美?美在哪里?)

2、学生默读课文,想想全文写了哪些景物?用横线画出,每个景物什么特点?选出一个最能概括他特点的词语,圈出来。

交流

3、教师板书:天空-  ---小河—   —原野

一碧如洗  清澈见底  热闹非凡

4、看着老师的板书,谁能用上这样的句式说说北大荒的秋天为什么美?

(1)北大荒的秋天真美,————————。

(2)————————北大荒的秋天真美!

5、总结:像这样,围绕一句话从不同的方面展开描写,就是总分结构。这句话是中心句,其他的就是分述。

(三)完成目标4:仿照第一自然段的句子特点,仿写“从———— 开始,————就来了。”

1、北大荒的秋天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学生齐读第一段

2、树叶落地是秋天的特征,所以作者说,引读第一段。

3、秋天还有什么特征?(枫叶变红草儿变黄 风儿变凉  )

那你能换上一个,把这句改改吗?

学生练说,指名说。

4、现在老师要提高要求了,不说秋天,别的季节呢?

六月,从 ————开始,——的夏天也就来了。

12月,从 ————开始,——的冬天也就来了。

3月,从 ————开始,——的春天也就来了。

选择一个练着说说。

指名说

(四)完成目标1:正确读写一类二类生字

指导书写“荒 燃烧 茫”

师范写

学生描红 完成硬笔习字册。

(五)作业

a:抄写生词2遍

摘抄课文中优美的句子2句,并读读记记。

b:选择2个写话

六月,从 ————开始,——的夏天也就来了。

十二月,从 ————开始,——的冬天也就来了。

三月,从 ————开始,——的春天也就来了。

九月,从————开始,——的秋天也就来了。

第二课时

一、课时目标:

基础目标

1、了解“银灰 血红橘黄 金黄”这些词语的特点,能再说几个。

2、以第四自然段为例,认识总分结构。

3、熟练背诵全文。

提高性目标

4、认识比喻、拟人的写作手法,通过朗读、比较体会这样修辞的好处。

二、教学过程

(一)完成目标1:了解“银灰 血红 橘黄金黄”这些词语的特点,能再说几个。

1、北大荒的秋天真美,作者从那几个方面进行了介绍?

3、交流

(1)一碧如洗的天空什么样?你能描述一下吗?

指名读(读好“一碧如洗”拉长)

(2)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像什么?(五彩斑斓的锦缎)把天空比做了什么?为什么这样比喻?联系上文具体说说。

(3)银灰 血红 橘黄 金黄每读完一个词你联想到了什么?(这样描写颜色多形象生动啊!)把这些词送到句子中去,把颜色的美丽表现出来。

学生朗读

指名读(颜色的变化 重音)

你能再说几个这样的词语吗?(雪白 葱绿 乌黑 茄子紫 橘子黄 )

颜色这样鲜艳、美丽,难怪作者说——“就像——”

(4)这些颜色交织在一起,是番什么景象?学生展开想象说话。

多美啊!带着你的陶醉读读这段。

学生朗读

(二)完成目标4:认识比喻、拟人的写作手法,通过朗读、比较体会这样修辞的好处。

2、交流:

将小河比成了蓝绸子、明镜。(表现了小河的清澈、宁静)

3、感受着小河的特点,齐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三)完成目标2:以第四自然段为例,认识总分结构。

2、交流

小结:像这样全段都围绕这一句展开描述的句子叫——中心句,这样围绕一句话展开描述的段落结构叫——总分,这样描写能够把一个特点表述的具体生动。

3、学生朗读体会这种结构特点(男生读中心句,一生读大豆,一生读高粱,一生读榛树叶子)

4、这段中哪些地方能够反映“热闹非凡”?在这些语句的下边画上浪线。

学生自学

交流讨论

“哗啦啦的笑声 乐呵呵的演唱  榛树叶子把人们的心都燃烧起来了。”

大豆高粱真的会唱歌、欢笑吗?这是把大豆、高粱当做人来写啦,这是一种拟人的写法。

再读读这几个句子,比较一下这样写的好处。

5、试着背背这段。

指名读  齐读

(四)不仅是原野,在这里的——引读第五自然段

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啊!

板书:天空  一碧如洗    比喻

小河   清澈见底

原野  热闹非凡      拟人

喜爱秋天

作业:

a类:背诵全文

完成补充习题

b类:仿造总分语段写一段话

1、大街上真热闹

2、上课同学们真认真

教学反思:

每节课争取让学生有所得,这是课堂教学的重点。

北大荒的秋天教学设计方案篇七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58

常州市新北区孝都小学 言爱菊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知道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学习第四自然段先概括后具体的构段方式。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认读词语:

映照 燃烧 顿时 一碧如洗 赞美 脸庞 挺拔 热闹非凡

2、听写句子:啊,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呀!

二、学习课文

1、围绕听写的句子提问:北大荒的秋天美在哪儿?

2、听录音朗读2—5自然段,在你认为美的地方作上记号。

3、组织交流北大荒秋天的美。

天空:(1)理解词语“一碧如洗”、“流云”等。

(2)读“银灰”、“橘黄”、“血红”等词,照样子换个词语读一读。

(3)读长句,进行换词换句练习。

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眼间变成一道______、一道_____、一道_____、一道_____,就像____________。

小河:(1)理解“清澈见底”,找出与“清澈”相关的词语。

(2)结合所找词语读比喻句,知道把什么比作什么,体会“躺”在句中的作用。

(3)把握语气,自读“小河”部分。

原野:(1)理解“热闹非凡”,说说生活中哪些场景也可以用这个词。

(2)原野上是怎样热闹非凡的?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体会写法。

(3)找一找:生活在这里的人是用哪句话来赞美遍地金黄的九月的?认识“大豆摇铃千里金”。

(4)想想说说:田野、山岭、江河、草甸子会捧出什么宝物来?

三、拓展阅读

1、小黑板出示xx年4月8日《人民政协报》上的《“北大仓”可能变成“北大荒”》的资料。

2、读一读,想一想:你知道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四、课后作业

(搜索课题关键的一两个字可以查找更多资料。本站(第一范文)地址 )

本文转载

北大荒的秋天教学设计方案篇八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72

红雨伞 发表

对北大荒的景色曾经已经通过一些语言文字有所了解了,在头脑中有个大概的印象。但秋天的北大荒还是第一次接触。

手捧语文书,我一遍一遍地读着,一遍一遍地跟着作者体会着,感受着、欣赏着。文章中那一句句比喻句,一句句拟人句,把整个北大荒都写活了!读着读着,仿佛自己就置身于北大荒的天空下,小河旁,原野上,怎一个美字了得!

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课文,在第一课时我就和学生一起扫清文章中的障碍:字、词,并熟读了课文。

第二课时,我们就以欣赏风景开始,抓住北大荒的美展开教学:“九月,当第一片树叶跳着舞,轻轻落地开始,北大荒的秋天也就来了,我们也随着秋风,来到了北大荒,来欣赏北大荒美丽的风景……”

“在北大荒,哪些景色让你感受到美?”围绕着这一个问题,学习课文,学生描述了天空之美、小河之美,原野之热闹,除了这景色的美,北大荒丰富的物产也充满了美。在教学中,以读代讲,以想象助读,在学生深情并茂的朗读中,一个绚丽多彩、秋风送爽、热闹非凡、遍地金黄的九月的北大荒就展现在我们眼前了。读完后,有个学生情不自禁地说:“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啊,我真想现在就去看看!”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喜爱,对北大荒秋天的喜爱已跃然脸上,课堂气氛也如热闹的北大荒一样,让我感受到了点收获的喜悦。

(搜索课题关键的一两个字可以查找更多资料。本站(第一范文)地址 )

本文转载

北大荒的秋天教学设计方案篇九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59

教者在教学有这样两点特别值得我学习。

一、借助多媒体图画,帮助理解课文内容。

二、引导学生自主感悟,自主体验,读懂、读好课文。

小河美,美在它的清澈见底,更美在小鱼惬意欢快的逆水而游。精读时,老师主要引导学生抓住打比方的句子,体会小河的清和静,小鱼的出现,使我们感受到了勃勃的生机,这时,我说,如果你是一条小鱼,你该怎样来读好这句话呢?学生读后,我的评语是:哦,你真是一条快活的小鱼。再读句子时,我请学生展开想象,在头脑中放小电影,引导学生进一步地感悟、体验,从而读懂读好句子。

课文结束之后,老师可以说:“北大荒的秋天热闹非凡,充满了秋天成熟、热闹、欢乐的气氛。大豆摇铃千里金,北大荒的物产如此丰富,那我们的家乡又有什么物产让你来赞美一番呢?”

这样学生就能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拓展延伸了课文内容,激发了学生爱家乡的感情。

(搜索课题关键的一两个字可以查找更多资料。本站(第一范文)地址 )

本文转载

北大荒的秋天教学设计方案篇十

《北大荒的秋天》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学习第四自然段先概括、后具体的构段方式。

3、能真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知道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地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地思想感情。

二、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指名读课文。

2、简介北大荒。北大荒是指黑龙江省嫩江流域、黑龙江谷地和三江平原的广大地区。过去那里是一片荒芜,解放后,经过建设者的开垦,荒地已变成良田。

3、北大荒的秋天是什么样儿的呢?

二、自读课文,了解大意

1、轻声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词,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再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自由读。说说哪些生字在读的时候要特别注意。(紫是平舌音,烧、澈是翘舌音,岭、缕是边音,纹是前鼻音,岭是后鼻音,荒、绛是三拼音)指名读,齐读。

2、读句子。

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眼间/变成/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就像是/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

这是一个长句子,在读时要注意合理的停顿。      教师范读;学生练读。指名读,齐读。

3、读课文。           指名分自然段读。              师生共同评议。

4、回答问题。北大荒的秋天怎么样?文中用哪一句话来概括?

四、理清课文脉络:默读课文,想想课文是从哪两方面写北大荒的景色优美的?

五、教学生字字形,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指名读。               2、识记生字字形。         3、指导书写。

六、作业

1、用钢笔描红。

2、组词:

先(     )火(     )此(     )冷(     )文(     )

洗(     )灰(     )紫(     )岭(     )纹(     )

3、朗读课文

《北大荒的秋天》教学反思

一、以画促读

二、以演促读

本文的第四自然段向读者展现了北大荒原野热闹非凡的景象。为了让学生在朗读中表现这份热闹,我事先采用了表演这一形式。我请两组学生表演“成片的大豆摇动着豆荚,发出了哗啦啦的笑声”和“挺拔的高粱扬起黑红黑红的脸庞,像是在乐呵呵地演唱”等动作,另两组学生表演“榛树叶子全都红了……”。学生们发挥想象,做出了合理的动作,把北大荒的原野搬到了咱们的教室,使我们的课堂也热闹非凡。之后的朗读声情并茂,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看来,在朗读之前,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去感知教材,感受课文所表达的情境与情感,这无疑是为有感情朗读添加了几滴“润滑油。

北大荒的秋天教学设计方案篇十一

1、在学生流利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抓住课文的重点词语和语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意境,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内涵。

2、在学生充分诵读的基础上,学习第4自然段先概括,后具体的构段方式,会仿照写出某一场景。

3、通过学生自由读、范读、指名读、比赛读等多种方式朗读,,感受北大荒景色的美和物产丰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1在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础上,会背诵课文第四段。

2、在学生充分诵读的基础上学习第4自然段先概括,后具体的构段方式,会仿照写出某一场景。

一:导入:

1.检查字词

2.整体回顾: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感受到北大荒的秋天有什么特点?北大荒的秋天那些地方美呢?上节课我们感受到了天空的( )流云()。今天我们继续感受它的美。

二:深入感悟:

(一) 小河

北大荒秋天的天空一碧如洗,那里的小河又是什么样呢?咱们一起去看看吧(看图片)

1.书上哪个词语能够概括小河的特点?(清澈见底)

2.哪些语句能够体现小河的清澈见底?9指名读

3.让我们一起读这些句子,体会小河的清澈见底。

4.假如你是河中的小鱼,你此刻会想些什么?(自由说)

5.哦,生活在这里的小鱼多快乐,哪条小鱼能读出你的快乐。(个读)

5.总结 :这么清澈的小河,这么幸福的小鱼,北大荒的的小河真美呀(齐读)

(二)北大荒的原野(第四自然段)

见过了一碧如洗的天空和清澈见底的小河,再让我们去北大荒的原野瞧一瞧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中有一句话概括了原野的特点,请你找到并用横线画出来。 “热闹非凡”是什么意思?(十分热闹)

2、(指名回答)哪些句子具体写出了原野 “热闹非凡?

(课件出示句子)成片的大豆摇动着豆荚,发出了哗啦啦的笑声。(指名读) “听”到大豆的声音了吗?(我听到大豆在欢笑。)

(1)大豆已经长出了豆荚,还发出声音,这说明豆荚已经成熟了。所以这里的人们喜欢用这样一句话来赞美秋天,(大豆摇铃千里金。)农民伯伯看到这一切心情会怎样?(丰收、喜悦)

(2)你能读出农民伯伯的喜悦心情吗?(指名读)除了豆荚的笑声,你还听到了什么声音?(我听到高粱在唱歌。)指导学生看插图,看,挺拔的高粱,扬起了黑红黑红的脸庞,像是在乐呵呵地演唱,会唱些什么呢?它们多快乐呀!谁能像它们一样乐呵呵地读读这句。

3、作者笔下的大豆会欢笑,高粱会演唱,这是把它们当作什么来写?(齐说:

这种修辞手法就叫——拟人。把物当人来写了,多可爱呀!我们再来来读读句子,读出可爱。

4、而这时山坡上、大路边、村子口,又是怎样的景色呢?(学生齐说)

(课件出示句子)山坡上,大路边,村子口,榛树叶子全都红了,红得像一团团火,把人们的心也给燃烧起来了。看到那么美的榛树,想着以前的荒原变成了良田,在这收获的季节,人们的心情怎样?(兴奋、激动)这种高兴快乐到了极点就说心也燃烧起来了,让我们满怀激情的读读这一句。

6、那我们仿照这一段话来说说吧。

(1)下课了,操场上( )。有的学生( ),有的( ),还有的( )。

(2)秋天,果园里的果子( )。苹果( ),梨( ),葡萄( )…

7.原野真是热闹非凡,看着老师的板书,让我们一块试着背诵感受它的热闹非凡吧(提示背)

8自背

9.指名背 10.总结:北大荒的原野真美呀

(三)物产

1、师:是呀,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无论是田野、山岭、江河,还是那茫茫的草甸子都会捧出沉甸甸的宝物来。大家快听,北大荒的人们在齐声赞美这儿的秋天呢! (出示第五自然段,齐读)

2、师:同学们,沉甸甸的宝物是什么?

大豆、高粱、榛子。

还有玉米、水稻、莲藕、鱼虾…… (边说边出示)的宝物来。)

4、 宝物图片欣赏

5、 小结:(北大荒的秋天美在一碧如洗的天空,美在清澈见底的小河,美在热闹非凡的原野,更美在它丰富的物产,所以我们应该深情的赞美它。)齐读:啊,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呀。

三,深化主题,拓展思维:既然北大荒景色优美,物产丰富,为什么还要叫“北大荒”呢?展示了两幅昔日北大荒的图片,正是当年有十万大军奔赴北大荒修水利,开荒地,艰苦奋斗,才有了如今这四季如歌的北大荒。咱们听一听北大荒人心里的歌。(视频)

天空一碧如洗 流云 五彩斑斓

北大荒的秋天 小河清澈见底 小鱼 快活 真美

原野热闹非凡 大豆笑 高粱唱 榛树红

相关范文推荐
  • 10-15 2023年那些沉甸甸的爱读后感 那些沉甸甸的爱(大全8篇)
    公司宣传语需要与实际情况相符,不能虚假夸大,以免给消费者造成误导和失望。如何运用幽默、温情或引人思考的方式来让公司宣传语更具吸引力和记忆点?小编特意收集了一些经
  • 10-15 最新抗击疫情的体会与感悟 抗击疫情第期心得体会(大全20篇)
    决议可以起到明确目标、明确方向的作用,帮助人们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目标。决议的实施要注重细节和执行力量,以确保任务跟进的完整性和质量。以下是一些优秀决议范文供参考,
  • 10-15 最新销售部门一周总结 销售部门总结(优质11篇)
    军训总结是对军事训练中存在问题和亟待解决的难题进行梳理和反思的过程。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学期总结样本,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启发。销售部门一周总结篇一各位同
  • 10-15 最新小学生事迹材料(大全17篇)
    环保宣传可以通过广告、媒体报道、社交媒体等形式进行,以达到最大范围的传播效果。环保宣传如何吸引年轻人的关注?以下是一些可以在社交媒体上广泛传播的环保宣传素材。小
  • 10-15 最新元旦联欢会新年嘉宾致辞(实用8篇)
    安全标语的目的是通过简洁有力的文字和形象图案,在短时间内传达出安全警示的信息。安全标语要避免使用复杂的词汇和长句子,保持简洁明了的风格,方便人们快速理解和接受。
  • 10-15 中班月心得体会 中班的教学心得体会(汇总17篇)
    工作心得是对自己在工作中的成果、经验和收获的总结和概括。实习心得范文二:《成长之路——我的实习经历总结》中班月心得体会篇一中班是幼儿园中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我在
  • 10-15 最新小班夏天美术教案 美术夏天中班教案(通用8篇)
    小学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提高教学质量。高三教案是教师为高三学生制定的一种教学计划,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编写一份高三教案,是
  • 10-15 2023年楼梦的读后感举例(汇总15篇)
    环保宣传可以塑造社会的环保文化和价值观念。写一篇较为完美的环保宣传语需要注意语言简练、表达精准。小编为大家找来了一些环保宣传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楼梦的读后感举
  • 10-15 最新心理咨询课心得体会(通用18篇)
    通过写培训心得,我们可以把个人的学习成果与他人分享,促进共同进步。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整理的一些教学反思范文,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启示。心理咨询课心得体会篇一第一段
  • 10-15 2023年会计专业实习总结的 会计专业实习总结(精选12篇)
    学习总结是一个机会,通过它我们可以更加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和方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几篇军训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总结自己的军事训练经验。会计专业实习总结的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