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教案>二年级数学万以内加减法教案大全(12篇)

二年级数学万以内加减法教案大全(12篇)

时间:2024-01-28 01:20:02 作者:字海

编写优秀的二年级教案,需要教师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教育教学理论基础。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优秀的二年级教案实例,共同提升教学水平吧。

二年级数学《万以内加减法》教案

1.根据现实的问题情境合理选择估算策略,掌握估算方法,能将三位数看成接近的整百数或整十数进行近似计算。

2.通过估算方法的学习,使学生体会估算在生活实际的必要性和有效性,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掌握估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估算。

根据现实情境,合理选择估算策略。

课件。

一、问题引入,快速抢答比赛。

(1)一本书共有400页,小明已经看了102页,大约还有多少页没看?

今天我们来学习“用估算解决问题”【板书】。

二、交流探究。

1、生说信息和问题。

2、这个问题能解决吗?你打算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板书】223+234。

3、用他的方法判断下,你认为能坐得下吗?(请3-4个生说,不具体说理由)。

怎么想的呀,把你的想法在四人一小组里说一说。

4、全班交流:谁愿意把你的想法和大家分享一下。

生1:223+234220+230=450>441坐不下。

预设生2:223>220,234>230,220+230=450,223+234>450。坐不下。

预设生3:200+200=400,20+30=50,223+234>450。坐不下。

预设生4:精确计算223+234=457。

4、辨析:有一位小朋友估算的方法和我们想得不一样,打开书本15页,看到“分析与解答”,为什么这位小朋友说还是不能确定呢?将223看成200,234看成200,这样算出200+200=400,虽然我们知道223+234>400,但无法确定是否大于441。在这一题中把三位数看成整百数还不能解决,要看成几百几十的数。

6、解答正确吗?你有没有什么方法证明我们的解答是正确的?

板书:

三、反馈练习:

1.课件呈现p15的“做一做”:你认为坐得下吗?(生说一说,你呢,你呢?)。

(1)怎么想的?把你的想法记录在1号练习本上。(学生独立思考,自己选择估算策略解决问题。)。

(2)和同桌说一说你的想法.

(3)谁愿意来展示你的想法。(生展示练习本,让生自己说。)。

生1:将196看成200,将226看成230,这样算出200+230=430,因为430<441,所以坐得下。

讨论生2:196+226,把196看成190,226看成220,190+220=410,这样就能确定196+226<441吗?为什么?(还没算个位,补充6+6=12,看来这种方法还要作进一步分析。)。

师:看看这两种方法,一种把196+226看成200+230是估大了;另一种把196+226看成190+220估小了,哪种方法好呢?(大估更合适,比较简便),看来大估还是小估还得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请有错的小朋友订正。

【板书】:196+226(估大)200+230=430<441坐得下。

四、多种练习,巩固提高。

1.基础练习:p17练习三的第6题。

(1)请小朋友将这些小鱼分到两个箩筐里,

(2)生判断结果,说想法。

点评:既会判断又会分析,真会学习!

2.变式练习:p17练习三的第8题。

(1)妈妈有400元,够吗?245元+187元。

想1:(小估)240+180=420>400不够。

(2)如果妈妈带500元,够吗?(大估)250+200=450<500,够。

四、全课小结。

1.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你们对于估算还有什么问题吗?

板书:用估算解决问题。

【王老师点评】。

1、学生的思维需要辅助外形的呈现,教学中需要思维外化的策略。教师尽量少说,让学生动起来。导入环节,能不能让学生参与进来,可以调整为让学生把结果写在作业纸上,先不说出来。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发展。学生反馈时,教师将数据写在黑板上,数据不能悬空。

2、第二环节要放手让学生去解答,反馈中一要安抚好采用准确计算的学生,二要引导学生可不可以不准确计算就能判断出结果,同时引导学生从估成几百调整到几百几十。

本课的内容是建立在前面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与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基础之上的,由于学生没有学过三位数加三位数的精算,在本课的估算中,他们还必须将三位数估成整百数或几百几十数进行计算。本节课通过“学生看电影”与“旅行团看电影”,感受不同的估算方法适合解决不同的问题,解决问题时要根据需要进行灵活选择。总之,一个目标:在估算中感受、体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深刻道理。通过比较“在什么情况下小估(大估)比较合适?”的问题讨论,让学生体会选择估算方法对问题解决的重要。从而使学生将数学知识活用即“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提高了学生估算技能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本节课教学中值得调整的是还没有给予学生充分地时间,让其独立思考的基础善,相互讨论,共同探索,老师讲得多,还是没有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使每一位孩子都能以自己独有的方式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小学三年级数学《万以内的加减法》教案

教学内容:使学生进一步巩固万以内加、减法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地、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二、复习笔算。

1、做复习第1题。

(1)做第一组加法题。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在练习本上计算。提问:笔算加法要怎样算?

(2)做第二组减法题。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做在练习本上。

(3)提问:笔算减法要怎样算?

(4)小结:笔算加法和减法有哪些地方是相同的,哪些地方不同?

2、做复习第2题第一行,三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把三道题做在自己的本子上。

3、下列题对不对,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765246942356003。

+235+1183-607-235。

4、做复习题第3题里的第一组题。

三、复习加减法的验算。

1、做复习题第4题,指名两人板演。

2、引导学生小结:加法和减法怎样验算、

四、小结。

五、作业:复习第2题余下的六道题。

二年级数学《万以内加减法》教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96、97页例3、例4。“做一做”1、2两题。

1、使学生掌握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算理,能正确计算有关几百几十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分析、推理的能力。

3、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受到爱护环境的教育。

相同数位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一,相同数位相减不够时,要向前一位退一再减。

2、5个百7个十组成的数是多少?这个数里有多少个十?

二、探究新知。学习例3。

1、察第96页收集矿泉水瓶情景图,说一说你的发现和感受。

2、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180+340。

3、学生自主探索180+340的计算方法。

4、小组讨论交流180+340的计算方法。

5、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师选择学生的多种算法板书。

6、你喜欢用哪种方法计算?为什么?

7、尝试练习:第97页“做一做”1、2题有关加法。

(一)学习例4。

4、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师板书。

5、这么多种计算方法,你最喜欢用哪种?

6、尝试练习:第97“做一做”1、2有关减法。

三、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什么内容?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四、巩固练习练习二十1、3、4、5题。

五、全课。

六、布置作业练习二十2、9题。

数学教案:万以内数的加减法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98页例5和做一做,练习二十第6-12题。

1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估算,培养估算意识。

2让学生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各种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算策略。

培养学生合理估算策略的意识和能力。

598312405819。

400+500300+400600+200100+800。

1.让学生观察第98页学生收集矿泉水瓶情况表,发现小精灵明明提出的问题:第三,四周大约收集了多少个?”

2.让学生讨论小精灵提问题的意思从而引出估算。

3.谁能解决小精灵的问题?学生自主探索解答方法,然后再进行交流。

4.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5.通过对各种估算的对比,学会合理估算。

6根据第98页图表,你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7.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提出不同的问题进行解答。

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二十第6题。

2同桌同学讨论完成练习二十第7、8两题。

3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二十第12题后,教师引导学生对估算结果进行分析,预测第二天进货情况。

练习二十10、11。

文档为doc格式。

万以内数的加减法数学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96、97页例3、例4。“做一做”1、2两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算理,能正确计算有关几百几十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分析、推理的能力。

3、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受到爱护环境的教育。

教学重点。

相同数位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一,相同数位相减不够时,要向前一位退一再减。

教学过程。

2、5个百7个十组成的数是多少?这个数里有多少个十?

二、探究新知。学习例3。

1、察第96页收集矿泉水瓶情景图,说一说你的发现和感受。

2、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180+340。

3、学生自主探索180+340的计算方法。

4、小组讨论交流180+340的计算方法。

5、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师选择学生的多种算法板书。

6、你喜欢用哪种方法计算?为什么?

7、尝试练习:第97页“做一做”1、2题有关加法。

(一)学习例4。

4、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师板书。

5、这么多种计算方法,你最喜欢用哪种?

6、尝试练习:第97“做一做”1、2有关减法。

三、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什么内容?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四、巩固练习练习二十1、3、4、5题。

五、全课。

六、布置作业练习二十2、9题。

二年级数学《万以内加减法》教案

1、通过和复习,对整数加、减法笔算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和,帮助学生理清本单元所学知识间的关系,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养学生简单的、归纳的能力,体验与同伴相互交流学习的乐趣。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计算与实际的联系,增强应用意识。

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和验算。

运用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

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学习品质。

课件、实物投影。

一、谈话引课。

二、以“买玩具”复习加法知识点。

(一)创设情境,抛出问题。

电脑出示:

66元79元36元。

(学生发言,说出。)。

师:这样的两个,需要多少元?谁会列式?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大屏出示几种可能性及算式。)。

哆啦a梦+加菲猫66+79。

加菲猫+喜羊羊36+79。

哆啦a梦+喜羊羊66+36。

(二)抛出疑问,估算、加法算法及验算的练习。

师:这三种选择都合适吗?为什么呢?

(给学生观察与思考的时间。最终学生发现“哆啦a梦+加菲猫”价钱超过了120元。请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即估算方法。)。

师:那你来估一估剩下的两种组合大约需要多少钱?

(学生估算练习,指名回答。)。

师:你喜欢那个组合呢?动手算一算,需要花多少钱呢?

(投影展示学生练习作业。学生说明算法。)。

师:如何知道他们算的对不对呢?

生:验算。

师:加法验算的方法有哪些?

生: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和。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和—另一个加数=一个加数。

(三)梳理知识点。

生:用到了估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连续进位加法、加法的验算。(板书)。

师:在做两位数加两位数的题时,你想给同学们提醒点儿什么呢?

生:相同数位要对齐;

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数相加时,

要记得加上进上来的1。

三、以“数字黑洞”复习减法知识点。

(一)提出问题:旅行箱设什么密码好?

(生回答)。

师:小明的爸爸对他说:你看看这个密码箱上的密码是由几位数字组成的?

生:三位。

师:好,那你就写出三个不同的数字。(师板书:三个不同数字)也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写出三个不同的数字。

师:你来说说写的是什么数字。

生:我写的是xxx。

师:(面向全班)可以吗?为什么?

生:可以,他用了三个不同的数字。

师:如果有同学写的是3、6、12,这样写行不行?

生:(齐)不行,不行——。

师:为什么不行?

生:12是由两个数字组成的,这样就有四个不同的数字了。

生:(齐)754。(课件出示)。

师:再组一个最小数。(课件出示:最小数)。

生:(齐)457。(课件出示)。

(师教师带着学生说计算的过程并课件出示;说的过程当中教师应及时鼓励。)。

生:最大数是972,最小的数是279。

师:在用这两个数相减,又得到三个数字,然后呢?

生:再接着做。

师:我们按照这样的规则,把你所写的那三个数字组成的数,一步一步地计算下去,咱们来比一比,看谁在规定的时间内写的算式又对又多。建议大家只写竖式,不用写横式。

(二)练习三位数减三位数。

(学生们计算。当出现重复的算式时,也许有的学生停笔不再计算了,有的同学会出现疑问。)。

(三)发现问题。

师:(疑惑地)你们怎么了?遇到什么问题了吗?

生:(可能的回答)。

重复,不停的重复。

……。

师:大家都是这样的吗?

生:对,都是这样的。

师:有这样疑问的同学请举手。

(会有学生举手,但可能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师:(由衷地感叹)佩服,佩服我们班的孩子们,你们可真棒!老师刚才在看大家计算,算得都很快,也很准确。刚才,算出重复的算式就不算了的同学,请举手。

师:如果不是这样,而是不管不顾地一直算下去——会怎样?

生:算出好多一样的算式。

师:所以说,你们好像又掉进了老师的陷阱里了,老师说在规定的时间内看谁写得多,其实就是想看大家是不是动脑子。

(四)发现规律。

师:通过观察我们发现,虽然我们选的数字不同,但最后一个算式的结果是495。我们再次证明,我们做事要回头看一看,要不然就得不到新的发现了。

(五)查找错误的原因。

师:所有的同学都得到这个结果了吗?哪位同学没有得到这个结果?

(选取典型错例,在实物投影上投出。)。

师:那我们行动起来,帮这位同学验算每一个算式,看看到底是哪个算式出了问题。

(学生在下面验算,教师巡视。)。

(找出错因之后,指一名学生说错因。)。

师:这也正是我们在做多位数减法时最容易出错的地方——忘掉退位点了。来,没有算到495的同学快动手验算,查一查哪儿有问题了。

(学生独立检查,没有错的主动帮忙。)。

(六)介绍“数字黑洞”

师:这个495有一个特别的词语来称呼它,叫“数字黑洞”。(课件出示:数字黑洞资料卡。)。

什么是“数字黑洞”

数字黑洞是指自然数经过某种数学运算之后陷入了一种循环的情况。例如,任意选三个不同的数字,组成一个最大的数和一个最小的数,用最大数减去最小数。用所得结果的三位数重复上述过程,最终必得495。即:954-459=495。仿佛掉进了黑洞,永远出不来。

(七)交流多位数减法注意点。

师:我们在解决“数字黑洞”问题时又用到了本单元的哪些知识点呢?

生: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减法的验算。

师:下面我们一起交流一下,在计算多位数减法时,特别要注意什么?

生:相同数位要对齐。

从个位算起。

退位减时不要忘了退位点。

师:怎样知道我们计算的结果是否正确呢?

生:验算。

四、全课。

生:……。

师:“千金难买回头看”,通过这节课的活动,你能提出新问题吗?

生:……。

复习课不好上,然而,每个数学教师都能充分认识到它的重要,却也很少有人将复习课作为研讨课、公开课。原因之一是枯燥、学生全会了不知道教什么。即使目标非常的明确,思路非常的清楚也不知道用什么样的方法手段策略达成教学目标。在这次由名师团组织的研讨课中,借以名师亲临指导的佳机,我大胆的选择了《万以内的加减法(二)的与复习》这一内容。以此激励自己要分外关注复习课,努力上好复习课,使复习课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数学学习。同时,选择复习课也可以直接暴露身的不足,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因此,上好复习课对我的教学水平的提高起到关键性的指导作用。

万以内数的加、减法是学生已经学习过的知识,要帮助他们在和复习的过程中,形成知识络,从整体上把握这些知识在引导学生和复习时,要注意方法的指导,让学生经历和复习的过程,培养学生知识的意识。本节课通过小明被评为市“十佳学生”要去北京夏令营这一情境引入,通过“买玩具”和“数字黑洞”这两个数学活动的设计,采用简洁的方式,把学生引入到教学情境中,让学生从中去发现数学信息和提出问题,最终为本节课提高复习效率和增加练习素材,同时也有效地避免了复习课的枯燥。引导学生对万以内加减法的估算、连续进位加和连续退位减的笔算以及加减法的验算进行知识的和复习。整堂课基本完成了课前预设的教学目标,但每个环节都或多或少能找到没考虑到没预设到的情况。

现在反思的时候会想,发现这堂课还是有很多自己可以利用却没有利用好的地方。

比如学生的错例利用,在减法验算的过程中学生情绪的低落等等。这些都说明自己专业素质不够扎实,对教材的把握知识点的理解都或多或少的存在偏失;教学机智不够,不能灵活利用课堂突发情况。另一方面也是自己课前预设不够,没有考虑到如果学生错了怎么办。这些都是我今后应该积极训练,更要努力学习和提高的。

感谢名师团组织这样一次研讨活动,触动了我对复习课的思考。我们希望通过更多这样的研讨和优秀课的观摩,形成有我们区特色的复习课课堂教学模式,更好的指导我们的教学实践。

《万以内数的认识》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万”这个计数单位。

2.发展学生的迁移能力:将数的认识与表达迁移到万、将数位顺序表迁移到万。

3.熟练读、写万以内的数。教学重、难点:读、写万以内的数。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1.师:我们知道了三位数可以用多种表达方法,你能用什么方法表示967?

二、中心阶段:。

1.师:这里是什么地方?你知道这里一共能坐多少观众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2.学生交流:9个1000人,再加上636人,就是一共有9636人。

3.师:你会在数位表里表示出这个数吗?怎么表示?(在千位画9个点,在百位画6个点,在十位画3个点,在个位画6个点。)。

4.师:这个数大家会写吗?谁来写一写?

板书:九千六百三十六师:谁来说说这个数的组成?

板书:(9)个千,(6)个百,(3)个十和(6)个。

5.师:一千一千地数,10个一千就是几呢?大家一起来从1000开始数数。100020xx300040005000600070008000900010000十个一千就是一万。

师:请你们看书,小丁丁用小正方体积木搭出了什么?

师:数位表从左往右依次是哪些数位?(女生回答)从右往左又依次是哪些数位?(男生回答)。

三、练习阶段:。

1.把下面的数用连加形式表示。3257861020xx40600。

四、总结:。

今天你对哪个新知识最感兴趣?还有什么问题?

五田园小卫士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二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信息窗四。

教学目标:

1、能结合具体的情境进行估计,体会估计的重要性,初步学会估计的策略与方法。

2、经历估计事物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估计意识和能力。

3、通过估计,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的情境进行估计,体会估计的重要性,初步学会估计的策略与方法。

教学难点:通过估计,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体会估计的重要性。

1、情境激趣、提出问题。

(1)师生交流对农村的感受和印象。

问:小朋友们,谁去过农村呀?说说你对农村的印象和感受吗?

请有过对农村亲身感受的孩子说一说对农村的亲身感受。

(2)课件展示走进农村的场景画面。

场景一:手拉手希望小学操场。

场景二:白菜园。

场景三:小树林。

边展示边让学生说一说看到了什么?

(3)提出问题。

课件定格三个场景,问:看着这三幅画面,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

有多少个同学在做操?

种了多少棵大白菜?

有多少棵小树苗?

教师有顺序的将这些问题板贴。

2、数一数,初步体会估计的重要性。

(1)数一数。

问:数一数,你能很快地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吗?”

给学生时间一定时间,让学生数数看。

(2)谈体会:

问:你得出结果了吗?遇到了什么问题?

学生可能出现以下情况:

(1)因为数量太多,一时数不过来、也数不清楚。

(2)有些白菜被挡住了,看不着,没法数。

(3)我数出了每行有6个人,有16行,想用乘法,16x6我不会算。

……。

(3)教师引导:

遇到数量较多的物品,我们一下子数不过来,就可以运用一定的方法和策略先估计一下大体数量,今天我就来学习数量的“估计”。板书:估计。

补充板书:大约。

大约有多少个同学在做操?

大约种了多少棵大白菜?

大约有多少棵小树苗?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寻找估计策略。

1、探寻估计策略。

(1)明确问题:大约有多少个同学在做操?

课件展示场景一:手拉手希望小学操场。

(2)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教师提出要求:仔细观察画面,动脑筋、想办法,请你自己先试着估计一下。

(3)小组内合作交流。

你是怎样估计的?在小组里和身边的小伙伴交流一下。

(4)小组汇报,向全班介绍估算方法。

可能会出现下面方法:

两横排大约是30人,用笔把两横排圈出来,六横排圈了3个圈,大约是90多人;

两竖行大约是10人,把两竖行圈成一圈,16竖行可以圈成8圈,大约是80多人。

数出每竖行有6人,10竖行是60人,再加上6竖行36人,一共是96人。

一半有8竖行,每行有6人,一半有48人,两半合起来大约有96人。

……。

教师引导学生采用用笔笔圈一圈,估一估的方法,提高学生的估计正确率。

(5)教师小结:

2、巩固估计策略。

问题一:大约种了多少棵大白菜?

课件展示场景二:白菜园。

(1)学生个人尝试估计。

教师提出要求:仔细观察画面,请你自己先试着估计一下。

(2)全班交流估算方法。

可能会出现下面思路:

先算出1畦白菜有多少棵(一畦白菜有5行,每行6棵,共30棵),再推想8畦白菜大约有多少棵(2畦大约有60棵,4畦大约有80棵,8畦白菜大约有240棵。)。

先估计2畦白菜有多少棵(2畦白菜有10行,每行6棵,共60棵),8畦白菜4个两畦就是有4个60棵,大约有240棵。

……。

(3)教师小结:估计的时候要有一定根据,同学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估计。

问题二:大约有多少棵树?

(1)教师提出要求:比一比,看谁估计得最快、最准。

学生比赛。

(2)交流估计经验。

请估计的最快最准的学生介绍一下自己的估计方法。

三、走进生活,巩固拓展,完善估计策略。

1、估计“给爷爷的一封信”的字数。

(1)课件出示小明给爷爷的一封信,请一名学生读一读。

师生交流读信感受。

(2)教师提出要求:请你估一估小明大约写了多少个字?

学生尝试估计后,全班交流估计的结果和估计方法:

a、先估计1行的字数,再算几行的方法。

b、先估计空白的格数,再整页写满的字数减去空白的字数。

c、用割割补补的方法,将开头一行的字补到第三行中,凑成一整行,再按(1)的方法进行估计。

……。

2、教材25页自主练习第2题。

估一估,大桶里能盛多少个乒乓球?说说你的理由。

引导学生观察大桶的体积大约是小桶的2倍,所以大桶能装的球大约是小桶的2倍。

3、教材26页自主练习第3题。

大约还能再放多少盆花?

“还能再放”是什么意思?

然后学生独立估计,全班订正。

4、教材26页第5题。

学生独立估计后,全班订正,交流估计的方法。

5、课外实践:

在学校操场上走100步,估一估有多少米?

想一想1000步大约有多少米?

围学校操场走一圈,数一数走了多少步,估计一下大约有多少米?围绕这个问题请你写出一份小实践报告。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信息窗四。

教学目标:

1、能结合具体的情境进行估计,体会估计的重要性,初步学会估计的策略与方法。

2、经历估计事物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估计意识和能力。

3、通过估计,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的情境进行估计,体会估计的重要性,初步学会估计的策略与方法。

教学难点:通过估计,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活动一、交流课外实践小报告:

1、谈话:昨天老师给同学们布置了一个实践作业:请同学们围学校操场走一圈,数一数走了多少步,估计一下大约有多少米?现在谁想向全班同学介绍一下。

2、全班交流实践结果及估计方法。

学生可能出现以下策略:

(1)先确定一步的长度,来推断100步的长度,进而推断几百步的长度。

(2)先确定10米或100米大约走几步,再看看总步数中有多少个10米或100米。

……。

活动二、走进生活估一估。

1、课件出示运动场看台图片。

(2)学生独立寻找估计策略。

(3)小组交流。

(4)全班交流估计策略。

先估计一个看台有大约有多少人,再推断四个看台大约有大约有多少人。

重点引导学生交流一个看台大约有多少人(估计一排和六排大约有30多人,二排和五排大约有30多人、三排和四排大约有30多人,所以每个看台大约有100人。)。

2、课件出示三糖罐。

大约()块大约400块大约()块。

学生估计,并说出理由。

2、课件出示作业本情景图:

教师引导:这是同学们的作业本,你能帮助小女孩估计一下作业本的数量吗?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估计并说出理由。

活动三:数字组合(教材26页第六题。)。

(2)小组合作研究,摆摆看。

(3)比一比,看哪个小组摆得最多、最全。

小组汇报交流,请摆的摆得最多、最全的小组介绍一下成功的经验,怎样才能有规律、有顺序、不遗漏的摆出18个数字来。

(4)这四张卡片摆出的最大的四位数是几?最小的四位数是几?

《万以内数的认识》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二年级下册第73页例4、第74页例5、第78页练习十六t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能正确地数出10000以内的物体个数,建立10000以内数的概念。

2、理解10个一千是一万,认识计数单位“万”。

3、会读写10000以内的数(中间,末尾没有“0”的),能说出10000以内数的组成,掌握数位顺序表,理解数位的意义与作用。

4、发展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

过程与方法。

经历认识10000以内数的过程以及数的组成的形成过程,体验迁移类推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到10000以内的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大数的价值,使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认识10000以内的数,掌握数的组成和数位顺序表。

学习难点:理解数位的意义与作用。

学习准备:多媒体,计数器等。

课前预习:

调查生活中比1000大,比10000小的数据。

教学流程:

一、预习反馈:

1、学生汇报数据。

(1)学校操场跑道一周是250米。

(2)小军家里到学校的路程是685米。

2、揭题:

看来生活中还有许多比1000大的数,你想知道吗?们就来学习“万以内数的认识”。

(课件出示,学生试读,揭示课题并板书:万以内数的认识)。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4(课件出示木块图)。

(1)数小木块。(课件演示,引导学生一千一千地数。)。

师:“这个方木块是由1000个小木块组成的,这些小木块可以用哪个计数单位来表示?”

然后边出示方木块,边带领学生数数,当数到九千时,师:“再增加一千是多少?”

引导学生推想出10个一千是一万,一万里有10个一千,并指出“万”也是计数单位,表示万的数写在万位上,万位在右边起的第五位。(板书:10个一千是一万)。

(2)用计数器数。请学生利用计数器一千一千地数(没学具的可以在教具上数),从一千数到一万。

2、练习数数(书上第75页“做一做t2”)。

(1)指导学生在计数器上边拨珠边数数,从九百九十四起,一个一个地数到一千。

(2)从九千九百九十五起,一个一个地数到一万。要学生在计数器上拨珠数数。

(3)从九千九百五十起,十个十个地数到一万。

当数到一万时提问:该怎样拨珠?教师可在讲台上演示,使学生明确相邻数位的十进关系。

3、教学例5。

(1)出示木块图,师:这些木块里有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

(2)用计数器拨出这个数(或在计数器纸上画出这个数)。

(3)这个数是多少?你能写出来吗?怎么读?

(对应计数器或数位顺序表板书:2356读作:二千三百五十六)。

4、教学数位顺序表。提问:我们学过的计数单位有哪些?从个位起,数位顺序是怎样的?

教师板书数位顺序表,帮助学生记忆。

三、巩固练习。

1、第75页“做一做t1”(写出下面各数,并读一读,再说说数的组成。)。

(1)学生独立写在书上,同桌互读一次并说说各数的组成。

(2)指名汇报。(汇报同桌刚才是怎么读?怎么说的?)。

2、第78页“练习十六t1”。

课件出示,指名读一读各数。

四、全课:

你有什么收获?

《万以内的加法:加减法的验算一》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课本65—66页内容。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会计算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的加减法。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源于生活,体验解决数学问题成功的喜悦,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点:掌握三位数连续进位、连续退位的加减法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连续进位与退位的算理。教学准备:课件、计数器等。

教学过程:

一、口算训练见口算题卡。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三、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一共有多少棵白菜?在小组内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算法。让学生分别说一说,当出现竖式计算时,要板书竖式:让学生对照竖式再说一说算理及算法。

3.小结:计算加法时,要注意什么?引导学生说一说在计算加法时要的问题。

4.还有多少棵茄子没检查?你自己能解决吗?自己试一试。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哪个小组愿意把小组的想法说给同学们听:说到竖式时板书。说算法:个位减起,5减6不够减,从十位退1,15减6等于9,十位2减7不够减,从百位退1,12减7等于5,百位3减2等于1,所以,435减276等于159。

5.已检查的茄子比已检查的白菜多多少棵?用你喜欢的方法去做。全班交流自己的竖式算法。

6.小结:计算减法时,要注意什么?

引导学生归纳,从连续退位、细心计算两方面进行交流。四、巩固练习。列竖式计算:

192+58=432—153=646+354=542—169=学生独立完成后,重点让学生说说自己竖式计算的算法。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书67—68页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会计算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的加减法。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三位数连续进位、连续退位的加减法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连续进位与退位的算理。教学准备:课件、计数器等。

一、回顾旧知。

昨天我们学习了计算三位数连续进位、退位加减法的笔算方法。我们来复习一下。出示:

592+109=615—457=让学生同位互相说一说计算方法。而后指名起来说算法。

二、自主练习:

1.第3题:计算并验算。

2.第4题:(1)说题意,你做这道题时是怎么想的?(2)独立完成,全班汇报。

3.第5题。

(1)先说一说题中告诉我们的数学信息和要求的问题,然后再解决。(2)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引导学生小组内合作完成。

4.第6题:找规则,填一填。

5.第7题:数学游戏。

6.第8题:谁摘的松果?连一连。

让学生独立去完成,汇报时说一说自己是怎么做的。

7.第9题:

要先让学生说一说“从入口到珍禽馆”共有几条路?分别是哪几条?

8.第10题:

做题时先让学生找出图中的数学信息,然后再根据信息解决问题,并提出问题。

三、课堂总结:

通过学习,你觉得对你有什么帮助呢?

五田园小卫士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二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信息窗二。

【教材简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掌握了万以内数的不连续进位和不连续退位三位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整数加减法的最后部分。

信息窗2--灭鼠能手情境图呈现的是猫头鹰一家捉田鼠的情境。图中通过统计表提供了猫头鹰一家捉田鼠只数的信息,学生可以根据信息提出许多数学问题,引入整百数减三位数与三位数加三位数和是整百数计算方法的探索。学生解决的问题也是与情境的具体内容紧密相连,实现了“情境串”与“问题串”的有机融合。更有意义的是了解了许多关于动物的知识,培养学生爱护动物的情感。

【教学目标】。

1、会计算连续退位的整百数减三位数。

2、增强估算意识,强调算法多样化。

3、能够运用加减法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初步的分析综合能力。

4、经历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获得解决问题的乐趣。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创设情境,复习旧知。

夜幕降临,月亮出来了,山林里静悄悄的。老鼠们来到田园要偷点儿粮食,正在这时,被躲在枝干上的猫头鹰一家看到了,(出示情境图)瞧,它们可是捕捉老鼠的大英雄。

师:这是前几周猫头鹰爸爸妈妈捕鼠的情况:请你算出爸爸每周比妈妈多捉几只老鼠?

(教师通过点击课件出示答案)。

二、创设情境、探求新知。

1、猫头鹰有高超的捕鼠本领,当它看到野鼠就会没有一点儿声响的飞到它们头顶。用利爪逮住,然后吞掉。

(出示情境图)。

这是猫头鹰一家,每月捉鼠情况的统计,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

2、师:你能提出哪些用减法计算的问题?列出算式吧!

学生提出减法问题,接着用算式表示出来:

猫头鹰爸爸比孩子多捉多少只?

300-116。

猫头鹰爸爸比猫头鹰妈妈多捉多少只?

300-88。

猫头鹰妈妈比孩子多捉多少只?

288-116=172(只)(因为这道题不需要退位,所以鼓励学生直接口算出来)。

学生可能会回答:

※我想估算;

※我想先估算,再用竖式计算,然后进行验算;

……。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及时进行语言评价:看来你已经养成了很强的估算意识;对,计算时要养成演算的好习惯;你的想法很好……)。

师:现在请大家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来算一算。(学生独立思考,教师巡回指导。)。

4、全班交流。

师:谁愿意把你的方法介绍给大家?

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我用计数器拨一拨。

先拨300,再在个位上减6,0-6不够减从十位退1,十位上是0,就要从百位上退1在十位上作10,现在可以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作10,10-6=4,十位上9-1=8,百位2-1=1,结果是184。

※:我用竖式算:个位上0-6不够减从十位退1,十位上是0,就要从百位上退1在十位上作10,现在可以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作10,10-6=4,十位上9-1=8,百位2-1=1,结果是184。

……。

师:看来很多同学都用了竖式,现在咱们再来算一算。(教师边说边板书竖式:个位上0-6不够减从十位退1,十位上是0,就要从百位上退1在十位上作10,现在可以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作10,10-6=4,十位上9-1=8,百位2-1=1,结果是184。)。

(学生计算,进行巩固,教师指导。)。

全班交流:

师:谁想介绍一下你的计算过程?(学生到展台前说出计算的过程。)。

师:谁的结果和他不一样?(学生说出粗心出错的地方。)。

6、教师小结:刚才计算的两道题都是用300来减,300是一个整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整百数减三位数。

板书:整百数减三位数。

师:像这样,个位上不够减,十位上又是0,你怎样来解决?

学生可能回答:就要从百位上退1在十位上作10,现在可以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作10。

(学生通过回答,进一步巩固所学新知。)。

(教师及时评价:你说的这一点很重要,希望大家在计算的时候都应注意到这一点。)。

三、创设情境,巩固新知。

1、同学们知道吗?猫头鹰除了能捉老鼠,还有捕食蝗虫的本领,我们来了解一下(出示课件:等全班交流时教师点击课件再出示相应的答案)。

师:你了解到哪些情况?想解决哪些问题?

生:每只猫头鹰7月份比8月份多捉几只?

师:请你选择一名家庭成员来进行计算,比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2、师:猫头鹰捉到了老鼠和蝗虫,帮了农民伯伯的大忙。我们看看它们这一个夏天就。

可以为人类节约多少粮食?(出示表格)。

师:你能提出哪些减法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

爸爸节约的粮食比妈妈多多少千克?

爸爸节约的粮食比宝宝多多少千克?

师:选择自己喜欢的问题来解决一下。

(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全班交流。(提醒学生算作得数马上改正。)。

师:看来猫头鹰为人类做了很大的贡献,所以我们要保护它。

四、课堂小结,培养爱护动物的情感。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猫头鹰为人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你想对它们说些什么?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爱护动物的情感。】。

【课后反思】。

使用青岛版教材已接近两年,在教学中体会最深的就是它由“情境串”引出的“问题串”。选取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生动有趣的素材,构成情境串,引发出一系列的问题,形成问题串。根据教材本身的特点和自己的理解,前面的教学中我是将整个单元的内容创设一个大情境,串联在一起,努力使学生在解决一连串现实的、有挑战性的过程中,融入数学课程。经过不断的失败与尝试,使我对“情境串”这一教学理念又有了一些新的认识。也就是“情境串”中的“串”不应只体现在单元教学中,而更多的应体现在每堂课的教学中,在一堂课中用一个有发生、有经过、有结果的完整的故事把整堂课的内容串联起来,使学生在这一连“串”

的故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玩中学,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尤其是在这节课中,以“灭鼠能手”为主题,依据情境的发展分五步展开教学,我将“情境串”融入到了课堂教学,将故事“串”连在教学环节中,使学生在有趣的情境中学习新知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进一步感受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

第2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带领学生简单回忆上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也起着过渡语的作用。】。

二、探求新知。

1、师:请同学们直接用算式表示出来。

学生提出问题:

猫头鹰妈妈和孩子一共捉了多少只?288+116。

猫头鹰妈妈和爸爸一共捉了多少只?300+288。

猫头鹰妈妈和孩子一共捉了多少只?300+116(后面两个问题在计算时不需要进位,所以学生提出来时教师直接引导学生口算。)。

2、师:如果把第一个问题改成:猫头鹰妈妈和孩子大约一共捉了多少只?你想怎样算?

学生可能会回答:

※:我估算:288≈300,116≈100,所以288+116≈400(只)。

※:因为问“大约一共捉了多少只?”所以要来估算。

……。

3、师:今天我们这节课主要来学习三位数加三位数的估算。

三、巩固练习。

1、自主练习第5题。

下面是海宁小学去年几种物品的使用情况。

笤帚拖把纸张。

上半年132把106把483令。

下半年128把143把408令。

(1)去年大约用了多少把笤帚?

(2)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

去年大约用了多少把拖把?

去年大约用了多少令纸张?

……。

讲完例题后直接做这个练习,起到巩固的作用,引导学生利用估算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自主练习3:火眼金睛辩对错。

要求学生先独立改正,再说一说错误的原因。课堂教学时,可根据学生这几天学习的实际情况,一些出错比较多的题让学生改一改。如:

以后在计算连续进、退位加减法竖式时应该注意什么?

自主练习4:

师:谁能编一个数学小故事?(引导学生把看到的进行简单整理、联系)。

学生独立完成,并指名全班交流。(注意提醒学生写上单位名称)。

自主练习5:

在做练习时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估计,并对学生采用的方法给予评价。

自主练习6:

这道题主要考察学生的估算能力。课堂上以游戏的形式开展活动,教师提前制作好若干张漂亮的卡片并写上算式,学生选择一个数,踩比600大的或是比500小的,通过估算,比比看谁能一下全部“踩”对。

自主练习7:

对于动物的知识学生比较感兴趣,练习时先让学生说说袋鼠、企鹅和鸵鸟的奔跑速度,然后提出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

如:鸵鸟每分钟比袋鼠多跑多少千米?980-725=155(米)。

鸵鸟每分钟比企鹅多跑多少千米?980-473=503(米)。

师:你还知道哪些动物每分钟跑多少米?

(猎豹每分钟大约是1680米)。

自主练习8:

第二种和第三种:150+75=225(张)102+82=184(元)。

只买第三种:75+75+75=225(张)82+82+82=246(元)。

这个信息图中的信息比较多,学生在思考时既要考虑到光盘架是否够用,还要想到要经济实惠,不一定最便宜的方案就是最好的,只要学生说的有道理,教师都要给予肯定。通过这道题的练习,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数学与周围生活的联系。

自主练习9。

下面是王月和张强的识字情况。

姓名会读字数会写字数。

王月532398。

张强710379。

(1)刘雨会写多少个字?

(2)王月会读的字比张强少多少个?

(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可能会提出:李伟会读多少个字?

王月会写的字比张强多多少个?

王月会读的字比会写的字多多少个?

……。

这道题不难,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在练习时重点考察学生所提出的问题是否有意义,语言表达是否准确,计算的正确率。

【设计意图:备好学生,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用好教材的练习题。】。

【课后反思】:

数学情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心理品质的环境,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因为只有在各种有益的环境中,才能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调动起学生内部逐步形成的知识、经验、策略,感受和兴趣。在本节的练习过程中,我利用课本上的情境图,把学生带到与现实生活相联的情境中,使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给学生一个比较充分的思考空间,鼓励学生“敢问”,教学生“会问”。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计算的熟练程度较上节课有所提高,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退位后忘记减1,这部分计算知识属于重点,在后面的教学中还应该同过各种形式加强联系,提高正确率。

(青岛平安路第二小学周洁)。

二年级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

第1课时(教研课)。

课题:数一数-千、万的认识。

1、通过实例,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2、通过数正方体等操作活动,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万,并了解单位之间的关系。

3、通过摆一摆拨一拨估一估比一比等活动,对大叔有具体的感受,发展学生数感。

4、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1、体验生活中的大数,感受学习大叔的必要性。

2、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万,并了解单位之间的关系。

3、通过具体情景,使学生对一千和一万有具体感受。

4、让学生理解并熟记万以内数位顺序。

1、学生自主探索认识一千。

多媒体、课件、学具记数卡片。

1、我们所学习和生活的场所是-薛城双语实验小学。师播放课件,展示双语学校图片,师介绍。

2、让学生说说从信息中能找到哪些数字信息,学生找到并回答。有二零零一、八十六、三点六万、四千、四十八、两千让学生说说那些数字是以前学过的,那些没学过。

生活中还有学多这样的大数,我们一起来看看。

1、体会生活中的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

1)感受师提供的大数。

师播放课件,有东方明珠电视塔、珠穆朗玛峰、星星和鸟类。

让学生说说是什么地方或说说是什么,它有多高或有多少。

2)班内交流学生自己找的的大数。

让学生在班内具体说说自己寻找到的大数。

2、小组合作、自主探索认识千。

1)估计大正方体中小正方体的个数。

师播放课件,展示1000个小正方体组成的大正方体。让学生估计一下有多少个,并说说自己是如何估计的。

2)小组合作、探索认识千、万。

a、让学生仔细观察独立思考大正方体数一数有多少个小正方体或借助学具数数有多少个。

b、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看法。

c、班内汇报交流。

找学生到讲台前说出共有几个小正方体,自己是如何数的。用投影展示学生数的过程。其他学生质疑,该生释疑。估计学生能说出好正确的数法。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如果学生说的不到位,板书就在课件回顾中写)。

相关范文推荐
  • 01-28 逆境成长心理咨询(精选18篇)
    范本的作用在于通过对已有作品的整理和归纳,为我们提供一种学习和提高自己写作水平的途径。以下范文范本是经过认真挑选的,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提供一些思路和启示。
  • 01-28 2024年副经理述职述廉报告样本(模板18篇)
    述廉报告是廉政责任的体现,通过报告的撰写和公开向党组织和群众交代个人的廉政情况。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廉政的述廉报告,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和触动吧。我是政企部的客
  • 01-28 上半年开展粉尘防爆专项整治工作的总结范文(14篇)
    在总结中,我们可以总结知识点、掌握程度、学习方法等方面的内容。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写作技巧和范文,希望能够对大家写总结范文有所帮助。为进一步加强农村集体资金
  • 01-28 企业安全工作总结的发言稿(优质18篇)
    通过撰写安全工作总结,可以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今后的工作提供改进方向。小编特意整理了一些安全工作总结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尊敬的领导、各位评委、同
  • 01-28 医生家访心得(通用20篇)
    写心得体会可以加深对学习和工作中的问题的认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改进和优化。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心得体会的写作方式,下面是一些实用的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
  • 01-28 实用煤矿安全管理方案(优质17篇)
    范文是优秀作品的典型代表,具有一定的实践和借鉴价值。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范文范本,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帮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为认真执行国家
  • 01-28 服装店五一活动策划(专业14篇)
    活动策划需要有创造力和执行能力,同时也需要与相关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调。活动策划范文中,我们可以看到策划者如何注重活动的后续跟进和评估,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反馈
  • 01-28 商标标的论文(优质16篇)
    范文范本的作用是向读者提供示范和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写作技巧,我想我们可以用范文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接下来是一些值得我们学习的范文范本,希望能对大家
  • 01-28 文明班级争创活动方案(优质20篇)
    班级活动是学生们放松心情的机会,让他们在紧张的学习之外有机会享受校园生活。接下来为大家推荐一些经典的班级活动项目,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灵感。以《中共中央“关于进一
  • 01-28 夫妻投靠申请书样本(汇总14篇)
    阅读范文可以拓宽我们的文学视野,提高我们的文学鉴赏能力。小编精心挑选了一些范文范本,供大家学习和参考,相信这些范文对于大家提高写作能力会有所帮助。南宁市公安局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