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文秘知识>2023年语文教学活动设计方案 三年语文实践活动谜语大揭秘教学设计(优秀5篇)

2023年语文教学活动设计方案 三年语文实践活动谜语大揭秘教学设计(优秀5篇)

时间:2023-09-23 07:12:43 作者:碧墨 2023年语文教学活动设计方案 三年语文实践活动谜语大揭秘教学设计(优秀5篇)

为确保事情或工作顺利开展,常常要根据具体情况预先制定方案,方案是综合考量事情或问题相关的因素后所制定的书面计划。我们应该重视方案的制定和执行,不断提升方案制定的能力和水平,以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和机遇。以下是我给大家收集整理的方案策划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语文教学活动设计方案篇一

1、学会正确搭配词语提高运用词语的能力。

2、借助拼音,朗读、背诵童谣,积累语言,培养语感。

3、朗读自己喜欢的儿歌、童谣并录音或根据诗意画画。

重点难点

1、学习简单的搭配词语与运用词语的。

2、朗读度录音。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完成学习内容“万花筒”的第一部分――-搭配词语。

1、投影万花筒中的内容。

2、学生自由读读范例提供的词组。

3、师生对对歌,加强对词组的认识。

师:什么样的月儿,什么样的船?

生: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

师:什么样的星星什么样的天?

生: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4、小结:“弯弯”、“小小”、“闪闪”、“蓝蓝“这些词语多好呀。它使月儿、星星、天、船变得很美很美,使我们明白它们是什么样的。

5、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河水、山、小手分别是什么样的?

6、全班交流,鼓励学生说有新意的词语。

7、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和积累的词语自由说说“――的――”。

8、师生对对歌加强记忆。

二、学习“万花筒”的第二部分――看图猜字。

1、投影这部分内容。

2、读题,弄清题意。

3、观察例题,学习猜字的方法。

图中画了两个人,一前一后,表示“跟从”的意思,两个“人”字合在一起就是“从”字。

4、观察右图,图中画了什么?表示什么意思?“日”和“月”合在一起是什么字?

5、把谜底填在田字格里。

6、你能说几个字谜让大家猜吗?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出示“百宝箱“的内容。

1、教师范读。

2、学生借助拼音试读。

3、指名读、师生订正。

4、指导学生联系平时生活经验练习背诵。

5、指名背诵。

6齐背。

二、出示大舞台,完成本次活动的内容。

1、学生读对话框,了解活动内容和方法。

2、教师提示:本次活动是朗读自己喜欢的儿歌或古诗,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汇报学习成果,如:朗读、绘画、表演、唱歌。

3、学生读一读自己喜欢的儿歌或古诗,准备活动。

4、分小组初中活动喜欢朗读的一个组,喜欢绘画的一个组,喜欢表演的一个组……。

5、学生开展活动,教师巡回辅导,并帮助朗读的同学录音。

6、教师对学生活动作总结,并鼓励学生课外多读诗,多背诗。

语文教学活动设计方案篇二

1、学会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

2、积累词语。

3、制定“绿色行动计划”。

二、教学重,难点

1、学习音序查字法

2、学习制定“绿色行动计划”。

三、教学具准备

新华字典

四、突破方法

合作探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还记得我们说过的音序,音节分别指的是什么吗?谁能以“dian”为例说说。

平时,我们想写哪一个字,却又写不出来时就可以用音序查字法从字典里找到要查的字。

1、指名说说我们以前讲的音序查字法是怎么查的?

2、师生一起回顾音序查字法。

3、同桌比赛,看谁查的快,查得准。

查“欢迎”的“ying”,师巡视指导差生。

查干净的“jing”。

4、比比谁厉害,查自己的姓,老师巡视指导差生。

师小结:想――要查的字的音序

找――从字典《音序表》中找到页码。

查――从字典正文中找到所要的字。

二、积累词语

1、借助拼音读词语:

山清水秀、风和日丽、鸟语花香

碧水蓝天、莺飞草长、欣欣向荣

2、纠正字音

3、背诵以上六个词语

三、制定绿色计划

启发:我想摘一棵树,地球上就多一点绿

我想种一株花,我每天给它浇水,我们的环境就多一份美。

我想在我们学校的绿化带旁竖起一个牌子,让每一个小朋友都爱护里面的花草。

老师小结:

我们的行动一旦付诸实现,地球妈妈就会因我们的行动变得美丽,小朋友们,我们赶快行动吧!

语文教学活动设计方案篇三

教学目标:

1、练习看拼音写词语。

2、感悟歇后语的精妙之处,积累歇后语,丰富语言。

3、填写词语,把意思表达的更具体。

4、通过填句子练习,使学生知道事物之间是有一定的联系的。

5、练习把生字写端正、整洁。

6、通过交流自己感兴趣的见闻。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能清楚的表达个人看法。

教学重点:

1 、填写词语,把意思表达的更具体。

2、通过填句子练习,使学生知道事物之间是有一定的联系的。

教学难点:把自己说的或听别人说的的见闻写下来,注意把意思表达清楚。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练习看拼音写词语。

2、感悟歇后语的精妙之处,积累歇后语,丰富语言。

3、填写词语,把意思表达的更具体。

教学过程:

1、独立完成看拼音写词语练习。

2、检查生字掌握情况,分析产生错字的`原因,从中了解减少错别字的方法。

二、读读背背。照样子再说几句,感司歇后语的精妙之处,积累歇后语,丰富语言。

1、让学生通过查词典,了解歇后语的意思。

歇后语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句话,前一部分像谜面,后一部分像谜底。

2、读读书上的歇后语,最好背下来。

3、根据课前积累,开展猜谜比赛。出谜者说前半句,猜谜都说后半句。

三、照样子,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再读一读,通过练习把意思表达的更具体。

例:花瓣里不时飘散出清香。(紫色的)花瓣里不时飘散出(淡淡的)清香。

1、田野里开满了野花。( )的田野里开满了( )的野花。

2、马路两旁有( )的树木。( )的马路两旁有( )的树木。

四、把下面几句话分别填在段中括号里,连成一段通顺的诱,通过填句子练习,使学生知道事物之间是有一定的联系的。

1、动物们再也不用为洗澡排长队了。

2、动物们只能排起长队中午去洗澡。

3、青蛙开了个太阳能浴池。

4、他把太阳能板架在向日葵的花盘上。( )由于需要太阳把水晒热,( )这可把表蛙急坏了,于是开动脑筋,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 )。花盘随着太阳转动,太阳能板也跟着转动,浴室全天都有热水了。( )大家齐声称赞青蛙真聪明!

(1)、填空前想想:1、为什么需要太阳把水晒热?

2、青蛙急什么?

3、他想出了一个什么好办法?

4、结果怎样?

(2)、指名填,说说你为什么这样填?

(3)、填好后读读。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练习把生字写端正、整洁。

2、通过交流自己感兴趣的见闻。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能清楚的表达个人看法。

教学过程:

一、从1—6单元中选择符合下面要求的生字,写一写,做到端正、整洁。

左中右结构的字:潮 侧 撕 蝴 嫩 晰

半包围结构的字:透 迹 庞 疾 扇 匀

二、口语交际。通过交流自己感兴趣的见闻。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能清楚的表达个人看法。

1、请留心观察周围发生的事物,收集自己感兴趣的一则见闻在班里交流。

2、交流时,说说自己的见闻,并谈谈对见闻的看法。

3、大家对某个见闻展开讨论。

语文教学活动设计方案篇四

1、“诵读”是核心,让学生在朗读和背诵中积累古典诗歌知识。

2、“朗读”是关键,有表情的朗读有助于学生深入地解读和理解文本。

3、“情境”是手段,高品位的艺术氛围能将学生带入到如临其境的环境中去,激发他们对文学艺术高层次的追求。

4、“训练”是保证,教师对学生朗读、背诵有针对性的指导,可以使他们少走弯路,有效提升其诵读水平,达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教学重点】

教学活动围绕“诵读”展开,重在积累。

【教学难点】

以“朗读”为抓手,在朗读中发掘解读文本的课程资源。

【教学方法】

把课堂还给学生,用“唐诗朗诵会”的形式,为他们创造一个展示自己才艺的平台。

【课型设计】

语文教学活动设计方案篇五

【教学目的】

1、“诵读”是核心,让学生在朗读和背诵中积累古典诗歌知识。

2、“朗读”是关键,有表情的朗读有助于学生深入地解读和理解文本。

3、“情境”是手段,高品位的艺术氛围能将学生带入到如临其境的环境中去,激发他们对文学艺术高层次的追求。

4、“训练”是保证,教师对学生朗读、背诵有针对性的指导,可以使他们少走弯路,有效提升其诵读水平,达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教学重点】

教学活动围绕“诵读”展开,重在积累。

【教学难点 】

以“朗读”为抓手,在朗读中发掘解读文本的课程资源。

【教学方法】

把课堂还给学生,用“唐诗朗诵会”的形式,为他们创造一个展示自己才艺的`平台。

【课型设计】

语文实践活动课。

【教具准备】

《唐诗诵》积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步骤 】

一 、导语 设计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古往今来,许多人就是读着唐诗走近诗歌,走近文学的。让我们在唐人留下的音韵中去探寻诗的意蕴,去追求文学的真谛吧。

二、教学过程

略。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