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文秘知识>最新采茶舞曲教学反思(大全5篇)

最新采茶舞曲教学反思(大全5篇)

时间:2023-10-08 11:37:37 作者:HT书生 最新采茶舞曲教学反思(大全5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采茶舞曲教学反思篇一

我们民乐队的学生,对民乐方面的了解掌握有一定基础,学生在音乐方面有着爱好,对学习民乐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所以对这些学生,我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对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到思维的乐趣、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中。

《采茶舞曲》创作于1958年,原为越剧现代戏《雨前曲》的主题歌。后来,根据这首歌又创作了歌舞曲《采茶舞曲》,因而得以广泛传唱。曾被浙江人民广播电台作为开播时的“起始曲”,长期为浙江歌舞团、中央歌舞剧院表演的保留节目。这首歌糅进了越剧唱腔的音调,流畅而柔美。歌曲富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生活气息,整首曲子旋律清新优美,节奏活泼明快,结构方整对称,具有鲜明的舞曲风格和特点。歌曲的前四句歌词以赞美江南的景色及茶乡西湖的新气象为主,音乐优美婉转,细腻中带有轻巧。后六句以活泼、明快、清新的旋律来表现劳动的景象,反映采茶姑娘的愉快、幸福心情。

本课通过启发引导,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运用演示法、对比法、创造情境法、鼓励法、提问法、讨论法等引导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运用现代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增加直观性,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老师的主导作用。通过聆听、感受、思考、讨论、体验与演唱相结合的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每位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

我在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积极创设情景,激发孩子的学习动机和

求知欲望,发挥孩子的主体作用,培养孩子积极参与的意识,体验合作、成功的乐趣,让每一位孩子真正成为学习的小主人。但也暴露出一个突出的问题,我们的学生对流行的东西还算熟悉,但也仅限于表层的肤浅的了解,只追求感观上的愉悦罢了,而对我们传统的民族音乐却了解的少之又少,这不能不说是我们民族的悲哀。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在音乐教学中老师应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式引导学生走进民族音乐,在亲身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激发民族自豪感,从而喜爱民族音乐。作为我们音乐老师有责任也有义务去肩负起这个传承的历史重任。

采茶舞曲教学反思篇二

1、初步熟悉乐曲旋律,能跟着音乐做采茶、扑蝴蝶等动作,理解舞蹈动作所表达的内容与情感。

2、通过模仿他人、调动生活经验等创编采茶、找蝴蝶、扑蝴蝶等情节动作。

3、注意观察教师的动作,乐意学习同伴创编的动作。

4、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5、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1、蝴蝶饰品

2、头巾

3、多媒体课件:茶山风光图、采茶扑蝶音乐

一、创设情境导入:

教师带领学生到茶山旅游,讲述有关茶山的传说。

二、欣赏茶山美景和音乐:

1、多媒体课件展示茶山风光图。

师:人们在茶山上干什么呢?

他们是怎样采茶的?

2、幼儿欣赏采茶扑蝶音乐。

三、幼儿学习第一段动作。

1、幼儿创编采茶动作。

2、教师引导学生丰富采茶动作。

3、师生跟音乐表演采茶一段。

四、幼儿创编第二段动作。

1、教师出示蝴蝶饰品。

师:看,谁来了?(蝴蝶)你想不想和蝴蝶一起玩儿啊?让我们一起去找蝴蝶吧!

2、教师引导幼儿创编找蝴蝶动作。

3、引导幼儿创编扑蝴蝶的动作。

4、幼儿在教师引导下听音乐做第二段动作。

五、跟蝴蝶一起飞出教室。

在活动开始时,出示的采茶的图片,让幼儿仔细观看是如何采茶的,观察茶树的特点。那如何用舞蹈动作表现采茶呢,这儿我做了一个夸张的动作,左手抱篮子,右手采茶,眼睛到处乱看,故意把采到的茶放篮子外面,惹得孩子们哈哈大笑。同时又巧妙的'让幼儿注意:放茶时眼睛要看好,不要把茶叶放。在篮子外面。孩子们表演的很投入。张远皓指着前面说:“老师,前面有好多茶叶呀!快采!”还有的说:“哎哟!采满了,好沉呀!”其中也有较叛逆的孩子在捣乱。李奋飞每次在音乐的第17-18小节,总是别出心裁:“我不要了!太满了!我全倒了!”也许他有自己的想法吧!在跟孩子们表演的过程中,我收获了快乐与微笑!

采茶舞曲教学反思篇三

教学目标:

1、充分感受《采茶舞曲》“采茶灯”的音乐风格,通过演唱、竖笛吹奏等形式学习歌曲,加深对歌曲的理解。

2、通过本校学生获奖舞蹈观摩,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引导学生有创造性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3、通过对音乐创编过程的情感体验,激发对音乐的喜爱之情。

教学方法:

通过唱、奏、编的方法,结合律动,进行简单的创作。

教学重点:

通过教师引导、示范,体验歌曲情绪,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自如地投入到实践和创作中去,体会舞蹈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1、师、生在《采茶灯》的音乐声中进教室。

2、观看我校获奖舞蹈。

师:“音乐与舞蹈是一对孪生姐妹,我国很多民族能歌善舞,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走进舞蹈,创编舞蹈。

(意图:观看本校学生的获奖舞蹈节目,放松学生心情,增加亲切感,激发表演兴趣。)

二、解难、创编:

1、复习:

师:弹奏《采茶舞曲》旋律。

生:分组演唱、吹奏《采茶舞曲》,体会多种表现形式的不同情绪。

师:“把认为自己唱的最好的乐句,展现给同学们。”(掌声)

生:学生自主演唱。

(意图:通过把认为自己唱的最好的乐句展现给同学这一过程,让学生获得成功感。)

2、难点解决:

师:“把认为自己难唱的乐句提出来。”

生:提难点(基本上是最末两句)

师:师用范唱对比进行纠正。

生:练习、纠正、巩固。

3、律动创编:

1)师:“请找出歌词中能用动作表示的‘实’的词,进行律动创编”。

生:回答,“采茶”、“秧”、“水”。

2)小组活动。唱一唱、编一编、演一演。

(意图: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律动练习)

3)创编。把歌曲分成三部分,小组抽签。签上标明创编内容及动作提示,进行舞蹈创编。教师巡视,对技能薄弱组重点指导,并充作组内成员参予表演。

1-4乐段,溪水清清溪水长——妹妹呀东山西山采茶忙。

动作提示:溪水、转圈、下蹲看两岸风光、分组交换采茶插秧动作、擦汗。

5-6乐段,插秧插的喜洋洋——采的茶来满山香。

动作提示:1)采茶的不同位置、速度变化。

2)队形变换:背靠背,转圈

7-9乐段,手采香茶——采茶姑娘

动作提示:采茶、手拿斗笠,手脚协调地走、身远处招手(踮脚)4、造型:蹲、站立

5、表情微笑

三、交流、体验:

1、小组汇报表演。比一比,评出星级队。

(意图:开展自评、互评、他评有机结合,培养群体精神,合作意识,提高鉴赏、评价能力)

2、补充、完善舞曲动作,师生合作互动,吹、奏、唱、演表现歌曲情境。

3、观看我校历年来的舞蹈获奖作品。(意图:观看自己学校同龄人的舞蹈作品,再次体验并激发学生的情感)

4、学生用简洁的一句话,谈创作乐趣和感受,体会创作乐趣。

(意图:通过谈创作乐趣和感受,交流体会,体验成功感,提升创作意识。)

四、课堂小结。

采茶舞曲教学反思篇四

本节课内容以少先队员郊游为主题导入课题。他们郊游时的心情是愉快的节奏是紧密的,歌曲也是一样表现了愉快的情绪,紧密的节奏,南方歌曲旋律的特色委婉、优美。加上孩子们采茶时的节奏动律。(歌曲的重、难点强调)

二、成功之处:歌曲旋律欢快,明朗学生学唱时的积极性高,加上学习歌曲时,我把采茶叶的`舞蹈动作加在歌曲学习中,让学生在欢快的舞蹈中体会少先队员采茶时的心情及掌握好歌曲的节奏,情绪等。

三、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歌曲中的乐句一二,旋律委婉,曲折学生学习起来教困难,总是唱不好,这时我应该使用电子琴来帮助教学,这样学生学起来的积极性较高,而且容易唱好。

四、教学创新:在这首歌曲的教学中我能使用江南历史文化,地理等知识来导入课题,学唱歌曲时能运用舞蹈教学来帮助学生了解江南的音乐文化。

采茶舞曲教学反思篇五

教学目标:

1、充分感受《采茶舞曲》“采茶灯”的音乐风格,通过演唱、竖笛吹奏等形式学习歌曲,加深对歌曲的理解。

2、通过本校学生获奖舞蹈观摩,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引导学生有创造性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3、通过对音乐创编过程的情感体验,激发对音乐的喜爱之情。

教学方法:

通过唱、奏、编的方法,结合律动,进行简单的创作。

教学重点:

通过教师引导、示范,体验歌曲情绪,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自如地投入到实践和创作中去,体会舞蹈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1、师、生在《采茶灯》的音乐声中进教室。

2、观看我校获奖舞蹈。

师:“音乐与舞蹈是一对孪生姐妹,我国很多民族能歌善舞,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走进舞蹈,创编舞蹈。

(意图:观看本校学生的获奖舞蹈节目,放松学生心情,增加亲切感,激发表演兴趣。)

二、解难、创编:

1、复习:

师:弹奏《采茶舞曲》旋律。

生:分组演唱、吹奏《采茶舞曲》,体会多种表现形式的不同情绪。

师:“把认为自己唱的最好的乐句,展现给同学们。”(掌声)

生:学生自主演唱。

(意图:通过把认为自己唱的最好的乐句展现给同学这一过程,让学生获得成功感。)

2、难点解决:

师:“把认为自己难唱的乐句提出来。”

生:提难点(基本上是最末两句)

师:师用范唱对比进行纠正。

生:练习、纠正、巩固。

3、律动创编:

1)师:“请找出歌词中能用动作表示的‘实’的词,进行律动创编”。

生:回答,“采茶”、“秧”、“水”。

2)小组活动。唱一唱、编一编、演一演。

(意图: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律动练习)

3)创编。把歌曲分成三部分,小组抽签。签上标明创编内容及动作提示,进行舞蹈创编。教师巡视,对技能薄弱组重点指导,并充作组内成员参予表演。

1-4乐段,溪水清清溪水长——妹妹呀东山西山采茶忙。

动作提示:溪水、转圈、下蹲看两岸风光、分组交换采茶插秧动作、擦汗。

5-6乐段,插秧插的喜洋洋——采的茶来满山香。

动作提示:1)采茶的不同位置、速度变化。

2)队形变换:背靠背,转圈

7-9乐段,手采香茶——采茶姑娘

动作提示:采茶、手拿斗笠,手脚协调地走、身远处招手(踮脚)4、造型:蹲、站立

5、表情微笑

三、交流、体验:

1、小组汇报表演。比一比,评出星级队。

(意图:开展自评、互评、他评有机结合,培养群体精神,合作意识,提高鉴赏、评价能力)

2、补充、完善舞曲动作,师生合作互动,吹、奏、唱、演表现歌曲情境。

3、观看我校历年来的舞蹈获奖作品。(意图:观看自己学校同龄人的舞蹈作品,再次体验并激发学生的情感)

4、学生用简洁的一句话,谈创作乐趣和感受,体会创作乐趣。

(意图:通过谈创作乐趣和感受,交流体会,体验成功感,提升创作意识。)

四、课堂小结。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