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教案>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教案及反思(优秀6篇)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教案及反思(优秀6篇)

时间:2023-10-05 16:22:45 作者:JQ文豪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教案及反思(优秀6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教案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教案及反思篇一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5页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帮助学生初步认识1-10各数,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积极举手发言,认真倾听同学发言等。

3.结合教材内容进行爱国主义和环保意识的教育。

教学重点:指导观察方法,培养观察兴趣。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按要求观察。(课本2.3两页的主题图)

3.学生独立观察。

二、汇报。

1.生按1、2、3……的顺序汇报,师板书1、2、3……

个数是1的有……红旗、教学大楼、老师、操场、风向标、气温箱、足球

个数是2的有……双杠、跳绳、门柱

个数是3的有……石凳、帽子

个数是4的有……垃圾箱、国旗护栏问:你是怎么知道有4个垃圾箱的?

个数是5的有……高楼、

个数是6的有……花、大树、

个数是7的有……小鸟、

个数是8的有……小树

个数是9的有……女同学

个数是10的有……男同学

(允许学生说10以上的。)

2.指板书,这些数你能数一数吗?

3.能完整的说有1个什么,2个……同桌互相说一说。

4.谁上来说给大家听。(要求其余学生认真听,说对了要拍手。)

三、讨论。

刚才小朋友们都很能干,现在你能找一找,我们教室里有些什么吗?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等一下来汇报。

四、汇报。

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五、小结

这节课小朋友的表现都很棒,现在你能说一说,你学会了哪些本领吗?今天我们数了美丽的乡村小学里的人呀、花呀、树呀、鸽子呀等好多东西,还数了教室里的门和窗等等东西,放学后,你们还可以数数在家里或其他地方看到的东西。

教后录

这是一年级学生入学学习的第一课。为了使学生了解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一上课,运用了轻松的谈话方式唤起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上下来之后感觉基本学生对这一知识都掌握得较好,更重要的是通过让学生大量的说1——10在身边的发现,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更浓了。

如何进行小学数学教育?

一、将抽象的概念可视化

提起数学概念,学生的感觉就是抽象难懂。因此,教师可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可视化,深入浅出,引导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数学概念。

例如,教学“体积与体积单位”这一内容时,学生不知道什么是体积、体积表示什么意思,如果教师生硬地让学生记住体积的概念,那么学生会觉得难以理解与接受。一位教师在教学这一知识时就处理得比较好,他是这样教学的:课始,将两个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玻璃杯注满水,然后让学生观察哪个杯子里的水多些,哪个杯子里的水少些。在学生观察后,教师往其中的一个杯子里放入一个小石子,再让学生观察此时有什么变化。学生发现装有小石子的那个杯子里的水面慢慢升高了,不禁产生疑问:“这是怎样回事?”于是教师继续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就这样,在教师的循循善诱、步步追问下,学生很快明白“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的实际含义。在上述教学中,直观的演示操作既利于学生理解所学概念,深化学生的认识,又使学生明白物体不仅会占据一定的空间,而且这个空间还有大小之分。这样教学,把抽象的概念可视化,一切都显得那么的水到渠成,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将抽象的概念活动化

活动是学生喜欢的数学学习方式之一。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如能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根据具体的数学概念设计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那么学生就会觉得概念学习有趣,进而增强学习的动力,提升概念教学的效果。

例如,教学“方程的认识”这一知识时,为了深化学生对方程的认识,促进学生对方程的理解,教师首先在黑板上写下180x=300、180x=300、180x300、180x500、50×2=100、5×x=85、180-x=50、500-150300等式子,然后对学生说:“下面,我们来进行‘分一分’的活动。看到这些算式,你们能根据这些算式的特点把它们分一分吗?比一比,看哪位同学分得又快又好。”问题的提出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与好胜心,于是教师又趁机提出要求:“一定要想清楚自己的分类标准是什么,然后说给大家听。”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学生积极思考。很快,就有学生说“我把有等号的式子分为一类”,也有的学生说“我把含有大于号或者小于号的式子分为一类”,还有的学生说“我把含有字母的式子分为一类”。教师追问:“含有未知数的式子都可以分为一类吗?”学生经过思考后回答:“可以把含有未知数、等号的式子分为一类,把没有等号的式子分为一类。”教师继续提问:“那么,这种含有未知数的且有等号的式子叫什么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知识——方程。”……这里,教师没有采取下定义的方式进行教学,而是给学生提供多个式子,让学生进行“分一分”的学习活动,有效降低了学生理解概念的难度并且步步深入,收到了好的教学效果。

三、将抽象的概念操作化

在数学教学中,为让学生理解与接受所学概念,教师可从学生的立场、角度出发,为学生提供操作活动的机会,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降低概念理解的难度,使学生真正获得知识,提升学习能力。

例如,教学“角的大小”这一内容时,对“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角的边长无关”这个知识点的学习,如果教师只是让学生死记硬背,即使学生当时掌握了角的大小的相关知识,这种记忆也不过是暂时性的,学生的学习仍处于比较肤浅的层面。为使学生深刻理解所学知识,一位教师是这样进行教学的:首先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几种角的学习材料,如两边都很短的角、一边长一边短的角、两边都很长的角等,然后让学生对角的边自由进行转动,仔细观察并思考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角度或者两边长度的关系。在这样具体的操作中,学生很容易理解角的大小与边长的关系,且印象深刻,效果显著。上述教学,教师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的特点,把概念学习变成可操作的学习活动,降低了学生理解的难度,获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教案及反思篇二

统计这一单元是学生认识了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的有关的统计知识,而《买气球》又是本单元的第二节课,它是前面内容的扩展,同时又是今后学习统计的重要基础,也是培养统计意识、学习统计过程的重要阶段,因此本节课的学习效果会直接影响到今后有关知识的学习。

(二)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精神和教材意图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激发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培养统计意识。

2、让学生经历统计的过程,继续学习收集与整理数据,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体验通过统计结果,进行判断与决策的过程,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和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4、通过活动,培养合作、交流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亲身经历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过程。

教学难点:经历统计的过程及完成统计图。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教案及反思篇三

最初打开一年级的数学教材,给我的印象是:它就象是一本卡通故事书,每一课学习内容、每一道练习题都可以用一个小故事来把它表达出来,并把知识融入到学生的'生活当中,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在实际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初步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和分析现实生活,用数学的方法去解决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还有学生独立性、互动性和创造性等方面的培养。

怎样才能使学生愿意学并学好数学呢?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觉得在我的教学当中,有如下几点感受:

1、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刚入学的一年级孩子,大部分都受到学前教育,所以说,他们对数学并不是一无所知,但对于学习数学的兴趣却是不尽相同的。因此,在上第一节数学课《生活中的数》时,我先让学生观察他们新的学习环境——教室,让他们寻找教室中的数,又领学生到校园进行参观,寻找校园中的数,然后告诉学生:这就是数学,其实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使学生对数学逐渐产生了亲切感。并且在以后的教学中,让学生不断的反思自己的学习,有哪些收获,有哪些感受。一定让学生说出来才好,不仅仅说给老师听,还有说给父母听,更重要的是说给同学听,渲染大家学习的气氛,所以我教的孩子对数学还是比较的有兴趣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然学生学习起来就主动了,爱学习了!

2、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观察、思考、解决问题。大家都知道本册数学教材的练习题中,有很多题的答案都不是唯一的。这就需要我们抓住时机,鼓励学生多动脑筋,勤思考。

3、培养孩子的生活实践能力。数学如果不能与生活有效地联系起来,那就失去了它本身的意义。所以,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孩子的生活实践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

总之,这册教学也使我对新教材有了更高层次的认识,在以后的教学中,会更加努力的!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教案及反思篇四

师:五颜六色的气球既经济又实惠,我们就去买一些气球来布置教室。(板书:买气球)

师:售货员阿姨说只剩下红,黄,绿,蓝四种颜色的气球,陈老师不知道要买哪种颜色的气球多一些,所以今天想和大家一起来调查一下你们最喜欢哪种颜色。请你在纸上写下你最喜欢的颜色,每个同学只能选择一种颜色哦!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教案及反思篇五

1、数一数

数数:数数时,按一定的顺序数,从1开始,数到最后一个物体所对应的那个数,即最后数到几,就是这种物体的总个数。

2、比多少

同样多: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都没有剩余时,就说这两种物体的数量同样多。

比多少: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其中一种物体有剩余,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多,没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少。

比较两种物体的多或少时,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

第二单元:位置

1、认识上、下

体会上、下的含义:从两个物体的位置理解:上是指在高处的物体,下是指在低处的物体。

2、认识前、后

体会前、后的含义:一般指面对的方向就是前,背对的方向就是后。

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从而得出:确定两个以上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时,要找准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相对的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3、认识左、右

以自己的左手、右手所在的位置为标准,确定左边和右边。右手所在的一边为右边,左手所在的一边为左边。

要点提示:在确定左右时,除特殊要求,一般以观察者的左右为准。

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

一、1--5的认识

1、1—5各数的含义:每个数都可以表示不同物体的数量。有几个物体就用几来表示。

2、1—5各数的数序

从前往后数:1、2、3、4、5.

从后往前数:5、4、3、2、1.

3、1—5各数的写法:根据每个数字的形状,按数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认真、工整地进行书写。

二、比大小

1、前面的数等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3,读作3等于3。前面的数大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2,读作3大于2。前面的数小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4,读作3小于4。

2、填“”或“”时,开口对大数,尖角对小数。

三、第几

1、确定物体的排列顺序时,先确定数数的方向,然后从1开始点数,数到几,它的顺序就是“第几”。第几指的是其中的某一个。

2、区分“几个”和“第几”

“几个”表示物体的多少,而“第几”只表示其中的一个物体。

四、分与合

数的组成:一个数(1除外)分成几和几,先把这个数分成1和几,依次分到几和1为止。例如:5的组成有1和4,2和3,3和2,4和1.

把一个数分成几和几时,要有序地进行分解,防止重复或遗漏。

五、加法

1、加法的含义:把两部分合在一起,求一共有多少,用加法计算。

2、加法的计算方法:计算5以内数的加法,可以采用点数、接着数、数的组成等方法。其中用数的组成计算是最常用的方法。

六、减法

1、减法的含义:从总数里去掉(减掉)一部分,求还剩多少用减法计算。

2、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减法时,可以用倒着数、数的分成、想加算减的方法来计算。

七、0

1、0的意义:0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也表示起点。

2、0的读法:0读作:零

3、0的写法:写0时,要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起笔处和收笔处要相连,并且要写圆滑,不能有棱角。

4、0的加、减法:任何数与0相加都得这个数,任何数与0相减都得这个数,相同的两个数相减等于0.

如:0+8=89-0=94-4=0

第四单元:认识图形

1、长方体的特征:长长方方的,有6个平平的面,面有大有小。

2、正方体的特征:四四方方的,有6个平平的面,面的大小一样。

3、圆柱的特征:直直的,上下一样粗,上下两个圆面大小一样。放在桌子上能滚动。立在桌子上不能滚动。

4、球的特征:圆圆的,很光滑,它的表面是曲面。放在桌子上能向任意方向滚动。

5、立体图形的拼摆:用长方体或正方体能拼组出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在拼好的立体图形中,有一些部位从一个角度是看不到的,要从多个角度去观察。用小圆柱可以拼成更大的圆柱。

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一、6—10的认识:

1、数数:根据物体的个数,可以用6—10各数来表示。数数时,从前往后数也就是从小往大数。

2、10以内数的顺序:

(1)从前往后数:0、1、2、3、4、5、6、7、8、9、10。

(2)从后往前数:10、9、8、7、6、5、4、3、2、1、0。

3、比较大小:按照数的顺序,后面的数总是比前面的数大。

4、序数含义:用来表示物体的次序,即第几个。

5、数的组成:一个数(0、1除外)可以由两个比它小的数组成。如:10由9和1组成。

记忆数的组成时,可由一组数想到调换位置的另一组。

二、6—10的加减法

1、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根据数的组成来计算。

2、一图四式:根据一副图的思考角度不同,可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3、“大括号”下面有问号是求把两部分合在一起,用加法计算。“大括号”上面的一侧有问号是求从总数中去掉一部分,还剩多少,用减法计算。

三、连加连减

1、连加的计算方法:计算连加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先算前两个数的和,再与第三个数相加。

2、连减的计算方法:计算连减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先算前两个数的差,再用所得的数减去第三个数。

四、加减混合

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计算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相减),再用得数与第三个数相减(或相加)。

1、数数:根据物体的个数,可以用11—20各数来表示。

3、比较大小:可以根据数的顺序比较,后面的数总比前面的数大,或者利用数的组成进行比较。

4、11—20各数的组成:都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20由2个十组成的。如:1个十和5个一组成15。

5、数位: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

6、11—20各数的读法:从高位读起,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20的读法,20读作:二十。

7、写数:写数时,对照数位写,有1个十就在十位上写1,有2个十就在十位上写2.有几个一,就在个位上写几,个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写0占位。

8、十加几、十几加几与相应的减法

(1)、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10加几得十几,十几减几得十,十几减十得几。

(2)、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时,可以利用数的组成来计算,也可以把个位上的数相加或相减,再加整十数。

(3)、加减法的各部分名称:

在加法算式中,加号前面和后面的数叫加数,等号后面的数叫和。

在减法算式中,减号前面的数叫被减数,减号后面的数叫减数,等号后面的数叫差。

9、解决问题

求两个数之间有几个数,可以用数数法,也可以用画图法。还可以用计算法(用大数减小数再减1的方法来计算)。

第七单元:认识钟表

1、认识钟面

钟面:钟面上有12个数,有时针和分针。

分针:钟面上又细又长的指针叫分针。

时针:钟面上又粗又短的指针叫时针。

2、钟表的种类:日常生活中的钟表一般分两种,一种:挂钟,钟面上有12个数,分针和时针。另一种:电子表,表面上有两个点“:”,“:”的左边和右边都有数。

3、认识整时: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电子表上,“:”的右边是“00”时表示整时,“:”的左边是几就是几时。

4、整时的写法:整时的写法有两种:写成几时或电子表数字的形式。如:8时或8:00

第八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

1、9加几计算方法: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可以采用“点数”“接着数”“凑十法”等方法进行计算,其中“凑十法”比较简便。

利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时,把9凑成10需要1,就把较小数拆成1和几,10加几就得十几。

2、8、7、6加几的计算方法:(1)点数;(2)接着数;(3)凑十法。可以“拆大数、凑小数”,也可以“拆小数、凑大数”。

3、5、4、3、2加几的计算方法:(1)“拆大数、凑小数”。(2)“拆小数、凑大数”。

4、解决问题

(1)解决问题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分析、从而找到不同的解题方法。

(2)求总数的实际问题,用加法计算。

如何学好数学?

想学好数学,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数学,它都包括哪些东西(初中数学内容)。我们宏观的去看初中数学,主要俩大模块:几何、代数。几何包括点、线、面、图形(三角形、四边形、椭圆、圆):代数中有有理数、分式、整式、函数等。清楚它的大致包含的内容所对应的知识点,针对每个知识点如何的掌握,巧妙的去运用,达到我们所需要的结果是最终的目标。然而,在这一过程中最难做到的就是去运用。运用的巧妙、合理,我们就能很快的将题目解答出来。学会了,但不知道怎么去运用,往往要走很多弯路,这是大多数学生学不好数学,为学数学最苦恼的事情。针对这一情况,我在此为大家谈一下我学习数学的一些心得。

当拿到题目时,第一步要读题,大致的了解下属于哪方面的知识点,都有哪些已知条件,,第二步,审题,通过已知条件我们可以得到哪些隐藏的信息;例如告诉你在一个三角形中,三条边的边长分别为3,4,5,就可以判断次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或者说其中的两个角互余,也可判断为直角三角形。甚至每一句话都有可以隐藏一个条件,将每一句话都审清楚申明白,不捡不漏。所有的条件都搞清楚后,第三步,我们要知道题目所求未知是什么,通过已知条件与未知条件建立关系,一般的未知值都是通过某些公理推理得到,而我们就是要用已知的条件去证实存在这样的公理推理,这就要求我们要熟练的掌握这些理论。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教案及反思篇六

1[记忆]年分为平年、闰年;月分为大月、小月和特殊的2月。平年有365天,闰年有366天。(大月有: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7个);小月有:4月、6月、9月、11月)(4个)

平年的2月有28天,闰年的2月有29天。

2、连续的大月有7月和8月,或者12月和1月。连续两个月天数是61天,其中一个是大月,一个小月。

3、各类节日:元旦节1月1日、植树节3月12日、国际劳动节5月1日、国际儿童节6月1日、建军节8月1日、建党节7月1日、国庆节10月1日、教师节9月10日等。

4、通常每4年里有3个平年、1个闰年。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是闰年。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公元8、1200年、1600年、、2400年等)。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