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教案>最新十里长街送总里理课文教案(实用8篇)

最新十里长街送总里理课文教案(实用8篇)

时间:2023-10-13 14:37:44 作者:QJ墨客 最新十里长街送总里理课文教案(实用8篇)

初一教案是教师为了教授某一门课程而事先制定的教学计划。探索优秀教案的特点,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十里长街送总里理课文教案篇一

教学目标

1、继续练习读懂句子含意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2、学好本课的生字新词。

3、会背诵课文第一段。继续培养学生的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4、体会首都人民“十里长街送总理”的感人情景,热爱怀念革命领袖,懂得只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人民才会永远怀念他的道理。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重点读懂句子含意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初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课文的脉络;自学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

我们敬爱的周总理生前全心全意大利地为人民服务,深受人民的爱戴。1976年1月11日,周总理的灵车从北京医院驶向八宝山革命公墓,途经长安街,首都百万群众自发上街为总理送行,含着巨大的悲痛向周总理的遗体告别。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记叙的就是当时的真实情景(揭题)。

2、理解题意。

课题中哪一个词点明了文章的主要事情?“十里长街”指出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初步谈感受。

1、配上哀乐录音,朗读课文,边听边思考:

(1)你仿佛看见了什么?

(2)听了朗读,你感受到了什么?

2、学生间相互交流。

3、轻声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4、检查自学情况。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带着课后习题1的问题,默读课文。

2、检查、交流。

(1)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回答课后习题1的问题,板书:等灵车--望灵车--送灵车

四、自由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

五、课堂练习。

完成课后习题第1题和第5题。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学习第一、二段;背诵第一段;有感情地朗读这两段课文。

一、学习第一段。

1、默读课文,完成课后习题2的第1小题。

2、再读课文,思考:首都人民“等灵车”的场面是怎么写的?(先总后分)

3、体会句子里含着的意思,完成课后习题3的`第(2)小题。

4、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话。

5、背诵指导。

先总写人多,抓住重点词语“挤满”、“路是那样长,人是那样多”、“都--都--都--”;再具体写有代表性的三代人: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一对年轻夫妇——一群泪痕满面的红领巾。

二、学习第二段。

1、默读课文,完成课后习题2的第2小题。

2、再读课文,按“望灵车”、“想总理”的顺序,把这一段分成两个部分。

3、体会句子里含着的意思,完成课后习题3的第(1)小题

4、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话。

(1)自由朗读。

(2)指名朗读。

(3)集体朗读。

三、课堂练习。

1、概括出第一、二段的段落大意。

2、书面完成课后习题3的第(1)(2)小题。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学习第三段;总结全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学习第三段。

1、默读课文,完成课后习题2的第(3)小题。

2、体会句子里含着的意思,完成课后习题3的第(3)小题。

3、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话。

二、再配乐朗读,完成下列填空。

1、课文记叙了(),反映了()。

2、你认为课文中的哪些地方写得最使自己感动?把它找出来,读给大家听。

3、质疑问难。

4、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体会人民无限爱戴和怀念周总理的感情。

三、课堂练习。

1、摘录课文中的好词好句。

2、继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参考资料:

二、关于周总理

周总理,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183月5日生于江苏淮安县,1976年1月8日9时57分因患癌症病逝,终年78岁。1976年1月11日,周总理的灵车驶向八宝山革命公墓。课文记叙的就是当时的真实情景。

四、关于课后题

第1题:答案见“关于教材理解”

第2题:第一段写送别周总理的人们,他们怀着无限悲痛的心情在等候总理灵车的到来;第二段写灵车开过来了,人们眼望灵车,向总理默哀、致敬、怀念总理;第三段写灵车开过后,人们追着灵车跑,灵轩远后,人们又静静在等待周总理回来。

第3题:(1)是人们对周总理沉痛悼念和无限崇敬的心情。在“无声地指挥”“不约而同”说明了每个人的心情都是同样的悲痛。

(2)表面上看,这两个词的意思是矛盾的,但在悼念、崇敬周总理这一点上是统一的;“焦急”是老奶奶要急于见到周总理的灵车,“耐心”是指不管等多久,也要等下去。

(3)因为人们心中无限悲痛,不忍心让周总理的灵车离去。这反映出人们对周总理的沉痛悼念和无限怀念之情。

十里长街送总里理课文教案篇二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1、课件出示(伴哀乐或葬礼进行曲):

阴云低垂;半旗致哀;高山肃立;江河奔腾;长街泪送;遗像展示。

2、激情导语(与画面同时):

同学们,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一天——1976年1月8日,一颗巨星在中国的上空陨落了,一颗伟大的心脏停止了跳动。他的逝世,使群山为之肃立,使江河为之哭泣,亿万中国人民更是悲痛欲绝,泪水洒遍了江河大地。他,就是我们无比崇敬和爱戴的周恩来总理。1月11日,灵车护送总理的遗体前往八宝山革命烈士公墓火化,知道了消息的、成千上万的`首都群众,冒着凛冽的寒风,冲破“四人帮”的重重阻力,自发地聚集在长安街两旁,为我们的好总理做最后的告别。虽然,我们没有能亲眼见到那催人泪下的场面,但《十里长街送总理》这篇课文会把我们带入到那伤心直至的情景之中。

3、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十里长街送总理》,让我们去感受一下当时长安街上,人们泪送总理的情景,体会一下人民群众对周总理的那种崇敬、怀念之情。

(板书等灵车望灵车追灵车)(学生谈后再读课题,强调“送”字)

二、读讲课文,体会情感

这节课,我们首先来感受一下灵车到来之前,人们等盼灵车到来的心情。

1、轻声朗读第一自然段,读后谈谈你的感受。

2、学生自由谈,随机指导(注意过渡语的运用)。

(1)天气。启发说说这里写阴冷的天气有什么作用,联系时代背景说说这里的“天气”暗含了什么。谈后再读,读出沉闷的感觉。

(2)人多。抓住“挤”“望不见头”“望不见尾”等词句,说说体会到了什么。朗读,注意语调的变化。

(3)怎样等。抓住“焦急而又耐心”“挤下”“探着”“踮”等词句,体会人们当时的那种复杂心情。读自己最感动的句子。

三、积累语言,深化认识

1、感情朗读第一自然段,练习背诵。

2、完成填空练习。

十里长街送总里理课文教案篇三

一、教学目标

1、学会12个生字;理解24个新词语的意思。

2、理解含义深刻的词语的意思,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感受首都人民“十里长街送总理”的动人情景,懂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革命领袖是永远值得人民怀念的。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词句;感受人民群众对周总理逝世无限悲痛,对总理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准备

课文录音,课文教学挂图。

四、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通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第一段“等灵车”的场面,理解含义深刻的词句,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感受首都人民“十里长街送总理”的动人情景,热爱和怀念周总理。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紧扣语言文字,体会人们失去总理的沉痛心情,并有感情地朗读。

难点:学生对当时当地的情景缺乏感性的体验,所以对首都人民送别总理灵车时的心情不容易理解。

三、教学准备:课件

四、教学过程:

课前组织学生听诗朗诵――《周总理,你在哪里》

一、复习导入:

1、师述:刚才,我们听的这首诗,是为了怀念总理而作的。你们从课外书、网上查找到了哪些有关总理的故事,请你讲述给大家听好吗?(说说最令你感动的地方。)

2、学生交流:(可回忆《当飞机遇险的时候》、《手术之后》等学过的课文,让学生讲述《周总理的睡衣》、《一束鲜花》等故事,感受总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的崇高精神。为下文的学习奠定情感的基础。)

3、教师板书:总理爱人民,人民爱总理。

4、师深情讲述:1976年1月8日上午9时57分,我们敬爱的周总理逝世了,噩耗传来,全国人民沉浸在万分悲痛之中,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被泪水浸透了。当时,“四人帮”反革命集团下了道道禁令,不许人们去悼念,不许人民缠黑纱、佩白花。人民不怕受迫害,在1月11日那天,,总理的遗体送去火化后,灵车驶往八宝山革命公墓,要途径长安街。一清早,人民群众冒着严寒,扶老携幼,挤在长安街的人行道上,含着巨大的悲痛迎送总理的灵车。

下面,让我们随着录音《十里长街送总理》回到令人难忘的那一天,看看这历史上空前的送葬礼。

(二)放录音,看录像。

问:听了录音,你的心情怎样?

(三)释题:(出示课题)

1、谁能用一句话说说课题的意思?(谁在干什么?)

2、“长街”指什么地方?(横贯北京东西的长安街)

3、“十里”写出什么?(街长)这么长的街都挤满了人,说明什么?(人多)这么多人来送总理,说明了什么?(总理深受人民爱戴)

(四)学习第一段:

师:人们知道总理的灵车要经过长安街,一大早,就等候在长安街上,从早晨等到中午,从中午一直等到傍晚。

1、自由读第一段,找出能说明人民爱总理的词句。

2、交流:

(1)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路是那样长,人是那样多,向东望不见头,向西望不见尾。(从“两旁、挤满、望不见头、望不见尾”看出人多。)

(2)人们的臂上都缠着黑纱。胸前都佩着白花,眼睛都望着周总理的灵车将要开来的的方向。(三个“都”说明人们爱总理的心情是一致的,为失去总理而感到悲痛。)

a、“焦急”什么意思?“耐心”什么意思?

b、“焦急”和“耐心”放在一起矛盾吗?

(这两词的意思是矛盾的,但在热爱、崇敬周总理这一点是统一的。)

c、青年夫妇呢?(板书挤下探着张望)

d、少先队呢?(板书泪痕满面扶着踮着望着)

3、你能想象―下他们当时的心理和语言吗?

4、你还读懂了什么?

“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渲染气氛,好比天也与人同哀,写出人们悲痛的心情。)

5、在十里长街上挤满不同的人,有男的`,也有女的,有老,也有小的,但他们有许多共同的地方,你能说说吗?是有人叫他们这样做吗?(自发的)。人们为什么这样做?(表达对周总理的哀悼)

5、指导朗读。

6、教师小结:课文通过对老奶奶、青年夫妇、少先队员的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人们对周总理的敬爱和沉痛悼念的心情。

7、归纳段落大意:

(1)出示投影:

第一段写谁?他们怀着怎样的心情正在干什么?。

(2)指名回答。

(五)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等灵车”这一感人场面,让我们知道人民对周恩来总理的爱戴之情和沉痛的心情。

(六)作业:

1、有感情地读课文。

2、完成作业上(1、2、3题)

3、背诵第一段。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教学第二、三段,理解含义深刻的词句,感情朗读课文。

(二)教学过程

1.复习第一段,进人情境。

1976年1月1]日,北京城格外肃穆,长安街格外沉寂。成千上万的人缠着黑纱、佩着白花,静静地伫立在长安街的暮色里。他们带着泪痕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等待着总理灵车的到来。

2.学习第二段。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要求学生按“找句子,圈词语,说理由,反复读,悟感情”的方法来学习。

(3)学生交流,边朗读边体会。

重点体会:好像有谁在无声地指挥,老人、青年、小孩,都不约而同地站直了身体,摘下帽子,眼睁睁地望着灵车哭泣着,顾不得擦去腮边的泪水。

“无声地指挥”“不约而同”:写人们看到总理灵车一致的举动,从而间接写出人们同悲共痛的心情,以及对总理的无限热爱。

“眼睁睁”写出了人们望着灵车缓缓前行,想留却留不住的那种无可奈何的神态,表达了人们共同的心愿:希望灵车停下,多看一眼总理。

“顾不得”既反映了人们十分珍惜这一去不返的历史时刻,又表现了人们完全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其余一切浑然不觉。

(4)试着设计一道填空题,加深对这个句子的理解。例如人们的身体――,眼睛―――,泪水――,都是为了能。

冬日的寒冷不再可怕,人们――;长时间的等待不算什么,人们――;满面的泪水顾不上擦,只要能。

(5)就在这长安街,看到此情景,人民群众想到了些什么

十里长街送总里理课文教案篇四

1、课件出示(伴哀乐或葬礼进行曲):

阴云低垂;半旗致哀;高山肃立;江河奔腾;长街泪送;遗像展示。

2、激情导语(与画面同时):

同学们,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一天——1976年1月8日,一颗巨星在中国的上空陨落了,一颗伟大的心脏停止了跳动。他的逝世,使群山为之肃立,使江河为之哭泣,亿万中国人民更是悲痛欲绝,泪水洒遍了江河大地。他,就是我们无比崇敬和爱戴的周恩来总理。1月11日,灵车护送总理的遗体前往八宝山革命烈士公墓火化,知道了消息的、成千上万的首都群众,冒着凛冽的寒风,冲破“四人帮”的重重阻力,自发地聚集在长安街两旁,为我们的好总理做最后的告别。虽然,我们没有能亲眼见到那催人泪下的场面,但《十里长街送总理》这篇课文会把我们带入到那伤心直至的情景之中。

3、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十里长街送总理》,让我们去感受一下当时长安街上,人们泪送总理的情景,体会一下人民群众对周总理的那种崇敬、怀念之情。

(板书等灵车望灵车追灵车)(学生谈后再读课题,强调“送”字)

二、读讲课文,体会情感

这节课,我们首先来感受一下灵车到来之前,人们等盼灵车到来的心情。

1、轻声朗读第一自然段,读后谈谈你的感受。

2、学生自由谈,随机指导(注意过渡语的.运用)。

(1)天气。启发说说这里写阴冷的天气有什么作用,联系时代背景说说这里的“天气”暗含了什么。谈后再读,读出沉闷的感觉。

(2)人多。抓住“挤”“望不见头”“望不见尾”等词句,说说体会到了什么。朗读,注意语调的变化。

(3)怎样等。抓住“焦急而又耐心”“挤下”“探着”“踮”等词句,体会人们当时的那种复杂心情。读自己最感动的句子。

三、积累语言,深化认识

1、感情朗读第一自然段,练习背诵。

2、完成填空练习。

十里长街送总里理课文教案篇五

一,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感受十里长街上首都人民送别总理的感人场面

3,学习课文第一段,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和词语,体会句子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文章第一段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激发学生对周总理的深切缅怀之情。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幻灯片出示:周恩来总理沉思像)

各位同学,大家认识屏幕上的伟人吗?他就是我们新中国第一位总理周恩来。他有一句名言是这样的:

我们要像春蚕一样,将最后一根丝都吐出来,贡献给人民。

周恩来(幻灯片出示)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朗读这句名言。我们的总理就是这样一位春蚕到死丝方尽,吐尽芳华为人民的好总理。接下来我们就来简单地看一下总理的一生:

周恩来,字翔宇,生于18,卒于1976年1月8日9时57分,祖籍浙江绍兴,他是中国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缔造者之一,第一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幻灯片出示)

(学生自读,留下大致印象)

周总理逝世于1976年1月8日9时57分,他是因为劳累过度被无情的癌症夺去了生命。周总理的逝世使举国悲痛,而且在当时的联合国,也打破了惯例,第一次为一个国家的领导人的逝世降下半旗,表示为中国失去这样一位伟人的深切哀悼。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首都人民群众1月11日冒着凛冽的寒风在长安街上送别总理的感人场面,出示课题,并总理遗像(幻灯片)。下面我们就一起到长安街上感受一下当时那催人泪下的送别场面。

(二)新授:

1,听录音,谈感受

a,朗读录音的人是怀着一种怎样的心情来朗读课文的?你听了录音有什么想说的吗?

(悲痛、沉痛、怀念、缅怀)

2,自读课文,思考问题。

相信大家现在的心情是沉痛的,你能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将课文朗读一下,思考这样的问题:

请你补充一个字来概括每段内容:

(等)灵车()灵车()灵车(幻灯片出示)

课文总共只有三个自然段,你能用x灵车来概括每段的意思吗?

(等)灵车(望)灵车(送)灵车

是的,课文将总理灵车驶过长安街的场面描写得相当完整,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今天就去长安街等候总理灵车的到来,首都群众是怎样等灵车的呢?下面我们就请一位同学朗读第一段文字,其他同学思考:当时长安街上的天气是怎样的?人们等灵车的心情是怎样的?请你用曲线在书本上划出来。(学生朗读)

当时的天气是:

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这是简单的环境描写吗?你从中可以体会到什么?

是的,天也在为总理的逝世哭泣,天人同哀,现在我们回到人身上,当时的群众有多少?

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路那样长,人那样多,向东望不见头,向西望不见尾。让学生朗读,读出人多的场面。从哪些词中可以看出人很多?请你用笔圈出来。再读,指名读。

是啊,有这么多群众前往长安街为总理送别,你看:

大家的'心情都很沉痛,都在默默地等待总理灵车的到来,那么课文主要写了哪三类人?

(老奶奶、青年夫妇、少先队员)

这里老师有个问题:老奶奶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不是矛盾了吗?有哪位同学可以说说?老奶奶焦急的是什么?耐心的又是什么?(学生回答)

代表了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的群众,代表了长安街上所有的群众,也代表了全国亿万人民。(幻灯片出示)

回答问题,归纳段意:

本段所描写的地点在哪里?谁怀着怎样的心情正在干什么?

在北京长安街上,人民群众怀着沉痛的心情等待周总理灵车的到来。

(幻灯片出示)

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十里长街送总里理课文教案篇六

夜幕开始降下来。几辆前导车过去以后,总理的灵车缓缓地开来了。灵车四周挂着黑色和黄色的挽幛,上面装饰着大白花,庄严,肃穆。人们心情沉痛,目光随着灵车移动。好像有谁在无声地指挥,老人、青年、小孩,都不约而同地站直了身体,摘下帽子,眼睁睁地望着灵车,哭泣着,顾不得擦去腮边的泪水。

就在这十里长街上,我们的周总理迎送过多少位来自五洲四海的国际友人,陪着毛主席检阅过多少次人民群众。人们常常幸福地看到周总理,看到他矫健的身躯,慈祥的面庞。然而今天,他静静地躺在灵车里,越去越远,和我们永别了!

灵车缓缓地前进,牵动着千万人的心。许多人在人行道上追着灵车奔跑。人们多么希望车子能停下来,希望时间能停下来!可是灵车渐渐地远去了,最后消失在苍茫的夜色中了。人们还是面向灵车开去的方向,静静地站着,站着,好像在等待周总理回来。

文档为doc格式

十里长街送总里理课文教案篇七

焦急耐心

崇敬

不约而同

爱戴

希望

怀念

(难舍难分)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我致力于由感悟到释放,情归课堂。

小学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我利用朗读这一法宝,抓住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制订了“激情导入——用情欣赏——用情诵读——用情诉说——用情书写”这一教学流程,充分运用评价策略激发学生兴趣,通过多媒体展示,让学生在“看、听、读、说、写”中充分领悟文本内涵。

情感是阅读教学的根。由于时空的差距,学生难以入情,所以在导入新课时我让学生交流有关总理感人事迹的材料,这样,学生一开始就对总理有了感性认识,为后面的教学做了较好的铺垫。在“用情诵读”这个重要环节中,我利用引读、导读和齐读等方式来牵引学生的心,激发学生的情。同时利用课件展示,做到多媒体信息与文本内容的优化整合。此时,学生已有一吐为快之感,顺理成章地过度到后面的教学环节。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本课教学,课堂容量较大,可把阅读材料放到课后进行;学生的自主发挥欠少,差异性也不能很好体现;如何在课堂中引进质疑问难;如何让读写有机在课堂中结合等等也有等研究提高。

我们要始终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来指导自己的语文教学,让学生充分的感悟文本。课堂上,学生能说的,让学生说,学生能问的,让学生问,学生能写的,让学生写。千方百计地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深刻体悟课文。让每一节语文课,都成为学生的课堂,成为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课堂。如果这样,学生的语文素养就提高了。的确,只有让学生在心灵中受到震撼,在言语上受到启发,这样的动才是语文教学理想的境界。

附原文

十里长街送总里理课文教案篇八

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要培养学生的情感,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根据这一目标,我利用朗读这个法宝,通过教师和文本、学生和文本、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抓住情感是语文教学的根,制定了“激情导入——用情欣赏——用情诵读——用情诉说——用情书写”这一教学流程。通过“看、听、读、说、写”体会文本内涵,充分体现情感的力量。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句中含着的意思。

2、了解首都人民送别周总理灵车的感人场面,体会人民群众对周总理的崇敬、爱戴和怀念的真挚感情。

3、有情感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过程和方法目标

1、注重学生朗读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并对学生进行虚实、轻重、缓急的朗读指导。

2、教师通过导读和引读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领略文本内涵。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自主灌注一个“情”字,表达对总理的崇敬、爱戴和怀念之情。

2、培养学生热爱革命前辈、缅怀革命前辈、学习革命前辈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理解文章主要内容,想象当时人们送别总理的场景,体会人民群众对周总理的崇敬、爱戴、怀念之情。

2、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如何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指导学生有情感地朗读,真正领会文本所表达的内涵

教学准备

师:多媒体课件。

生:收集有关周总理感人事迹的材料。

教学流程

一激“情”导入

交流课外收集有关周总理的感人事迹的材料。(由各小组长汇集本组材料在班上交流。)

师:

多好的总理呀!临死前想到的还是祖国、人民。然而,他却与世长辞了,离开了他亲手耕耘的这片热土,离开了他日夜牵挂的祖国、人民。人们将永远记住这个悲痛的日子——1976年1月8日。看吧,长安街上已挤满了男女老少,他们为您送行来了!(课件出示当时人们送总理的电影片段。)

师板书:

相关范文推荐
  • 10-13 2023年小学数学一年级的教案(优质12篇)
    幼儿园教案是教师的教学实施的依据,也是对教学过程的规范化要求。这些安全教案范文涵盖了不同年级和不同方面的安全教育内容,为广大教师提供了多样化的教学参考。小学数学
  • 10-13 最新三好学生代表发言稿小升初(大全8篇)
    请示在团队合作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在请示之前,我们需要提前整理好问题和需要的信息,以便对方更好地理解和回答。阅读请示范文可以帮助我们
  • 10-13 最新九年级数学工作计划格式及 九年级数学教师工作计划(汇总19篇)
    医务工作需要医生和护士等专业人员的协作和互助。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党委党支部工作计划实例,供大家参考和借鉴。九年级数学工作计划格式及篇一以《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
  • 10-13 2023年数的认识教学过程 认识序数数学教案(大全6篇)
    运动会将带给我们无尽的欢乐和回忆,让我们打破极限,超越自我!运动会宣传的关键在于突出特色和亮点。如何用一个简洁有力的宣传语凸显运动会的主题和意义呢?数的认识教学
  • 10-13 2023年幼儿园中班艺术领域教案 中班艺术领域教案(实用8篇)
    幼儿园教案的设计应该遵循教育教学理论和幼儿心理发展规律,以提高教学效果。下面是一份精心整理的四年级教案合集,其中包含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活动,希望能为教师的备
  • 10-13 最新高尔基童年读书笔记精彩片段 高尔基童年读书笔记(优秀10篇)
    即兴表演要求演员有良好的观察力和快速思维能力,能够迅速做出合理的决策。如何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展现出出色的即兴表演能力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优秀的即兴作
  • 10-13 二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工作总结(精选15篇)
    转正工作总结是自我反思和提升的好机会,我们应该好好把握。小编精心挑选了一些有代表性的顾问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写作上的启示和帮助。二年级第一学期期
  • 10-13 学校宿舍卫生检讨书(优秀20篇)
    提纲还可以帮助我们在写作过程中不迷失方向。在写作或演讲的提纲中,我们可以通过引用、案例、数据等方式来支撑我们的论述,提升说服力。小编希望以下提纲范例可以激发你的
  • 10-13 最新小学教师晋升岗位职称申请书(通用5篇)
    留学申请是展示个人能力和潜力的机会。在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劳动仲裁申请书参考资料中,你可以了解到一些专业的写作建议和技巧。小学教师晋升岗位职称申请书篇一尊敬的
  • 10-13 2023年初中篮球课说课稿(优秀5篇)
    安全标语的内容应该具有针对性,符合具体场所的安全需求。安全标语的设计要注重形象的选择,通过生动的图像来增加人们对安全问题的记忆和认知。我们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有趣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