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教案>最新幼儿园小班数学拼图教案(大全5篇)

最新幼儿园小班数学拼图教案(大全5篇)

时间:2023-09-25 13:51:02 作者:字海 最新幼儿园小班数学拼图教案(大全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小班数学拼图教案篇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用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数序,能认、读、写1-5各数,并注意书写工整。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动手操作和认真书写的习惯。

3、利用“野生动物园”图,使学生初步感知“用数学”的乐趣,同时滋生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良好愿望。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好数学的愿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引入:

老师这儿有一幅美丽的图片,想不想看看?(出示课件)

二、实践探索,合作交流:

(一)从具体的人或物的数量抽象出数。

1、从这幅图上你看到了什么?各有几个?请你和你的同桌小声地说一说。

2、谁能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各有几个?相机认识1-5这些数。

3、图上还有哪些物体的个数可以用“1-5”这些数来表示?

4、引导学生再次认读1-5这些数。

5、师:这里是小动物和谐、幸福的家园,当你来到这里参观游玩时,你会怎样做?(进行环保教育和爱护小动物的教育)

(二)深入体会数序。

1、数小棒。

教师操作:手里拿一根小棒,问用数字几来表示?添上1根是几根?用数字几来表示?……

2、摆学具(圆片)

摆出相应数量的学具。(1-5)

3、口答:看谁回答又快又好。

1的后面是几?3的前面是几?……

(三)学习1-5的写法

师:刚才我们已经认识了1-5这些数,怎么写才能既规范又美观呢?

1、说说1-5各数像生活中的哪些东西?

2、学习写法:

儿歌:1像小棒斜着放,2像小鸭水中游,3像耳朵听声音,4像小旗迎风扬,5像弯弯衣帽钩。

(1)教师示范(2)学生试写(3)师生点评

三、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1、举字卡游戏。

教师说数,学生举字卡。

2、摆小棒游戏、。

用2-5根小棒摆出图形。

3、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个数还可以用1-5来表示。

四、全课总结,点明内容。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幼儿园小班数学拼图教案篇二

活动目标:

1、在观察、操作中感知各种动物的特点。

2、乐意参加操作活动,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范图;各种小动物的拼图。

2、幼儿用书人手一本。

活动过程:

1、观察完整的小动物拼图。

教师出示完整的小动物拼图。宝宝们,你们看,老师带来了什么?“你们认识它们吗?

引导幼儿跟每个小动物问好。

2、小动物变魔术。

教师出示小猴子拼图:小朋友们看,小猴子来变魔术了。请幼儿闭上眼睛,教师用神秘的`变魔术的动作把猴子的身体故意变掉,贴在黑板后。变魔术的游戏可真好玩,其他两个动物:狗熊和大象也想来变一变。教师用同样的方法把狗熊和大象的身体也变到黑板后。

呀,现在小动物只剩下头了,咦,他们的身体变到哪里去了呢?请小朋友再闭上眼睛,我们再来变魔术,把小动物的身体变回来。

教师把黑板转过来:瞧,小动物的身体变回来了,可是,到底哪个身体是哪个小动物的,我有点搞糊涂了,小朋友来帮帮忙吧。

教师请个别幼儿把动物的头拼到相应的身体上,并进行集体验证。

3、幼儿操作活动

(1)幼儿操作幼儿用书44页,请幼儿把动物的头和身体连线。

(2)找找右边的一部分身体是哪个小动物的,并连线。

4、评价

检查自己的操作纸上的作业是否正确。

表扬书面整洁的幼儿。

活动反思:

数学能为幼儿动手、动口、动脑,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创设最佳情景,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调动幼儿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身心潜能,省时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同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心理素质,使智力和非智力品质协调发展。引导幼儿在“玩”中学,“趣“中练,“乐”中长才干,“赛“中增勇气。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组织纪律性。

幼儿园小班数学拼图教案篇三

一、活动目标

1、感受操作活动的乐趣,尝试与同伴配合操作材料。

2、在游戏中探索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比较多少和一样多。

二、准备

1、对应的两个物品(碗、勺、盘、叉等)若干组。

2、猫、狗、猴、兔及鱼、骨头、桃、萝卜若干套。

3、小熊头饰一个。

三、重难点

学习运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比较多少和一样多。

四、设计思路

一一对应是比较物休的集合是否相等的最简便、最直接的方式。通过一一对应,不仅可以比较出两个集合之间量的大小,更重要的是还可以发现相等关系,这是幼儿数概念产生的一个关键性步骤。活动让幼儿通过操作材料来发现一一对应的方法,并通过一一对应的方法去发现两个物体集合之间多、少和等量关系。一一对应地比较出两个集合之间的数量关系是一种不经计数比较的前数概念,因为它并不依靠对数的理解,相反,它是这种理解的一个基础。因此,在活动中教师不向幼儿传授一一对应的方法,而是让幼儿自己去发现,这有利于幼儿认知结构的发展,有利于他们以后对数概念的理解。

整个活动就是一次角色游戏,教师和幼儿在游戏的'互动中通过帮小熊准备客人的食物和餐具来探索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完成重难点的掌握。教师没有直接告诉幼儿该如何做,而是引导幼儿在宽松、愉快的情景氛围中自己解决问题,努力建构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

五、活动过程

1、创设氛围,引出活动。

2、幼儿操作,探索一一对应的方法。

(2)幼儿操作,教师观察。

(3)集体检查:什么食物少了?你是怎么发现的?

(4)教师小结,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记录结果。

3、小组操作,感受一一对应的方法。

(2)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3)讨论:哪一件餐具少了?那一件多了?

4、请幼儿吃“点心”,感受成功的快乐。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选自主题五:我的动物朋友中的次主题三能干的小动物。

小班语言故事《小熊请客》是优质课评比时选的内容,通过第一轮教学,发现孩子兴趣还是挺高的虽然这个教材很老了,在活动中,我先让孩子们讨论会请谁?通过食物大部分幼儿都能猜出。然后让幼儿学习故事,知道有礼貌的重要性。表演游戏时大家很兴奋。在新课标、新理念的支撑下,我对这一课的教学也做了一些尝试,发现效果还可以。

幼儿园小班数学拼图教案篇四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双脚并拢、自然向上纵跳触物的动作,通过动作练习达到锻炼下肢的目的。

2.遵守游戏规则,激发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3.学会与同伴协商合作游戏

4.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学会团结、谦让。

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掌握原地纵跳触物动作的技能。

2.活动难点:在原地纵跳时能够身体各部分协调动作。

3.指导要点:以教师讲解、正确示范动作的方法,引导幼儿掌握原地纵跳触物动作的技能。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经知道小猴喜欢吃桃。

2.环境准备:

(1)在活动场地上悬挂不同高度和颜色的桃子。

(2)篓子2个。

活动过程

(一)准备部分

1.教师做猴妈妈,带领猴宝宝们来到果园里游戏。(绕场跑圈)

(1)听音乐进行走跑交替。

(2)模仿小猴动作做“猴操”。

(二)教学与练习部分

1.练习原地纵跳触物的动作。

(1)引导幼儿发现桃树。

师:小猴子们,玩了这么长时间,你们肚子饿不饿呀?那我们一起来看看,有什么好吃的?

(2)引导幼儿思考摘桃子的方法。

师:有这么多好吃的桃子,你们想吃吗?可是桃树这么高,怎么才能摘到呢?

(3)幼儿练习向上纵跳,鼓励幼儿往高处跳。

师:那我们现在就来练习向上跳的本领,本领练好了,我们就能吃到甜甜的桃子了。(幼儿练习,教师鼓励幼儿尽量跳得高点。幼儿的站位:半圆)

2.游戏“小猴摘桃”。(幼儿分组练习)

(1)师:现在你们本领练好了吗?那请你们去摘好吃的桃子吧。

(2)幼儿来到桃树前,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向上跳起把“桃子”摘下来。

师:小猴子们在摘桃子的时候,有些跳的不够高,摘不到桃子,为什么?

3.在游戏中发现纵跳动作要领,引导幼儿学习同伴的动作。(幼儿再次练习)

师:刚刚我们练习摘桃子的时候有些小朋友没有摘到桃子,哪个跳得高摘到桃子,请你来摘一摘。

(1)教师请有摆臂动作的幼儿师范,引导大家观察他的手臂动作。

(2)幼儿练习双脚并拢,用力摆臂带动身体向上。

(三)结束部分

1.听音乐做猴子张望、甩臂、弯腰、洗澡、游水等动作,进行肢体放松活动,放松动作结束后收拾场地,离开场地。

教学反思

本活动的目标是初步学习双脚并拢、自然向上纵跳触物的动作,通过动作练习达到锻炼下肢的目的;遵守游戏规则,激发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由于场地的限制,就找了两根固定棍子来固定绳子。游戏开始时,设计了全班幼儿都能够触碰到的高度,目的是先给予孩子自信心,也为后面的跳跃触物打好基础。随后逐渐增加高度,在第三次增加高度时,就可以看出孩子们的水平,有的.孩子由于身高限制,导致在跳跃触物的过程中没有能触碰到绳子,而身高较有优势的孩子能达到目标。这也给很多没能触碰到物品的孩子打击了自信心,在后面环节失去了信心和兴趣,都处于发呆观看现状,于是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及时的更改了教学环节,将根据幼儿的能力水平将孩子分成了2组进行练习,这样大大提高了刚刚没能碰到物品的幼儿的自信心。

从这活动总结到,教师不能总是死板的根据教案环节一步一步进行活动教学,要根据活动过程中孩子的表现适时的调整活动方案,以便更好地能帮助孩子达到活动目标。

幼儿园小班数学拼图教案篇五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练习两手两膝着地向前爬行。

2、能动作熟练地钻过山洞,跳起摘桃,培养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弹跳力。

3、指导幼儿遵守游戏中三项规则,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

活动准备:

桌子四张,垫子四条,小篮子四只,桃子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1、带领幼儿跑步进入活动场地,做热身操。

2、导入:

秋天到了,花果山上的`桃子都成熟了,现在让我们变成小猴子一起去摘桃子好不好?

3、介绍游戏玩法:

幼儿分四队站在起跑线后,游戏开始,教师发出信号,各队第一个幼儿向前跑去,两手两膝着地爬过山洞,跑到横竿下,双脚向上跳起摘一个桃子,转身直接跑回,将桃子放进小篮拍第二个幼儿的手,站到队尾,依次进行,最后以先摘完桃子的队为胜。

4、注意事项:

(1)为提高幼儿练习的积极性,可让幼儿第一次去给树捉虫,第二次再去摘桃子。

(2)注意对不遵守规则的幼儿及时纠正,对比赛中不遵守规则而取胜的一队可不予表扬,而要指出问题后重新比赛,以示规则的严肃性。

(3)应提醒幼儿在桌下钻爬时注意安全。

5、练习法:

教师带领幼儿游戏2――――3遍,及时纠正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出现的错误。

6、放松结束:

好了桃子摘完了,小猴子们高不高兴?那就让我们一起随音乐跳起来,来表示一下我们高兴的心情吧。

幼儿随音乐做放松活动,然后随音乐回活动室,结束。

活动反思:

在游戏开始时,设计让幼儿练习爬、钻、跳,走平衡等技能动作的环节,纠正过后没有给幼儿多加练习的时间,这一点很关键,在以后的教学中必须及时改正,应先让幼儿在第一环节热身时就练习一次,然后再进行游戏,游戏中若出现问题应及时纠正,并再次进行个别尝试。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