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思想汇报>政务服务中心汇报材料(专业20篇)

政务服务中心汇报材料(专业20篇)

时间:2023-12-26 09:19:58 作者:QJ墨客

汇报材料可以起到及时反馈和交流的作用,有助于大家了解工作的进展情况。阅读这些汇报材料范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编写汇报材料的技巧。

彰武镇行政服务中心汇报材料

行政服务中心成立以来,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民”的服务理念,外树形象、内强素质、服务为民,从制度上创新、从服务上创新,不断加强政风行风建设,切实提高服务水平,2017年被嘉兴、市政府授予“全市先进便民服务中心”。行政服务中心, 2017年1至9月,办理合作医疗报销13938多人次、报销金额565多万元,办理家电乡下1029多户、报销金额71万多元,办理生育证、流动人口婚育证明76份,办理房产证明、用电证明95份,接收农业、工业、残疾证和低保证办理的咨询130多人次,新办国税扣税帐号18户、国税开票145户、金额5.1万,工商执照变更16户、开业19户、验照60户、年检120户。

一、外树形象,优化服务环境

中心坚持以窗口服务要求为标准,中心总面积达380平米,并建立完善了180平米的宽敞整洁、功能齐全的营业大厅。大厅设有家电下乡、护税协税、工商、计生、合作医疗五个服务窗口。

走进服务大厅,就可以看到各服务窗口指示标志,并在墙面上张贴有各服务项目的办事流程、办事要求和注意事项等服务指南。与此同时,为真正体现便民服务、优质服务的理念,中心在大厅设有休息等待区和自助服务区,并提供了笔、墨、纸、杯、饮水等便民服务用品,始终给用户一种舒适、方便、宾至如归的感受。不仅如此,各窗口都备有办事须知和业务知识的宣传材料,在业务繁忙时组织专人维持秩序,使用户能够舒适地接受窗口人员的规范服务,又避免了窗口的拥挤,保持窗口井然有序,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始终保持窗口场所整洁、明亮、有序,物品摆放整齐。

二、内强素质,塑造文明形象

服务大厅现有现有职工9名,其中党员2名,团员7名,年龄最大的45岁,最小的20岁,平均年龄27岁,是一支管理型与技术型相结合的青年队伍。

根据青年求知欲强、精力充沛的特点出发,中心鼓励服务大厅工作人员根据自身实际,参加各自专业知识、窗口服务常识等学习。并且不定期地组织大家交流学习经验和体会,互相勉励,互相鼓劲,以提高大家的学习热情和增强自信心。

通过有形化建设实现文化底蕴的提升。形象是内涵的外在表现,良好的形象往往给人一种底蕴深厚的认同感。基于此,服务大厅积极寻求镇党委和各方面的支持,加大投入,以开展“服务之星窗口”等活动为依托,加强员工服务水平达标训练,在文明服务中彰显良好的精神风貌和文化气息。

三、融入社会,推行满意服务

主动热情服务,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服务窗口是油车港镇对外服务的第一线。窗口服务人员服务态度的好坏与服务水平的高低,将大大影响镇政府的`总体形象和信誉。

在服务工作中,大厅窗口人员始终坚持“用户至上,用心服务”的服务理念,在工作中,主动问候群众,热情接待群众,耐心回答群众的业务咨询。

落实“首问负责制”,及时解决热点与难点问题。为有效提高服务质量,杜绝推诿、拖延现象,服务大厅制定了“首问责任制”,规定第一个受理群众咨询、投诉的人为第一责任人,无论是否属于自己职责范围内的工作都要对群众负责到底,直到让人民群众满意为止,并且,要求做好服务记录,及时回复。通过用积极服务、主动服务、优质服务来促进管理工作,中心成立来对外窗口未发生一起纠纷,没有一起投诉。

他讲解有关政策,后来自己拿出钱垫付给没有拿到钱的人,下午多拿钱的村民主动到中心归还了钱,还对服务窗口工作人员说你们的服务那么好,我们应该来归还。

四、几点设想

1、做好宣传工作。一定要让老百姓在尽量短的时间里知道中心,了解中心,有事找中心,让每一个群众在办事的时候轻车熟路、明明白白,这样来中心办事的人才多,中心的业务就多,就有了长久的生命力,而宣传也可让群众认识到中心确实是好,确实便民。

2、依法行政,规范运行。要从建立健全各种制度规范入手,保证职务行为的合法、规范、文明、高效。要提高工作的规范性、合法性和统一性,从源头上杜绝个别工作人员的违法、违规行为。

3、拓宽服务领域。服务要向生产、科技、流通等领域延伸把便民服务做强做实。

4、加强中心队伍建设。一要强化宗旨教育,增强工作人员的宗旨观、发展观、大局观、服务观、效率观;二要加强业务技能培训,工作人员经过培训上岗,岗位责任明确,能够胜任中心工作,能够满足群众对服务工作的需求;三要做到一专多能,一岗多能,要求大家既能胜任本职岗位工作,又可做好多个岗位的事情;既能适应大厅办公的要求,又能完成上门服务的任务。

《彰武镇行政服务中心汇报材料》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光武镇便民服务中心汇报材料

光武镇便民服务中心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中心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以来,中心严格按照“为民、便民、利民”的总体要求,以服务为宗旨,认真履行岗位职责,积极办理各类项目,极大地方便了群众,起到了良好效果,得到了群众的普遍好评。

以“便民、利民”为服务宗旨 光武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便民利民服务中心工作,首先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镇长、党委副书记、纪检书记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成员由各相关站(所)的负责人组成。我镇便民服务设中心主任1人、常务副主任1人、各窗口工作人员8人。中心办公面积300多平方米,将涉及窗口服务的党务、综治与司法、国土、财税、计划生育、劳动保障、合作医疗、民政等8个服务窗口纳入中心管理,构建统一的服务平台,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主抓、纪检监察协调、各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

镇党委、政府领导高度重视便民服务中心工作,多次召开党政班子会听取便民服务中心工作汇报,并研究部署便民服务中心工作。为了确保便民利民综合服务中心有场所办公、方便群众办事,镇政府在我镇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仍然投入10万余元经费,为便民服务中心修建了工作台,添置了办公桌椅、文柜、沙发、饮水机、电脑等硬件设施,将中心的工作制度、服务内容制定上墙,印制了《光武镇便民利民党务政务综合服务中心工作手册》、《便民利民联系卡》等3000余份下发至各村,方便群众阅读、了解、监督中心的`工作,最大限度地为基层群众办事提供了便利,让群众在中心感受到“进一扇门、办万家事”的便民服务宗旨。

的思路是确保进一步转变我们的工作职能,管理则是推动整个中心正常运行的纪律保障。在突出中心服务职能工作时,注重抓两个结合:

1、岗位定员与班子成员带班相结合。为确保有岗办事、有人办事,中心在全面合理设置窗口岗位的同时,将那些懂政策、业务能力强的干部明确为窗口工作人员,定岗定员、定职定责。中心工作人员严格执行坐班及上下班签到制,外出办理业务或下村工作必须向中心负责人说明,确保中心真正实现有岗有人,有人有责,群众办事有人找,群众办事找有人。同时,为加强对中心工作的领导,镇党委还专门明确了值周领导带班制,要求值周领导赶场天到中心带班,负责中心工作并接待来访群众,帮助消化中心工作人员不能处理的棘手问题,并及时将收集到的疑难问题提交班子会研究解决。

为群众提供所办事项所涉及的有关材料,群众可以到代办点直接领取,节省了路费和时间。目前,我镇已建成便民利民党务政务综合服务站并正常运转的有14个村。

为确保便民利民服务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便捷、高效、廉洁,进一步规范运行模式。我镇成立了领导监督机构,设置了服务窗口意见箱,并公布了监督电话。建立健全负责人岗位职责、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度、全程代理办法、限时办结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及中心管理工作制度等一系列制度。便民利民党务政务综合服务中心坚持党委书记亲自抓、分管副书记具体抓,中心主任天天抓的工作格局。针对涉及的司法调解、土地纠纷、合作医疗报销、民政款项领取、计生证件发放等业务,各窗口按照“即办件、承诺件、联办件、答复件”四种形式分类办理,实行“一般事务直接办理、重大事务承诺办理、辖外事务联合办理、特别事务申报办理、审批事务集中收费”的工作机制。严格档案管理规范化。各个窗口办理事项登记清楚、项目健全,各类记录簿装订成册、规范完善,符合管理要求。

我镇服务中心正常的管理渠道,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都能够严格执行内部管理的各项制度,切实增强服务意识,熟练掌握窗口业务办理程序,规范管理各类表册,准确办理各个项目,真诚对待办事群众,使服务中心的工作有序开展。中心1—6月,镇办2100件,村办3920件,受到群众的好评。这更加坚定了我们在下步工作中,坚持结合正在进行的践行“宗旨”教育活动的信心和决心,进一步加强领导、深化管理,强化服务,进一步增强干部执政为民、廉洁奉公的意识,把工作做得更好更完善,全面提升党委、政府的良好形象。

便民服务中心巡视检查汇报材料

今年以来,xx镇按照区委、区政府的工作部署和具体要求,立足发挥区位优势,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融入宁波国际海洋生态科技城建设,全力推进开发建设、产业转型升级、“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生态建设等重点工作,以“严”和“实”的工作作风,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推动xx经济社会新发展。

一、着眼发展,经济工作全面推进。

(一)全力以赴,服务重大项目建设。服务机制砂、lng管道二期、梅山水道等项目,全年签订拆迁协议27个,共拆迁2万余平方。完成梅山水道滩涂政策处理,处理面积1000余亩。开展lng管道二期工程政策处理,现已完成总工程量的80%。保障光大环保二期项目顺利运营,协助完成穿山港铁路支线和沿海中线拓宽工程地址勘探工作。山防等宅基地整理复垦工作进展顺利,拆除高山移民老房107户。司沿大岙地块的长坑、小屯安置房已进入施工阶段。全年迁移坟墓74座。

(二)招商引资,加快企业转型升级。今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家,全年预计完成工业产值75.8亿,实现税收收入1.3亿。开展招商资源普查工作,排查出闲置厂房4万平方,已经盘活利用2.6万平方。积极引导蓝润科技、科导电子等企业智能化转型升级,协助蓝润科技、永港物流、永发集团等重点企业筹备上市。加快推动4家铸造企业整改提升,妥善处理好4家砖瓦厂关停拆除后续土地利用事宜。

(三)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精品农业。继续发展花卉苗木等主导产业,统筹提升以名阳农庄、双石蘑菇等为主线的阳东农业精品园区和与以日华农业、太禾养殖为核心的特色养殖区,打造生态农业。主推“xx品禾”品牌,初步形成农产品直销配送链。建立全市首个中华水韭保护地,成功举办首届年糕文化节,今年被评为市农业标准化示范乡镇。

二、综合治理,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深入。

(一)“五水共治”成效显著。引进专业队伍,在全区首推“第三方养护”农村生活污水设施管养新模式;推进“最后五十米”排污工程建设,完成小门工业区污水管网接入工程;出台农村生活污水接户细则,打通治污“最后一米”,现已完成xx等3村1500余户的接户工程,谢家岙等8个村的生活污水治理工程陆续开工建设。总投资万元的上阳片4座外海强排泵站已建成投运,郭巨海塘除险加固工程开工建设,山塘整治三年任务全面完成,有效增强了xx区域水利设施综合防洪排涝能力。完成村庄水环境治理项目3个,还有8个正在实施,完成河道清淤9.1公里。完善“河长制”管理,制定xx镇农林水利综合巡养管理办法,强化河道保洁工作。

(二)城镇面貌明显改善。推进“无违建乡镇”创建,深化“三改一拆”工作。截至目前,已拆除各类违建10.3万平方,完成全年任务的112%。拆后利用面积6.7万平方,其中绿化面积1.5万,平整5.2万。还重点开展对学校、菜场周边等市容环境集中整治。在峰城社区开展老小区改造工程,xx区改造现已完成。

(三)生态环境不断优化。积极推进两路两侧专项整治和四边三化提升工作,全年造林抚育近5000亩,开垦复绿3.2万平方。建成1.2万平方水生植物基地,完成风力发电塔基4000平方花海种植。新建小门、大岭下等森林步道,编制乡村休闲地图,打造以“登山-观海-赏花-看大风车”为主题的“两线一点”户外运动休闲观光带,深化美丽乡村建设。

三、聚焦民生,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一)民生实事工程普惠群众。全年新建农村公路2.5万余平方,城市道路1.5万平方。完成总投资900多万元的强峰路、穿山变配套、海发路等道路改建和郭巨公交车站等配套设施的整治,清泰路工程将于年内开工。垃圾中转站已建成投用,革命历史纪念室主体工程已完工。

(二)科教文卫事业欣欣向荣。今年我镇先后获得市公共文化示范区、市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市学前教育示范乡镇称号。全年举办各类文体活动90余场次,成功举办第五届镇全运会和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系列活动。新建高标准笼式足球场、网球场和门球场,镇卫生服务中心大楼建成投用。由爱心企业捐资兴建的盛威体育馆已完成前期工作。

(三)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今年共发放各类困难救助550万元,改善7家爱心养老食堂设施,成功创建敬老文明号。继续做好土保转社保工作,今年共办理900余人。抓好培训及就业服务工作,完成农民各类技能培训700余人次。创建市级综合减灾示范区1个,新成立个人慈善冠名基金2家。

四、法治管理,和谐稳定局面得到巩固。

(一)深化平安创建工作。开展学校周边、危化品、食品药品安全等专项整治40余次,排查各类隐患并整改36处。开展了为期三个月的“水上非法运输专项整治活动”,共进行联合检查6次。继续开展“一打三整治”渔业专项工作,集中行动8次,整改三无船只42艘,开展打击非法渡运夜查3次。完善消防工作机制,今年全镇安全形势总体平稳。

(二)加强行政综合执法管理,提高社会治理水平。今年行政执法部门共立案查处各类违法案件30起,各类投诉89起,共计罚款102480元。完成各道口和村庄总投资350万元的监控系统安装工作,治安监控网络实现全覆盖。全年人民调解共受理234起,调解成功率为96%以上。群众对平安建设的满意度不断提高。xx村创建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

五、严实结合,党的建设持续深化。

(一)规范履职,深化落实监督责任。强化组织协调,新出台《关于强化联村(社)干部履职促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实施办法》,促进主体责任的传导与落实。全年开展作风效能督查29次,开展清风督查3次,覆盖全部30个村。办结纪检信访件18件次,本级查办案件4件4人次,处分党员4人次。

(二)从严务实,组织建设扎实推进。狠抓农村基层党建对标落实,建立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镇党委书记肩负起抓基层党建的“第一责任人”职责,形成“书记抓,抓书记”的党建工作格局。推行党员积分制管理,在全区率先取消农村党员组织生活误工补贴。推行“党建+”工作方式,集约利用区域内党建资源和公共服务资源,发挥党组织区域化引领作用。强化青年干部的锻炼和培养。

(三)协同共进,各项工作协调发展。积极打造农村群众精神文化家园,全年开展各类主题宣讲活动200余场,完成2个村的文化大礼堂建设工作,组织文化礼堂专题演出20余场。今年完成15人征兵指标。人大、工青妇等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回顾一年来工作,我镇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的成绩,基本实现了全年的奋斗目标。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是城区基础设施建设与群众期望尚有差距;工程项目建设的质量和进度都有待加强。随着开发建设的深入推进,仍需要进一步拓宽思路、创新模式、提高实效。

今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高新区工委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盘城街道紧紧围绕“四个生态”建设要求,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积极作为、扎实苦干,街道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水利服务中心汇报材料

2017年,在镇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xxx镇水利服务中心坚持以服务水利事业为天职,以夯实水利基础、改善灌排条件为目的,积极履行参谋、服务、协调职能,全力配合镇政府大兴水利建设,基本做到了村村有项目、组组有行动。目前为止,全镇共完成疏浚沟渠110千米,完成土方26万立方米,市布点沟挂渠工程、村级项目工程分别完成市布任务的150%和200%。我们的主要作法是:

一、科学规划抓重点

路旁近千亩低洼田自然条件恶劣,通常是十年九涝。2017年7月中下旬特大暴雨,棉花全部因灾绝收,群众损失巨大。我们把这一片块作为当年小农水建设重点整治项目,由镇政府统一协调指挥、实施跨村作战,对700亩低洼田实施了旱改水,在周边开挖了近8000米的排水沟,原来的棉花低产田一举变成了满足群众自给自足的“香饽”田。

二、跟踪指导抓协调

兴水利,强命脉,是水利服务中心的天职和己任。我们在科学规划制定农田水利建设实施方案的同时,充分发挥好农田水利建设中技术指导、工程督导、验收把关的作用。施工前逐村逐点地对备建工程进行测量,拿出施工方案并统一打桩放样,让施工人员或机械进场作业一目了然。施工中水利服务中心人员全员上阵跟车滚水,深入到各施工工地,具体指导工程施工,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并跟踪督导工程进度,协调解决好施工中遇到的问题。施工结束后,对完成的`工点严格验收,严把质量监理关,切实保证了小农水建设的工程质量与建设成效。

三、水毁工程抓修复

xxx镇由于地理条件原因,经常要承接上游或周边乡镇客水,桥梁、涵闸、剅管水毁严重。我们把水毁工程修复作为农田水利基础建设的重要内容,提供第一手资料,积极为镇政府决策当好参谋。去年7月汛期过后,我们迅速对汛后水毁工程进行了认真的踏勘摸底,对暴露出的问题提出了整改措施和处理意见,引起了镇委、镇政府高度重视,立即拨专款9万多元对出现问题的10多处涵闸、堤段进行了维修和整险,对全镇36个主要涵闸进行了修缮、保养。

四、防汛抗旱抓服务

2

在防汛工作中,我们坚持“以防为主”的方针,科学编制好防汛预案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依据,在认真做好水雨晴资料收集整理的同时,通过现场徒步检查,摸清底数。平时注重对各重点工程查险整险,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问题,做到了编制预案在前、参谋服务在前、整改落实在前,确保了汛期平安度过。2017年汛前查险中,我们发现何湾闸、槽渠尾水闸等2座闸的启闭设施已损坏,发现洪山闸、杨道口闸等4座闸的闸门及洞身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破损和裂痕,及时向镇委、镇政府反映,投入资金4万多元进行了维修,为周围1万多亩农田增产增收提供了有力保障。

我们作为基层水利服务中心,不仅要承担传统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防汛抗旱等任务,还要肩负建设节水型社会、解决饮水安全等现代水利职责,可以说责任重大。2017年我们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但与兄弟单位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与上级部门要求和群众期望还有一定的距离。展望2011年,我们决心借这次会议的东风,认真履行好职责,再鼓干劲,再添措施,再加力度,让我镇的农田水利建设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谢谢大家!

3

各位领导:

根据会议安排,我就我镇水利工作做一个简要汇报。 2012年以来,我镇认真学习贯彻书记、到大田调研水利工作时的重要指示精神,抢抓中央加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机遇,紧紧围绕保障民生推进水利发展,使水利更好地惠及民生,造福人民群众,全面推进我镇水利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确保“闽中最美名镇”目标的早日实现。

《水利服务中心汇报材料》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XX乡便民服务中心汇报材料

xx乡辖19个行政村,72个自然村, 3.9万人,乡域面积35平方公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农民群众普遍反映办事比以前更难了:要么不知到哪里办,找不到门;要么不知找谁办,找不到人;有时为办“一个证”要跑三四趟,远的地方一个来回要跑一天,误工误时又增加开支;农民群众还反映,实行8小时工作制,办事早不得、晚不得,碰上双休日、节假日又办不得。受传统意识和乡镇传统工作方式的影响,在部分乡直机关和干部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问题。针对农民群众的要求,为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最大限度地方便群众办事,xx乡党委、政府按照柘城县纪委工作安排,2017年8月,开始筹建便民服务中心,9月15日中心正式运营,直接为群众提供“全天候、无休日、一站式” 的服务。开展以来,这一便民形式在转变干部作风,密切党群关系,促进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主要做法

设立6个便民工作台,变分散办公为集中办公,使群众进一道门办完所要办的事。

2、实施阳光操作。在为群众办事和服务的过程中,服务中心坚持方便群众办事与严格依法行政相统一,对便民服务的内容、程序和标准等统一公布上墙,严格做到服务内容、办事程序、收费标准、政策依据、服务电话、工作人员情况“六公开”,使到中心办事的群众一看就明了、一看就放心。阳光操作,明白交费,群众的许多顾虑打消了。

3、明确办事规范。服务中心制定了“热情周到、高效服务、依法办事、清正廉洁”的服务守则,要求中心工作人员热情接待、耐心解释,坚持以办事方便不方便、公正不公正、群众满意不满意为工作标准。制定了考勤制度、办理登记制度、效绩考核制度、首问负责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要求中心工作人员从受理到办结提供全程服务、规范服务,对受理的每一件事情、办理的每一个证件,都要详细登记备查。

4、延长服务时间。工作日8小时内,14名办事人员集中办公;工作日的中午、双休和重大节假日,14名办事人员轮流值班,实行随到随办或预约办理,确保群众每天到中心都能办事、办成事。

为成员的便民服务工作领导小组,明确由乡纪委书记负责中心日常工作。乡领导班子成员每周轮流在中心值班,专门负责来信来访的接待处理工作。乡党委、政府每周召开一次例会,听取中心运行情况汇报,研究解决中心在工作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6、切实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对群众到中心反映的问题,能够当场解决的立即解决;需要某个部门调查处理或给予答复的,由带班领导安排分流到相关部门,限期调查处理和答复到位;需提交党委、政府集体研究的,由党委、政府集体作出决定;需调查后拿出具体处理意见的,由党委、政府组织有关人员深入实地调查,并提出处理意见,经过必要的决策程序后及时答复当事人。

二、成效明显

为了深入了解便民服务中心的工作情况和实际成效,我们对群众随机抽样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便民服务中心成效明显。具体表现在五个方面:

1、提高了办事效率,方便了群众办事。便民服务中心自开办以来,已提供各类办证服务130多个,群众反映生活困难等问题112次,均已得到满意答复。实践表明,采取“一个窗口办理,天天服务群众”的办事方式,群众再也没有以前那种只能定时办、分散办、节假日办不了的苦恼事了。

2、化解了矛盾纠纷,维护了社会稳定。便民服务中心

在开办以来,共接待群众来访126次,调解终结123人,正在办理3人次,尤其是实行领导带班接待信访和推行首问负责制,先后将1起多年缠访成功予以化解,有力维护了全乡社会大局稳定。

3、优化了发展环境,促进了招商引资。设立便民服务中心后,不仅使全乡干部进一步明确了自己的职责,而且也让普通群众都知道每个干部身上的责任,从而促进了部门之间协作和工作人员之间的配合,有效地防止了推诿扯皮现象。改善了办事环境,提高了办事效率,进一步优化了发展环境,有力地促进了招商引资。

4、规范了办事程序,推进了廉政建设。通过公开办事程序和收费标准,把各项事务的办理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杜绝了暗箱操作,避免了违规操作,防止了吃、拿、卡、要现象,推进了源头治腐工作。问卷调查对象普遍认为在便民服务中心办事,收费标准清楚,过去的“三乱”问题得到了有效遏制。

《xx乡便民服务中心汇报材料》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汇报材料

xx-x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于2017年由原“xx-xx”转型而来,下辖有2个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心内设有9个临床科室,康复病床20张,现在专业技术人员38人,其中全科医生8人,社区护士10人,副高职称2人,中级职称16人,辖区人口五万余人,是一所集基本医疗、预防保健、公共卫生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xx-xx首批医改试点单位之一,中心充分把握医改机遇,实现了“中心得到跨越式发展,医务人员受鼓舞,居民得实惠”良好局面,现将综合工作重点汇报如下:

改考验,抓住医改机遇,为自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严格执行基药制度,让居民享受医改成果中心于2017年1月25日开始贯彻执行全部使用基药制度。为保障规范执行,分别选派分管负责人及专业人员参加省、市、区各级培训,对药品价格进行公开公示,基药全部从省基药平台进行网购,建立长效监督机制,杜绝药品购销违规行为发生,最大限度给予居民实惠。实行基药制度以来,业务量稳中有升,总收入锐减,保障业务正常运转资金缺口由区财政采取月预付、年终决算足额补差方式保障。今年上半年财政已拨药品专项补贴15万元,机构债务由区政府纳入清理范围,目前正按计划实施偿还。

资统一考核管理机制。

四、充分落实公卫服务,利用医疗资源扩大重点人群服务项目严格按要求落实公共卫生服务,增加重点人群免费辅助检查项目,回馈居民。中心直管人员xx-xx人,建立居民健康档案xx-xx人,建档率达xx-xx%,对辖区高血压、糖尿病、65岁以上老人、重症精神病、孕产妇、0-6岁儿童共xx-xx人实行规范管理,并充分利用现有医疗资源,增加重点人群免费体检中的辅助检查项目,辅助检查有:血常规、尿常规、大便隐血试验、空腹血糖、肝功能、肾功能、血脂、心电图、肝胆脾b超,实验室免费检查人均xx-xx元。

中心各项工作在各级领导正确领导下,取得了卓越成效,但仍存在不足之处,如设备相对老化,日服务量小,导致免费体检时间跨度长;专业水平和医疗设备有限,对慢性病有效控制显得力不从心;高素质专技人才难引进等。我中心全体职工将上下一心,力争为居民提供经济、便捷、有效的基本医疗及公共卫生服务。

2012年7月9日

今年,我院在县卫生局及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严格执行《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7年版)》,认真贯彻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城镇居民健康档案实施方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片医负责制工作实施方案》以及县卫生局各类文件精神,加强内部管理,狠抓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重点加强建立辖区内城镇居民健康档案工作,充分调动全院职工积极性和主功性,取得较好效果,现将我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开展落实情况

(一)、居民键康档案建立工作

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7年版)》、《****城镇居民健康档案实施方案》要求,在县政府和县卫生局统-部署下,我中心于今年5月份开展了2011年建立城镇居民健康档案工作。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汇报材料》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珠田乡便民服务中心汇报材料

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珠田乡党委政府以群众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按照“高标准建设、高水平服务”的要求,高标准建设了乡便民服务中心和7个村级便民服务代办点,为群众提供了方便、快捷、优质的服务及解决了许多问题,并积极主动以群众的意见为导向查摆解决自身问题,充分发挥了“便民办事、为民解忧、帮民致富、促进和谐”四大功能, 深受群众的欢迎,营造珠田乡宽松和谐、优质高效的发展环境。

一、成立组织,加强领导

乡为加强乡便民服务中心的管理, 经乡党委研究,中心设置主任、副主任各一名,分别由党委副书记和副乡长担任,副主任长期在中心办公管理,乡每天安排一名班子成员和一名工作人员到中心接待来访群众,并有每天的来访记录,工作人员去向全部在“去向告知栏”中反映,努力将便民服务中心打造成一流的服务窗口。

为了确保我乡便民服务中心的规范运行,我们制定了是领导带班制度,乡党委每天安排党委成员到中心带班,督导各中心规范服务,同时协调处理群众办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并且将乡党委所有人员的联系方式予以公开,接受群众的电话咨询和电话监督,同时还建立健全了日常工作制度,定期服务制度,公开办理制度,做到服务有序可循。

二、完善设施,延伸职能

为打造一流的便民服务环境、创建一流的便民服务水平,我们不断完善软硬件设施,坚持高标准建设。乡政府在财政极其紧张情况下,对乡便民服务中心办公场所进行了高标准建设。珠田乡便民服务中心现建筑面积600平米投入资金60万元,建筑为两层结构,建筑面积600余平方米。一楼为多功能办事大厅,设有民政、计生、农业、农医、综治、社保、综合等7个岗位和信访接待室,工作人员15人,电脑17台、办事告知显示屏1个、空调2台、打印机2台、饮水机2台、休息椅10个、电话1部。二楼为和谐平安联创中心,设铁路护路办公室、矛盾纠纷排查办公室、司法所、丰收巡回法庭和三调联动办公室。

为加强中心内部管理和受理来访群众,中心在大楼左侧设立办事公开栏和信息发布栏,相关的《办事流程》、《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代为办理制度》、《便民服务中心监督管理办法》、《服务人员考核评价和奖惩办法》等28个制度和13个工作流程在中心内全部上墙,建立了信访、群众工作等各窗口接待、工作处理台帐,真正使便民服务中心的各项服务能够深入人心。

三、强化监督,提升质量

改;对群众意见较大、反映强烈的,及时予以替换,并对当事人作出相应的处理。四是合理设置“ab”岗位,确保群众任何时段到乡都能找到人办公,严格坚持窗口人员的稳定性,实行人员更换协商制和通报制,减少窗口人员的流动性。

我乡便民服务中心的建立,有效改变了过去部门分散,群众办事办证来回奔波、费时费劲的状况,受到了广大群众高度欢迎。中心自2017年3月正式运行以来,共接待群众15000余人次,为群众办理事项2万多件,接受咨询2600多人次。现在,群众普遍反映:进了乡便民服务中心的门,腿少跑了,事好办了,心舒坦了,干部亲切了。2017年被评为全县五星级便民服务中心,2017年被评为省、市五星级便民服务中心。

四、下一步工作思路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秉承“求真务实、以人为本、热情优质、便捷高效”的服务理念,一是进一步更新办公设备、电脑和桌椅;二是进一步加强便民服务中心的规范化管理,认真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加强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三是对各涉农所站行政职权再一次进行清理,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增强服务意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规范完善“村级便民代办点”建设,真正形成完整的便民服务体系。

xx乡辖19个行政村,72个自然村, 3.9万人,乡域面积35平方公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农民群众普遍反映办事比以前更难了:要么不知到哪里办,找不到门;要么不知找谁办,找不到人;有时为办“一个证”要跑三四趟,远的地方一个来回要跑一天,误工误时又增加开支;农民群众还反映,实行8小时工作制,办事早不得、晚不得,碰上双休日、节假日又办不得。受传统意识和乡镇传统工作方式的影响,在部分乡直机关和干部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问题。针对农民群众的要求,为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最大限度地方便群众办事,xx乡党委、政府按照柘城县纪委工作安排,2017年8月,开始筹建便民服务中心,9月15日中心正式运营,直接为群众提供“全天候、无休日、一站式” 的服务。开展以来,这一便民形式在转变干部作风,密切党群关系,促进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珠田乡便民服务中心汇报材料》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贵安新区政务服务中心汇报材料

贵安新区政务服务中心自2017年4月运行以来,以“环节少、成本低、机制活、效率高、服务优、环境好”为工作目标,以“服务新区开发、服务企业发展、服务人民群众”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创新审批机制,强化服务功能,提升服务水平,努力为贵安新区建设发展提供一流的政务环境。

一、基本情况

共受理审批服务事项129779件,办结129779件,办结率为100%。收到服务对象赠送锦旗63面,表扬信60封,群众对窗口工作满意率为100%,实现窗口服务零投诉。

二、工作措施

(一)先行先试,率先推行“权力清单”制度

网上办事大厅办理业务4330件。二是率先推出手机申报签批功能。中心协调软件公司开发了网上办事大厅手机申报、签批客户端,手机申报具有网上办事、业务查询、效能监察和咨询投诉等功能,手机签批可让审批人员随时随地查看待办事项信息、申报资料,并提出签批意见,彻底打破空间障碍,提高审批效率。目前,新区已有经发局、环保局、工商局、卫计局、农林水务局、公安局6个部门开展了手机签批工作,覆盖了企业设立、环评登记表、节能评估登记表、出生医学证明、水土保持方案、临时征占林地、公章刻制备案等审批事项,已累计签批业务339件。三是拓展网上办事大厅应用范围。为方便基层群众办事,中心将网上办事大厅延伸到新区4个乡镇及所有村级便民服务站,将乡镇服务事项全部纳入网上申报范围,基层群众通过网上办事大厅“足不出村”便可申办新区、乡镇的审批服务事项,切实减少办事成本。截止目前,新区各乡镇已办理网上申报事项3469件,全部实现按时办结。

(三)大胆探索,建立“三证合一”登记平台

业务流程,制定企业设立统一信息采集表,一次性告知申请人办理三证需提供的所有资料,企业设立窗口受理事项后相关部门同步联动审批,减少申请人重复递交资料和往返跑路的次数,节约了办事成本。三是统一工作规范,中心明确专职人员负责“企业设立”窗口事项受理,并协调监督部门后台联动办理工作,充分利用手机签批功能,解决了工商、公安等部门签批时间慢的问题,形成一整套规范的办事流程,确保企业设立工作高效开展。“三证合一”工作平台搭建5个月时间,已办理“三证合一”业务329件,工作屡次获得企业肯定。

(四)积极创新,搭建项目集中审批平台

为推进基本建设项目前期工作进度,中心将原来分散在政务大厅的经济发展局、规划建设局、国土局、环保局、农林水务局、城-管局、安监局和消防支队8个部门窗口集中起来,设立基本建设项目集中审批平台,实现流程再造和资源共享,推进基本建设项目审批全面提速。基本建设项目集中审批平台实行“窗口统一接件、部门联动办理”的工作模式,在原有基础上减少审批环节,简化审批程序,缩短审批时限,极大的`提高了审批效率。基本建设项目集中审批平台运行以来,已受理72个项目,涉及95个审批事项,已办结66项,正在办理29项。

(五)深化改革,探索相对集中行政审批权工作

组织考察调研。中心积极组织人员赴天津滨海新区、银川市行政审批服务局、成都市武侯区行政审批局等地考察学习,了解行政审批局事项划转、办事流程、绩效管理、审批监管、审批信息系统建设等方面情况,充分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二是组织起草实施方案。及时组织人员起草并报管委会印发了《贵安新区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黔贵安管办发201714号),成立了新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负责统筹推进新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各项重大工作。三是修改报批组建方案。研究起草《贵安新区行政审批局组建工作方案》和《贵安新区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审批权试点工作方案》,积极与省政府办公厅、省编办、省法制办等部门对接,做好方案报批工作。目前,中央编办、国务院法制办已批复在贵州开展集中行政审批权工作。四是及时开展事项清理。以公布的“权力清单”为基础,组织人员对拟划转行政审批局的审批事项进行梳理,按照权力法定的原则,明确新区本级行政审批事项,研究制定《贵安新区各部门拟划转行政审批局审批事项清单》。五是着手起草相关制度。结合行政审批局的组建起草了政府投资项目、企业投资项目和企业设立等审批制度,制定了《贵安新区行政审批工作管理办法》、《贵安新区行政审批联合踏勘制度》等运行管理制度。接下来,新区行政审批局组建工作将进入实质性攻坚阶段,将陆续开展审批流程再造、审批系统改造提升、审批人员筛选配备及办公场所装修改造等工作,力争5月中旬建成对外运行。

(六)加强监管,提高政务服务工作水平

新区政务服务中心全面推进政务大厅精细化管理,以管理促进服务水平提升。一是加强监督检查,制定明确的服务规范,从窗口物品摆放、服务礼仪、着装规范、考勤管理和审批行为等方面严格要求,严肃整治“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等作风问题,定期下发考核通报,改进窗口工作作风。二是加强考核管理,牵头制定贵安新区三级政务体系年度考核实施细则,提高窗口部门在新区年度目标考核中的分值比重,对窗口单位、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实行平时检查、月度考核、年度考评的考核机制,及时公布考核排名,有效推进新区政务服务工作。三是加强人员培训,积极组织专家对窗口人员开展公务礼仪培训,在政务大厅开展“比服务,创一流作风;比效能,创一流业绩;比奉献,创一流形象”(简称“三比三创”)活动,强化窗口人员“真心热心诚心、便民利民为民”的服务理念,让窗口服务成为新区的一张亮丽名片。

镇便民服务中心汇报材料

为进一步转变乡镇政府职能、创新便民为民服务方式、密切党群干群关系,xx镇党委政府严格按照xx市政府要求,以群众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按照“高标准建设、高水平服务”的要求,高标准建设了镇便民服务中心和21个村级便民服务代办点,为群众提供了方便、快捷、优质的服务及解决了许多问题,充分发挥了“便民办事、为民解忧、帮民致富、促进和谐”四大功能,深受群众的欢迎。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成立组织,加强领导

为了使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工作不落俗套,不流于形式,各镇党委、政府及时召开了专题会议进行研究,统一了思想认识。同时为加快建设步伐,经镇党委研究,专门成立了由镇党委副书记、镇长xxx任组长的来集镇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立后迅速开展工作,在抓紧进行场所建设的同时,为找准便民服务的切入点和落脚点,深入基层调查研究,领导小组主要成员利用周末休息时间多次到外县市进行学习,并根据外县市乡镇建设便民服务中心的先进经验,对中心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完善设施,延伸职能

为打造一流的便民服务环境、创建一流的便民服务水

平,我们不断完善软硬件设施,坚持高标准建设。一是硬件设施完善,服务环境一流。镇政府在财政极其紧张情况下,对镇便民服务中心办公场所进行了高标准建设。来集镇便民服务中心现建筑面积150平米,使用面积125平米,按照“简洁、实用、便民”的原则进行了高标准装修,配备了新空调、电脑、档案柜、桌椅、饮水机、咨询电话等办公和便民设施,实现了服务环境高档化、便民设施现代化、业务办理网络化。二是合理设置了服务窗口,在服务大厅开设了社会保险、劳动就业、职业介绍、家电下乡、粮食直补、农业综合、计划生育、民政优抚、农村合作医疗、退管服务、综合服务、业务咨询等12个固定工作窗口。三是编印了《便民服务信息指南》,将8个窗口涉及的服务项目工作流程、责任单位、责任人员及职务、联系电话、办结时限、需提供的材料等内容进行汇编成册,供群众随时查阅,让群众充分知晓办事时间及程序,做到一次性把资料准备齐全、一次性把事情办好。同时群众还可以根据《信息指南》中的服务联系电话,随时向服务人员咨询各种政策法规、办事程序和农业科技知识等。四是实行上下联动,将便民服务功能延伸到了行政村,全镇21个行政村均参照乡镇便民服务中心的设立方式,建立了便民服务代办点,每个村还落实了两名懂业务、乐于为群众服务的村干部担任便民服务联络员,负责解答群众咨询和便民服务事项的受理、代办,真正使便民服务中心的各项服务能够深入人心。

三、强化监督,提升质量

一是建立健全了《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绩效考核制度》、《投诉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一系列监督管理制度,并在服务大厅上墙公布;在服务管理中实行“六个公开”,即服务内容公开、办事程序公开、申报材料公开、承诺时限公开、收费标准公开、联系电话公开。二是设立便民服务意见箱,畅通群众咨询和反映意见的渠道和途径,及时制止和纠正服务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三是由镇纪检委和督查室组成督查组不定期地进行监督检查,及时了解乡便民服务中心窗口人员的工作情况,对作风飘浮、敷衍应付、服务不力的服务窗口和工作人员,下发整改通知书限期进行整改;对群众意见较大、反映强烈的,及时予以替换,并对当事人作出相应的处理。

我镇便民服务中心的建立,有效改变了过去部门分散,群众办事办证来回奔波、费时费劲的状况,受到了广大群众高度欢迎。中心自2017年7月正式运行以来,共接待群众15000余人次,为群众办理事项2万多件,接受咨询2600多人次。现在,群众普遍反映:进了镇便民服务中心的门,腿少跑了,事好办了,心舒坦了,干部亲切了。

四、下一步工作思路

训,使来集镇便民服务中心成为为全镇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便捷服务的便民之家。同时,对各涉农所站行政职权再一次进行清理,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规范完善“村级便民代办点”建设,真正形成完整的便民服务体系。

各位领导:

现将我镇便民服务中心工作情况汇报如下。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自2017年1月1日中心建成以来,代市镇紧紧围绕“上为党委政府分忧、下为基层群众解困”的总体工作思路,转变服务职能,提高服务水平,密切联系群众,初步建立了“服务优先、依法行政、上下协调、廉洁高效”的农村工作新机制,有效解决了群众找人难、办事难、办证难的问题。

《镇便民服务中心汇报材料》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乡便民服务中心汇报材料

xx乡辖19个行政村,72个自然村, 3.9万人,乡域面积35平方公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农民群众普遍反映办事比以前更难了:要么不知到哪里办,找不到门;要么不知找谁办,找不到人;有时为办“一个证”要跑三四趟,远的地方一个来回要跑一天,误工误时又增加开支;农民群众还反映,实行8小时工作制,办事早不得、晚不得,碰上双休日、节假日又办不得。受传统意识和乡镇传统工作方式的影响,在部分乡直机关和干部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问题。针对农民群众的要求,为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最大限度地方便群众办事,xx乡党委、政府按照柘城县纪委工作安排,2017年8月,开始筹建便民服务中心,9月15日中心正式运营,直接为群众提供“全天候、无休日、一站式” 的服务。开展以来,这一便民形式在转变干部作风,密切党群关系,促进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主要做法

设立6个便民工作台,变分散办公为集中办公,使群众进一道门办完所要办的事。

2、实施阳光操作。在为群众办事和服务的过程中,服务中心坚持方便群众办事与严格依法行政相统一,对便民服务的内容、程序和标准等统一公布上墙,严格做到服务内容、办事程序、收费标准、政策依据、服务电话、工作人员情况“六公开”,使到中心办事的群众一看就明了、一看就放心。阳光操作,明白交费,群众的许多顾虑打消了。

3、明确办事规范。服务中心制定了“热情周到、高效服务、依法办事、清正廉洁”的服务守则,要求中心工作人员热情接待、耐心解释,坚持以办事方便不方便、公正不公正、群众满意不满意为工作标准。制定了考勤制度、办理登记制度、效绩考核制度、首问负责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要求中心工作人员从受理到办结提供全程服务、规范服务,对受理的每一件事情、办理的每一个证件,都要详细登记备查。

4、延长服务时间。工作日8小时内,14名办事人员集中办公;工作日的中午、双休和重大节假日,14名办事人员轮流值班,实行随到随办或预约办理,确保群众每天到中心都能办事、办成事。

为成员的便民服务工作领导小组,明确由乡纪委书记负责中心日常工作。乡领导班子成员每周轮流在中心值班,专门负责来信来访的接待处理工作。乡党委、政府每周召开一次例会,听取中心运行情况汇报,研究解决中心在工作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6、切实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对群众到中心反映的问题,能够当场解决的立即解决;需要某个部门调查处理或给予答复的,由带班领导安排分流到相关部门,限期调查处理和答复到位;需提交党委、政府集体研究的,由党委、政府集体作出决定;需调查后拿出具体处理意见的,由党委、政府组织有关人员深入实地调查,并提出处理意见,经过必要的决策程序后及时答复当事人。

二、成效明显

为了深入了解便民服务中心的工作情况和实际成效,我们对群众随机抽样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便民服务中心成效明显。具体表现在五个方面:

1、提高了办事效率,方便了群众办事。便民服务中心自开办以来,已提供各类办证服务130多个,群众反映生活困难等问题112次,均已得到满意答复。实践表明,采取“一个窗口办理,天天服务群众”的办事方式,群众再也没有以前那种只能定时办、分散办、节假日办不了的苦恼事了。

2、化解了矛盾纠纷,维护了社会稳定。便民服务中心

在开办以来,共接待群众来访126次,调解终结123人,正在办理3人次,尤其是实行领导带班接待信访和推行首问负责制,先后将1起多年缠访成功予以化解,有力维护了全乡社会大局稳定。

3、优化了发展环境,促进了招商引资。设立便民服务中心后,不仅使全乡干部进一步明确了自己的职责,而且也让普通群众都知道每个干部身上的责任,从而促进了部门之间协作和工作人员之间的配合,有效地防止了推诿扯皮现象。改善了办事环境,提高了办事效率,进一步优化了发展环境,有力地促进了招商引资。

4、规范了办事程序,推进了廉政建设。通过公开办事程序和收费标准,把各项事务的办理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杜绝了暗箱操作,避免了违规操作,防止了吃、拿、卡、要现象,推进了源头治腐工作。问卷调查对象普遍认为在便民服务中心办事,收费标准清楚,过去的“三乱”问题得到了有效遏制。

《乡便民服务中心汇报材料》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政务服务中心优化营商环境汇报

20xx年,中心将以十x届x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积极深化行政审批职能归并改革,创新行政审批管理服务机制,不断完善行政审批和便民服务工作体系,努力改善和提高政务服务水平,做到六个“着力”:

一、着力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创新行政审批管理服务机制。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调研投资项目审批有关的中介服务机构,对中介服务机构实施分类规范,加强诚信监管,规范职业行为;展开信息共享平台建设调研,制定相关信息共享标准和制度,尝试建设共用共享、互置互换的信息平台;对投资、社会事业等重点领域审批事项要构建服务项目“绿色通道”,在中心窗口实行重点建设项目定向挂钩服务,通过预约办理、跟踪督办、快办、承诺预审等形式提供全过程服务。

二、着力推进两个中心发展,构筑科学规范的服务平台。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坚持管办分离,强化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交易职能,完善进场准入机制和诚信机制,以信息化推动公共资源交易规范化、程序化和公开化,全力打造公平公正公开的交易平台。群众信息服务中心进一步加强平台自身建设,着力完善96333呼叫中心、调处中心硬件;探索建立规范、高效、便捷的办事机制;强化人员培训,提升窗口工作人员的服务水平;重点抓好96333民情热线、网站及干部管理系统等的日常运行、维护,充分发挥平台功能,服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

三、着力创新便民服务方式,提升行政服务效能。服务与创新并重,推动和鼓励窗口进一步创新便民服务举措,不断优化窗口服务。继续巩固“两集中、两到位”成果和简单审批事项的“一单清”制,进一步拓展审批项目联合办理的范围,积极推行网上审批,扩大实施范围,重点对现场踏勘类和一审一核类承诺办件实施网上审批。抓好县、乡、村三级便民服务体系建设工作,要采取“连锁”模式,同一标准统一设置办事服务窗口,规范各级发展服务中心的运作。

四、着力推进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建设。推动网上审批及整合提升发展向乡镇延伸和联动;以加快电子政务建设为切入点和重要途径,积极探索建设并形成网上审批、网上行政处罚、网上行政征收、网上绩效评估、网上政务公开及其电子监察等六大系统,实现效能建设的重点领域和环节的电子化监控。

五、着力完善运行管理机制。继续抓好“项目、人员、授权”三个到位,抓好服务项目和服务职能的管理,加强窗口授权,杜绝“回潮”,实现中心的顺畅运行。健全监督考核机制,建立班子成员和科室联系窗口单位制度,加强窗口日常管理,完善“服务标兵”、“模范党员”、“红旗之窗”、“效能之窗”评比办法和服务办件回访制度,加强对考核结果的应用。

六、着力提升中心整体形象。深化创建省级文明单位活动,不断提高文明服务水平。加强组织建设和文化建设,不断增强人员归属感、凝聚力和向心力;加强人员培训和管理,增强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

便民服务中心巡视检查汇报材料

没有最好满意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2、做服务群众的带。

头人当人民群众的'贴心人。

3、找得到人、解得。

了难、办得好事、交得上心。

4、微笑是我们的语。

言文明是我们的信念。

5、便民不是口号,

服务才是目标。

6、待人热情、办公。

快捷、服务主动、答复满意。

7、群众利益无小事。

服务工作无止境。

8、把事项交给我。

把满意带给您。

9、知民意、解民忧、

帮民难、促民富、得民心。

10、以服务为宗旨。

以便民为目的以满意为标准。

11、把群众意愿作。

为“第一信号”,把群众富裕作为“第一目标”,把群众难题做为“第一抓手”

14、重拾传家宝。

再现鱼水情。

15、与人民群众恳。

谈对话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

19.依法行政,公正司法。

20.增强宪法观念推进依法治国。

21.弘扬宪法精神构建和谐社会。

22.实行依法治国坚持执政为民。

23.宣传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权威。

24.学习宪法,宣传宪法,遵守宪法。

25.维护宪法权威,增强权利义务观念。

26.学习宣传宪法推进民主法制建设。

27.推进依法治市努力建设法治城市。

28.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29.推进依法治区,打造平安双清。

30.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日活动。

31.增强宪法意识,推进依法治区。

32.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33.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34.依法行使民主权利,依法履行法定义务。

35.弘扬民主法制精神养成良好的道德风尚。

36.高举宪法旗帜努力提高全体公民的法律素质。

37.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

38.学习宪法掌握宪法运用宪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39.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40.增强全民宪法观念和宪法意识,保证宪法的正确贯彻实施。

41.加强政府法制建设,坚持依法行政,提高法治化管理水平。

42.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

43.广泛深入地开展“.”全国法制宣传日活动。

44.加强法制宣传,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城市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乡村振兴服务中心年度工作汇报材料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教育体育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加快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均衡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努力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一、城乡义务教育总体情况。

目前,我市共有义务教育段学校95处。其中初中21处,小学74处;城区31处,农村64处。全市共有初中在校生31979人,小学在校生61179人;义务教育阶段共有教师6551人。2014年,我市通过了国家教育部组织的“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验收。全市所有初中、小学均达山东省标准化学校的要求,所有学校已通过了“青岛市现代化学校”的验收。目前,正在推动新一轮青岛市高水平现代化学校的创建。

二、主要工作措施及成效。

(一)加快城乡中小学一体化建设步伐。

全域统筹,优化布局,从2012年起,制定出台了《中小学规划布局方案(2014-2020年)》、《胶州市推进公共服务教育均等化实施意见》等10多个文件,强力推进薄弱校舍改造,将中小学校舍建设每年列为政府实事工程,十二五至十三五期间,我市新建、改扩建了一批中小学校,使全市中小学接纳能力日新月异,学生及家长的幸福指数逐年增高,获得感与时俱进。为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进一步增加学位供给,2019年,研究制定了《胶州市中小学建设计划(2019-2022年)》,明确今后一段时间学校建设时间表和路线图。在2017底全部完成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任务的基础上,2019年我市新建、改扩建城镇义务教育学校7所、中小学食堂25所,包括启动龙湖项目小学、空港小学、空港初中的新建和三屯小学的扩建,完成黄河路小学、经济技术开发区初中主体建设,启用瑞华实验初中新校。

(二)推进城乡中小学高水平现代化学校一体化建设。

积极推进新一轮高水平现代化学校的创建工作。根据青岛市的部署,自2018-2020年,利用三年时间,使全市90%以上的中小学达到青岛市中小学高水平现代化学校建设标准。为做好创建工作,我们制定下发了《胶州市关于建设青岛市高水平现代化学校的实施方案》,就创建范围与标准、评估原则与要求、验收程序与实施等一揽子事项进行了具体布置。我们实行了新的评价方式,将20%的城区优质学校(共19所,其中小学15所、初中4所)和20%的乡镇薄弱学校(共19所,其中小学15所、初中4所)结成联盟学校,实行捆绑式评价。组织专门人员对19对共38所参加高水平现代化学校创建的单位进行了全面初检。

更新学校教育管理理念,推进《青岛市中小学校管理办法》、学校章程落地生效,加强学校校务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学生委员会、家长委员会、教职工代表大会建设这五大委员会建设,并实现了五大委员会建设全覆盖。

优化教师队伍,每年拿出650万元(2019年850万)用于干部教师培训,通过分学段分学科对全市普通中小学幼儿园干部教师进行培训、城区学校教师赴农村支教、农村学校教师进城挂职锻炼等方式,进一步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目前,市教育体育局已印发《胶州市教师“百千万”精准培训工程实施意见》,全市普通中小学幼儿园干部教师培训28000人次;全面启动教师支教及挂职锻炼工作,目前已安排200名城区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360名农村教师到城区学校挂职学习,560名教师已在新岗位开展工作。推进国际交流改革发展。发挥胶州市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作用,推进与“一带一路”沿岸国家、上合组织国家相关学校、学生国际教育交流工作,每年选派中小学5-10名干部、教师赴国外研修,每年组织3-5个学生团体赴国外研学。

(三)城乡优质教育资源一体化发展情况。

加大跨区域合作办学力度。共有20处城区学校与农村中小学结对帮扶,实现了捆绑式发展;实施集团化办学,成立了一校三区的“振华教育集团”;与山东师大基础教育集团合作,2017年新启用了“山东师范大学瑞华实验小学”;实施名校办分校办学模式改革,每年选派5名城区副校长到农村村级小学担任校长,城乡学校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开展以教研协作为主体的小学大学区制建设。将全市划为东西南北四大学区,成员学校实现了全覆盖,由部分城区名校和镇处结为协作体,由名校长牵头、学科带头人引领组织区片研讨活动,做到城乡教学同频共振、资源共享、同步发展。实行以学术研讨为主体的初中联盟建设。将全市25处初中(含民办)分成3个学术研讨共同体,每个共同体有1所学校为主导,其他学校共同参与,每月固定时间由承办学校具体组织研讨活动。实行集中研讨、分散实践、一期一主题、每期建档案的管理模式。

做好教育信息化工作,先后投入1.3亿元,实现了“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为5万多名学生、7000多名教师开通了网络学习空间。为全市中小学建设同步课堂各一间,实现了全覆盖。2019年,在30所中小学建设了人工智能实验室,并开展人工智能教育课程教学。此外,我市已有10所学校建立了机器人创新实验室,开展机器人教育;有32所学校、100多个教学班,正在探索电子书包的常态化应用;全市已建成数字化综合图书阅览区50个;有101所学校通过青岛市教育局智慧校园评估验收。

(四)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一体化投入情况。

建立健全了城乡统一、重在农村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每年足额拨付义务教育生均教育经费,初中1100元,小学900元。对学生规模不足300人的学校,按300人核定公用经费。加强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资金管理,所有资金全部用于中小学建设。2017年,完成改造“薄弱学校”6所,全面完成改薄任务。继续实施家庭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政策,补助范围统一扩大到30%,初中寄宿生生活补助每生每年1250元。

设立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资金项目,用于义务教育学校维修改造、抗震加固、改扩建校舍及其附属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部分学校硬件条件。目前,拨付资金796万元,已完成实验小学等12所学校设施加固或维修工作,少海小学、九龙小学等学校设施加固或维修工作正在进行中。

(五)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三项“机制”情况。

1.健全了乡村教师待遇保障机制。制定《胶州市教育体育局等四部门关于贯彻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加强乡村老师队伍建设的通知》(胶教体通[2016]24号),全部为农村教师配备了班车;落实了农村教师岗位补贴,每月人均约400元;班主任补贴每人每月800元;加大工作力度,完善经费保障机制,落实举措,不断提高乡村教师待遇;建立免费体检制度,以学校为单位每年为教职工免费查体一次;在评优选先、职称评定、专业培训等方面向农村倾斜。

2.改革随迁子女就学机制。我市一直坚持“两为主”方针,坚持以居住地公办学校为主安排随迁子女就学,在随迁子女入学方面与当地市民子女享受同等待遇。

3.加强控辍保学和乡村儿童关爱保护机制。

(1)对经过民政、教育等部门确认的33名留守儿童实行关爱保护机制,在全市8所中小学设置了留守儿童关爱室,配备桌椅、图书、电话等相关设施,建立了相关工作机制,完善留守儿童档案,健全了学习帮扶、心理健康关爱等措施。教师与留守少年儿童结对子,一学期多次对其家访,了解家中情况,对有困难者,学校给予帮助。学习上,班级组织班干部与之交朋友,互相讨论交流学习,促使留守儿童成绩稳定且不断提高。

(2)实施关爱农村学生民生工程。一是加强校车规范管理,实现了农村标准校车全覆盖。按照青岛市和胶州市两级财政1:1的比例足额及时发放补贴资金,每年需市财政补贴4000余万元,惠及2万余名学生。二是继续实施学生饮用奶计划,实现了农村学生免费饮用奶全覆盖。每年政府财政投入1000多万元,惠及6个乡镇47所学校的约3万名孩子。三是多方争取资金,实现了农村学校标准保安全覆盖。加强农村学校安全设施配备,2018年底实现一键报警系统、监控系统全配备。四是启动农村中小学营养午餐改善计划,实现了农村中小学营养午餐全覆盖。制定了《胶州市农村中小学营养午餐实施方案》,联系青岛市教育局,邀请营养专家制订带量食谱。从2019年3月4日起,在全市推广营养午餐计划,胶州市的3.1万名农村学生,吃上了由市划拨专项财政资金推广的营养午餐:小学生、初中生的营养午餐标准分别达到8.5元和10.5元,家长只需承担1元钱。市教育体育局将农村营养午餐的实施情况列入学校年终考核。目前该项工作运转良好,学生、家长满意度高。五是实施城区中小学生校内托管,实现城区学生托管全覆盖。制定《胶州市小学生课后校内托管工作实施方案》(胶教体字[2019]30号),自2019年3月4日起,在我市9处局属学校和原5个办事处(阜安、中云、云溪、南关、北关)的14处学校实施课后校内托管。服务时间为周一至周五学习日(寒暑假及法定节假日除外)下午放学后约两小时。目前,我市参与小学生人数达到33962人,占全市小学生总数的54.4%,参与率高居青岛各区市第一名。

在各级政府的关心厚爱,民政及时救助,学校教师关爱到位,我市义务教育巩固率达100%。

(六)城乡义务教育治理体系改革情况。

截止目前,我市所有中小学皆为山东省标准化学校。在学校治理结构改革方面,实施了校长负责制,实行了按章程自主办学,校校设立了校务委员会,健全了教职工代表大会、家长委员会、学生委员会(少先队)和学术委员会。继续落实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全面实施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改革,制定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教师交流推进县管校聘工作实施意见》(胶教体字[2018]67号),加快推进“县管校聘”工作,全面激发胶州教育改革发展活力。建立区域内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总量控制,动态调整”机制,力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的良性互动。

(七)切实解决城镇中小学大班额问题。

1.抓好规划建设,健全防控机制,解决城镇中小学“大班额”。制定《胶州市中小学建设计划》,积极推动新老城区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实现滚动建设、持续发展。充分发挥解决大班额问题工作专班作用,制发《关于建立控制大班额长效机制工作方案》,建立解决大班额问题长效机制,确保不出现反弹。

2.加大师资保障力度。进一步加大国家免费师范生、部属师大毕业生、全国骨干教师的招聘力度。发挥课时量公示督查工作专班作用,开展全市课时量督查工作,进一步挖掘潜力,合理增加教师工作量,确保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加快“县管校聘”推进力度,严格按照按师生比、班师比核定学校人数,统筹调配促使教师合理流动。增加农村教师进城挂职学习名额,在新考录教师分配政策上向城区倾斜,进一步缓解城区学校师资紧张问题。

3.加强招生入学管理。继续实施起始年级招生审批制,完善“义务教育招生信息采集系统”,根据学校招生计划,按照学位批次先后顺序接收入学。继续设立中小学招生缓冲区,由家长和学生自愿选择分流到学位充足学校。利用青岛市政务信息共享平台,由基教科组织相关人员审核热点学校的入学材料,将权力上收,为基层减压,杜绝范围外学生通过非正常手段入学。对学位紧张的学校,统筹安排,原则上小学对不能接收的学生就近分流,由其他有学位的学校接收;初中采取分流到周边农村初中的方法,保障城区热点学校的班额控制在省定标准以内。对学位充足的学校,空余学位由市教育体育局统筹安排。

4.完善监督考核机制。严格控制校际间学生流动。各中小学班额已满的情况下原则上不再接收转入学生,开学后新来的满足户口和住房条件的学生,由当地教育办或市教育体育局就近安排到其他学校就读,等学段结束时再按其户口、住房情况安排。如确需转入(如高层次人才子女),须经局党委研究决定。根据青岛市教育局的要求,普通高中不再招收借读学生。充分发挥解决大班额问题工作专班作用,进行不定期、不定时、不通知督查,督查结果纳入年终考核。

三、城乡义务教育面临的问题。

(一)因解决大班额,带来学校功能室严重不足。超班额学校都在现有资源的情况下实行了扩班达到标准班额,部分学校特别是城区中小学的功能室、实验室等占用较为严重,对我市加强实验教学工作、创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青岛市高水平现代化学校,以及各校开展社团活动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

(二)农村生源递减现象明显,教育质量存在差距。随着城镇化发展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逐年减少,相应的农村学校就读生源逐年递减,农村教育面临生源质量、师资流动等问题,给农村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制约。加之农村环境因素,教育理念、办学模式、教学方式等与先进学校存在差距,相应带来了农村学校教育质量上的差距。

(三)学校管理城乡存在差距。虽然经过近几年的高层次培训,广大农村干部教师的素质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不可否认的是全市村级小学校长队伍、教师队伍建设有待加强,一方面要着力督促干部教师紧跟现代代学校建设步伐,完善学校现代治理结构和治理体系,另一方面要更新教育理念,强化提升素质,用现代学校制度武装头脑、付诸实践。

(四)教育科研城乡存在差距。近年来,胶州市农村学校教育科研水平与城区学校相比,有了很大提高但仍有差距,在历届的青岛市、胶州市级立项课题中,农村学校占比仅%。究其原因:一是农村学校较城区学校对教育科研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对学校长远发展的科学规划,没有充分认识到教育科研在学校发展中的引领作用;个别学校过分重视教学成绩的快速提升,认为教育科研提升教学成绩较慢,对于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法仍然比较依赖,而不敢借鉴和使用先进的理念和做法。这些认识造成学校没有把教育科研工作摆在学校工作重要位置上来抓,必然影响教育科研工作的有效开展。二是教育科研激励机制需完善。部分农村学校的教育科研奖励制度缺失或不足,譬如,论文的发表,课题的研究等,认为这是教师个人的事,学校没有必要奖励,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积极性。三是教育科研方式方法比较单一。从某些农村学校的教科研活动记录中看出,学校开展教育科研主要以学习为主,而且学习内容以学校安排为主,忽视了教师的需求,缺乏现场观摩、案例研讨等形式,活动方式单一、缺乏灵活性,教师从中收益不是很大,所以教育科研活动实效性不强,教师参与度不高。四是部分农村教师缺乏专业追求。农村学校的一部分老教师知识储备、教学观念等比较落后,对教育科研缺乏认识,不能把握教育科研与教学、与教师自身成长与学校发展的关系;有的教师存在错误观点,认为,教育科研是科技人员搞得事,与教师无关;部分农村教师认为,教师的工作就是教学,只要教好学就行了,教出好成绩的教师就是好教师。教育科研是教学之外的负担。观念认识的落后,导致教师对自身专业发展之路不明确,视野宽度不够,缺乏对自身专业化持续发展、提高的追求,参加教育科研的动力不足。

(五)农村在家庭教育方面存在短板。目前我市农村家庭教育的环境不理想,家庭教育的效果不太令人满意。一是家长素质较低者偏多,家庭缺乏教育氛围。由于城镇化的发展,大量农村人口涌向城市,而留驻农村的居民普遍学历较低,家长所受的教育少,文化底蕴差,因而无法对子女进行有效的教育和指导。“现在读书真难,孩子的作业拿回家,我根本看不懂。”家长们如是说。农村中健康的文化娱乐活动少,家长在农闲时沉湎于搓麻将、打扑克。农村家庭中很少看得见书籍,父母亲平时不看书读报的占绝大多数。农民的住房及经济条件提高较快,但有书房或书桌的学生并不算很多。据统计,我市农村学生有自己独立书房或书桌的学生仅占32%。

还有的父母外出打工,孩子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照顾,他们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在农村很少接触新事物,价值观念跟不上时代的节奏,再加上“隔辈亲”也容易造成对孩子的溺爱和迁就,使孩子产生“自我中心”意识,遏制了孩子的独立能力和自信心的发展,影响孩子个性和优秀品质的形成。以胶州市远家阿洛村为例,该校留守学生和单亲家庭的学生总数超过该校学生总数的50%。

二是家长大多缺乏与孩子的交流,缺少对孩子正确的思想教育。有相当一部分家长不能配合教师对孩子进行教育,许多家长认为,他们的任务就是给孩子提供吃穿,学习教育是学校和老师的事情。有一大半的家长不检查孩子的作业,更不要说辅导孩子功课,问孩子学校里的事了。

据了解,有一小部分的家庭,当家长主动闲聊时,孩子能认真回答问题;大多数情况是,如果家长不问,孩子也不会主动述说;极小部分的家庭的孩子看到家长无事,则会主动述说自己的所见所闻;还有相当部分的孩子则是躲避家长,怕挨训斥和责骂。这种情况在初中表现的尤为明显。

三是重智育,轻德育;重知识的学习,轻素质的培养。大多数的家长,自己文化层次低,自己觉得社会地位低,所以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孩子的身上,他们认为,读书、考试是唯一的出路。他们觉得,在学校里就应该学习语文、数学、外语、理化等考试要考的学科。对于音乐、体育、美术、劳动技能、综合实践等则不是太重视。对孩子的品行,特别是安全知识等方面的教育存在很大的缺失。

四、下步工作思路和措施。

(一)落实建设计划,加快城区学校新建、改扩建步伐。

随着二孩政策、户籍政策改革及城镇化进程加快,特别是2019年底青岛胶东机场转场运营,以五大新动能战略发展平台为支撑的“一区两带”加速融合发展,重大项目、新建小区将带动城市人口进一步加速聚集,伴随着城市人口学位需求的不断扩大,城市与农村教育教学资源倒挂现象必将更加突出,城区及李哥庄镇等重点镇中小学校的学位压力也将更加凸显。再加上解决大班额带来的部分学校特别是城区学校功能室不足等问题的叠加,使得学校建设越来越紧迫,需尽快使落实《胶州市中小学建设计划(2019-2022年)》,解决城区学校学位不足的问题。

(二)加强城乡科研联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重点破解教师专业水平、教研水平不均衡等困境,充分发挥服务协调功能,多措并举,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一是实施全市大集备活动。为让全市老师具备审视课堂的宏阔视野、拥有组织课堂的高超策略,教研室利用2018和2019年寒暑假组织了初中、小学所有文化课学科的骨干名师进行了全市大集备,内容包含每课时的课件、教案、学案、习题训练等教学资源。通过名师引领,打造城乡集备一体化模式。大集备活动,整合了全市教学优质资源,建立了资源共享机制,形成了“教学共同体”,改善了教研生态,确保了新课程的教学优质高效,真正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义务教育均衡的一条有效途径。该经验在2019年青岛市小学课程与教学工作会上进行了交流。

二是强化区片教研。为实现城乡教研一体化,推进教育均衡,不断提升全市教育教学质量,初中在全市初中学校实施以实验初中、第二实验初中、六中、七中为龙头的“四大区片”教研。各初中学校在龙头学校的组织下,针对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活动的方向,制定出扎实、详实的区片教研方案,开展了同课异构、提升学科素养研讨、优秀教学管理经验交流等务实、高效的教研活动。小学将全市74所小学按照强弱搭配、整体均衡原则,划分为11个联动教研片区。每个片区由一所城区教研强校牵头,携手乡镇6、7所学校构成一个校际教研共同体,形成了区域之间、校际之间以强带弱、以强促弱的教研互动局面。11所龙头校充分发挥引领带动作用,给农村教师提供了学习、交流的平台。如第四实验小学充分发挥龙头学校的教育资源优势,组织了“复习研究专题”、“习作研究专题”、“说明文研究专题”、“童话故事研究专题”等专题研讨,真正起到中心辐射作用;香港路小学通过组织片区内学校参观互访、共同教研、精品试题资源共享等合作活动,引领片区的教师队伍向专业化、优质化、均衡化发展;北京路小学通过“一来”联片校走进北京路小学,一起进行“精品教案”主题研讨会,“二去”到联片校送课、听课、评课,“三研讨”,组建区片微信群,隔空研讨,实现教研方式的延伸突破。

三是组织名师送教。为放大优秀教师的辐射作用,加快城乡教研一体化进程,本学年中小学组织“名师联家乡”“名师开放”、“城乡交流”等活动达50余次。

四是进行同步课堂在线教研。通过“在线同步课堂”平台,将处于不同地理位置的实体教室连为一体,进行实时互动教学,采取“一校带多点、一校带多校”的教研组织模式,逐步使“优质学校带薄弱学校、优秀教师带普通教师”模式制度化和常态化,将优质的教育资源覆盖薄弱的乡镇学校和教学点,较大程度上解决了农村教学点缺师少教的问题,助力薄弱学校教师队伍教学能力发展,提高薄弱学校教学质量,逐步缩小乡镇差距和校际差距,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本学年,中小学各学科举行同步课堂20余次。

五是实行教研员联系学校制度。每位教研员选取2所本学科薄弱学校,定期到学校随堂听课、评课,参加集备,为学校提供诊断服务并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三)对标深圳,创新模式,探索集团化办学新路径。一是做好“顶层设计”,搞好试点。兼顾学校共同意愿,将一所名校和若干所学校组成学校共同体(名校集团),以名校为龙头,在教育理念、学校管理、教育科研、信息技术、教育评价、校产管理等方面统一管理,实现管理、师资、设备等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通过“名校+新校”、“名校+弱校”、“名校+名校”等多种形式,输出名校品牌、理念、管理、文化、师资等,实现名校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教育投资多元化,推动优质教育资源的快速扩充,促进优质教育的均衡化、平民化、普及化。二是深化城乡学校互助共同体建设,创新区域内名校集团化办学路径。名校集团化战略框架下,根据共建共享的原则,指导所属优质中小学、幼儿园根据现有条件和发展目标,梳理并重新缔结新的城乡学校互助共同体,巩固相对稳定的成员单位,完善互助共同体协议延续机制、组织架构。进一步明确城乡学校互助共同体建设的运行机制、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对跨区域互助共同体实施教育督导,深化互助共同体内部“课题引领、接纳培训、网络在线、主题研讨、特色共享”,切实提升农村义务教育段学校、幼儿园办学质量和水平。三是结合市情,因地制宜创新名校集团化办学模式,出台具有区域特征的鼓励支持政策,实现区域内优质基础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扩大名校集团化办学的参与面,推广紧密型教育共同体、新教育共同体、“学校发展群”、教育联盟等区域内名校集团化办学新模式。深化新名校集团化办学内涵,优化集团“捆绑考核”等绩效评价机制,强化核心学校的辐射引领功能,提升区域内教育发展整体水平。

政务服务中心优化营商环境汇报

2021年,某省政府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指导,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任务要求,系统推进“一网通办”前提下“最多跑一次”改革,全力助推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着力提升政务服务水平。2021年,全省五级政务平台累计办理行政审批事项x万余件,其中省本级x万余件,按时办结率99.99%。全省三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累计完成交易项目x万余个,成交金额x亿余元,节资x亿元,增收x亿元;省本级完成交易额x亿元,节资x亿元,增收x亿元。下面是星星阅读网小编为您推荐省政府政务服务中心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计划。

2021年工作总结。

一、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重大决策部署,扎实推进重点任务落实落地。

(一)积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一是聚焦便民利企,统一政务服务事项受理条件、申请材料、办事流程等要素,持续推动“川渝通办”事项常态化办理。建立全省“川渝通办”专窗工作周数据、月数据、专窗信息报送和工作联络机制,参与起草《川渝通办工作规程》,第一批24个“川渝通办”事项办事指南已完成审核,第二批办事指南正在审核中。推进“川渝通办”线上线下融合,引导申请人通过川渝政务服务网及客户端“川渝通办”专题,开展线上办理。截至11月底,全省政务服务大厅“川渝通办”专窗共办理件、咨询件;省级部门(省本级)业务办件量(异地代收代办)共件。二是深化川渝公共资源交易一体化战略合作,川渝重大项目交易信息联合发布、失信信息交换、联合宣传等合作事项正常推进。某省公共资源交易主体统一认证系统上线运行,拟通过移动ca方式与重庆实现统一主体信息数据标准对接。在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某省)开辟“川渝重大项目信息”专栏,实现部分重大项目同步推送交易公告信息,共发布交易公告信息x余条。

(二)慎终如始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一是严格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对省级政务服务大厅窗口受理办理工作进行调整;严格管理人员进出,在大厅内部引导分流办事群众;合理安排窗口值守人员,严格落实个人健康申报,配发防疫物资(口罩、中药);大厅全面推行无接触式排队取号,申请人扫码办事更加安全、方便、快捷。二是创新工作机制,落实预约排队、网上预审、邮寄送达等服务方式,推行网上办、邮递办、代理办、延时办、预约办、“网络视频会审”等做法,常态化开展公共资源交易网上投标、不见面开标和远程异地评标、远程电子监控,减少现场聚集;推广“7*24小时”自助服务,切实降低疫情发生风险。

(三)精准施策做好实定点帮扶工作。按照“整体谋划、分步实施”的思路,推动挖金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一是扎实推进党组织“两化”建设。着眼标准化规范化要求,拨付资金8.2万元用于村党群服务中心提档升级工程,进一步优化村阵地功能。二是支持扶贫联系点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拨付专项帮扶资金x万元用于村集体经济发展,向相关部门争取到x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三是推动开展多种形式帮扶,协调有关部门开展就业帮扶,协调社会力量开展社会帮扶,帮助就业22人,社会力量捐赠价值x万元的药品,组织省人民医院超声科专家为x余位村民义诊。

(一)以“三化”建设为抓手,镇村便民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一是制定出台全省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三化”建设方案和镇村便民服务体系建设专项方案,形成首批群众视角的x个“一件事一次办”目录。选择x个乡镇(街道)、x个村(社区),开展省市县三级试点,形成整体推进格局。二是以省级试点为龙头,三级试点分层指导。省级层面分片区召开“三化”建设现场推进培训会,组织省市县乡四级政务服务机构观摩学习都x等地先进经验做法。市(州)先后召开现场会、培训会、研讨会,x市等地组织开展以“学经验、看变化、找差距”为主题的拉练比拼活动,积极对标推进落实,全系统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三是坚持需求导向,打通镇村便民服务“最后一米”。指导各地积极整合资源,落实便民服务“代办专员”。x区组建“x跑团”,x市x区在省外务工人员集中地建立“工匠家”等深受群众好评。依托全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充分运用“互联网+政务服务”,在园区、社区、小区部署智能自助服务终端,在线查询、网上申报、自助打印等便民服务事项实现少跑快办。

(二)积极推进“综窗”建设,大幅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展现新作为。一是持续推进“三集中三到位”,向42个省级相关部门(单位)发送《关于将“应进必进”政务服务事项纳入省政务服务大厅受理办理的函》,目前,77.6%的依申请类行政权力事项和26.8%的依申请类公共服务事项入驻省政务服务大厅。二是加大“综合窗口”建设力度,省市县三级全部设立“综合窗口”,省本级设立“无差别综合窗口”4个,共梳理纳入x个省级部门的x个高频事项,其中x个部门的x个高频办理事项实现常态化办理。市(州)各级政务服务大厅共设立“无差别综合窗口”x个,设立“分领域综合窗口”x个。省市县三级大厅窗口数由x个减少到x个,窗口压减率为x6%。三是持续推进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综合窗口建设,镇村便民服务综合窗口覆盖率达80%,可办高频事项x余项。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省市县三级自建综合窗口系统x个,自建综合窗口系统与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已对接26个。

(三)深入开展特色化工作,推动政务服务质效再上新台阶。一是扎实开展“百日冲刺”行动,围绕营商环境10大事项,实施流程再造,切实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费用、减风险,从全流程减少企业群众办事审批流程,真正达到事项公开化、服务透明化、流程标准化。二是持续推进“一件事一次办”,围绕申请条件、申报方式、受理模式、审核程序、发证方式等对政务服务事项办理全流程进行优化再造,推动企业群众办事从“在每个部门最多跑一次”向“在一个窗口最多跑一次”转变,并通过材料减免、并联审批等措施,促进企业开办、不动产登记、工程建设项目等高频政务服务事项提速60%以上。达州市本级将“一件事一次办”事项全部纳入综合窗口受理办理,并印发第一批86项“一件事一次办”事项办事指南和流程图,累计整合精简各类办事环节109个,减少申请材料290份,缩短办理总时限x个工作日。三是指导全省各级政务服务大厅全覆盖设立“办不成事”受理窗口,建立工作台账,有效解决办事疑难问题。全省共设立“办不成事”窗口x个,受理事项x件,办结x件,接受咨询x万件,办结率81.7%。

(四)稳步推进“跨区通办”,推动政务服务环境再优化。一是开展无差别综合窗口“省内通办”试点,确定6个市(州)、21个县(市、区)为试点区域,制定《某省政务服务“省内通办”工作规程(试行)》,梳理100个省级高频事项,指导市、县录入、完善和确认事项要素和审查要点,预计2022年3月底实现省市县三级各100项高频事项省内通办。二是西南五省“跨省通办”有序试点,确定省级、眉山市级和成都市高新区为试点单位,正在与西南其他四省(市)就事项梳理、业务协同、系统建设等进行工作对接。

(一)加强公共资源交易信息系统顶层设计。一是重构覆盖省、市、县三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全流程电子化体系,推进一体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体系建设,初步形成《某省一体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体系总体建设方案》。二是扩大全流程电子化交易范围,会同有关部门出台我省电子招标文件范本,牵头完成省级电子交易系统全流程电子化建设,实现房屋市政类,水利勘察设计、监理、施工类,交通勘察设计、监理、交安类项目全流程电子交易;开发完成400万以下建设工程项目政府采购资格预审系统,全省政府采购全流程项目数x个。三是有序推行不见面开标,修订电子招标文件范本50套,房建市政、交通、水利等项目均实现不见面开标,其中政府采购项目不见面开标实现全覆盖,1-10月累计完成不见面开标项目x个。指导市(州)交易中心积极推进电子化建设,宜宾实现所有县、市、区示范创建全覆盖,上线数字证书在线办理平台,有效节约企业交易费用;成都建成“不见面”开标和远程异地评标系统,“不见面”开标实现县(区)全覆盖,远程异地评标系统覆盖15个分中心和德阳、眉山、资阳市交易中心;内江实行“掌上办”,手机端可完成政府采购项目报名。

(二)深入开展示范交易中心“两化”创建活动。印发《深化公共资源交易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示范交易中心”创建活动工作方案》,按时间进度完成标准修订、安排部署、对标落实、交叉观摩、督导指导,首批申报的62家交易中心成功创建为“示范交易中心”,第二批申报工作已正式启动。

(三)推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制度机制建设。一是为解决我省公共资源交易体制不顺、监督缺位、服务供给不充分等问题,积极推动某省公共资源交易管理条例立法工作。二是研究出台远程异地评标、交易现场见证、交易平台内部协调联动、行风监督等工作规范,修订出台《某省公共资源进场交易工作规范(第二版)》,严格落实《某省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管理实施细则》等制度,持续推动用制度管人管权管事。

(四)持续优化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一是优化交易流程,持续开展“五减”服务,累计精简工作环节22个,优化流程2个,减少材料13项,办理时间累计减少25天。二是持续开展政银合作,积极协调行业主管部门,完善“应进必进”,畅通重大项目、疫情防控项目、保密项目等绿色通道。三是深化工程招投标领域突出问题系统治理。严格落实《某省深化工程招投标领域突出问题系统治理工作方案》,将任务分解到处室,责任落实到人头,组织召开全省系统治理工作推进会。截至10月底全省工程招标全流程电子化交易初步实现全行业全流程覆盖,实施不见面开标4800场、远程异地评标1400场次(其中,主场825场次)。

(五)深入开展公共资源交易区域合作。成功举办第十三届中国西部国际采购商大会暨第四届中国西部公共采购大会,发起成立中国西部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共享联盟,推动西部x个省(市、区)协同开展ca数字证书互认通用、跨省远程异地评标、联合发布重大项目信息等6项合作,进一步提高跨区域协同服务水平。

四、坚持发展为先,强化政治引领,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全面增强全系统凝聚力、战斗力。

(一)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紧扣“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总体要求,充分利用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开展“四史”等专题交流研讨。广泛开展“三级书记”讲党课、“我讲党史半小时”等活动,全年累计讲党课x人次。组织开展“颂歌献给党”、红色体验教育、集中观看红色电影等多种形式主题活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深化政务服务便民利民办实事,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二)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入贯彻《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印发《2021年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要点》,层层压实责任,完善述职述责述廉评议考核制度,认真开展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联述联评联考。深化源头治理,开展廉政风险点排查和防控,形成《廉政风险排查及防范清单》,共计280个具体防范措施,修订完善《廉政风险防控办法》。多形式开展专题警示教育,组织开展“讲担当、守纪律、促作为”警示教育月活动,结合身边人、身边事加强警示教育,组织集中观看警示教育片,向处级以上干部发放《深渊之戒》警示教育读本,组织50余名党员干部赴锦江监狱开展警示教育。

(三)加强队伍建设。一是健全干部培养机制,分期分批开展政治理论和业务技能培训,围绕重点工作开展上挂下派、轮岗锻炼,提升干部职工综合素质,全年累计选派18名干部参加省委组织部及相关部门组织的各类综合素质培训。常态化开展周末学习园地14期。二是通过线上培训、线上视频会议等方式开展全系统干部培训工作,与都江堰市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都江堰市委党校建成首个某省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培训研究基地。三是开展与高校合作培训,在浙江大学举办2021年全省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服务系统县处级干部培训班,培训人数50人次,系统化的提升了干部的综合能力。

(四)加强宣传引导。坚持把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作为意识形态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便民服务中心“三化”试点和示范交易中心“两化”创建、政府采购标准化等重点工作,及时推广各地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先进做法,在全系统形成真抓实干、攻坚克难、勇争一流的良好工作局面。

2022年重点工作安排。

2022年,某省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系统将继续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某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扎实抓好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以来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系统推进“一网通办”前提下的“最多跑一次”改革,做深做实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加快推进便民服务“三化”试点,抓好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深化公共资源交易“两化”示范创建,全力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一、高起点谋划新场地建设。按照省领导指示要求,加快推进新场地建设,高起点定位、高规格设计、高标准建设,做好需求论证和顶层设计,严格依法依规组织实施新场地规划立项、设计装修、配套等相关工作。

二、高质量推进镇村便民服务“三化”试点。进一步巩固试点成果,持续加强便民服务“三化”建设,优化镇村便民服务体系,新增200个便民服务中心纳入省级“示范便民服务中心”验收,逐步形成点面结合、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紧扣省委“按实际划分片区,按片区编制规划,按规划优化布局、配置资源”的方向路径,结合乡村国土空间规划,牵头指导各县(市、区)编制乡镇级片区便民服务设施专项规划,重点推进镇(村)便民服务设施规划建设,做深做实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

三、高标准开展“综合窗口”改革。以标准化为核心,提升政务服务水平,统一规范综合窗口事项目录、办事指南和办事流程,指导省市县乡村五级政务服务“一窗受理”改革,推动省内通办、跨省通办。进一步优化办理流程,持续开展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费用、减风险,不断降低企业群众办事成本。切实推动政务服务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建立完善工作协同机制,逐步破解“两张皮”问题,促进提高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

四、高标准抓好两个示范创建。组织对两批公共资源交易标准化规范化“示范交易中心”开展“回头看”,抓好问题整改。启动第三批“示范交易中心”建设工作,促进进一步完善服务设施、提高服务意识、提升服务水平。深入开展政府集中采购机构标准化建设,加强试点指导,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标准化政府采购体系,全面提升政府采购服务质效。

五、高效率推动公共资源交易全流程电子化建设。有序推进覆盖省、市、县三级公共资源交易一体化平台建设,结合全流程电子化交易需求,协调相关行业部门完善招标范本,优化电子化交易规则。推动公共资源交易“应进必进”,扩大全流程电子化交易项目范围,推动不见面开标、远程异地评标、远程电子监控常态化运行。加大见证服务力度,为实现智慧监管、信用监管、协同监管打下基础。

六、深层次开展区域合作。推动第三批政务服务“川渝通办”事项纳入专窗运行,梳理出台线上线下统一的办事指南,开展示范窗口创建,指导建设遂潼、万达开等示范区;持续实施西南五省“跨省通办”试点,推动更多跨区域事项从“能办”向“好办”转变。推动川渝公共资源交易一体化建设、中国西部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共享有关工作落地,开展好ca数字证书互认通用、跨省异地远程评标、重大项目信息发布共享等合作事宜。

七、持续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队伍建设。全面落实党建工作、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继续抓好中心组学习,推进党支部组织生活规范化,党员学习培训力争全覆盖。始终坚持以中央巡视和省委两轮巡视反馈问题为导向,对已完成的整改事项主动开展“回头看”,坚决防止问题反弹,持续深入抓好后续整改工作。进一步强化干部履职监管,完善内部工作督查和绩效考核机制。加强全省政务和交易系统人才培训力度,培养一批素质高、专业好的人才队伍。

政务服务中心党建工作特色亮点汇报

政务服务中心党建工作特色亮点汇报锤炼党性筑牢思想根基。近年来,市政务服务中心以思想政治建设为引领,扎实有效地开展党内学习教育系列活动,带领全体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锤炼党性修养,拧紧思想上的“总开关”。

市政务服务中心始终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持续在学懂弄通上下功夫,以建设“四型十好”机关党组织为载体,按照“围绕中心抓党建,聚力党建促服务”的工作思路,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

自x年x活动开展以来,市政务服务中心坚持每周最少集中学习半天的学习制度,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制定党员学习计划,稳步推进主题教育常态化制度化。通过学习教育,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坚定了理想信念,增强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强化了全面深化改革、推动转型跨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制度引领夯实基层党建。强化基层组织建设,打造坚强战斗集体。自x年x市政务服务中心组建以来,进厅部门由最初的x个增加到现在的x个,进厅窗口工作队伍由x人发展到现在的x多人,针对进厅党员来自不同的部门,进厅后组织管理松散,支部活动开展少的实际,中心党组从规范组织建设入手,依据《中国共产党章程》的有关规定和驻厅单位变动、党员人数的变化,整合、成立了市政务服务中心党支部,选好配齐支部成员,实行支部统一领导、学习培训和考核管理,使广大党员始终处在党组织的坚强领导之下,为窗口服务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证。

狠抓窗口纪律建设,营造党建新格局。在廉政建设方面,市政务服务中心党组认真贯彻落实x全会精神,坚持“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打造“便民、高效、廉洁、规范”的政府服务窗口为目标,全面推进中心党风、政风和工作作风建设,切实把党风廉政建设落到实处。

市政务服务中心按照“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要求,严把行政审批廉洁关,固化业务流程,严格按程序办理,让党员干部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纪律教育,营造出风清气正的政务环境。

完善基层组织制度,提升党组织凝聚力。为了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党建工作,市政务服务中心制定了党建工作责任制度、党务公开制度、廉政建设等一系列党建制度,进一步提升了基层党组织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同时根据窗口工作的特点,政务服务中心党支部通过开展党内组织活动,准确了解窗口工作质量和服务态度等情况,并对存在的问题及时作出调整,逐渐形成了以中心党组引领工作为主线,支部带窗口,窗口服务群众的党建工作新模式。

依托全市“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规范平台建设,实现统一平台、统一申请、统一受理、集中办理、统一反馈和全流程监督。

通过看本领比技能、看态度比作风、看贡献比业绩;

通过群众测评、党员互评、领导点评,评出每个季度的各项荣誉称号,在中心的党员干部中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受到前来办事群众的一致称赞。

政务服务中心优化营商环境汇报

20_年,中心将以十x届x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积极深化行政审批职能归并改革,创新行政审批管理服务机制,不断完善行政审批和便民服务工作体系,努力改善和提高政务服务水平,做到六个“着力”:

一、着力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创新行政审批管理服务机制。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调研投资项目审批有关的中介服务机构,对中介服务机构实施分类规范,加强诚信监管,规范职业行为;展开信息共享平台建设调研,制定相关信息共享标准和制度,尝试建设共用共享、互置互换的信息平台;对投资、社会事业等重点领域审批事项要构建服务项目“绿色通道”,在中心窗口实行重点建设项目定向挂钩服务,通过预约办理、跟踪督办、快办、预审等形式提供全过程服务。

二、着力推进两个中心发展,构筑科学规范的服务平台。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坚持管办分离,强化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交易职能,完善进场准入机制和诚信机制,以信息化推动公共资源交易规范化、程序化和公开化,全力打造公平公正公开的交易平台。群众信息服务中心进一步加强平台自身建设,着力完善96333呼叫中心、调处中心硬件;探索建立规范、高效、便捷的办事机制;强化人员培训,提升窗口工作人员的服务水平;重点抓好96333民情热线、网站及干部管理系统等的日常运行、维护,充分发挥平台功能,服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

三、着力创新便民服务方式,提升行政服务效能。服务与创新并重,推动和鼓励窗口进一步创新便民服务举措,不断优化窗口服务。继续巩固“两集中、两到位”成果和简单审批事项的“一单清”制,进一步拓展审批项目联合办理的范围,积极推行网上审批,扩大实施范围,重点对现场踏勘类和一审一核类办件实施网上审批。抓好县、乡、村三级便民服务体系建设工作,要采取“连锁”模式,同一标准统一设置办事服务窗口,规范各级发展服务中心的运作。

四、着力推进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建设。推动网上审批及整合提升发展向乡镇延伸和联动;以加快电子政务建设为切入点和重要途径,积极探索建设并形成网上审批、网上行政处罚、网上行政征收、网上绩效评估、网上政务公开及其电子监察等六大系统,实现效能建设的重点领域和环节的电子化监控。

五、着力完善运行管理机制。继续抓好“项目、人员、授权”三个到位,抓好服务项目和服务职能的管理,加强窗口授权,杜绝“回潮”,实现中心的顺畅运行。健全监督考核机制,建立班子成员和科室联系窗口单位制度,加强窗口日常管理,完善“服务标兵”、“模范党员”、“红旗之窗”、“效能之窗”评比办法和服务办件回访制度,加强对考核结果的应用。

六、着力提升中心整体形象。深化创建省级文明单位活动,不断提高文明服务水平。加强组织建设和文化建设,不断增强人员归属感、凝聚力和向心力;加强人员培训和管理,增强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

政务服务中心优化营商环境汇报

打造标准化政务服务。根据国家、省、市统一部署,按照“五级四同”的原则,对表对接中央、省、市权责清单和下放的审批事项,推进县级、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事项认领,扎实开展政务服务事项办事指南科学化编制,以具体办理事项为标准细化事项颗粒,建立健全事项审查和动态管理机制,确保县、乡、村事项与省、市同步,一件事项一个标准,做到“无差别受理”“跨区域办理”。

打造规范化政务服务。规范县、乡政务服务中心和村便民中心建设模式,完善运行管理机制,线上整合已有的各部门政务服务平台,统一网上服务入口,破除信息壁垒,打造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规范审批行为,建立健全审批监管协同联动机制,健全完善中介超市管理办法,打造最公平、最优质的中介服务市场。

打造智能化政务服务。顺应信息化发展规律,响应企业群众服务需求,持续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全面深度融合,依托“智慧x”项目,建设信息化政务大厅。持续推动“赣服通”迭代升级,实现政务服务移动化智能化。

打造便利化政务服务。持续优化服务机制,推动“一链办理”和“一件事一次办”。推动“告知承诺”“容缺受理”落地落实,推动“惠企政策”兑现掌上办、网上办,推动延时错时预约服务提质增效,深化帮办代办和志愿服务,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提供个性化暖心服务。

打造专业化政务服务。健全政务服务“好差评”工作机制,引导企业和群众参与政务服务评价,强化结果应用,加强作风建设,实现企业群众办事暖心、爽心。按照“一号对外、诉求汇总、统一协调、各方联动、限时办结”要求,对接好应用好管理好全市统建的12345政务服务热线,进一步扩充群众反馈渠道。

(二)目标任务。

以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为主线,以建设“五型”政府、打造“四最”营商环境为抓手,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以“互联网+政务服务”为重点,致力惠企便民,助力绿色崛起,推进重点领域服务便利化,实施政务服务标准化,着力推进简政放权,着力加强和规范事中事后监管,着力优化政务服务,着力加快信息系统整合和数据共享。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创建“x办事不求人”政务服务品牌,让人民群众真正享受到优质、便捷服务。

(三)业务工作。

1.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探索成立行政审批服务局,充分借鉴学习前两批改革试点经验,开展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积极向上级相关部门申报设立“x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将分散在审批部门的审批权力集中至“一个部门”,真正做到“一枚印章管审批”,推进审批效率再上一台阶。

2.加快基层政务服务建设。围绕进厅事项、一窗受理、一网通办、帮办代办、审批事项“就近办”等关键工作实现突破,大幅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实现基层群众办事“小事不出村(社区)、大事不出镇(街道)”。推动政务服务“好差评”延伸,对照政务服务“好差评”工作要求,加快推进政务服务“好差评”向乡镇(街道)延伸,实现政务服务“好差评”服务层级的全覆盖,进一步强化基层的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质量。

3.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一是充实和完善“赣服通”x分厅功能。持续强化“无证办理”、“一链办理”、“秒批服务”事项建设,依托“区块链+政务服务”基础平台,实现更多事项“不见面审批”与“无证办理”。二是强化和推广线上服务。依托全省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继续拓展网上办事的广度和深度,通过高频办理、关联推荐、智能问答等功能引导申请人网上办事,优化网上办事体验,真正实现线上办事“能办、会办、好办”。

4.全力打造“智慧政务”服务。依托“智慧x”项目,建设x“大数据中心”,打通部门间数据壁垒,加快实现本级数据共享互联。建立健全政务窗口智能系统,提高政务大厅智能化、便利化水平,加强政务大厅管理。

5.深化“一件事一次办”改革。以企业和群众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目标,分批分类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改革,着力将部门“单个事项”集成为企业和群众视角的“一件事”,最大限度实现流程优化、数据共享、材料共用,推动政务服务从每个部门“最多跑一次”向“一件事一次办”转变,打造时间最少、流程最短、成本最低、服务最优的政务服务,切实提升企业和群众获得感。

6.增强大厅管理水平。持续完善“日巡查、周小结、月分析、季评星、年总结”的工作机制,强化巡查和考核应用,不断增强窗口服务意识,凝聚工作合力。

(四)中心工作。

1.强化政治思想建设。深学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2022年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着力落实省、市和县党代会精神,打造“x办事不求人”政务品牌,推动x县政务服务工作再上新台阶。

2.继续推进创文工作。树牢持续作战意识,保持创建热情,紧抓创文工作不放松,确保标准不走样,对标对表创建文明新目标新标准,完善细节、补足短板,圆满完成文明创建实地测评工作。

3.努力做好招商工作。全力以赴开展招商引资,坚持每月走出去,寻访客商,走访企业,大力推介x营商环境,邀请企业到我县考察;坚持做好引进工作,对接企业代表,用心做好考察接待工作,为企业提供专业全面的服务,争取项目引的来、留的住。

4.持续稳固疫情防控。时刻绷紧疫情防控一根弦,严控大厅入口关,常态化落实“四查一戴”防控措施,确保进出人员绿码黄边,行程合规;持续开展防控宣传和每日消杀,及时更新中高风险地区提示公示,查缺补漏,督促全体工作人员接种第三针,稳固疫情防控。

X市政务服务中心主任在市政务服务推进会上发言材料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各位领导:

按照会议安排,下面我就x市政务服务中心基本情况和今年x-x月各项工作完成情况向各位领导作一简要汇报。

x市政务服务中心成立于x年x月,2021年x月迁入七里新区政务大楼。目前有x个部门和单位进驻,入驻窗口工作人员x余人,中心机关现有行政编制x名,事业编制x人,中心下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络管理中心两个事业单位,分设社会保险、医疗保险、国税征管、地税征管、车辆管理等五个政务服务分中心。

近年来,政务服务中心秉承“人民受尊重、权力受监督、服务无止境”的工作理念,遵循“规范、廉洁、高效、便民”的服务宗旨,以提高行政效能为切入点,以“三项制度”为抓手,以优化投资发展环境为目标,不断创新服务举措、完善服务功能,着力推进“中心建设标准化、内部管理规范化、项目服务常态化、公共资源交易透明化”。2021年x-x月,政务服务中心共受理各类行政审批及公共服务事项x万件,平均办结x个工作日,按时办结率、群众满意率均达x%。

一、夯实基础,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同时,现场踏勘人员一并入驻,确保所有事项在窗口快速办结。

(二)全面清理审批服务事项。我们按照省政府相关文件精神,配合政府办、法制办多次对行政许可事项进行全面清理,对上级下放的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事项进行及时对接,逐一规范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目前,市政府新出台了《关于公布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审批、公共服务事项及前置条件清理结果的通知》、《关于贯彻落实省政府规范行政审批行为改进行政审批有关工作通知的实施意见》两个规范性文件。进一步规范窗口行政审批行为,优化办事流程,形成上下衔接、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今年以来,我们取消了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x项,取消行政、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前置条件x项,保留行政许可事项x项,非行政许可事项x项,公共服务事项x项,办事效率明显提高。

并将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水、电、气、广电等公共服务事项纳入中心集中办理,切实方便办事群众。

二、搭建平台,完善政务服务体系。

(一)政务服务中心“标准化”。按照省上标准化建设要求,全面实现了“行政审批、办事制度、政务服务、服务场地、服务设施”等五个标准化建设,目前政务服务中心已成为集行政审批、公共服务、公共资源交易、信息公开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

(二)乡镇便民服务中心“规范化”。全面推进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大力推行“三个一体化”运行模式,最大限度实现办公场地、服务事项和人员管理一体化。将民政、计生、农业服务、劳动保障、广电等涉农、惠农相关部门和审批事项全部进驻便民服务中心,会同市法制办整理编印了《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办事指南》。将行政审批软件延伸到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接入行政效能电子监察系统,实现系统功能扩展和数据上下对接,把行政审批权力的运行置于公众监督之下,实现网上审批、在线监察、预警纠错和绩效评估,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审批环境。

在市区探索建立了社区便民服务站,使市民不出社区就能享受免费代办服务。

(四)网上电子政务大厅“便捷化”。全面开通集咨询、预约、申请、预审、办件查询和公众监督评议等为一体的网上电子政务大厅,加强电子政务大厅的日常管理和维护,落实专人在线值守,确保在线即时咨询的及时响应,实现“实体政务”和“网上政务”双轨运行,群众在家也可享受贴心的政务服务。

三、创新举措,提升项目服务水平。

(一)建立“四位一体”的项目服务协作机制。联合投促局、管委会和进驻部门建立“四位一体”项目服务协作机制,实行项目签约信息、落户园区信息、建设进度信息、审批办理信息互享互通,并加强深度合作和工作协调力度。

(二)大力实施并联审批。制定了x市并联审批实施办法及细则,为重点项目开辟行政审批“绿色通道”,按照“提前介入、统一踏勘、协调办理、限时办结”的原则,适时召开并联审批联席会,对项目涉及的所有行政审批事项,实行集中审批、限时办结。尤其是在竣工验收阶段,推行联合验收并联备案,在项目业主备齐相关竣工验收资料后,由住建、规划、国土等x个部门同时参与验收,政务中心及时跟踪督办。

(三)切实简化审批流程。修订重点项目并联审批实施细则,根据项目的不同类别为投资企业制定个性化的并联审批流程,分别制订了《投资建设项目并联审批流程》、《企业设立登记并联审批流程》、《餐饮业并联审批流程》、《公共娱乐场所并联审批流程》等。今年来,为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政务中心多次组织并联审批相关窗口协调、讨论,量身定制了《房地产项目并联审批流程》和《房地产项目并联审批办事指南》,将房地产项目纳入优先办理范围,实行审批流程、申报资料、收费标准、办结时限“一单告知”,只对申报资料进行形式上审查的实行即到即办,突出了适用性和可操作性,最大限度地缩短了办理时限。

(四)严格实行“收费一费制”。对重点项目涉及的行政事业、经营性收费由政务中心“一窗受理、一次收取、统一分配、包干使用”。今年我们为川东粮油储备调控中心、中石化x科研生活基地、中石化lng项目等x多个重点项目启动了并联审批,受到投资企业的一致好评。

四、整合资源,规范公共资源交易。

按照“管办分离、依法监督、统一管理、集中交易”的原则,成立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将工程项目招投标、国有资产出让、政府采购、国有土地招拍挂等统一进场交易,并设立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保证金账户,规范保证金缴退行为,相关交易资金统一收取、统一管理。开通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站,所有交易活动实行“政策标准、信息发布、操作流程、收费标准、监督管理”五公开,交易活动全过程实行音、视频同步监控录像并刻盘存档,使公共资源交易更加公开、公平、公正,切实从制度上、源头上遏制公共资源交易领域腐败行为发生。今年x-x月,交易宗数x宗,成交金额x万元,节约财政资金x余万元。

五、强化管理,展示中心良好形象。

(一)加强窗口人员教育和管理,强化服务意识。通过工作例会、专题学习、业务培训、座谈交流、评先考核等形式,加强窗口作风建设和宗旨意识教育,提高思想认识,提升服务意识。开展了“三零一满意”创建活动,重点整治了“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和“吃、拿、卡、要”等问题,达到了服务群众“零距离”、服务过程“零障碍”、服务质量“零投诉”,真正做到了让群众满意。

(二)推进大厅规范化运行,提升服务水平。完善中心管理制度,细化量化考核指标;

加强大厅日常管理,严格执行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一次性告之制等;

认真做好红旗窗口、优秀窗口工作人员评比评选,对考勤记录、请假情况、办件质量等项目坚持每月一合计、半年一总结,及时与进驻单位协调沟通,反馈情况。

(三)深入推进政务公开,拓宽监督渠道。不断完善政务信息公开方式,进一步规范政务公开的形式和载体,通过政务信息公开专用平台、led电子显示屏、中心门户网站、展板资料等,及时公开相关信息,保障了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通过对外公开承诺、公布效能投诉电话、持续开展窗口服务满意度公众测评等方式,拓宽监督渠道,广泛征求意见。

六、成效显著,特色工作亮点频现。

近年来,市政务服务中心在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公共资源交易、服务重点项目等方面特色突出,亮点纷呈。近年来先后承办了全省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暨政务服务工作现场会、x市效能监察及投资软环境工作会。特别是2021年x月x省长主持召开的全省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暨政务服务工作现场会规模大、规格高、反响好,x政务中心的各项工作经验在全省推广。省政协主席x、原省纪委书记x等领导先后莅临政务中心视察并对中心工作给予高度评价。中心先后荣获“x省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先进单位”“x省县级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示范单位”、x市“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先进单位”“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先进单位”等称号,多次被x市表彰为“服务重点项目先进单位”“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先进集体”“先进基层党组织”。

栏杆堡镇城区便民服务中心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

欢迎在百忙之中莅临栏杆堡镇城区便民服务中心检查指导工作。我叫李晶晶,是便民服务中心的管-理-员。首先,我代表栏杆堡镇的全体领导干部对各位领导的到来表示最诚挚的欢迎。

栏杆堡镇位于神木县城东南22公里处,总面积为514.8平方公里,辖24个行政村,134个自然村,属于典型的黄土丘陵沟壑区,自然条件和基础设施相对较差。全镇总人口有19356人,其中流出人口有15000余人,占总人口的75%。为了方便这75%的群众办事,今年6月份,镇党委决定在原来城区流动党总支的基础上设立便民服务中心,由一位副镇长任主任,管理日常事务,下设六个便民服务窗口,分别是信访服务、咨询指南、民政社保、计划生育、惠农服务、户政服务。

我镇便民服务中心一直是围绕“六个一”来开展工作的。

一、一点微笑:我们的工作人员一直是用微笑来迎接每一位办事的群众,让他们能切实的感受到“我很愿意为您服务的热情。

二、一声问候:一声问候暖人心,“你好,请问你需要办理什么事情”,这是我们工作人员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声问候,可以很快拉近群众与我们之间的距离。

三、一卡在手:我镇便民服务中心制作的便民服务信息卡不仅有工作人员的信息和联系方式,还详细的说明了各自的服务范围。让进门办事的群众一看就知道应该找谁、在那个窗口办理什么事情。

四、一站式服务:一站式服务一直是我镇便民服务中心采取的工作方式,突出“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服务理念,直接一对一的受理、办理、代理群众申办事项,让群众能够得到最快捷、最方便的服务。

五、一线对接:如果群众要办理的事情不在我们的服务范围之内,工作人员会耐心细致的解释清楚,并及时主动的与相关业务的分管干部联系对接、协调落实。

六、一份满意:以上五个“一”的工作内容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收获这第六个“一”,因为群众的满意是衡量政府工作的一个重要标尺。

我镇便民服务中心通过优质、高效、快捷的服务,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为群众节省了时间、节省了路费,从而进一步让党委、政府在群众心目中树立了新形象。

为进一步转变乡镇政府职能、创新便民为民服务方式、密切党群干群关系,xx镇党委政府严格按照xx市政府要求,以群众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按照“高标准建设、高水平服务”的要求,高标准建设了镇便民服务中心和21个村级便民服务代办点,为群众提供了方便、快捷、优质的服务及解决了许多问题,充分发挥了“便民办事、为民解忧、帮民致富、促进和谐”四大功能,深受群众的欢迎。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成立组织,加强领导

为了使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工作不落俗套,不流于形式,各镇党委、政府及时召开了专题会议进行研究,统一了思想认识。同时为加快建设步伐,经镇党委研究,专门成立了由镇党委副书记、镇长xxx任组长的来集镇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立后迅速开展工作,在抓紧进行场所建设的同时,为找准便民服务的切入点和落脚点,深入基层调查研究,领导小组主要成员利用周末休息时间多次到外县市进行学习,并根据外县市乡镇建设便民服务中心的先进经验,对中心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完善设施,延伸职能

为打造一流的便民服务环境、创建一流的便民服务水

平,我们不断完善软硬件设施,坚持高标准建设。一是硬件设施完善,服务环境一流。镇政府在财政极其紧张情况下,对镇便民服务中心办公场所进行了高标准建设。来集镇便民服务中心现建筑面积150平米,使用面积125平米,按照“简洁、实用、便民”的原则进行了高标准装修,配备了新空调、电脑、档案柜、桌椅、饮水机、咨询电话等办公和便民设施,实现了服务环境高档化、便民设施现代化、业务办理网络化。二是合理设置了服务窗口,在服务大厅开设了社会保险、劳动就业、职业介绍、家电下乡、粮食直补、农业综合、计划生育、民政优抚、农村合作医疗、退管服务、综合服务、业务咨询等12个固定工作窗口。三是编印了《便民服务信息指南》,将8个窗口涉及的服务项目工作流程、责任单位、责任人员及职务、联系电话、办结时限、需提供的材料等内容进行汇编成册,供群众随时查阅,让群众充分知晓办事时间及程序,做到一次性把资料准备齐全、一次性把事情办好。同时群众还可以根据《信息指南》中的服务联系电话,随时向服务人员咨询各种政策法规、办事程序和农业科技知识等。四是实行上下联动,将便民服务功能延伸到了行政村,全镇21个行政村均参照乡镇便民服务中心的设立方式,建立了便民服务代办点,每个村还落实了两名懂业务、乐于为群众服务的村干部担任便民服务联络员,负责解答群众咨询和便民服务事项的受理、代办,真正使便民服务中心的各项服务能够深入人心。

三、强化监督,提升质量

一是建立健全了《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绩效考核制度》、《投诉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一系列监督管理制度,并在服务大厅上墙公布;在服务管理中实行“六个公开”,即服务内容公开、办事程序公开、申报材料公开、承诺时限公开、收费标准公开、联系电话公开。二是设立便民服务意见箱,畅通群众咨询和反映意见的渠道和途径,及时制止和纠正服务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三是由镇纪检委和督查室组成督查组不定期地进行监督检查,及时了解乡便民服务中心窗口人员的工作情况,对作风飘浮、敷衍应付、服务不力的服务窗口和工作人员,下发整改通知书限期进行整改;对群众意见较大、反映强烈的,及时予以替换,并对当事人作出相应的处理。

我镇便民服务中心的建立,有效改变了过去部门分散,群众办事办证来回奔波、费时费劲的状况,受到了广大群众高度欢迎。中心自2017年7月正式运行以来,共接待群众15000余人次,为群众办理事项2万多件,接受咨询2600多人次。现在,群众普遍反映:进了镇便民服务中心的门,腿少跑了,事好办了,心舒坦了,干部亲切了。

四、下一步工作思路

训,使来集镇便民服务中心成为为全镇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便捷服务的便民之家。同时,对各涉农所站行政职权再一次进行清理,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规范完善“村级便民代办点”建设,真正形成完整的便民服务体系。

兴达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汇报材料

多年来,为贯彻《母婴保健法》,落实《助产技术管理办法》,我中心十分重视并支持产科工作。

我中心原本是建院多年的老卫生院,病房条件较差,为此,我中心积极争取2011年度“区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得到上级政府财政支持,投入巨大的财力,积极努力地改善产科条件;装修产科病房、改造产房布局、添加设备。医务科带领产科组织召开助产工作会,制定助产培训工作计划,先后分3人次送助产技术人员苏丽珍、潘清霞、苏宝珠到福建省协和医院、解放军180医院、泉州市第一医院进修培训,同时定期组织助产技术参加市内各培训讲座,使得我中心助产人员每年接受助产技术培训。

二、助产工作规章制度建立及落实

完善各项产科工作制度;合理的规章制度和医疗常规,是做好医疗工作的保证,特别是产科这种高风险科室,显得尤为重要。我中心产科始终坚持按诊疗常规和操作规范进行医疗活动、按规章制度办事,严格依法执业,不超范围服务。再每年的助产技术检查中,我们会根据专家组的意见,开设专项整改会议,进一步不断完善了产科的常规制度。

三、院内危重孕产妇急救绿色通道建设

母亲安全,儿童优先早已成为人们的共识。我中心高度重视孕产妇急救问题,每年组织院急救小组成员进行相关制度、基本知识技能培训和演练。在节假日,小组成员外出要到医务科备案,并由同级职称的医师暂时替代。遇孕产妇急救时,中心领导、医务科领导亲临现场指挥,急救小组成员到位迅速,各科室无条件配合、密切协作。

四、助产工作的特色

“追求卓越,服务永恒”是我中心的服务宗旨。在硬件改善的基础上,我院更加强调服务理念的树立,努力提高我们的服务质量。 加强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助产技术人员熟练掌握接产和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大大降低了围产儿死亡率。

五、分娩数及围产儿死亡数

我中心的分娩量在平稳中逐年发展,2011分娩198新生儿,无孕产妇死亡,无围产儿死亡。

六、妇产科人员配备

导,为我中心的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基础,业务能力取得了明显提高。

七、硬件设施

1.房屋标准符合一级助产机构要求。我中心产房在2011年按助产机构标准进行装修改造,有分娩区、缓冲区、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等分区;产科病房均为母婴同室,为带卫生间的双人间满足孕产妇的需求,无因床位紧张而拒收病人的情况发生。

2.分娩室设备齐全;

3.治疗器械及新生儿抢救设施基本齐备;

4.急救物品时刻在功能状态,急救药品齐全;

5.泉州市120急救中心**分站点就驻院内产科病房楼下,可迅速将突发急重病人转诊上级医院。

八、产科质量管理工作

做好每日出生日报,及时通报计生部门,严格做好《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发放证明查验二代身份证,严格执行终止妊娠药品的使用管理规定,落实终止妊娠手术、住院分娩和孕期超声检查的实名登记制度,b超室外安装电子监控设备。

九、病案管理

准写好每份病历。

十、产科质量信息管理

由专人负责产科质量信息的登记和统计。每日由专人将各种信息汇总并上报丰泽区妇幼所,实行日报制度。设有专人负责,因此信息上报做到及时、准确无误。

十一、高危孕产妇门诊管理

做好高危孕产妇管理,是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率的重要一环。为此,制定了严格的高危孕产妇管理制度。所有初次在我院进行产检的孕妇,需筛查有无高危因素;并于孕28周、34周、37~38周进行高危评分,再次确定是否为高危孕妇。产科门诊日常工作由主治医师以上职称人员负责,建立高危孕产妇诊室。主治医师以上职称人员负责高危门诊工作及入院后的诊治。如果高危孕妇未按约定时间就诊,由专人电话通知并记录在病历上。

《兴达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汇报材料》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相关范文推荐
  • 12-26 勤俭节约经典演讲稿(优秀15篇)
    经典作品的价值不仅体现在艺术层面,还包含了丰富的思想和哲学内涵。在以下范文中,可以看到总结的层次递进和内容的连贯性,为读者提供更好的阅读体验。尊敬的各位评委、老
  • 12-26 森林防灭火队伍建设方案(精选19篇)
    完善的建设方案应该具备灵活性,能够适应变化的环境和需求。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些经典的建设方案案例,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发和思考。为切实做好我局防火期的森林、草
  • 12-26 暑期工辞职报告(优秀16篇)
    辞职报告是一种成熟和理性的表达方式,通过它能够传达我们离职的原因和离开的态度,避免给别人带来困扰和尴尬。接下来,我们为您介绍一些优秀的辞职报告样例,供您参考和借
  • 12-26 文明观赛倡议书(汇总21篇)
    通过对范文范本的分析和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一些写作的规律和套路。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范文范本,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亲爱的市民朋友:xx省龙舟公开
  • 12-26 幼儿园教师国培计划心得体会总结(热门23篇)
    教师心得体会是教师自我成长的重要载体,也是与他人交流和分享的窗口。接下来是一些优秀教师撰写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启发。随着幼教改革的深入,如何提高教师
  • 12-26 酒店销售总结报告(精选19篇)
    销售工作总结是对销售目标达成情况以及销售活动的反思,能够为未来的销售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这里有一些关于销售工作总结的例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在过去的一年里,销售
  • 12-26 幼儿园防近视活动总结与反思(优秀20篇)
    活动总结是对活动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进行梳理和总结的一种方式,它有助于我们提高活动的质量和效果。以下是一些优秀的活动总结范文,希望能激发你的写作灵感。
  • 12-26 小学三年级语文掌声课文(专业24篇)
    范文范本具有普遍适用性,适合不同层次和年龄段的学生学习。在这里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经典的范文素材,供大家参考借鉴。各位评委老师:我说课的题目是《掌声》,首先谈一下我
  • 12-26 秋季中班教学工作计划(优秀17篇)
    教学工作计划是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制定的一个具体而有序的行动计划。如果您正在编写教学工作计划,以下范文可以为您提供一些建议和启示。幼儿5岁时脑重约为成人的7
  • 12-26 财政局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计划(通用21篇)
    作为一份重要的工作参考资料,工作计划书可以让我们清晰地知道自己需要完成的任务,并为我们提供合理的时间安排。工作计划书范文二:通过图表和文字相结合的形式,对工作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