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文秘知识>绩效管理论文(精选20篇)

绩效管理论文(精选20篇)

时间:2024-01-14 08:40:25 作者:FS文字使者

好的范文范本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优秀作品的标准,有助于我们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在下面的总结范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清晰的结构和条理性。

绩效管理论文范文

一是绩效意识淡薄,绩效理念尚未树立。无论是预算单位还是财政部门业务科室对于“绩效”一词的认识不够,理解不足,他们认为财政资金的使用只要做到合法、合规、合程序,不挪用、不挤占就无可厚非,而对财政资金使用的效益往往不加关注,这使得预算单位在填报绩效目标时应付差事,业务科室审核绩效目标也得过且过,在我们开展项目绩效评价尤其是整体评价时或多或少遭到相关部门的不配合与不理解。

二是整体评价难度较大,今年晋城市选择十个预算支出进度缓慢的单位开展部门整体评价,由于这项工作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从一开始就困难重重,首先是预算单位的不配合无法深入展开;其次对于整体评价所涵盖的内容理解不透彻以致于出现“走偏路”现象,在评价中只重点关注单位财务状况而没能从全局着手进而发现部门存在的实质性问题;最后整体评价报告的撰写,没有模板可循,没有格式可依,全靠自己摸索,很难形成系统性。

三是第三方力量薄弱,晋城市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并没有充分利用第三方的力量,绩效目标与自评报告的审核完全有财政部门去完成,而重点项目评价和整体评价虽然实行第三方评价的方式但并不是完全的独立评价,之所以出现以上情况一方面晋城市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起步晚,还处于发展阶段,完全依靠第三方进行不具备现实条件;另一方面晋城市属于小型城市,受经济发展水平所限,人才资源匮乏,有专业素质和水平的学者专家寥寥无几,因此对推进晋城市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缺乏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二、推进晋城市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是加快预算绩效管理信息化建设,晋城市预算绩效管理已初步成形,所有工作都已覆盖预算绩效管理的全过程,考虑到人力、物力、财力的节约和工作效率的提高,运用一套覆盖预算绩效管理全过程并与预算和国库对接的软件系统已势在必行。这样不仅有助于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厉行节约同时还可以使晋城市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更加系统、规范、高效。还可以将县市两级工作联合起来,便于市级财政部门对县级财政部门进行工作指导,也便于两级相互借鉴,共同促进晋城市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开展。

二是实现预算绩效管理流程再造,积极借鉴和吸收一些先进省市的经验,首先建立项目备选库,实行项目申报全年无时限,项目申报不再受预算编制时间限制,只要项目申报时进行绩效目标填写并审核通过即可进入项目备选库,只有进入项目备选库的项目才可纳入预算,这样绩效目标的'填报和审核将有充足的时间进行,避免在此环节草草了事;其次积极探索事前评估,对每年预算单位申报的项目在预算编制前进行评审,对于不合理的项目进行取缔或者核减项目资金。最后,探索绩效评价结果运用的多样化,新修改的预算法提出编制预算要参考“有关支出绩效评价结果”。预算绩效管理的所有工作都是以“评价结果有应用”为落脚点的,结果得不到应用,那么无论绩效目标还是绩效监控以及绩效评价都没有任何意义。我们不仅要把绩效结果与预算编制紧密结合,还应实行绩效问责和绩效奖励。

三是充分利用第三方参与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绩效管理如果直接由财政部门对预算部门将有失公平,第三方参与则有助于预算绩效管理的公开、公平、科学。所以晋城市应逐步实现绩效目标和项目自评以及重点评价由第三方独立进行,财政部门只负责引导和监督。此外,晋城市应充分利用互联网,积极聘用外地高素质专家对晋城市申报的绩效目标和项目自评进行书面评审并出具评审报告,以弥补晋城市人才资源短缺的不足,使评审结果更具说服力和权威性。

绩效管理论文

过去医院评审标准偏重于医院的组织结构和功能,绩效考核指标主要是医院水平的绩效指标,较少有病人层面的评估指标,较多地强调各种组织形式,对管理的过程缺少有效的评估指标。因此,医院绩效考核必须要制定一整套完整的科学指标体系,既要有反映医疗水平方面的指标,也要兼顾病人层面和管理过程的一系列完整指标。

(二)重视绩效评估,忽视绩效管理。

目前国内医院的绩效管理只单纯进行绩效评估,强调事后的评价,缺乏事前的预测和事中的发现、控制和调整,执行的过程是自上而下的,管理者和员工缺乏沟通,结果无法全面客观地反映真实情况。

(三)未建立有效、完整的绩效管理评估模型。

绩效管理是由管理者与员工一起完成的,而目前很多医院的绩效管理都是自上而下的,管理人员的目标与计划很少与直接操作的医务人员共同制定,没有对员工进行必要的知识辅导和培训。绩效管理要求定期举行工作座谈会,总结医务人员的工作业绩和对工作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反馈,绩效管理强调过程管理,而不只是单单的结果评价。

医院实行有效的绩效管理,前提条件是制定好医院的综合目标和实行工作分析。医院的最高管理层根据医院未来发展的战略需要,制定出一定时期内医院经营活动所要达到的总目标,然后逐级分解,层层落实,要求下属各部门主要人员以及每一个员工据以实施并把目标完成情况作为各部门或个人考评的依据,上级部门检查实施结果并奖罚,然后通过信息反馈对异常情况进行控制和调整。工作分析主要对工作任务、内容、工作条件、环境、能力素质和任职资格等进行分析,掌握相关的信息,从而为人力资源规划、人员配置、培训、绩效管理、薪酬福利等多个领域提供有力依据。完成相应的前提工作后,绩效管理便进入实质的运行过程。

(一)绩效计划。

俗话说得好:不打无准备的仗,方能立于不败之地。社会中任何成功的组织都具有明确的组织战略,绩效管理的目的是实现组织战略,如果组织战略不清淅或不正确,目标就无法明确,组织的发展就有可能偏离轨道,达不到预期效果。医院要制定符合自身条件的发展战略还要结合几个方面考虑:

1.社会环境:包括国家、政府有关医疗卫生发展的方针政策,未来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区域文化特点,风俗习惯等。

2.经济环境:包括宏观和微观经济环境,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卫生服务的利用水平。资源环境:主要指医院的各种资源数量,质量及配置情况。

3.需求特点:包括服务人数的人口构成、城乡人口比重、职业特点、收入情况、重点疾病等。4.竞争环境:包括对竞争对手的医疗技术、服务质量、价格、医院文化、医疗设备、医院管理等方面进行研究。通过结合以上几个方面的研究,医院制定出发展战略后就要确定组织的发展总目标。医院绩效成绩的衡量标准主要依据其目标的实现程度,目标如果定得过低会造成资源浪费,定得过高,员工会缺乏信心而丧失工作动力。因此,总目标的`制定必须是清淅可衡量的,必须是实事求是地根据内部、外部具体情况来制定的,必须是确实可行的。制定了总目标后,各个部门和管理人员再确定自己的分目标,各岗位的人员也要根据所在部门的分目标来制定自己的工作目标。绩效管理可根据目标对医院战略达成的贡献程度和影响程度将目标分为关键绩效指标和普通业绩指标。为保证目标的实现还要依靠高效的组织结构。高效的组织结构,首先要围绕医院组织目标的要求来设计、调整,组织结构应遵循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应随着组织内外环境的变化而适时地调整、修正,使我们所设立的每一个层次、部门、岗位、人员都与目标的实现相匹配。

(二)绩效实施。

整个绩效周期,就是一个不断沟通反馈的过程。绩效计划的制定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需要管理者对员工的工作进行指导和反馈,及时发现员工在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加以改正,对偏离轨道的计划进行调整,确保达到预期的总目标。

(三)绩效评价。

如果说绩效的实施强调的是事中的发现问题和纠正错误,那么绩效评价注重的是事后的分析和总结。根据员工的工作目标完成程度,发现实际工作与期望目标之间的差距,才能给员工最准确和客观真实的工作业绩反馈。评价医院运行绩效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社会效益指标。医疗市场的竞争性越来越激烈,良好的社会效益可以促进医院经济效益的提高。衡量医院社会效益好坏的标准主要看医疗服务质量高低及成本效益比价关系。社会效益指标主要有:门急诊人次、住院床位使用率、手术病人数、病人治愈率、药物应用合理程度等。

2.经济效益指标。医院经营管理不是简单地追求业务收入和经济利益,而是在注重医疗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医疗成本,规范医疗收费。医院经济效益指标主要有:业务总收入及目标完成率、药品占业务收入比重及增长率、万元固定资产业务收入及增长率、单位业务收入水平、成本费用率、百元医用耗材业务收入、资产负债率等。

3.管理效益指标。医院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应当做好制定医院战略目标、强化竞争管理、实行机制创新、实施成本战略、考核管理绩效等基础工作。医院管理效益指标主要有:管理费用占业务收入百分比、工资性支出与人员配比、医务人员人均业务收入、人均业务工作量、大型医疗设备综合使用率、医院成本控制效率、专项经费投入效果和医院管理科研水平等。

(四)绩效反馈。

绩效实施并不是有了结果就行了,管理人员还要不断与员工进行沟通,达到反馈与沟通的目的。通过绩效反馈和面谈,让双方意识到工作中存在哪些不足,使员工得到及时的纠正,使问题员工得到及时的训导与警示,能够激发优秀员工的工作激情。

(五)绩效改进。

绩效改进是绩效管理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绩效评估结果不仅是作为员工薪酬、奖惩、晋升、降级的依据,更是促使员工不断提高工作能力以及保证绩效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绩效改进工作的成功与否,是绩效管理过程是否发挥效果的关键。

(六)绩效结果的应用。

绩效考核完成以后,还要把考核结果应用于招聘甄选、薪酬奖金分配、职务调整、职务轮换或解聘、员工培训与开发等人力资源管理方面。

绩效管理论文

在我国,一种检查与评比的管理实践机制普遍被应用,应用这种机制的企业的管理模式相对成熟,其领导在绩效管理方面相对重视。目前,经过一些初步的摸索阶段,绩效管理已经有了相对的经验与解决办法。但是在管理的认知方面还存在不足,例如:企业的公平目标与激励体制不能很好地发挥出来。不能实现企业的导向作用。检查与评比的实践机制的特点如下:详细列出工作计划以及工作标准,需要考核的项目很多,但指标占用较小;加分机制少,但扣分机制多;考核的项目来源不确定,通常通过抽样调查的方式;企业组成项目考察组对下级部门进行调查和监督,但不能体现企业业绩的考核。通过检查与评比的实践管理机制采取不定时间的考察与监督可以促进企业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从而造就了一种压力感,使得企业员工按照企业的标准与制度尽全力去完成工作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企业的业务发展与管理。此种实践机制存在了两个弊端:首先是考核结果没有力度。结果好不代表贡献多,结果不好不代表贡献少。这种情况严重阻碍了公平与激励机制的进行;继而限制了企业管理的导向。随着考察项目的增多,不能体现考察重点,因此,降低了员工的积极性与不能很好的实现理想目标。

1、考察项目的增多,降低了员工的积极性与理想目标,指标相对较小,同时会使员工造成混淆,丧失追求更高指标的机会。

2、通过抽查的方式对员工进行考核。在抽查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员工往往推卸自身责任,并没有自我深刻反省反而自认倒霉。通常有一种混淆观念:别人运气好,没有被发现问题所以考核成绩高,自己运气不好所以考核成绩低。造成了大部分考核者不认同此种考核方式。

3、通常考核人员不能完全理解被考核人员的工作性质和核心,从而造成考核结果的不稳定性和误差。大部分情况考核人员并不是被考核者的上级关系,所以不必对被考核者的业务承担责任,从而造成考核结果的不真实与随意性,直接降低了员工的积极性并且会对考核的公平与公正性产生怀疑。

从公司绩效管理出现的问题来看,可以归纳为:工作勤奋者反而在绩效考核中名列末尾,以及未能考虑到不同岗位的工作特点。这样一来,必然在最后的规制制度执行上存在着“悖论”。同时,在具有着“中国特点”的考核项目上,如果出现不足之处,会大大降低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如果完善一些相对考核指标包括品德、能力、成绩等方面,同时包括企业业绩和加大企业的考核比重,把重点放在品德、能力、成绩等方面延伸的考核指标中,并细化出多个不同方面的等级,并阐述每个等级的具体意义,考核时需要与被考核人员的实际行动相对应,就能对每个被考核者的成绩进行加分。所以,在各大企业实施自我管理的模式能够强化并提高各个企业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这也是世界所推行的一种方法。此种自我管理模式的理念是一种基于对人类一种坚持理念,称为“y”理念。“y”理念可以解释为:员工工作的态度正确,工作状态如娱乐时轻松自在;一旦企业员工对工作进行了承诺,必将在自己的行为方面进行自我认知、自我监督、自我控制,一切为了更好地完成任务而努力;一般来说,每个员工都能自己承担责任并且用于寻求责任;不只是管理者,员工也具有重大决策的能力。自我管理的模式通过实质性的前进目标,企业员工具备主动追求并完成目标的能力;下级拥有上级给予的管理范围之内的责任权限,较少插手管理下级工作;较少进行阶段考核,比较注视最后结果;充分实施对员工的促进作用,体现能者多劳的思想。最终的考核结果关系到员工的薪资与岗位的升降问题。

企业绩效管理论文

组织绩效的管理工作在整个企业当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到现阶段已经成了能够有效地推动企业生存以及稳定发展的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对于这一问题,本篇文章就深入的研究了组织绩效管理工作重要的作用,在对企业进行组织绩效管理的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并且也进一步提出了有效的应对措施,希望能够对企业内部的组织绩效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帮助,也希望能够对相关的工作人员或者是个人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我们国家的企业想要在现阶段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环境当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就一定要合理的、科学的利用好管理的技能,不断地对内部绩效管理的工作进行加强,不断的激发员工工作的热度、不断地对员工的内在能力进行激发,从而才能够达到企业收益的最大程度。在我们国家,因为市场经济的引入时间实际的发展情况还比较慢。在我们国家相关的调查当中能够得知,虽然我国有很多企业都已经引入了绩效管理的内容,可是只有不到百分之二的单位对现阶段的绩效管理方式还是较为满意的,但是大部分的单位绩效管理的方法相对来说还不是特别的完善。所以,我们国家一定要在绩效管理以及理念不断地进行创新。

在我国企业现阶段的绩效管理方法大部分都是参照国外的一些企业或者是国内的一些比较先进的企业方法,在对计划进行制定的时候,相关的企业没有按照自身实际的环境来进行设计出更加适合自身的绩效管理方法。企业的绩效管理方法常常都是企业的领导层来进行计划的,没有对于员工的意见进行参考。可是当新的方法出现的时候,绩效管理的模式并不是特别适合现阶段员工的制度。大部分企业的管理人员都是根据别的先进的企业绩效管理的方法,最后得到的结果就不是特别的理想。如果在进行确定企业的绩效管理方法之后,所进行制定的绩效管理的目标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企业自身实际发展的目标。有很多企业当中的高层管理人员都只是关注绩效的考核,而没有对绩效管理实际进行运行的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实际的管理方法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完善。

在大部分企业当中,企业在进行制定绩效管理模式之后,并没有选择进行试运行,也没有听取相关员工的意见就直接进行实施,但是在前期的宣传力度较小,比较缺少辅导的阶段。企业的员工无法有效的理解企业所进行制定的绩效管理模式,也没有很有效地知道考核详细的内容、所进行考核的作用以及实际考核得到的结果。有很多企业都以为确定绩效管理的模式,就是对奖金加上一个外在的体现。在相应的绩效管理进行实际应用之后,大部分的员工只顾着自身的利益,从而就大大的忽视了企业所进行制定的战略前景。在企业有部分部门当中,能够选择量化性的管理模式来对员工进行管理的'方法。现阶段大部分的企业都只是一套绩效管理的方法,绩效管理的模式比较单一。

(三)在绩效管理当中比较缺乏专人来进行监督,比较缺乏公正公平的竞争。

有部分员工就会采用不正当的手段来对奖金进行获取,并且有部分绩效管理的部门由于个人的原因等等问题对绩效的考核没有公正的进行评估。这样就会导致公司所进行制定的绩效管理方法只是存在外在的表现,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就算是应用了绩效管理的内容,可是因为所制定的考核制度非常的不公平,导致公司的员工长时间无法得到有效的激励,因此所制定的考核制度也无法起到应有的作用。对制定绩效管理的内容不但需要花费非常多的资源,并且所进行的考核办法也无法有效地进行应用,致使公司员工之间的关系不断的恶化、公司的实际利益受到很大的损失。

(四)绩效反馈和绩效改进环节的缺失。

在对绩效管理工作实际进行应用的过程当中,绩效的反馈制度还不是特别的完善,绩效的管理内容无法起到应有的重要作用。虽然大部分企业都进行制定了绩效管理反馈的机制,可是因为相关的反馈的制度比较缺乏,所制定的绩效管理办法无法有效地实施。

(一)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管理制度,形成比较完善的绩效管理体系。

第一点,一定要以员工来作为核心内容,建立比较完善的绩效管理体系,最终才能够形成做到以人为本的管理制度。第二点,在建立一套新的管理方法后,必须要有效地落实,不可以把绩效管理的内容只是流于表面的形式,一定要能够发挥出应有的重要作用。在现代企业进行管理的过程当中,大部分都是采用的西方的一些管理方法,只有坚持做到不断对企业自身的绩效管理方法进行创新,才可以将企业在越来越激烈的竞争环境当中占据重要的位置。企业当中的领导人员必须要把绩效管理的方法有效与企业发展的计划进行结合,把二者之间有效地进行结合从而才能够形成更加完善的管理方法。制定kpi体系的程序。完善的kpi绩效管理体系在制定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以下六步来完成的,第一,需要根据企业的长远发展目标和当前目标罗列出关键因素;第二,根据企业的层级分别来确定企业中级组织的kpi、部门kpi以及各个部门工作人员的kpi;第三,按照确定的kpi设立相关的原则,筛选出kpi;第四,对初步筛选出的kpi确定权重和指标考核标准;第五,对上一步骤中确定的kpi与相关部门的负责人进行沟通和交流;第六,完善初定的kpi体系并且通过高层领导的审批和认可由相关工作人员组织实施。

(二)把绩效管理的模式与薪酬进行链接,搭建科学的考核办法以及管理模式。

组织绩效管理实行目标分级管理,企业(管理层)、管理部门(中层、管理人员)、基层部门(班组、员工)等搭建科学的考核办法,企业管理层重点考核决策职能;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重点考核管理职能;基层部门和一线员工重点考核生产作业。企业整体按照闭环管理的原则开展绩效测量工作。同时将绩效管理与薪酬进行链接。绩效考核在现阶段已经是公司来对人才进行录用以及升职非常重要的一项参照内容,这已经成了现阶段企业管理员工非常重要的一项手段。企业一定要以员工实际的需要来作为核心内容,对企业自身的绩效管理方法不断进行完善,组织绩效成绩占个人绩效成绩的一定权重,落实部门和员工责任制,建立以业绩为导向的绩效考核机制。

(三)着重体现绩效管理的重点,不断加强绩效管理的效果评估和控制。

在企业管理的现阶段,绩效考核的内容大部分都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因此,相关的企业一定要对绩效管理的内容不断进行完善,也不断对管理的办法进行完善,将企业的员工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出自己的力量。企业绩效考核要以完成企业工作任务为前提,任务绩效就是指的企业基于公司自身未来的计划以及实际的内容,就是部门、员工以及管理人员之间的关系。任务绩效是最重要的基础就是绩效管理的工作,这也能够有效的体现出来自身的绩效管理方法优劣的重要方法。深入开展绩效考核工作,增强考核工作和实际工作的契合性。在原有月度、季度日常考核的基础上,引入年度考核,形成日常考核过程控制,年度考核结果导向的绩效考核新模式。

(四)绩效管理的内容与约束机制有效结合,提高员工自身发展的空间。

把绩效管理的内容有效的融入企业发展当中,这也是企业稳定发展的必然趋势。相关的企业一定要把绩效管理的内容与相关的约束机制有效进行结合,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为员工构建学习、创新等多方面的重要平台,能够让员工可以详细地了解到自己才是企业的当家人,这样就能够有效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一个比较优秀的员工就是一个企业的核心所在,以激励以及约束的方法已经成了现阶段企业内部管理的方法,能够从不同的方面来对员工进行激励以及约束。不但能够有效提升员工的积极性,又能够很好地限制员工后期的发展情况。绩效管理的内容是评价一个员工非常重要的内容,与激励约束制度进行结合的时候,正面所得到的收益是非常重要的。

组织绩效管理的内容对整个企业而言是非常关键的,也是无法替代的重要内容。相关的工作人员一定要对这一问题有足够的重视,通过不断的创新管理理念,以及对新的思想不断地进行学习,对一些新的方法有效地进行应用。

作者:娄杰单位:北京市燃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第五分公司。

[1]黄丽.建立科学有效的绩效管理体系[j].中国电力教育,2015(06):193.

绩效管理论文

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医疗行业环境的变化使医院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为维护自身可持续发展,履行自身的社会职责,医院应主动提高服务质量、优化管理水平。加强关键绩效指标法在绩效管理中的应用是医院转变管理、促进自身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简要阐述了关键绩效指标法的内涵,分析了医院绩效管理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加强关键绩效指标法应用的具体策略。

关键绩效指标法;医院;绩效管理。

绩效管理是管理者与员工之间就达成工作目标共识的前提下,以激励的方式促进员工完成绩效目标进而实现既定组织发展目标的管理方法。绩效管理已在现代企业中得到广泛应用,作为对员工工作积极性和管理质量有较高要求的医院来说,科学的绩效管理对其运行和发展来说意义重大,加强关键绩效指标法的应用变得十分迫切。

所谓关键绩效指标法,是在帕累托定律和目标管理理论的指导下,全面分解和归纳企业的战略目标,找出其关键,以此为基础衍生出各个部门和岗位的基本绩效标准,并通过财务指标以及其他量化指标对绩效结果进行反映。医院绩效管理中的关键绩效指标法则以医院战略目标为分解和归纳的对象,寻找医院关键绩效指标。在此过程中,要充分结合专家的意见,并且各科室科主任应负责认真核定与细化该部门的关键绩效指标,以便确立最科学、最合理的部门级关键绩效指标;在部门级关键绩效指标确立后,进行下一步具体岗位关键绩效指标的分解与确定,最终,医院绩效管理体系借助于关键绩效指标的量化和细化而确立。

(一)效率优先原则。

绩效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医院发展目标的实现,要实现绩效管理功能的深入挖掘,就必须明确关键岗位,确立关键绩效指标。要对关键岗位的制度、流程等内容进行深入分析,明确具体指标的峰值分布和其他具体指标的正负比关系,寻找重点指标。实现绩效工资分配,以按岗定薪为原则,尤其注重对临床一线等关键岗位的重视,兼顾效率公平,但要以效率为优先考核因素,充分考虑业务骨干、关键岗位等有重大贡献的员工的利益问题。

(二)绩效导向原则。

借助于正确的组织、部门与个人目标的确立,绩效管理可以为各级部门和员工提供明确的工作方向。在第一时间指出并更正员工出现的工作失误,对其进行相应的工作引导或资源帮助。在绩效导向原则下,员工的工作方法会不断优化,工作态度也能够更加端正和积极,这有利于既定绩效目标的完成。

(三)收支节余原则。

健康运转是医院进行科学绩效分配的基础,只有以一定的利润为前提,绩效管理才能坚持并得到认可。医院的运转不能完全依赖政府的财政补助,尤其在补助不到位的时候,如果失去医院利润的支持,其各项运行会受到严重冲击。因此,不断地产生利润是医院持续运行的关键,在绩效管理过程中,应加强收支节余方面的管理控制,以此来保障医院的可持续运行。

(四)公平公正公开原则。

绩效管理的运行需要有健康机制的支持,因此,要注重机制的建立与完善,对不同的对象进行有差别的合理要求,即所谓的有针对性的绩效考核。然而,有针对性的绩效考核必然会面临公平公正的质疑,因此要优化信息管理,提高信息的透明度和公开性,并完善反馈机制,这是保证绩效考核公平公正的重要前提。分配办法不仅要经过全体管理层的讨论研究,还应该在医院内部公开发布。

(一)分解总体战略目标与次级战略目标。

医院要在总体上对整体战略目标加以明确,如何在市场中居于不败之地是每一所医院共同面临的问题。医院应明确自身的战略目标,反思最大优势和短板,寻找市场定位,制定鲜明的战略目标和奋斗方向,这是建立关键绩效指标体系的基础。在总体战略目标明确的基础上,要分解和归纳战略目标,一是时间上分解,二是层次上的分解,将大目标化解为小目标,将总体目标分解为具体目标,在此基础上确定每个职位的目标。

(二)选取关键绩效指标。

第一,要对与战略目标相关指标加以明确,这些指标主要是财务状况与经营状况。第二,应针对不同的业务,确定相应的关键绩效指标。以资产利用效率考核为例,它与病床的利用率、医生的门诊人数等因素有较大关系,因此其关键指标包括人均业务工作量、医生的年门诊人次、床位使用率、平均住院日病床周转率等。第三,从本质上来说,我国的医院属于非盈利机构,具有教育、科研以及疾病预防等方面的神圣职责,因此在战略目标分解归纳中还应加强在上述责任方面的关注。医院应寻找教育、科研、预防等方面的关键指标,一般来说教育、科研经费占收入比,院内预防经费占收入比等指标可反映上述目标完成情况。

(三)建立适当的绩效考评体系。

首先,建构月度常规考核体系,包括对日常管理与经营的考察,其目标是加强对医院日常运行状况的掌握。常规考核指标要充分考虑各个部门与科室的特殊性,例如,对于职能部门,应以服务态度、工作效率考核为主,而对于临床医疗科室等科室部门,在保证工作效率考核的同时还要加强对医疗质量的关注。第二,结合实际需要建构重点项目考核体系。对于具有特殊性的年度目标、临时性任务、亟待改革项目,应建构重点项目考核体系,以促进其推进和完成。一般来说,重点项目多为尝试性和开创性的。第三,建构年度绩效管理考核,实行全面考评。在此过程中,要将常规考核、重点项目考核的结果充分利用起来,全面总结医院年度发展状况,还可以将医疗事故视为医疗质量指标的减项,以便使年度考核更加全面准确。

(四)对考核结果进行分析。

对比分析和因素分析是最主要的考核结果分析方法。对比分析是一个多方面、全方位的分析对比过程,其重点对比项目是与医院历史数据的对比、与同行业医院的对比。在与历史数据对比的过程中,要与当时医院的外部发展环境相结合进行分析,不可脱离语境。面对有竞争关系的对比医院,可选用其公开信息中的关键指标加以利用。因素分析则是分析影响关键指标计算的因素,计算各因素对关键绩效指标的影响程度,有助于医院能抓住问题的关键,有的放矢地进行完善和修正。

社会经济的深入变革与发展使医院的生存竞争压力与日俱增,医院注重绩效管理既是生存发展的需要,又是履行社会公共义务、维护人民生命安全与健康的必然选择。关键绩效指标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优化医院的绩效管理水平,建构关键绩效指标评价体系,不仅能够促进医院的日常运行和管理,也将促进医院战略目标的最终完成。因此,要加强关键绩效指标法在医院绩效管理中的应用,真正实现医院运行管理的升级。

[1]陈珂。绩效管理在现代医院管理中的应用[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xx(21).

[2]成建敏,代鹏,张玉。完善以目标导向为原则的绩效管理体系[j].商场现代化,20xx(30).

[3]董军,张连俊,周亚春,王彦霞。医院绩效管理研究与实践[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xx(5).

绩效管理论文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日益加强。如何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已经成为摆在各企业面前的难题。一般而言,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会受到技术创新能力、企业文化和管理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影响。在众多影响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因素中,企业管理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企业的各项管理行为可以对其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监督和指导,从而确保企业的生产经营的高效率。在实际的管理活动中,薪酬管理尤为关键,合理的薪酬管理能极大程度的鼓舞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其工作效率,进而推动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因此,本文将针对企业薪酬管理对员工的具体影响进行讨论,以求为企业在管理方面的优化提供借鉴和指导。

企业薪酬;管理公平性;员工工作绩效。

公平性必须贯穿于薪酬管理的全过程,合理的薪酬管理可以有效地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提高其工作效率,进而促进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在企业的薪酬管理制度中,必须要做到客观的公平性,但影响公平性的评定因素众多,所以在进行实际的薪酬管理时需要对许多方面进行考虑,如此才能做出比较合理的薪酬管理措施。因此,企业管理者必须对公平性有正确的认识,能够根据员工的贡献程度调整薪酬待遇,从而使得员工内部形成有序竞争,进一步的推动整个企业的良性发展。

1.公平性和绩效的关系。

薪酬管理是企业根据员工的贡献程度或者其他因素共同作用下确立的员工应得薪酬及其管理结构建设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确保薪酬和员工的贡献程度保持高度符合是其追求的主要目的。不同于人们所想象的,企业薪酬管理不是简单的给员工开出定额薪酬,而是需要制定完善的薪酬计划和制度,其中包括薪酬预算和针对薪酬管理工作和员工展开的沟通问题。可以说,薪酬管理其实是一个逐渐调整的过程,在经过不断的完善后,企业的薪酬管理系统便能够达到比较合理的状态,继而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助力。现阶段实行薪酬管理制度往往是通过员工的工作绩效来进行的,而工作绩效则可以分为两种,其一是任务绩效,其二则是周边绩效。顾名思义,任务绩效指的是员工对某项任务的执行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工作行为,以及最终的成果,在综合考虑之后,企业的薪酬管理部门将对员工的薪酬进行调整,以求确保员工的薪酬能与其付出成正相关,从而保持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周边绩效的范围更加广大,其涉及组织和社会环境方面,和绩效组织之间有紧密的关联。薪酬的公平性是相关管理部门致力追求的目标,而其结构的构建离不开对公平性概念的了解。

2.公平性的主要方面。

公平性主要指以下几个方面:结果公平、过程公平、交往公平。结果公平的评价标准寄托在员工方面,员工是薪酬结果的直接受众;因此,判别结果公平与否,就必须对员工的反馈意见进行调查,只有员工满意的薪酬待遇,才是真正公平的结果。但是,在这个一过程中,必须注意的是,不能只是想当然的根据员工的心理预期进行判断,还需要根据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同工同职员工进行比较,如此才能得到比较公平的判别。其次,过程公平则涉及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关系,在实际的薪酬管理中,管理部门需要和员工进行一系列的对话沟通来对薪酬待遇进行调整。但由于员工和企业之间的雇佣关系,也就十分容易产生沟通双方不对称的状况;如此,也就会导致薪酬管理过程的不公平性。所以,在确保过程公平时,要将目光集中于薪酬管理部门,其应该做到在过程中兼顾准确性、代表性、道德性等内容。并且,企业在进行薪酬方面的沟通时,要针对管理人员和员工间的沟通情况进行具体分析,防止不公状况产生。最后,在交往公平方面,管理人员需要充分的对员工的意见和诉求进行尊重,不能利用不对称的职务关系使员工接受不公待遇,要用真诚的态度保护和员工交往过程中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要充分的对员工的诉求进行考虑,将企业在该方面的管理方针的告知员工,促进双方的相互谅解,从而构建起和谐的薪酬管理环境。

3.公平性的影响内容。

公平理论是确保薪酬管理公平性工作开展的主要理论基础,通过了解可以认识到,员工能否受到激励,不单单取决于能够得到多少薪酬,还和其得到的和别人所得是否公平有直接关系。正如古语所言:“不患寡,唯患不均”,这里所说的不均在薪酬管理中则表现为不公平现象;所以在薪酬管理中的公平性也就不言而喻了,员工在进行一定的工作之后,将对自己的付出和相应的报酬进行衡量。如果付出和收入间的比例和别人基本一致时,就会保持心理平静,这对于其日常工作的开展无疑是有利的,其将认识到付出和回报的关系是合理的,对待工作也将更加具有积极性。但是,如果员工将自身的付出和回报进行衡量之后,和预期的薪酬相比过高或是过低,那么其心理状况便会发生不良转变,或是薪酬过高导致的骄纵情绪,亦或是薪酬过低导致的不安全感、满腹怨气。当其在进行具体工作时,这些负面情绪也就无可避免的对工作效率产生了不利影响,长此以往,企业的健康发展便很成问题。因此,企业在进行薪酬方面的管理时,必须要全面、合理的进行考虑,确保薪酬管理工作能为企业内部有序运行提供支持。

1.薪酬管理公平性是员工工作绩效的前提。

正如上文中所言,企业薪酬管理的开展在于实现公平性,而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对多方因素进行考虑。员工绩效是薪酬管理最直接的依据,而公平的体现则是员工对薪酬的满意度和信任感等。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依托员工展开,如果员工不能保持高度的工作热情,势必会造成企业的产能低下,产品把关不严等状况产生。因此,薪酬管理部门要根据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员工的薪酬诉求进行调整,确保员工能够认可企业实行的薪酬管理制度。在某些企业中,员工之间的薪酬往往是不公开的,其中的考量则是来源于员工之间薪酬差距而导致不平衡心理的产生;员工之间的薪酬差距,往往会导致嫉妒和猜忌心理的产生,一旦引导不当,就会致使员工内部呈现出不和谐的状态,相互倾轧、干扰的事件更是时有发生,这些行为将会导致企业的无序运行。但如果企业的薪酬管理到位,这种考量也就显得没有必要了,公平的薪酬管理完全可以做到公开的状态,当员工了解到薪酬差距的原因,就会自然而然的在差距方面努力。从本质来说,这是一种企业引导下的良性竞争,是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有益行为。要不断加强企业薪酬管理方面的建设,确保其中的公平性,如此便能优化企业内部环境,并促进员工绩效的提高。

员工薪酬的公平只是薪酬管理公平建设中的一环,企业由多个部门组成,而其之间的工作内容虽然各不相同,但付出的劳动却是不存在差别的。因此,薪酬管理需要对该方面进行考虑,兼顾不同部门员工的情绪,根据员工在工作中的贡献程度进行调整,以求实现薪酬管理的优化。企业薪酬管理的公平性不能只是局限于企业内部,还需要和同行企业进行比较。这种比较在薪酬管理中也是十分必要的,同行人员通常会比较自身的薪酬状况,如果差距过大,员工负面情绪的产生也是不言而喻的。。当然,这个过程并不是盲目的追求薪酬完全相等,企业应该对行业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得出正确的认识后再对现行的薪酬管理进行判别。如果存在薪酬管理的不合理现象,企业要及时调整自身的薪酬管理策略,防止员工在比较下产生不满情绪,从而降低企业的凝聚力。总而言之,企业要对员工绩效等实际情况进行了解,尤其是企业自身的发展状况,当得出全面的认识后,便能根据此制定出恰当的绩效管理标准,从侧面推进绩效工作的进行。

通过建立完善的员工工作绩效管理标准,员工的日常工作能够得到一定的规范,但应用到实际中还是会受到某些因素的制约。此时,通过对员工岗位价值或绩效作出科学的分析,可以更大程度上的保证员工付出和收入之间的合理性。因为企业的实际经营活动比理论上更加复杂,在管理方面的问题也是层出不穷。某些工作人员在工作中需要付出更多的脑力活动来解决各种问题,而这些难题的解决会为企业带来更大的助力。因此,薪酬管理的公平性要更多的侧重于此类员工群体。经过比较全面的分析后,对其进行薪酬方面的调整,可以更大程度的激发员工积极性。

4.对员工工作心态的影响。

薪酬管理中,必须对薪资计算的公平性保持足够的重视。薪资计算和员工的利益直接关联,其对员工工作心态的影响也是不言而喻的。传统的企业薪资管理方面的研究主要是针对于因变量进行的,但从科学性来说,这种计算是不公平的。现阶段普遍实行的薪酬管理偏向于征集员工对基本工资的满意度反馈,并将基于此制出测试表。通过对测试表的观察,可以得出普遍性的结论,员工的薪酬满意度和其薪资水平没有直接关系,即使是工资水平高的员工,也有相当一部分对自身薪资状况不满意。所以,在基本工资相同的状况下,员工的绩效奖励金也不能长期有效的保持员工的工作心态。绩效奖励对员工的激励作用随时间逐渐降低,在这一情况的影响下。如果不能实现薪酬管理的合理化、公平化,员工的工作状态就会受到严重的干扰,员工的工作绩效也会逐渐降低。因此,企业在实行薪酬管理的过程中,要坚持把公平性建设放在第一位,通过公平性的薪资管理,员工的积极性能够更大程度的得到保持,企业也可以更长时间的保持活力。

5.保障企业薪酬管理公平性有助于完善企业文化价值观念。

现代企业的建设过程中往往会提到企业文化的建设,薪酬管理的公平性无疑也可以添加进企业文化价值观念中。从某种方面来看,员工的工作绩效和企业的利益具有一致性,而推动企业利益的最大化则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总结上文中所讨论到的,薪酬管理可以为企业各个方面带来优化。其既有利于员工间和谐关系的形成,也能推动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之间的交流,从整体上来看,可以使企业形成合理有序的发展状况,良好的精神氛围也就此形成。但是,反而言之,如果企业在薪酬管理方面存在不合理现象,就会导致企业文化价值观念的构架受到破坏,员工的心态也会受到恶劣的影响,便难以保持积极的状态应对各项生产经营活动。

企业薪资管理的公平性建设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其需要长时间的积累才能形成比较完善的管理系统。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上文中提到的各个部门和员工个人之间的配合。结合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中的各项理论,企业如果想要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脱颖而出,就必须大量的吸收管理、技术等方面的有益成分,依托先进的管理模式,更好的对内部进行优化建设,从而推动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因此,要不断深入对企业薪酬管理的研究,强化管理能力,提高薪酬管理的公平性,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使其能够高效的完成本职工作,实现企业的内部优化。

[3]任翔。企业薪酬管理公平性对员工工作绩效的影响[j].人力资源管理,20xx,01:94.

[4]何静。企业薪酬管理公平性对员工工作绩效管理的影响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20xx,02:18.

高校行政管理中绩效管理论文

摘要:绩效管理是指为了实现员工和组织共同发展的目的,运用相关绩效指标和方法对员工的工作业绩、态度及能力等进行全面考核及管理的过程。伴随着我国商业银行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先进绩效方法在商业银行员工管理工作中的有效应用。而网络技术的不断应用,也为新形势下商业银行的绩效管理工作提供了发展契机。本次研究结合自身工作经验,总结了当前商业银行的员工绩效管理工作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方向,从而为未来的银行绩效管理工作提供了指导。

关键词:银行;员工;绩效管理。

一、前言。

自美国“科学管理之父”泰勒(taylor)1891年创立科学管理理论后,关于企业绩效管理的相关研究就成为了管理学中的一个热点。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现代企业间竞争的持续加深,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作为企业的重要环节,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我国商业银行间的竞争早已升级为人才的竞争。绩效管理工作是企业人力管理制度制定的基础,其评价结果的应用为员工培训、晋升等人事调动工作及薪酬制定等提供了客观的依据。通过将绩效评价的结果应用于管理工作,可以很好地分析员工的特点和个性,为各个员工安排适宜自身能力的工作岗位,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潜力,切实提高工作效率。

二、我国商业银行绩效管理工作现状。

1.指标现状。

在绩效管理工作中,常用的绩效考评方法主要包括量表考评法、360度绩效考评法、关键业绩指标法及目标管理绩效考评法等。实际中,企业应根据自身特色来选取适宜的绩效考评方法。现阶段,我国多数商业银行都制定了适宜自身的绩效管理科学办法,并针对不同岗位的工作制定了各具特色的考核指标。由于银行内部包括了管理、销售等多个岗位,因此考核指标也应结合不同岗位工作来设置。一般来说,管理岗位员工的考核应以组织绩效为主、个人行为能力为辅。专业岗位员工的考核应以个人绩效及能力为主,并与其部门绩效挂钩。销售岗位员工的考核应以销售业绩为主、行为能力为辅。

2.体系现状。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普遍建立了完善的绩效管理体系。以笔者所在的大连银行为例,银行内部成立了由人力资源部及其他各部门负责人组成的绩效管理委员会,对不同部门的绩效管理工作进行指导,并对绩效日常事务进行管理。在确定各岗位考核指标后,由绩效管理委员会统一组织工作,并将评价结果应用到各类日常管理工作当中。基于绩效评价结果建立的绩效管理体系充分发挥了绩效的考核与激励作用,并综合考虑了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等多项因素,从而最大限度地提升企业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工作积极性,并实现企业自身竞争力的加强。3.应用现状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是绩效管理工作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实际操作中往往容易忽略的一个环节。将绩效评价结果及时地反馈给员工,可帮助员工分析和总结日常工作中存在的各类问题,更好地落实绩效考评工作的激励作用,并为银行绩效管理工作提供依据。现阶段,大连银行制定了绩效评价结果沟通机制,通过银行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面谈,来引导员工关注自身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真实听取员工对工作的看法和意见。通过将绩效评价结果应用于员工岗位调动、晋升等人事管理工作,可进一步增强员工对于绩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三、我国商业银行绩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技术问题。

互联网+技术在金融行业的逐渐渗透,也为新形势下的银行员工绩效管理工作提供了发展机遇。绩效管理工作涉及到多方面的基础数据,如采用手工统计的方法势必影响效率与准确度。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逐步加深,一些国际知名商业银行也纷纷加入我国市场,并带来了先进的绩效考评制度与方法。国外商业银行拥有先进化的网络数据信息库,并可借助先进的数据处理技术等完善自身绩效管理工作。其工作效率、专业程度等都要优于国内的商业银行。

2.制度问题。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绩效管理工作制度还不够完善,绩效考核的前期培训工作存在不足,员工对考核工作的内容、环节、方法和流程缺乏足够的了解。个别管理者没有充分认识到绩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一些员工甚至将绩效考核看作企业监督自身的工具,对相关工作存在抵触心理。多数商业银行的考核周期为一年一次。这种年度考核一定程度上会给员工带来“例行公事”的感觉,从而影响考核工作的客观性和科学性。随着商业银行的不断发展,原有的绩效管理制度必须得到创新与突破。3.机制问题现阶段,评价指标的适宜性、考核工作的公平性、反馈制度的完善性、数据处理的专业性等因素还应进一步增强。对于一些难以详细的定性描述和定量评价的指标因子,应加强其评价工作的可操作性;此外,还应进一步搭建评价结果的应用——反馈机制。将考评结果全面应用于岗位设置、薪酬管理等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当中,从而发挥考评工作的激励效能。

四、新形势下绩效管理工作的发展方向。

1.先进的技术保障。

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等的不断发展,我国商业银行应尽快建立数字化的考核信息录入、处理、存储平台,并借助先进技术构建绩效管理系统。通过为每位员工建立单独的绩效考核档案,来及时调整各个岗位的绩效目标。运用互联网技术建立动态的绩效访问系统,让每个人都能够通过绩效评分来查询到自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此外,还应学习国外银行绩效考评的先进方法、流程,从而提升我国商业银行绩效管理工作的技术水平。

2.规范的管理制度。

在实施绩效管理工作中,应建立包括绩效考核指标、绩效沟通和监控措施、绩效考核与反馈激励机制的完整管理制度,并通过网络办公系统抄送至各部门。为了提升员工对绩效管理工作的环节等的认知,应制定各部门各职位的职务说明书,并适当地开展绩效管理工作介绍会。通过明确各个部门、岗位的责任与权力,使绩效考评中的指标设定、任务分配等工作有据可依。对一些需要合作进行的工作任务进行合理分配,还应在工作和组织设计方面明确权责、工作关系以及工作流程。此外,还应结合各部门工作计划,灵活调整绩效管理的周期,从而使绩效管理制度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3.完善的应用机制。

应建立完善的考评结果应用机制,将绩效考评的结果与招聘、选拔、薪酬、晋升、调配、辞退等各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有效结合。将绩效考核结果与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其他工作挂钩,克服绩效考核工作中存在的走形式、讲人情等不良倾向,提升绩效考核工作的严肃性和公平性。通过制定《绩效考核工作标准》、《绩效考核方法与考核程序》、《绩效考核结果应用方法》等规章制度,进一步明确各个岗位的实际职能,并对考核工作的方法、标准、程序等进行规范,从而实现商业银行绩效考核工作的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借助上述工作,能够更好地保障自身绩效管理工作的开展。

五、结束语。

近年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带动了国内商业银行数量及规模的增长,同时也引发了不同银行之间的剧烈竞争。为了满足资本市场发展的需求,同时追求自身利润的最大化,我国商业银行开始探寻先进的管理模式。绩效管理是银行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核心内容,对于提升员工工作积极性、增强部门凝聚力和竞争力、促进企业和员工自身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互联网+模式在金融机构中的不断深入,我国商业银行的员工绩效管理工作也迎来了崭新的局面。本次研究从指标现状、体系现状、绩效结果应用现状等三个方面出发,对我国商业银行绩效管理工作的现状进行了描述,并结合自身工作经验总结出相关工作中技术、制度、机制等方面的存在问题,以及新形势下绩效管理工作的发展方向。研究认为:商业银行应借助先进的技术保障、规范的管理制度、完善的应用机制,来加强自身员工对于绩效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知,让企业和员工在共同受益的基础上形成高效的工作氛围,并实现商业银行的可持续良性发展。未来,广大管理人员应进一步提升对银行员工绩效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并加大绩效考评与薪酬体系的内在联系研究。

参考文献:。

绩效管理论文

其主要分为以下几点:第一,考核标准和指标不科学。现阶段,电力企业的考核内容的区别不大,对多个部门的考核都是相似的,并没有体现专业性,这样导致考核的针对性和标准性存在一定的问题。绩效考核的目标是明确员工自身实施工作和落实责任的情况。同时,还要对员工的工作信息实施评估,这一工作与其工作产出有一定的关联。另外,有的工作并不是依据结果展现出来的,而是在工作过程中展现出来的,这就需要员工不断优化自身的考核标准,从而全面展现员工的实际工作情况。如工作日记、事故报告等,这样可以为考核工作提供有效的信息资源。第二,考核形式不合理。绩效考核的重要因素就是考核形式。不同的情况需要应用不同的考核形式。现阶段,电力企业大力推广和应用的绩效考核形式是“高压”形式,这是一种以往发展和工作应用的形式,在实际考核中很少注重员工的心理需求,具有专制的特点。其中展现在设计考核目标、评估目标以及应用考核结果等工作中。有的企业还应用“末尾淘汰”的形式,提出这种形式可以让员工构成强烈的认知。这种形式主要是设定影响员工绩效的重要因素,甚至可以说唯一的影响因素就是员工不敬业。但是,在实际发展中,导致员工考核结果“末位”的原因有很多,但是管理者并没有深入了解这些因素。第三,考核工作受到上级管理人员因素的影响。在绩效考核时,评估者会受到自身观念的影响,展现出一定的对比心理。如评估者刚刚对一位工作成绩优异、表现非常好的员工进行绩效评估,若是接着对一个绩效一般的员工实施测评,会产生一种落差,从而将这位员工的成绩定为“较差”。除此之外,若是被考核者在以往工作中表现过差,在现阶段有所改变,评估这会与其以往的工作成绩进行对比分析,评为“较好”,虽然员工的改变非常平常,但是依旧可以获取好的成绩。

现阶段,大部分企业管理工作人员对员工的绩效管理工作关注较少,绩效考核的形式过于单一化,以此导致绩效考核获取的信息与实际情况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只有管理者注重绩效管理工作,才能让考核评价结果有效展现出员工的工作效率和质量,从而对工作效率不高的员工实施监管和引导,优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效展现出企业人力资源工作的作用,以此提升企业绩效管理工作效率[1]。

2.设计合理的考核标准。

绩效考核的标准需要具备个性化和实际性的`特点,从而从多个角度去评价员工的岗位特点和职责内容,并且尽量要深入观察、提出方案。同时绩效考核的标准需要从少到多,最后达到全面,不能在发展中过于盲目追求全面,也不要过于注重数量上的多或者是复杂,还要追求考核标准的简单化。绩效管理工作是一项逐渐进行的项目,较多的考核标准会增加考核的工作量,也难以划分各项考核标准的重要性。由此可见,合理的考核标准是不能直接全面结合企业绩效管理工作所有问题的,需要从基础进行,确保每一项工作的基础性。另外,还要关注平衡定性标准和量化标准,获取最大效益的量化,不能量化的标准需要更多的细化,从而评估设计合理的、重要的考核标准,促使考核标准量化到部门和个人。同时,考核评估者还要了解指标的获取和评估标准设计方案,可以自主动态改正指标的方案,从而随着企业管理的提升,促使绩效考核工作可以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依据,达到企业经营设定的目标。

3.全面激发被考核者的积极性。

以往的考核形式过于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工作对比,致使被考核者对于考核内容存在抵触心理,难以激发被考核者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同时又受到传统考核形式的约束,考核工作中存在很多不公平的问题。要想改变这一背景,最先要改变的就是考场,需要关注每一位员工的自主发展,不能过于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对比,要尊重每一位员工的工作,激励员工进行自我对比,明确其中的问题,肯定自身获取的成绩。这种评估形式对被考核者而言可以有一定的引导作用[2]。

4.不断优化,有效提升。

绩效管理的最终目标就是要不断优化和创新,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的需求。绩效考核工作只是绩效管理工作的一部分,全面的绩效管理是一个良性的循环过程,其中包含了绩效目标设计、绩效改进以及绩效评估、实际绩效监管工作。绩效管理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员工在管理工作人员的监察和引导下可以顺利进行这项工作,以此提升个人的绩效。考核员工需要对员工的工作实施全面的记录和了解,及时指导员工达到目标绩效,而不是依据降薪增薪等形式来达到员工的监管。因此,实现企业经营目标就是企业绩效管理的最终目标,绩效考核的信息可以为员工有效提升绩效奠定基础,并不是为奖惩员工提供信息。结合实际发展的研究表明,管理员工在设计绩效方案的过程中,若是可以与员工全面沟通,那工作的实施也会非常顺利,会降低员工的不满情绪,也会为后期的绩效考核工作奠定基础[3]。

优质的绩效管理可以提高电力企业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引导企业战略目标和员工职业规划达到需求。因此,电力企业需要结合科学的绩效管理形式,构建满足企业自身发展和需求的绩效管理制度,在引导员工自身发展的过程中,指导企业向着更具市场竞争力的方向发展。

作者:潘成南傅馨越单位:国网浙江慈溪市供电公司。

[2]李梦琳.提升电力企业绩效管理的路径选择[j].现代商业,20xx,(35):177.

绩效管理论文

就目前来说,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对于企业经营管理者都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标准,不同学者的界定标准各有不同。胜任力理论起源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由于其合理性以及实际使用价值,在国外得到迅速普及,被广泛应用于企业、医疗、教育等各个部门。目前认同较为广泛的是将企业经营管理胜任力分为表面的知识、技能和内在的特质、动机、自我概念等。具体来说,知识是指管理者掌握的信息,技能是指管理者在处理事务时具有的能力,自我概念是指管理者自我的价值观、态度和认知,而特质是指管理者自身的特性,动机则是指管理者实现目标的意愿。总而言之,企业经营管理者的胜任力不仅可以判断其能否胜任某项工作,而且还关系着企业经营管理绩效的高低。

从企业管理角度来看,经营管理绩效是企业追求的最终目的,其不仅体现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还可以很好地反映企业在市场中占据的份额以及存在的问题,因此目前经营管理绩效理论已经被大多数人所接收。但和企业经营管理者胜任力一样,目前关于经营管理绩效也没有一个统一的评判标准。就目前来看,对经营管理绩效理论的评判标准主要有三种,其分别为:主观指标和客观指标的评价标准、单一指标和多项指标的评价标准、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的评价标准。这些评价方式在实际应用中经常重叠,目前较为常用的评判方式是通过多项指标从主、客两方面来衡量企业的非财务指标和财务指标。

二、企业经营管理者胜任力与经营管理绩效的关系。

(一)胜任力的特性。

我们可以从对胜任力界定的不同标准中总结出一些相似点,也可以说是胜任力的特征,其主要有三点:(1)胜任力在不同的任务情境中其表现各不相同,具有一定的动态性;(2)胜任力与经营管理工作绩效有着密切关系,不可反映甚至预测经营管理的工作绩效;(3)可以通过胜任力将经营管理能力强的人员鱼经营管理能力弱的人员区分开来。

(二)经营管理绩效的影响因素。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美国学者boyatzis提出了高效工作绩效模型,其指出经营管理绩效是由经营管理需求、管理者的胜任力以及企业环境等三部分共同组成的,只有当这三个部分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时,才会使得经营管理绩效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企业经营管理者本身所具有胜任力的种类较多,但在实际经营管理中一般不需要用到所有的胜任力,其所需要的胜任力要根据不同的企业类型具体评价,要努力使得能最大程度地将胜任力潜能激发出来,从而有效提升经营管理绩效。笔者认为,影响经营管理绩效的胜任力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企业经营管理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是指管理者能对自己有正确认识,并通过自我学习和自我调节来实现自身发展的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的强弱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决定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发展,以此来影响企业经营管理绩效,因此是一项十分重要的能力。

2、领导能力。

企业经营管理者的领导能力是指管理者通过人际交流或自身行为影响来提升整个企业工作人员水平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对企业其它工作人员来说起着领导作用。企业经营管理者的领导能力可以直接影响企业经营管理绩效,其在胜任力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3、任务管理能力。

任务管理能力是指企业经营管理者可以通过自身经验来对团队进行指导,以此来完成任务的一种能力。任务管理能力的直接实施对象是任务,而只有保证团队任务的完成,才能提高企业经营管理绩效。

4、创新管理能力。

创新管理能力是指企业经营管理者根据企业发展背景的变化,对传统的管理方法进行合理改进,使得其更加符合当前企业发展需求的一种能力。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对经营管理者创新管理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企业经营管理者创新能力也变得越来越重要,管理者拥有较强的创新管理能力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

5、社会责任能力。

在明确社会责任能力之前,首先必须要将其和经济责任区分开来,其不是以谋求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的。具体来说,社会责任能力是企业经营管理者履行对消费者的责任、对债权人的责任、对职工的责任、对环境保护的责任以及对社会公益责任等的一种能力,一个优秀的企业经营管理者必然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能力。

(三)企业经营管理者胜任力与经营管理绩效的关系。

企业的经验管理绩效主要可以分为发展绩效、财务绩效、流程绩效以及市场绩效,研究表明企业经营管理者的领导能力、个人特质、管理能力都可以对经营管理绩效产生影响,而这些都是属于企业经营管理者胜任力的范畴。比如人事管理能力对企业的发展绩效和市场绩效都能产生显著影响,因为一旦企业经营管理者具备较强的人事管理能力,其就可以对企业的工作人员进行更好的组织,从而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而社会责任能力也对发展绩效有着促进作用,因为若是企业经营管理者具备较强的社会责任能力,就会通过如社会公益等各种行为来为社会作出更多贡献,而这在无形之中提升了企业的知名度,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从而提升企业的发展绩效。

(四)企业经营管理者胜任力与经营管理绩效关系带来的启示。

1、给选拨和考核企业经营管理者带来的启示前面已经提高,企业经营管理的自我管理能力、管理创新能力、任务管理能力等胜任力对企业的经营绩效有重要影响,因此,在进行企业经营管理者的选拨或考核时,可将这些能力纳入衡量范围。比如,在进行企业经营管理者选拨时,可通过对其个人特质、自我学习能力、自我调控能力等胜任力的考察,来衡量其自我管理能力;通过对其人际交往能力、影响能力、指导能力等胜任力的考察,来评判其领导能力;通过对其解决问题能力、决策能力、绩效管理能力等胜任力的考察,来评价其任务管理能力。总之,在进行企业经营者和管理者选拨时,要考察其各方面的胜任力,以此保证其具有足够的资格进行企业的经营和管理。

2、给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培训带来的启示由于企业经营管理者的许多胜任力对经营管理绩效都有影响,因此在进行管理者的培训时,要依据不同胜任力的不同特点来制订相应的培训计划和方案。这样可以使得培训更有针对性,从而大大提升培训效果,使得企业经营管理者有足够的能力进行企业的经营和管理,从而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结束语。

在如今的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经营和管理者的能力变得更加重要,如何评价企业经营管理者能否胜任经营管理工作成为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各项研究表明,企业经营管理者胜任力与企业经营管理绩效有着直接关系,可通过胜任力评价将表现优秀的经营管理者和表现普通的经营管理者有效地区分开来。在进行企业管理者的选拨和培训时,要将之与胜任力结合起来,保证管理者有足够的能力进行企业的经营和管理,从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王家胡凯单位:沈阳惠天热电股份有限公司。

绩效管理论文

1.科研活动的特点。首先,科研工作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过程,有些科研工作项目周期长,且无任何规律可循,对绩效考核周期的设定是一大挑战;其次,科研活动的进行往往都以团队的模式开展,很多的时候是多个团队跨团队合作,在研发项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很难区分责任;最重要的一点,研发活动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其研发的过程和结果,都很难量化。研发的成果在进行产业化之前,很难精确的判断其价值,而且产业化也需要一个比较长的过程,因此科研成果的价值体现有时候就会需要一个比较长的周期。即便有了产业化的成果,也很难区分清楚对最终结果的影响,哪些影响是来自于最初的科研过程,那些是来自于产业化的过程,哪些是来自于产品市场推广的过程。

2.科研团队与科研人员的特点。在科研团队内,由于专业和分工不同,所承担的工作任务的工作量、工作难度以及任务本身的价值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团队成员在科研项目中的相对贡献大小很难量化和界定;其次,科研团队的成员普遍具有高学历、高智商和高收入的特点,自我意识强,注重自我实现与价值体现,对绩效管理的合理性、严谨性与公正性有很高的要求。

1.在绩效管理角色定位上出现偏差。科研团队的管理者多为技术出身,很多团队的管理者重技术、轻管理,缺乏绩效管理的意识,视绩效管理为人力资源部的工作而不予以配合,将自己和整个团队放在了绩效管理的对立面,导致绩效管理无法落到实处,流于形式。另外,人力资源部的绩效管理人员缺乏研发经验,对科研工作各方面都缺乏了解,因而很难针对科研工作的特点设计出一套合理有效的绩效管理体系。

2.混淆了绩效管理与绩效考核。很多科研团队的绩效管理只有绩效考核的环节,忽视了绩效管理其他的环节,没有绩效目标的设定与沟通,没有及时的进行绩效辅导,也没有绩效考核后的绩效沟通和绩效改进的过程,只给员工留下了“秋后算账”、“变着法子扣钱”等负面的印象,从而导致员工对绩效管理心生抵制,反而削弱了员工的积极性。

3.科研团队管理者缺乏必要的绩效管理技能。有些科研团队的管理者缺乏有效的绩效管理的培训,在绩效目标设置、绩效沟通和绩效考核的技能上比较薄弱,导致考核的结果受管理者主观影响较大,不能公正的反应团队成员的实际绩效,进而导致员工对绩效管理工作的抵制。

4.绩效指标设计不合理。一是考核对象的选择有很大局限性,有的企业只对项目团队进行考核,对团队成员的个人价值没有进行衡量,导致“大锅饭”、“平均主义”和“搭便车”的情况,不利于团队成员个人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有的企业只对个人进行考核,同样也会导致员工的“个人主义”,对团队的协作和互助造成了不小的障碍,增加了部门内部的矛盾。二是考核维度设置的局限性,很多团队的考核指标都是执行力、积极性、创新性等定性指标,无法对团队的战略进行有效支撑,也无法体现员工和团队的实际工作价值。三是绩效指标都是短期经济目标,忽视了长期的发展性和战略性指标,导致绩效管理与团队战略缺乏相关性,同时也导致团队管理者和员工的短视行为,不利于团队的可持续发展。

5.绩效考核结果没有得到有效的应用。很多团队的考核结果只是用来做员工的阶段性或者年度排序,没有将考核的结果运用到团队的运营质量分析,也没有与团队成员的薪酬、培训、晋升以及职业发展相关联,从而失去了绩效管理的价值。

1.树立先进的绩效管理理念。绩效问题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提升效率,而不是单纯的奖惩。团队的战略目标,必须通过员工的工作成果来实现,管理者的管理目标,也必须通过员工的行为来达成,所以必须把团队战略目标与员工的业绩目标统一到绩效管理上来。在这个过程中,团队管理者必须将团队的战略目标进行分解,通过与员工的沟通与达成共识,落实到每个员工的任务目标上,制定员工的绩效目标;在绩效目标制定之后,管理者还要紧密关注工作过程,及时沟通,鼓励员工的绩优表现,对工作的偏差及时的调整,对员工提供有效的支撑和辅导,帮助员工达成绩效目标;在员工工作的过程中,管理者还需通过各种形式,对员工工作的关键行为进行记录,为真实的反映员工绩效保留依据;绩效考核完成之后,管理者还必须进行绩效面谈和绩效反馈,通过坦诚的沟通,指出员工在考核周期内的成绩与不足,共同制定下一个周期的绩效目标与绩效提升方案。因此作为科研团队的管理者,应该主导团队的绩效管理活动,并在绩效管理的过程中承担目标沟通、绩效辅导与记录、绩效考核与反馈的重任。

2.建立完善的绩效管理体系。一个完善的绩效管理体系是包含了绩效目标制定、绩效辅导沟通、绩效考核评价、绩效结果应用与绩效反馈与绩效改善的不断改进和持续提升的循环过程。绩效目标制定是绩效管理的第一个环节,是绩效管理的起点,是绩效管理有效的前提,如果员工的绩效目标偏离了团队的战略目标,那么绩效管理便失去了意义。员工的绩效目标必须与团队的战略目标保持一致,研发团队的管理者将团队的战略目标逐级分解,在和研发人员沟通达成共识之后,一起制定研发人员的个人的绩效目标。绩效目标的制定要遵循smat原则,即具体的(specific)、可衡量的(measureable)、可达成的(attainable)、相关的(relevant)、有时限的(time-based)。绩效辅导沟通是绩效目标实现的过程,也是绩效达成的关键环节。一方面,团队的管理者要密切关注员工的工作状况,包括科研项目的推进进度、存在的问题和难点、备选的解决措施等,同时也要为员工提供及时的帮助,如资源争取、跨部门协调沟通和解决问题的建议等,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另一方面,管理者要认真收集员工的绩效信息与资料,记录绩效过程中的关键事件和与员工沟通的重要内容,作为绩效评价时的依据。绩效考核评价是对员工绩效好坏的评判过程,该环节的有效性取决于三个方面。一是考核者的确定。承担考核者角色的可能是被考核人的上级、同事、下属、客户和员工本人,对一般项目团队内的科研人员来说,考核者主要是上级和员工自己;二是确定考核方法与工具,根据不同类型的考核指标选择适应的考核方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三是对考核者进行培训,通过培训尽量降低考核者在考核过程中的主观偏差,提高考核的准确性和合理性。绩效考核结果的应用是绩效管理有效性的保证,绩效考核结果能否得到合理有效的应用决定了员工参与绩效考核的积极性。考核结果要与员工的薪酬调整、晋升以及职业发展相挂钩;同时,绩效分析的结果也可以应用于团队的经营质量分析,只有体现出了绩效管理的价值,绩效管理才会得到员工的重视。绩效反馈与绩效改善是一轮绩效管理的终点,也是新一轮绩效管理的起点。绩效反馈是为了让员工知道自己在一个绩效考核周期内的绩效表现是否达到了目标,有哪些优势和不足,并就绩效考核结果与管理者达成一致;而绩效改善则是管理者要和员工一起分析绩效不佳的原因,寻找绩效改进的可能性和方法,并制定绩效改进的目标和计划,从而进入新一轮的绩效管理循环。

3.设定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一方面,科研人员的绩效衡量方式有别于其他类型的人员,科研活动周期长,短期内很难有明确成果的体现。科研成果的输出也大多以团队成果形式输出,很难衡量个人成果。所以科研人员的考核指标不仅要关注最终成果,也要关注阶段性输出,不仅要关注团队业绩,也要关注个人贡献。另一方面,科研人员个人的绩效指标是团队战略目标逐级分解的结果,所以员工的考核指标也不能与团队的长远发展相脱节,不仅要有短期的业绩指标,也要有着眼长远的技术储备和个人能力提升等指标。因此,科研团队的绩效指标可分为三个层次的指标。第一层是团队层指标。团队指标主要体现团队的战略发展要求,可以从团队的研发创新能力、研发的组织与控制、年度计划项目完成率三个维度进行评价,考核结果应用于团队领导的绩效,也可作为核算团队年终奖金总额时的参考数据。第二层是项目层指标。项目组指标体现项目组的项目控制能力和科研项目完成质量,主要从项目进度、完成质量、预算控制和预期收益四个维度进行评价,考核结果应用于项目经理的绩效,也可用于项目组项目奖金核算。由于项目周期较长,而员工的绩效考核多按月为周期,因此在项目未完结之前,可以对项目奖金进行预测,在可控的范围内计提部分奖金在月度进行发放,待项目结束之后,再进行项目奖金的核算。第三层是员工层指标。员工指标体现了员工对项目组的贡献,在项目组内,有的人虽然工作量不大,却可能是项目的核心支撑,有的人承担辅助工作,却有非常大的工作量,因此研发人员的考核指标决不能简单的以工作量或者工作性质来衡量。月度考核以月份为时间节点将项目计划详细分解为每位研发人员月度阶段性工作输出目标,通过工作量、任务完成质量、任务难度、任务贡献度四个维度进行量化考核。而在员工的年度考核指标方面,除了工作业绩之外还必须加上能力提升和工作创新等维度。

企业绩效管理毕业论文

绩效管理是一种具有战略意义的管理方法,指为达到某个目标对企业资源进行规划、组织和使用,并实现顾客期望的过程,有效的绩效管理的核心是一系列管理活动的连续不断的循环过程,通过建立“绩效计划——绩效实施——绩效考核——绩效面谈与反馈——绩效结果的应用”的管理循环,将以往偏重考核的单一模式发展成为考核、反馈和发展员工工作绩效的系统模式。

1.绩效管理花费时间。有些企业不愿在绩效管理上花费时间,认为绩效管理就是“事后”讨论,目的是抓住那些犯过的错误和绩效低下的问题。这实际上不是绩效管理的核心。它不是以反光镜的形式来找你的不足,它是为了防止问题发生,找出通向成功的障碍,以免日后付出更大的代价。

2.绩效管理得罪人。管理者之所以说绩效管理有困难,是因为他们害怕员工反击,从而将这个过程搞得很尴尬。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管理者仅仅局限于评判员工,责备员工,发现问题而不能正确分析问题,不能勇于共同承担责任,而应该和员工相互合作,鼓励员工自我评价以及相互交流双方对绩效的看法。达到解决问题,共同进步的目的。

3.绩效管理就是考评。绩效管理是一个外延比较宽泛的概念,绩效考评只是绩效管理的一个环节。不能简单的将绩效管理理解为绩效考评,也不能将绩效管理看作是一件孤立的工作,认为与员工发展、绩效改进、组织目标、薪酬管理等工作没有联系。

4.绩效管理仅仅是管理部门的事。绩效考核侧重于对各部门、岗位人员业务指标完成情况进行检查,被考核单位疲于应付检查,考核部门只是简单地将考核与奖金挂勾,员工被动考核,不能发挥主观以动性作用。

1.绩效目标制定。首先确定组织的绩效目标,重点确定关键业绩指标(kpi),重点工作任务和监控类指标。

其次将组织的目标明确归属到各部门,各部门目标再明确的划分到各岗位,如此设定个人的绩效指标。主要确定岗位关键指标、主要工作任务、履职指标、能力提升指标等。

2.加强有效沟通,统一绩效管理目标。绩效管理缺乏上下沟通,达不成共识,即使任务分解得再清楚,由于缺乏对方案本身充分理解,并不能根据实际况部应变,目标也难以达成。

加强团队横向协调与沟通。让每个团队成员在理解公司的经营目标,以及公司的经营状况的基础上,在实践中将自我目标与公司远景发展规划协调一致,有明确的方向感,促进管理者与员工达成一致目标,让主管对工作有明确的了解,以便后期执行阶段的监督、控制与协调。

3.评估方法的创新。绩效评价阶段,管理者不仅要对员工的绩效进行公正的评价,尤其是评估者还要科学地搭配绩效评估方法,运用合理的绩效评估标准和方法,根据取长补短的原则,评估者需要做的是根据不同类型的工作岗位匹配不同的绩效评估方法。

量化评估指标的方法创新。企业在绩效评估时都会遇到评估指标权重如何确定的问题。可观测的指标常常具有相互冲突的多维特性,过于强调某一方面特性可能会产生不适当的激励作用,可观测的指标不仅为经营者的决策行为所影响,还受到许多非经营者所控因素的影响,因此在进行权重设置的时候要综合考虑不同的企业在同一指标下的权重问题,先对指标进行专家打分,然后将其放在典型行业以统计检验其准确性,再将其作为行业指标权重运用于相同或相近的行业,避免指标权重确定行为一刀切。

4.绩效管理的奖励机制。企业仅依靠评估并不能在员工当中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应该配备相应的奖励机制,通过对员工业务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进行的绩效评估,在员工职务晋升上给予照顾,根据评价结果而给予薪酬激励,对整个企业贡献突出的员工奖励,以激励他们继续努力,同时激励其它员工为企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这样企业首先承认员工所具备的潜在能力,使员工清楚的看到达到公司的目标业绩能获得的报酬,无形中起了一个推动作用。

5.重视绩效面谈。对考核结果必须展开面谈,这是考核结果出来后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考核员工本身并不是目的,只有双方通过全方位的沟通,对考核结果有了一致的认识,并对改进目标与方向达成共识,员工接受了考核结果,并准备朝着改进目标去努力,考核才真正有效。当然,如何做好绩效面谈需要管理者具备一定的管理水平和面谈技巧。

绩效管理论文【】

目的研究信息化平台对于加强医院绩效管理的作用。方法以医院绩效管理为对象,总结信息化平台应用的必要性,分析信息化平台用于医院绩效管理的方法。结果医院绩效管理中应用信息化平台有助于提高绩效管理的科学性、公平性,提高绩效管理效率和质量。结论信息化平台用于加强医院绩效管理价值确切,医院还应结合本院的实际情况加强信息化平台的建设以及绩效管理的创新。

信息化;绩效管理;医院。

随着医疗改革的逐步推进和深入,医院的精细化管理得到医疗行业的关注、重视,而绩效管理则是精细化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医院管理中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出来[1]。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医院的绩效管理开始从过去的定性管理走向如今的定量管理,通过定量数据的考核分析进行管理。因此,在医院绩效管理中,构建信息化平台势在必行。

计算机技术从上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被运用于医疗卫生领域,到90年代,部分医院已经结合本院经营管理实际情况,开发设计出有效的信息管理系统,如:医院信息系统(his系统)以及医院影像存档与通讯系统(pacs系统),主要是以财务收费和管理为主,而电子病历、优化医院放射科工作流程管理的软件(ris)、医院放射信息管理系统(lis)等系统则正在建设中。随着医疗卫生改革的推进,医院运营管理系统建设掀起热潮,一系列的运营管理信息系统开始进入到医疗卫生领域,如: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物流管理系统、科研管理系统等。

在绩效管理方面,建立优绩优酬、多劳多得的薪酬分配体系是医院管理者的共识。但是由于没有统一的信息化平台,大量的医疗信息、经济信息处理还停留在手工层面,信息采集量严重不足,管理者无法深入到各个方面各个环节进行绩效管理。这就使得许多医院的绩效考核体系、激励机制、分配体系缺乏公正性、差异性、没有量化到个人考核,故而利用信息化平台实现绩效管理的改革创新十分必要。

2.1是顺应时代发展形势的必要选择。

从国家宏观管理层次来说,国务院要求事业单位均实行绩效考核,而医疗改革则提出建立基于公益性的绩效考核体系,实现综合量化考核。利用信息化平台完善绩效管理体系,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医院的医疗水平,是顺应时代发展形势的必要选择。

2.2是医院现代化管理的方向。

利用信息化平台实行绩效管理是医院现代化管理的方向,其已融入到医院管理中,是医院发展管理理论的创新,同时也符合医疗体制改革的相关要求,将会推动医院的可持续健康发展[2]。利用信息化平台在医院内部实现信息的自动传递、共享,且信息化平台能实现大量数据的规整管理,效率提高,从而解放劳力,提高工作质量。而且信息化平台披露的内容完整、准确,各个层次的管理者可利用绩效考核数据参与相关决策的制定[3]。如:通过绩效考核数据分析科室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绩效激励机制是否起到激励医务人员的作用,从而迅速调整绩效激励方案,确保医务人员工作方向的清晰、目标的明确,及时发现隐患,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水平,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使得患者的满意度提高,医务人员的满意度也提高,实现医院、医务人员、患者的三赢。

2.3强化医院运营管理的需要。

医院的信息化平台积累了海量数据,并利用数据挖掘、分析处理、利用等,提高医院的精细化管理水平,关注医院的运营过程,并挖掘出医院运营的规律、发展趋势等,利用这些数据构建出医院绩效管理体系的指标库,实现科学的绩效考核,最大限度发挥绩效考核对于医务人员的激励作用,提高医院的整体绩效,提高医院的核心竞争力[4]。

医院的绩效管理与普通企业不同,其基础是坚持医院的公益性、非营利性,结合关键指标法、平衡计分卡等,降低财务维度权重,提高医院运营、学习成长等维度的权重,同时加入公益性维度,重视医院的服务内容以及服务过程,将医疗服务质量放在第一位,通过绩效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3.1医疗信息的精细化。

第一,医疗项目的执行信息。给患者提供医疗服务过程中,执行人信息的精细化程度决定了绩效考核的深度。若在医疗项目执行过程中没有准确记录参与各项项目执行的执行人信息,那么医务人员的个人业绩将得不到准确的显示、体现。例如:在对某一患者进行治疗过程中,有多个医生参与其中,如:初诊医生、主治医生、处方医生、手术主刀医生等,这些医生不是一个人。又如:在给患者做ct增强扫描检查过程中,参与其中的人员有注射护士、扫描技术员、阅片医生、审查医生等,这些执行员的工作绩效是不同的,准确记录不同操作的执行人信息有助于明确体现出不同医务人员的个人工作绩效,从而确保绩效考核的公平性、科学性。第二,医疗过程中的信息。过去医院的绩效考核指标一般是比较笼统的指标,并没有深入到具体的岗位制定指标,如:住院人次、门诊人次等,而医院提供的医疗服务过程非常复杂,笼统的指标并不能准确衡量个人工作绩效,这就使得部分医生更加倾向于对病情简单的患者进行诊治,这不利于医院整体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在信息化平台下,医疗过程中的信息要详细记录,如:患者的病种信息、治疗方案、治疗技术、检查项目等信息。信息化平台将医院中使用的手术麻醉信息系统、病理信息系统、ris、lis等信息管理系统进行整合,体现出以患者为中心,完整记录医疗行为信息,信息平台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最终服务于各种绩效考核报表、多维分析等。如:利用信息化平台的数据对医务人员的工作量进行计算,将合理用药、临床路径、可控成本、个人积分奖惩等作为专项考核内容,依据确定的绩效奖金计算方法进行计算,进行科学的绩效考核[5]。而各种信息的记录完整、精细化则是保证绩效考核顺利进行的关键。例如:该院启动医师的医疗组长负责制的改革,医疗服务最重要,医生是关键,所以从20xx年建立了医疗组长负责制的。管理架构。所有的资源按照医疗组来配置,所有的质量指标、效率指标、费用指标全部按照医疗组、按照医生个人进行考核。奖酬金也逐步按照医院直接发到每个医生手里,依次分配考核。哪些医生能够做组长,这个非常重要,就是组长医生制。目前已在我院的消化内科、中医科、男科、内分泌科等科室实行。由于我们医院有医疗、教学、科研等等各个职称系列,科研做得好,教学做得好,评了正高,不一定能作医生的组长,作医生的组长必须要有足够的临床经历,包括规培的时间、专科医师培训的时间以及在这个专业从业的时间,由授权委员会确认,必须保证足够的临床工作时间。组长做得不好,就可能被取消授权,被别人顶替。因此在这种医疗组长负责制下,全体医师的工作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主动去学习新知识,掌握新医疗技术,提高自身的医疗技能水平,从而持之以恒地提高我院整体绩效。

3.2建立信息联动机制。

利用信息化平台实现医院各类信息管理系统的整合,并将数据进行整合处理,对数据进行统一维护。如:当某些数据资料需要更改时,在信息化平台实现与其相关所有数据的相关变动。而在绩效考核前,关于人事变动的相关信息,由人事管理部门进行维护,如:人员的科室间调动、人员的考勤信息维护、人员的工作量、人力成本等,对这些数据进行规整维护,为绩效考核提供准确的数据信息。另外,信息联动机制还要及时进行核算单元信息、岗位信息、人员基础信息等的联动,明确责任部门、责任人、维护节点、信息审核部门和负责人、维护结构以及反馈等。

3.3逐一对应考核单元与内容。

在信息化平台上,绩效考核系统连接到医院的各个信息系统中,准确核算出相关数据,将采集到数据直接核算到各个核算单元中,而信息联动机制则实现信息系统中数据的一致化,以免出现不同子系统之间同一类数据的矛盾等现象。先将医院的临床科室、医技科室进行分解,如:分成护理组、医疗组、个人等,并对应相应的考核单元,在不同的考核单元中,针对岗位职责、任务、要求等设定相应的绩效考核标准,明确规定各个岗位的绩效考核内容、规范、评估方法等,确保及时进行信息化的绩效考核。同时医院相关部门还可将某一时间段内的业绩、运营数据等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并进行不同时间段的对比研究,了解医院运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而且,在信息化平台上,护理组、医技科室、医疗组等人员可查询自身的相关信息,了解自己以及本小组成员的个人绩效考核指标完成情况,并进行个人与小组的业绩对比,了解自身存在的问题,在同事的帮助下不断进步。

3.4建立科室考核指标体系。

第一,医疗服务质量指标。利用信息化平台对每个患者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各项信息进行采集,如:手术计划、治疗方案、住院时间、用药效果等,设置无菌切口愈合率、患者满意度等页数考核指标。同时对这些指标权重进行合理分析,确保绩效考核的科学性[6]。第二,医疗服务指标。对医务人员的医疗服务过程进行量化,并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激发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如:门诊首诊负责制、住院患者病情沟通机制、大处方制度、风险流程管理等[7]。第三,医德医风考核指标。由医院的人力资源部门、医务部、财经部等对各科室的医德医风进行考核,建立患者满意度测评标准,同时设立个人医德医风考核测评体系,分成德、勤、能、绩四个维度,每个维度设定一些条目,并赋予相应的分值,一旦出现违规行为,则按照相应的责任条款予以相应的量化扣分,最后形成每个维度的总分,形成医务人员医德医风考核得分。

3.5建立信息化平台维护机制。

基于信息化平台的绩效管理从绩效计划、沟通、考核、评价、反馈各个环节中均通过信息化平台完成,为充分发挥信息化平台的优势,提高医院绩效管理成效,还应建立该平台的长效维护机制。如:建立kpi指标库、维护库,为绩效考核提供数据依据,帮助相关管理人员动态化了解绩效考核状况,通过对比分析了解到当前绩效考核工作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并改进完善,随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考核维度、考核指标等[8]。而且维度库、kpi指标库同时为医院的绩效管理工作提供了参考的样本。其中,kpi指标库的数据值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个是来自医院业务系统,如:每个床位的业务收入、药品比重、门诊收费水平、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等,这类数据客观、准确、可信。另一个方面则是考核者的手工录入数据,如:科室综合管理、环境规范、执行规章制度等,这类数据存在较强的个人主观色彩,应尽可能以量化的方式采集这类数据,并利用信息化平台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客观性。通过这些数据不断充实、改进、完善kpi指标库,并结合本院各项业务运营的实际情况实时调整考核指标体系,充分发挥绩效考核的激励作用,提高医院的整体绩效。

信息化管理是医院绩效管理的必然发展趋势,也是当前各大医院提高绩效管理效率,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文结合实践工作经验提出几点利用信息化平台加强医院绩效管理的建议,希望对同行有所帮助,希望不断推动医院信息化平台建设发展,为医院绩效管理助力。

[5]徐春姣。利用信息化平台加强医院绩效管理分析[j].经济师,20xx(8):257,259.

[8]胡融冰。m县级公立医院绩效管理信息化平台的构建及实施[d].南昌:南昌大学,20xx.

绩效管理论文【】

现阶段,我国旅游业已经成为社会经济的主要来源,也是我国政治决策辅助的主要行业。作为旅游业主要的组成部分,酒店企业是扩展旅游业的主要设施,并且为我国经济体系带来了另一个发展道路。随着社会竞争力的不断加大,酒店企业的类型也在不断改变,规模也在不断扩展,虽然酒店企业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文章主要分析了酒店企业绩效管理及管理问题。

1.1员工与上级之间沟通存在问题。

1.2员工与员工之间的沟通存在问题。

1.3员工与顾客之间沟通存在问题。

消费者是企业服务的主体,是促使企业发展的主要动力,相对于酒店企业而言也是这样。企业员工对消费者的服务质量决定了酒店企业的发展和社会地位。因此,要想更好地服务于酒店消费者,就要运用企业员工有效的沟通方式和技巧来引导消费者进行消费,从而促进酒店企业更好的发展。总的来说,在运用有效的沟通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是员工对于酒店消费者太过于热情,不会因人而异。从本质上讲,酒店消费者的流通量很大,有多少顾客就有多少种性格,有的顾客性格比较内向,不太善于沟通,接受不了热情的员工,这就需要酒店企业培养员工具体的沟通技巧和沟通方式。沟通的基础就是语言,现阶段普通话是我们沟通的主要形式。对于一家酒店而言,不仅要求大堂内的接待人员拥有标准的普通话,还要求全体酒店的员工拥有标准的普通话,即使是酒店的临时工或是清洁工也要拥有标准的普通话,这样就可以确保消费者在何时何地解决问题都不会受到阻碍。若是发生消费者在酒店内找不到可以沟通的人这种情况,就会给酒店企业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并且从长久的发展角度来看,会影响到酒店企业的快速发展。

2.1充分发挥沟通在酒店绩效管理中的作用。

2.2加强酒店企业横向和纵向的沟通。

在酒店企业发展的过程中,要想实现酒店管理层与员工间的有效沟通,就要对酒店企业的横向和纵向沟通方式进行加强。在横向沟通上就是指酒店企业中各个部门的协调合作,在具体工作上各个部门的员工要懂得运用集体的力量进行配合,这样就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并且有效的横向沟通可以促进员工与员工之间的交流和合作,通过多向的合作方式可以更好地提升酒店企业的绩效管理,改变沟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就可以更好地为酒店企业和消费者创造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消费形式,由此建立的酒店企业形象将会更深入到消费者的心中,吸引更多的消费群体和市场投资。在纵向沟通上也就是指酒店企业的内部建立一个良好的沟通桥梁,为酒店企业的管理层和员工的沟通打下良好的发展基础。酒店企业可以运用形式多变的、内容多向的沟通方式建立一些有关企业的员工交流会、企业座谈会等,以此来随时随地地了解酒店企业管理层的需求和酒店企业员工人员的需求,通过相关形式和内容的座谈会,酒店就可以将问题集中在一起进行合理化的解决,让酒店企业的员工感受到真正的温暖,从而实现自身在企业的价值和意义,也更好地建立起酒店企业管理层与工作人员的沟通桥梁,促使酒店企业的沟通保持畅通,实现酒店企业的绩效管理和沟通问题的解决。

2.3掌握良好的绩效沟通技术。

有效的沟通技巧对实现绩效沟通技术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酒店企业中要想运用绩效沟通办法,首先要考虑到酒店企业的工作员工的需求与感受,并采取生动的言语进行沟通,当然还要注意到酒店企业员工的适应程度,以此增加酒店工作人员对沟通语言的信任。由此可见,掌握良好的绩效沟通技术对企业实现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当然,在沟通的过程中也少不了酒店企业管理层次的人员的问题,要提升管理人员对绩效沟通技术的理解与运用,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酒店企业的整体发展,并鼓励了酒店企业员工的工作态度和效率。

综上所述,酒店企业的发展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也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方法。现阶段,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有关酒店企业市场的竞争力也就越大,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和绩效管理可以解决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酒店企业的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有更高的要求,更好地促进了酒店企业的全面发展,为我国旅游业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企业绩效管理分析论文

内容摘要:绩效管理作为一种管理思想和方法论,在当今人力资源管理甚至整个企业发展中占据着关键性的地位,其根本目的是不断提高员工发展和组织绩效改善,最终实现企业战略目的。本文对绩效管理的目标设定.绩效评价及工资体制三个环节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绩效管理;目标制定;绩效评价;工资体制中图分类号:f253文献标识码:a。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人力资源被公认是一个组织的的“第一资源”,而人力资源管理最核心的的环节就是绩效管理。有效地绩效管理是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员工素质不断提高的的保证。但是,现在很多企业在绩效管理的具体实践中总是存在着一些问题,阻碍企业的发展。

(一)绩效管理等于绩效考核。这种误解使得许多企业只看到了绩效考评,而忽视了对绩效管理全过程的把握。绩效考核只是绩效管理的一个环节,它实质上反映的是过去而不是未来的绩效;而绩效管理更强调未来绩效的改进和提升,着眼于未来的发展战略。

(二)绩效管理等于薪酬管理。这种认识误区产生的原因在于激励手段单一所致,绩效常常只是和工资、奖金挂钩,误以为绩效管理就是员工薪酬分配。实际上,其他形式的柔性激励,如员工个人发展、职位提升、工作培训等等都是激励员工的有效手段。

(三)认为绩效管理只是人力资源部门的职能。绩效管理不仅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职能,更是全员的管理,要求全体员工、各部门充分参与到绩效管理之中并发挥积极作用,否则绩效管理就很难实现预期的目的。

绩效管理是一个整合的过程,包括:界定、评估及在强化员工的工作行为及结果。绩效管理过程包括设定目标,绩效评价及其工资体制各方面的实践及方法。目标设定是专门设定符合要求的绩效种类;绩效评价是评价工作绩效成果;工资体制是为确保这目标绩效成果能够持续提供强化剂。在一个组织的绩效管理中,企业战略,工作环境、技术及员工参与这些三个相互关联的因素决定绩效管理对其员工工作绩效的影响程度。高水平的员工工作绩效往往是当目标设定、绩效评价与工资体制这三个方面均和以上三种关联因素相一致时而产生的。

(一)目标设定。目标设定是使管理者及其下属共同来设定和明晰员工的绩效目标,在一些情况下,如目标管理,也能向员工咨询相关情况,获得他们的支持。目标设定能从几个方面影响绩效,它通过强化员工行为受目标指引来影响员工的'所想及所为。目标为行为注入活力,它激励着人们努力达到那些可接受的较难的目标。.许多组织都实施目标设定的管理方式,如通用电气公司、3m公司、美国电报电话全球卡公司以及西方石油公司等。

1.目标设定的特点。(1)建立挑战性的目标。目标设定的第一个要素就是要建立恰当的目标。这个目标必须具有挑战性,但又同时得具有现实性,组织成员对其具有高度认可并接受。只有在可行的前提下,难度大的目标往往导致付出更多的努力并获得更高的绩效。但如果目标设定的过高,则可能失去激发员工潜力的作用,员工由于不可能实现目标而放弃努力。(2)目标测量明晰化。目标设定过程必须具体化,明晰化。减少员工期望的模糊性,使员工集中精力来寻求合适的工作行为。2.目标实施步骤。

(1)诊断。第一步骤是对工作团体进行一次彻底的诊断:员工需求分析和三个互相关联的因素分析。这一步提供以下信息:设定目标的性质及难度、合适的的员工参与方式及程度,以及必要的支持体系。(2)为目标设定进行预备。这一步使员工及管理者投入到目标设定的工作当中去。通常采用以下方式:员工与管理者增加接触及交流,提供关于目标设定方法的正式培训。(3)设定目标。在这一步,要建立挑战性的目标,并要使目标测量的方法明晰化。员工的参与受两个方面的影响:互相关联的因素是否支持员工参与以及参与的员工能否比管理人员制定更高的目标。(4)回顾。在最后一步,需要评估目标设定的全过程和完成必要的修改,目标设定成就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评价:目标是否具有挑战性、是否支持企业战略、是否与员工的行为相关。

(二)绩效评价。绩效评价是一个反馈机制,它包括由上级主管、同行或同事对个人或团体的绩效进行直接的评价。大多数组织都有用于绩效反馈、薪酬管理、甚至咨询以及协助员工的发展的评价体系。因此,绩效评价是目标设定和工资体制间联系的纽带。绩效评估体系的实施过程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组织发展推行者可以通过建立绩效评估体系来确定由谁来执行绩效评价、什么决定绩效、如何测量绩效以及绩效反馈频率如何等问题。设计一套有效地评价体系的指标包括及时、精确、可接受性、易理解性、关注严格控制点以及经济上的可行性。1.时性的指标认可了信息的时间价值。个人或工作团体需要在评价和回顾之前得到关于绩效的方面的信息。得到的信息有助于改善那些存在问题的行为以改进绩效、提高满意度。2.含在绩效反馈中的的信息务求精确。不精确的信息妨碍了员工的评价其绩效是高于还是低于目标绩效,阻碍了问题的解决。3.反馈被传达到其行为者个人并且确保被其接受,参与目标设定过程有助于确保对绩效评估体系的认可。4.体系中包含的信息如果有问题解决的价值,则应确保其被理解。许多组织通过培训来帮助员工理解。反馈给他们操作性、经济以及人力资源方面的资料。

(三)奖励机制。组织的工资对改善员工和工作团体的绩效是一种强大的激励。组织发展传统上依赖于工资去激励员工绩效,近年来,组织发展实践者已经将他们的关注点扩展到更广泛的外部奖励:如股票期权,奖金以及拥有股份、晋升和福利等。

根据弗洛姆期望理论,要激励员工,就必须让员工明确:1.工作能提供给他们真正需要的东西;2.他们欲求的东西是和绩效联系在一起的;3.只要努力工作就能提高他们的绩效。绩效管理是一个系统的、动态的、复杂的管理过程。企业实施绩效管理必须认识到在绩效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转变观念,建立一套符合企业本身发展的科学、合理的绩效管理系统。才能改善企业的管理面貌,引导和促进企业全面、可持续的发展,形成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彭剑峰.人力资源管理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加里·德斯勒.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高绩效管理与战略绩效管理

一个总部位于英国的全球主要金融企业意识到自己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因为它发现自己没有完善的执行官继任计划。这一需求推动了企业管理者制定绩效管理方案,将公司的200名员工都列为执行官职位的继任候选人。除了执行官及其人力资源部的领导之外,公司的所有员工,包括200名候选人无一知道谁将成为公司的新领导。这可能是世界上同类事件中最为独特的了。在该案例中,公司制定了一个卓越的目标,并带领员工朝该目标发展。

那么如何才能制定出优秀的绩效管理计划,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呢?以下是我认为对开发有效的绩效管理战略至关重要的十个步骤:

――确保业务与战略挂钩。在银行业,兼并极为常见。如果您的企业有很多业务部门,并且有一些是通过新近的收购而获得的,那么确保您的业务与战略挂钩就更为重要。

――确保公司的员工都是需要的人才。不要想当然地以为您了解自己员工的技能。五个不同的管理者对同一个员工能力的评价可能产生五种不同的结果。

――根据一致的标准评估员工。如果您评估员工的标准在变化,您将不能建立评估员工表现的统一标准。而如果没有这种标准,就无法衡量进展。

――让员工清楚了解自己的表现是否与公司战略相符。为您的绩效管理架构创造一个开放的交流平台。

――为员工提供职业发展机会。一旦战略制定,即要确保业务与战略的一致性,并开始与员工在企业目标上进行交流。当知道公司的整体战略及其个人参与部分时,员工情绪会提高,将非常乐于学习如何专业地提高自己的水平。为您的员工描绘一幅蓝图,让他们清楚知道公司管理者的职责和责任,并通过提供发展机会建立员工的自信。

――将员工的能力与职位挂钩。您不仅需要了解您员工和管理者的技能水平,并且还需要知道他们具备何种能力。举例说,您非常优秀的会计师可能还具备良好的撰写能力。在同时掌握金融和写作的基础上,她可能成为投资者关系部的优秀员工。

――鼓励员工往有助于实现企业目标的方向表现。培训可为员工传授所需的技能,但并不会改变行为表现。当一个组织的领导对绩效管理架构表示出信任并亲自进行实施时,员工的表现也会随之改变。

――找出差距并长期监控。找出培训与指导的方法,建立员工的责任心。改变往往使人们极为不安,您可通过使管理者也投入到部门的发展中,来减轻员工的此种不安。让您的管理者成为平和的指导者,而非严肃的训练者。

高绩效管理与战略绩效管理

“组织”一词该文中全部指的是动词的组织,“绩效”这里指的是销售部门的绩效,这里,组织工作,也不光全是管理者的事情,而是通过抓下属工作的组织,在抓的过程中让下属自己学会怎样去合理安排自己的工作、提升下属的工作能力。这才是目的。

组织什么,就是对工作内容的组织。下属每天都有8个小时、一个月有24*30=72个小时的工作时间,这几乎是我们可以明确的唯一事情了。我们不能奢望下属有了目标后自己就理解怎样去合理安排自己的工作内容,完成目标。更何况下属们的工作大部分时间都是自己在掌握的。那么通过关注下属是怎么使用这些时间,在工作时间内怎样来安排自己的工作内容来让下属最终自己掌握去科学地组织工作内容,同样我们可以创造出良好的成绩来。

但是我们需认可,下属们大多数不会第一时间都会自己主动去合理规划自己的工作内容,而且往往很多工作的时间安排也是不那么科学的。所以需要管理者们经常去监督、去了解和分析来帮助他们自己去科学地规划自己的工作内容。

如果对下属的工作内容组织算做“跳舞”的话,销售管理者对于周、月份和季度等相对较长时间内工作内容的组织,可算是“在房间里跳舞”。而对于每天的工作内容组织,就像是“在桌子上跳舞”了。所以我们不光要会在房间里跳舞,也要学会在桌子上跳舞。

笔者一直在从事的是销售管理的工作,而目前的工作,其考核的内容就是每个月部门的新签单客户数量。笔者想从自己的工作经历出发,一起去探讨我们怎么通过对销售人员每天工作内容的组织,来完成我们的绩效目标。

这里我们以月为考核周期,以一个销售人员为考核对象来看。

工作内容的组织,我们从几个方面来考虑:what、which、when、how、who.

what?为什么要对销售人员的工作内容进行组织?

它不像一条生产线,每个产量目标和流程都那么的清楚,也易做到现场和过程的管理。在生产领域的工作组织知识却在日益先进,而在更需要工作组织的销售领域,很多的销售管理者采用的依然是简单的表格管理就显得相当的被动了。

由于销售工作最终的结果是明确的,所以,我们在对团队内对销售人员的日常工作内容的组织工作,也必须不断的进步和精进,需要我们做销售管理的人员倾注更多的心血去帮助销售人员改善。而不仅仅是简单的表格填写和汇报。

which?需要良好组织哪些工作内容?

1,月目标和月工作规划。因为这里是以月份为考核周期的,这两项就不可少。月目标和月工作规划包含了部门和个人的。

2,日工作内容。利用分解法把销售人员每天的工作内容进行分解。在自己的部门,笔者把销售人员每天的工作内容分解为电话推销(不出去)、陌生拜访(出去)、跟进老客户、增加新客户这四项。

when?什么时候抓工作组织?

在销售管理中,毕竟时间精力有限。不是什么时间都拿来改善工作的组织问题。笔者在部门中把用来改善工作组织的时间分为两种:一种是必然性,一种是偶然性。必然性的时间可称之为“关键时间”,在这些时间里面抓工作的组织是重复的。比如:月初第一天、周一、早上;月末最后一天、周五。

月初第一天:制定月目标、分解月目标、规划月工作安排。

周一也类似。早上指早会时间,早会的内容问题在笔者的另一篇拙作《高绩效管理之一―一位高业绩销售经理经验分享》中详细写了,这里就不赘言了。

月末最后一天:这是总结该月的计划执行问题时间。

周末类似。

偶然性时间:为了提早发现下属工作组织中的问题或有了问题想找出原因,在日常中随机用来改善工作组织的时间。比如,发现该周的成绩不如人意,或月过了一半时间发现了业绩不理想,又发现了某个对工作安排不合理的员工后要改善而临时抽出来一小段时间。偶然性时间的应用可能是针对整个部门或单独针对某个下属,见机行事。

高绩效管理与战略绩效管理

战略绩效管理系统不但包括战略kpi考核指标的设计,而且包括这些指标是如何运行的,我在从事咨询的过程中,曾经遇到过很多公司在设计战略绩效体系的时候,非常重视战略kpi考核指标的设计与计划,却忽略了运行系统。实际上,运行系统能否得到落实执行是战略落地的重要保证。

战略绩效管理运作内容主要包括五个环节,分别是:

五、绩效回报主要是对员工进行货币性奖励和非货币性奖励,

这五个环节是一个不断pdca循环的过程,这个不断循环的过程就是企业业绩不断螺旋上升的过程。

人力资源绩效管理论文

世界各国企业都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国内和国际市场竞争。在这种环境下各企业越来越重视人力资源管理。而绩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处于核心地位。企业,浅谈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绩效管理。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绩效管理,企业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世界各国企业都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国内和国际市场竞争,在这种环境下各企业越来越重视人力资源管理。而绩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处于核心地位,研究如何做好绩效管理,不仅有助于企业绩效的提高,也有助于提高员工的能力。一项对中国企业绩效管理现状的调查显示90%的企业实施绩效管理的效果并不理想。为什么能让世界500强这样的大象起舞的绩效管理,在很多企业成了放不下、咬不动的鸡肋呢?本文从绩效管理的构成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

二、绩效管理的基本内涵

绩效是指人们为达成目标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的最终效果和效率。管理是指通过计划、实施、检查、调整来促成目标的达成。因此,绩效管理就是通过绩效计划、绩效辅导、绩效考核、绩效反馈与激励四个环节,持续改善组织和个人的绩效,最终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完整管理过程。

ramlall[1]提出确定绩效管理体系为组织创造竞争性优势的有效性所需确保的几个方面:用及时有效的工作分析来制定职位描述;定期更新职位描述以反映变化着的经济环境;在绩效计划阶段中让每个员工都充分意识到其在组织中的角色;在整个组织中开发出一致且持续的绩效测量方法;绩效评价的过程与体系是公平、准确及可靠的。在绩效管理中,一个关键战略是理解每个员工在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中所起的主要作用。通过明确组织中每一个体的目标与其实际发挥的作用,人们便很容易确定所存在的缺陷并制定出改正措施,从而使得每个员工得以充分发挥潜力并为组织创造更大价值。

三.绩效管理在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 把绩效考核等同于绩效管理

在我国,很多企业的管理观念比较落后,只是简单地把绩效考核等同于绩效管理。而忽视了绩效管理的`其他环节。管理者要想提高员工绩效,应该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绩效计划和绩效辅导上,仅仅关注绩效考核而忽视绩效计划和绩效辅导无异于本末倒置。在绩效计划和辅导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建设绩效导向型的组织文化,有意识地建立支持组织业绩、鼓励创新与适应变化的组织文化;要在组织中提倡“按绩分配”、“唯绩是举”,只有在以绩效为导向的组织文化中,绩效管理才能真正焕发出活力。

2.绩效考核

绩效考核不是迫使员工更好或更努力工作的棍棒,也不是只在绩效低下时才使用的惩罚工具,而是一种激励型的管理工具,是为了奖励先进、帮助后进,让每一个员工和企业一同成长的途径。在考核前要,向员工解释绩效考核的目的和必要性、合理性。硕士论文,企业。在设计、确定考核指标时,要和员工一起对有关工作业绩、工作能力、工作态度等考核指标进行商讨。设定明确清晰的便于衡量的绩效目标。“如果你无法衡量你想衡量的东西,那么你就不能得到你想得到的东西”【2】。确定目标的过程,是上下级进行面对面沟通,就某项工作如何开展、什么时间进展到什么程度,达成共识的过程。避免员工对绩效考核产生抵触情绪和绩效考核中不公平现象的产生;在绩效考核后,没有根据绩效考核结果与员工探讨如何提高其职业技能、改进个人绩效,使员工看不到绩效考核对其职业生涯发展带来的益处【3】。

考核方法的选取方面,近年来,平衡计分卡和360 度考核法在中国很流行,受到一些组织高层的追捧。平衡计分卡源自哈佛大学教授robert kaplan 与诺朗顿研究院的执行长david norton 在上世纪90 年代所创立的“未来组织绩效衡量方法”中的一种绩效评价体系,平衡计分卡这种先进的绩效考核方法的运用需要组织在其他方面的配合【4】。首先,应用平衡计分卡的组织必须有清晰的战略目标;其次,组织必须有较好的信息系统支持,以便对考核指标跟踪和衡量;第三,平衡计分卡理念是在西方绩效考核成熟、成功的企业在多年实践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很难想象一个刚刚实施绩效管理、没有建立绩效文化的组织能够成功地使用这样复杂的绩效衡量工具。

360度考核在组织中是采用频率较高的一种考核方法,它克服了传统考核方法仅由上级考核下级而造成的绩效信息收集渠道一、主观性强的缺点。通常,360 度考核的结果只应用于员工开发、绩效改进等方面。但是,不少事业单位把360 度考核的结果与员工的薪酬相联系,这促使考核者在考核本部门或其他部门的同事时“留一手”或“使绊子”,造成同事之间不合作甚至互相拆台,导致360 度评估的可信度和有效度大打折扣。企业在选择考核方法时要综合分析,选择适合自己企业特色的考核方法。

3.绩效反馈

营造良好的沟通氛围,建立健全绩效反馈机制。绩效沟通是绩效管理的重要环节,企业管理者在绩效管理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与员工的沟通,而良好的沟通首先应建立并维护彼此的信赖。考核结果出来后,针对绩效结果差的员工,上级不能因员工的低绩效而指责他,要与其共同探讨绩效结果差的原因及改进的方法,为其职业生涯发展提供帮助。绩效管理是以人为本的管理,在管理实践中要让员工参与管理,尊重员工,爱护员工,帮助其发展技能,给予其应得的报酬。只有这样,员工的绩效才能在考核中不断提高,员工才会从内心接受绩效考核【5】。

4. 创新绩效激励体系,应用绩效结果

激励机制作为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其他环节相互联结、相互促进。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能成为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规避员工道德风险的重要手段。创新绩效激励体系要在企业内部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健康向上的文化,要很好地设计能配合实现企业战略的关键业绩评价指标,开展战略性业绩评价与激励。战略性激励立足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战略,是一套涵盖共同价值观形成、制度建设、岗位设计与晋升、责权利有机结合等重要内容的综合性激励方案,它注重团队激励,有助于实现责任与权利的协调统一,从而引导企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硕士论文,企业。硕士论文,企业。

四.小结

以绩效为纲,企业才能做大做强。硕士论文,企业。硕士论文,企业。能够保持长久生命力的世界优秀企业,都把绩效管理作为企业回报率最高的一项投资:可以让企业活力无限,可以让员工士气高涨。硕士论文,企业。对摸索前进中的中国企业,眼下绩效管理还是一座等待发掘的金矿,只有正确的运用绩效管理,企业才能真正的做大做强。

绩效管理论文

【】公平性作为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准则之一,也是企业薪酬管理中的重要准则之一。员工最关心的莫过于薪酬了,薪酬作为吸引和鼓励员工的重要措施,其公平性更受到关注。企业薪酬分配的标准、方式和额度的是否公平在一定程度上对员工工作绩效有着直接影响,对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在结合我国大多企业的现实情况下,对员工工作绩效管理受企业薪酬管理公平性的影响进行分析。旨在通过其分析能够完善企业制度,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使企业向积极的方向发展。

薪酬管理的公平性是员工是否能够充分的发挥出工作积极性的重要影响因素,也是企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薪酬管理的公平性,直接影响到员工对企业的忠诚程度。只有有了公平性,薪酬制度才会有效,才会发挥出其激励员工的作用。通过薪酬管理评价员工,不仅可以反映出员工的贡献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对员工有着鞭策的作用。

(1)薪酬管理的公平性作为员工工作绩效的重要保障,为企业的优秀发展创造基础。薪酬管理的公平性也会直接影响员工对企业的信任度和工作的满意度。员工作为企业的贡献者,只有在员工对企业的满意程度良好的情况下,员工才会将身心积极的投入到工作当中去,才会积极为企业的发展贡献力量。反之若薪酬管理没有公平性,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会降低,员工会觉得自己的价值没有体现出来,觉得自己的努力没有得到回报。在工作中会出现玩忽职守甚至是离职的现象。由此可以看出企业薪酬管理的公平性,有利于促进企业的和谐发展,在企业中形成良好的氛围,为企业内部员工之间的竞争提供了依据,有助于企业的持续发展。(2)企业薪酬管理的公平性影响员工工作绩效管理的制定标准。[1]企业内部员工不仅仅会对比企业直接薪酬管理的公平性,还会对比企业的薪酬管理与外部企业相比的公平性。企业之间的发展差异虽然比较大,但一般情况下企业的各部门薪酬应该不低于同行之间企业同部门的薪酬水平,只有这样企业的薪酬管理水平才有利于吸引和挽留人才,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只有合理的把握了薪酬管理的概念和要求,才能科学合理的制定员工绩效管理的标准,只有薪酬管理的运行具有了科学和可行性,员工的工作绩效管理标准才有意义。(3)薪酬管理的公平性也会影响企业员工工作绩效的执行效率。企业的薪酬管理分配必须如实的体现出员工所在工作的价值和员工的工作绩效。企业员工的工作阶层不同,在不同工作岗位的工作人员之间的关系怎样协调好,怎样公正合理客观的评价员工的工作价值,对企业薪酬管理的要求很高。不同性质不同岗位的工作人员的贡献程度差别很大,企业要重视好管理人才的薪酬分配,管理者作为企业的领导者,承担的责任和付出的大部分劳动对企业来说比较有重大意义。如果薪酬管理的公平性无法体现,那么员工工作绩效的管理也得不到实现。[2](4)薪酬管理的公平性能使员工工作绩效管理更加人性化。在工作的实际过程中,员工的工作绩效是很难通过具体指标反映出来的,因此企业薪酬管理的公平性就作为员工工作绩效管理的重要保障。员工的工作性质、内容与效率都作为薪酬管理的评价基础,把员工的绩效和薪酬挂钩。只有这样,薪酬制度才会发挥出激励作用,并使员工工作绩效管理更加的人性化,提高企业的团结力和凝聚力,让员工感受到公司的温暖,从而充分的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促进企业的发展。

现代企业中薪酬管理是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薪酬管理对员工工作绩效有着很重要的作用。薪酬管理的公平性对于员工工作绩效管理标准的制定方面、执行效率方面、管理人性化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企业的薪酬管理作为员工工作绩效管理的重要保障,企业一定要重视其公平性,将二者结合起来,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将企业薪酬管理的公平性落实在工作当中,发挥真正的价值,为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贡献。

[3]商磊,王金涛.美国高校教师激励制度给我们提供怎样的借鉴与反思?———基于中美两国比较的视野[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03).

绩效管理类的毕业论文

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绩效管理在我国企业经营管理实践中得到了普遍重视和广泛应用。同时,绩效考核在实际操作中暴露出了许多问题,大大降低了绩效考核的有效性。根据本文对武汉、长沙等地的200多家企业的调查显示,有82%的人力资源经理认为自己企业的绩效考核在很大程度上流于形式,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本文以某特大型石化企业为例,就国有企业绩效管理中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并就如何走出绩效管理窘境进行了对策性思考。

绩效管理的核心是促进企业获利能力的提高及综合实力的增强。campbell等人认为绩效不是活动的结果,而是活动本身,对组织进行绩效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组织目标。事实上绩效管理它是人员任用的依据,是决定人员调配和职务升降的依据,是进行人员培训的依据,是确定劳动报酬的依据,是对员工进行激励的手段,也是平等竞争的前提。只有将绩效考核发挥到最大的功效,人尽其才,事尽其功,经济才能持续发展,国有企业才能立于不败之林。

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力量;建立国有企业绩效管理制度,是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创新,也是国有企业作为市场主体接受出资人监管的一项重要举措。绩效管理与考核将成为未来中国企业培育世界级竞争力最为重要的管理方法体系,也是引导中国企业从粗放型发展转向精益化发展的重要手段和工具。

国有企业如何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如何留住优秀人才成为当今一大难题。绩效管理作为一种有效的企业管理手段,也越来越得到企业管理层的关注,很多企业已经建立绩效管理制度,并利用了绩效考核结果。绩效考核的实施结束了国有企业“有任命没有明确任期,有职务没有严格考核,薪酬同业绩不挂钩”的历史,初步建立起了自上而下的“考核层层落实、责任层层传递、激励层层连接”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体系,增强了企业创造价值和资产回报意识;形成了“重业绩、讲回报、强激励、硬约束”的激励约束机制,将业绩考核与奖惩挂钩,初步解决了过去国有企业负责人自定薪酬、薪酬与业绩脱节、薪酬增长过快和薪酬只能升不能降等问题;有效提升了国有企业的`管理水平,促进了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增强了国有企业的内在动力,加快了企业经营效益的增长。

从目前国有企业绩效管理水平来看,建立规范化、制度化的国有企业经营绩效管理体系还需要深入与不断探索,许多企业的绩效考核形同虚设,流于形式,绩效考核的作用没有真正发挥出来。当前多数国有企业绩效考核实行中存在困难,绩效考核与发展战略脱节,绩效考核时间僵化,各级管理者和职工的参与度不够,考核缺乏量化,明确的工作绩效评价指标,考核指标脱离岗位职责、工作任务、绩效考核不现实,未形成有效的反馈机制等,使得企业考核达不到预期的目标,甚至还导致人才流失。

长期以来受传统管理体制和思想的影响,国有企业的绩效管理意识淡薄,考核方式落后,考核过程流于形式,考核结果的应用单一,绩效考核仅仅停留在简单评估的层面,还没有真正上升到“绩效管理”的高度。随着近年来国有企业体制改革轰轰烈烈的展开,国有企业正在经历一场理念与制度的全面更新,bl公司作为国有特大型石化企业,在推行绩效管理过程中遭遇的困境,具有典型的代表性。

通过在bl公司调研时发现,超过一半的员工认为“考核的作用在于提供奖金分配的依据”。这种认识直接导致“绩效考核成了薪酬制度的补充”,从而使绩效管理误入歧途。此外,国有企业长期以来执行“扣奖”制度,只要不违反各项纪律或规定,员工就可按其所在岗级拿到相应奖金。显然这样的考核形同虚设,奖金额度不能体现绩效贡献的多少。通过绩效考核就是要打破这种隐性的“平均主义”,绩效优者多得,绩效劣者少得,真正实现酬显其绩。

2、考核对象局限于个人。

想,忽视对团队与部门绩效的责任感,最终削弱整个部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特别是当个人绩效与部门绩效产生冲突的情况下,员工很难做出正确选择。这样不仅增加了部门内、部门间的矛盾,而且也与现代管理所提倡的团队合作精神不符。

为此,企业应该充分重视在公司与员工绩效管理中起到承上启下关键作用的部门绩效管理,综合运用平衡记分卡与目标管理等方法,在战略指引下建立公司级、部门级指标库,科学构建公司—部门—个人的三级考核体系,并将部门、个人配合满意度纳入考核指标体系,努力实现团队绩效与个人绩效的共同提升。

3、考核内容与企业战略脱节,考核指标设计缺乏科学性。

考核指标的设定不够科学合理,主要表现在:处室软指标太多,不好考核;不同工种和部门之间没有可比性;指标以外的工作太多,也很重要,难以考核,有些指标与目标关系不大,设计不合理;被考核者讨价还价,有意压低绩效指标等。

bl公司的绩效考核也是从“德、能、勤、绩”四个方面,由评价委员按照评分标准对员工进行打分并综合排序,从而最终确定员工的绩效等级。这样的考核指标与企业发展战略完全脱节,考核指标的设计难以体现企业发展要求。同时由于个别绩效指标难以真正区分绩效优劣层次,评价者极易在衡量员工绩效表现的过程中产生从众心理或者不自觉的夹杂其他因素,从而影响绩效考核的公信力。

4、考核执行难、考核结果的应用不到位。

具体表现为绩效基础数据不准确,考核者和考核方法不易确定;绩效考核中的主观误差,如打分中间化倾向,考核周期不确定,考核执行不严格,执行时有些员工不愿配合,甚至反感;在结果运用上无明显激励,导致绩效好的与一般的拉不开距离;考核结果很难与薪酬合理挂钩等。

绩效管理是一项需要企业全体员工共同参与的管理活动,它与员工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在绩效管理方案制定与实施过程中,企业应充分考虑到员工当前的思想状况及承受能力,积极开展宣传培训工作,帮助员工排除思想障碍,使其明确绩效管理不是为了硬性将员工分出等级,奖优罚劣,而是旨在通过正确的指导,强化员工已有的正确行为,克服低效行为并不断改进,为日后绩效管理体系持续、健康、有效的运行奠定基础。

为了保证公司绩效管理制度的有效执行,应成立绩效管理专门机构,其主要职能是负责公司绩效管理体系的建立、评审与完善;监督、维护绩效管理体系的公平与公正。机构可设最高领导小组和常务办公室。通过将企业高层全部纳入最高领导小组,使各位领导都能够亲自参与到绩效管理中,从而取得高层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常务办公室则是绩效管理的职能服务部门,负责公司日常考核的组织、技术支持和指导等事务。

1、建立公示制度。

公示制度是让员工了解考核结果的最有效手段,员工通过正常渠道了解到考核结果,才可能正确地发表自己的看法,进而参与到考核过程当中。员工的积极参与是绩效管理制度公平、公正实施的重要保障。将考核结果进行公示,一方面可以接受群众的监督,增加评选透明度;另一方面能激发优秀者的荣誉感,满足其获得尊重的需求,也为其他员工树立学习的榜样和努力的目标。

2、建立绩效考核申诉制度。

在实际的考评工作中,总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出现一些不公正、非客观的考核结果,或者被考核人对考核结果有不同意见和看法。企业应有畅通的渠道,让员工申诉,这样企业既能掌握员工思想,对确有偏差的考核进行补救,又能及时将可能出现的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彻底解决员工的不满与问题。绩效考核的导向性是通过绩效考核指标来实现的,要使绩效考核体现战略导向,就必须通过战略导向的绩效考核指标的设计来实现。

绩效考核指标的设置必须科学,是指绩效指标应该遵循smart原则:明确具体,不能模棱两可;指标应该可以测量,同时尽可能量化;设置的指标员工应该可以达到,指标的设置应该与员工的职责相匹配,不能设置过高或过低;指标应该具有相关性,与员工的主要职责相关,而不应把重点放在与员工职责关系不大的指标上;指标应该有时效性,应该根据员工职责的变化不断进行调整。

此外,企业绩效考核指标的制定,还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应当遵守20/80原则:即抓住能够体现企业80%的目标的20%的指标,否则,有可能会因小失大;其次,考核指标的压力要适中,标准不能定得过高或过低,应是大多数人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再次,考核指标应有一定的稳定性,一般一经制订,其基本框架不应再有变化,以保证考核标准的权威性。

不可少的环节。绩效管理的各个环节,从绩效指标和标准的制定,考核结果的反馈到绩效改进,都需要通过良好的沟通来实现。如果不给员工反映自己想法或意见的机会,很可能导致员工在考核结果不理想时产生不满,所以必须建立双向的沟通机制。企业应当以制度化的形式将其规范下来,并通过不定期抽查、绩效改进对照等方式对沟通效果做出检查,确保绩效反馈与绩效改进落到实处,从而真正实现绩效管理的作用。

只有通过不断实践、探索与完善,真正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又具操作性的绩效管理体系,才能提高企业竞争力,使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建立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是必然选择。绩效管理是企业突破经营瓶颈、提高经济效益最强有力的手段。虽然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绩效管理实践都各不相同,但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最大限度的激发员工工作热情与潜能,实现企业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林筠、胡利利、王锐:绩效管理[m].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2]胡杨、胡蓓:面向零时间企业的即时激励机制研究[j].科研管理,2007(4)。

[3]武欣:绩效管理实务手册[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4]胡杨、刘国花:tbc下员工流失分析及管理对策[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7(1)。

相关范文推荐
  • 01-14 工厂活动策划(优质16篇)
    在活动策划中,我们需要合理安排时间、场地和资源,让活动顺利进行。活动策划是一项有挑战性的工作,以下是一些成功的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灵感和启发。
  • 01-14 简单护坡承包合同(汇总13篇)
    承包合同是一种法律约束力强的合同文书,用于确保双方之间的交易合法合规。在签订承包合同之前,先来看一看小编为您收集的一些合同样本,这将有助于您更好地了解合同的要素
  • 01-14 中班舞蹈教学工作计划(模板17篇)
    教学工作计划可以提前预判可能出现的问题,为教学实施提供备选方案。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教学工作计划的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幼儿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
  • 01-14 以我不想为题(通用16篇)
    优秀作文需要具备清晰的结构和层次感,使得文章的逻辑关系和内容安排合理有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优秀作文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灵感和借鉴。
  • 01-14 市级骨干教师的自我评价(热门19篇)
    自我评价是一个自我探索的过程,通过对自身的评判和反思,可以增进对自己的了解和认知。下面是一些全面客观、具有说服力的自我评价范文,可以帮助你写出一份出色的评价报告
  • 01-14 高中实习班主任班级工作计划大全(18篇)
    班主任工作计划旨在为班主任提供一个全面、系统的工作框架,确保班级的管理和教育环节无遗漏。以下是一份注重方法和策略的班主任工作计划范文,能够帮助班主任有效提高教育
  • 01-14 月民警入党转正申请书(实用21篇)
    入党转正申请书是党员向组织汇报自己在入党后的表现和成长情况的一种书面材料。下面是一些入党转正申请书的典型范文,大家可以参考一下。敬爱的党组织:xx年xx月,我实
  • 01-14 自己家乡的说明文小学(优质21篇)
    优秀作文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精准的表达,能够让读者身临其境,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共鸣。探索优秀作文的奥秘,我们可以从这些范文中找到一些启发和技巧。我家有一个大大的“乐园
  • 01-14 研学军训心得(通用18篇)
    军训心得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军事训练目的和意义的理解,同时也是对自身成长的记录和反思。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军训心得的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在写作过程中提供一些写作技
  • 01-14 学生感恩班会发言稿(汇总22篇)
    发言稿的结尾要有一个简洁明了的总结,并可以鼓励听众思考或行动起来。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发言稿样例,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提升发言的效果和表达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