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心得体会>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心得(实用15篇)

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心得(实用15篇)

时间:2024-01-08 07:25:13 作者:XY字客

写心得体会需要我们对自己的经历进行细致的观察和思考,以客观的眼光对待自己的成长和进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心得体会

中国古代有许多名门大族都有成文的家规家训,其后人无论是平民百姓,还是达官显贵,都会相对遵纪守法,这其中家风的影响力不容小觑。因为这些族人从小就耳濡目染,良好的家风对他们有着润物无声的教化作用,同时,有明确文字记载的家规家训对他们有着强烈的道德约束力。今日,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形势下,加强党员干部家风作风建设,这些传统资源无疑都是值得借鉴和学习的。

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人生的光阴若白驹过隙,然而总有那么一些人、一些事如鎏金石刻般,虽经时光河流千百年的冲刷,不但没有流逝,反而越发弥足珍贵。这其中,就有那些充满温情和智慧的家风故事,其所蕴含的传统与美德,融入语言,汇入血液,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核。今日看来,这些优秀传统家风依然可以为党的建设和国家发展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

父子相传,精神相继。父母是子女言传身教最好的典范,为人父母树立道德上的典范,养成良好的家风,最受益的人恐怕就是至亲骨肉。宋代名臣范仲淹一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被纪晓岚称颂为“行求无愧于圣贤,学求有济于天下”,自身立言立德的同时,对子女教育亦非常严苛。在良好家风的熏陶下,其子女也得以传承父辈精神,为后人所称道。

彭玉麟戎马一生,充满传奇,他为清朝中兴立下汗马功劳。然而,他一生曾六辞显官:他曾因习于军营而疏于民政,请辞安徽巡抚;以不懂漕政、性情褊急、见识迂愚为由,请辞督掌八省的漕运总督这一“天下第一肥缺”;曾在四年间连续四次请辞兵部尚书……危难关头,彭玉麟总会临危受命,而后功成身退,从不贪恋权力。

彭玉麟廉洁奉公,虽居高位,却始终坚持“不要钱”的生活准则。他曾将7年间所得养廉银二万一千五百余两,分文不取,全数上交国库充作军饷。在权贵当道、横行的清末,彭玉麟成为一个罕见的清廉、正直、淡泊的名臣。

不仅严以律己,彭玉麟对待子女亦非常严苛,从家书中可以看出其良好的治家风范。当得知儿子修葺旧屋花费不少时,彭玉麟“谕子”书中写道:“以起屋买田,视作仕宦之恶习,己身誓不为之……不料汝奢靡若此。”“今小民庐舍被焚,归无足蔽风雨者,官员亦多贫乏,兵丁欠缺粮饷……小子狂妄,使予赧愧!”他还曾劝诫儿子“习勤保家声”:“今后当痛自改悔,锐志向学,慎勿享馀荫,以为衣食饱暖无所忧,便学走马王孙故态,盖自堕落之不足,而堕落其家风也。”

不仅对子如此,彭玉麟对亲属亦多有要求,他写信给弟弟告诫其不要任人唯亲,结党营私:“用之则引私人,结朋党,于国事无补,徒糜国库……恐其违法,而有私情屈逆吾心,不能正法。”

要想为子孙后代树立良好家风,首先得自己行得端正,坚守原则。自己作出典范,无论是在多么恶劣的政治环境中,始终保持清廉本色,这才能够成为后人的榜样。现在的党员干部也要先做到自身过硬,这样才能正人正己。同时,家风也需要有意识的养成,对子女亲属的不当行为要时常提点,才能及时矫正,筑牢思想防线。

家风的力量总能穿越时光,发挥出令人惊叹的道德引导力和约束力。家风家训家规,或刻于石碑之上,或镌于牌匾楹联,或传唱诗词之中,其影响力早已超越有形,于无形无声处指引着子孙后辈向优秀先辈看齐。有些家风已传承几百年,如明朝太仆寺卿何以尚所相传恪守的何氏家训,500年间不曾断续,教化早已超出本家族人,对当地整体民风民情亦有着泽润之效。

何以尚历任明朝户部主事、南京大理寺丞等,官至太仆寺卿。他一生为官清正忠诚,敢于与当时的权臣严嵩的行为做斗争。何以尚之所以能够刚正不阿,与其家族家训有着密切联系。

早在明朝初年,何家就制定了《何氏家训十二则》,从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敬祖、敦族、为善、守成等12个方面,教育子孙忠孝、清廉、正义。何以尚的父亲何世锦孝行出名,对子女的教育也很严格,他在庭院悬挂“非仁毋为,非义毋行,夙夜匪懈,无忝尔所生”的训辞匾额,并一再力戒后人“但为天子官,勿为私家官,但为庶民官,勿为子孙官。”

何以尚中举后,乡民在村中旌善亭举行了一个隆重的庆贺仪式。庆祝之时,何以尚建议拟些村规民约,以改变村风,弘扬正气。于是在其父的主持下,拟定了《乡约十条》挂于亭中,并更名亭子为“乡约亭”。历经460多年,“乡约亭”一直完整地保留至今。何以尚的一生都在忠诚地践行着何氏家风,在其告老还乡时,朝廷封赐玺书称其“承家节操,澡行诗书;宏猷末试,终养归休;教子以孝,而作之忠。”

“村中子弟务宜礼教修明而后文人蔚起,人才辈出,簪缨继美,登科甲之荣。村中子弟务宜读书积善,正心修身,弘扬文章报国,忠孝传家风。崇尚节俭以养廉,厚储资财以育才养贤……”这10条乡约与何氏家训一起,成为传承何氏家风的精神纽带,从此该乡中秀才、举人的,在兴业县居榜首,自明嘉靖至隆庆、万历三帝就有12人中举。纵观历朝历代何氏族人,不论文治武功,始终遵法纪守规矩,为民者鲜有违法犯罪,为官者均清廉正义。

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教育活动经典心得

什么是家风?我理解家风是每个家庭祖祖辈辈总结积淀的生存、生活经验。在农耕社会,勤俭持家、尊老爱幼、以善待人、平安是福、忍让为安等是大多数家庭的共识;在文化素养较高的家庭讲究耕读传家、好学上进;在经营商业流通的家庭把和气生财、诚信为本作为家训。这些都是积极向上、具有正能量的家风。当然,还有的家庭横行霸道、恃强凌弱、坑蒙拐骗等,这是坏家风。

在一个家族、一条血脉、一个姓氏从古至今的兴衰变化中,家风和遗传因子一样起着主导作用。我们在历史上看到,有的家庭因为战争、灾害、政治等外部因素家破人亡、流离失所、背井离乡,但是只要有一个人在,这条血脉还会延续、崛起,繁衍生息、以至兴旺发达。而有的家庭富可敌国,富贵一时却很快轰然倒塌,家破人亡,走向衰亡。究其原因,一个家庭的兴旺发达不在于一时的富有,不在财产的多少,而在于良好的家风。我们不可能永久代替子女做事,却能够帮助子孙后代懂得如何做人做事。使得一代更比一代强。

家风靠家教,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姓氏、一条血脉环环相扣的链条中的一环,继承先祖遗风,把自己这一环抓好,并且从幼小的孩子抓起,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把良好的家风融化在子女的心灵和血液之中,使其懂得如何做人做事,这是一代代祖宗的希望,也是使血脉永久延续的根本。

家风是变化的。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外甥看老舅,侄女看亲姑。看什么?就看他们如何做人做事。把看到的故事在家庭成员中交流、探讨,吸取其中的经验教训,这就是学习、观摩的过程,就是充实、调整自己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做人做事的体验变成准则,变成思想观念,变成自觉,左右着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即使外人不让你那么做都很难。家庭每个成员的共同自觉,就是家风。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一个社区、村落中的大部分家庭共同认知的家风内容,就是村风;一个社会共同认知做人做事的原则就是民风。民风也是一种文化在其人民中的共同表现。民风的水平决定着一个社会的文明水平。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中,就包含了无数家庭优秀的家风,先哲们经过仔细观察、深入思考、高度概括优秀家风形成的《弟子规》,把优秀家风具体化,条规化,称之为“圣人训”,作为自己家庭和全社会的行为规范。这些规范经过历史的横流不断冲击锤炼,至今仍显示出无穷的魅力。

优秀的家风并不是高深、玄奥,令人感到不着边际的大道理,严格的说,只是一些做人做事的基本常识。关键是要把这些常识性的东西变成每个家庭成员的自觉。

产生于四千多年前到五千五百多年前的世界四大古代文明,如今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古埃及文明、巴比伦文明、古印度文明已经衰落,而中华文明其所以能够绵延至今,就是因为以儒释道文化为根本,并包容其他文化的精髓融入在每个家庭,世代相传的结果。这也是中华民族复兴的最大软实力。

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农民心得感想

家风,是一个家庭的风气、风格与风尚,不仅承载着祖祖辈辈对后代的希冀和厚望,也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的民族之风。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我的爷爷就是一位具有家风传承的人,他的家风,写在毛笔字间、摹在油彩画里、蕴在收藏盒中,也潜移默化间“刻”进我的心里。

爷爷的毛笔字间,书写着正直做人的“准则风”。爷爷的毛笔字写得很好,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多次获得县里书法比赛的大奖,每逢过年的时候,村子里很多乡亲都会带着丹纸上门找爷爷写对联。每年寒暑假在爷爷家的时候,他都会教我写毛笔字,一横一竖、一笔一画,手把手教我。有一次我写到一个“君子”的“君”,下面有个“口”字,写得不方不正,爷爷看到后严厉地批评我:“从这个细小的事情看,书法跟做人一样,一定要横平竖直,端端正正,别说是一个‘口’字,一笔一画都得认真去写。”自那以后,我每次下笔前,都会先想一想爷爷的教诲,一撇一捺,也要看个十遍八遍,斜了没有?歪了没有?爷爷的家风,是字里行间的堂堂正正,是正直做人的准则。

爷爷的油彩画里,描摹着乐观向上的“生活风”。爷爷非常喜欢画画,在当老师之前,曾是公社里的宣传干事,经常拎着油彩颜料,到公社的宣传栏手绘黑板报和宣传画。听奶奶讲,家里请木匠做了新饭桌,等涂完漆后,爷爷就拿出自己的画笔和颜料,在饭桌上画满鸡、鸭、鱼、肉。“人啊,都要活在希望中。虽然一年到头也吃不上几回肉,但是看着饭桌上的‘大鱼大肉’,每顿饭都得多吃几个馒头。”爷爷的话语之间充满了乐观和豁达。后来,日子越过越好了,爷爷却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病,记忆在一点一点消失,话语越来越少,行动也变得迟缓,但他始终坚持着作画。初升的太阳、执着的向日葵、风沙中的胡杨……一幅幅油彩画,画满了爷爷心中的希望。爷爷的家风,便是对生活的乐观和希望。

爷爷的收藏盒中,蕴藏着朴实无华的“家国风”。自打我记事以来,就知道爷爷有个小盒子,但爷爷从来没有给我看过,我还常调侃爷爷是个“小气鬼”。我读高中的时候,爷爷去世了,和父亲整理爷爷遗物时,打开了那个收藏盒。里面装满了大大小小的毛主席像章和不同版本的党章,有北京火车站像章,解放牌汽车像章,毛主席74岁诞辰像章。父亲跟我说,其中两个像章是爷爷花了5块钱买的,那时候爷爷一个月的工资也才18块钱,为此一家人那个月没吃饱过饭。盒子的最下面还有一个泛白的牛皮纸信封,里面装着爷爷的入党申请书,字迹已经有点模糊不清,纸张也破旧不堪,但依然叠得整整齐齐。那一刻,我明白了,爷爷的家风,更多的是一个普通老百姓平凡而又朴实的家国情怀。

如今,爷爷离开我已经十年了。十年来,我读完大学、入了党、参加了工作,更读懂了爷爷的“家风秘笈”。虽然很多东西、很多事情都在改变,但爷爷的家风一直陪伴着我,指引着我,上前去。

年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心得体会

我这次很高兴能细心坐下来聊一下自己的家教心得。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是每个家长的精神寄托。培养孩子积极向上,健健康康的成长是我们家长的最大心愿。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播种思想,收获行为;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命运;所以习惯的好坏决定孩子的命运,影响孩子一生。

现在孩子是学习时期,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成功的开始。小到平时的日常起居,言行举止,大到学习安排,都应该和孩子讲清要求,做好监督。平时发现不良倾向,要及时指出,要有耐心,有恒心。习惯是一天天积累起来的,不是一天一夜就做成的。良好的习惯可以终生受益。

1,培养孩子的生活习惯。让孩子要严格遵守作息时间,定点起床,定点睡觉。保证孩子有充足的睡眠,才能保证孩子上课能认真听讲,精力充沛。

2,培养孩子自己动手自己检查的习惯。老师布置的作业,要求孩子先完成作业,完成后让她自己检查,家长跟踪指导。充分调动孩子自己动手的习惯,千万不能给孩子惯成家长先检查作业的习惯,避免孩子对家长检查作业的依赖。

3,培养孩子课外阅读的习惯。作业完成后,可以让孩子多读些课外书,例如;童话,寓言,科普类书籍等。读完后让孩子讲一下感受,不管孩子讲的如何,都要认真听,并作出表扬和肯定,这样孩子的阅读兴趣会更浓。

4,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现在孩子还不能认真对待书写,写字的质量只是依赖于自己作业完成与否。所以我们家长要认真监督好孩子的书写问题。孩子如果认真对待书写,往往也能认真对待学习。家长一定要严要求,多鼓励。记得老师让孩子在试卷上签家长意见,我只是简单潦草的写了些,孩子却有了把柄,说:你还让我写好字,你看你给签的名字都这么潦草。因此我觉得孩子说的对,以后我定会用心去做,以身作则。不然只会干扰孩子,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

5,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习惯。每个孩子都是对事物充满好奇,爱问个为什么?这说明孩子在思考,在动脑筋。要重视孩子提出的问题,鼓励并帮其解答。回答时不能含糊其辞,不然孩子慢慢就不问了。所以我们家长都应该多鼓励孩子提问题,孩子的智慧可以说是在各种问题中积累起来的,越积越多,慢慢的懂的就多了。

6,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性格。我的孩子虽然性格有点内向,但是做起事来急躁的很。安排的不论是作业还是其他事情,她都是急急忙忙,不论对与错。所以这样我认为不好。容易养成孩子的不认真,不细心。记得一次,孩子考试数学得了98分,回来我一看试卷,就问怎么回事。难道你不会吗?她吞吞吐吐说会,所以我明白了,都是做题太急躁了,又不知道细心检查。因此良好的学习性格也是学习取胜的法宝。

总而言之,良好习惯的形成和发展,与家庭很大关系。作为家长,我定会在今后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改正很多在家庭教育方面的陋习,让孩子在良好的习惯氛围中茁壮成长。

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心得体会

在我的家,我的祖辈们虽然没有把家风家训写下来贴在墙上,但都在通过他们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现在总结起来,主要有下面几个方面:“以爱兴家、以德治家、以勤发家、以俭持家”。

“以爱兴家”

所谓“爱”,就是仁爱、慈爱、大爱。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爱国和爱家。爸妈对我进行爱国主义熏陶,是从学习历史入手,买一些诸如《上下五千年》这样书籍给我看;戴红领巾的时候给我讲解红领巾为什么是红色的;到北京去旅游,带我去天安门广场去看升国旗,唱国歌;出去旅游时,只要时间允许,参观当地的博物馆也是我们的项目之一,让我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祖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有时候让我一起看《新闻联播》,引导我关心国家大事,感受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增强我的民族自豪感。在奉献爱心方面,爸妈鼓励我为地震灾区捐款,为贫困山区的儿童捐衣捐物,在挑选捐赠物品时,教育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挑一些品质好些的物品捐出去。记得小时候我们住的老小区楼下的柴间里住着一家外来打工人员,那家的小姐姐每天放学都是趴在一张椅子上写作业,既影响脊柱发育又影响视力,爸妈就跟我商量,是不是能把家里暂时还用不到的小书桌送给她,当时我心里虽然不太乐意,但在爸妈的劝说下,最后很开心地一起把桌子搬到小姐姐的家里。后来我们两人成了好朋友,经常来我家玩游戏、看动画,正所谓“授人玫瑰,手留余香”。

“以德治家”

所谓德,就是道德修养,要培养孩子一生受用的良好道德品质。古人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不义之财勿取,合理之事则从”,说的就是一种好品质。“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品格,播种一种品格收获一种命运。”良好的品格将使孩子受益终生,正所谓“积善能裕,怀德惟宁”。从小父母就教育我要做一个孝顺、善良,礼貌,诚信的人。

“百善孝为先,孝敬无底线”。爸妈通过他们的言行对我这方面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爸妈总是对我说,孝顺孝敬,没有顺没有敬,哪来孝?对长辈首先是顺从,要让他们顺心,感觉到被人尊重,只要不是原则性的大问题,尽可以由着他们来。爸妈还常说,孝敬无底线,就是说对大人尽孝道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没有终点,只有起点。爷爷生病住院期间,我们全家利用国庆假期夜里开车去江苏看望照顾他,由于堵车在高速上过了一夜,第二天早上照样毫无怨言开开心心地赶到医院,忙前忙后地照顾老人。平时只要有时间,爸妈就带着我回老家,带着礼物去看望照顾爷爷奶奶。父母平时孝敬老人的一言一行都被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让我觉得孝敬长辈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处世以谦让为贵,做人以诚信为本”。从小爸妈就教育我要诚实守信,因为它是做人的道德底线。记得有次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爸爸问我最近单元测验过没有,那次检测考得不好,我怕受到批评,就撒了谎。后来爸爸从微信群里知道了测验的情况,就及时找我好好沟通了一番:“成绩下降了还可以通过努力东山再起,而一个人的诚信一旦出了问题,就会失去别人的信任,后果很严重”。通过这次教训,我对“人而无信,百事皆虚”这句话理解得更深刻了。

“以勤发家”

古人云:“传家两字曰读与耕;兴家两字曰俭与勤”。平时看到爸妈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和下班回家操持家务的忙碌情形,对我也产生了良好的影响。爸妈要求我力所能及的事情自己做,家务活也要承担一部分,比如扫地、洗碗、叠衣服之类的。不要沾上“公主病”,所谓“女孩要富养”,在我们家提倡的是“精神方面的富有”。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在学习方面,爸妈注重培养我“勤奋刻苦”的学习习惯和“锲而不舍”的“钉子”精神。为了提高艺术修养和综合素质,我先后参加了诸如“美术、舞蹈、声乐、游泳”等兴趣班。爸妈的'初衷不是怕我输在起跑线上,而是怕我变成“书呆子”型的“学霸”。但报兴趣班时我们遵循两个原则:一是自愿,二是持之以恒。因为路上的车马劳顿也很累,家长不仅费钱,也要花时间陪伴,双方都要有点“勤奋刻苦、持之以恒”的精神,才能一路坚持下来,有所收获。

“以俭持家”

俗话说:“成由节俭败由奢”、“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所以,爸妈经常教育我节约用水、节约用电、节约用文具,选择耐用实用的学习用品,穿大方简洁的服饰,不乱用零花钱。每年给我的压岁钱,叫我自己管理,自己支配,教育我“钱要花在刀刃上”,从小培养我理财的意识。

当然节俭的好习惯也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特别是在当今物质丰富,独生子女的大背景下,形成勤俭节约的思想,还是要用点方法和心思的。记得我小时候喜欢在卫生间开着水龙头玩水,教育了多次收效甚微。有一天我又在洗手间玩水,爸爸跑去偷偷把总阀门给关了,并告诉我说水被我玩没了。过了一会儿,我渴了要喝水,爸爸说没有水喝,水被我浪费掉了。这样我渴了半天,觉得很难受,让我切身体会到节水的重要性和浪费的严重性。在我家的楼顶的露台上,我们开辟了一块小菜园,爸妈经常带我一起翻土、播种、浇水和除草,这个过程不仅让我了解植物生理和植物栽培的相关知识,而且让我真正理解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涵义。

“以爱兴家、以德治家、以勤发家、以俭持家”,我们家的家风,承载的不仅是规矩,更是一个家族的历史和文化,它似一坛深厚的老酒,散发着那沁人而又浓厚的清香……“家风正,则后代正,则源头正,则国正。”家风似一盏灯,照亮我前方的路,家风似一条路,伴我走向光明。

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心得和启示

得悉征集“家风”文章,一下子又触动了我那根敏感的思乡神经,思绪一下子回到了那个偏远的黄河岸边的河南老家小农村,仿佛回到了年迈的母亲身边。风雨无情,霜雪老人。而今的母亲已是满头白发,年事耄耋。母亲的芳华不再,母亲的母爱更深,母亲勤劳简朴的家风伴我成长,并滋润我的一生。

儿时的记忆,没有被风霜磨蚀,没有被岁月尘埋,而是愈来愈清晰,愈来愈光亮,愈来愈牢牢地镌刻在我的灵魂深处,历久弥新。儿时的我很不懂事,虽然是个男孩子,却也在过年的时候没有出息地跟母亲哭闹着要新棉袄。母亲为了能让我大年初一穿上新棉袄,在微弱的油灯下密密缝制。初一一大早有人来拜年了,我的新棉袄也做完了。那时的我只有欣喜、只有跳跃、只有和小伙伴们穿新衣戏耍的快乐,却不曾想到母亲的辛苦,不曾想到母亲手头的拮据,更没有对母爱深层次的理解。

我家祖祖辈辈是农民,只是到了我这一代才“出息”了我这个大学生,成为名副其实的“城里人”。我小时候生活在河南黄河滩头,是母亲把我们三个孩子养大。家境虽然贫困,但母亲以她高远的眼光供孩子们读书。读高中,而且是在县城一中读高中,那不仅是我们一家的骄傲,是我们整个村子里父老乡亲的骄傲,即便是在整个公社也是凤毛麟角,一大新闻。高考前夕,母亲听我说想买一套《数理化丛书》,从箱子底部拿出一个布包,打开一层又一层将里面的钱全部给了我。这钱,我拿在手上,沉沉的、暖暖的,可是我的心里却是酸酸的。这钱,对于我们家来说,可是一笔“巨款”,是母亲省吃俭用多年积攒下来以备“不时之需”的。

我在外地读书的时候,每次从学校回家,母亲总是做最好吃的给我带上。在吃饭都成问题的当时,能吃上白面馒头是极大的奢侈,是一种高消费,白面馒头是只有过年才会有的食物。我后来才知道,那用的是母亲避开“节俭大王”爷爷偷偷给我节俭了一年才积攒下来的“细面”。在我的爷爷看来,吃小麦去了皮的精粉“八五面”是有罪过的。我离开村子返校的时候,母亲站在村口挥手送我的那个瞬间,成为我心中永恒的风景。母亲将那个贫穷的小农村的村口,站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挥成了一抹七彩的虹。

母亲是个勤勉的人,是个节俭的人,是个吃苦耐劳的人,是个孝敬老人、和睦邻里的人。在穷困的黄河滩头一个人担起养育三个孩子、照顾两位老人的重任,还要下田种地,其生活之艰难可想而知。现在日子好了,吃穿不愁了,但母亲依然秉承着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作风,并感染着自己的孩子们。我和弟弟妹妹都在“润物细无声”中不知不觉地受到家风的浸润。我不排斥时尚,我不反对新潮,我不讨厌名牌,我也不会把自己装扮成一副穷酸模样。但我崇尚节俭,反对骄奢;崇尚勤勉清廉,反对铺张浪费;崇尚仁爱宽容,反对欺诈霸凌;崇尚勤勉耕耘,相信播种就有收获。清贫、恬淡、勤奋、上进已成为我的生活习惯,并将为之坚持一生。

母亲节俭的故事太小太小又太多太多,不胜枚举;母爱宽厚仁慈的情怀感人至深,无从言表。今天,当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用笔触及母亲、母爱、家风这个话题,原本积聚在内心的千言万语难以倾诉,而眼泪却一触即发,朦胧了我的双眼……母爱如泉,滋润我的成长!家风似海,涵养我的一生!

中华民族历来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古语有云,“天下之本在家”。习总书记说,“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我有一个家,家风纯朴,家教严整,家道兴盛,家庭幸福。

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心得体会

家是浓缩的国,国是放大的家。那么,家风是什么,我理解的是一个家庭或家族长期以来形成的能影响家庭成员精神、品德及行为的传统风尚,是一种特色文化的传承。可以说,良好的家风,是家庭建设的核心,烛照着每一名家庭成员的心灵世界,成为每个人的精神源泉。

家庭是精神成长的沃土,家国情怀的逻辑起点在于家风的涵养、家教的养成。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为基础,以治国平天下为旨归,把远大理想与个人抱负、家国情怀与人生追求熔融合一,是古人的宏愿,亦是今人传承家风和家教的本分。

好的家风,胜过万贯家财。孩子的世界是简单的,他们的行为和价值取向最容易受到家庭的影响,如果孩子从小缺少良好家风的熏陶,从小缺乏正确的价值涵养,将来又如何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足,乃至干有所成?所以,先贤们历来重视家风家训。

北宋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司马光撰写《训俭示康》家训,教育儿子及后代继承发扬俭朴家风,永不奢侈腐化。“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是明朝朱柏庐的治家格言。被传为佳话的“六尺巷”故事,时任礼部尚书的张英“让他三尺”,拓展的不惟街巷之宽与道德之厚,还开化奉扬了煦暖人心的佳美嘉善之家风、民风、社风。

老一辈革命家,无不严格持家、奉行清正家风。毛岸英从苏联留学回国后,毛泽东把他送到农村和工厂接地气;刘少奇长女刘爱琴读大学时回家要车接,刘少奇知道后严肃批评说“坐电车和公共汽车不一样吗”;彭德怀教育侄子:“近水楼台不得月”;李先念告诫子女:“你们谁要经商,打断你们的腿”。这些家训、家规,彰显出共产党人特有的风范风骨,成为后人宝贵的精神财富。

家风是我们立身做人的行为准则;家风是社会和谐的基础细胞。在中华文化传统中,“家”具有独特的地位,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弘扬家庭美德、树立良好家风,使家庭生活充满乐趣,更具温馨气氛,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播撒下德行的种子,是抵抗坏风气毒害的最好良剂。人格塑造家风,家风孕育人格。对领导干部而言,家风更是关系到作风能否端正、廉洁能否守住。好的家风能为廉洁奉公提供精神支撑;反之亦然,家风不正、家教不严,相互影响、恶性循环,最终会突破法治的底线、走向腐败的深渊。近年来,出现的“大老虎”及家庭式腐败现象的出现,莫不缘于此。

 

家庭家风家教建设

我家的家风是“孝”,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父母一直告诫我:百善孝为先!家风是一条应该牢记的座右铭。有了它,我们才可以在社会上立足,才能让自己走得更远!铭记家风,为自己的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踏出坚定的步伐,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家风也可以代表一个国家的风气,国家就是人民的家,这家风就更为重要了。它要靠人民地努力,遵纪守法,互帮互助,一个国家的繁荣昌盛,不仅仅是物资上的丰富。在我看来,更重要的是它的风气,一个国家、一个朝代的风气决定了它的衰与胜,只有社会风气好的国家,才能国富民强,才真正算得上是一个强国。

一天晚上,我去同学家玩,老妈与我约定的时间是七点半回家,要尊重别人家的休息时间。我与同学玩电脑,心里也一直惦记着与老妈的约定时间。还有五分钟到七点半了,我赶快与同学说再见,冲下楼回家了。老妈一开门,就给我一个大大的拥抱,夸奖我守时。这一次,老妈奖励了我下个周末一小时的玩电脑的时间。我开心极了!

希望家家户户都能够形成一个良好的家风,让家风帮助我们学会做人的道理,在社会中形成良好的风气!

家庭家风家教建设

父母的一些举动,总能影响孩子。优秀的品质,就是从中培养起来的。这就是我家的家风,它让我从中养成了许多好品质,这样的家风,值得传扬!

我的爸爸老妈从我一出生开始就为我操碎了心,但是他们没有一句怨言,老妈下班后,我总能听到她匆匆的脚步声与气喘吁吁声。老妈一手提着包,一手提着为我们准备晚餐的菜。她表现得没有特别的夸张,只是为了避免引起人家的注意,只是小声喘气。晚饭后,老妈放弃了娱乐项目,也没有倒头休息,而是帮着家里做家务活。白天姥姥干,晚上老妈抢着干,让姥姥休息。

因为我的老妈很勤劳,所以,我被她深深地感染了,每天我都跟老妈抢着做家务,忙的不亦乐乎。

这就是我家的家风――――勤劳之风,愿它常驻我家。愿那勤劳之风,飘在中华民族的上空,飘进千家万户之中!

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心得体会

弘扬家庭美德,树立良好家风,是我们每一个家庭的责任担当,更是我们党员干部的责任担当。党员干部树立良好家风,要以自己的思想道德情操,给家人一个榜样。

在x省永兴县,至今流传着大将黄克诚的家风故事。说黄老奔走革命,40多岁才有了孩子,舐犊情深较之常人更甚,但是他对子女要求却十分严格,曾给子女们立过许多家规:“你们要学革命,不要学世故。千万不可不学革命,却把世故学会了。”“你们要靠自己的努力奋斗成才,不要靠我的什么关系、后门,我黄克诚是没有什么后门可走的。”“小汽车是国家配给我办公用的,不能私用。”

何谓家风?《辞海》中解释:“家风,犹门风。指一家的传统作风、风尚。”我国是一个有着5000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崇尚操守廉洁之风。在丰富的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关于治家的经典语言,如“上梁不正下梁歪”“撒什么种子开什么花”“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治家严,家乃和;居乡恕,乡乃睦。”等等,讲的都是家风对一个人的影响。由此看来,良好的家风,犹如一棵小树成长时所需的空气、土壤、阳光、水分,只有这些具备时,小树才能成长为参天大树,才能成为栋梁之材。

有什么样的家风,就有什么样的做人态度和做事方法,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来说,家风还连着作风,影响着党风、政风。家风正则作风优、党风清、政风淳,家风不正,就容易滋生腐败。纵观领导干部贪腐的案例,大多数背后都是家风不好,妻子儿女品德不端,有人将会利用家庭的弱点作为攻击的突破口,如向党员干部家人行贿,拽其迈入贪腐之门,走上贪腐之路。

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讲的就是一个人把家庭经营好了,才能把国家治理好,社会才会和谐,天下才会太平。作为党员干部,只有树立良好的家风,才能树立纯洁的党风、政风,才能抒写亲民爱民的奉献篇章。党员干部树立良好家风,要常修家风之课。

一方面要言行一致,做好子女的榜样。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在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作为党的`领导干部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做家人的榜样,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经常自警、自醒、自律,作表里如一、言行一致的表率,做到家里家外一个样,要“立言立行”,做好子女的榜样。

另一方面要从严治家,在亲情中升华。家事不是小事,“一室不扫,何以扫天下?”对领导干部来说,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应注意抓好家风,对自己的配偶子女,经常进行政治思想与理想信念教育,一旦发现有不好的苗头出现时,要及时制止,给予批评指正,如果家人确实出现了违背党纪国法的情况时,决不包庇袒护,在生活、工作中,时时处处,带头树立好榜样。

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亲属树立正确价值观,也才能端正家风,建设新时代的家风文化,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中生根,在亲情中升华。

家教家风建设心得

什么是家风?我理解家风是每个家庭祖祖辈辈总结积淀的生存、生活经验。在农耕社会,勤俭持家、尊老爱幼、以善待人、平安是福、忍让为安等是大多数家庭的共识;在文化素养较高的家庭讲究耕读传家、好学上进;在经营商业流通的家庭把和气生财、诚信为本作为家训。这些都是积极向上、具有正能量的家风。当然,还有的家庭横行霸道、恃强凌弱、坑蒙拐骗等,这是坏家风。

在一个家族、一条血脉、一个姓氏从古至今的兴衰变化中,家风和遗传因子一样起着主导作用。我们在历史上看到,有的家庭因为战争、灾害、政治等外部因素家破人亡、流离失所、背井离乡,但是只要有一个人在,这条血脉还会延续、崛起,繁衍生息、以至兴旺发达。而有的家庭富可敌国,富贵一时却很快轰然倒塌,家破人亡,走向衰亡。究其原因,一个家庭的兴旺发达不在于一时的富有,不在财产的多少,而在于良好的家风。我们不可能永久代替子女做事,却能够帮助子孙后代懂得如何做人做事。使得一代更比一代强。

家风靠家教,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姓氏、一条血脉环环相扣的链条中的一环,继承先祖遗风,把自己这一环抓好,并且从幼小的孩子抓起,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把良好的家风融化在子女的心灵和血液之中,使其懂得如何做人做事,这是一代代祖宗的希望,也是使血脉永久延续的根本。

家风是变化的。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外甥看老舅,侄女看亲姑。看什么?就看他们如何做人做事。把看到的故事在家庭成员中交流、探讨,吸取其中的经验教训,这就是学习、观摩的过程,就是充实、调整自己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做人做事的体验变成准则,变成思想观念,变成自觉,左右着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即使外人不让你那么做都很难。家庭每个成员的共同自觉,就是家风。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一个社区、村落中的大部分家庭共同认知的家风内容,就是村风;一个社会共同认知做人做事的原则就是民风。民风也是一种文化在其人民中的共同表现。民风的水平决定着一个社会的文明水平。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中,就包含了无数家庭优秀的`家风,先哲们经过仔细观察、深入思考、高度概括优秀家风形成的《弟子规》,把优秀家风具体化,条规化,称之为“圣人训”,作为自己家庭和全社会的行为规范。这些规范经过历史的横流不断冲击锤炼,至今仍显示出无穷的魅力。

优秀的家风并不是高深、玄奥,令人感到不着边际的大道理,严格的说,只是一些做人做事的基本常识。关键是要把这些常识性的东西变成每个家庭成员的自觉。

我们稍加梳理,解读一下历史,不难发现,许多长盛不衰、地位显赫的家庭家族,度会有各自兴旺发达的秘诀——家训,又可称为家风,它贯穿于整个家庭或家族辉煌的始终。

一个家族的振兴与发达,离不开引领家庭家族走向成功者所创立的家风和家教。家风与家教的形成都会经历一代甚至几代人的积淀和努力,它总结了前世中无数家庭的得与失以及经验,结晶成为独一无二、适合自己家庭或家族实际的法宝,引领家庭或家族走向辉煌。

优良的家风形成,往往是通过创立者的建立,和几代甚至数代人的不懈努力,践行而形成的,通过父传子,子传孙,子子孙孙相互濡染的家庭教育氛围,在生活的点滴之中不断地践行,形成一种无言、无声的教诲,最为直观、最为直接、最为基本、最为经常的家庭教育,在一代又一代的践行过程中,铸就了家庭言传身教的典范,铸就一代又一代的英才。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最为重要的、无以替代的精神财富;它弥漫于整个家庭或家族之中,影响到每一个家庭成员,惠泽于家庭的成员;家风也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魂魄之所在,支撑着家庭的进步与发展。

传统中国,人人都崇尚、向往底蕴厚重、有着浓厚文化氛围的家风;这也是众多人所追求向往的目标之一。对于有着敦厚家风的家庭和家族,众多人都是顶礼膜拜,心仪向往的,甚至渴望进入那样的家族,成为其中的一员。这也是家庭和家族走向显赫和长盛不衰、兴旺发达的根本。

家庭家风家教建设

中,人们更多地关注的是“效率”“时尚”等象征“现代”与“进步”的新事物,而家风家教则被当作“传统”“封建”或者“落后”的代名词,还没来得及仔细反思就被时代抛弃了。然而,流逝的时间和生活的实践证明,我们在抛弃、遗忘家风家教的同时,也毁掉了中国传统文化赖以延传的根基,丢掉了安身立命的财富。因此,我们要“找回”被遗忘、被忽视的家风家教。在此过程中,教育所要发挥的首要作用就是唤醒国人,让大家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风家教有正确的认知,既要看到其时代局限性,也要看到其价值和作用。这里的关键是要把关于家风家教的认知贯穿并融合到国民教育的各个层次,让每一个中国人都深谙家风家教的重要性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关于家风家教的悠久历史。

二、通过教育,矫正当前家教重智识教育而轻德行涵育的偏差。家风是家庭教育中最传统、最传承、最基础、最难忘的行为规范,家教是对人生影响最贴切、最直接、最深刻、最长久的育人方式。如今,面临功利主义思想在社会的蔓延和渗透,面临传统文化教育的逐渐缺失,面临独生子女抗压能力的弱化,面临电子产品对家庭日常交流时间的挤压等挑战,当下中国的家教几乎完全蜕变成了智识教育,德育已成为了家教的辅助。不可否认,知识的教授理应成为家教的重要内容,但德行教育乃家教之本,没有良好的德行,即便懂得再多的科学知识也难以“成己成物”。集孔孟等圣贤道德教育之大成的《弟子规》里讲的“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强调了德行教育的重要。

三,引导每家每户培育和发扬良好的家风家教。小到家庭的传承,大到社会文明的延续,良好的家风家教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什么样的家风家教,就有着什么样的家庭传统。每个家庭的家风家教虽各有不同,但所有优秀的家风家教的根本都是教人崇德向善的。一个家庭若想成为社会的健康细胞,每个家庭成员都应按照社会对家庭的要求来塑造自己,都应用社会主流价值取向来规范个人的行为,都应用道德准则进行自我约束,都要从家长的言传身教做起,从自己做起,从娃娃抓起。只要每个家庭都有了好的家教家风,就可以影响社会的风尚。

家庭家风家教建设

20xx年12月12日,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在京举行。总书记亲切会见全国文明家庭代表,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说,我们要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努力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成为人们梦想启航的地方。希望大家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我们生活栖息的地方,也是我们充电加油的地方,是我们可靠的大后方,家庭营建好了,风气端正,和谐和睦,相亲相爱,我们才能心无挂牵地去干工作、搞事业。而且,家庭连着国家,每个家庭都搞好了,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庭,古往今来,那些成功的杰出人物,都得益于美好家庭的支持,所以,才有无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美谈。正因为如此,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早已铭记在中国人的心灵中,融入中国人的血脉中,成了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重要精神力量,是家庭文明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所熟知的孟母三迁,岳母刺字,陆游教子有方,曾国藩家书治家,钱钟书夫唱妻和,伉俪情深,比翼双飞,钱学森一家患难与共,互相支持,共攀事业高峰等,都是注重家庭建设的成功范例。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无论经济社会如何发展,对一个社会来说,家庭的生活依托都不可替代,家庭的社会功能都不可替代,家庭的文明作用都不可替代。因而,我们要响应总书记的号召,动员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家庭文明建设,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

家庭是人生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之重要,可想而知。治国应从治家始,治家应从家教始。从“齐家治国”这个目的出发,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把家庭教育看作是“国之根本”,十分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把教育子女看成是父母的重要责任,养子必教,养子不教不仅危害自身,也危害他人,更危害国家。宋代程颐说:“人生之乐,无如读书;至要,无如教子。”明代方孝孺也说:“爱子而不教,犹为不爱也;教而不以善,犹为不教也。”家庭教育涉及很多方面,但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包括做人教育、立志教育、作风教育、处世教育、俭朴教育、劳动教育、廉洁教育等。通过这些教育,把美好的道德观念从小就传递给孩子,引导他们要树立远大志向,立志做一个有所作为的人,培育他们正直的气节和骨气,帮助他们养成艰苦朴素的生活习惯,从而形成美好心灵,健康成长,长大后成为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人。而且,作为家庭教育的主要执行者,家长要身教重于言教,一言一行都要做好样子,努力用自己的模范行为来引导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润物细无声”,使孩子耳濡目染,受到美好品德的熏陶,将来成为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书记深刻指出:“家庭不只是人们身体的住处,更是人们心灵的归宿。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家风,指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或作风,是一个家庭的主旋律,即家庭所有成员共同尊崇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及言行表现的总和。《颜氏家训》中说:“笃学修行,不坠门风。”中华民族一向有重视家风的传统,留下许多著名家训、家规,成为宝贵精神财富。

好家风有助于培养优秀人才。家风虽是无形的、潜在的,但对家人的影响却是巨大的,对其成长既是一种“熏习”教育,又是其行为规范的“校正器”,更是陶冶其道德情操的天然“熔炉”。曾国藩家风甚严,他为家人确立的勤奋、俭朴、求学、务实的家训家风,一直为曾家后人所传承,培养出优秀外交家曾纪泽等大批人才。吉鸿昌的家风正直刚毅,父亲吉筠亭要求子侄亲友“做官就不许发财”,吉鸿昌以此激励自己,廉洁正直,拼搏奋斗,成为名垂青史的一代名将。

好家风有助于树立领导干部良好形象。领导干部要做道德楷模、社会标杆。对于领导干部而言,家风关联着党风政风,它是折射作风的一面镜子,是透视党风的一个窗口。自觉处理好党性与亲情、家风与作风的关系,才能在人民群众中树立良好的形象。诸葛亮宁静致远、淡泊明志的家风,包拯铁面无私、清廉刚正的家风,林则徐勇于任事、志节高清的家风,至今还影响着后人。党的好干部焦裕禄、谷文昌、杨善洲等,不搞特殊化、不占公家便宜、严格管好家人的家风,更是为全社会树立了堪为表率的形象。

好家风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是社会正能量的重要源头。社会是无数个家庭的组合,良好社会风气是无数家庭良好家风的高度凝聚。广大家庭都要自觉弘扬优良家风,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凝聚起全社会的好风气。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抓好家风,继承和弘扬革命前辈的红色家风,并以此影响社会、影响国家,匡正风气,引导潮流。

我们有4亿多家庭、13亿多国人民,愿大家都能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努力创造幸福生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自己的贡献!

家庭家风家教建设

天全县乐英中学在开展家“风家教大家谈”活动中,动员全校师生参加的同时,在7、8年级各班选举了32名学生参加培训,分为4个小组,就地就近利用两个双休日,进村入户发放“乐英中学家风家教社会调查表”120份,对收回的有效调查表86份进行了汇总分析和研究。

在接受调查的86人中,知道家风家教的33人,听谈过的39人,分别占38。%和33%,不知道的25人,占29%。在知道和听说过的61人中,大多数是在电视里《家风家教大家谈》栏目中听到的,真正从长辈言传身教中获知的为数并不多,不知道的占比可能更低。

认为自己有家风家教的39人,占45。3%,没有家风家教的41人,占47。6%,未作表示的6人,占7。1%。在自认为有家风家教的39人中,许多人是把平时断断续续教育子女的一些仅含有家风家教的点点滴滴的内容的要求、做法当做是家风家教,这种认识是很肤浅的。一个能长久传承的良好家风家教,需要根据家庭(家族)的实际情况并在实践中经过几代人不断完善提炼才能形成的。自认为对家风家教有充分认识的或有一定认识的人,还为数不多。从未作表示的6人,两项合计占被调查人数的54。7%,也说明了这一客观事实。没有家风家教的就有41人。

二、汇聚民众心声。

32名学生经过培训,在不影响学业的前提下,利用双休日进村入户进行家风家教社会调查是一次有益的、意义深远的社会实践活动。他们不仅是调查员,也是家风家教的宣传员,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参与者和践行者,他们的辛勤付出,汇聚了基层民众的心声,是本次调查的主要收获。

1、受调查的86人的基本信息。性别:男52人,女34人。学历:小学17人,初中48人,高中8人,其余为初识字或不识字。年龄14—20岁18人,21—60岁56人,61岁以上12人。职业:农民59人,学生16人,工人3人,教师1人,无业7人。86人代表86户,总人口427人。

2、调查地域。除乐英乡8个村之外,还辐射始阳镇的落坝村、切山村,多功乡的多功村、半沟村、罗代村,新业乡的峡口村等6个村和雨城区的康藏路社区。具有覆盖地域广,职业以农民为主,也有学生、工人和教师,学历层次低(多为初中以下),年龄20岁以上成年人居多等特点,且涉及427人,调查结果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真实性。

3、通过调查员的宣传,受调查者中有79人(占91。8)表示有一个好的家教是形成一个好的家风的迫切愿望。按他们各自表述的“家风家教”雏形就有70余种,把表述不同而内涵相近的类型略作整合,仍有29种之多,集中反映了基层百姓的'心声,为进一步规范表述提供了真实的素材。

三、把调查成果转化为实践的建议。

1、把体现民众志愿的29种家风家教,进行梳理归纳,提炼为:“孝顺父母,尊敬长辈”、“读书成才,勤劳兴家”、“知恩图报,助人为乐”、“爱岗敬业,干一行,专一行,精一行”、“诚信友善,诚实为人”、“知荣知耻,堂堂正正做人”、“有才有艺,终身受益”、“尊老爱幼,家庭和睦”、“睦邻友好,和谐相处”、“崇法尚德”、“吃苦耐劳,奋发图强”、“行善积德,荫及后人”、“重品行,讲礼仪”等可供学生家长中交流参考。

2、在本期举办了一次全体家长(或全年级为单位)参加的“家风家教大家谈”专题讲座,以讲座形式对家长进行培训,提高广大家长对家风家教是家庭教育的基础,是家庭教育的目标和对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从而形成大手携小手,共同制定适合自己的家风家教,并付诸实施,持之以恒地传承践行。

3、乡村关工委配合学校促进一批家庭率先建立起家风家教并付诸实践,每学年进行一次检查督促,总结推广已见成效的家风家教典型经验,对只有形式而无实质内容的提出指导意见,采取措施,加以完善,达到巩固,提高目的。同时推动一批家庭,把家风家教建立起来。

“家风家教大家谈”是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举措,相信只要把“家风家教大家谈”活动不断引向深入,促成更多的家庭建立些与时俱进的家风家教,对培育青少年认知、认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积极现实和历史意义。

家庭家风家教建设

家风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一直以来我不是很明白。最近在新闻联播中看了记者叔叔,阿姨们在全国各地的采访,我才渐渐知道了什么是家风。它就是一个家庭多年形成的传统风气,风格。反映出这一家庭的生活方式与生活态度。

我家的家风是什么?首先一条就是“孝”。百善孝为先。中国人最讲究的就是孝道。在我们家每次吃饭,长辈没有动筷子,小辈就不能先开始吃。遇到好吃的菜肴,我总是先给爷爷奶奶夹菜,然后再给爸爸老妈夹菜,最后我才吃。每次在饭桌上看到他们笑容满面,全家人在一起其乐融融的样子,我的心里就像吃了蜜枣一样甜。虽然这只是一件不起眼小事,但窥一斑而知全貌。在我的家里无处不体现出“孝”的存在。

我家家风第二条就是讲诚信,不撒谎。有一次,我考试没有考好,害怕爸爸老妈教训我,回到家就没有把试卷交给老妈看,撒谎说考卷没有发。事后老妈知道了真实情况,首先并没有因为考试批评我,而是先对我的撒谎行为给予了严厉的批评。教导我做人的根本就是诚信。“人无信则不立”。无论遇到任何事情,都要诚实守信。通过这件事,我受益匪浅,现在我的座右铭就是诚实守信。

家风就像是太阳,空气与水一样,时时刻刻照耀着我,包裹着我,滋润着我,伴随着我。使我能够渐渐长成参天大树。

相关范文推荐
  • 01-08 高中生物教学心得(通用19篇)
    通过实践,我明白了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和实际运用的差异。下面是一篇对艺术创作的心得体会,通过作者的实践和思考,我们可以了解到艺术创作的灵感和过程。xx年3月23日,
  • 01-08 安全值班管理制度(汇总21篇)
    规章制度的建立应当注重民主参与,广泛征求组织成员的意见和建议。为了促进规章制度的贯彻和执行,小编整理了一些操作指南和建议,供大家参考。为了确保公司在放假、非上班
  • 01-08 企业咨询管理服务合同大全(19篇)
    服务月是提高公民素质的重要途径,通过参与志愿活动,提高人们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水平。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服务月培训资料,希望对大家的服务能力提升有所帮助。
  • 01-08 童装开业活动促销方案(优质22篇)
    不断改进和完善活动方案是提升活动质量的关键,可以通过反馈和评估来获取宝贵的经验和教训。无论是组织一场盛大的演讲比赛,还是策划一次精彩的团队建设活动,这些范文都能
  • 01-08 给小学生评语(优秀17篇)
    在各类作业中,孩子们表现出色,认真完成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这些小学生评语范文都是经过认真筛选和整理,供大家参考和学习。1、你是个聪明活泼,但又难以捉摸,缺乏自控
  • 01-08 小学生脚扭了请假条(汇总16篇)
    范文范本可以为我们提供写作的思路和框架,让我们更有目标地进行总结写作。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一些范本,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灵感和参考。尊敬的老师:您好!我
  • 01-08 读语文课标心得体会(优秀14篇)
    通过总结心得体会,我们可以将瑕疵变为优点,将失败变为成功。这是一些关于心得体会写作的探讨和分享,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见解。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语文课的
  • 01-08 教师申请房子申请书(实用24篇)
    无论是求职、求学还是申请经费,更多申请书都承载着个人的期望和希望。如果你对申请书写作还有一些疑惑,不妨参考以下范文,看看我们该如何合理地展示自己。xx土地规划
  • 01-08 中班教师年度工作计划(优质21篇)
    教师工作计划可以帮助教师有目标地实施教学,有效地利用时间和资源。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教师的工作计划范文,希望对大家的教学有所帮助。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作为学生的
  • 01-08 八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学期工作总结大全(24篇)
    班主任工作总结可以促使班主任提高工作效率,找到提升班级整体素质的方法和途径。小编整理了一些班主任工作总结的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你写作上的困难。八年级下学期我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