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总结>最新供销社农村综合服务社工作总结(优秀9篇)

最新供销社农村综合服务社工作总结(优秀9篇)

时间:2023-10-12 12:37:04 作者:笔砚 最新供销社农村综合服务社工作总结(优秀9篇)

在年度总结中,我们可以积极总结过去一年的工作,发现改进的空间和提升的机会,为未来的成长做好准备。随着社会的发展,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以下是一些成功案例供大家学习。

供销社农村综合服务社工作总结篇一

在省委党校学习一个月,有多方面收获,从获取知识方面来讲,最实用的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些理论,当然,这些理论不仅仅是直接操作层面的,也还包括一些综合性的理念层面的。具体而言,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两个问题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与此同时,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问题思考更多一点,因为后者才是我们学习真正的目的。

我来自磐安,是浙江省的欠发达县之一,因此,在这里我想仅对欠发达地区的新农村建设谈三点粗浅认识。

中央关于“十一五”规划的《建设》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中央为什么如此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要是因为“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然而,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由于比较注重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在“两化”领域取得相当可喜成绩的同时也间接造成了城乡的巨大反差,包括: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存在巨大反差、城乡社会事业发展存在巨大反差、城乡基础设施和面貌存在巨大反差等等方面,这些反差已经对经济社会产生了很大影响,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后果十分严重。而这些反差在欠发达地显得尤为尖锐。从我省情况看,发达地区的农村,发展势头也比较好,基本上享受到了城市所具有的现代文明,甚至一些城郊农民的住房条件、经济收入等方面已超过了城市居民,而在广大的欠发达地区农村,农民增收困难、农村上学难、看病难、保障低、行路难,看不上电视、打不通电话、喝不上干净水等问题还十分突出,农民难以享受现代社会应有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水平也明显跟不上时代步伐。因此,我觉得在新农村建设问题上,不仅要有统筹城乡的理念,更要树立统筹区域的理念,要把新农村建设的重点放在欠发达地区的新农村建设上,要把欠发达地区的新农村建设作为整体新农村建设的最终落脚点。

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存在两难选择,一方面,就建设的紧迫性而言,比发达地区有过之而无不及;另一方面,从加快推进的基础和现实可能而言,又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中央作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依据是“两个趋向”的论断,以城带乡城不大。因为欠发达地区之所以落后就因为工业发展滞后,因此,欠发达地区面临了双重任务:一是要补先发地区已完成的工业化的课,二是又要和先发地区一起抓新农村建设。欠发达地区也不能按部就班先补工业化的课,再来推进新农村建设,因为这样就要拖全国的后脚。

综上所述,欠发达地区的新农村建设意义十分重大,任务也最艰巨。那么如何更快更好地推进欠发达地区的新农村建设呢?我在这里提四点建议:

1、解决好思想认识问题。欠发达地区不能因为难度大就一味地等待观望,等上级来要求,靠上级来推动,指望别人搞出经验供自己照搬照套,而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学习它人之长的同时,因地制宜走适合自己特征的新农村建设之路。

2、把握好建设方向。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明确的方向,否则,推进力度越大造成损失也越大。正确把握新农村建设的方向,要以规划为龙头。在规划问题上,欠发达地区要有跨越式理念,在规划的档次上要适度超前,尽量避免重复走发达地区已走的并被实践证明是失败的老路。追求短时间、低成本效果,就是通过科学规划减少追赶发达地区的时间,降低追赶成本。在规划的实施上则可以分步进行,条件成熟的先实验,条件不成熟先预留。具体可采用“四个一批”的办法:一是设施配套一批。根据“农民最直接、最需求”的原则,在避免重复投资的基础上,优先考虑解决饮水工程、移动网络工程、有线电视工程等最基本的配套设施,在对现代基本文明的享受上缩小与发达地区农村的差别。二是旧村改造一批。对在公路沿线并且农民经济收入相对比较高的村,实施以拆旧建新为主的规划和改造,力争培养几个示范点,对其它村起到一种激励、引导作用,也作为对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种高要求的响应。三是村容整治一批。对大多数地处偏僻、农民收入也较低的村,村容整治应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要载体,通过对垃圾和污水的整治,使农民的人居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四是整合转移一批。对一些配套设施无法覆盖的规模较小的自然村,动员农民实现下山移民,走梯度转移之路,条件好的可直接鼓励进城进镇,条件较差的鼓励和帮助向中心村转移,让年轻的农民大多数脱离高山远山的生活环境,使这些自然村最终实现自我“矮缩”,把山还给野兽,把生态重新恢复。

3、破解“钱从何处来”的难题。投资问题是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最“瓶颈”的问题。在这一问题上要“两条腿”走路:一是作为上级政府,对欠发达地区要实现政策倾斜,加强推动。因为:一方面,这是体现党和政府对欠发达地关怀的最直接的载体,是欠发达地区人民最能感受到的手段。另一方面,这也是政府对欠发达地区保护生态环境的一种补偿方式。欠发达地区多数处于生态敏感区,许多工业产业的发展受到国家政策的限制,错过了一些发展机会。譬如我们磐安,地处四江之源,我们有为下游数百万人民送去“四江清水”的义务,如果上级政府不通过相应的渠道加以补偿,权利和义务就会不对等,这对欠发达地区人民而言,显然是不公平的。二是欠发达地区自身要主动有为,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牢固树立“发展不能破坏”的理念,利用生态优势,力争在发展产业上实现跨越。在农业上,要从传统农业向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业跨越,向休闲、观光农业跨越;在工业上,要发展符合国家产业导向的清洁工业,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同时,要充分发挥山地资源优势,发展再生农、林产品资源加工型产业;在三产上,要充分发挥自然环境优势,结合特色村建设,发展以“农家乐”为主要内容的山区旅居业。通过三次产业发展联动,努力使欠发达地区实现财政增长和农民增收“双赢”,从而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一定的物质基础条件。

4、做实“人到哪里去”的文章。“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的问题解决不好社会就不会稳定。目前,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越来越多,农业现代化生产手段的推广,更加剧了人地矛盾。解决“人到哪里去”的问题,不能单打一,就转移搞转移,而要用综合的办法,稳步推进。一是要加强培训,使农民素质实现跨越式提升。这里的“跨越”是指区别于传统的文凭式教育的方式,采用最直接、最实用的知识来武装农民,使农民在某一领域能在较短时间内通过培训达到一定的专业水平,成为“专才”而不是“全才”,从而提高农民的就业技能,拓宽农民的就业渠道。二是要加强合作,加速就地转移。要积极创办适宜千家万户生产的劳动密集型工业产业,如圣诞礼品、箱包、竹木制品等;要大力培养经纪人,加大农民与市场的对接力度,从市场上直接或间接揽活到家里干。从而使农民实现低成本的产业转移。三是要加强引导,鼓励农民走出去。通过这三条途径,努力使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呈“三三制”的分布格局,即“三分之一从事效益农业,三分之一从事来料加工,三分之一劳务输出”。这样,一方面可加快推进城市化,因为在后两个“三分之一”中可能会涌现出一批竞争强者,在城市获得一席生存之地,知名度完成身份转化。另一方面,又可减轻城市发展的压力,因为如果农村不能就地转移一批,就会有太多的农民向城市流动,这必然会增加城市的不安定因素,甚至会出现象“拉美陷井”一样的“中国式城市病”。除上述三条之外,还要努力探索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最终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

供销社农村综合服务社工作总结篇二

近年来,**市朝天区司法局把人民调解工作作为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础性工作,大力争取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努力整合资源,加强阵地建设,积极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筑起治安防范和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为构建和谐朝天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一是强化调解组织网络建设。为让人民调解深入基层,更贴近群众、贴近民间,我区本着整合资源、发挥优势、强化基础的原则,认真规划设置辖区内的调解机构,多层面搭建调解机构网络平台,在全区各乡镇、村、社区普遍建立了调解组织,其中建乡镇调委会2、村调委会21、居民社区调委会 ,配备调解人员125,各调委会统一制作了印章、标牌,制定完善了规章制度。全区统一制作发放规范的调解文书2240本,对申请、受理、登记、调查、调解、制作协议、回访记录等操作流程进行了统一,切实做到了组织落实,制度健全,人员到位,调解规范。 二是加强村调委会阵地建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重心下移,以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为契机,主动争取党委、政府的支持,把村级调解组织建设纳入“三村”建设,同步规划、同步推进、同步验收。为搞好试点带动,每村协调投入资金上万元,首批确立的中子枣树村、尧坪村、曾家太平村的调解阵地建设,由司法局长亲自带队指导,建立了标准统一的、规范的调解庭,全部达到有固定的调解室、办公室、有标牌、有印章、有规范的调解格式文书、有调解业务登记薄,调解室内设有调解主持人、调解员、书记员、当事人座牌等。各调委会建立了公示制,将调解委员会组成人员及职责、调解范围、调解原则、调解工作程序、调解制度、调解纪律等全部公示上墙,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取信于民。

在示点村的带动下,全区6x村调委会阵地建设已全面完成,正在验收之中。其产权同其他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一样按国有资产管理,村级组织拥有占有权和使用权。计划再用两年时间将余下的14x村的调解组织阵地建设全部完成,到时全区农村调解组织阵地将进一步得到巩固,人民调解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第一道防线作用将进一步发挥,司法行政业务工作在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中将得到进一步拓展。

我们始终坚持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主动出击,突破调解经费难点,整合现有资源,保障调解工作的正常开展。一是积极争取区委区政府的重视,根据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的有关文件精神,局领导多次向区委区政府请示,协调区财政从2019年开始将人民调解工作经费按地区人口人平0.1列入财政预算,作为区司法局指导管理调解工作的工作经费。二是充分利用村级组织阵地建设中每个村x元的财政经费投入,将其中x元用于搞好村调委会的阵地建设,努力实现规范化。现全区有x乡镇调委会、6x村调委会达到了“五有” 、“四落实”。三是将村委会书记、村主任、村妇女主任等三职干部作为村调委会组成人员,乡镇(居民)调委会人员也以财政供养人员为主,同时选配文化水平高、经验丰富以及在政法战线上工作过的退休老干部充实到人民调解员队伍中,村三职干部的工资每人每月300—40列入财政预算,其中近三分之一为调解津补贴,为提高调解队伍工作积极性奠定了基础。四是充分发挥乡镇司法所指导管理人民调解的职能,组织司法所对乡(镇)、村、组调解人员采取以会代训方式进行业务培训,调解培训及资料费每年投入一万余元,以保证调解人员每人每年都至少培训一次,提高了调解人员的业务水平,以更好的适应新时期调解工作需要,真正达到善调能防。五是把人民调解工作列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考核体系,实行倒扣分,直至“一票否决”,其中调解经费被列入各级政府综合治理目标考核的主要内容。

一是围绕党的政策方针抓调解。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下发后,局党组经研究决定结合自身工作特点和性质,找准与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的结合点和切入点,大力加强农村实用法律知识宣传,印制了500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关实用法律知识资料,在送法下乡活动中广泛散发,营造人民调解工作的大环境,加强人民调解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力度。

二是围绕经济建设抓调解。不少经济纠纷在调委会主持下,通过双方协调达成协议,既适应了市场经济的灵活性,又保证了法律行为的严肃性,得到了群众的广泛认可。我区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区,农业人口占全区总人口的8,经济基础薄弱,在促进农民致富,促进经济发展过程中,经常出现这样那样的纠纷,在司法所的指导下,各级人民调解委员会及时调解化解矛盾纠纷,既节约了司法资源,又降低了当事人的成本,也依据自身职责切实维护了经济建设的正常发展。

三是围绕重大事件抓调解。对影响大、涉及面广的纠纷,调委会人员都主动参与,在政府与群众之间积极发挥协调沟通作用,架起解决纠纷的连心桥,使问题得到解决。今年上半年,中子镇枣树村朱万里、文建平交通事故赔偿一案,死者家属多次在上级领导来朝天视察指导工作时,拦车喊冤,并扬言要去京上访,影响极大,经司法所和镇村调解人员努力劝解,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平息了事态的发展。

四是围绕热点、难点问题抓调解。农村用水、用电、林地权属等问题一直是引发纠纷的焦点,也是农民关心的热点、难点。人民调解委员会积极发挥作用,与各部门密切配合和联动,搞排查,抓苗头,为调解这类纠纷提供了保证。在今年开展的全区春耕大忙期间民间纠纷专项排查调处工作中,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 2,司法所和调委会参与调解矛盾纠纷56,其中调委会调解纠纷41,调解成功率达9,防止群体性上访,制止群体性械斗1,做到了小纠纷不出村组,大纠纷不出乡(镇),矛盾不上交,真正起到了第一道防线的作用,为构建和谐平安朝天作出了积极贡献。

人民调解已成为解决农村矛盾纠纷的主要方式,加强人民调解工作,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我们将抓住机遇,更好地履行职责。一要进一步加强对人民调解工作的指导管理,充分利用已建的调解庭和调解室,规范人民调解,维护社会稳定。二要建立分级培训机制,提高调解人员素质,分期分批组织调解员认真学习调解工作基本理论和法律政策,让其熟悉矛盾纠纷产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增强调解意识,掌握调解艺术,切实提高调解员调处预防纠纷的实战水平。三要进一步整合调解资源,形成调解合力,创新“大调解”工作机制,逐步把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等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多元化、多层次的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创造“有纠纷、找调解”的良好氛围。

供销社农村综合服务社工作总结篇三

位于浮北山区的经公桥镇辖11个行政,1居委会、2村级林常国土总面积231平方公里,人口1.5万余人。xx年列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港口村高滩组、经公桥村神坛二组、港北村老屋里(茶叶班)两个组、源港村上村(双一、双二、双源三个组)等4个试点自然村,涉及户数211户、人口801人、7村民小组。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工作目标和“走平坦路、喝干净水、上卫生厕、住整洁房、使用洁净能源”的工作要求。在镇党委xx县新村办的正确领导和精心指导下,我镇新农村试点村建设总体上顺利推进,扎实开展,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领导重视,规划先行

(二)加大宣传,健全制度

新农村建设开展以来,我镇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发放宣传单200余份,设置新农村宣传栏16块。召开了有关会议进行宣传发动,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明确任务。同时,镇新村办下发了《关于在全镇xx年度新农村建设点中扎实开展“美在农家”创建活动的具体实施方案》(经办字[xx]19号)文件,以“美在农家”创建评选活动为载体、积极引导、广泛宣传。并转发了县委、县政府印发《新农村建设环境整治(垃圾处理)实施方案》一文。在组织集中学习的基础上,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治理整顿准备工作。就试点村还健全了理事会工作制度、理事会章程、村规民约等制度。

(三)创新举措,“三清三改”成效突出

针对自身工作的特点,在全镇广泛推行“十天一安排、半月一督查、一月一小结”的工作举措,大力增强工作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形成“按时间抓进度、按标准抓质量”的工作格局。截止目前“三清”工作统计共清除垃圾、杂草、淤泥130余吨,清除路障94处,拆除猪牛栏162个,厕所78个,拆除空心房896平方米;“六改”工作进展顺利,现已改水160余户,改厕(含三格式化粪池)146间,新建猪牛栏49个,建沼气池7口。同时经公桥村神二组村主干道555米已着手改造施工,高滩组、老屋里组新砌护坝分别为268米、67米,源港上村改造主干道620米工程已动工,老屋里组农民休闲中心占地1800余平方米广场已平整改造完毕。据不完全统计,群众已投工投劳近xx个,投入资金36万余元。

经过上半年来的工作开展,取得的成效是有目共堵的,但与兄弟乡镇试点村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体现在:

一是“三清六改”工作还未完全到位;

二是资金投入不足,重点工程进度不够理想;

三是部分群众思想认识有待提高;

四是软件资料有待进一步完善规范等。这些都有待下半年采取针对性措施给予解决。

(一)抓重点,出亮点,着力建设“一场一中心一路一坝”。即:

一是抓好老屋里组的农民休闲广场建设;

二是抓好高滩组的农民活动中心建设;

三是抓好神坛二组的村内主干道建设;

四是抓好源港上村的护河坝建设。

(二)抓产业,促增收,着力打造“一村一品”产业发展。

三是以港北村河道水面开发网箱养鱼为纽带,发展养殖产业;

四是以高滩组果园基地带动全村水果种植业的发展;

五是以神坛组茶叶精加工为主体,促进农民增效增收。

(三)抓规范,建机制,着力实现“三化一处理”。

一是以源港村为试点,建立垃圾处理长效管理机制;

三是大力开展创建“美在家园”评选活动,党员积极带头,特别是试点村的党员必须百分之百参与创建。

(四)抓进度,强监督,着力完成“三制一调查”工作。

一是实行项目资金跟踪制,严格审批程序;

三是积极开展新一轮试点村调查摸底工作,积极申报新一轮新农村试点,确保来年工作的连续性。

总之,积极围绕新农村建设工作任务,进行督促检查,掌握实情,迎难而进,努力把我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推向新的台阶。

供销社农村综合服务社工作总结篇四

五是巩固工作成果,科学谋划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总结提炼和借鉴联系服务工作经验、巩固联系服务工作成果的基础上,深入学习宣传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相关重要精神,夯实干部思想基础,深入调查研究,摸清基层实际,科学制定符合实际的实施方案。统筹安排,谋划好具体环节和活动载体,积极探索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创建等中心重点工作的有效结合点,做好思想准备、政治准备、工作准备和组织准备,保障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顺利开展。

供销社农村综合服务社工作总结篇五

近年来,xx市朝天区司法局把人民调解工作作为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础性工作,大力争取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努力整合资源,加强阵地建设,积极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筑起治安防范和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为构建和谐朝天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一是强化调解组织网络建设。

为让人民调解深入基层,更贴近群众、贴近民间,我区本着整合资源、发挥优势、强化基础的原则,认真规划设置辖区内的调解机构,多层面搭建调解机构网络平台,在全区各乡镇、村、社区普遍建立了调解组织,其中建乡镇调委会、村调委会、居民社区调委会,配备调解人员,各调委会统一制作了印章、标牌,制定完善了规章制度。全区统一制作发放规范的调解文书2240本,对申请、受理、登记、调查、调解、制作协议、回访记录等操作流程进行了统一,切实做到了组织落实,制度健全,人员到位,调解规范。

二是加强村调委会阵地建设。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重心下移,以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为契机,主动争取党委、政府的支持,把村级调解组织建设纳入“三村”建设,同步规划、同步推进、同步验收。为搞好试点带动,每村协调投入资金上万元,首批确立的中子枣树村、尧坪村、曾家太平村的调解阵地建设,由司法局长亲自带队指导,建立了标准统一的、规范的调解庭,全部达到有固定的调解室、办公室、有标牌、有印章、有规范的调解格式文书、有调解业务登记薄,调解室内设有调解主持人、调解员、书记员、当事人座牌等。各调委会建立了公示制,将调解委员会组成人员及职责、调解范围、调解原则、调解工作程序、调解制度、调解纪律等全部公示上墙,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取信于民。

在示点村的带动下,全区村调委会阵地建设已全面完成,正在验收之中。其产权同其他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一样按国有资产管理,村级组织拥有占有权和使用权。计划再用两年时间将余下的村的调解组织阵地建设全部完成,到时全区农村调解组织阵地将进一步得到巩固,人民调解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第一道防线作用将进一步发挥,司法行政业务工作在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中将得到进一步拓展。

我们始终坚持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主动出击,突破调解经费难点,整合现有资源,保障调解工作的正常开展。

一是积极争取区委区政府的重视,根据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的有关文件精神,局领导多次向区委区政府请示,协调区财政从20xx年开始将人民调解工作经费按地区人口xxx列入财政预算,作为区司法局指导管理调解工作的工作经费。

二是充分利用村级组织阵地建设中每个村xxx元的财政经费投入,将其中xxx元用于搞好村调委会的阵地建设,努力实现规范化。现全区有xxxx乡镇调委会、xxx村调委会达到了“五有”、“四落实”。

三是将村委会书记、村主任、村妇女主任等三职干部作为村调委会组成人员,乡镇(居民)调委会人员也以财政供养人员为主,同时选配文化水平高、经验丰富以及在政法战线上工作过的退休老干部充实到人民调解员队伍中,村三职干部的工资每人每月xxxx列入财政预算,其中近三分之一为调解津补贴,为提高调解队伍工作积极性奠定了基础。

四是充分发挥乡镇司法所指导管理人民调解的职能,组织司法所对乡(镇)、村、组调解人员采取以会代训方式进行业务培训,调解培训及资料费每年投入一万余元,以保证调解人员每人每年都至少培训一次,提高了调解人员的业务水平,以更好的适应新时期调解工作需要,真正达到善调能防。

五是把人民调解工作列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考核体系,实行倒扣分,直至“一票否决”,其中调解经费被列入各级政府综合治理目标考核的主要内容。

供销社农村综合服务社工作总结篇六

自“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活动开展以来,我局严格按照县委组织部的工作要求,精心组织,科学安排,采取“一人一户”的帮扶措施,实现了直联帮扶工作全覆盖。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现有银杏树1000亩,烟叶300亩,养羊场10个。村办公室距场镇10余公里,其中水泥路2公里。五保户31人,低保户221人。双河村由于受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的影响和制约,农户收入普遍较低,群众生活十分困难。

为了把“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这项活动引向深入,真正让全村广大人民群众能真切地感受到干部的关心关爱,他们所期盼的问题能得到有效解决,我局成立了由党组书记为组长,领导班子为副组长,机关单位负责人和村支部书记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工作制度。

在措施上,采取三管齐下的办法实现“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这项活动具体化。

即:一个乡干部或村干部联系一个村民小组,重点帮扶一户困难群众。联系人既要抓好村民小组的统筹发展,又要有针对性地解决帮扶户的生产生活问题。

三是帮扶农民普及先进技术,按照不同需要,开展技术帮扶,着力提升帮扶对象农业科技实践水平和发展产业、致富能力的素质和能力培训。进村举办实用技能培训,帮助村民掌握一至二门种养技术,提高劳动技能。

四是帮扶该村搞好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协调相关部门、职工捐款、农民自筹、整合项目资金等形式,完成双河村出行难的援建工作。最后,姚局长倡议各站股负责人充分发挥职能优势,给予该村优质种子、农药、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的倾斜,开展农民工培训、阳光工程、实用技术培训,从资金、技术等方面提供支持和帮助。

共召开“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专题会议4次,进村入户60人次,走访群众453人,收集到群众意见建议43条,撰写民情日记33篇,印发张贴干群联系卡、政策明白卡各1820张,为群众送去肥料20吨,每个干部都建立了直联工作台帐,并把每一次的走访和收集到的意见和建议都录入台帐。

乡村工作与人民群众是一线牵,只有建立了真感情,才能时刻把他们的冷暖、困难放在心上,才能在工作上不消极、不懈怠,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与理解。

三是要建立直接联系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只有经常性地抓好这项工作,才能举民众这力,办民众之事,才能更加巩固基层政权。

(二)少数干部服务意识不强,民本观念淡薄,与群众不能建立真正的感情。

要把通过帮扶后生产生活得到改善的农户拿出去,把诸如因灾致贫、困病致贫的困难户拿进来。二是通过多种方式提高干部为民服务的本领。三是把“送政策、送技术”作为经常性的工作,因地制宜地抓好农事指导。四是强化干部为民服务意识,真正让他们与群众建立起真感情。五是集全局之力,切实抓好场镇建设、公路硬化、饮水设施改造等民生工程,为全村人民创造一个安逸舒适的人居环境。

供销社农村综合服务社工作总结篇七

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并提高社会交往、组织管理、分析思考、实践创新能力。

二、活动主题

深入社会、了解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尽情展示辽油一高的风采。

走进社区,开展社区服务活动,自主参加社会公益活动,进一步培养和提高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能力。

三、活动时间

暑假。

四、活动内容

2.清理社区内墙面上张贴的广告

3.为社区居民分发报纸;

4.服务孤老,为社区孤寡老人做家务事;

5.收集社区废品卖掉处理,将挣的钱用于社区公共建设.,为社区买几盆花。

6.开展绿色环保活动。在社区开展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宣传活动;开展本地区水资源状况的调查及提出改善的建议;对本地区水环境污染的调查、分析和建议等。

7.开展读书学习互助活动,帮助和指导社区内的小学生开展读书学习。

五、活动心得

通过服务社区的活动,使我熟悉社区在地理环境、人文景观、物产特色、民间风俗等方面的特点,继而萌生亲切感、自豪感,并懂得爱惜、保护它们;留意社区中人们关注、谈论的问题,并能学会综合而灵活地运用自己的知识加以解决,从而掌握基本的服务社区的本领,形成建立良好生活环境的情感和态度;在服务的过程中学会交往、合作,懂得理解和尊重,形成团队意识和归属感,增强服务意识和责任感。自觉地从身边小事开始,关注周围、社区、国家乃至世界性的环境问题,并养成随时随地保护环境的意识和习惯。

供销社农村综合服务社工作总结篇八

迭部县总工会建立机关干部联系企业工作制度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开展“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服务职工在基层”活动的要求,切实转变工会机关干部的工作作风,努力提升服务质量,迭部县总工会以“贴近职工群众,服务基层工会,促进企业良性发展,构建和谐迭部”为主旨,建立了工会机关干部联系企业工作制度。

迭部县总工会为了把机关干部联系企业和深入企业调查研究工作做实、做细、做出成效,分别成立了由主席、党支部书记、副主席为组长的4个联系企业和深入企业调查研究工作组,同时细化了全县各乡镇、非公企业、县直企业,要求每个工作组至少联系2个以上乡镇、系统,每组至少联系2家以上不同类型企业。每月工作组深入企业时间原则上不少于3天。

“我为节能减排做贡献”和“工人先锋号”评选活动,组织职工在生产建设中开展“小发明”、“小创造”、“增收节支”、“合理化建议”等技术比武、岗位练兵活动,充分发挥工会在促进企业发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方面的重要作用;
工会机关干部要深入到企业和职工中,通过座谈、走访、交流等方式察民情、体民意、集民智,针对不同类型企业,因地制宜,因企制措,分类指导,提供服务,帮助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
及时发现企业工会在开展工作中创造的有效方法和宝贵经验,要善于总结推广,通过典型引路,推动全县企业工会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

通过建立行之有效的工会机关干部联系企业制度,不断增强工会干部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企业、服务职工的意识,进一步提高服务能力、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
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方法,采取更直接、更有力、更见效的举措,促进服务企业工作制度化常态化,使帮助企业破难解困的过程成为工会机关干部转变工作作风的过程;
使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过程,成为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履行工会各项职能的过程。

20

供销社农村综合服务社工作总结篇九

开展机关干部联系群众服务基层工作以来,县民政局加强领导,开展宣传教育,健全机制,深入开展基层解民忧,服务基层,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效。

为确保机关干部联系群众服务基层工作取得实效,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副局长为副组长,科室长为成员的县民政局机关干部联系群众服务基层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县委《关于机关干部联系群众服务基层的安排意见》精神,县民政局召开了机关干部联系群众服务基层动员部署会议,制定了县民政局《关于机关干部联系群众服务基层的实施方案》。局党支部对开展机关干部联系群众服务基层工作制定了活动目标,一是深入到群众中去,宣传党的政策,实地调查、上门走访、民主恳谈等多种方式,征求群众意见建议。二是结合“创先争优”、“群众工作年”、“党政军企共建示范村”等载体,统筹安排,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重,力所能及地为基层群众办实事。

目前,我局有20多项业务,都各有其具体的职责、任务和作用,通过组织抗灾救灾、社会救助、社会互助、社会福利和优抚安置工作,保障广大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经济生活权益,维护社会公平,保持社会稳定。县民政局干部职工主动进村入户走访调研,零距离接触,面对面交流,广泛收集社情民意,深入了解群众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及时掌握群众所思、所急、所盼,全面摸清民情、民生、民意中发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通过活动我局干部职工对100多户家庭进行了入户调查,了解家庭基本情况,找准群众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开展机关干部联系群众服务基层工作中,我局要求干部职工带着问题进行走访调研,通过座谈交流、咨询听证等形式,广泛凝聚群众力量,悉心汲取群众智慧,从群众反映的民情民意中梳理落实民生保障的措施办法,从群众提出的建议意见中发现破解难题的“金点子”,从群众创造的鲜活经验中寻找推动发展的思路对策。开展“送政策下乡”、“送文化下乡”等活动,深入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民政优抚、城乡低保、城乡医疗救助、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各项惠民政策,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群众的心坎上。

为进一步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提高为民解困、服务基层的本领,县民政局制定了《机关党员干部联系困难群众制度》,要求局领导班子成员牵头分管科室组成联系组,分别确定一个敬老院、一个社区为联系点,以科室为单位帮扶部分困难户。机关党员干部每年至少到联系点开展2次调研活动或主题实践活动,其中春节前集中开展一次走访慰问和联系帮扶活动。联系内容主要包括:了解联系对象生产、生活状况及相关政策和待遇的落实情况,听取联系对象对民政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帮助联系对象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提高他们自我发展、脱困致富的能力;
帮助联系的敬老院和联系社区研究发展难题、搞好发展规划。县民政局机关分2个组对联系敬老院进行了调研走访,开展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3次,走访慰问困难群众20户,困难党员、老党员6名,发放慰问金元,面粉5吨;
给联点村党支部定制了全年学习刊物及报纸,对该村容村貌建设、环境卫生整治方面提出了规划性建议,帮助研究制定了20xx年工作计划,看望慰问敬老院集中供养的五保老人。每名干部职工通过为联系户解决农村危房、大病医疗救助、临时生活救助等方式办理实事一件以上,共计办里实事60件以上。

一是完善社会救助体系,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全县城乡低保对象万户万人,发放城乡低保金万元。规范低保申请、审核、审批程序,完善低保民主评议制度。全面推行县级7家定点医院和27个乡镇卫生院的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对6455名城乡救助对象发放医疗救助资金万元。对全县509户困难家庭发放临时生活救助金万元。二是提高五保供养标准,全县纳入农村五保供养811户、887人,分散供养五保对象供养金提高到每人每年5670元,集中供养每人每年6480元,发放五保供养金万元。社会福利机构建设得到加强,全县有儿童福利院一所,入住儿童26名,长宁等四所中心敬老院集中供养五保老人200名,集中供养率25%,新建桥头、朔北、县东敬老院、社会福利中心四所福利机构。农村敬老院开展了“星级评定”活动。开展重生行动、心脏病、疝气手术康复项目,手术治疗贫困儿童65名。为533名孤儿和事实上无人抚养儿童发放生活费万元。为1252名重度残疾人发放生活补助万元。

一是落实领导责任。机关干部联系服务群众工作由民政局活动领导小组综合协调、统筹安排,民政局局长为活动的第一责任人。所有包户干部要在政策咨询、扶贫帮困、项目引进等方面给予帮扶指导,每年为结对联系群众至少解决了1-2个具体困难和问题。二是严明纪律要求。深入开展机关干部联系服务群众是深化创先争优活动、加强机关干部作风建设、推进政风行风建设的重要举措,我局要求帮户干部尊重群众意愿,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带着纪律融入群众,切实转变作风,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真心真情帮扶群众,杜绝搞形式、走过场、摆样子、态度生硬、作风粗暴,严禁弄虚作假、欺上瞒下、优亲厚友、吃拿卡要。到基层轻车简从,不得给基层组织和群众增加负担,不干预乡镇及村两委的正常工作,不准利用职务之便为亲友谋取不正当利益,不准插手和干预当地工程建设,树好民政干部队伍良好形象。三是严格督查考核。我局把机关干部联系服务群众工作纳入党建工作目标考核重要内容和干部述职、群众评议、年度考核、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的重要内容,作为机关干部到基层一线锻炼提高的有力抓手,作为一线考察选任干部的重要依据。采取定期检查、随机抽查、动态通报、述职测评、经验交流等方式对帮扶情况进行考核评比,对活动中形成的典型经验、涌现出来的先进个人要进行大力宣传,对帮扶工作成效明显的干部进行表彰奖励,对帮扶工作不力、群众满意度差的通报批评、从严问责、限期整改。

在前一段的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中,我局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目前我局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虽已取得实效,但各种制度并未健全、完善,这就制约了工作的力度,使工作难以向深层次开展。目前,我局的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还仅限于劳动帮扶、资金帮扶、走访慰问等,方式比较单一,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总结前一阶段的工作,针对出现的问题和不足,下一步,我局将在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并在工作方法和服务内容方面大胆开拓、努力创新,从原来单纯的帮困扶贫、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的基础上,向转变群众的思想观念努力,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建立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以“我是党员、从我做起、对我监督”为总要求,每个党员结合个人岗位职责和自身存在的亟待改正的问题,做出相应岗位承诺、实事承诺、自律承诺,党员通过一定的方式予以公示,接收群众监督。每个党员领导干部都要建立群众联系点,固定1-2户家庭,以点带面,推动工作。党员领导干部要确保每年有1个月的时间深入基层,体察民情、了解民意,指导工作、解决问题。通过建立民意恳谈制度,建立党员义工制度,党员走访制等,深入基层,了解基层,做到想人民群众之所想、急人民群众之所急、务人民群众之所需,有针对性地为人民群众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