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读后感>最新小学语文老师的听课感悟与收获 感悟生命小学语文老师听课随笔(通用5篇)

最新小学语文老师的听课感悟与收获 感悟生命小学语文老师听课随笔(通用5篇)

时间:2023-09-28 23:01:11 作者:书香墨 最新小学语文老师的听课感悟与收获 感悟生命小学语文老师听课随笔(通用5篇)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感悟,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那么心得感悟怎么写才恰当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感悟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老师的听课感悟与收获篇一

早上醒来听到学生的读书声,那是人生的一件幸事呀。

听,吕建鑫琅琅的读书声已把我带到了季羡林先生家,看到季羡林正在和张坊同学交流读书、写作、背古诗。仿佛看到小作者的惊讶之情,仿佛又听到季老先生爽朗的笑声:是那么和蔼可亲,又是那么博学多才,精通12国语言,佩服之情油然而生。这都是小小朗读者吕建鑫同学的朗读给我带来的空间想象。与其说我带领大家读书,不如说,是大家的读书声给我带了无限的乐趣与遐想。

听,何多兰同学正在读《走遍天下书为侣》,我仿佛看到她坐在树下的长椅上聚精会神地读书。那声音宛转悠扬、悦耳动听,听上一百遍也能让我回味无穷。从她的读书声中,我能感受到何多兰已把书当成了她的朋友,她倾诉的对象。与书为伴其乐融融。

读书,可以让我们跨越时间隧道,去到我们想去的年代;读书,可以让我们跨越空间的桥梁,走进我们想去的地方。跨越空间和时间,同睿智智的对话,向高尚的人学习,这是多么神奇而美妙的事情啊!

我经常给同学们说,读书,先从有声的晨读开始。早上醒来,练练嗓子,那就大声朗读,读出气魄,读出感情,读出梦想,读出未来,读出你意想不到的美好成果。

晨读,已成为我班学生一道美丽的风景线。这道风景线,我们将会沿着这道风景线,收获很多读书的乐趣。

小学语文老师的听课感悟与收获篇二

小学语文老师听课评语范文

杭州市教研室副主任柯孔标老师说:每一次观摩研讨课分为两种:思考型和创新型的,思考型就是课听了以后,想想我能像她们这样上得好吗?;创新型就是思考如果我来上这堂课,打算怎么上,哪个地方该怎样处理。他说不写字的课,不读书的课,不当堂完成课堂作业的课,不是低段的课。

纪育华老师说小学语文要注重人文性的特点,要注意提升人的灵魂价值,这个灵魂价值要避免只是一个概念化的,而要聚焦感情内化。他说,教师在设计教学环节时,每一个环节设计得很巧妙精致,这是难得的,但是它就像一颗颗晶莹透亮的散珍珠。要把这些散珍珠串联在一起,还得有一根线,这根线就是情感的主线。

腾春友老师说上课要注意三方面,用十六个字概括:1。忠于目标,源于文本。不管是低段还是高段,一堂课乃至一篇文章定位一定要准确,像低段的话听说读写是主要的,而主要里边最主要的还要落实在读书、识字上面。一定要体现语味,其实就是语文的味道,不要过多的把其他方面强加在语文里边儿。而拓展延伸方面,现在越来越受到了老师们的重视,在内容或形式两者当中,老师们往往选择其一。他强调一定要用语文的方式,来依托文本真正做好拓展训练。像有个老师在教丑小鸭这篇课文时,用了“惊恐万分”“提心吊胆”“担惊受怕”这三个词来说明丑小鸭的遭遇,这些词语是课文里边儿没有的,她及时地出示这些课外词当板书就有三个好处:有利于积累;促进情感理解;朗读得到了提升。2。敢于舍弃,善于精讲。课堂上只有宝贵的40分钟,更多的时间是要想办法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要敢于舍弃精美的课件,首先要合理使用好教学资源,这里包括了教师本身自己。3。以生为本,遵循规律。在上公开课,要时时按照学生的要求,低年级的特点,认知水平去设计教学过程,不要把话说给听课的.老师们听,比如说“你们去感悟感悟”,像这类词语对于一二年级的学生根本就不理解,过于深奥,这些话就是说给听课的老师听了。

对于低段学生还有三个重要:

一、读书识字最重要;

三、模模糊湖地积累词语比深挖细掘地理解词语更重要。像词语根本不太用理解,只要在一定的语境中能大致了解、能运用就可以了。

最后,沈大安老师对语文新课程第一学段教学实施,提出了十条建议:

一、第一阶段教学要充分考虑儿童的年龄特点,注意与幼儿园的衔接,多采用形象直观的手段,让学生在游戏、表演、比赛等活动中学习拼音和汉字,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开展活动要讲究效益。

二、从入学开始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要特别关注学生读书写字的姿势,注意培养按时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

三、识字写字是第一学段教学的重点。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联系生活实际识字,使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识字,要写的字应注意音、形、义的联系,并把识字和学习词语、理解课文结合,要指导学生认真写字,难写的字教师要范写。

四、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要有层次地引导学生逐步把课文读正确、流利、有感情。着重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人文内涵,避免孤立地抽出一些词句作过细的分析和讲解。要通过熟读、背诵、复述,引导学生积累和内化语言材料。

五、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并把学生的疑难和教学重点结合起来,对学生难以探究明白的内容,教师要作讲解。要教学生学会合作,小组合作要有明确的任务,教师要作具体指导,防止流于形式。

六、课内安排书面练习,每节课书面练习时间一般不少于五分钟,书面作业原则上在课内完成,减少机械抄写的作业,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七、口语交际教学要生活化、情境化、儿童化,着重培养学生当众说清楚自己意见的能力,通过插话、提问、评议等方式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写话教学要鼓励学生写自己想写的话,评价要求适度,多给学生激励性的评语,使学生对写话产生兴趣。

八、大力提倡课外阅读,教师要向学生推荐合适的读物,并组织学生交流阅读后的感受,通过课外阅读巩固识字,提高阅读能力,养成爱读书的习惯。

小学语文老师的听课感悟与收获篇三

今天利用一节空闲时间,到班上听了一节课,这节课是年年语文讲课中都会出现的一节课。在今天听得时候,语文教师原本要以一首小诗导入,临时改变了导入的方式,方式比较独特。

这首《生命生命》是台湾作家杏林子的一篇作品。杏林子从她的自身的角度通三件小事,感悟到生命的宝贵。

听到瓜苗生长的这个过程时,我联想到了,前几天早上在校园中散步,看到了操场水泥伸缩缝中的那株小草顽强的生命力。操场是由水泥铺成的`,每块水泥块之间都已一条伸缩缝,就在其中的一条伸缩缝中,有棵小草正顽强的生长着,这就是生命的力量。这就是生命!

今年开春后,校园中的银杏树都已经因为天气回暖发芽,树叶也都渐渐长大,可是有一棵却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发芽。每天我们从她的树下经过的时候都是要向上望望,看看会不会有奇迹出现,经过专家的诊治也说无望了。就在那天清晨,我们都在叹息她生命的时候,在树干的一个小枝上有一片绿色的小扇子露了出来。原来这就是生命的力量。在不经意间给你一个惊喜。

最后我也按照老师的要求写了这节课的作业。

有人问我,生命是什么?

我可以告诉他,

生命就是校园中那可已经枯萎的银杏树上,发出的嫩芽。

生命就是三月里一株株玉兰花的怒放。

生命就是油菜花地里的那抹黄。

生命就是微风中飘扬的柳絮。

小学语文老师的听课感悟与收获篇四

小学听课随笔

今天一早,我校五位老师到站街小学参加教学研讨活动。本次教研活动由站街镇中心校牵头,站街小学承办,目的是为了推动全镇校本教研活动的有效开展。

我校的杨丽老师和刘明艳老师分别准备了一节常态课参加研讨。今天一共安排了五节课,两节语文、两节数学、一节综合实践。本人有幸参与了语文和综合实践课的研讨。听完课后,感受颇多,所以忍不住想要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以供以后参考。

第一节课是由站街小学的涂莉老师执教的五年级的《16黄山奇松》。整堂课涂莉老师态度和蔼,语言亲切,注重对学生写作方法的培养。在学习课文时总会抓住时机渗透写作方法的教学,这一点非常值得学习。另外,在教学中教会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特别注重对学困生的培养。但感觉老师上得比较辛苦,没有大胆放手让学生去学习,而主要采用的'是老师牵引学习的方式。这样的方法对于一部分理解能力较差的孩子来说比较实用,因为他们还需要老师的“扶”。老师准备了相关的课件辅助本课教学,但感觉用得不是很巧妙,有些时候显得有点多余、重复。个人认为老师可以大胆一点,因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立的思想,有些时候放手或许会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他们有机会更多的展示自己,这样就能帮助他们树立自信,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如果是我个人来设计这堂课,我不会从“迎客松”入手,牵着孩子学习。我会试着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种松去读,去谈,让他们说出自己喜欢的理由,老师根据学生的喜好相机引导理解重点词句,学习写作方法即可。这样也许能收获更多的惊喜。切记:不要小看任何一个孩子。

第二节看的是李大秀老师执教的一节三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开题课。老师准备还是比较充分的,收集了很多安全事故及危险活动的图片,引导孩子积极主动地表达。从教学环节来看,前面揭示课题用的时间多了一些,导致这节课就只完成了确定主题、分解课题。个人认为,老师前面展示的几组安全事故的图片过于血腥,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其实老师可以围绕预设的主题选择一些孩子快乐活动的场景,让孩子们从中去发现安全隐患,比如后面的那些学校里的图片就非常实用。对于学生的交流发言老师不必过多的重复或拓展,因为这样在无形当中就浪费了很多时间,也不利于培养孩子的倾听习惯和语言组织。我自己以前就经常这样去重复,后来老师们给我提出来以后,发现真的很有必要改正,所以我也建议利李大秀老师能试着换一种方式,比如评价、鼓励,尽量避免重复。节省下来的时间后面可以在针对学生自由选择的小组人数、能力各方面不够均衡的问题做一下调整。还可以让学生完成确定子课题名称、小组组名、口号等任务。

第三节课是我校的杨丽老师执教的五年级的《14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整堂课教师紧紧围绕课标及教学目标展开活动,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无形当中就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再有,杨丽老师丰富多彩的评价方式,或鼓掌、或微笑、或赞美,让学生学得非常快乐和自信。整堂课师生之间的互动充分而有效,但学生之间的互动少了一些。如果再有一些时间让学生互相交流一下,这节课就更加完美了。

教学总是一门有缺憾的艺术,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必须不断充实自己,让自己的课堂丰富起来,让缺憾尽可能的少一些。安燕老师最后总结的一句话我记忆非常深刻:怎样让我们的课堂有趣又有效?这是值得我们每一个老师深思的问题。让我们为这有趣而有效的课堂努力吧!

小学语文老师的听课感悟与收获篇五

板书:12想别人没有想到的

(导入新课)

2、 观看录像《想别人没有想到的》

3、 自选方式朗读课文 “个别,小组”

4、 启发式提问(弄清事情起因和结果,激起学生好奇心)

5、 学生提问题,自然过渡到“过程”

6、 重点分析三位徒弟画骆驼的过程

板书:画多许多小骆驼

许多骆驼头

两只山谷走(以少代多)

7、 用“虽然……但是……”句式评三个徒弟的画

8、 猜猜“大徒弟、二徒弟会对小徒弟说什么话?”(角色扮演)

评:角色扮演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学会换位思考,有利于加强对人物之间关系和人物性格特点的理解。梁老师抓住这一点设计这个教学环节,很好!

9、 让两位学生站起来读ppt上的故事“踏花归来马蹄香”

提问:你知道这幅画妙在何处?

10、 老师读故事:“深山藏古寺”,学生闭着眼睛想象画中情景

提问:皇帝会喜欢哪一幅画?

给四幅画分别起名

评析:

杨老师具有独特人格魅力,是因为她脸上和善的笑容给人带来的无尽亲和力。她是个善于调控课堂的老师。整堂课气氛很活跃,学生很配合很投入。

教师用宋朝皇帝赵佶“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故事导出新课。该故事与课文中画骆驼的故事类比,立意都是“想别人没有想到的”,很自然地导出课文题目。

教师注重对学生的激励,有良好的教师语言艺术。“我觉得你说得特别好,只是声音再大一点。”既指出了学生的不足,又不伤害学生自尊心。

整堂课的总体设计是故事连故事,进行师生互动,积极,富有个性的自主学习。但我认为连续四个相似的故事,没有必要,反而缩短了课文的学习时间,显得喧宾夺主。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