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文秘知识>2023年对本科生导师制度的认识 本科生学业导师教育管理模式分析论文(实用10篇)

2023年对本科生导师制度的认识 本科生学业导师教育管理模式分析论文(实用10篇)

时间:2023-10-03 11:45:42 作者:BW笔侠 2023年对本科生导师制度的认识 本科生学业导师教育管理模式分析论文(实用10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对本科生导师制度的认识篇一

教育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为了给我们的国家培养高素质、高能力的综合性优秀人才,从而使得我们的国家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所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教师队伍水平,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需求。

一、新课标背景下的小学管理概念

小学教育是人一生中最为关键的一个阶段,提升小学教育管理模式,是对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尊重,也是对每个学生负责。在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教育是囊括了教育改革信念,实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以此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做到师生关系平等,营造一个和谐、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以此更好地推动创新教学理念的实施。在此过程中,汲取更好的教学管理经验,通过深入的教学历练,以此对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需求进行深入的了解,实现学生素质的综合性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型优秀人才。

二、传统小学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小学教育模式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例如,教学管理模式片面、教学管理理念落后、教学管理资源匮乏等。只有将教学环境中的教学理念改善,才能更好地做好教育教学。

(一)教学管理模式片面

传统的小学教学模式,主要是以教师授课为主,通常教师会将课本上的内容按部就班地灌输给学生,以完成任务就万事大吉的心态在授课,并没有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理念。教师的教学模式完全是规范化的,较为单一、片面,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学生必须全力完成学校的教学成绩要求,并且必须按照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来完成。学校的管理教育模式具备一定的规模化,这些教学管理理念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及学生的自身特点,从而使得学生没有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无法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管理理念落后

在新课改的实行下,还是有部分的教师无法适应,从而在教学的日常管理中,无法将素质教育和传统的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得教育工作者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无法使用科学的教学方法进行教育教学,从而影响到了先进教学理念的广泛运用。

(三)教学管理资源的匮乏

目前,我国的小学教育模式较为庞大,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导致了教学模式的资源发展有限,教育管理工作很难实现创新。随着近年来教育模式的不断扩大,招生数量越来越多,使得教学管理资源更加的匮乏,再加上区域的教育管理模式不同,生源导向也更偏向发展较好的地区,这种情况下更加重了教育管理模式的不平衡。并且,教育人员的水平各有不同,导致教育的专业培训不完善,从而无法有效提升教学管理水平。

三、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教育模式分析

在新课改广泛实行的过程中,应当充分理解新课改的教育背景,深入了解新课改的实质和内涵,明确小学教育理念。了解当前教育模式下,教学人员所存在的不足,根据新课改的核心教学理念,切实提高小学教育管理水平。

(一)新课改的教育背景下,改善教育管理模式

在小学教育教学中,应当充分注重学生的综合性能力培养,根据新课改的核心教育思想,改善传统的教学模式,延续或发展良好的传统教学方法。并且,在此过程中,充分吸收创新的管理模式与教学模式。丢掉老旧教学思维方式,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理念,在加强学生知识的培养之外,还应该多注重学生的综合性、素质性培养。以此培养创新型优质人才,增加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交际能力等,从而培养他们适应社会的`综合能力。

(二)改善教学管理模式,吸收优质教学管理资源

随着我国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小学教育看得越来越重,从而促使人们对小学教育管理者的教学素质以及校方的教学设施、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一因素使得教育管理者要具备多方面的才能,既要具备高质量的教学经验,又要具备良好的管理能力。改善原有的教学管理模式,以时代需求为目的,让能力强、素质高的教育人员走上管理岗位,统一规划教学管理模式。增加家长与学校的沟通频率,有效综合各方力量来加强小学教育管理水平。

(三)加强教学人员的素质水平,改善教育管理理念

在新课改的教学背景下,教学质量的提高需要多方面的因素组成,而教育改革的核心思想就是提高素质教育,如何将素质教育运用到教学和日常生活中,用一种怎样的方式运用出来,是当下每位教师面临的最大难题。要想充分完成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应当提升整个教育体系和整个体系中教育者的整体素质。优秀的师资队伍能够接受更前卫的教学思想,改变老旧的教学思路,提升教学热情,主动对教育的创新进行探索,汲取先进的教学经验,从而使得小学教学管理得到充分提高。

总之,多年以来,我国实行了新课改的教学理念,这一理念的实行,在小学教育中得到了较大的成就。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创新,对于高质量的教学管理模式的要求较高,这就需要我们探索更加高效的教育管理模式,来应对当下更高要求的教学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刘昱萱.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校地理师范生培养模式改革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

[2]杨家润.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教育管理模式的构建与应用探索[j].知识文库,(10):102.

[3]刘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唱歌教学的目标定位、内容构建及实施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4]张绍军.我国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课程到课堂走向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6.

对本科生导师制度的认识篇二

工程项目管理工作需要具有相关的资质,同时项目管理部门要承担施工技术指标、部分工程参数测量等工作,以保证工程质量符合工程要求。但是,当前在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中,工程项目管理单位的角色较为尴尬,其工程建设工作不能保持独立性,尤其是易受到工程施工方的干扰。项目管理工作主要包括3个方面,即投资管理、工程进度、质量管理等,但在工程中其职能受到了一定的削弱。

2.2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缺失

在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管理中,有些建设单位为了赶工期、节省投资等,会放低对工程质量的控制,也会对工程项目管理单位施加一定的压力,从而造成质量控制中出现各种纠纷和矛盾。

2.3工程项目管理队伍素质存在缺陷

工程项目管理制度的推行往往会提高工程预算资金的投入,从而给工程预算提出更高的要求。资金的缺乏制约管理部门升级其检测技术和检测设备,也不能吸纳优秀的人才来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甚至一些工程项目管理部门只能雇佣临时的工作人员,从而造成其管理资质等级逐渐下降。

3水利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策略研究

水利工程项目施工对项目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施工单位要加强管理模式的构建,从工程质量、进度管理、施工安全、施工成本控制等方面入手,组建技术和管理项目部门,保证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

3.1工程质量控制

水利水电是国家的基础设施,其关系到农业经济的发展。同时,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安全。因此,项目管理的首要环节是保证施工质量,从项目开工准备工作到项目交工评审的整个环节,要加强质量管理,保证工程质量参数符合国家标准。工程施工环节是项目管理的实体过程,也是水利水电项目质量控制的.关键所在。因此,要紧抓施工阶段,反复试验施工方案和施工流程,保证施工质量。此外,在项目管理中,要完善工地试验室,提高工作人员的测试水平,准确发现可能存在的质量参数隐患,采用先进的设备和科学的检测技术来提高工程质量。

3.2工程进度管理控制

水利水电工程进度管理是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门,能否在既定的工期内进行工程交付,直接关系到项目经济效益。因此,工程项目管理要注重进度目标的控制,保证工程投资目标的实现。工程管理单位要解决好进度、质量和投资3个目标的关系,监理完善的管理模式和组织构建,并逐步建立系统性的网络管理体系,根据工程项目现状制定可行的工程计划,工程设计单位要和施工单位保持紧密的信息沟通,对工程进度情况进行定期的共享,以便及时调整工程进度。此外,要提高施工阶段控制,及时清除工程项目施工中存在的干扰因素,避免工程进度和技术进度偏差较大。

3.3工程成本管理控制

成本管理控制是项目管理的核心,项目管理目的是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降低资金成本投入。通常成本主要分为2种:一是施工成本,主要包括直接费用、现场费用等;二是经营管理成本,主要有企业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前者在整个合同总价中占据70%左右,因此项目管理要重点放在施工成本控制上,尽量减少工程施工项目的重复施工;同时,优化施工方案,减少施工中原材料的浪费,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降低施工成本。

3.4工程安全管理控制

工程安全管理控制要从2个方面入手,首先是要加强安全施工意识,在施工之前要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并逐步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和规章制度,保证工程施工处于安全可控的状态,避免安全施工的出现。再次,要落实安全责任,明确不同部门在工程安全管理中的职能,防止玩忽职守现象的发生;同时,要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根据责任书的要求追责违约和违章现象。

4结语

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环境负责,施工流程较多,为了提高工程质量,项目管理部门应及时发现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逐步完善其管理模式,从工程质量控制、进度管理、成本管理、工程安全等方面入手,保证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

对本科生导师制度的认识篇三

一、当前民办高校所采取的教育管理模式分析

1.当前民办高校教育管理模式存在的一些问题现阶段,在民办高校的理论和实践教育管理模式当中都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对民办高校的长远发展有着很大的危害,必须改革教育管理模式,才能解决这些问题。

1.1.学校内的实验室等设施利用效率低。学校的实验室使用规划没用合理的安排,设计不足,导致实验室规模、配置不合理,应有的功能没有发挥出来,影响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和学习。

1.2.高校资金不足,实验设施老化落后,各种先进的设备无法引进,只能做一些简单的实验。这样就严重影响到学生对自己实践能力的锻炼,在社会竞争中就处于劣势地位,因此需要学校积极解决。

1.3.理论课的管理松懈,教学模式存在漏洞,没能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够,需要对教育管理模式进行创新性的改革,找出合适的教育管理模式,才能使民办高校保持活力和竞争力,否则民办高校的发展之路必将更加的曲折。

1.4.民办高校教育管理模式落后。当前民办高校的教育管理模式与社会用人单位的要求脱节,证明现有的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合当今社会的发展潮流,同时民办高校的资源管理、资源整合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组织管理不力,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

二、以创新的态度去对待民办高校教育管理模式的改革

当今普通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放开了对高校的过多的干预,使高校有了一定的自主管理权。民办高校应抓住机遇,走出一条创新性管理、符合自身实际和社会需求、科学性的管理道路,民办高校一定不能沿用其他高校所用却不符合本身实际情况的管理模式。

1.掌握学校办学的自主权正如我国改革开放所进行的包干到户的土地分配制度一般,当办学的产权分配到投资者的手中时,投资者对其付出的心血绝对是对公办高校所付出的心血无法相比的。民办高校拥有了自主权,也就能够放开手脚,根据现实的需要,制定出真正适合的管理制度。作为主人的办学者对管理制度的各个方面就会真正尽心尽力,把学校的事看成自己的事,遇事不推脱、不消极怠工,这样民办高校才能发挥出其作用。

2.对教育目标进行创新管理民办高校旨在培养出“专业型与通用型”人才,学校要找准培养人才的定位,民办高校所培养的人才与公办高校所培养的人才适用标准不同,我们看待人才的标准不是看学生考试的分数,而是看学生在毕业后是不是符合社会的要求,是不是对社会有所用处。民办高校找准培养人才的标准后,就能准确的对学生的教育管理模式进行分析,制定出适合要求的管理模式。

3.对教学课程的创新管理学生学习的课程对学生的发展方向和个人能力的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民办高校要进行教育管理制度的创新,就必须对学生所学课程进行创新,制定更加合理高效的教学课程,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课程安排上添加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供学生自主选择,合理安排理论课和实验课,使学生理论能力、动手能力都全面发展。

4.在实践中摸索符合自身的教育管理模式民办高校现有的管理模式都还不成熟,教育部门也没有制定针对于民办高校的教育管理模式,即便有着一些现成的管理模式,但并不一定符合民办高校自身的实际情况。因此,民办高校应该在积极的实践中进行创新,摸索出适合自身的管理模式,作为学校的一分子,无论是管理阶层还是教职工,都应该不断的实践,创造新的方式法,不断的创新,对已做的工作归纳总结,找到适合的管理方式。在创新中要注意考虑到对学校长远影响和近期影响的双重关系。

5.对学生自身的创新管理学生作为教育管理的主体,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在管理过程中要考虑到对学生的管理工作,树立向上的人生理想,发挥正能量作用,带动学生积极健康的成长。当代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的缺陷越来越严重,很多大学生因为心理健康问题而走入歧途。在民办高校的学生当中存在由于自己所上学校不是公办学校而产生的自卑感,不喜欢调剂专业的无奈感,或者与其他有钱同学相比产生的挫败感等,针对学生的各种心理问题,学校要设立学生心理咨询师进行心理辅导,并安排辅导员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辅导,争取把学生培养成心理、身体都健康的有用之才。在注重心理健康的同时,也要关注学生思想品德和人生观的塑造。大学正是处在与社会接触逐渐紧密的.阶段,这个阶段人的思想道德、人生观的波动很大,学校应注意引导学生塑造正确的人生观,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帮助学生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青年。

三、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民办高校管理模式的指导方针

科学发展观是对发展的事物作出重要指导的观点思想,它同样对民办高校的教育管理模式的改革有着指导作用。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在于:坚持以人为本,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看待发展。科学发展观对民办高校的指导之处在于以下三个方面。

1.民办高校教育管理模式要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特点高校的一个重要职责就在于为社会输送合格的人才,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而能否输送出合格的人才是考验一个民办高校能力的重要标准。民办高校对教育管理模式的探究也是出自这个原因,找到适合自身的教育管理制度就可以创造更好的条件培养所需人才。教育工作者在指定管理制度的时候一定要切实考虑到学生的需求和角度,尽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成长条件。

2.民办高校教育管理模式要体现出可持续发展的特点民办高校的兴起在于国家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是国家不断进行教育事业方面的改革所造成的结果。民办高校肩负着为社会不断输送优质人才、培养可造之才的重任,在现阶段的教育改革中越来越受到社会和群众的关注。因此,民办高校的发展必将进入一个崭新的广阔天地。在民办高校制定教育管理模式的时候要着眼于更长远的发展,对民办高校的长远发展作出合理的安排,不能因为一时的热闹而全部去参与,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发展多元化的学科,培养出不仅符合当下需求的人才,更要培养出可以可持续发挥作用的潜力型人才。

四、总结

民办高校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对教育管理模式作出改革,将创新精神应用于改革中,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思想,在实践中总结与创新,走出一条符合自身、更具效率、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管理道路。相信在未来民办高校的教育管理模式会越来越成熟,越来越有效率,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有用之才。

对本科生导师制度的认识篇四

一、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特点

生物医学工程学科是运用现代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原理与方法,从工程学的角度研究生物体(特别是人体)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揭示生命现象、探索生命本质,研究和开发用于防病治病、人体功能辅助及卫生保健的人工材料、制品、装置、系统和工程技术的一门综合性学科[1],是理工类学科与生物医学学科深度交叉、高度融合的边缘性学科,所涵盖的领域十分广泛,具有“覆盖广、交叉深、发展快、变化多”等其他学科不具有的特点。根据研究侧重点,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可分为信息技术型、材料技术型、生物技术型、生物医学研究型、医疗器械产业型、临床生物医学工程、军事生物医学工程等7类[2]。当前讨论和研究的热点领域主要有:生物医学材料、生物力学、医疗信息技术、生物芯片与传感技术、组织工程及再生医学、介入医学工程、医疗器械等7个方面[3]。

二、医科院校生物医学工程学科专业教育现状分析

高等医科院校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和临床医学结合紧密,医学大背景很深厚,具备丰富的医学类学科教学资源和优越的临床设备实践条件等优势,但同时因学科体系不完善、教学师资力量比较薄弱、专业实验室建设投资大等影响因素,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生物医学工程学科专业的高效快速发展。

1.理工学科体系不完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学科涵盖面非常广,广到什么程度呢?可以用四个字形容———“包罗万象”,如果用“学科频谱”来描述学科涵盖面宽度,生物医学工程无疑是88个一级学科中“频谱宽度”最宽的学科。目前大多数开设生物工程学的高等医科院校,物理、数学、化学等基础学科相比理工科院校比较薄弱,而且缺乏材料、自动化等重要工程学科的有力支撑,这些支撑学科的缺少会导致相应课程设置不完善以及综合性实践训练平台缺乏,学生无法系统地学习工程类课程,得不到系统扎实的工程技术训练,影响人才培养目标的整体实现。

2.复合型师资比较缺乏。要实现培养医工结合与交叉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目标,首先需建设一支医工结合与交叉的复合型师资队伍方阵。在高等医科院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师资队伍中具有理工科教育背景和医学教育背景的教师比较多,而既懂医学又懂工程技术,能将工程技术与医学需求紧密结合起来的复合型、交叉型、融合型师资比较缺乏,教师队伍知识结构普遍不够合理,与各相关学科交叉融合能力弱,这些现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程体系构建以及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3.创新能力培养不扎实。生物医学工程专业85%以上的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程都要开展实践教学,必须建设相应的实践教学平台,这些实验室建设要求高、仪器设备多、投入大,部分院校在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课程实验条件建设经费投入不足,单独开设的实验课程比较少,实践教学体系不够完善;课程标准中演示性、验证性等基础性实验设置比较多,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设置比较少[4];缺乏“大学生电子设计创新基地”等综合性实训实验硬件软件平台和组织管理经验;学生规模小,缺少其他理工科学科支撑,组队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设计竞赛等活动较为困难。

4.学生专业思想不牢固。生物医学工程学作为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覆盖面广,涉及领域跨度大,专业知识体系复杂,专业课程内容在各学科之间交叉频繁,本科学生对本专业缺乏深入的了解、足够的信心和学习热情;相对材料、自动化、机械、通信以及临床、医学影像等专业,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学生所学知识普遍存在“宽而不精”,“广而不细”等问题,就业时相对处于劣势;部分学生由于学习任务重、压力大,导致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不高,专业思想不够牢固,甚至影响到专业整体的学习风气。

三、对策初探

高等医科院校要盯准医工结合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目标,突出学科交叉综合培养、工程技术意识培养、创新能力素质培养,深化教学改革,加大教学投入,改善教学环境,加强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医学院校资源优势,积极探索具有医科院校特色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教育培养模式,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不断提升生物医学工程人才培养质量。

1.坚持走“先研究生后本科生”的教育培养模式。“覆盖广、交叉深、发展快、变化多”等特点决定了生物医学工程学科专业的开设和建设,对教学基本建设、课程体系构建、师资队伍力量、实践教学平台等方面要求比较高,必须具备一定水平的软硬件条件。医科院校在开设建设之初,往往存在培养方向不明确、课程体系不科学、平台条件不完善、师资力量不足等困难和问题,因此,对于计划开设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高等医科院校来说,要坚持走“先研究生培养后本科生培养”的教育培养模式,通过5-时间的研究生培养和学科建设,加强教学基本建设,积累教学经验,规范教学管理,建设一支高素质师资队伍和一批高水平的'实验教学平台,构建完善的课程培养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为本科生培养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和学习环境。

2.积极探索与理工院校联合培养的教育模式。综合性大学与医科院校在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学科建设方面优势互补、劣势互存。综合性大学具有完善的理工类学科体系,师资队伍力量比较强,基础课程比较成熟,实践教学条件平台比较完善,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设计竞赛和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经验丰富,在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方面具有完善的培养体系和成熟的培养经验,但缺乏医学类学科教学资源和临床实践条件,缺乏与临床需求紧密结合的先决条件。因此,医科院校要在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与理工院校联合培养的教育模式,实现优势互补。校校联合培养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高育人质量的前提是:加强顶层设计,联合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建立健全联合培养的质量保障体系和综合评价体系。

3.积极探索产学研相结合的教育培养模式。产学研相结合的教育培养模式是以产学合作、双向参与为基本原则,以工学结合、定岗实践为实施途径和方法,以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素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实施产学研相结合的培养模式,高等医科院校可强化与科研院所和医疗卫生机构的联系和沟通,改善教学培养功能不足,充分发挥产学研各方主体优势,有效解决师资力量不强、支撑学科不完善、创新能力培养不扎实等瓶颈问题。实践证明,实施产学研结合,是生物医学工程高等教育的成功经验,也是培养高素质生物医学工程技术人才的必由之路[5]。高等医科院校应树立研究与产业化并举的教育培养理念,深化教学改革,积极探索产学研相结合的教学培养模式,构建构建产学研一体化的最佳运行机制。

对本科生导师制度的认识篇五

本科生导师制是国内外高校都曾经进行过较多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在国外也有过非常成功的.经验,积累了较多的成果.本文以广东商学院旅游学院实施本科生导师制为例,重点就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意义、内容、目标出发,提炼了一些创新理念和模式,供参考和借鉴.

作者:张河清作者单位:广东商学院旅游学院,广州,510320刊名:信息系统工程英文刊名:chinacionews年,卷(期):“”(12)分类号:g64关键词:本科生导师制广东商学院模式创新

对本科生导师制度的认识篇六

摘要:思想导师制的教育形式是柔性教育,是适应新时期大学生教育的最佳形式之一,符合大学生成才和发展所需要。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导师;柔性教育管理

一、思想导师是柔性教育管理者

思想导师就是当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困惑或思想压力过大时,能给大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和帮助的教育者。是学生思想上的引路人,在学生最迷惘时提供及时的帮助,为困惑的学生找到正确的方向,鼓励他们树立战胜困难的勇气。思想导师必须是学生的贴心人,是学生真诚的朋友,是学生可信赖的长者。对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分外在和内在管理两种,外在教育管理即是刚性管理,主要通过校纪校规等刚性制度对大学生的行为进行约束,这种管理带有明显的强制性和不可抗拒性,对稳定校园环境、维护校园秩序无疑是必要的、有效的。内在管理是柔性的,主要是采用潜在的、润物无声的形式,对学生的思想成长会形成深刻、持久的影响,启发他们自觉的行动,使其明辨是非。这种柔性管理方式具有明显的感情色彩,能充分体现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平等的地位,能充分发挥情感的感化功能。思想导师对学生付出真情,触及灵魂,从内心深处去打动学生,使受导学生能完全接受导师的教育,就是柔性教育的管理者。刚性教育管理与柔性教育管理相结合,可以使教育的功能最大化,教育的功效最佳,达到全方位教育、全员教育的目的。

二、思想导师的选择

我们的教育是全员参与的教育,在校的每一个老师都有义务参与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全校所有的教职工都可以是学生的思想导师,而每一个学生对思想导师的选择应有针对性,应随时随地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合理的安排。常见的思想导师有专门负责教育管理的辅导员、心理咨询师;学校各部门的行政管理人员;给学生上课的老师;宿舍中的生活老师;学生特别信任的教职工;负责招生就业的'老师或是有亲戚朋友关系的老师,等等。总之,选择的思想导师,必须是有管理教育经验的老师,有高度的教育责任感,熟悉学生的心理状况,能灵活处理学生面临的各种困难,是学生特别信任的老师。

三、思想导师的主要工作职责

明确思想导师职责,是思想教育成败的关键。根据受导学生存在的问题和困惑,将工作的主要内容分为五个方面:(1)帮助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正能量,学会正确的人际交往和处理人际关系;(2)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学习、生活,引导学生做好生涯规划和职业生涯规划,做好在大学期间的学习计划;(3)积极了解学生的心理困惑和心理健康状况,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及时进行干预和引导;(4)在思想上鼓励学生思追求进步,积极向党组织靠拢,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党团组织的各项活动;(5)帮助家庭困难的学生申请国家助学金,帮助家庭贫困的优秀学生申请国家奖学金和国家励志奖学金。

四、思想导师对学生教育的最佳切入点

对大学生的教育要坚持个体重于群体的原则,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高职院校是培养应用性型人才的基地,高职学生的特点是:头脑灵活,反应快,适应性强,有较强的创造力,也有一定的叛逆精神。他们对自己的行为有较强的判断力和控制力,对自己所面临的迷惑或所犯的错误有一定的认识,但因为有时顾及自己的面子,不会轻易地认识自己的不足并及时改正错误。作为思想导师,要把好脉,找准切入点,及时跟学生进行思想交流,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思想导师与受导者应平等相待,才能最有效地切入并开展受导工作。最常见的切入点是,导师应积极主动地介入到学生活动当中去,主动到教室、公共场所、食堂或是寝室找学生谈心。可以谈学习、谈生活、谈家庭、谈未来,也可以聊学生最感兴趣的爱情话题和职业规划。让学生明显感觉到思想导师很亲切,很有亲和力,学生从心底放弃抵触情绪,全面接受思想导师的教育和影响。思想导师的切入要先行,不要等到问题出现了再切入。当学生的情绪很冲动时,教育工作就往往会很被动,学生是很难接受不熟悉老师的教导。如果思想导师先与学生建立了良好的感情基础,当学生出现问题时介入教育,就会真正地让学生接受。

五、利用网络平台进行思想教育

互联网的开放性、平等性和互动性为大学生开创了一个全新的交流学习的平台。网络平台也是一把双刃剑,有利有弊。大学生对网络信息能否全面客观地进行分析和判断,对将来形成何种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至关重要。网络为我们提供了海量信息和自由表达的同时,也成了各种势力同我们争夺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大学生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时期,还不能完全客观地对网络信息的真假、善恶、是非进行全面客观公正地判断和分析,很容易受到不良思想的侵蚀。思想导师应充分利用网络这个交流平台对大学生进行教育、交流。学生有时不方便与思想导师当面谈话、交心,而通过网络,就可以随意地、自由地与导师进行交流。思想导师利用qq、微信等聊天工具、大学城空间与学生进行交流、引导、教育,经常浏览学生的空间说说和微信相册,第一时间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为有困惑的学生解难。思想导师收藏并整理一系列教育素材,放在自己的空间,为学生提供学习的资源;也可以把自己的心得体会和一些思路放在空间,让学生学习、思考,使网络教育成为一个全新的、方便、有效的教育平台。每一个思想导师通过网络与学生交流时,对受教育的学生进行较详细的教育档案管理。要随时记下每一个学生思想动态,存在什么样的问题?存在哪些思想障碍?遇到什么样的困惑和困难?经过教育引导之后,达到什么效果?取得什么成绩?还需要在哪些方面继续努力?包括跟学生交流的主要过程等,都详细地记录下来,通过教育档案管理,可以适时调整教育的方式和手段,评价教育的效果。在建立教育档案时还应注意做好保密工作。

六、对思想导师教育效果的评价

思想导师要结合教育的实际和受教育学生的转变效果做出合理评估。然而如果在评价时只制订一个统一的标准,虽然目标明确,可操作性强,但容易陷入机械化和简单化。对思想导师教育效果的评估要能弥补刚性管理的不足,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思想导师先要提出一些具体的要求:(1)每位思想导师与被指导的学生建立对应的联系表;(2)每次与所指导学生的交流要作好详细的交流记录;(3)思想导师对与所指导学生的班主任或是任课教师的交流作好记录;(4)思想导师对所指导的学生建立教育记录,特别是记录思想转化的过程,学生的思想认识和现实表现进步等方面和不足。对思想导师的考核评价分为三部分,实行百分制,第一部分是工作的实际情况评价(占50分),主要是从思想导师的责任感、是否及时为学生解决问题、谈话效果记录等进行评价;另一部分由系部学工评价(占25分),主要是从受指导学生的思想转化和进步的程度,对思想导师工作成效进行评价;一部分由学工处评价(占25分),主要是根据生活老师、心理咨询师、学生的各项活动效果等方面对受指导学生进步转化的情况做出评价分析。同时根据最终评价结果进行表彰,对工作成绩突出的指导老师授予“优秀思想导师”称号,对进步较大并达到入党条件的学生可以发展为预备党员,激发思想导师的工作积极性。总之,思想导师是柔性的教育管理者,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引路人,我们要充分利用发挥好思想导师的教育功能和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彭利辉.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问题探析[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3):81-83.

[2]郭本玲.如何在网络环境下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才智,(8):212.

对本科生导师制度的认识篇七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管理的目的是保证工程设计、施工等环节顺利完成,是项目实施方对项目管理方的委托管理行为。项目管理在工程施工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是工程顺利实施的保障。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管理内容包括项目建议书、项目可行性研究,同时涵盖了融资方案、项目设计、施工、运行和交付等工作内容。

1.2项目管理模式研究的重要性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工程周期较长,调动的工程资源较多。同时,项目施工的地理环境较为复杂,其施工环境通常是在河流周围附近,其环境要求较高。因此,工程项目管理有助于有效调动项目资源,实现资源有效配置,有效解决材料和设备紧缺的现状。再者,水利水电工程的技术性要求较高,施工质量参数较难控制。因此,项目管理工作重点在于强化对施工环节的控制,保证项目建设质量。

对本科生导师制度的认识篇八

一、本科生学业导师现行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分析

1.思想认识不够统一,机构职责不太清晰

实行本科生学业导师制是很多高校的现实选择,但也有不少高校对其必要性的认知存在异议并没有推行该制度。目前已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国内高校大多形式重于实质,存在着很多不足和缺陷。究其主要原因,一方面表现在组织者或管理者对本科生学业导师制教育管理模式的认识既不到位,也不统一。很多观点认为,学业导师的工作职责和授课教师、班主任(辅导员)等职能交叉,与教师的概念内涵相近、工作职责相似,没有必要加以严格区别。班主任(辅导员)、授课教师可以同时承担学业导师的工作任务,不需要配备专门的学业导师。另一方面表现在高校相关的管理机构和管理职责不太清晰。有不少高校虽然意识到给本科生配备学业导师的重要意义,但究竟是由学校相关职能部门牵头组织,还是由学院或系来具体落实,并没有一个明确统一的定论。管理机构不明确必然导致管理职责模糊、不清晰。

2.导师资格缺乏标准,选聘方式有待商榷

有些高校明确规定,担任本科生学业导师,必须具有副教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有些高校规定学业导师可以由讲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老师担任。也有的高校鉴于客观条件的限制,规定教师、班主任、辅导员、熟悉教学的管理人员甚至是在校的研究生都可以担任本科生学业导师。对于本科生学业导师,不少高校并没有规定明确的任职资格标准。在导师的选聘方式上,不同的高校做法也不尽相同。有的高校是由学校遴选或指定,有的是由学院或教学系酌情确定,也有的是由本人申请组织部门审核后确定,等等。在学业导师的选聘方式上,几乎没有学校采用学生自主选择的方式产生。

3.管理制度不够健全,监管体系尚不完善

关于学业导师的管理制度,很多高校虽然建立了相关制度,但是总体上看都不够健全和完善。有的管理制度只对一般的管理内容进行简单的规定,有的只原则性规定了工作组织程序,制度本身既不系统,也不完善,在实践运行的过程中,往往缺乏可操作性。如何选拔导师,导师如何指导学生学业,指导的过程如何保障和监控,指导的幅度和层次如何确定,学业指导的效率和效果如何考评,考核和评价的结果如何兑现激励等内容都需要在制度中加以明确。

4.考核评价不尽合理,激励保障不能到位

目前,实行了本科生学业导师制的高校,对于该项工作的考核手段和措施大都不尽合理和科学。考核和评价往往只是走过场,有的只有他评,没有自评;有的只有自评,没有他评;有的虽然包含自评和他评等内容,但评价的过程组织并不科学严谨,评价的指标和项目也比较粗糙、简单。还有的高校虽然推行了本科生学业导师制度,但只是作为一项工作任务布置,至于是否去做,做的效率如何、效果怎样,并没有认真考评甚至没有考评。有的高校虽然考核评价工作做得相对细致深入,但是没有相应的激励奖惩配套措施,或者虽有奖惩,但是激励保障措施不到位,这样造成的最终结果往往是“做与不做一个样,做好做坏一个样”。没有评价,难以兑现奖惩,没有考核,难以兑现激励。激励保障、奖惩措施不能及时到位,反过来又会阻碍考核评价工作的深入持久。

二、加强本科生学业导师管理体制的模式创新及其路径选择

1.加强领导,明确管理的组织机构和职责

本科生学业导师制是一项系统工程,组织领导工作是该工程的基本保证和保障,也是最终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为了保证该项工作的有效推行,需要在学校层面成立本科生学业导师管理委员会,作为统筹部署学业指导工作的领导机构。委员会的`成员构成,既要包含学校相关领导,也要包含相关职能部门的负责人,还要吸纳学院或系相关工作的负责人,校内各方齐抓共管。该委员会下设办公室,作为委员会的常设机构,负责本科生学业导师工作的日常管理。

2.细化标准,推行合理的选聘方式和流程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业导师的任职资格和选聘方式是本科生学业导师制效率和效果的重要保证。不同的学校,实际校情不同,学业导师的确定可以因地制宜、因情制宜。建议对学业导师设置ab角,a角由资深的具有较高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担任,b角由相对年轻的教师或学业综合素质较高的研究生担任。这样的导师配置,既保证了学业指导工作的严肃性、严谨性,也能体现学业指导工作的活泼性、灵活性。学业导师的选聘不能简单由组织机构指定配置,应当充分发挥导师和学生双向选择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为了防止该项工作走入极端或误区,双向选择的过程既要体现民主,也要保证集中。

3.健全制度,构建完善的监管体系和平台

完善的本科生学业导师管理制度不仅包含具体规范的条款式规定,还要包括一些必要的将来形成档案的重要资料,如学业导师工作手册、工作记录本、考核评价表、导师申请表、具体的管理条例及实施细则等。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开发本科生学业导师管理系统,通过网络或其他信息化手段和平台进行全过程信息化管理。在管理系统中构建双向选择模块,确定指导层次和幅度,明确沟通渠道和频率。以“学业导师+学生”为核心,架构授课老师、班主任(辅导员)、家长、社会力量“四位一体”的学业素质教育导向监管平台;以“学业导师+学生+班主任(辅导员)”为中心,架构学校(院系)、班级(年级)、家庭、社会“四位一体”的学业外素质教育导向监管平台(如图所示)。本科教育阶段是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涉及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方方面面,学业导师、授课教师、班主任(辅导员)、学生家长共同肩负着教育和培养的责任和义务,各自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每个角色的职责不是孤立的,而是交叉联系的。推行本科生学业导师制教育管理要坚持“三全育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工作方针,采取家校联动、多方协同的方式,利用两个导向监管平台,以学业能力教育为核心,辐射和带动其他方面能力的培养,旨在最终实现综合素质教育效果的全面提升。

4.科学考评,建立合理的激励体制和机制

考核是激励的重要手段,是对工作效率和效果的综合评价,是兑现奖惩的基本依据。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体系在综合考核评价机制中具有导向性、前瞻性的作用。本科生学业导师的考核评价应该坚持“三位一体”的基本原则,所谓“三位一体”即导师自评、学生评价、班主任(辅导员)评价。从三个维度分别设置相应的评价指标,再赋予不同的权重系数,对三个维度的考核结果进行加权平均、综合评价,既能够充分发挥相关各方的主观能动性,又不会使考核结果有失偏颇。

对本科生导师制度的认识篇九

积极探索与实践双语教学正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热点和亮点.本文结合旅游管理专业中国文化双语教学实践,探讨如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实施提高教学实效性的双语教法,培养学生对中国历史文化相关内容的英语表达技能,进而传播、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作者:韦秋杰雷炎炎作者单位:韦秋杰(河池学院政法系,广西,宜州,546300)

雷炎炎(河池学院外语系,广西,宜州,546300)

刊名:学理论英文刊名:theoryresearch年,卷(期):2009“”(23)分类号:g642.41关键词:旅游管理专业双语教学教法中国文化

对本科生导师制度的认识篇十

在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和就业产生不利影响的情况下,为积极有效应对当前大学生就业压力,教育部今天召开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教育部部长周济对教育系统做好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进行紧急动员和全面部署。同时,教育部正在积极采取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千方百计促进2009届高校毕业生就业。

教育部部长周济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要从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教育为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保持高等教育又好又快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大学生就业工作,以对广大毕业生高度负责的精神,带着满腔热情,全力以赴地做好2009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尽最大努力帮助毕业生实现就业愿望。周济部长要求教育系统采取七大举措积极应对当前形势:

一是教育系统迅速行动,逐级落实责任,关心和帮助每一个学生的就业。教育部成立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四位部领导任正、副组长,有关司局负责人为小组成员,统筹协调推动教育系统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同时,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抓紧研判当前就业形势,根据本地、本校实际,及早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要求教育行政部门主要负责同志、高校的书记、校长、院系的负责人都要逐级落实责任,深入高校、院系直到班级,关心和帮助每一个学生的就业。

二是千方百计为毕业生,特别是为受经济形势影响较大专业的'毕业生收集岗位信息。教育系统继续调集精兵强将,深入各行各业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和岗位需求潜力较大的行业挖信息、找岗位,同时广泛联系用人单位进校招聘,确保招聘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场次和规模不少于往年;各地和高校重点为受经济形势影响较大专业的毕业生提供岗位信息,帮助他们扩大就业视野,落实就业岗位。

三是举办系列招聘活动,全面提高就业信息服务水平。为提高服务质量、降低求职成本、促进供需对接,教育部全国大学生就业公共服务立体化平台联合国资委、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部、卫生部、铁道部、全国工商联等部门和行业,将为2009届高校毕业生举办15场全国大型网络招聘活动,使网上招聘活动做到政府、高校和社会招聘相结合、综合性与行业性招聘相结合。同时,该平台与各省毕业生就业信息网启动了联合招聘月活动,为毕业生提供网络招聘、现场招聘、政策咨询、企业推介等综合性就业指导服务。

四是全面加大创业支持力度,大力推动毕业生自主创业。在创业教育、创业实践、创业政策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高校积极整合学校教务、科研、就业、学生工作、学生社团等多部门的优势,为毕业生提供形式多样、内容生动的创业教育;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积极利用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和大学科技园区,为毕业生创业实践构建创业孵化基地;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还将积极争取有关部门在政策、经费、项目等方面为毕业生创业提供更大的支持力度。

五是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服务,重点帮扶就业困难毕业生。在当前形势下,各高校在切实摸清每一个毕业生具体情况的基础上,结合行业需求和专业特点,为毕业生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服务;对于就业困难的毕业生,各高校通过专项培训、重点指导、优先推荐,实施“一对一”的就业服务,切实帮助他们解决经济上、心理上和求职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帮助他们顺利就业。

六是广泛组织实习实践,进一步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各高校根据就业需要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专业方向,大力组织以促进就业为目的的实习实践,确保毕业生在离校前都能参加实习实践活动,增强毕业生的岗位适应性;要确保高职院校的学生至少有半年时间的顶岗实习,特别是加大高职毕业生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基本实现相关专业应届毕业生都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提高高职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

七是要求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高校积极应对形势变化,加强对毕业生的国际国内形势教育,引导学生理性、辨证地认识就业形势,帮助学生坚定信心,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观,积极主动地就业;同时,大力倡导“行行可建功、处处能立业、劳动最光荣”的就业观,积极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西部、到基层、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会前,教育部已下发《关于当前形势下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来自北京市教委、江苏省教育厅、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陕西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的代表在会上作了典型发言,介绍了各自促进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做法和经验。

另据记者获悉,在采取以上措施的同时,教育部正在与有关部门积极研究出台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优化人才培养结构等四方面十一条政策,以有效应对当前形势:

一是更大力度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已明确要“鼓励人才到农村第一线工作,对到农村履行服务期的毕业生代偿学费和助学贷款”,教育部正在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制定落实办法,对到西部和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单位就业达到一定年限的高校毕业生,由国家代为偿还其学费和助学贷款。另外,教育部将统一制定对参加现有各类基层项目的毕业生实行考研加分政策,对参加基层就业项目服务期满的高职毕业生实行免试入学读成人本科的政策,关心和帮助这部分毕业生的成长成才。

二是积极支持高校毕业生投身国防建设。教育系统加大力度落实部队征兵主要面向各类院校毕业生的新政策,与有关部门共同对09届高校毕业生采取5、6月份进校进行预征的办法。同时,积极协商有关部门,为入伍当兵的高校毕业生个人长远发展制定优惠政策,一是将从2009年起,政法院校招收退役士兵入学、部队招收士官时,都对具有高等教育学历的士兵优先录取,并逐步扩大比例;二是对高职学历的退役士兵实行免试入读成人本科的政策;三是对具有高等教育学历的退役士兵实行考研加分的政策。

三是进一步扩大农村教师特岗计划,建立并完善高校毕业生补充农村教师岗位的长效机制。教育部将与有关部门扩大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2009年,将招募约3万名高校毕业生到西部“两基”攻坚县县以下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任教,并推动中西部地区实施地方项目。同时,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今后在农村学校教师岗位空岗空编时,优先录用特岗计划服务期满毕业生。

四是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加强紧缺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教育部将在200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中,更加贴近社会人才需求,增加工学等相对紧缺学科专业和生源较好学科专业的招生规模;更加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适当增加现有专业学位招收全日制研究生的规模。同时,教育部将适当扩大普通高校第二学士学位招生规模,适当扩大成人高等教育本科二学历规模,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