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讲话稿>老子相关论文 老子的独立精神研究论文(优质5篇)

老子相关论文 老子的独立精神研究论文(优质5篇)

时间:2023-09-26 11:00:30 作者:MJ笔神 老子相关论文 老子的独立精神研究论文(优质5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老子相关论文篇一

【论文摘要】:以群体为本位,个人消融在群体中,是以儒家学说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传统哲学的事实。但在先秦诸子中,道家创始人老子提出以个体为本位,具有独立精神的“贵己”“独立”“自知”“自胜”的思想主张,注重人的主体价值和人性的自然发展,闪耀着独立、自强的思想光辉。

【论文关键词】:老子;道;自然;独立精神

(一)道法自然--“道”独立的存在状态

“道”是老子哲学的核心概念,老子的道不仅是浑然一体的宇宙本体,永恒存在的天地万物之源,又是运动不息的对立转化规律和法则[2]。老子的哲学思想都是围绕着“道”展开的。而“自然”又是其思想的基本精神。《老子》二十五章有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不是指具体存在的东西,而是形容“自己如此”的一种状态。

老子认为任何事物都应该顺任它自身的情况去发展,不必参与外界的意志去制约它,事物本身就具有潜在性和可能性,不必由外附加的,因而《老子》提出“自然”观念来说明不加一毫勉强作为的成分而任其自由伸展的状态[3]。所谓“道法自然”就是指“道”以自己的状况为依据,它内在的原因决定了本身的存在和运动,而不必依靠外在的其他原因。可见作为宇宙本体,万物之源的“道”其存在具有不依赖于他物,不受外在条件制约的独立特性。

(二)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道”独立的运行规律

同样是在《老子》二十五章说到:“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河上公对“独立”和“不改”的解释是:“独立者无匹配,不改者化有常”。司马光《老子真经论》对“不改”的解释是:“变化终不失其常[4]”。可见循环运行的“道”在运动发展中也不受外在条件的制约,始终按照自己内在的规定性,依据自身发展的需要独立运作、生化万物。“有常”、“不失其常”就是按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不失其本性。

由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第四十二章)道创生了万物,又内在于万物,成为万物各自的本性。道分化于万物即为“德”。万物依据各自所得于道的本性即“德”而发展为独立的存在[4]。“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老子》第五十一章)“道法自然”落实到天下万物就是“万物将自化”,“天下将自正”。(《老子》第三十七章)道对待万物也是遵循自然的原则,每一个个体都有其自成之因、发展之势及生存变化之道。作为万物之灵的人,最能秉承和落实这种来自天道所关照的独立精神。

二、人的独立精神

(一)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人具有独立的人格

在春秋之前,人们普遍认为“天”是有意志、有人格的最高神灵,世间的一切都是由天所生,都被天主宰,天的意志和命令表现为“天命”,国家、社会和个人无不受天命支配[4]。老子所处的时代,虽然“天”至高无上的地位开始动摇,但人们的思想长期笼罩在宗教神学的迷雾之下,上帝与鬼神的观念仍然很浓厚,人们尚无力否定人格之天的存在。然而老子却用自然无为的“道”否定了人格化的主宰之天,否定了任何超自然的神秘力量。

(二)致虚极,守静笃--人应追求思想的独立

春秋末年,天下大乱,传统的礼乐制度失掉了原有的效力,再也无法维系动摇不已的社会局面。老子敏锐地觉察到了时代变迁给人带来的心灵震撼,面对眼前”礼崩乐坏“的局面,老子不无感慨地说:”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老子》第三十八章)认为”礼“已经失掉其道德内涵,变成空洞的躯壳和僵死的教条,不仅不能拯救世道人心,而且成为世道衰败、人心堕落的产物,造成了人性的扭曲和天道的失落。

处于这种纷繁复杂的社会中,私欲的活动和外界的扰动使得人心灵闭塞不安,在思考问题时,难免受到这些因素的干扰,而无法从实际出发看清问题的本质。所以老子提出”致虚极,守静笃“(《老子》第十六章)的主张,要求人们必须时时做致虚、守静的工夫,以恢复心灵的清明。范应元说:”致虚、守静,非谓绝物离人也,万物不足以扰吾本心者,此真所谓虚极、静笃也。“心虚则欲望不起,神静则念头不生。老子用”婴儿“来形容人不受外界干扰、平和宁静、质朴纯洁的状态,”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老子》第十章)”气柔“是指心境极其静定的一种状态。就像”道法自然“一样,人性也应该复归于自然,老子认为人得之于天的自然本性才是他的至正之德[5]。

(三)独异于人,而贵食母--人应保持行为的独立

《老子》二十章有云:”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世俗的人熙熙攘攘,纵情于声色货利,老子却淡泊自守,顺应自然,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老子之所以”独异于人“是因为其”贵食母“。范应元说:”食者,养人之物,人之所不可无者也,母者,指道而言也。“[3]老子这种卓然独立的行事原则是遵守、取法于道的。

老子生活的时代,时值中国社会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型时期,昔日显赫的贵族衰落了,”君子之泽,五世而斩“,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却因富而贵[5],老子目睹这些人寻求感官刺激,穷奢极欲,淫佚放荡的生活形态,说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老子》第十二章)在老子看来,声色犬马、金银珠宝给人带来极大的感官刺激和心理诱惑的同时,使人道德沦丧,给社会、人生带来极大的危害[2]。然而在那样一个”礼崩乐坏“的乱世,又有几个人能懂得”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老子》第九章)的道理呢?老子颇有感触地说:”吾言甚易行,甚易知。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老子》第七十章)老子坚持的清静无为之道,有根据,有主旨,在日常生活中易知易行,最见功效,然而天下人多惑于私欲,迷于荣利而无人知,无人行,所以老子坚守的道也不被人重视和效法[3]。尽管如此,老子也不变心从人,愿怀抱我像玉似的道、德处贫贱而不移。世俗之人行事是与道背道而驰的,行道者要坚守大道,所以异于常人,寂寞恬淡。老子这种高尚的道德情操,是洁身自好、独善其身的典范。

三、结语

正如仅仅只注意儒家和墨家的集体主义和利他主义有简单化、笼统性弊端一样,如果把老子的这种独立精神仅仅归结为个体主义,也有失于简单化和片面性。因为老子心目中的圣人,还必须是”既以为人,既以与人,为而不争。“(《老子》第八十一章)以及”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老子》四十九章)这样既善于帮助他人又有博大的包容心,虚怀若谷的人。

所以,这里讲的”独立“不是”孤立“,不是”绝物离人“。而是注重对个体生命的尊重,尤其是对人人格独立的推崇。人只有思想独立,才不会人云亦云;只有行为独立,才不会随波逐流;只有人格独立,才能自知、自胜、自强,进而自我践行,创造出超越自身的价值。同时,我们还应看到,每个人都有按照其自然本性独立发展的需要,具有独立的人格。

个人在坚持自身独立的同时,还应尊重和维护他人的独立性,这就表现为尊重他人、善待他人,即老子所讲的”善“和”不敢为天下先。“在实践中便应该”不妄作,不妄为,不强求。“这不同于儒家的”克己复礼“,也有别于墨家的”兼爱利他“,是在坚持自己自主、独立的同时,推己及人。当然,我们并不回避老子的思想里有着消极避世的人生态度,那是社会生产力水平低、思想文化落后和特殊的社会背景造成的。

老子的这种独立思想和自知、自胜、自强、自我践行的独立精神,其影响已经超越了老子生活的时代,在今天仍闪耀着智慧的光芒。独立意识是健全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个体自立、自尊、自强,才能更加促进集体的发展和社会的长治久安。

参考文献

饶尚宽.老子[m].北京:中华书局.

陈鼓应,白奚.老子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老子相关论文篇二

王弼“以无为本”的哲学思想体系的建立,是通过注老子来完成的.王弼注老子,是历史上利用传统文化资源,阐发自己哲学思想的典范之一.他在继承老子哲学思想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的需要,对老子进行了创造性的诠释.本文以王弼对老子宇宙哲学思想的`继承与改造为例,凸显其诠释老子哲学思想的进路,即在阐释原典的同时,根据时代的需要,对其原有意蕴作进一步的引申,以此来构建新的哲学思想体系.

作者:刘季冬作者单位:中山大学哲学系,广东,广州,510275刊名:兰州学刊英文刊名:lanzhoujournal年,卷(期):2003“”(1)分类号:b233.1关键词:王弼老子宇宙哲学继承改造

有无与虚静合一-从《老子衍》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老子相关论文篇三

“无”是老子思想中一个重要的范畴,“无”是没有任何规定性与确定性,也不能给万物和人类以任何的规定性和确定性;无是生,这种生是以化言生,即化掉机心和造作,就等于生万物;无是肯定,是不与否定相对待的肯定;无是超越,超越肯定与否定.无中有有,有中有无,无而不无,有而不有,万物始于无,成于有.无以有显,而从有出.老子通过“无”这一范畴,层层下贯,由无到有,由有透显出人,深刻地论述了人与万物的.“观照”关系,实现了价值转换与价值重估.

作者:王丽梅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刊名:船山学刊英文刊名:chuanshanjournal年,卷(期):“”(4)分类号:b95关键词:

老子相关论文篇四

老子深刻认识到作为“君人南面之术”的官德在社会管理活动中的重要性,并且针对时弊,从“博大而无私、功成而无为、利物而无争、本真而无华、节制而无欲”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对为政者的道德要求。此后,老子的思想精髓对于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吸收中华文化的精华,对于改进当前社会的干部领导作风,完成民族复兴的伟大任务也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摘要:老子的道德经,其实就是一部官德经,班固(32~92)在《汉书》中指出,道家源出于史官,老子总结了古代官场上的大量成败、存亡、祸福的经验,以此说明要守住根本的道理,以低调和虚心的方式去处理事务,是进行社会治理的基本方法。[1]道德经中的“德”,也是为官者所应具备之德,其中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思想。老子认为世界万物的变化都是相反相成的,看似相反的东西,但它恰恰就是变化发展的动力;注意事物柔弱的一面,这就是“道”的根本方法。[2]“德”与“得”是相通的,失而后得,这就是德,大道之德,就是大道之得。

老子总结了古代官场上的大量成败、存亡、祸福的经验,以此说明要守住根本的道理,以低调和虚心的方式去处理事务,是进行社会治理的基本方法。老子针对时弊,从“博大而无私、功成而无为、利物而无争、本真而无华、节制而无欲”五个方面提出了对为政者的道德要求。理解老子的官德思想,对于当前社会生活中的行政体制的管理,提升干部的道德素质和境界,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关键词:老子;道;官德

一、博大而无私

二、功成而无为

作为官德而言,老子的无为思想不等于“无所作为”或者“不去作为”,“无为”的官德至少包含了以下三层内容:

老子相关论文篇五

摘要:20世纪以来,诸子学勃兴,“以子证经”的学术传统被打破,《老子》及先秦道家学统得到重新审视。百年间围绕老子其人其书和“五千言”真谛展开了广泛的讨论,《老子》文学研究虽寂寞却也成绩斐然。就散文艺术而言,研究者对《老子》的文体形式、情感内涵、艺术特色与文章风格等进行探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本文就以上几个方面对20世纪的《老子》散文艺术研究状况作了简要回顾,并对其得失和未来的研究趋向作了评说和瞻望。

相关范文推荐
  • 09-26 最新三句半台词励志视频(模板8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
  • 09-26 大专班主任工作总结(大全5篇)
    总结是指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书面材料,它可以明确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少走弯路,少犯错误,提高工作效益,因此,让我们写一份总结
  • 09-26 学生消防总结 消防演练总结(大全6篇)
    写总结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把每一个要点写清楚,写明白,实事求是。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总结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总结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 09-26 2023年护士防疫工作个人述职报告(通用9篇)
    报告在传达信息、分析问题和提出建议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那么报告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报告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护士防疫工作个人
  • 09-26 大学生村委会实践心得体会(精选5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通过
  • 09-26 学小吃合同签 小吃摊位租赁合同(优秀8篇)
    随着人们对法律的了解日益加深,越来越多事情需要用到合同,它也是减少和防止发生争议的重要措施。那么一般合同是怎么起草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合同优秀范文,希望
  • 09-26 最新企业务虚会发言材料工作思路 务虚会发言材料工作思路(模板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
  • 09-26 最新寒假教师研修专题培训心得体会标题(汇总5篇)
    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已。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
  • 09-26 最新大学生活计划书格式(大全5篇)
    计划可以帮助我们明确目标、分析现状、确定行动步骤,并在面对变化和不确定性时进行调整和修正。那关于计划格式是怎样的呢?而个人计划又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
  • 09-26 支委会报告预备期间教育考察情况记录 支委会向大会报告预备期间的教育考察情况(实用5篇)
    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报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应该是准确无误的。报告的作用是帮助读者了解特定问题或情况,并提供解决方案或建议。下面是小编为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