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心得体会>2023年了凡四训感悟与分享 了凡四训感悟心得体会(精选8篇)

2023年了凡四训感悟与分享 了凡四训感悟心得体会(精选8篇)

时间:2023-10-13 09:28:46 作者:笔舞 2023年了凡四训感悟与分享 了凡四训感悟心得体会(精选8篇)

在个人成长中,诚信是塑造良好人格的重要要素,也是赢得他人尊重的关键。做人要守信,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不利用他人的善意和信任行骗。在建设诚信社会的道路上,我们需要共同努力,互相启发和帮助。

了凡四训感悟与分享篇一

《了凡四训》是清代名士袁枚所著的一部小说,内容讲述了一个庄浪县令与一位精通四书五经的简宁使者之间的对话与交流。这部小说以其深入浅出的文字和独特的思想观点,给予了读者很多启示和帮助。在阅读了这部作品后,我深感其中的智慧与哲理,产生了许多深入思考和体悟。下面,我将从四个方面分享我在阅读《了凡四训》时的感悟与体会。

首先,我通过阅读这部作品明白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庄浪县令在与简宁使者的对话中,通过问答与辩论,了解到了一个人活着的目的是什么。他以聪慧和才智超群的谦虚态度获得了宝书,而热心善良的简宁使者却被降级为了县令。这让我意识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并不在于地位和财富,而是在于通过真诚善良的行动对他人产生积极的影响。只有在为他人谋福利的过程中,我们才能真正的成就自己。

其次,这部作品让我明白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之道。简宁使者是一位德才兼备的贤人,他在庄浪县令面前只称为“在下”,并以自己的深厚知识和经验为他提供了许多宝贵的指导和建议。通过这段对话,我认识到,在与他人交往中,我们应该保持谦虚的态度,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并学会从别人身上学习和进步。只有这样才能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获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

第三,通过阅读《了凡四训》,我也深刻体悟到人生的复杂和变化。在庄浪县令的故事中,他得到了一本宝书后,得到了无穷的智慧和权力。然而,当他带着宝书到了威严官员的面前时,他却因为自己的无知而受到了责备和嘲笑。这让我明白到,现实中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环境是多么复杂和变化无常,我们必须不断学习和适应变化,才能在这个充满挑战的世界中生存和发展。

最后,通过阅读《了凡四训》,我对学习和人生追求有了全新的认识。这部作品以其深入浅出的文字和丰富多样的故事情节,向读者传递了学习和追求知识的重要性。在庄浪县令的故事中,他能够通过学习和追求知识,不断进步和提升自己的能力。这激发了我对追求知识和不断学习的渴望。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我们才能在社会中获得更多的机会和成功。

总之,《了凡四训》这部作品让我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通过阅读这部作品,我明白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学会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之道,体悟了人生的复杂和变化,同时也加深了对学习和人生追求的重视。这些感悟将给我今后的生活带来更多的启示和指引,让我成为一个更加全面和优秀的人。我相信,只要我们能够时刻保持谦虚、虚心,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我们一定能够在人生的道路上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了凡四训感悟与分享篇二

了凡四训,以其深刻的哲理和独特的风格,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正因为它所传达的价值观和人生智慧,它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和研究。而作为读者,我也有幸阅读了这本书,从中获得了很多的感悟和体会。下面我将从四个方面来谈谈自己对于《了凡四训》的感悟心得体会。

首先,我读了《了凡四训》后受益颇多。书中的四训主要分别是人生观、事业观、人际关系和心灵修炼四个方面。在人生观这一方面,书中主要强调生活应该积极向上,要有坚持的信念和正确的目标。我记得书中有这样一句话:“人生就是一趟旅程,如果你只是视而不见,你注定只能走遍天下,也看不到真正美丽。”这句话让我深深的感动,坚定了我对于人生的态度,让我明白了只有积极向上,坚持不懈的追求自己的目标,才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

其次,我读了《了凡四训》后对事业有了更深的认识和思考。事业观是书中的第二个训,通过讲述一些成功人士的励志故事,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只有聪明、勤奋、诚实和耐心,才能够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伟大事业。书中的一个故事让我印象深刻,故事讲述了一个大山里的小孩,因为对知识的执着和努力,在艰难的条件下争取到了接受教育的机会,最终成就了一番事业。这个故事让我明白了只要有梦想,并且为之努力奋斗,就一定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再次,书中让我有了对于人际关系的新的认识。人际关系是我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了凡四训》则给了我对于人际关系的一些启示。书中教导人们要学会尊重别人,要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因为在很多时候,人际关系的好坏决定了我们的人生和事业。在书中提到的一个观念,让我深受触动:“宽容他人的错误,尊重他人的差异,这样我们才能够和谐共处。”这个观念让我明白了在与别人相处时,我们要学会宽容与理解,要尊重每个人的选择和差异。

最后,读完《了凡四训》之后,我对于心灵修炼有了更深的理解。书中通过讲述一些禅宗故事和哲理,让我明白了修炼心灵的重要性。我们生活在这个喧嚣的世界里,要面对各种压力和困扰,只有通过修炼心灵,我们才能真正的宁静安详。书中的一句话让我深受启发:“心灵的释放就是心灵的解放。”这句话告诉我,在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时,我们要学会释放自己的心灵,找到内心的宁静,才能真正的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总结起来,通过阅读《了凡四训》,我从中获得了很多的感悟和体会。它让我明白了人生的真正意义和追求,教会了我如何去面对人生和事业,让我对于人际关系有了新的认知,并且让我明白了修炼心灵的重要性。希望我能够将这些感悟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并且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属于自己的成功和幸福。

了凡四训感悟与分享篇三

了凡四训是中国古代小说名著《聊斋志异》中的一部分,该书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创作的短篇小说集。了凡四训是其中一篇,讲述了一个名叫了凡的年轻人通过修行得到了一些超能力,并在修行的过程中得到了一些启示与感悟。在阅读了凡四训后,我深感其中包含了丰富的人生智慧,给我带来了很多思考。以下是我对了凡四训的心得体会。

第一段:了凡四训中的修行以及反思人生的重要性

了凡四训的故事中,了凡通过修行得到了一些超能力,可以与妖魔鬼怪交流,并帮助凡人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让我意识到修行的力量是无穷的,它不仅可以让我们获得物质上的智慧,更重要的是能够触及人的灵魂和心灵。通过修行,我们可以不断反思自己的人生轨迹,审视自己的行为和思维方式,从而更好地认识自我、认识世界。

第二段:了凡四训中的修行目的及其意义

了凡四训中的修行旨在帮助人们消除妄念,追求心灵的平静与宁静。在现代社会中,我们经常被各种杂念所困扰,焦虑、压力常常占据我们的心灵。通过修行,我们可以宣泄内心的负面情绪,从而追求心灵的平和。修行的意义在于让自己的心灵得到净化,增强自我宽容、理解和感恩的能力。

第三段:了凡四训中的道德规范及修行的坚持性

了凡四训中,修行者需要严守道德准则,坚守正义。这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让我明白了修行是需要一个良好的道德基础的。修行者应当坚持善良、正直、宽容等品德,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修行的目的。同时,了凡四训也在告诫我们修行是一种长期而坚持的过程,需要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废。

第四段:了凡四训中的勇敢面对困境的勇气

了凡修行的过程中,遭遇了许多困难和考验,但他都能够勇敢面对,坚定不移地继续修行。这给了我很大的鼓励和启示,让我明白了面对困境时,我们不能退缩,要有勇气和决心去面对。只有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才能在修行的道路上取得真正的成果。

第五段:了凡四训中的修行得到的启示

了凡四训中的修行经历给了我很多启示。首先,修行是一种追求内心宁静与平和的方式,通过去除杂念,消除烦恼,能够使心灵得到净化和升华。其次,修行需要坚持和毅力。只有持之以恒地修行,才能逐渐提升自己的修行境界。最后,修行需要勇气和决心,只有勇往直前,才能克服困难,达到真正的修行目的。

通过阅读了凡四训,我深刻认识到修行的重要性,它不仅是一种实现自我提升的方式,更是一种修炼人生的方式。通过修行,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认识世界,以更宽广的胸怀和更平和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希望我能够借鉴了凡四训中的智慧与经验,不断修行,不断提升自我,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了凡四训感悟与分享篇四

立命是什么?立命就是自己要创造命运,而不是让被命运束缚。

以前一直想不明白,命由天定和努力奋斗之间的关系,我并不是完全不相信命运的人,但我更愿意相信努力奋斗的意义,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直到看完了《了凡四训》,终于找到了一种可以说服自己的观点,袁了凡先生一生原被算命先生算定,不差分毫,虽然少去了迷茫的痛苦,同时也没有了人生的追求,而人生总是有那么一点不可知的意味才能过得兴致盎然,回味悠长,直到遇到了云谷禅师改变了他的一生,说来简单,曰:人未能无心,终为阴阳所缚,安得无数,但惟凡人有数。极善之人,数固拘他不定。极恶之人,数亦拘他不定。说的就是人只要起心动念,就有命运,极善的人,天天行善,其福天天增长,他的命算不来。极恶的人,多半是过去生修大富大贵,因为造恶把福折损了,虽折还有余福。

俗话说: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只是报应的时间未必在当世,可能祸及后代子孙。

所谓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的说法,指完全被命运捆住的人,即‘听天由命’者。袁了凡以自己的实践说明了命运是可以掌握在自己的手里的,也印证了古圣贤孟老夫子所谓:有志于功名者。必得功名。有志于富贵者。必得富贵。人之有志。如树之有根。立定此志。须念念谦虚。尘尘方便。自然感动天地。而造福由我。的名句。

人生能通过不断的积善修德来突破命运的定数,让固有的定数变为变数,最终命运又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了。就像老禅师所说:命由我自己造,福由我自己求;我造恶就自然折福;我修善,就自然得福。这是一个积极向上的好方法,给人以希望和启迪,具有朴素辨证主义的思维特征,让人能冷静面对世间的各种变化,劝人积极面对生活,可以说,读此书,对事业,对生活有百利而无一害。

《易经》我们大多数人都知道,开篇就是,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教人行善,这是易经的第一要旨,否则,凶何可避,吉何可趋。

读这本书我不仅懂得了命运可以改变及改变命运的方法,同时还认识了佛教是一种至善圆满的教育,很庆幸看到了这本书。

我将努力实行!同时也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好好读这本书,并按照古圣贤的教育理论来教育子孙后代,那我们的国家一定会比现在更繁荣富强。

了凡四训感悟与分享篇五

《了凡四训》是袁了凡先生写给后代的一本家书。

了凡先生一生原被算命先生不差分毫的算定,认为今生前世既然已经成为定数,无需迷茫,但同时也没有了追求,而人生总是有那么一点不可知的意味才能过得兴致盎然、回味悠长,直到遇到了云谷禅师改变了他的一生。了凡先生以自己的实践说明了命运是可以掌握在自己手里的,也印证了古圣贤孟老夫子所谓的:"有志于功名者,必得功名;有志于富贵者,必得富贵。人之有志。如树之有根,立定此志,须念念谦虚,尘尘方便,自然感动天地,而造福由我。"的名句。

至于改过的方法,我觉得我能够从事理上认识到自己错误的原因,却很难从心中抹去做错事、做恶事的想法,明白了错误的根源,就会在做事之前用这些标准来评判这件事是否应该去做,但是只有从心上改正,不起心动念,才能够避免种下恶因。当人的想法专心于善时,就不会有恶的念头涌入,正如我们专心于学习,就不会有怠惰享乐的想法一样,从心上去改过,应该是我勇猛精进的方向。

积善之方用十个小故事,告诉我们积善能够改变命运的道理,了凡先生很强调的两点就是积善要出于至诚之心、出于利他之心,否则就是假善、小善。是非、端曲、半满皆源于存心的不同。随缘济众,其类至繁,约言其纲,大约有十,我觉得这十点纲要中最为重要的莫过于"爱敬存心",心中不存爱敬,其他的行为则非出于真诚,自然将是一文不值的。"万品不齐,皆吾同胞,皆吾一体",我们都应该心存爱敬,了凡先生说"爱敬众人,即是爱敬圣贤,能通众人之志,才能通圣人之志",不可能通过圣人先贤本身去爱敬当今世人,但是我们应该代圣人立言,践行圣人之志,来帮助、爱敬万物,通过自己的行动把圣人的爱传播给世人,这样既是我们爱敬了世人,同样也是圣人爱敬了世人,这样才是"为圣人而安之矣"的真谛。

谦德之效的内涵则显得更为明了了,"满招损,谦受益",生活中我们的行为太满,我们的欲望太满,我们的态度太满,我们的心太满,这恰恰是西方文化入侵的结果。资本的本性便是去创造新的资本,便是去实现利益的最大,所以说建立在资本上的文化必定是一种满的文化,而这也是现代社会浮躁不安的根源所在。追名逐利,无非是为了满足自己,我们要时刻的提醒自己在学问上虚怀若谷,认识到自己的鄙薄;处世上礼让三分,得饶人处且饶人;精神上也保持一种永不满足的精进之心,不断完善自己,做到更好。谦,是亏,但也是得,关键看自己的态度与努力。

积德虽无人见,行善自有天知。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行善之人,如春园之草,不见其长,日有所增;做恶之人,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福祸无门总在心,作恶之可怕,不在被人发现,而在于自己知道;行善之可嘉,不在别人夸赞,而在于自己安详。

了凡四训感悟与分享篇六

了凡四训是一部关于修身养性、修行成道的典籍,其中第四篇是心得体会。在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提升个人修养的今天,了解了凡四训第四篇的内容,对我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帮助。

第二段: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

了凡四训第四篇强调人类内心的意识,认为一切生命的本质是思想。因此,我们需要学会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了解心念的本质和意义。我们需要培养心灵并坚定其道德观念,同时养成正确的心态和让我们的思想保持平静的习惯,才能生活得更加充实、快乐和有意义。

第三段:正视人生困难

在生活和工作中,会遇到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和困难。此时我们需要学会如何应对和处理,了凡四训第四篇告诉我们正视困难,只有正视自己的问题并积极面对,我们才能战胜人生的挫折,走向成功的道路。

第四段:关注自己的思想质量

在心态方面,我们应该关注自己的思想质量。我们需要像一杯净水一样保持纯洁的心灵,远离喧嚣的城市和嘈杂的思维。与此同时,我们也需要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从而提高自己的心灵素质和养成优秀的思维方式。

第五段:修身养性、达成目标

最后,了解了凡四训第四篇的内容对我们修身养性、达成目标都有很大的帮助。我们需要拥有一颗纯洁和强大的心灵,才能在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中生存并获得成功。同时,我们也要学会应对人生中的变化和挑战,勇于面对和克服,从而实现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总结:

了凡四训第四篇是一部关于修行成道、修身养性的经典典籍。内容丰富,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正视困难,保持心灵的纯洁和强大,我们可以达成自己的目标,并得到更加充实和快乐的生活。让我们从今天开始,认真学习、深入思考,实践了凡四训第四篇的内容,提升自己的思想智慧,走向真正健康、成功的人生道路。

了凡四训感悟与分享篇七

《了凡四训》是明代大儒吕祖谦所著,共分为四篇。其中第四篇《了凡四训·第篇》是整部书最后一篇,也是最具有启示意义的一篇。本文将从个人经历出发,结合书中的主题,分享我在阅读《了凡四训·第篇》期间所领悟到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学习方法篇

书中所写到的“学习方法”让我感触很深。作者在文中说到:“知识的广博和深厚要有求知的欲望,想到哪里就去学到哪里。只要勤学苦练,就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修养。” 这句话让我明白了,学习是一个漫长且坚持不懈的过程,要想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就必须不断学习、坚持刻苦努力。只有这样,才能收获满满的果实。

第三段:做人处事篇

《了凡四训·第篇》中,作者也提到了做人处事的重要。人是社会的人,做人处事,体现在两点:第一,待人要诚实做事要认真;第二,要学会适时适当地表达自己的看法,但又不要太过强调自己的“我”。我们要多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尊重他人的意见,做到知人善用、温和以待,全面展现我们的优秀素质。

第四段:修身养性篇

在修身养性方面,吕祖谦阐述了一个人修身的方法,即“劳心苦求、闭门修炼”、“用心观己、学习圣人之道”,建议我们通过努力开展自己的内在修炼,不断净化自己的心灵,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提高自己的人格魅力,成为一个有涵养、有品位的人。

第五段:结语

通过阅读《了凡四训·第篇》,我更加深入地认识到了人性的复杂性。它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它不停的变化和成长,它是可以被改变的,我们只需要改变我们自己,做到不停的反思,追求收获更多的经验和成果,从而更好地去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我们需要不断学习、不断自我提高、不断完善自我,这样我们才能在人类社会中处处吃香。

了凡四训感悟与分享篇八

本周重读了《了凡四训》,再一次深入感觉到传统文化的经典所在。

“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德之效”一一道来一个人是如何掌握把控自己的命运,做自己的主人的。

立命之学,首先要意识到命运虽有一定的定数,但是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可以改变命运的。立命,就是找到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目标和梦想。

改过之法,改变自己的命运,要从修身养性开始。云谷禅师说道:命由我作,福自己求;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我们要从各个维度检讨自己不能实现目标的原因,从今开始,改掉种种旧日恶习。牢记“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牢记第一要发耻心;第二要发畏心;第三要发勇心。

积善之方,每个人都有习惯和惰性,改变起来不容易,这个求需要方法和监督。云谷禅师教授了凡使用功过格来记录善行和过失。“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要与人为善;爱敬存心;成人之美;劝人为善;救人危急;兴建水利;舍财作福;护持正法;敬重尊长;爱惜物命。这些是了凡先生划分的标准,我们可以用来衡量所作所为。

谦德之效,讲的是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因为谦虚,我们能放开心胸,接纳他人,赢得更多机遇;因为谦虚,我们能内省自察,及时改过。

通过学习了凡四训,对自己人生目标的笃定;不断自我觉察并改过的践行;利他和业力的积善践行,到一直的谦虚谨慎品德的提升,不断的提升自己的心性,不断能成长。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