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总结>班级语文成绩分析总结与反思课代表发言稿(优质5篇)

班级语文成绩分析总结与反思课代表发言稿(优质5篇)

时间:2023-09-25 03:26:25 作者:LZ文人 班级语文成绩分析总结与反思课代表发言稿(优质5篇)

总结是对某一特定时间段内的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能够使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总结吧。那关于总结格式是怎样的呢?而个人总结又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总结书优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班级语文成绩分析总结与反思课代表发言稿篇一

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纪律是一节课成功的关键。这学期从开学到现在,班级纪律与上学期相比,纪律是变差了,听讲的学生少了,可能是开始出现两极分化了,只有那些上课认真听讲,课下认真完成同步的同学成绩明显提高。下一步,要加强各班的纪律,才能提高成绩。

班级语文成绩分析总结与反思课代表发言稿篇二

选择题,学生失分主要集中在7和11,主要是审题不严、理解力差造成的,有些很明显的错误观点学生分析不出,如7中的“只要自信就能取得成功”和11中的“坚强意志的人能获得各种良好条件,不受不利因素的干扰”,学生都认为是正确的观点,其实这些题都是《伴你学》中的原题,在授课过程中都给学生分析过,学生当时也很明白,但考试中又出错,一方面是老师强调的不够扎实,另一方面就是学生审题不严、理解力差造成的。

感悟题中学生失分主要集中在16题中的第一小题“刘伟说‘天生我材必有用……’,这体现了一种什么样的心理品质?培养这种品质有什么意义?”学生一方面没有认真审题,另一方面很多学生受第二小题的影响,所以答成了“坚强意志”。另外学生在价值判断题上失分较多,如13题判断错误,14题有学生答题不完整,只答了心理矛盾的危害,或者有学生审错题答成了心理冲动。感悟题另外的失分就是基础知识识记不牢固导致的了。

总之,学生在答题方面突出的问题就是审题不仔细和理解力差,再者就是记忆的不扎实。

班级语文成绩分析总结与反思课代表发言稿篇三

本学期八年语文期末试卷分为三个部分:一、基础(20分);二、阅读(40分);三、作文(40分),满分为100分。试卷难度适中,考查目标明确,既重视语文基础知识的检测,也重视语文材料的理解、运用能力的考查和对文学作品的初步鉴赏。从评卷情况来看,总体成绩比较理想,及格率比较高,优良率有所提高,但是还有部分学生的思维与审题不够严密,影响了优良率的提高,反映出来的主要问题有:

1、基础部分,学生的语文基本功不扎实,对知识积累不够重视。例如:一、1.默写,或根据课文填空。本题是纯粹记忆性题目,得分率虽然较高,但把“沉鳞竞跃”中的“竞”写成“竟”的大有人在,这道题满分率只有78%。一、3.给下面的拼音写上汉字。第3题的答案,很多人把“愧怍”写成“愧作”。另外学生书写情况也比较潦草。

2、阅读理解部分,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和分析能力不强。例如:二、1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5个字。)很多同学回答时只是原封不动地写上导语的第一句话,而没有结合整篇材料进行概括。二、17、请写出两个反映物候现象的成语。有些同学根本答不上来,可见其学了理论不会联系实际。二、21、从倒数第三段的画线句子中,你能看到“儿子”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请列出两点,并分别做简要分析。大部分同学都能回答出儿子的性格特点,但要他作简要的分析,就无从答起了。

3、写作部分,绝大部分学生能准确审题,围绕“最好的礼物”写出文从字顺的文章。但作文取材面窄,有些材料雷同,陈旧,整体习作中,材料缺乏新意与时代感,反映出了学生的生活空间小,思维习惯单一。还有在写作中,错别字、病句、标点符号的不规范运用、书写马虎的现象不乏其人,因此高质量的作文较少,大多数作文得分在70―78%之间,严重影响了作文的质量和得分。

班级语文成绩分析总结与反思课代表发言稿篇四

初一级部10个班,最高班级的平均成绩为85分多,最低班级的为68分多,大部分班级集中在76分左右;班级内部学生最高分为100分,而最低分有40分左右的,由此可见,不论是班级之间合适同班学生之间的差距都是比较大的。但总体感学学生考得还是比较不错的。

班级语文成绩分析总结与反思课代表发言稿篇五

本次考试,从学生的答题情况来看,做得好一点的是“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部分,下设计四个小题,总分为15分。第1题为根据拼音写汉字,满分率90%,失分最多的是“唳”字形较难,记忆不牢固。第2题为改正错别字,所选为课后“读一读写一写”中的常见字词,满分率较高为96%,只有几个学生平时不太认真出现了错误,对“迭”记忆不牢,出现错误。第3题为考查课文重点段落的记忆,考查形式为填空,此题有60%的学生由于对课文重点段落重视不够,没有按要求背诵,三个空只记得2个,还有部分学生能记住但是字形写错。第4题为文学常识填空,考查文章的作者,因“《论语》是我国古代的什么”问题的指向不太明确,学生无所适从,而错得较多,满分率只有10%。第五题为诗文默写,满分2分,都是选自课内的诗文,95%的学生能够全部做对,只有少部分学生,在默写时出现错别字,而导致失分。

第二部分是“古诗文阅读与记忆”,这部分中的前两题是字词与句子翻译,都是出处课文下面的注释,学生的得分率较高,满分的学生占90%,错误出现在对“愠”的解释上。此部分的第三题,是由课后练习变换而来,会但是由于大部分学生没有认真读题,把它当成了课后的原题来做。

第三部分的阅读理解第一篇选段是出自课内《夏感》选取的重点段,总分10分,下设3个小题:1小题考查了学生根据语言环境分析词义的能力,2小题考查了学生对比喻和拟人句子的辨别和赏析,3小题考查了仿写句子,其中2、3两小题出自课后练习。从答题情况来看,不尽如人意。最高分8分,最低分2分,大部分同学只能得4—7分,失分的主要原因是学生的分析能力不强,不能通过具体的语言环境来推测词语的含义,失分的学生很多,全对的寥寥无几。第二小题的要求辨别比喻和拟人句并说出好处,学生做得较好,但还有学生分析得不够具体失掉1分。第三题是仿写此题的在课堂上练习过,基础好的学生能得满分,那些上课不够认真的学生失分较多。

第四部分的阅读题《窗》选自于课外,联系生活,回忆了窗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展示了社会文明的发展。该题总分20分,得分情况很不理想,得15分者不超过80人,均分在10分左右。最高得分18分,最低得分4分。此题共设5个小题,第1题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由于七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练习较少,阅读能力有待提高,在做题中对文章的内容把握得不准,只是概括为打开窗观看春天的景物,没有体会到本文的重点是回忆窗子的发展变化,能够回答完全正确的极少。第2题理解句子的含义,所选的句子意思比较浅显,能够扣住要点的学生占90%。第3题理解文中窗子的不同含义,考查学生对文章局部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此题大部分学生能把第一个意思分析正确,而对第二个词的含义由于对文章的内容理解不深入,所以失分的较多,正确率不到50%。第4题分析文章的线索,线索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还有点陌生,加上对文章内容没有正确把握,所以能得满分的只有20%,第5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引申与思考能力,此题由于平时训练较少,加之学生思维还停留于幼稚阶段,所以做题时回答浅显,不能深刻,平均得分在3分。

第五部分综合实践题,总分15分,是七年级学生刚接触到的一种题型,下设3个小题,主要要求学生拟宣传语与告示语和写生活中的广告。这类题型贴近学生的生活,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对事物物评判能力。此题灵活性较大,七年级学生与社会多多少少有些接触,平时生活中也接触到了此类的语言现象,学生做起来也比较容易,得分在12—14。

“写作部分”。属于命题作文,题目为《我梦想中的生活家园》或《我梦想中的山河大地》要求具体、明确,属于想象类的作文。但本次作文整体情况不好,能得到优分的学生比较少。从写作实情分析,大部分学生写作能力较差,不能认真审题,没有写自己理想的生活或环境。大部分学生书写不太工整,语言表达空流畅,结构思路不很清晰。平均得分在34—36分。

存在的问题及教学建议

综合本次考试,我们发现尽管有许多值得令人欣喜的地方,但同时也还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课文的例子作用重视不够,对阅读未过好“四关”

古诗文阅读和课内阅读选自课内,从答题的效果来看,部分学生对教材还不能熟练掌握,不能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也许是老师没深钻教材,也许是教师没很好的把握教材的目标性、指向性。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没有充分的利用例子来举一反三,那么,这又从何谈起语文读写听说迁移能力的培养呢?因此,教师要在用好例子、用足例子、用活例子上下功夫,切忌在教读课文中蜻蜓点水,走马观花。要把知识点落到实处。将“字词关”、“课文关”、“背诵关”、“练习关”扎扎实实落实到位。

2、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差,要在多读、多听、多说、多写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本次考试阅读理解部分共有40分,能够得到35分以上的学生不到总数的15%,大多数学生得分在30分左右。特别是语言概括能力、整体把握文章大意的能力尤为欠缺。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应以教材为基础,并加大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训练,提高学生对语言材料的感知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辨的习惯。

3、要进一步夯实语文基础,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从本次考试的情况看学生的语文基础并不牢固。从书写的情况看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还要进一步加强,学生在进入七年级之后,还没有从小学的贪玩,马马虎虎的学习习惯中改正过来。因此对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使学生知道“字要规规矩矩地写,课文要仔仔细细地读,练习要踏踏实实地做”。

4、加强古诗文言文教学,让学生积累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虚词。

新的课标对古诗词文言文的篇目增多,力度增大,足见对经典古诗名著的重视。特别是七年级要培养学生的对文言的兴趣,打好文言基础。从本次考试看,学生对文言的词句的掌握不是很牢固。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强化文言实词、虚词的教学,要引导学生理解、诵读,形成良好的文言语感。

5、进一步加大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关注生活中的语言现象,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处理的实践能力。

从本次试卷来看,很重视综合实践活动的考查,这对七年级学生来说是一种新的题型,学生也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从做题情况来看,有部分学生的平时的语言现象积累不够,记忆不牢,运用不活,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参加综合活动,主动参与,增加积累。

6、写作水平急待加强,作文要“认认真真地写”,“多”出效果,“多”出成绩。

本次作文考试,非常明确的告诉学生写作内容,但学生不知道究竟怎样来紧扣题目的要求,在写作过程中没有考虑作文的行文思路,选词造句没有锤炼,写出来的文章没有表现力。因此在下一阶段要加大写作的技巧与语言的表达训练,在练中提高写作水平。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