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教案>教科版品德与社会家乡的山和水教案(优质15篇)

教科版品德与社会家乡的山和水教案(优质15篇)

时间:2023-11-26 12:53:34 作者:ZS文王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们需要制定一份教学工作计划来指导我们的教学工作。欢迎大家一起来欣赏以下教学工作计划的范文,一起学习进步。

品德与社会《家乡的美景家乡的人》教案

活动目标:。

1、体会相互尊重、真诚相待的可贵,明白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学会尊重他人。

2、学会多为他人着想,多给他人鼓励和帮助,不嘲笑、挖苦他人,不取笑他人的弱点。

活动重点:学会多为他人着想,多给他人鼓励和帮助,不嘲笑、挖苦他人,不取笑他人的弱点。

活动难点:体会相互尊重、真诚相待的可贵,明白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学会尊重他人。

活动准备:学生表演的头饰等。

活动过程:

一、角色表演,引发思考。

1、师:在下面的情形中,你会怎么做呢?让我们一起来表演一下吧。

2、自由选择以下情景(也可以自创其他情景),自选角色,自排自演。

(1)服务员为我倒茶水时;

(2)演出结束,演员谢幕时;

(3)同桌的日记本遗忘在课桌上时;

(4)要进老师办公室时。

3、汇报表演,教师可参与其中,演一些不够尊重他人的角色,形成角色冲突,引发思考、讨论。

二、联系生活,反省自我。

1、结合教材中的故事,联系生活实际,反省自己的行为。

(1)如果你是刘宏兴,你有什么感受?反省自己是否有过类似的行为。

(2)如果你是小青,当王叔叔尊重了你的时候,你心里会怎么想?联系自己生活中的事例,交流自己得到尊重时的感受。

(3)结合朱文文和周英的故事,谈谈你对尊重的认识,续写提示文要求的话。

2、交流小结:我们不应该嘲讽、挖苦他人,应该学会为他人着想,学会关心、鼓励、帮助他人。尊重别人,,就能获得别人的尊重,从而,获得更多的朋友。相反,不尊重别人,也就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而且还会失去很多的朋友。

三、真诚表白。

1、过渡:普希金说:“尊重别人吧,它会使别人的快乐加倍,也能使别人的痛苦减半。”人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也许是我们的疏忽大意,也许是我们的幼稚无知,使别人受到伤害。同学们,今天就让我们来一次真情表白吧,把你的歉意写在纸上,用真诚的心呼唤朋友,呼唤友情。

2、教师引发学生反省自己曾经伤害过别人的行为。由伤害同学的行为,发散到伤害老师、家长、门卫、工友、售货员、公汽司机等有意无意的行为。

3、表示一下自己真诚的歉意。

4、小结:让我们学会彼此尊重,让快乐洒满每一个角落,伴随我们每一天。

四、活动延伸。

将你写的信、卡片,送给你要表达的对象,真诚地对他说:“对不起,我愿永远做你的朋友!”

文档为doc格式。

教科版品德与社会《家乡的山和水》教案

粤教版品德与社会第二课教案第2课地球上的陆地教学目标:1.知道地球上的七大洲及其分布和位置,知道地球的经线、纬线、东西半球、南北半球和赤道。2.知道地球上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及其基本特征,了解地球丰富的自然资源,感受地球的神奇和美丽。3.感受不同地域人们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教学准备:课件,地球仪。教学时间:建议3课时。第一课时:地球上的陆地第二课时:主要地形地貌及分布与特征第三课时: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陆地资源和利用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生课前准备:地球仪,了解有关地球知识。一、复习旧知,导入新知。1.认识地球表面。(课件显示陆地和海洋,并能显示四大洋和七大洲);2.麦哲伦的“地圆说”。(课件显示环球航行线路);3.揭示课题:地球上的陆地。二、初步了解有关地球知识。1.分组观察地球仪,你看到了什么或有什么发现?(课件显示地球仪)2.根据学生的发现随机渗透相关地球知识:1)七大洲(课件显示其分布及位置并能链接相关知识,如第9页的`小资料)完成表格(写在课本):世界上湖泊最多的洲世界上海岸线最曲折的洲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以高原地形为主的洲岛屿最多的洲2)经线: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叫做经线,又称子午线。0经线叫本初子午线。纬线:在地球仪上,与赤道平行的线,也就是与经线垂直的线称作纬线。0纬线叫赤道。(第10页小资料了解赤道)(课件能闪烁显示并点击就弹出定义)3)东西半球:习惯上根据西经20和东经160的经线圈的地球分为东、西半球。(课件显示)4)南北半球:赤道把地球分为南北半球。(课件显示)3.你还知道关于地球的哪些知识呢?(让学生介绍)三、了解有关人类探索地球的故事。(课件介绍)1.1911年人类第一次踏足南极。2.我国的科学考察队在南极先后建立长城站和中山站。3.你还知道人类的哪些探险故事?从这些故事中你获得了什么启示?[第二课时]学生课前准备:地图,收集地球不同的地形地貌的图片。一、观看地球上的陆地各具特色的自然景观。1.图片欣赏,包括第12页的六幅图。2.介绍地球上主要的地形地貌,如高山、盆地、平原、高原、湖泊、沙漠等。(学生能结合课本的六幅图逐一介绍)3.你看到地球陆地上有哪些地形地貌?二、认识魏格纳的“大陆漂移说”。1.学习魏格纳的“大陆漂移说”。1)观察地图上南美洲巴西的一块凸出的部分和非洲西海岸凹进去的部分的关系。2)学习《由世界地图萌生的发现》。(课件显示其发现过程)2、小辩论:你认为魏格纳的“大陆漂移说”是空想还是有科学根据的呢?三、小组合作探究,展示学习成果。1.小组交流所收集的地球的地形地貌图片及简介。2.分组制作图片展板。[第三课时]学生课前准备:收集不同地区的人们的不同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一、了解陆地的丰富资源。1.以课本四幅图简介石油、矿产、水力、森林等资源。(课件显示)2.介绍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并完成练习:(课件显示)可再生资源有不可再生资源有3.新闻链接:(课本第14页),讨论:面对日趋减少的资源,我们应该怎样做呢?二、了解不同地区人们的不同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1.课件介绍第15页三幅图及小资料,完成下表:国家或地区所处地地理位置及地形特征生产、生活方式研究结果2.分组介绍你还知道的不同地区的人们的不同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三、探究活动:为什么荷兰是风车之国?1.在地图上找出荷兰的地理位置。(课件显示)2.分析其地形特点。3.风车在当地的作用。4.总结: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对一个国家及人民生活、生产的影响。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教科版品德与社会《家乡的山和水》教案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了解学校的地理位置和基本情况,并能做简单的介绍。

2、通过交流,使学生初步产生对学校的亲切感,激发学生进一步了解学校的兴趣。

教学重点:

体会学校生活的快乐,以及学校与自己成长的关系。感受校园文化的丰富内涵,增强对学校的亲近感。

教学难点:

从校园文化中,获得积极的人生启迪,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产生为校争光的愿望。

活动准备:

1、收集学校开展的各种活动的照片,学校的展板、专栏、文化墙、校园特色角等的照片,以及过去和现在本校校舍的照片或图片。

2、收集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和不同类型学校的照片。

教学过程:

一、音乐引入。

1、播放歌曲《校园中的喜悦》。

2、提问:听了这首歌,你知道歌中的意思是什么吗?你们喜欢学校的生活吗?

二、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

1、看图片,了解学校开展了哪些活动。

2、说说自己参加学校活动的纪念品,回忆自己参加的学校活动,如入队时的照片,参加活动时的照片,比赛中获的'奖,春游时买的小纪念品,活动后写的日记,上课时画的图画,制作的美术作品。

3、讲一讲对自己印象最深的学校活动。

三、校园文化探秘。

1、将学生实地了解到的本校的校园文化写成一个小报告。内容可以为“校园文化面面观”、“我最感兴趣的一角”、“我给校园文化的寄语”等几方面展开。

2、小组讨论,学校设计这样的校园文化的用意是什么。

3、“小小设计师”:以小组为单位,结合实际,动手设计学校文化环境,并交流一下自己的设计方案。

四、我给学校写历史。

1、以小组为单位,调查、访问学校成立至今的历程,学校历年来取得的成绩,优秀学生、模范教师的事例。

2、多种形式向全班同学汇报各组收集的资料。

3、大家谈谈自己调查后的感想,畅想学校的未来可以是怎样的。

五、学习研究活动。

1、给出研究课题:不同地区的学校;不同时期的学校;不同类型的学校。学生自由组合成三个学习小组,开展研究学习。

2、请学生分组依次上台进行汇报交流,介绍自己小组的研究课题。

3、教师分别对各组内容进行补充、讲解,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共同学生。

4、教师向学生介绍自己为了实现当教师的理想,曾经就读了哪些类型的学校。学生谈谈自己的父母或周围的人曾经上过哪些学校。

教科版品德与社会《家乡的山和水》教案

粤教版品德与社会第一课教案(第1课蓝色的星球[第1课时]教学目标:1.让学生从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成功的事例中,感知国家的强大与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息息相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探索宇宙的无限向往,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科学奥秘的积极性。2.培养学生对材料收集、整理、分析、归纳的能力。在活动中逐步养成相互合作的习惯和能力。重点难点:让学生从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成功的事例中,感知国家的强大与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息息相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探索宇宙的无限向往,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科学奥秘的积极性。教学准备:1.请学生在课前收集有关神州五号飞船首次载人飞行的相关报道和资料。2.让学生收集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有关材料。3.地球的图片,地球仪。教学过程:(一)导入――看看说说,认识地球1.出示杨利伟的图片资料。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关于神州五号飞船首次载人飞行的有关报道和资料。2.从卫星上看,地球是什么样子的?3.提出疑问:杨利伟从神州五号飞船上看到的地球是什么形状的?组织小组讨论,得出地球形状的初步结论。(二)探究学习――地球的形状与面貌1.我们现在都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那么古代人类如何了解地球是一个巨大球体的呢?时至今日,我们能在自然界找到那些可以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呢?2.学生交流。小组讨论,得出结论:地球是一个球体。3.出示地球仪:地球仪与地球真实的原貌有哪些主要的不同?学生观察总结,教师补充。4.引导学生说说地球仪的主要构成。学生发言后,简单介绍地球仪上的地轴、经线、纬线、赤道、北极、南极。5.地球表面真实的原貌是怎样的呢?读新闻链接,加加林的描述,讨论。6.小组比赛:在地球仪上找大洲大洋。(三)知识拓展――复习与巩固活动:《科学畅想,遨游太空》分若干小组,每小组模拟乘坐一架飞船,飞船名称由各组自定。要求将本课学习的只是进行串联,模拟宇宙飞行,说说看到的情况。必须反映的内容是:地球形状特点,宇宙中的星球。[第2课时]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地球的'形状特点,了解地球表面大洲大洋的基本知识。2.通过对麦哲伦环球航行等事例的学习,使学生能从中发现并体会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艰苦和漫长的过程,培养学生不畏艰难、勇于探索的意志品格,深化爱国主义情感。重点难点:让学生认识地球的形状特点,了解地球表面大洲大洋的基本知识。教学准备:1.地球仪、世界地图。2.搜集环球航行的相关资料。教学过程:(一)导入――看看说说,认识大洋大洲1.复习地球仪知识,以及海洋与陆地面积比例示意图,在地球仪上辨别世界的大洲大洋。2.大洋大洲概念比较。通过读图,知道什么是大洋,什么是大洲。3.出示东西半球图,指导学生从东西半球图,区分陆地和海洋,认识七大洲、四大洋。在地图上确定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同时认识七大洲和四大洋中的最大和最小。4.各小组借助地球仪和世界地图,找出各大洋大洲的位置。通过地图的判读,从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不同角度了解世界各大洲大洋的分布,然后对东西半球间,南北半球间陆地面积大小进行比较,得出:东半球陆地面积大,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二)探究学习――形形色色的环球旅行1.根据课前预习和课前搜集的资料,学生交流:“我所了解的麦哲伦”。2.生朗读麦哲伦的环球航行故事资料,根据教材提供的麦哲伦环球航行示意图,说说麦哲伦环球航行线路,主要是从哪个大洲出发,经过哪些大洋大洲,最后到达哪里。3.讨论:麦哲伦实现环球航行的重要意义是什么?4.交流其他航海故事。如:英国28岁的女航海家艾伦麦克阿瑟打破世界记录驾帆船71天环游世界。5.活动:我是小小环球航行家。以小组为单位,按照麦哲伦航海路线示意图,结合对所经过地区自然风貌或风土人情的大概了解进行情况介绍。[第3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海洋拥有人类重要的食物和能源资源,激发热爱海洋的情感。2.通过对海洋资源利用历史与现状的了解,知道海洋资源正面临短缺,在频频告急,引导学生认识到保护海洋资源的重要性。重点难点:如何保护海洋资源。教学准备:调查自己家餐桌上的食物来源。了解海洋资源利用历史与现状。教学过程:(一)导入――看看说说,认识海洋看课本图片资料,了解海洋资源。(二)探究学习――神秘的海洋1.汇报:我家餐桌上的食物调查。说说经常出现在人们餐桌上的食品,然后将这些食品进行划分。2.小结:海洋是人类当今和未来开发的重要领域,是人类开发利用地球资源的重要场所。3.说说对未来开发海洋的想法。(三)知识拓展――了解我国保护海洋资源的相关法规。1.资料展示:海洋资源利用历史与现状小结:海洋资源正面临短缺,频频告急。2.自己仿写“海洋资源告急”。3.阅读课文小资料:我国保护海洋资源的相关法规。4.讨论:(1)在这部最早的资源与环境保护法中,提到了一些保护资源与环境的具体措施,你觉得这些措施的提出,体现了我们祖先怎样的观念?(2)这些措施在今天还有用吗?如果今天再次制定,你认为还需要补充哪些方面的条例?5.你还知道哪些我国保护海洋资源的相关法规?学生交流,老师补充。6.如果家乡的海洋资源遭到破坏,你会通过什么途径来保护它们?

教科版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教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进一步理解公平、公正、民主、平等在社会生活中的现实意义,初步养成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知识目标:了解社会公民的民主权利,知道民主选举、参政议政等公民的民主权利,也是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重要途径。知道小学生是公民,也有自己的民主权利。理解社会是人民在当家作主人。

能力目标:探究公民权利的意义。培养学生辩证地,全面地分析问题的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到自己是公民,也有自己的民主权利。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初步理解民主权利伴随着社会责任。体验自己的公民权利和责任,树立强化公民意识。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找成年人收集选票,收集选票的故事。收集公民参与政府或集体事务的事例。调查访问身边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了解他们是怎样参政议政的,写过什么提案议案。了解所在社区、街道或者城镇中大家所关注的共同的问题。

教师准备:制作cai、关于两会的录像。找成年人收集选票,收集选票的故事。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三课时完成教材p35,话题为《我们也是公民》。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不同层面的民主选举。

1.师: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位大哥哥,他的名字叫李强。李强今天特别高兴。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他遇到了什么高兴事。

李强拿着通知单兴高采烈地给爷爷看。没想到,爷爷也告诉他,1953年爷爷也是在十八周岁的时候拿到了第一张选票。从此以后爷爷都按时参加了各类选举,认真行使着自己的权利。

2.师:你们有没发现,不管是李强还是爷爷,在参加选举这件事上有一点是共同的?

3.教:我国的宪法规定:“公民不分性别种族年龄地位,凡年满十八周岁未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都有选举与被选举的资格。”所以,爷爷也好,李强也好,都必须到十八周岁的时候才能行使这项权利。

5.请学生出示收集的选票,讲一讲大人参加过哪些投票选举,选什么。

6.小结:看来民主选举渗透到了各个阶层,和每个公民都有关系。

活动二说说我眼中的选举见闻。

1.师:在社会的民主生活中,人们到底是怎样行使自己的投票权的呢?我们来看看关于村委会选举的见闻。

2.读《神圣时刻,投下神圣一票》。

3.师:把自己的见闻或收集的选举故事,将给大家听听吧!

活动三神圣的一票。

1.师:刚在代表们为什么把选票叫“神圣一票”?老师请同学们课前进行了调查访问,我们就来交流一下自己的调查情况。

2.小讨论、填一填:大家为什么把选票叫“神圣一票”?

3.小演讲:在黑板上写上演讲主题“话说神圣选票”。请同学用类似“为了选举会上的承诺”一样的事实加以分析演说。

4.小结:投票表面上是一种形式,其实它是一种科学方法,代表了民意,体现权利,象征民主,决定国家和社会的大事,所以在人民心中,它无比神圣。

神圣的一票。

代表了民意。

体现权利。

象征民主。

第二课时。

活动一走进“两会”

2.教师简介两会。(大屏幕展示四幅图片)。

活动二模仿两会的声音。

2.活动:模仿“两会”之声。

(1)教师收集来的报道“两会”报纸上汇集的有关代表和委员的摘要裁成纸片(可裁复印件),组成一叠。(包括地方“两会”)。

(2)请想知道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在“两会”上说些什么的同学抽读剪报。

3.读“马叔叔送书”,请同学谈一谈马叔叔为什么要“送书”。

6.师:报告的确很精彩,连连不断的掌声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此次“两会”上给予我们震撼的不仅仅有楼价,代表们反映的问题还涉及到其他九个热点问题。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课件展示)。

8.从这些热点问题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9.小结:我们的国家和社会日益民主化。人民群众依据法律赋予的权利,通过各种途径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决策、管理和监督。在社会生活中,我们总能听到公民的声音。

活动三公民的声音。

1.师:不仅在“两会”上,而且在社会日常生活中,公民也可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表达心声。

2.缓解打的难,武汉召开听证会。(cai出示视频)。

3.讨论;在听证会上我们听到了什么。

4.学生回答,师提炼总结:我耳灵,我听到公民(决策会上的的)声音。

5.活动:“我耳灵,我听到公民的声音”。

(1)在黑板上板书活动主题:“我耳灵,我听到公民的声音”。

(2)请学生先在黑板上填空,再讲自己课外听到或收到的公民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具体途径和事例。教师随机提炼板书“决策会上的声音”“建议的声音”“监督的声音”

6.师:说一说公民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发表自己的言论,公民的言论。

7.讨论:听到公民的声音,你有什么体会?

8.小结:我们的国家是共和国,共和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共和国的公民通过自己的声音行使自己的权利,履行建设国家的责任。

板书设计。

公民的声音。

决策会上的声音。

建议的声音。

监督的声音。

第三课时。

活动一我们也是公民。

1.师:前不久南京政府就参加了小学生的一个听证会。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课件:播放新闻:南京市政府^令页~导参加小学生听证会)。

2.从这个新闻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4.结合这两个事例,讨论:说一说一个小公民可以为社会做些什么,怎么做。

5.小结:虽然我们年龄小,还是学生,但我们也是公民,也有权利、有义务以公民的名义参与社会,为社会献言献力献智慧。

活动二活动:“班级听政会”

3.准备活动:(课件)。

(1)挂代表证。(2)和同桌讨论“听证会”发言内容。注意:要围绕自己所代表的群体的利益发言,发言要符合你的代表身份。

4.听证会代表陈述自己的观点。

5.师:同学们刚才模拟了“听证会”,体验了民主^对面,你们有什么感受?

6.师:请全班每个同学或者几个同学联名就这个问题以公民的名义给政府有关部门写一份意见和建议。

7.小结:通过“民主^对面”,政府能听到人民的心声,人民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充分体现了社会生活中的民主。当然,做一个优秀的公民,需要一个学习的过程。学习过程中,应当知道我们的权利,知道我们的责任,同时还要付诸行动,掌握方法,提高能力。

板书设计。

我们也是公民。

献言献力献智慧。

教科版品德与社会《家乡的山和水》教案

1.知道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集体中,明白一个集体只有团结合作、齐心协力才有力量。

2.要从小培养自己的合作意识。

活动准备。

1.《众人划桨开大船》歌碟。

2.有关龙舟比赛、舞狮以及交响音乐会场面的声像资料。

活动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1)。

活动过程。

一、初识合作:音乐欣赏。

1.播放《众人划桨开大船》歌曲。

2.讨论:听这首歌,你有什么感受,它让你想到了哪些情景?

提示:各种合作的场面,如龙舟比赛、足球比赛、篮球比赛、学生运动会等。

二、感受合作:交流会。

1.看到合作这个词,你想到了什么?

2.你认为合作应该包括哪些品质?把你对合作的理解写下来。

引导学生归纳有关合作的要点:

如:团结、团队、沟通、勇气、体谅、关爱、分享……合作的伟大之处在于每个人都受到尊重;不敬的音符会使合作破裂;合作存在于人们朝着共同的目标努力工作之中;合作者收获合作;有爱就有合作;了解自身价值就会合作;合作要求承认每个人的应有价值并且保持积极的态度;合作者会对他人和任务产生良好的愿望和纯洁的情感;勇气、体谅、关爱和分享是合作的基础。

三、故事会:理解合作。

1.播放或教师讲述蚂蚁搬家的故事。

2.让学生思考:从故事中感悟。

3.提供一些与学生相关的事例,让学生体验合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如:三个同学代表班级参加学校的辩论赛,大家的合作可以取得更好的成绩;怎样在5分钟之内把教室里的课桌都搬出去。

四、小游戏:体验合作。

1.分组尝试:尝试不弯曲手臂就可以吃一顿饭。让学生模拟吃一次快餐来体验合作的重要性。

2.尝试活动:在教室墙上挂一把金色的钥匙,高度以单独一个人够还差5.0公分为标准。要求两人合作,不借助任何工具把钥匙取下来,由此来体验合作的重要性。

3.说说你在活动中的感受,与大家分享。

第二课时(2)。

活动过程。

一、有趣的游戏。

1.游戏(1):

要求:学生手臂相挽,站成一圈,面朝外。然后让学生坐下,再站起来,但手臂要保持相挽姿态,而且不能破坏围成的圈。让学生重复几次这一动作,且一次比一次快。

讨论:想一想,哪些语言和行为可以让游戏顺利进行,为什么。

2.游戏(2):

要求:用丝带将学生的脚踝绑在一起,两三人为一组。给学生提供一个气球或皮球,指导学生之间来回投球。然后指导学生与另外一组脚踝被绑住的小组投球。

游戏的目的是让学生尽量多次投球,并且保持球不掉在地上。如果有一组学生的球经常掉在地上,喊“时间到”,暂停几分钟,使这一组的组员讨论该如何合作才能保持自己站立并且可以成功投球。

思考这次活动对你的启示。

二、杰出的合作。

1.讲述合作的典型事例。

2.引导学生结合事例说说合作的重要性,学生亲身经历合作感受。

三、我们的合作表格。

1.要求:分组在教室里制作一张合作表格。

2.你需要决定合作形式(提示:解决问题,制作工艺,参加游戏……)。

自由组合,自由设计,在表格中记录合作的方式,合作的过程以及感受等。制作合作表格这一活动可以持续一周或更长时间。

3.谈谈在活动中的体验和感受。

引导学生明白:制作合作表格这一活动是让自己对合作者心存感激,合作者本人也会以愉悦的方式做出回应。

四、我的小调查。

中央电视台每天的天气预报节目需要许多工作人员的合作才能完成,三峡水电、西气东输、青藏铁路等工程的完成需要多少部门或行业的合作。选其中的一项工程分组合作调查。

教科版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教案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刚从幼儿园来到小学,来到一个不熟悉的环境中,老师和同学是陌生的,老师的要求也是跟幼儿园不一样的,他们会有许多的不适应。他们既新奇又有点胆怯,想跟陌生同伴交往却又不太善于表达和沟通。学校往往有许多的合作活动,在活动中,他们一方面害怕被“孤立”,另一方面却又不知道怎么和老师、同伴打交道、该怎么办,个别学生由于个性的原因,比较难融入集体活动。

因此,本课针对上述学情分析,确定的教学重点是:通过游戏等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并熟悉自己的新同学、新老师。教学难点是:在游戏过程中如何很好的介绍自己。

在突破重难点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学生告别幼儿园跨入小学,面对全新的学习、生活环境,既充满了新鲜、好奇,也难免有一些紧张和不安。因此,教师应尽量创设宽松、温暖的气氛,帮助学生消除紧张、不安、陌生的情绪,让学生在平等和愉悦的气氛中较快地认识和熟悉同学,能相互帮助,体会上学的快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设计思路。

1、通过各种方式的自我介绍和游戏活动,让学生尽快的认识和熟悉新同学、新老师,尽快的消除对同学、老师的陌生感,喜欢新学校、新同学、新老师。

2、尽量创设轻松、和谐的交流氛围,让学生在宽松、温暖的环境中进行活动,通过活动大胆表现自己,培养自信心并学会欣赏别人。

3、通过情景表演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方式突破重难点,让学生喜欢新学校的新老师和新同学,喜欢上品德与生活课。

教学目标。

情感与态度:通过游戏等活动,认识并喜欢班级的老师和同学,愿意与他们交往。

行为与习惯: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我介绍,能熟悉新老师、新同学,适应新环境。

知识与技能:学习人际交往的基本技能,消除与人交往的陌生感和羞怯感。

过程与方法:通过游戏等活动认识并熟悉新老师、新同学。

教学重点:

通过游戏等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并熟悉自己的新同学、新老师。

教学难点:

在游戏过程中如何很好的介绍自己。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歌曲《找朋友》。

2、准备自己的照片。

3、全校老师的集体照。

学生准备:彩笔、画纸、才艺展示、剪刀、胶水、相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完成教材p8-p9页内容,话题为“我的新伙伴”。

第二课时完成教材p10-p12页内容,话题为“老师,您好”。

活动过程:

活动一:请你认识我。

师:今天,老师为你们请来了一位朋友。(出示老师的照片)你们认识他么?想了解他么?

活动二:我来认识你。

1、师:你们已经认识我了。你在班上还认识哪些同学呢?是怎么认识的?

(学生发言)。

3、学生提出让教师和同学认识自己的办法,如站起来做自我介绍等。

4、师:在自我介绍的时候,除了介绍自己的名字、年龄、喜欢什么,还可以介绍什么呀?

(可以告诉大家自己住在哪儿,家里的电话是多少,自己有什么特长等)。

5、学生在小组里做自我介绍。

要求:四个人互相说一说自己的情况。可以说自己的名字、年龄、喜欢什么、会做什么等。说的时候一个一个的说。当别的小朋友在说的时候,请你安静的听,这表示你很有礼貌,会尊重别人。别人一定很想和你做朋友的。

6、师:哪个勇敢的小朋友愿意做自我介绍,让大家认识你啊?

(个别学生上台介绍。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大方、有礼貌地介绍自己的姓名、年龄、爱好等基本情况。对学生好的介绍方法和与众不同的介绍方法,教师要加以肯定与激励。)。

7、师:听了刚才几位同学精彩的介绍,我对你们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不过,我们班有这么多名同学,都像刚才那么介绍,要花很长的时间,而且容易忘记。同学们还能想出什么好办法,让大家更快更牢地记住你呢?可以先跟你前后左右的小伙伴说说你的想法。

(学生跟前后左右的伙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8、指导学生做名片。

(1)老师出示各种各样的名片,指导学生认识名片。(在哪里见过?知道名片是干什么用的么?上面可以写些什么、画些什么呢?)。

(2)师生共同制作名片,老师巡视帮忙。

9、老师播放《找朋友》的歌曲,制作好的学生拿着名片介绍自己。可以走到想交朋友的同学那里把自己的名片送给对方。

活动三:我的朋友多。

1、游戏:击鼓传花。

规则:当花落到谁的手上,谁就要大声的介绍自己。如果已经介绍过的小朋友就为大家表演一个节目。介绍或者表演完后,看看谁愿意跟你交朋友。

2、引导兴趣爱好相同的学生一起介绍。老师为兴趣爱好相同的同学合影留念。

3、师:我们一起来看看,你们认识了多少新朋友?你们是怎么认识的?

4、学生交流。(通过相互交流,进一步帮助学生认识更多的朋友,并学习更多交朋友的好办法。)。

5、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在有趣的活动中感受到了学校生活的快乐,认识了许多的新朋友。以后我们就要在这个温暖的集体中一起生活、学习、游戏了,我希望大家都能成为好朋友,成为一名快乐的小学生。

课后拓展:回到家试着将你今天认识的好朋友画下来,下节课给他看。

板书:

我的新伙伴。

(学生名片展示)。

第二课时。

活动一、找找我认识的老师。

1、说说哪些老师给我们上过课?

2、除了给我们上课的老师外,你还认识哪些老师?是怎样认识的?

3、师出示全校老师照片,学生找一找自己认识的老师。

活动二:请你猜猜他是谁。

师:这些老师你们都认识了,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猜猜他是谁。要求:说出一位老师的特点,不说她的名字,让大家猜一猜你说的是哪位老师。

1、师示范:这位老师头发……眼睛……皮肤……读课文的声音可好听了。是你们的班主任。

2、学生说,大家共同猜。

活动三:我和老师之间的故事。

师:听这些老师说,他们可喜欢我们班的同学了。因为你们上课守纪律,爱动脑发言,作业认真,还团结友爱……你们喜欢你们的老师么?我想你们和老师之间一定有一些小故事。

1、引导学生阅读p11页的图片。

2、讲讲自己和老师之间的小故事。

活动四:特别的爱送给老师。

1、老师出示各种情景,学生讨论后表演。

(1)下课了,老师和同学们要走出教室……。

(2)在走廊里,你看见老师手里拿着很多东西,有备课本,本子,杯子,尺子等……。

(3)办公室里,老师和你说话……。

(4)放学了,要离开学校回家了,你在校门口看到音乐老师……。

(5)上课了,你看见老师拿着黑板擦在擦黑板……。

2、学生分组讨论后讲一讲或者演一演。

3、听歌曲《每当我轻轻走过老师窗前》。

板书:

老师您好。

9月10日是教师节。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教科版九年级思想品德教案

1、本课的地位:

《改革开放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是初三年级思想政治课教材第三课的第二框内容。第三课讲《增强综合国力》,这是对第二课《认识祖国地位》的进一步分析与讲解。第三课包括三个框题,即:《综合国力决定国家地位》、《改革开放增强了我国的国家地位》和《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的提高》。本课是第一框题和第二框题的过渡和衔接部分。该框主要讲述了3个知识点,即:改革的目的和作用、开放的目的和作用、改革开放的作用。改革开放的作用是这一框的核心内容。了解和掌握这部分知识,对于正确评价改革开放的成果、正确认识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及其从内心拥护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等有重要的意义。

2、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改革开放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政府就致力于经济建设和综合国力的提高。但是由于种.种历史原因,我国经历了“”的浩劫,期间我国的综合国力虽然也有短暂的提高,但是大部分时间是徘徊或下降。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行了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大幅度地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了我国的国家地位。

本课的难点是:“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而不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而且改革不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因为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改革就是调整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使之与生产力相适应,促进社会发展与进步。由于这些知识非常理论化、非常抽象,而且学生对这些知识的了解非常少,再加上没有学过生产力的概念,所以在学习中就会出现理解上的偏差。

3、本课的特点:

学生根据自己家乡——上海的巨大变化与现实情况,非常容易理解和接受本课的观点,而且本课也以事例见长,通过大量列举活生生的例子加深学生对改革开放的了解与认识。

但是由于本书在某些知识(例如:生产力、生产关系)编排上的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就给学生学习本课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生产力”这个政治常用术语在本课甚至第一课就已经出现了,但是对“生产力”的详细讲解是在本书的第七课《认清历史趋势》中的第一框题。这就阻碍了学生接受和深刻理解本课知识,也给教学带来了一定困难。

4、本课的侧重点:

本课的侧重点在于理论知识和现实事例同在,通过鲜活的事例,使学生容易接受相关的知识和观点。

5、本课的教学目标:

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我将本课内容的教学目标确定为3个方面。认知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理解“改革开放”的目的、作用以及“改革开放”对“综合国力”的影响。情感目标:通过教学,通过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巨大变化的事例来培养和激发学生的爱国意识、民族自豪感,使学生从内心去理解和支持改革开放,从内心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第三:行为方面,引导学生树立为国奉献的意识,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把自己培养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合格的接班人和建设者。

教科版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教案

1.通过情境的创设,思想的思辨,让学生知道在集体中人人都有发言权,鼓励学生重视自己的发言权,尊重他人的发言权。

2.通过制定《公约》的实践体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集体民主生活,帮助学生知道个人发言权与集体民主的关系,正确行使发言权。

3.通过学生的互动讨论交流,制定一套民主的选举程序,帮助学生建立民主与主人意识,理解公平、公正、平等在集体中的意义。

4.通过候选人提名、推荐、投票等一系列的体验活动,使学生知道在集体中公平、正确行使行使自己的权利,建立集体意识。

5.通过讨论辨析,实践参与等活动,让学生意识到集体的事都与我有关,有责任参与,应主动参与。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崇尚公平、公正、民主、平等,初步形成现代民主意识,热爱集体,学会对集体负责,建立完整的集体主人翁意识。

能力目标:积极参与学校集体的民主活动,在活动中正确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完成集体交给的任务,探寻参与民主活动、维护民主权利的方法。

知识目标:初步理解公平、公正、民主、平等在集体生活中的意义,知道自己在学校集体生活中的民主权利,知道权利和责任是同时存在的。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师准备:课件、补充资料、投票箱、招聘启事。

学生准备:有关集体生活的意见、建议、想法。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完成教材p20-p22页内容,话题为“人人都有发言权”。

第二课时完成教材p23-p25页内容,话题为“自己的干部自己选”。

第三课时完成教材p26-p28页内容,话题为“集体事,我应该做”。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该怎么办。

1.情境导入:今天有位同学在学校里遇到一件左右为难的事情,想请咱们班的同学帮帮忙,行吗?(课件显示:“我的意见可以提吗”)(教材20页内容)。

2.大家说该怎么办呢?给她出出主意吧。

3.学生自由交流。

4.小结:我们每一个人都是集体的主人,在集体中人人都有发言权。我有,你有,大家都有。(板书:人人都有发言权)。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的创设,思想的思辨,帮助学生知道在集体中人人都有发言权。】。

活动二请你发言。

1.师:在集体生活中,想必同学们现在和过去有一些想法、建议想告诉集体。现在就请大家畅所欲言。

3.阅读“未成年人说话的权利受重视”和伏尔泰语录(补充有关“ce”的资料:ce是英文“children’sexpress”的缩写,美国、英国等国,为了保证儿童参与媒介表达、参与社会的权利,为8岁至18岁的儿童建立了新闻报道组织。这个报道组织类似于通讯社,完全由儿童自己管理,包括确立新闻选题、组织采访、写稿以及编辑。在ce,8至14岁的儿童担任记者,15岁至18岁的儿童担任编辑。ce记者每星期口述一篇关于儿童的新闻和他们的看法,然后由ce编辑根据口述写成新闻稿。ce新闻不仅是为儿童看的,也是为成年人看的。ce的目的是要让媒体上有儿童的声音。)。

4.小结:人人都有发言权,要勇敢地提出自己的意见和想法。(板书:行使自己的发言权)。

活动三谁说了算。

1.师:我们是集体是主人,人人拥有发言权。那么,集体的事谁说了算?阅读22页“我们来一起定《公约》”。

2.分组讨论:遇到六(2)班的同学们的分歧,怎么办?这《公约》到底该怎么定?并填写关于发言权的看法。

3.请班长主持,在六(2)班讨论的基础上,补充、协商、表决,制定我们班的《班集体公约》。

4.小结:在集体中行使发言权,可以为集体增添智慧。我们既要积极行使自己的发言权,又要尊重别人的发言权,这样我们的集体才会更民主、更和谐。(板书:尊重他人的发言权)。

板书设计。

人人都有发言权。

行使自己的发言权。

尊重他人的发言权。

第二课时。

活动一七嘴八舌话民主。

2.师:大家七嘴八舌提了很多建议,老师觉得既然大家都是少先队组织的一员,就是组织里的小主人,完全可以行使权利,自己作主选出自己的干部。

3.分组讨论:按什么选举程序选出干部?为什么用这种方式?

4.学生交流:选举说明、提名候选人、候选人演讲、确定监票人、投票计票、公布结果等。

5.小结:这样的选举很民主,这样的选举公开、公平、公正。(板书:民主公正)。

活动二实践体验学民主。

2.学生各抒己见推荐候选人,说明推荐理由,师在黑板上写下候选人名字。

3.师:除了同学们推荐的候选人,还有没有哪些同学觉得自己能发挥特长为集体做点事?(教师鼓励能自我推荐的候选人)。

4.小结:我们每个人都有推荐他人的权利,同时也拥有被他人推荐和自我推荐的权利。希望大家学会正确地行使自己的权利。(板书:正确行权)。

活动三公平公正为集体。

1.候选人向大家发表竞选演讲,并接受大家的提问。

2.聆听了候选人精彩的演说,到了最激动人心的时刻————无记名投票。请同学们郑重地写下心中认可的人选,把信任和心愿一并投入到票箱中。

3.现场采访:你把票投给了谁?为什么把票投给他?

5.小结:一位哲学家曾经说过“尚的事情是公正的事情。”对人、对事,我们都有努力做到公平、公正。只有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让集体充满朝气;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一个正直的、受集体欢迎的人。(板书:为集体着想)。

板书设计。

自己的干部自己选。

民主公正。

正确行使。

为集体着想。

第三课时。

活动一我的责任。

3.学生讲述自己履行职责的情况。

4.小结:因为集体交给了我们任务,作为集体的主人,我们有责任做好每一件事情。(板书:我的责任)。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树立责任意识,不论职务大小都应积极履行自己的职责。】。

活动二积极参与。

2.讨论辨析教材27页的是件,这些事与我有关系吗?

3.活动:我们一起来参与————“运动会岗位招聘”

招聘启示:学校要召开秋季运动会,为了能团结一心取好成绩,班主任在班级中设置了各种岗位,现向全班同学招聘,望大家积极参与。

4.学生分组活动,全班交流。

5.小结:我们都是集体的一员,每一个人都应积极参与到集体中去。(板书:积极参与)。

活动三畅想集体。

1.师:我们班集体中还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够好的地方吗?你留意过吗?

2.师:怎样让我们的集体更好,你有什么好主意吗?在小组里说说吧。

3.全班交流。

4.齐读教材28页小诗“我盼集体更完美”。

5.小结:集体是我们的家,我们都是家的主人。让我们一起共同建起这个属于我们的家,享受这个属于我们的家。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为集体着想,为集体完美而出谋划策。】。

板书设计。

集体的事,我应该做。

我的责任。

积极参与。

教科版九年级思想品德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明确我们的理想和现阶段我们的共同理想;把握理想与共同理想的辩证关系;理解小康水平包含的内容;明确新世纪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能力目标:通过图表展示,培养学生读图表和分析图表的能力;通过对小康一词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学习,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和发展地看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共同理想和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明确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从而树立崇高的社会理想,时刻准备承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教学重点:我们的共同理想。

教学难点:理想与共同理想的关系;小康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

课时安排:一课时。

板书设计:我们的共同理想。

一、走进共同理想。

1、不同时代的人们,对理想的追求不同。

2、我们的理想。

3、现阶段人民的共同理想。

4、理想与共同理想的关系。

二、同绘小康蓝图。

1、历史性的跨越。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

3、担当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每个人、每个民族都有对未来的憧憬。但是,不同的人、不同的民族对未来的向往并不完全一样。那么,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理想是什么呢?就让我们共同走进“我们的共同理想。”

一、走进共同理想。

1、不同时代的人们,对理想的追求不同。

模块一:前人梦想。

展示资料:

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者皆有所养。”的大同社会。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世外桃源。

教师归纳:在阶级社会里,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世外桃源是不可能存在的。因为,在阶级社会里,阶级的根本利益是对立的。但是,千百年来,人们为摆脱剥削和压迫,对美好理想社会的追求却始终不渝。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马恩勾画了未来美好社会的基本轮廓。

2、我们的理想。

模块二:畅想未来。

提问:请大家说一说,你对未来社会的美好设想?【激发学生对未来美好社会的向往之情】。

教师概括:共产主义社会,将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这就是我们的理想——共产主义理想。

过渡语:现在一些人认为,哪里有什么共产主义理想?哪里有什么共产主义信念?历史是这样的吗?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历史的深处,一起感悟吧。中华民族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近代以来中国遭受无数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欺凌,如何求得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如何救人民于水火?李大钊、陈潭秋等革命先烈就是这方面的真实写照。

师总结:无数先烈与用马克思主义这个的武器,探求民族独立和解放的过程,也就是一个不惜牺牲自己一切的过程。因为,实现共产主义这一理想就是一个过程。在不同时期,我们又有为实现理想的具体理想。

模块三:立足今天。

3、现阶段人民的共同理想。

展示五四爱国学生运动的图片和开国大典的图片。

提问:19世纪中叶—20世纪中叶,中华民族的历史任务。

是什么?

师概括:19世纪中叶—20世纪中叶。

人们的历史任务:实现祖国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

展示三张贫困人民生活的图片。

提问:20世纪中叶—21世纪中叶,中华民族的历史任务是什么?

师概括:20世纪中叶—21世纪中叶。

人们的历史任务:实现祖国的富强、民族的富裕和民族的伟大复兴。

想一想:中华民族的两大历史任务是否完成?

师概括:我国现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这个共同理想,集中反映了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愿望,是保证全体人民团结一致、克服困难,去争取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

4、、理想与共同理想的关系。

学生讨论:理想与共同理想的关系【培养学生辨证思考问题的能力】。

展示:

教科版八年级思想品德教案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引导学生感受家庭生活的温暖,体会父母为自己成长付出的辛劳,培养学生关心父母、孝敬父母和长悲的积极情感。

使学生知道父母给与了自己生命,父母抚养教育自己成人,懂得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法律赋予的义务。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从家庭生活中体会父母的养育之恩,激发孝敬父母的积极的情感。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关心父母、体贴父母的行为习惯,真正把父母的感激之情转换为孝敬父母实际行动。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搜集反映自己家庭生活温馨场面的照片,带到课堂上与同学们交流。

2、让学生回顾父母为自己做过的事情当中最令自己难忘的一件事,准备在课上与同学们共享。

教学过程:

播放《让爱住我家》的歌曲,听着这首歌我们会不约而同的想到我们自己的家,家,应该是我们最熟悉的地方,指导学生阅读《可爱的家》,思考走遍天涯海角,最思念的地方是什么?在家中是谁给我们带来了温暖?自己又该给家里做些什么?今天我们来一起分享家庭的温馨,一起思考对家庭的责任。

学生活动:

教师组织学生展示自己准备的照片,介绍一下自己选择这张照片的原因。介绍完了之后,要求学生用一句话表达自己对家的感受。

活动结束后,教师进行总结,揭示家庭的美好——是落叶回归的根,是孤雁向往的巢,是江河拥抱的海,是航船依靠的岸。是我们温馨的港湾。

教师引导、组织活动:说一说父母为我们做过的最令自己难忘的一件事?

学生活动:略。

教师讲故事《她把生的机会留给孩子》介绍英雄母亲——卢映雪。

学生总结:父母从生活上无微不至的抚养、照顾我们,交给我们基本的生活技能;父母从思想品德上关怀、教育我们,引导我们树立人生的目标,教会我们如何做人。父母把子女看作自己生命的一部分,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最无私、最真挚的爱。

作为学生,我们应该学会感恩,教师请学生讲“香九令,能温床”的故事,告诉学生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本分,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法律应尽的义务。(讲解中教师注意引导)。

应该怎样做呢?

出示胶片:你会怎样做。

父母要出远门时,我会。

父母在工作中遇到烦恼时。

父母生病时。

父母给我们提意见时,我会。

还能做到:

通过活动,学生知道要多理解,关心、体贴他们,尊重父母等等。

收获平台。

通过本节课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你打算怎样做?

课堂练习。

布置作业:行为作业。

回家做几件孝敬父母的事情?谈谈自己的感受?

板书设计。

家,温馨的港湾。

一、温馨的家庭生活。

二、不忘父母恩养育恩。

教科版九年级思想品德教案

教学难点: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二、学生分析。

1、针对的问题:党的基本路线理论性、逻辑性强,比较抽象,同时对基本路线贯彻的社会实际,学生也没有直接参与的感受,按照初中学生的思维水平会有一定难度。对改革开放的背景、过程和改革的实质,学生的知识背景过于单薄,也需要布置他们去收集和了解一些相关的情况。

2、学生的需要:学习了基本国情及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后,学生必须学习和理解基本路线及核心内容。因为九年级学生已比较关心国家大事,他们也迫切想了解国家建设的方针、政策。老师在设计时应该抓住学生的这一兴趣,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加深对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以达到应有的效果。

三、综合设计思路。

课前准备:布置学生向父母或爷爷奶奶了解他们在改革前后的不同生活经历,把感受最深的事记下来,为课堂教学作思想铺垫。

1、话剧表演入新课:学生模拟表演话剧《两顿生日餐》(概要是在儿子丰盛的生日烛光晚餐上,爸爸生动详细地讲述了自己20多年前为弟弟过8岁生日时为吃到生日饺子的艰难景象,引发情感触动),感受改革带来的巨大变化。

2、探寻原因缅伟人:在学生表演之后,老师设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并出示邓小平相关图片,问:“这位伟人是谁?你知道他的哪些相关情况?”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老师总结: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让我们走近伟人,进一步了解改革开放。

3、畅所欲言话改革:a、教师介绍农村改革的发源地安徽凤阳县小岗村18位村民,冒着生命危险订“契约”实行包产到户,后来改革成功并推广的材料,引导学生分析改革的内容、性质及目的,从感性认识到理性分析。b、深圳的崛起图片和我国“入世”的相关情况介绍,说明对外开放也是改革,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4、众说纷纭谈路线:读书本“邓小平与基本路线图”。设问:“邓小平说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对此,应如何理解?你认为改革开放与基本路线有何关系?基本路线的内容怎样?其制定依据是什么?”

(1)自主学习来解惑。让学生看书明确基本路线的四部分内容及核心内容。教师补充分析:a、结合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说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含义及举措(如国家五大重点工程)。

b、录音解说明作用:明确四项基本原则的内容并录音解说它在抗洪救灾中的作用。老师强调四项基本原则犹如社会主义大厦的四根擎天大柱,不能动摇其中任何一项,是我们的立国之本。

(2)图表归结求深化: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之间又有何内在联系呢?请你以不同的方式(可以是语言、文字、漫画、图表图示等形式)说明他们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师总结图示如巨轮的动力系统与导航系统等。

5、时事点评悟变化:再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后的材料(见教材p8),请学生当特约评论员,对时事资料进行分析和点评,感受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进一步说明要坚持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6、百度贴吧说收获:让学生用一句话概括学习本堂课的收获,关于“改革开放”或“邓小平”写一个帖子,发表自己的看法;并播放歌曲《永远的怀念》或《春天的故事》结束新课。

7、探究作业定主题:课后分成经济组、教育组、文化组、交通组进行调查,搜集图片;或收集邓小平生平事迹,办一期板报或展览。

板书设计:

三、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党的基本路线的内容及核心内容。

2、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

3、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4、毫不动摇的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教科版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教案

情感与态度:通过游戏等活动,认识并喜欢班级的老师和同学,愿意与他们交往。

行为与习惯: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我介绍,能熟悉新老师、新同学,适应新环境。

知识与技能:学习人际交往的基本技能,消除与人交往的陌生感和羞怯感。

过程与方法:通过游戏等活动认识并熟悉新老师、新同学。

通过游戏等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并熟悉自己的新同学、新老师。

在游戏过程中如何很好的介绍自己。

教师准备:

1、歌曲《找朋友》。

2、准备自己的照片。

3、全校老师的集体照。

学生准备:彩笔、画纸、才艺展示、剪刀、胶水、相片。

2课时。

第一课时完成教材p8—p9页内容,话题为“我的新伙伴”。

第二课时完成教材p10—p12页内容,话题为“老师,您好”。

活动一:请你认识我。

师:今天,老师为你们请来了一位朋友。(出示老师的照片)你们认识他么?想了解他么?

活动二:我来认识你。

1、师:你们已经认识我了。你在班上还认识哪些同学呢?是怎么认识的?

(学生发言)。

3、学生提出让教师和同学认识自己的办法,如站起来做自我介绍等。

4、师:在自我介绍的时候,除了介绍自己的名字、年龄、喜欢什么,还可以介绍什么呀?

(可以告诉大家自己住在哪儿,家里的电话是多少,自己有什么特长等)。

5、学生在小组里做自我介绍。

要求:四个人互相说一说自己的情况。可以说自己的名字、年龄、喜欢什么、会做什么等。说的时候一个一个的说。当别的小朋友在说的时候,请你安静的听,这表示你很有礼貌,会尊重别人。别人一定很想和你做朋友的。

6、师:哪个勇敢的小朋友愿意做自我介绍,让大家认识你啊?

(个别学生上台介绍。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大方、有礼貌地介绍自己的姓名、年龄、爱好等基本情况。对学生好的介绍方法和与众不同的介绍方法,教师要加以肯定与激励。)。

7、师:听了刚才几位同学精彩的介绍,我对你们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不过,我们班有这么多名同学,都像刚才那么介绍,要花很长的时间,而且容易忘记。同学们还能想出什么好办法,让大家更快更牢地记住你呢?可以先跟你前后左右的小伙伴说说你的想法。

(学生跟前后左右的伙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8、指导学生做名片。

(1)老师出示各种各样的名片,指导学生认识名片。(在哪里见过?知道名片是干什么用的么?上面可以写些什么、画些什么呢?)。

(2)师生共同制作名片,老师巡视帮忙。

9、老师播放《找朋友》的歌曲,制作好的学生拿着名片介绍自己。可以走到想交朋友的同学那里把自己的名片送给对方。

活动三:我的朋友多。

1、游戏:击鼓传花。

规则:当花落到谁的手上,谁就要大声的介绍自己。如果已经介绍过的小朋友就为大家表演一个节目。介绍或者表演完后,看看谁愿意跟你交朋友。

2、引导兴趣爱好相同的学生一起介绍。老师为兴趣爱好相同的同学合影留念。

3、师:我们一起来看看,你们认识了多少新朋友?你们是怎么认识的?

4、学生交流。(通过相互交流,进一步帮助学生认识更多的朋友,并学习更多交朋友的好办法。)。

5、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在有趣的活动中感受到了学校生活的快乐,认识了许多的新朋友。以后我们就要在这个温暖的集体中一起生活、学习、游戏了,我希望大家都能成为好朋友,成为一名快乐的小学生。

课后拓展:

回到家试着将你今天认识的好朋友画下来,下节课给他看。

板书:

我的新伙伴。

(学生名片展示)。

活动一、找找我认识的老师。

1、说说哪些老师给我们上过课?

2、除了给我们上课的老师外,你还认识哪些老师?是怎样认识的?

3、师出示全校老师照片,学生找一找自己认识的老师。

活动二:请你猜猜他是谁。

师:这些老师你们都认识了,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猜猜他是谁。要求:说出一位老师的特点,不说她的名字,让大家猜一猜你说的是哪位老师。

1、师示范:这位老师头发……眼睛……皮肤……读课文的声音可好听了。是你们的班主任。

2、学生说,大家共同猜。

活动三:我和老师之间的故事。

师:听这些老师说,他们可喜欢我们班的同学了。因为你们上课守纪律,爱动脑发言,作业认真,还团结友爱……你们喜欢你们的老师么?我想你们和老师之间一定有一些小故事。

1、引导学生阅读p11页的图片。

2、讲讲自己和老师之间的小故事。

活动四:特别的爱送给老师。

1、老师出示各种情景,学生讨论后表演。

(1)下课了,老师和同学们要走出教室……。

(2)在走廊里,你看见老师手里拿着很多东西,有备课本,本子,杯子,尺子等……。

(3)办公室里,老师和你说话……。

(4)放学了,要离开学校回家了,你在校门口看到音乐老师……。

(5)上课了,你看见老师拿着黑板擦在擦黑板……。

2、学生分组讨论后讲一讲或者演一演。

3、听歌曲《每当我轻轻走过老师窗前》。

板书:

老师您好。

9月10日是教师节。

教科版九年级思想品德教案

本项目主要有两个层次的内容。

第一个层次“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主要讲了两个问题:一是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二是经济全球化、世界格局多极化是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然后,从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引导学生理解我们该如何应对机遇和挑战,从而进一步体会世界发展的趋势。第二个层次“国际竞争中的中国”主要讲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包括三层内容:一是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二是中国对世界经济发展起着巨大推动作用;三是中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重要力量。通过对我国国际地位和作用的分析,使学生既对祖国的未来充满信心,又有忧患意识和艰苦奋斗的思想准备。

【学情分析】。

初三的学生对世界、国家发生的大事有一定的了解,比较关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但是由于知识储备不足、理论分析能力有待提高、理解能力等因素的制约,因此对当今世界的主题、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等比较抽象的内容理解起来还存在难度。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在理论上准确的阐述,还要提供大量的真实的资料来深入浅出地说明这些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使学生产生爱国情感和奋发图强、报效祖国的伟大志向。

【教学重点】如何认识我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难点】当今时代的主题、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

【设计理念】。

本着“遵循课程标准,但不拘泥于课程标准”的原则,运用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实现理论知识与具体时事材料的结合。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以学生探究为主,通过“分析-归纳-总结-实践”的思维过程,设置由浅入深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兴趣的感召下认识当今时代的主题、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以及我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培养学生热爱和平、厌恶战争的情感,增强学生的忧患意识,为国家和民族的振兴贡献力量。并将这一情感落实到自己的学习生活中,实现知识传授目标和思想品德教育目的完美结合。

【教学方法】[来源:学科网]。

1、分析、归纳、综合方法:对于当今时代的主题、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的教学,采取学生探究和教师点拨结合的方式,使学生在分析事件、材料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当今时代的主题、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既提起学生的兴趣并加深对问题的理解。

2、案例情境教学:运用多媒体手段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开拓学生视野,唤起其情感共鸣,在感悟体验中提高认识。

3、问题情境教学: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创设问题情境,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促使其主动探究。

【教学准备】。

1、学生:收集一些有关国际国内政治经济的热点问题。

2、教师:

(1)制作课堂教学所需的课件。

(2)准备声像资料。

(3)了解学生思想情况和认知水平。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课前播放视频《让世界充满爱》。

教科版九年级思想品德教案

2、教学难点:如何正确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二、学生分析。

1、针对的问题:九年级学生对于国家的基本情况,是有所感受的,但这种感觉模糊、零碎、表面化、不系统,甚至是无意识的,老师要进行有意识的引导和分析,让学生清楚而全面地了解自己国家的基本情况,懂得立足国情建设的重要性。同时基于初三学生的年龄及认知特点,对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的内容理解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

2、学生的需要:中学生生活在社会中,了解国情是树立公民意识的要求,而且学生要了解和学习后面内容,也必须立足中国基本国情。同时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主人翁意识和自觉关心社会的责任感。

三、综合设计思路。

1、新闻播报,引出国情。

来自新闻会客厅的报道:“今天的中国让世界刮目相看:奥运会金牌榜名列第二,神舟五号、六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经济高速发展。,中国经济排名又上升了,超过法国和英国,排在世界第四位!中国的发展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谱写新的篇章,世界因中国而精彩!”坐在电视机前的小王听到这样激动人心的报道非常兴奋,不禁惊叹:“太棒了,我国就要进入发达国家的行列了。”

(设计目的:通过情境创设,引出课题。)。

2、你说我说,国情透视。

一个人要发展,首先要正确认识自己,一个国家的发展同样如此,首先得认识自己国家的基本情况。到底我国的基本国情是怎样的呢?请你向小王作一介绍,相信他会产生更多的感触和思考。

(1)出示反映不同主题的典型国情图片,请学生为这些图片配上解说词;说明我国国情的这些特点对我国发展的影响。

(设计目的: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总体感知国情。)。

综合上述国情的表现,说明我国虽已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但还不成熟、不发达,由此可见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那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历史阶段?你能给小王做一个介绍吗?要求学生结合历史,以时间为线索,用年代尺形式,画一简图,说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处的历史时期,从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算起,至少需要一百年时间。

3、探究解惑,理解国情。

听了同学们的介绍后,小王还是不理解,为什么中国建设速度这么快、成就这么大了,还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呢?请大家讨论一下,帮他解惑。师出示材料(1)中美农业机械化比较;(2)各国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比较;(3)《各国农业税制》(具体见附录1)引导学生分析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原因及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表现,说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的情况下要经历的特定阶段,必须坚持而不能超越。从而纠正小王认为我国就要进入发达国家行列的认识上的错误。

(活动目的:通过对比材料的探究分析,让学生理解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原因。)。

4、小品启思,立足国情。

(设计目的:通过小品表演,显现当今社会现实,引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老师出示:

信息一:据新华网、人民网“两会”期间开辟的“我向提个问”专栏统计,近50万网民把教育、医疗、社会保障排在了前三位,其次还有就业、住房、社会治安、食品安全、安全生产等问题。

信息二: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之后的记者招待会上答记者问时说:“我最痛心的是没有很好的把群众关心的看病、上学、就业、住房等问题解决好”。

材料呈现:家庭四大件的变化:上世纪50——70年代,“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从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冰箱、彩电、洗衣机、录音机”;90年代后期,“空调、电脑、手机、汽车”。这种变化反映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需要在不断增长。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就是不断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落后的社会生产难以完全满足人们的需要。因此,解决的根本途径就是大力发展生产力。只有生产力发展了,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丰富了,需要才会得到满足,才能尽快摆脱贫困,才能最终解决社会的主要矛盾,并促进其他矛盾的解决,从而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设计目的:通过分析主要矛盾,说明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我们的根本任务,这是由我国国情和社会的主要矛盾决定的。)。

5、学以致用,蓝图展望。

(设计目的:通过对比,说明立足国情的重要性。同时结合时政热点,进行知识延伸,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我思我悟,收获国情。

原来,认识自己,比什么都重要,人的发展如此,国家的建设同样如此。我们同学将来走上社会,参与国家建设,就要实事求是地面对这一现实。学习了这一内容后,小王在他的成长记录袋里,写了一段学习心得。现请你也就今天所学的内容谈谈自己的想法与做法。

板书设计:

一、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原因。

2、含义。

3、认清基本国情的重要性。

二、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

1、主要矛盾。

2、根本任务。

3、“三个有利于”

相关范文推荐
  • 11-26 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亮点汇报(优秀18篇)
    工作汇报是对一段时间内工作成果和进展的总结和概括,有助于分析问题和改进工作。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几篇工作汇报范文,供大家参考。通过阅读范文,可以获得一些写作思
  • 11-26 最尴尬的一次初一(优秀22篇)
    优秀作文不仅要注重内容的丰富和观点的独到,还要注重语言的精准和修辞的巧妙运用。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优秀作文的样本,供大家参考和学习。刚开学的时候,我考过试过几天
  • 11-26 一堂难忘的课小学六年级(通用13篇)
    优秀的作文要能够引起读者的兴趣和好奇心,使其产生阅读欲望和持续的关注。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作文的片段,希望能够激发你的写作灵感。2012年8月10日,参加了
  • 11-26 学生科科长述职报告大全(22篇)
    述职报告不仅是对自己工作的总结,也是向上级汇报的机会。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几篇写得比较好的述职报告,大家一起来学习一下吧。20_年已经接近尾声,我们防保科全体
  • 11-26 培训工作计划(精选14篇)
    一个好的工作计划书可以帮助我们提前预判问题和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应对。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推荐几篇优秀的工作计划书,以供大家参考和学习。认真学习贯彻《xx年
  • 11-26 哲学与人生的读书心得大全(17篇)
    读书心得是对阅读过程中所获得的经验和体验进行总结和归纳的一种方式,通过写读书心得可以记录下自己的阅读轨迹和体验,并且能够帮助自己更好地回顾和总结。接下来是一些读
  • 11-26 在全市工业经济运行座谈会上的发言(模板18篇)
    发言稿可以提前准备,它能够确保演讲者在演讲过程中不会遗漏重要内容,更加自信地进行演讲。以下是一些值得一读的发言稿,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和视角出发,对一些热门话题进行
  • 11-26 永恒不变的友情(优秀19篇)
    在优秀作文中,作者经常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和多样的句式,使文章更具表现力和吸引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一些优秀作文实例,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思路和方法。
  • 11-26 开心国庆节(精选21篇)
    国庆节是彰显中华民族团结和英雄气概的时刻,让我们倍感自豪和自信。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国庆节庆典活动报道,让我们一起回顾精彩瞬间。今天已经是国庆第三天了,在安庆
  • 11-26 高考考生思想品德鉴定评语(实用19篇)
    思想是人类对生活意义和价值的思考和追求,它使我们更加自觉地活在当下。思想是我们对社会和人类发展的思考和关注,我们应该关心世界、关注他人。该生能积极参加政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