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计划>作业教学设计二年级数学北师大(汇总18篇)

作业教学设计二年级数学北师大(汇总18篇)

时间:2023-12-21 18:57:13 作者:JQ文豪

教学计划的执行需要教师的耐心、细心和能力,注重教学过程的监控和反馈,及时调整和优化教学方案。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可以参考其他学校和教师的成功经验,进行合理借鉴和创新。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寒假作业答案

1、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和长度单位的作用。

2、认识厘米:认识厘米的长度,1厘米大于有多长,用字母cm表示;量比较短的物体,用厘米作单位;用尺子上以厘米为单位量物体的长度。

3、认识米:认识米的长度,1米大于有多长,用字母m表示,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用尺子以米为单位量物体的长度;厘米和米的关系:1米=100厘米。

4、认识线段:线段的特征:是直的,可以量出长度;会用尺子量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和米);根据图形数线段的数量;画线段:按给定长度画线段(限整厘米)。

5、解决问题:估测物体的长度,选择合适长度单位(限厘米和米)。

1、计算要过关:

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最先碰到的问题就是计算问题,计算问题是重点也是难点。根据学校数学的学习情况,孩子还没有学习乘除法的列竖式,尤其是乘法的列竖式在二年级数学的学习中要求的比较多,比如数学课本下册第三讲速算与巧算中就多次用到了乘法,另外一些应用题中也会有所应用。

2、枚举是难点: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有序思维和抽象思维是比较困难的,对于问题,二年级的学生更多的愿意以凑数来尝试解答问题。而枚举法的问题需要的就是孩子的有序思维,比如数学课本上册几枚硬币凑钱的方法,下册的整数拆分都属于枚举法的问题。这类问题不仅要求孩子要有序,同时直观性不强,对于孩子理解有一定困难。建议家长可以比较抽象的问题形象化。

3、应用题要接触:

很多二年级的学生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在仁华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不少家长都有这样的疑问,三年级的内容要不要学,尤其是应用题要不要学?首先,二年级数学课本下册中的后几讲已经接触到了应用题部分,对于倍数等概念也有学习,我们建议学有余力的孩子可以适当接触三年级中的部分问题,但是难度不要像三年级数学课本中那样大。

北师大数学二年级《动物聚会》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课本p8——p9页的内容。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感悟知识的内在联系,通过类推和迁移,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乘法的关系,能根据加法算式写出乘法算式,能根据图写出乘法算式。

2.熟记乘法算式中的各部分名称,正确读、写乘法算式。

3初步学会利用乘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教具:动物聚会挂图,师生各准备24个圆片。

教学过程:

情况创设:大森林里住着许多可爱的小动物。这一天,他们举行了一次盛大的聚会,你们看!(出示动物聚会图)(板书题目)。

提问:谁能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根据画面,你能提出那些数学问题?

引导:“一共有多少只小鸟?”

根据画面,你怎样列式解答?

板书:3×3=9(只)。

你为什么用乘法计算?(每根树枝上有3只小鸟,有3根树枝,求一共有几只小鸟,也就是求3个3只是多少,所以可以用乘法计算。)。

你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一共有多少个松果?一共有多少个桃子?一共有多少根萝卜?)。

你会列式计算吗?这儿有道题目,请同学们连一连。

4出示课本第8页的“连一连”题。

学生独立做练习。

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目的在于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理解6个3和3个6的意义是不同的,但都可以写成3×6或6×3。题中的6+3是多余的信息。)。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第九页的“说一说”题。

(引导学生理解2×3在不同情境中所表示的意义是不同的,有时表示2个3,有时表示3个2。)。

2、“练一练”1、2题。

第1小题:写出算式。组织学生观察图;说出图意,然后独立列出算式)。

组织学生集体订正。

第2小题:摆一摆,说一说。

先让学生看图,引导学生理解3×2可以表示3个2,也可以表示2个3。

然后,根据题中给出的乘法算式,选择自己喜欢的学具,摆一摆。

四.实践活动。

让学生仔细观察图,说说妈妈都买了那些东西,各买了多少并说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为什么这样计算。

谈话: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那些问题可以用乘法解决?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内交流思想,进行汇报。

(练一练第3题和实践活动,目的在于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乘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同时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意识)。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作息时间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让学生学会建立规范表格的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我探索、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自我创新、团体协作的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自我展示、自我激励,体验成功,在不断尝试中激发求知欲,在不断摸索中陶冶情操。

教学重点:

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掌握规范表格建立的方法和文字格式设置的方法。

教学难点:

表格的设计和文字格式的设置。

教法阐述:

信息技术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在教学中必须“立足基本操作,渗透基础知识”,从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信息处理任务出发,引导学生由易到难完成任务,以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使学生具有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从而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

为了让学生掌握本课的内容,我采用了情景导学法与任务驱动法,帮助学生消化本课的内容,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教师的主体作用。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辅之以演示法、比赛法,并借用了艺术课的“三位一体(即欣赏、技能、情感)”教学法,以期达到教学效果的化。

学法指导:

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所强调的:以学生为主体,学生由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在这节课中,我始终引导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与求知欲进行学习与操作,通过自主探索获取知识与技能。把“自学—尝试—创新”的思想渗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明确目标任务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发现方法、解决问题,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环境:

多媒体电子网络教室。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引出学校运转是有规律的,同学们按时上下课,按时放学回家。引导同学们找出学校是怎样有规律的运转的。

二、任务驱动,自主学习。

任务一:创建表格。

老师出示学校的作息时间表(电子版和打印版),让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仔细观察,看看我们学校的作息时间表有几行几列。老师提问同学回答,一致通过后,由同学们自己来制作12行3列的表格,老师巡视指导。

任务二:在表格中输入文字。

请同学们参照老师给出的学校作息时间表填写表格。

任务三:设置表格中的文字格式。

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自主探究如何使用“单元格”对齐命令。

设计意图:通过老师的提示,让同学们通过观察找出不明显的差异,以此来锻炼同学们的观察力并且提高同学们的审美能力。

三、综合运用,知识拓展。

四、作品展示,知识巩固。

找出好的作品展示给同学们看。同一班的同学做出好的作品,对全班同学都是一种激励,老师就是要以此来激发所有同学的学习热情,认真的制作表格,向好的同学看起。

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已经掌握了制作规范表格的方法,但同学们有没有发现,你们制作的表格相比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展示给同学们的还不太一样,是哪不一样呢?这个问题留作课下讨论,有能力的同学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自己动手解决一下,看能不能达到老师的水平。

五、设计理念。

1、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愉快的学习,并且通过多种学习方式(如自主学习、协作学习、自我创新),获取信息,掌握操作。

2、情景与任务驱动的融合。在每一个任务抛出的时候,都创设了许多适当的情景,以此让学生在不知不觉在情景中积极主动地接受任务。

3、分层教学的实施。怎样照顾到学生个体差异性,使得每一位学生在教学活动都获得个体的发展。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看一看》教学设计

1、能够引导学生观察身边常见的事物,让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轻松获取知识。

3、能借助事物以不同方法讲解同一数学概念,使学生形成形象而深刻的认识。

4、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缺点:

个别学生在口述时说话不完整,应加强训练。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作息时间表》教学设计

1、能够正确计算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历的时间。

2、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体验时间的长短。

3、培养学生良好的时间观念和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制定作息时间表和由此引发的问题探究。

难点:正确计算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历的时间。

二、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你早晨几时上学?下午几时放学?

说说表上安排了哪些学习活动内容。

师:下午放学回到家,到晚上睡觉之间的一段时间,你是怎样安排自己的生活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制定一张这样的作息时间表。(板书课题)。

(二)、合作探究。

(1)、电脑出示图1(图上,学生小红放学后背着书包回到家。)。

提问:图上画的什么?

小红几时放学回到家的?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什么时间做什么。

下午4:10回到家。

提问:你是怎样根据钟面看时间的?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先看时针,时针过几时就是几时多,多几看分针从12起走了几格,就是几时几分。

(2)、电脑出示图2(图上,小红做在客厅中拉二胡。)。

提问:回到家后她先做什么?

拉二胡拉到几时几分呢?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什么时间做什么。

下午4:10回到家。

4:10-4:40拉二胡。

(3)、电脑出示图3(图上,小红在书房做作业。)。

提问:小红几时几分到几时几分做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什么时间做什么。

下午4:10回到家。

4:10-4:40拉二胡。

4:50-5;20做作业。

(1)、讨论制定内容。

a师:小朋友们,你回到家,经常做些什么事呢?

同组内的小朋友互相介绍自己的课余生活。

b在班内交流。

c师:请把你的活动内容按照先后顺序填写在表格上。

(2)学会制定时间。

a师:我们通常下午3时45分放学,你回家需要多少时间呢?

拿出钟面拨一拨,你回到家是几时几分?

然后记录在表格上的第一栏上。

什么时间做什么。

下午4:10回到家。

b师:就这样,边拨边记录。给自己的生活内容安排时间。

(三)、交流制定的作息时间表。

(1)组内同学交流讨论互相提出意见和建议。

(2)指名学生汇报。

师:其余学生听听她这样安排课余时间合理不合理,从中你得到什么启发?

(四)、实际运用,熟练方法。

1、介绍学校的作息时间:从上午早读课是7:40开始,一节课40分,课间休息10分,课间操是20分。

2、小组的同学合作制定作息时间表。教师巡视,参与制作过程,并及时点拨。

3、学生到展示台上展示制作的作息时间表,师生共同修正,并与学校的作息时间对照。对有特色的作息时间表给予表扬鼓励。

4、提出问题并解答。

如:1)第一节课的下课时间是什么时候?你是怎么想的?

2)从第二节课到第三节课下课,这两个时刻之间经过了多长时间?

3)从上午7:40到上午放学,经过了多长时间?

4)让学生根据作息时间表,在小组内提出问题并指定同学解答。教师巡视并加以引导。

(四)、全课总结:

我们给自己的课余生活作了一个安排,平时没有特殊情况就要执行《作息时间表》。过几天就要放“五一”长假了,小朋友可以与父母亲一起商量制定一张《“五一”作息时间表》。过寒暑假了,可以制定一张《寒暑假作息时间表》。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看一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活动,体验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不一样,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

2、知道物体的正面、右面和上面,能辨认从正面、右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3、积极主动参与观察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1、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

2、知道物体的正面、右面和上面,能辨认从正面、右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教学过程:

一、课文呈现。

师:今天我们来观察物体,你们猜一猜要观察什么物体呢?

(有的学生说电视机,有的学生说房子,还有一位学生说外星人。全班同学笑了,课堂气氛轻松活跃。)。

师:下面我们分五个小组活动,请第一小组先到前面来观察这张讲台。(学生安静下来)你们各自选择一个位置观察,再交换位置观察,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师指导这个小组学生变换观察的角度,进行有序的观察,为其他小组的观察活动起示范作用。)。

第三小组上来观察时,班上最调皮的李锦程同学绕过桌子的右面,一下子就钻进了讲台下层的格栏里躺下了。

师:你在干什么呀?

阳:老师您瞧,我在观察讲台桌的下面。我躺在里面,只看见桌子的下面,其他面都看不见了。

(我赞许地对他点点头,学生观察的兴致更高了。)。

师:刚才同学们从不同角度观察了讲台,先在小组内交流。

师:哪一个小组先汇报?请说一说你们是站在哪个位置观察的,看到了什么?

(学生的小手举得高高的,急于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

生1:我们小组的同学站在这里看(他指了指讲台桌的左右,一位同学插嘴说:这是旁边。另一位学生又说:这是右面。)。

师:你们认为哪种说法好?

师:你们小组真能干,同学们还有补充的吗?

师:你们观察得真仔细,还有不同的吗?

师:站在哪里可以看到5个面?你示范一下,行吗?

(生站到桌子上)。

师:你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也不错。通过实地观察,发现了站在不同的位置看到物体的形状是不一样的,对于长方体来说,最少可以看到它一个面,最多可以看到它三个面。

师:(打开书本第26页)图中老师、淘气、笑笑分别看到讲桌的哪一面,先想一想,再连一连,做完后把你的想法与同桌进行交流。

师:你真是一个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孩子。

师:观察长方体形状的物体,不论它的大小,最多只能看到它的三个面。现在每人都拿出一个自备的长方体,看看这个结论是不是正确的,然后,再打开书本第26页,找一找怎么称呼所看到的三个面。自己看书认识长方体的上面、右面和正面。

师:谁能帮他解决问题?

二、小结。

看一个物体,得从多个位置仔细观察,不要轻易做出判断。

三、作业。

观察一个物体,说说它的正、侧、上面各是什么样的?

北师大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分糖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大数目物品进行平均分的具体操作,感受分法的多样性与合理性。

2、体验用表格记录平均分的过程,培养学生通过估算选择适合的解决策略,让学生获得“试商”的初步体验。

3、经历小组合作的实践活动,培养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让学生充分感受分法的多样化,培养学生通过估算优化平均分的过程。

教具准备:圆片、小棒、表格1、表格2(每组1张),每桌一袋豆子。

一、分糖果。

(1)情境导入,引出问题。

(由公平一词,学生马上就想到了要平均分)。

(2)动手操作,合作交流。

师:我们用5个小圆片代替5位同学,用20根小棒代替20块糖果,先自己动手分一分,摆一摆。并把你分的过程记录到表格里。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活动情况,掌握学生的不同分法)。

师:填好表格的同学请你把你的表格贴到黑板上,如果你发现黑板上已经有和你同样分法的表格就不用贴了,就在这种方法的下方,你用粉笔画个对号就可以了。

(为了方便学生观察,老师要把贴在黑板上的表格放大)。

全班交流分的过程。

师:请这张表格的作者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的方法。交流的时候请说清楚:每一次拿出几块来分,每人分得几块。全部分完后,每人分得几块。

其他和他方法一样的同学,如果你认为他有没说清楚的地方。你们可以补充。

(在学生叙述理由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分的次数,让学生感悟到,分的次数越少,解决问题就越快。)。

(3)过程小结,评价引导。

(如果有的学生选择了不是自己刚才的分法,教师要追问:为什么小明没选这种方法?)。

(学生在阐述选择方法的同时,就再一次体会到不同方法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同时在交流中,学生原有的方法结构就发生了重组)。

师:刚才同学们分的过程不一样,有的一次就分完了,有的分几次才分完。但是,每一次分的时候,每一个小朋友分得的糖果都同样多。最后分完了,分的结果却是一样的。更有同学想到了好办法,用乘法口诀来帮助分,他们发现了新旧知识的联系,真善于思考。

二、分小棒。

(1)估计数量、口述方法。

师:刚才同学们帮助了小明解决了分糖的问题,下面我请同学们帮老师整理小棒。

老师左手里握着10根小棒,请大家再看我的右手里的小棒,请你估计一下,我的右手里大约有多少根小棒。

(学生估计的答案可能在30到60之间)。

同学们能够有根据的猜测,真好。如果把我右手里的50根小棒平均。

装到5个口袋里,怎么分?

(数感好的学生可以很快知觉到5和50之间的关系)。

请大家先估计一下,每袋大约可以分到多少根?

(大部分学生可以估计到每人分到10根以上的小棒)。

(2)小组活动、提升能力。

把50根小棒平均分装在4个口袋里。

要求:1、先分工(记录、发言、负责分、监督)。

2、讨论后再分。边分边说分的过程,(第一次每人分几根,用去几根,还剩多少根,第二次每人几根……)边记录。

小组活动,师巡视。

(3)汇报交流,改善方法。

说一说你们小组是怎样分的?

(通过教师的追问,引导学生去感受哪些方法更简便,更合理,以促进学生反思)。

小结:我们在平均分的时候,有时能全部分完,有时还有剩余。

(学生再次分一分,可能会调整或改进原来分的策略,实现了学生的自我优化和重组)。

三、数学游戏。

1、读37页数学游戏的内容,然后交流游戏规则。

2、教师和一名学生合作,为学生提供游戏示范。

3、同桌为一组,开始合作。每次操作都要说清一把抓了几粒豆子,能平均分成几份,得了几分。

四、总结延伸。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课后操作:如果把100根小棒分给4个人,怎么分比较快。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作息时间表》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能够正确计算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历的时间。

2、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体验时间的长短。

3、培养学生良好的时间观念和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教学重点:

制定作息时间表和由此引发的问题探究。

教学难点:

正确计算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历的时间。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同学们想一想,我们每天上午几时开始上课?每节课多长时间?

二、合作探究。

1、介绍学校的作息时间。

从上午早读课是8:00开始,读20分钟,休息5分钟,一节课40分,课间休息10分,课间操是15分,眼保健操5分钟。根据这些信息填写68页的作息时间表。

2、小组的同学合作制定作息时间表。教师巡视,参与制作过程。

3、学生到展示制作的作息时间表,师生共同修正,并与学校的作息时间对照。对有特色的作息时间表给予表扬鼓励。

4、提出问题并解答。

(1)第一节课的下课时间是什么时候?你是怎么想的?

(2)从第二节课到第三节课下课,这两个时刻之间经过了多长时间?

(3)从上午7:40到上午放学,经过了多长时间?

(4)让学生根据作息时间表,在小组内提出问题并指定同学解答。教师巡视并加以引导。

三、巩固练习。

1、填一填。

(1)从9:00到11:00,经过_____时。

(2)从10:00到10:00,经过_____分。

2、从3:00到4:30。

(1)经过了_____时____分。

(2)昨天这段时间你正在干什么?

3、6:30起床,25分钟后,6:55用早餐,过了35分钟,7:30去上学。

4、实践活动:说一说今天几时从家出发上学,几时到校?算一算路上用了多长时间?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看一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根据照片或直观图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

2.在实物观察、空间想象和推理等活动中,体验从不同的位置(角度)观察物体,每次最多能看到三个面,积累观察物体的活动经验。

(二)过程与方法:在想象、推理、观察、验证的活动中,初步发展合情推理和空间想象的能力,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与他人合作交流汇总,能简单描述自己的思考过程和观察结果,体验观察的乐趣。

教学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在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学习过观察物体,现在请小朋友们来观察一下老师。

正面、侧面、背对着学生,让学生观察并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

小结:观察的方向不同,看到的就不一样。

2.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观察物体中的数学问题,引题、板书:看一看(一)。

二、探究新知。

问题一:下面的三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想一想,练一练。

1.出示主情景图,明确观察位置。

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分别是从哪个位置观察长方体纸箱的?

2.独立想象判断。

3.组织集体交流。

这三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你是怎样判断的?

站在()位置,能看到()个面。

问题二:站在不同位置,每次最多能看到几个面?先想一想,再看一看。

1.想一想。

站在不同位置,看到的物体的面有什么不同?最多可以看到几个面?

2.看一看。

(1)实物观察纸箱,发现:能看到四个面或者更多面的想象是错误的。

得出:站在不同位置观察一个物体,每次最多能看到三个面。

明确:通过想象、观察、实验得到的判断只是一个猜想,猜想是需要验证的。

(2)学生在小组内模拟主题图中的情境,站在相应位置轮流观察,互相说说自己看到了几个面。

(3)说一说。

讨论:为什么每次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

问题三:下面四幅图分别是哪位同学看到的?先想一想,再看一看。

1.观察情境图,说一说四名同学分别是在哪个位置观察小熊的,小熊与谁面对面?

2.出示问题下的四幅图,学生尝试独立判断分别是谁看到的。

3.集体交流,说说思考过程。

4.活动小结。

通过刚才的观察活动,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初步感知:从相对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画面正好是想反的。

质疑:还有没有想要了解的问题?

三、巩固延伸。

完成练一练1-4题。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什么?

板书设计:

看一看(一)。

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每次最多能看到三个面。

猜想----验证。

北师大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分糖果》教学设计

本节教学内容是北师版二年级上册第36页“分糖果”,它是在学生掌握了平均分的基础上进行的。这是第三次“分一分”的活动,分的数量比较多,一次分得一样多对学生来说是有困难的,需要通过几次来分步完成,这一活动也为学生学习除法打下基础,根据课标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通过对大数目的物品进行平均分的具体操作,感受分法的多样性与合理性。

2、体验用表格记录平均分的过程获得“试商”的初步经验。

3、经历小组合作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重点:大数目物品进行平均分的具体操作。

难点:表格记录。

二、教材处理。

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先按照智慧老人建议的办法,动手分一分,然后请同学向全班同学介绍分的过程,教师到表格上,进行如何做记录的示范,再请大家把自己分的过程记录到表格中,学会如何记录,最后,全班体验交流分法的多样化和结果的一致性。不管学生采用的是哪一种方法,只要符合规律,都给充分的肯定,尊重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从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提高自己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说教法、学法。

1、复习铺垫,使学生领悟利用旧知学习新知的学习方法,沟通知识间的联系。

2、情境激趣、导人课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通过主题图的演示,学生的动手操作、小组的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分法的多样性。并能用语言表述分东西的过程。

4、最后,通过数学游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继续进行平均分的活动。

四、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人、引入课题。

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总是要利用他已有的知识、技能、经验。抓住新旧知识的联系,设计好复习,能使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经验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充实,又能激励学生应用迁移、类推规律,主动探索新知,本课中我运用所学知识为学生体验大数目的平均分做铺垫。

(二)情境激趣、问题探究。

1、利用本课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根据画面提出数学问题。

2、引导学生动手分一分,要求学生拿出20根小棒,代替糖果,桌上摆5个圆片代表5个小朋友,分一分,并把分得的结果记录数学书36页的表格中。

组织学生汇报。

请不同分法的学生演示分的过程,并说明自己是怎样分的。

3、教师小结:不论用什么方法、不论分几次,最后结果都是每个小朋友分得4块糖。

(三)、体验感悟。

小组活动,教师出示题目,把50根小棒平均分给你们小组的同学。

1、说一说,可以怎么分。

2、分一分,把分的过程记录下来。

(四)、实践应用。

组织分豆子的游戏,以小组为单位,每人抓一把豆子。先平均分2份,得2分,再平均分3份,得3分,看谁分的高。

教师巡视。

(五)、全课小结。

通过本课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寒假作业答案

一、填空。

1、时针走一个大格是时,走一圈是()个小时。

分针走一个小格是()分,走一个大格是()分,走一圈是()分。

2、2∶10再过30分钟后是()时()分。

3、现在时间是上午7时45分,再过()分是8时正。

4、现在的时间是1∶57,再过3分是()。

5、()时整,时针和分针成一条直线;()时整,分针和时针重合。

6、现在是11时,再过2时是()时。

7、分针从6走到9,走了()分,时针从6走到9走了()时。

8、钟面上时针指着8,分针指着12是()时整。

9、钟面上时针走过7,分针从12起走了30个小格,这一时刻是()时()分。

10、钟面上时针指着6,分针指着12是()时。这时时针和分针在一条直线上。

11、时针在9和10之间,分针指着7,是()时()分。

12、从上海开往南京的火车,甲车是6:50开,乙车是7:30开,()车开的早。

13、小军每天6:20起床,小青每天6:25起床,()起床早。

14、1时=()分1时-8分=()分。

50分+40分=()时()分1时+15分=()分。

1个半小时=()分1个半小时-20分=()分。

二、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1、一节课的时间是40()。

2、小学生每天在校时间是6()。

3、看一场电影要2()。

4、工人叔叔每天工作8()。

5、从上海坐火车到北京要17()。

6、李勇从家走到学校要15()。

三、判断。

1、分针走一圈是1分。()。

2、钟面上最短的针是分针。()。

3、电子表上显示6:45就是6时45分。()。

4、分针从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是5分钟。()。

5、妈妈每天工作8小时。()。

二年级数学《认识方向》知识点。

一、相反的方向:

东——西。

南——北。

东北——西南。

东南——西北。

二、确定中心,找方位——解决这类题目的关键是找准以谁为中心。

1、早上起来,面对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2、面对傍晚的太阳,你的前面是(西),后面是(东),左面是(南),右面是(北)。

3、面对北面,你的前面是(北),后面是(南),左面是(西),右面是(东)。

4,面对南面,你的前面是(南),后面是(北),左面是(东),右面是(西)。

探究新知。

除了这些表示方向的词,你还知道哪些方位词?(东、南、西、北)。

以我们学校为中心,说说它的东、南、西、北方分别是什么地方?(随机板书:东、南、西、北)。

1、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学校的位置没变,怎么一会在西北面,一会儿在东南面?

2、辨认方向。

先在组内交流然后独立填写最后再集体交流,鼓励多种方法。

学生回答。

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

再次组织学生讨论得出结论:由于选择的参照物不同,所以就产生不同的方向。

先在组内交流然后独立填写最后再集体交流。

一、混合计算。

混合运算,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到右按顺序计算。

二、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1、想好先解决什么问题,再解决什么问题。

2、可以画图帮助分析。

3、可以分布计算,也可以列综合算式。

二长度。

长度单位:长度单位是指丈量空间距离上的基本单元,是人类为了规范长度而制定的基本单位。

其国际单位是“米”(m),常用单位有毫米(mm)、厘米(cm)、分米(dm)、千米(km)等等。长度单位在各个领域都有重要的作用。

米: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标准单位是“米”,用符号“m”表示。

分米:分米(dm)是长度的公制单位之一,1分米相当于1米的十分之一。

厘米:长度单位,简写符号为:cm。

毫米:英文缩写为mm。

(1厘米=10毫米=0.1分米=0.01米=0.00001千米)。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寒假作业答案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编制7的乘法口诀,学会从已有的知识出发探索新知识的方法。

(2)掌握7的乘法口诀,并能用它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的趣味性和价值性。

2、“倍”的意义及应用。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倍”的意义。

(2)利用操作和图示帮助学生理解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并探索“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3)能利用乘法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4)学会运用数学思维去观察、发现、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发展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8的乘法口诀。

(1)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编制并掌握8的乘法口诀。

(2)会用学过的乘法口诀计算表内乘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9的乘法口诀。

(1)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编制并掌握9的乘法口诀。

(2)会用学过的乘法口诀计算表内乘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实践活动:看一看、摆一摆。

(1)利用主题图复习第3、4、5、6单元的相关知识(观察物体、角的认识、表内乘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体会数学的趣味性和数学的价值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1、乘法的初步认识。

(1)结合数一数、摆一摆的具体活动,经历相同加数连加算式的抽象过程,感受这种运算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体会学习乘法的必要性。

(2)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把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抽象为乘法算式的过程,初步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体会乘法和加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3)会把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知道写法、读法,并能应用加法计算简单的乘法算式的结果。

2、乘法的初步认识。

(1)能根据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及含义。

(2)知道用乘法算式表示“相同加数连加算式”比较简便,为进一步学习乘法奠定基础。

(3)能从生活情境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学会解决简单的乘法问题。

3、5的乘法口诀。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并经历5的乘法算式的计算过程和5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

(2)能用5的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体验运用乘法口诀的优越性。

(3)能用5的乘法运算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4、(2、3、4)的乘法口诀。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2、3、4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进一步体会编制乘法口诀的方法。

(2)能够发现每一组乘法口诀的排列规律,培养有条理的思考问题的习惯,逐步的发展数感。

(3)掌握2、3、4的乘法口诀,会用已经学过的口诀进行乘法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一、正确的小学数学学习方法——抓住课堂。

理科学习重在平日功夫,不适于突击复习。平日学习最重要的是课堂45分钟,听讲要聚精会神,思维紧跟老师。同时要说明一点,许多同学容易忽略老师所讲的数学思想、数学方法,而注重题目的解答,其实诸如“化归”、“数形结合”等思想方法远远重要于某道题目的解答。

二、高质量完成作业。

所谓高质量是指高正确率和高速度。写作业时,有时同一类型的题重复练习,这时就要有意识的考查速度和准确率,并且在每做完一次时能够对此类题目有更深层的思考,诸如它考查的内容,运用的数学思想方法,解题的规律、技巧等。另外对于老师布置的思考题,也要认真完成。如果不会决不能轻易放弃,要发扬“钉子”精神,一有空就静心思考,灵感总是突然来到你身边的。最重要的是,这是一次挑战自我的机会小学数学学习方法有哪些小学数学学习方法有哪些。成功会带来自信,而自信对于学习理科十分重要;即使失败,这道题也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勤思考,多提问。

四、总结比较,理清思绪。

(1)知识点的总结比较。每学完一章都应将本章内容做一个框架图或在脑中过一遍,整理出它们的关系。对于相似易混淆的知识点应分项归纳比较,有时可用联想法将其区分开。

(2)题目的总结比较。同学们可以建立自己的题库。我就有两本题集。一本是错题,一本是精题。对于平时作业,考试出现的错题,有选择地记下来,并用红笔在一侧批注注意事项,考试前只需翻看红笔写的内容即可。我还把见到的一些极其巧妙或难度高的题记下来,也用红笔批注此题所用方法和思想小学数学学习方法有哪些小学辅导。时间长了,自己就可总结出一些类型的解题规律,也用红笔记下这些规律。最终它们会成为你宝贵的财富,对你的数学学习有极大的帮助。

五、有选择地做课外练习。

课余时间对我们中学生来说是十分珍贵的,所以在做课外练习时要少而精,只要每天做两三道题,天长日久,你的思路就会开阔许多。

正确的小学数学学习方法固然重要,但坚持不懈,精益求精的精神更为重要。只要你刻苦努力努力,就一定可以学好数学。相信自己,数学会使你智慧的光芒更加耀眼夺目!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分桃子》教学设计

1.探索并掌握列竖式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结合具体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使学生在探索并掌握列竖式计算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愉悦感,激发学生自主求知的兴趣。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百以内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和一步除法竖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两步计算的除法竖式对学生而言很陌生,因此第一部分的教学内容为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数能整除被除数十位上的数)。这部分的教学难点是让学生明白两步计算的除法竖式的算理。为了解决这个难点,我采用动手操作与计算方法有机结合这一教学策略,层层深入,引导学生列出正确竖式。结合操作,学生对算理有了透彻的了解。在此基础上,自然而然地过渡到第二部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数不能整除被除数十位上的数),这部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通过动手操作,小组讨论,可以很顺利地解决问题。这样,由扶到放,层层递进,将教学的重难点一一突破。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学生已经学过口算除法,以及一步计算的除法竖式。学校位于农村,条件有限,教、学具不能完全满足教学需要。于是,我大胆将教材中“小猴子分桃子”改成“小猴子分甘蔗”。这样,学生就可以用小棒代替甘蔗来操作,简便易行,更有助于理解算理。

〖教学设计片段〗。

(一)创设情境,引导探究。

1.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

师:智慧老公公看大家学得这么认真,他可高兴了!他给大家带来一幅画。(出示情境图)。

师:小猴子们想吃甘蔗,同学们观察一下,它们碰到什么问题了?(学生先在小组内说说自己对图意的理解,然后汇报。)。

学生汇报。

生1:我发现有两只调皮可爱的猴子,想分掉48根甘蔗。

生2:我认为为了公平,这2只猴子必须分得一样多,也就是必须平均分。

2.提出问题。

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48根甘蔗要平均分给2只小猴子,1只小猴子分到几根呢?

根据学生的提问,师板书例1(有48根甘蔗,平均分给2只猴子,每只猴子分多少根?)。

师:该怎样列式呢?

生:48÷2。

(师根据学生回答并板书)。

3.多种方法尝试解决。

师:下面,同学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研究它。我们可以摆一摆,也可以直接算一算。

(学生有的摆小棒,有的在练习本上计算,有的……)。

学生汇报各种算法。

生1:我把小棒当甘蔗,每只猴子先分2捆,再分4根,也就是24根。

生2:我是口算的,我先算40÷2=20,再算8÷2=4,最后20+4=24,所以48÷2=24。

生3:我是列竖式计算的。

在黑板上列出24。

______。

2)48。

48。

____。

师:你能把自己的想法给大家说说吗?

生:因为40÷2=20,把2写在十位上,8÷2=4,把4写在个位上,2×24=48,所以48÷2=24。

师:老师很欣赏你,因为你用以前学过的旧知识大胆尝试,解决新问题。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大家学习的。

(反思在学生反馈多种算法的过程中,教师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鼓励,这样就避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有助于提高学生大胆发表自己见解的勇气和信心。)。

(二)情境延伸,自主探究。

1.由情境提出问题。

生:(异口同声)他也想来分甘蔗。

(师板书例2:有48根甘蔗,平均分给3只猴子,每只猴子分多少根?)。

生读。

师:怎样列式呢?

生:48÷3。

2.自主探究计算方法。

师:请同学们动手分一分,边分边思考,把48平均分成3份,应该先怎样分,再怎样分?根据分的过程,试着列出除法竖式。

(学生开始动手分,边分边想,并不时地在纸上写着什么。)。

师:大家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根据分的过程,你是怎样列出竖式的,并选出小组发言人,代表你们组发言。

(学生在小组内七嘴八舌地分别发表自己的意见,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一组上前发表自己观点。

生:我叫杨斯,我和刘珊一起来完成这道题,我来说过程,刘珊来分小棒。我先写上了3)48(板书),先分4捆,每人分一捆(刘珊演示),在竖式中,也就是先算十位上的4,4除以3商1,把1写在十位上。(板书)1×3=3,把3写在4的下面,表示已经分掉的数。4-3=1,把个位上的8落下来,(板书),再分剩下的1捆零8根,也就是18根(刘珊拆整捆,合并成18根),18÷3=6,每人分6根,(刘珊演示),把6写在个位上,(板书)3×6=18,18-18=0。

师:大家来评价一下,你觉得杨斯这位小老师当得怎么样?

生1:我觉得杨斯讲得特别清楚,我听懂了。

生2:我想说,good,good,verygood!

……。

师:的确,杨斯这位小老师当得很棒,老师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像杨斯一样,勇敢地站上讲台,发表自己的见解。

(反思在这部分设计中,我遵循“学生能做到的,老师绝不代替”的思想,考虑到学生已有刚学到的竖式算理作基础,便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十位不能直接整除的竖式除法。学生经过动手操作,小组讨论,顺利地解决了问题,达到了我的设计意图。)。

3.总结归纳计算方法。

师:观察黑板上的竖式,都是先从哪一位除起?

生:十位。

师:每次除的商写在什么位上?

生:用被除数十位上的数去除时,商要写在被除数十位的上面,如果用被除数个位上的数去除,商要写在被除数的个位上面。

师:你总结得真不错。笔算时,从被除数的位除起,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哪一位上面。

(反思教师没有直接总结,而是让学生自己总结计算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及语言表达的能力,便于学生更好地记忆。)。

〖案例点评〗。

1.教师创设了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将枯燥乏味的计算教学置于充满童趣的“小猴分甘蔗”的故事情境中展开教学,最后又续编故事延伸到课外学习中,变无趣为有趣,体现了愉快教学的思想。

2.重视让学生根据情境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的学习策略,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问题意识,体现了算法多样化,提高了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3.扶放结合。恰当引导学生共同解决例1,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例2,难点处理得科学到位,既考虑到学生的现实能力基础,又充分尊重了学生的自主权,有助于学生对算理的理解深化。

4.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体验感受。利用教师评、学生评等多元评价来激励学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情感,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点评人:孙俊霞(河北省鹿泉市永壁小学)。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分桃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探索并掌握列竖式计算的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能力目标:结合具体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感知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探索、掌握、规范竖式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首位能整除)的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算理及书写格式。

教具准备:

口算卡片、桃子图等。学生每人准备4篮桃子图和8个桃子。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笔算:48÷6=。

说说算理。

二、动手操作,探究算理。

书:48÷2=。

解决48÷2=师:48÷2你们会算吗?

我们可以用桃子来分一分。(请学生分桃子。)。

1、用小木棒代替桃子,先分四捆,每捆10个,每个猴子分两捆(20),剩下8个每个猴子分4个,所以每个猴子分得24个。

2、交流口算方法:40÷2=208÷2=420+4=24。

出竖式。同桌两个人可以讨论,不会写,也可以看课本第54页。展示同学在试写竖式中有代表性的几种竖式,进行评讲。(为了不乱,又让人看得清楚,写竖式时,一般都采用逐位除的方法。)。

什么位上?(十位)为什么?(表示2个十)下面算2乘2得4,4表示什么?(表示分掉了4篮桃子),4减4得0,因为还没分完,这里不写0,整篮的分完了,就要分单个的,为了看得清楚,把被除数个位上的8落下来放在这里除,把8个1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4个,所以商4,写在什么位上?(个位),2乘4得8,8表示什么?(表示分掉了8个桃子),8减8得0,0表示分完了,没有剩余。

5、写竖式时应注意什么?

笔算时,从被除数的位除起,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

四.三只猴子分桃谈话:两只小猴都分到了24个桃子,正准备回家,,他们的好朋友来了。

6、鼓励探究算法。

程,试着列出除法竖式。(学生活动)。

代表你们组的发言。

7、指生发言师:大家评价一下,这两位小老师当得怎么样?

在什么位上?(去除被除数十位时商写在十位上,去除被除数个位上的数时,商写在个位。

三、分层练习,巩固新知。

1、完成48÷469÷386÷2的竖式。

四、教师总结。

笔算时,从被除数的位除起,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值得表扬。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东南西北》教学设计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58页到59页。

本教材是学生在一年级学习用前、后、左、右、上、下来描述物体相对位置的基础上,继续学习使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来描述事物的位置。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与以前所学过的前后左右上下位置关系有一些区别,也在某些情况下可以通用。本节课并非单纯进行知识点的讲授,而是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要让学生通过亲自实践来体会和掌握知识,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关系,增强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知识目标:1、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中辩认方向,建立东、南、西、北的方位观念,感知方向的相对性。

2、认识在地图上东、南、西、北的方向,并应用四个方位词来描述物体的位置关系。

能力目标:1、在指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中的一个方向的条件下,会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

2、培养学生的方向感,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生活问题。

情感目标:以小动物迷路为线,教会学生辩认方向方法,用所学的知识帮助小动物回家。让学生学以致用的同时,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精神,建立自信。

结合具体情境能在给定一个方位的情况下辨认出其它三个方位。

从实景中的方位感转移到纸面上的方位感。

多媒体课件、校园平面图表等。

(课件出示小动物迷路的情景)。

问题:怎样才不会迷路呢?

引入课题:东南西北。

活动一由学生介绍辨别方向的方法。

(在这个环节中,我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充分汇报,交流生活中辨别方向的方法,使体会到生活中经常会用到方向的知识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例如:根据指南针指针所指的方向来辨别南方。根据北斗七星来辨别北方等等。

创设情景:今天我们坐在教室里,你能辨别教室的东南西北吗?

问题1、你首先找到的是哪个方向,用的是什么方法?

2、你是怎么根据这个方向辨别出另外的三个方向的?

3、你知道教室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都有些什么吗?

(通过儿歌来帮助学生找到南北两个方向:早晨起来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创设游戏:让学生边示范边说一说。

当你面向南方时你的前面是(),后面(),左面是(),右面是()。

当你面向北方时你的前面是(),后面(),左面是(),右面是()。

当你面向西方时你的前面是(),后面(),左面是(),右面是()。

当你面向东方时你的前面是(),后面(),左面是(),右面是()。

活动三辨别地图上的东南西北。

课前,我带领学生进一步熟悉了校园,让学生说说校园中的学生以升旗台为中心,先确定操场四周的四个方向,再把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物体补充完整。这个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在没有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动手绘制学校地图,由于绘制的地图方向不一致,同学们难以根据地图找到要去的地方而产生问题,从而引导学生得出;必须有统一的方向才使人们看的懂地图,不会混乱。在这一问题矛盾的基础上再让学生观察、讨论,最后得出:地图上的方向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明白了地图的规定,再让学生根据这一规定对自己绘制的地图进行修改,实现了从实际方向向地图方向的迁移,注重了对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的探究。

升旗台。

第三个环节前后呼应学以致用。

帮助小动物回家。

我的家在苹果树的北面面。

我的家在苹果树的西面面。

我的家在苹果树的南面面。

我的家在苹果树的东面。

问题:你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继续搜集辨别方向的方法。

本次教学活动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的模式呈现教学内容,综合运用启发式教学,采用情境教学法,尝试教学法,活动教学法等等。在合理选用教法的同时我还会注重对学生学法的指导,使学生不仅学会还要会学。注重让学生体验从实景到纸面的探究、建模过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强调对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融观察、操作、交流、合作等学习方法为一体,注重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分桃子》教学设计

3、经历与小组讨论、交流,培养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平均分”的含义,感受平均分的过程.

难点:初步体会有余数的“平均分”.

课前准备。

教学挂图小圆片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师导入语,创设故事情境.【演示课件“分桃子”】。

同学们,你们瞧,小猪家打扮的这么漂亮要干什么,知道吗?(学生猜一猜).哦,原来,今天小猪要过十岁生日了.他特地邀请小伙伴们来家做客,准备开一个生日party.你们瞧:前面走来了两只小猴、四只小猫、三只小狗.小猪非常热情,拿出了伙伴们最爱吃的食物来招待:有8个桃子、12条小鱼、18根骨头.可是你们瞧,小猪正皱着眉头,手抓头皮.咦,这是怎么回事?哦,原来小猪正在为该怎么分食物烦恼,同学们,你们能帮小猪分食物吗?(能)。

2、揭示课题:分一分(板书:分一分)。

那么,我们一起帮助小猪来分一分食物吧!

(1)指名说说,你觉得应该怎么分?

(生答:把桃分给小猴,鱼分给小猫们,骨头分给小狗们)。

(2)那么小猴、小猫、小狗之间又应该怎么分配呢?

二、实际操作,体会平均分.

(1)出示分得的结果:

(2)在这些分法中,你认为哪种分法能使两只猴子都满意?为什么?

(同桌合作、全班反馈交流、由学生判断正误并说出理由)。

3、师生小结:像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我们就说是“平均分”.

三、结合生活,练一练.

1、投影出示14支铅笔,2个文具盒,连一连平均每盒放几支?

2、实物出示20个圆圈,每5个圆圈拼成一个奥运会图标,可以拼几个?请摆一摆。

3、有12根筷子,有()双.用小棒摆一摆。

这个气球还能给其中的一个小朋友吗?为什么?

四、跳一跳,摘果子.

1、小猪家来了这么多客人,请问16根筷子,每位一双够吗?为什么?你能帮小猪的忙吗?请用小棒代替分一分.

2、春天到了,同学们出去春游,有25人要去划船,每条船限坐6人,要租几条船?请用小圆片摆一摆.

3、16只蜜蜂在采蜜,飞走了一半,还剩()只.请同学们用小棒摆一摆.

五、总结.

1、说说你这节课学到了什么知识?

2、这节课中,你觉得自己表现最出色的是什么地方?

3、在学习过程中,你碰到过困难吗?你是如何对待的?

板书。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分桃子》教学设计

课题:分一分与除法——《分桃子》。

教学内容:教材第32、33页。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在“分一分”的实践活动中,使学生初步领悟除法的意义,能对数目较小的东西进行平均分。

过程目标: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初步的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动手操作,成功的进行“平均分”,使学生产生愉悦的、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在大量的“分一分”的活动体验中,初步领悟除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进行“平均分”,并用语言表述分的过程。

教、学具准备: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明确学习主题。

1、激发兴趣。以故事《做客》引入第32页主题图幻灯片演示。出示课题“分桃子”。

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分桃子幻灯片上。提出问题“除了把8个桃子分成这样的两份:1个和7个外,你还有别的分法吗?”师板书第一种分法。

二、师生互动,共同探究问题。

1、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分法。教师板书其它分法。

2、有这么多种分法,如果你是主人,你希望怎样分?如果你是客人呢?请说说理由。

3、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分法。

4、以小组为单位引导学生将分法进行归类。

请记录员记录。教师巡视、观察,指导学生合作。

三、展示成果,评价反思。

1、组织学生汇报分法,说说这样分的理由。

1、2、指出这节课研究的重点:每份分得“一样多”或“同样多”的分法。我们一块给它取一个特殊的名字。我们把它叫做“平均分”。

四、巩固练习,提高应用能力。

(一)分一分。

1、判断下面各题是不是一定要平均分。

2、用小棒代替木块分一分、写一写。

出示幻灯片演示。

(二)试一试:

1、逐一出示幻灯片演示。

2、让学生猜一猜、连一连、摆一摆、圈一圈、分一分。

3、第4题是一道有余数的除法,这是第一次出现这样的问题,老师应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引导,探究,帮助理解剩下的是怎么回事,应该怎样写。

4、教师引导学生知道什么是“总数”、“份数”、“每份数”,知道已知什么,求什么。本节课重点渗透第一种分法。重点让学生感受平均分的过程。教师可以先演示,再放手让学生自己分,小组合作分,并能够说出过程,能够试着说说“把(总数)平均分成(份数)份,每份是(每份数)。”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分桃子》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分桃子》是第四单元“分一分与除法”的第一课,主要通过“分桃子”过程让学生区分随意分与平均分的区别,并体会平均分的意义。这一部分内容是在学完2-5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通过经历三次小数目实物平均分的操作过程,让学生体会平均分的意义。体验平均分的学习活动,共分三个环节来进行,分桃子、分鱼、分骨头。这三个活动是应该分层递进的,即初步感知过程,然后是合作交往性学习,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把自己分的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最后,在通过分骨头来进行反思性学习,回到学生自己独立解决分物体的最佳方法_-几个几个的分。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分东西的活动,有一定的分配经验。但是技巧上没有很好的经验,基本上都是一个一个分的,个别的程度好的学生也会有规律的几个几个的分。而且程度好的学生还会用乘法口诀来平均分。但大多数的二年级学生的直观感知、形象思维仍占优势,他们认识事物带有明显的直观形象性。要想完成由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的转变,让学生很好的理解平均分,必须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来让学生亲身经历随意分与平均分的区别,根据自身操作的体验来用”同样多、一样多”表述对于“平均分”的理解!在感受平均分的过程中,学生对于平均分的理解是:每份分的一样多、同样多。而不会用“平均分就是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几个”这样准确的语言去表达出来。在这里不做强求:只要能说出平均分就是“每份分的一样多、同样多”就可以。

设计理念:遵循数学学习“活动化”的理念,注重活动的“内化”与提升。

《新课程标准》强调: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依靠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实践活动经验构成了学生数学认识活动的重要基础,本节课不仅使每个学生充分的参与数学活动,更关注他们在做什么,关注学生在实际操作的基础上,怎样实现由实际操作有效的转化成数学思维的过程,也就是注重“活动内化”。

教学目标:

1、经历把小数目的实物进行平均分的操作过程,初体验平均分的过程,感受平均分过程中分法的多样性与答案的统一性;初步体会平均分的意义。

2、能用图示(连一连、圈一圈)的方法解决一些与平均分有关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经历把小数目的实物进行平均分的操作过程,初体验平均分的过程,初步体会平均分的意义。

(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到平均分,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操作来体验平均分的过程,从而理解平均分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并能完成从操作体验到表象水平的转换。体现在能用符号正确平均分配物品。

(通有层次的操作活动的体验,学生能感受到平均分的初步含义,我们的教学目的,是学生通过操作活动所获得的实际经验,转化为表象水平,完成由形象思维转换成逻辑思维的过程,能用简单的符号如:画图、连线、画圈来表示平均分的过程,这对于学生来说有难度)。

教学准备:课件、圆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小猴分桃”的情境,激发兴趣.让学生初步感受平均分的必要性,体验平均分的过程。

明确问题。

课件展示:(一):周末小猪请好朋友来做客的情境。

学生进行猜测。说出几种可能。

然后用卡片代替代替桃子来分一分?每只猴子可能吃几个?

学生活动。

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1、交流分的结果:

师:你猜每只小猴子可能吃几个呢?你是怎么分的?

预设:每只猴子分到4个。

师:还有别的可能吗?

生2:一只猴子分2个,另一只猴子分6个。

生3:一只猴子可能分3个,另一只猴子分5个。

生4:可能一只猴子分7个,另一只猴子分1个。

2、体会平均分的必要性。

师:出示两只猴子一只分到7个桃子,一只猴子分到1个桃子的情景图,

让学生观察两只猴子的表情,发表自己的见解!

生自然会回答:有的高兴,有的不高兴。

这时师追问:怎样分2只猴子都满意?同位讨论。

汇报。在汇报的过程中,择机板书:同样多、一样多。

3、同桌合作、扮演小猴分桃,要求每人分到的一样多。

同桌做小猴子分桃子的游戏,要求:8个桃子分给两只猴子,每只猴子要分的同样多!

学生活动。活动中老师要注意学生的活动进展,分法的多样性,以便为下一步的提问作到心中有数。

学生演示自己分的过程及结果,并说一说是怎样分的。

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

生1:每次每只猴子分1个,4次分完,每只猴子分到4个桃子。

生2:第一次每只猴子先分1个,第二次每只猴子再分2个,剩下2个桃子每只猴子再分一个,最后每只分到4个桃子。

生3:第一次每只猴子先分2个,第二次每只猴子再分2个,两只猴子两次共分到4个桃子。

可能还有的学生会一次分完,每个猴子分4个。

……。

4、老师小结随意分与平均分的区别:

8个桃子分给两只猴子,可以一份1个,一份7个,也可以……最公平的做法就是每份分的同样多,把一些物体,每份分的同样多,就是平均分(板书)。比如8个桃子,平均分给2只猴子,每只猴子分得4个(边说,边在黑板上画图表示)。

并画图表示:

5、通过小猫分鱼,指导学生完成由操作水平上升为表象水平。

出示4只小猫、12条鱼及要求,让学生复述图意,想办法进行平均分,老师制造困难,没有卡片了,怎么体现出分的过程。

提醒学生可以用画图的方法,用符号来代替实物或卡片,把平均分的过程表现出来。

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

学生可能出现的分法:会用圆形、三角形代替,还可能会直接的用文字写出来,也有的可能脱离不了实物,这样也可以,都要给予肯定。因为由于学生的程度不同,这里指导学生完成由操作水平上升为表象水平,只是一个尝试,因为,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对小数目的物体进行平均分比较的简单,所以这里加深了一点难度,算是一个小的实验。

无论用什么方法进行的平均分,都要给予肯定。

然后展示。

三、反馈练习,巩固新知。

1、让学生说说自己所理解的平均分。

2、学生独立完成:小狗分骨头。

3、出示习题的1、2、3题!

让学生思考:怎样能很快的知道有几双筷子?

4、完成习题的第2题。

四、总结。(3分钟左右)。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会了哪些内容?

这节课中,你觉得自己表现最出色的是什么地方?

在学习过程中,你碰到过困难吗?你是如何对待的?

五、应用与实践。同学们学的真棒,回家和爸爸、妈妈做一些平均分东西的游戏。

【设计意图:把课堂的内容延伸到课外,能更好的巩固学习效果】。

相关范文推荐
  • 12-21 爱心义卖活动三年级(专业17篇)
    优秀作文是在一片纸上展现出的智慧与才华的结晶,它能够感动读者,引发共鸣。通过学习优秀作文范文,我们可以不断吸收新的写作技巧和语言表达方式。一天,我和孩子们聊上海
  • 12-21 高中老师开学第一课开场白范文(24篇)
    正如我们所知,这个时代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所以我认为今天的话题非常有意义。感谢大家的聆听,以下是我为大家准备的一些总结范文,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启发。
  • 12-21 大学生压力调查报告总结(热门20篇)
    在社交媒体时代,调查报告扮演着揭示社会真相与问题的重要角色。小编精心挑选了一些调查报告范文,希望可以让大家更好地了解调查报告的写作技巧和要点。调查时间:2017
  • 12-21 抗疫核酸检测事迹材料大全(19篇)
    事迹材料可以通过举例子、描述细节和引用他人评价的方式来展现一个人的优秀之处。接下来是一些感人至深的事迹材料,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感悟。孙xx,女,xx区x
  • 12-21 领导国庆致辞精辟(专业21篇)
    致辞是一种以言语传达情感的方式,通过精心设计的措辞和语调,可以产生巨大的影响力。团拜会致辞是团队成员在团拜会上发表的致辞,可以分享成果和经验,激励团队的凝聚力和
  • 12-21 工程三人合伙协议书(优质14篇)
    合伙协议是建立互信和合作的基础,对于长期合作关系的发展至关重要。希望以下的合伙协议样本可以为您提供一些灵感和思路,帮助您撰写一份符合实际需求的合作协议。
  • 12-21 健康科普演讲稿三分钟(模板18篇)
    每个人的一天只有24小时,而充实地度过三分钟,也能让你的生活变得更丰富。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如何在三分钟内有效管理时间和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希望能够对大家
  • 12-21 对领导的发言稿(通用19篇)
    发言稿的核心要点应当明确、重点突出,同时结合实例、数据和引用等支持性证据,增强演讲的可信度和说服力。以下是一些成功演讲者的发言稿,它们通过巧妙的语言搭配和精准的
  • 12-21 科技辅导员培训心得体会(热门13篇)
    通过写培训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消化所学的知识。以下是一些前辈在培训过程中总结的经验和教训,我们可以从中受益。经过了这次培训活动,我在各个方面收获甚
  • 12-21 个人租房协议简单(实用15篇)
    租房是许多人在生活中常面对的问题,选择一套合适的租房房源至关重要。在这里,你可以找到一些租房的实用技巧和注意事项,帮助你做出明智的选择。兹有甲房房屋一套地址联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