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演讲稿>2023年坐井观天演讲稿(模板6篇)

2023年坐井观天演讲稿(模板6篇)

时间:2023-09-29 09:09:37 作者:念青松 2023年坐井观天演讲稿(模板6篇)

演讲稿是进行演讲的依据,是对演讲内容和形式的规范和提示,它体现着演讲的目的和手段。演讲的直观性使其与听众直接交流,极易感染和打动听众。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演讲稿模板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坐井观天演讲稿篇一

在现代社会,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互联网,这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便利。然而,我却常常发现自己在陷入互联网的迷宫中,无法自拔。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我报名参加了一期别具特色的课程——“坐井观天听课”。在这段时间里,我亲身体验了一种独特的学习方式,收获颇丰。下面,我将围绕这个主题分享我的心得与体会。

第二段:坐井观天的意义与目的

“坐井观天听课”来自于中国大陆古人的一句成语,意指坐在井口里向天空观望。这个成语的寓意在现代社会呈现出了一种新的含义。在课程开始之前,我对于这种学习方式感到好奇但也有些怀疑。然而,通过老师的解释,我明白了“坐井观天”的意义与目的。它是告诉我们,要拓宽我们的视野,不仅仅满足于眼前的所见所闻,要勇于往外走、往高处看。通过参加这个课程,我能够在另外一个“井外”听到丰富而多样的知识,不再被互联网的碎片化信息困扰。

第三段:独特的学习方式

坐井观天听课的学习方式是一种与众不同的体验。在课程中,我学习了一些传统技艺,例如中国书法、围棋、瑜伽等。这些技艺都是源于古代,代代相传,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文化。通过亲自实践,我深刻体会到其中的乐趣和意义。坐井观天的学习方式不仅仅是在课上聆听知识,还包括了动手实践和互动交流。通过与老师和同学们的互动,我不仅学到了知识,还建立了新的友谊和联系。

第四段:心灵的抚慰与陶冶

坐井观天听课不仅拓宽了我的视野,也给了我心灵的抚慰与陶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被快节奏的工作和压力所困扰,很难找到内心的宁静和平衡。而参加坐井观天听课之后,我渐渐能够找到内心深处的平和与宁静。例如,在学习中国书法时,我需要耐心地握住毛笔,慢慢地挥洒墨汁。这个过程使我能够放慢节奏,心无杂念地化作一笔一画。这种静心、专注的状态让我从中汲取到了力量与快乐。

第五段:对未来的启示与期待

通过参加坐井观天听课,我收获了许多对未来的启示与期待。首先,我明白到学习是永无止境的,我们应该保持一颗好奇心,不断地拓展我们的知识和技能。其次,我意识到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它是我们身份认同的一部分,也是我们与前辈们交流与联系的桥梁。最后,我期待能够将所学到的知识与技能运用到实践中,让自己真正成为一个有才华、有内涵的人。

总结

通过坐井观天听课,我体验了一种独特的学习方式,拓宽了我的视野。同时,我也通过学习传统技艺获得了心灵的抚慰与陶冶。这次经历给了我对未来的启示与期待,我期待通过不断学习与实践,成为一个更加有才华、有内涵的人。我相信,只要我们保持好奇心和对知识的追求,我们一定能够走得更远、看得更高。

坐井观天演讲稿篇二

跳到地面上时,青蛙望望天空,天空真的无边无际,我不能错过这个好时机,一定要到处逛逛,长长见识,呵呵!

它想是这么想,可刚走到人行道……人的脚步快如流水,而且络绎不绝。青蛙一下子懵了,手忙脚乱,不知所措,呱呱呱地不停叫着,要不是它灵敏一跳,躲到路边的草丛里,可能它已经被人给踩成青蛙饼了呢!

刚跳到草丛里的青蛙气还没喘完,就听到后边有丝丝的声音,它惊心胆战地回头张望:呀!是一条眼镜蛇,原来青蛙踩到了眼镜蛇的宝宝,青蛙还没有把脚从眼镜蛇的蛋上拿开,眼镜蛇就发起攻击,青蛙马上一跳跳到了河里,总算又逃过了一劫。

坐井观天演讲稿篇三

二年级学生年龄小,他们经常把部分当整体,“管中窥豹”“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看问题的方法是错误的,但他们在生活中却常常犯这样的错误。比如学艺,常会有这样的感觉,刚接触时,自我感觉特别好,以为自己会了,待到用时,方才明白,山外有山,学无止境。这异于“坐井观天”啊。因此,进行本课的教学是非常必要的。

(一)知识与能力:

1.会认“沿、际、信”3个生字,理解“坐井观天、井沿、无边无际、大话”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分角色朗读课文;(二)(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课文,合作探究学习,领悟故事蕴含的道理,通过游戏等方式学会生字词。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懂得坐井观天的意思,知道做人要眼界开阔,不能做井底之蛙。

识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故事中蕴含的道理。

多媒体课件、青蛙和小鸟图片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教学生字词语。

教学过程:略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词语导入新课:

1.复习生字。

2.“摘苹果游戏”复习词语。

二、揭题,理解课题。

1.交流积累的成语。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理解题意。

三、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一)屏幕出示本课自读要求

四人小组合作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序号。

四人小组合作:用“谁在干什么?”的句式,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交流有几个自然段。

(三)交流课文内容,明白概括课文内容的方法。

四、精读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齐读第一自然段,交流知道的信息。

(2)区别“沿”与“没”

(2)理解“沿”的意思。

2.浏览课文,学习青蛙与小鸟的对话。

理解第一次对话

(1)快速浏览课文,找出青蛙与小鸟共有三次对话。

(2)理解第一次对话。

(3)指导读第一次对话中小鸟的话。

(4)区别“渴”“喝”

理解第二次对话

(1)分角色读第二次对话。

(2)抓重点句:“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进行句式变换。

(3)回到对话,理解“无边无际”。

(4)练习用“无边无际”说话。

(5)指导有感情朗读小鸟的话。

理解第三次对话

(1)小组合作探究:青蛙为什么笑了?小鸟为什么也笑了?

(2)汇报交流。

(3)接读小鸟的话。

(4)总结、明确课文寓意。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些什么收获?

五、拓展、延伸作业:

1.把这个故事讲给小伙伴听听。

2.续编故事。

3.课外读读《成语故事》一书。

坐井观天演讲稿篇四

自从那个自以为是的青蛙听了小鸟说外面的世界之后,青蛙总是闷闷不乐,显得很悲伤,总想去外面的世界看看。

这天,小鸟来看望青蛙了,亲切的对他说:“朋友,最近还好吗?”“不怎么好,总想到外面的世界看看。”青蛙呻吟到。小鸟见自己的好朋友遇到了难题,就把自己的姐妹都叫来了,打算带着青蛙环游中国,青蛙高兴的连忙道谢。

于是第二天,他们就出发了,小鸟和他的姐妹同心协力把青蛙从井里把叼了出来。青蛙被眼前的一切惊呆了,吃惊的说:“咦?大海怎么跑到天上去了呢?”小鸟笑着对青蛙说:“你是真傻还是假傻,这可是天啊!”青蛙这才恍然大悟。说完,它们便高高兴兴地出发了。

不知飞了多久,他们飞到了万里长城,青蛙大声的说:“太壮观了,建设者一定很辛苦!”一路上,它们有说有笑,一转眼,他们来到了天安门,目睹了升国旗的过程,一边唱着国歌一边想:真是眼见为实啊,多亏了小鸟才让我见到了美丽的中国。青蛙说:“我的好朋友真是太感谢你了”“不用谢,谁让咱们是好朋友!”

回到了家,青蛙看了看天,看了看草,感动的哭了。心想:以后再也不去这阴暗的井里了。从这以后,小鸟和青蛙的友谊更深了。

通过这个故事我明白了:不管做什么事都要眼见为实。

坐井观天演讲稿篇五

第一段:引言(100字)

备课是教师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是确保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而备课的质量与深度,直接关系到教学成果的好坏。在备课过程中,我体悟到了“坐井观天备课”的重要性。通过广泛阅读、参观观摩、充分调研等方式,我不断拓宽视野,引进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服务。

第二段:开阔视野(200字)

“坐井观天备课”意味着通过吸取外界信息,了解其他地区、其他学校的教学实践和研究成果,以拓宽自己的教育视野。我通过参与学校组织的教学研讨、定期参加学术会议,以及积极阅读相关著作和期刊,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例如,在一次学术会议上,我了解到了一种新的教学方法——翻转课堂。我结合自己教学的实际情况,尝试将翻转课堂应用到我的课堂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第三段:借鉴经验(200字)

除了开阔视野外,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也是“坐井观天备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会定期进行观摩,找到优秀教师的教学课堂,通过对他们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进行反思和总结,从中吸取经验,并加以运用到自己的备课中。例如,我曾观摩过一位语文教师的课堂,他采用了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将课堂内容呈现得生动有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学习了他的多媒体制作技巧,并在自己的备课中运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第四段:实践探索(300字)

“坐井观天备课”不仅仅是纸上谈兵,更需要通过实践来检验。我将我的备课理念和方法付诸于实践,不断探索和改进。在备课过程中,我注重与学生的互动,积极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并根据他们的需求进行调整和优化。通过不断的实践探索,我发现通过研究性学习的方式进行备课最为有效。例如,在进行地理课备课时,我引入了研究性学习项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调研报告撰写。这样的备课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还提高了他们的综合能力。

第五段:总结心得(300字)

在“坐井观天备课”过程中,我不断学习、积累,并进行不断的实践探索。我深刻认识到备课的重要性,在这一过程中我修正了旧有的教育观念,拓宽了自己的教育视野,提高了备课的质量和深度。通过积极学习、借鉴他人的经验和实践探索,我不断提升自己的备课能力,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服务。同时,我也意识到备课只是教学过程中的一环,要提高教学质量还需要进一步的努力和探索。因此,我将继续“坐井观天备课”,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坐井观天演讲稿篇六

1、认识4个会认字及“井沿、坐井观天”等词语,会写“喝”和“渴”。

2、能正确、流利地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3、发挥想象,初步理解课文寓意,从中受到启发。

1、通过自主、小组合作和游戏等识字方法,提高学生的识字水平。

2、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理解寓言的含义。

3、能在初步理解寓意基础上发挥想象续编故事。

1、认识4个会认字及“井沿、坐井观天”等词语,会写“喝”和“渴”。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寓意,从中受到启发。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1、师板书课题《坐井观天》,生书空,齐读课题。

2、提问:“坐井观天”是什么意思?(生答)

3、游戏复习会认字。

二、新授课:

1、初读课文,用“”划出青蛙的话,用“~~~~”划出小鸟的话。(交流汇报)

2、齐读第一自然段,请生在黑板上贴出青蛙和小鸟的位置。理解“井沿”,拓展(碗沿、河沿)

3、观看视频,思考:青蛙和小鸟在争论什么问题?(天有多大?)

4、合作学习:用方框划出青蛙对天的看法,用圆圈划出小鸟对天的看法。

5、男女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6、分段指导朗读。

(1)句型训练: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天不过井口那么大,不用飞那么远。(反问句转换成陈述句)

(2)比一比: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天无边无际,很大很大。(拓展:大海、沙漠、草原、森林)

7、想一想,说一说:青蛙和小鸟的看法为什么不一样?

8、小实验。

9、理解:最后一次对话中青蛙和小鸟都笑着说,他俩的笑各有什么含义?(青蛙:自以为是、愚蠢。小鸟:真诚、善意)

10、分角色表演。

三、拓展:

1、填儿歌,朗诵。

2、小组合作:青蛙跳出了井口,看到了什么,说了什么?(填练习卡)

3、交流:学了这则寓言故事,懂得了什么道理。

四、自主学习生字“喝”和“渴”。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