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教案>最新人教版小学科学教案设计理念(优秀5篇)

最新人教版小学科学教案设计理念(优秀5篇)

时间:2023-09-30 07:40:23 作者:文轩 最新人教版小学科学教案设计理念(优秀5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既然教案这么重要,那到底该怎么写一篇优质的教案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教案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人教版小学科学教案设计理念篇一

科学概念

1、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3、人们很早就知道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来测定时间

过程与方法

1、推测阳光下物体影子怎样变化

2、利用简易的日影观测仪,观测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的长短和方向的变化,并收集相关的数据。

3、一天中影子长变化的数据作出影长随时间变化的柱状图

4、根据观察数据,发现阳光下物体影子在一天中的变化规律

5、运用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的规律,解释人们为什么能用影子计时。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自然事物是在不断变化的,事物的变化之间是有联系和有规律的

2、能够按活动要求坚持观察如实记录数据

3、能够根据数据和现象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和推理

二、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日晷的图片或课件

分组实验:简易的日影观测仪、指南针

三、教学重、难点

探究影子的特点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复习引入

1)上节课我们学到了哪些知识?

2)阳光下物体的影子也有变化吗?是怎样变化的?

3)看书上第26页,根据我们上节课的研究,推测一下大树的影子在一天中发生的变化情况,并让学生说说理由。

2、观察阳光下影子的变化

1)让我们通过实际的观测来验证我们的想法

2)学生认真阅读科学书上的说明,明白观察的目的和观察记录的方法

3)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但每个人都要记录小组的观测结果

3、整理我们的记录

1)各小组汇报自己的观测数据

3)每个学生自己将数据整理成柱状图

5)关于祖国西部地区,影子最短时不是12时的说明

4、日影观测仪

1)古人曾经利用日影观测仪计时,能说说其中的道理吗?

六、作业设计

作业本上的配套作业

七、板书设计

2.2阳光下的影子

铅笔影子的变化

观察时间

太阳位置和方向

影长

人教版小学科学教案设计理念篇二

科学概念

蜗牛有一些与生命活动相关的生活习性:运动和休眠、呼吸、吃食、排泄。

流程与方法

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遇到的不同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细致观察对获得信息的重要性。

【学习重点】

经历观察蜗牛吃食、休眠、排泄的流程,体会观察对获取信息的重要性。

【学习难点】

学生表现自我的欲望与倾听他人意见的冲突。

【学习准备】

分组:2-3只饿了的蜗牛,菜叶、苹果片、饼干、等食物,记录表。

【学习流程】

一、交流饲养蜗牛的经验和发现

1、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2、交流饲养蜗牛流程中的发现。

3、教师板书学生汇报的内容。

4、关注:汇报情况的真实性,要求汇报的是自己观察到的而不是听别人说的或丛书上看到的。

5、设计意图:获取更多的有关蜗牛的信息,初步体会观察对获取信息的重要性。

二、观察蜗牛吃食

1、整理有关蜗牛排泄的信息,引出蜗牛吃什么和不吃什么。

2、学生设计蜗牛吃什么和不吃什么的实验。

3、学生用实验验证蜗牛吃什么和不吃什么。

4、教师注意就学生提出的新问题提供信息。

5、关注:学生设计实验的多样性和可行性;学生观察流程中新问题的提出。

6、设计意图: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遇到的问题。

三、观察蜗牛排泄和呼吸

1、指导观察蜗牛排泄和呼吸的方法。

2、学生观察蜗牛排泄和呼吸。

3、关注:学生观察的方法的正确性和学生获取更多地(如排便)信息。

4、设计意图:体会细节观察对获取信息的重要性。

四、继续观察蜗牛

1、学生课后继续饲养蜗牛、并观察和记录获取的信息。

2、教师注意在学生饲养流程中就学生提出的新问题提供信息。

3、关注:饲养中是否仔细认真的观察,注意引起饲养和观察的兴趣。

4、设计意图:在饲养中获取更多的有关动物的信息。

人教版小学科学教案设计理念篇三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我们周围生活的生物是多种多样的。过程与方法分区域调查,认识多种多样的生物。

选用适合的工具对生物进行调查和记录。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校园生物的美丽。体会到用心观察会有许多新的发现,发展科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会选用适合的工具对校园生物进行调查和记录。

教学难点

知道我们的校园中大概生活着多少种植物和动物。理解校园生物是多种多样的。

教学准备

分组准备:记录本,记录工具,观察工具,调查表为整个班级准备:校园常见生物的照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意图:学生能说出名字的让学生说,如说不出名字,让学生观察动植物样子,告诉名称。引发学生调查兴趣)

二、设计调查方案

1、师:如何去调查呢

(意图:引导学生制订周密的调查计)

2、学生分组制定调查计划,汇报,师点拨:

a像科学家那样,将校园分为几个区域分别进行调查;

b要对校园生物展开全面调查,包括土壤中和曾经来过的动物;调查时不仅要记录地面看的见的动物和植物,还要搜索地下的动物,要根据所发现的动物踪迹推测哪些动物也在这里生活过。将这些发现都及时记录下来。

c用绘画、拍照等适宜的方法记录不知名的动植物;

d将调查的校园生物分为动物和植物两类分别记录,既要记录生物的名称、又要记录它们生长和经常活动的地点。

e在调查时可能会出现具有不同特征的同一种生物,比如不同花色的`蝴蝶;开黄、白、红不同颜色花的郁金香等,记录时可以都记录成蝴蝶或郁金香,也可分别记录某某样的蝴蝶;某某颜色的郁金香。

f要爱护动植物。

三、开展校园动植物调查活动

将校园划分为几个区域,每个小组确定一个区域作为调查的重点,开展调查活动,边调查边记录,尽量不要漏掉校园中的任一种动植物,鼓励学生认真记录,对认真调查的组给予加星评价。(意图:为后面形成生物种类多种多样,同种生物也具有千差万别的不同个体这样一个生物多样性的认识积累感性经验。)

四、课外延伸:对不知名的动物和植物,回家查找资料

人教版小学科学教案设计理念篇四

最近,我经常看见新闻中会播放有一些人卖青蛙,使很多青蛙死于非命,甚至有一些人还把小蝌蚪装在瓶子里卖给小朋友玩。我对此事感到非常心痛。

大家都知道,青蛙是最出色的“庄稼保护神”。一只青蛙一天可以吃60多只害虫,照这样计算,一知青蛙一个月就可以消灭xx多只害虫,一年(去除冬眠时间)就可以消灭1.5万只左右的害虫。而根据资料显示,1.5万只害虫每年会使我们损失90公斤左右的粮食。如果我们按照每人一次吃1公斤(大约20只)青蛙,就相当于损失1500公斤粮食,如果中国人每人吃一只青蛙那是一笔多大的损失呀!如果让那些捕捉青蛙的人也来算算这笔帐,他该知道自己干了一件多么愚蠢的事!

听长辈们说,以前在夏季,到处都能看到青蛙,田间地头或是小河池塘里经常是蛙声一片。在很多古人的诗词佳句里也有看到那样的美景。但是,我们这一代人,特别是生活在城市里的同学们,几乎没有人能见到那样的景象了。这是因为现在的工业垃圾使很多河水受到了严重的污染,使大量的青蛙的幼子――蝌蚪失去了基本的生活环境。还有就是那些没有良心,只顾自己眼前利益的人,把一只只正在田野里捕捉害虫的小青蛙送上了饭桌。而随着青蛙数量的减少,人们不得不使用各种杀虫药水来对付害虫,这也是新闻中经常看到会有一些毒大米流向市场的原因。这样的做法其实是人类在慢性自杀!

我要为小青蛙向人类呼吁:请您手下留情,为了人类的子孙后代,保护“庄稼的守护神”――青蛙吧!

人教版小学科学教案设计理念篇五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增强对动物特征进行探索的兴趣,获得对有生命的物体多样性的认识。

2.通过回顾观察过的动物,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了解新的观察内容。

3.会查找、交流、汇报对动物的观察结果。

教学重点:观察动物的生活,能有目的地查找有关资料。

教学难点:能系统地描述观察到的结果。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猫、鸽、甲鱼、青蛙、金鱼、蜻蜓等动物的图片。

学生准备:观察记录。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回顾已往观察过的动物。

师:“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已经观察过蜗牛、蚂蚁和蝗虫,也观察了蚕的一生。它们的基本需要、生长变化过程、怎样繁殖后代?怎样运动?怎样对环境变化做出相应的反应?”

2.请学生说说平时见过的动物。

师:“那么,你们平时见过哪些动物?”

二、探究内容:

1.观察动物。

师:“这些动物有什么特点呢?它们是怎样生活的呢?”(让学生说出一

种自己最了解的`动物,可以说这种动物有趣的事情,也可以说它怎样生活,有什么特点。)

2.小组交流。

“它的身体分为哪几部分,各个部分是什么样的?”

“它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

“它有哪些基本的生活需要?”

“这种动物的食物是什么?从哪里获得食物?它也排泄废物吗?”

“这种动物的生长发育经历了哪些过程?”

“这种动物怎样繁殖后代?怎样运动?”

“这种动物会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吗?怎样反应?”

(可用游戏方法进行教学,由一小组进行描述所观察的动物,其他小组猜该动物的名称。)

3.对各小组汇报进行自评和相互评价。

三、全课总结。

四、课后拓展。

你还能了解更多的动物吗?

小学科学上册《滑轮兄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