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总结>2023年残疾儿童志愿活动 关爱残疾人志愿服务的活动总结(通用5篇)

2023年残疾儿童志愿活动 关爱残疾人志愿服务的活动总结(通用5篇)

时间:2023-09-25 09:28:41 作者:笔砚 2023年残疾儿童志愿活动 关爱残疾人志愿服务的活动总结(通用5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残疾儿童志愿活动篇一

每每路过百货大楼,除了被绚丽多彩的橱窗吸引外,总会看到一个乞丐孤零零的躺在地上。

他是个残疾人。右腿还健壮的支撑着身体,左腿却只是个空荡荡的裤腿。每当行人路过时,他就用干枯的左手提着被子撞击着地,里面的钱币发出“哐啷哐啷”的声音。每次我听到那清脆的声音,心都会蓦地颤抖,忍不住停下来看他一会儿。

在这条人来人往的街道上,行行色色的人穿过大楼,却没有一个人愿意看他一眼,只是厌恶的走过。世界仿佛忽略了他的存在。有好几次我动了恻隐之心,朋友拉住我,“走吧,这种人多的是呢。”

我呆呆的看着他那残缺的腿,一股冷流蔓延开来。

“走吧,别对那种人可怜,你的善良不是用在那种人身上的。残疾又怎样,霍金不是活的一样逍遥。那种人,不值得可怜。”朋友读破了我的心思,玩弄着手中的树叶,漫不经心的说。

是缺少意志、信念和向命运挑战的勇气吧。那他只能说是心灵上的残疾。

然而我们这些四肢健全的人,又做了什么?每天懒洋洋的奔波于往返学校的途中,却只是荒废着大好时光用来玩耍、逃课。甚至连我们唯一的家园地球都保护不住,每天仍有上万吨的废物排放在海洋中。只会盯着天空抱怨上天,想象着如此如此、那么那么。做着现实社会中的空想者!

now!我承认,他的确是个残疾人。

残疾儿童志愿活动篇二

1、1月26号,市政府及残联等部门走访慰问了创业社区肢体残疾人于跃林,并送去慰问金。

2、3月2号第十二个全国“爱耳日”,市残联举办了助听器捐赠仪式,创业社区听力残疾人栾琪雯得到了一部助听器。

3、2011年3月8号,在市残联康复中心举办了磐石市残疾人互助、残疾儿童家长组织庆“三、八”节联欢会。创业社区cbm互助组成员杨春丽、孙玲、王忠海参加了此次联欢会。

4、5月12号市残联举行了贫困残疾人辅助器具捐赠仪式。捐赠的器具包括拐杖、手杖、坐便器、盲杖等62件辅助器具。创业社区肢体残疾人董长春得到了一副木质拐杖。

5、6月13号,我为社区的肢体残疾人周得贵申请了一副四脚拐,并和福安街道的康复协调员李承志亲自送到他家中。

6、2015年初就制定了入户走访调查工作,对辖区60名残疾人进行了入户走访,电话问询90余人次。

1、参加了3月31号在市残联康复中心召开的2011年残疾人工作暨业务培训会议。

2、参加了4月12号在市康复中心举办的磐石市2011年带传工程暨信息技术培训班。

3、参加了4月28号磐石市残联举办的“磐石市康复协调员、残疾人、残疾儿童家长培训班。”

4、参加了6月8号召开的残疾人生活满意指数调查工作专项会议。通过这四次培训会议,使我增长了业务知识、提高了自己的业务能力、主要是学到了很多知识。

5、6月13号-20号对辖区的44户残疾人家庭进行残疾人家庭满意指数调查工作,并留下影像资料。

6、协助残联为社区7名重度残疾人发放了2011年阳光家园居家补贴款。

1、1月初举办了首次城区未婚青年联谊会,创业社区的肢体残疾人吕强国参加了联谊会,并表演了节目。

2、在第21个全国“助残日”来临之际,5月10号我们城区12个社区联合走访慰问了各自社区一户比较贫困的残疾人家庭。送去了慰问品,并帮助他们打扫了卫生。

3、5月11号在市康复中心举办了城区肢体残疾人轮椅车比赛和盲人定向行走比赛。

4、5月15号以“改善残疾人民生、保障残疾人权益”为主题的第21个全国助残日,并结合庆祝残疾人保障法颁布实施20周年为主要内容。城区12个社区在主要街道地段设置了宣传台。向过往的行人发放宣传单。同时设置了盲人按摩桌。还有义工和我们一起发放宣传单和小册子。

5、今年的第2个残疾人文化周,市残联举办了一周的残疾人文化周系列活动。有残疾人作品展、摄影小组野外采风活动、第二次残疾人知识竞赛、还有各自社区搞的文艺活动。创业社区和福安街道联合举办了以“活跃基层文化生活;展示特殊艺术风采”为主题的迎接建党90周年,庆祝残疾人文化周文艺演出。社区全体工作人员和部分残疾人代表参加了此次活动。残疾人知识竞赛创业社区以160分的成绩获得了第二名。肢体残疾刘宝华的剪纸作品和吕强国的刀画作品和刻瓷作品被市残联送往吉林市参加吉林市第三届残疾人作品展。

1、上半年为社区11名残疾人填写残疾证申请表,对其中的7名残疾人,发放了二代残疾人证,同时把他们的相关信息采集录入进电脑。

2、为李秋荣、郭宝君、宋婷婷、李恒4名残疾人办理了城镇医疗保险。

3、协助残联为社区9名肢体残疾人(下肢残),发放了轮椅车代步燃油补贴款。

以上是创业社区上班年残疾人工作

残疾儿童志愿活动篇三

总结是把一定阶段内的有关情况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导性结论的书面材料,它可以帮助我们总结以往思想,发扬成绩,让我们好好写一份总结吧。你所见过的总结应该是什么样的?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学关爱残疾人志愿服务活动总结,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通过本次活动弘扬志愿精神,对需要帮助的社会弱势群体给予帮助,传递爱的符音,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关怀,使他们以更健康积极乐观的心态去看待生活,勇敢面对人生的挫折。

残疾人的生存状况是反映残疾人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实现小康和基本人权的最直接体现。通过主题活动的.开展,号召广大居民群众走近残疾人及家庭,体验残疾人切身感受,了解关注残疾人的真实生存状态,积极踊跃投身志愿助残服务,切实帮助残疾人提高生活水平,改善家庭生活状况等,不断提高残疾人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

残疾人的发展状况最能体现残疾,人特性需求和自身价值的实现程度。通过主题活动的开展,积极发动社会各界志愿者们采取一帮一、多帮一等不同形式,为涉及残疾人民生和发展的各方面,提供有效的个性化志愿服务。

信息交流等无障碍知识,使广大居民群众充分了解无障碍对于残疾人生活的重要性,并积极投身无障碍的建设和维护工作;在辖区内积极普及志愿助残知识,大力宣传志愿助残感人事迹,不断改善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社会环境和气氛。

残疾儿童志愿活动篇四

2021年残疾人工作主要是落实市残联对全市残疾康复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深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坚持“以残疾人为本”,从残疾人实际出发加强社区康复工作,满足广大残疾人的基本要求,扩大残疾人受益面,努力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

我们社区在辖区内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调查走访,基本掌握了社区的残疾人情况,同时为9户残疾人办理了医疗保险,组织并开展了第十八个法定“全国助残日”活动,按照市残联和民政办的要求,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动员全社会都来关心残疾人,不断满足残疾人的多方面需求,促进残疾事业的发展。社区组织夕阳红艺术团40余人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以“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为主题,向过往群众发放宣传单300余份,使社会群众能够多角度的去了解关心和帮助残疾人。并组织三中三年三班同学王鹏飞等7名同学和社区全体干部一同来到残疾人李承志家中进行走访慰问,为其捐款300元,捐赠衣物5套,残疾困难户李承志深受感动,并表示一定要自强不息,争取为社会多做贡献,同时,学生们也受到了教育,进一步树立了“助残”“扶残”的意识。三月三日“爱耳”日期间,社区派工作者参加了“奥运精神我听到”培训班。五月十三日社区还组织了部分残疾人参与了市城区残疾人首届轮椅健身活动、棋类竞赛活动、心系灾区献爱心和向四川灾区捐款活动。在劳动就业方面我社区还组织很多人参加了“我的企业”劳动技能培训,社区残协会还充分发挥职能协调作用,为本社区残疾人协调假肢配置,器具供给,为20名残疾人进行了协调康复工作,整个服务切实的把为残疾人做好事办实事的精神落到了实处。

我社区残疾人工作认真借鉴其它社区的先进经验和好的工作作风,努力把社区残疾人工作做到有“个性化”,按照残疾人的分类,认真分析了他们的`特点,按照这些特点,分别为他们建立康复计划及服务措施,在服务中,我们社区实施了系统化管理和服务机制,从社区党工办到残协会,及具体的工作人员,都各服其责,实行了一条龙的服务体系。

回顾一年来我社区残疾人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或多或少的缺陷,在09年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把实现广大残疾人的需求作为我们工作的目标,在市残联的领导下,端正工作态度、理清工作思路,拓展工作途径,以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创新的工作方法使本社区残疾人工作更上一层楼,力求使残疾人得到社会更多的关爱,让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得到切实的尊重和保障,并保证发挥残疾人的力量、实现残疾人的社会价值,真正实现“平等、参与、共享”的目标。

残疾儿童志愿活动篇五

教育应面向每一个儿童,残疾儿童也是学生的`一部分,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二十一世纪的一代新人,学校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特别是面向那些残疾学生,并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

我校采取送教上门和随班就读相结合的形式,这样既有利于普通儿童少年理解、帮助残疾儿童少年,又有利于残疾儿童少年在普通学校环境中受到应有的发展,使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有机结合,互相渗透,共同提高。使特殊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发展,为今后自立、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打下基础。

我校共有学生802人,其中需要送教上门的有两人,随班就读的有3人。本学年,在上级有关部门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扎实工作,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使特殊教育工作走上了正常轨道,送教上门、随班就读的教育教学质量也有了较大的提高,让这些特殊的孩子也能平等地享受到教育和教师的关爱,在我校特教送教服务队老师们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较显著的收获。现总结如下:

我校成立了特教工作领导小组和送教上门服务分队,由党、团员教师组成,以“新理念、善管理、求合作、讲实效”为目标,以“职责上分,思想上合;工作上分,目标上合”为具体要求,用心做好特教工作。大家都能本着一颗爱心和奉献的精神,统一认识,明确职责,转变特殊教育观念,认真做好此项工作。

只有加强理论业务知识的学习,才能提高综合素养。我的老师都不是专业的特教教师,因此,我们只有组织老师们在平时经常看一些报刊杂志上有关特殊教育的理论文章和实践操作的案例;要求教师们做一个有心人,在自学的基础上,通过各种渠道获得特教的知识和教学技艺,进一步提高广大教师的认识,明确特殊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送教上门的这些特殊的孩子与其他正常孩子一样,他们都有着心理发展的.需求,有着与人交流享受友情关爱的需要。我们教师特别是随班就读孩子的任课班主任,还有送教上门的一线老师们,把这些孩子看在眼里,放在心里,时刻注意这些孩子的健康发展,用真诚的爱去打动和感染他们。当孩子取得进步时,多表扬他们;缺乏自信心时,多鼓励他们;学习上有困难时,老师们都能做到不动怒、不歧视、满心充满期待,哪怕孩子取得一丁点的进步都要认真地表扬。班级里营造着浓浓的互帮互助的良好风尚,使他们能真切感受到老师的亲切,集体大家庭的温暖。

认识社会,适应社会。教学过程不求快,只求对象有进步。

要让智障儿童在认知、感知等方面的水平有所提高是相当困难的。我校张丽茴老师辅导的对象沈颖怡一出生时因脑部积水故导致“智障”,她不会说话,只会发出呀呀的声音。我们就根据孩子的症状制定相应的教育训练计划。每学期上门送教达到一月一次左右。由于孩子的智障比较严重,进步甚微,但是,我们的老师和领导每次都认真地完成上门送教任务,从不因为收效甚微而放弃辅导。孩子的父母和爷爷、奶奶都打心眼里高兴,感谢我们老师。

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也是送教上门的重要教学内容。503班的沈培斌辅导的黄依依同学,连刷个牙都有困难。我们沈老师根据孩子的特点,制定了一系列培养生活自理能力的计划。每次上门都将动作分解,每一个动作都重复多次,反复演示,手把手教学,直到孩子能较为熟练地掌握为止。经过反复的训练,孩子能料理生活中的一些小事了,着无疑给那个可不幸的家庭带去了一束温暖的阳光。

每年的“六一”儿童节,我们学校的特殊教育志愿者老师们都会带着节日的礼物来到了送教上门的学生家里进行慰问和送教。家长们看到我们的到来他们非常开心。老师们根据孩子的不同情况,利用自己学科教学的优势,进行扎实有效的送教上门指导工作。

我们本着“一个都不能放弃”的教育理念,耐心细致地做着这项工作。学校尽可能地提供适合于特殊学生发展的教育环境,让特殊学生愉快地接受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教育,学到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基本劳动技能,为他们今后能真正自立、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我们的工作平凡而艰辛,但我们为自己能做好这项工作而感到自豪,因为我们的耕耘与收获并存,我们的付出换来了残疾儿童点滴的进步,迎来了他们家长的笑颜。我们正努力地把温暖的“阳光”送进了孩子是心坎里,让他们体验到了被人关怀的温暖。

一年来,我们在特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也想了很多办法,的确,做好特教工作非常繁琐,需要我们更多努力,更多智慧,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一定再接再厉。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