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讲话稿>三角梅课件(精选14篇)

三角梅课件(精选14篇)

时间:2024-01-05 21:42:21 作者:字海

通过参考范文范本,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写作的目标和要求。希望这些范文范本能够给大家带来启示和帮助,提升大家的写作水平。

全等三角形课课件

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具体目标,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水平,提供具有探究性的问题,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解决问题的数学活动中,理性思考、大胆猜测,合理推断,从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观念和数学思想,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达到启迪思维、开发智力的目的。此案例就构造三角形全等为例,谈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培养其创新意识。

全等三角形体现的是一种十分重要的保距变换,许多图形中线段之间,角之间的相互关系经常通过三角形全等来判断、得出,三角形全等还是基本尺规作图的根本依据。由于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对全等三角形边、角之间的关系处理涉及推理,因此通过学习全等三角形知识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和表达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假设情景:

由学生尝试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怎样画一个三角形与已知三角形全等?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大胆猜想,激发同学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可能会提出:测出参照三条边的长度,或量出三个角的度数,或测量一条边、一个角的方案等。对于这些方案教师不急于评价,先引导学生分析各种方案的共同特点:都是先通过已知三角形的边、角的条件画出一个三角形与原三角形全等;不同点是所需条件的个数不同。学生的思维在此产生碰撞:谁的想法可行呢?要使两个三角形全等到底需要满足哪些条件?进一步明确本节课研究的方向,引出课题。

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会根据已有的知识积累,利用“几何画板”作图探究,举出反例来说明已知一个条件或两个条件画出的三角形与已知三角形不一定全等,这时教师鼓励学生画出尽可能类型的反例,并引导学生将举出的反例进行分类,初步体验分类的数学思想,为下一步已知三个条件画出三角形与已知三角形全等打下基础。

在讨论过程中,教师以合作者的身份深入到小组中,与同学交流,了解学生的探究过程并给予适当点拨,然后全班交流小组讨论结果,归纳出可能的分类情况:

按已知三角形边和角的个数可分为:三边、三角、两角一边、两边一角。

个别小组可能会提出根据边和角的位置关系,两边一角可继续分为两边及夹角和两边及一边对角,两角一边可继续分为两角及夹边和两角及一角对边。

对学生的严谨求实的学习态度教师要给予充分的可定和赞赏。

在此问题的解决过程中,不仅训练了学生将知识分类,并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意义和交流沟通的重要性。在探索过程中,对于三边、三角、两角及夹边、两边及夹角这四种情况学生很容易验证,而只有两角及一角对边和两边及一边对角条件是讨论的焦点。

这时,教师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经过交流,学生能够得出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两角及一角对边的条件可以转化为两角及夹边的情况。而在画两边及一边对角的三角形时,学生可能得出这样几种结果:

此时,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充分讨论,达成共识:此条件能够得到两个不同的三角形;为突破该难点,教师利用画板展示作图过程,深入分析产生两个三角形的原因,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两边及一边对角不能作为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在此过程中,教师对个别学生富有个性的学习表现给予肯定和激励,让同学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难点的突破力求发挥自主学习的优越性,放手让学生去探索,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氛围中使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得到发展。

最后展示实验的结果,得出一般结论:根据三边、两边及夹角、两角及夹边、两角及一角对边这四种条件画出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全等。

在三角形全等的教学过程中,因有实例比较,学生对三角形全等的概念理解应该不成问题,从整个初中学习过程中来说,三角形全等知识学习是学好其它几何知识的起步点,在八和九年级几何学习中都离不开三角形全等有关知识,如旋转、轴对称、园、坐标系等,但在学习中学生也存在两个主要问题。

(2)几何逻辑思维能力培养。

三角形全等知识在培养学生逻辑语言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在这一点上学生间的差异比较明显,要缩小差距共同提高,培养的关键点是要让学生在头脑中逐渐有几何图形的图形感,能在大脑中思考几何图形中的问题,要做到这一点,第一步要让学生多用实物例子,多动手操作,多回忆见到过的类似图形,培养图形感,第二步要做到能在复杂图形中分解目标图形,学会动态思维,只有这样才能在复杂图形中捕捉、筛选目标图形,培养空间思维能力。

三角形的特性说课课件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80~81页内容。

教材简析:

本节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对三角形已经有了直观认识,能够从平面图形中分辨出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的。教材让学生在说一说、看一看、画一画等活动中,进一步感知三角形的属性,抽象出概念。接着在学生判别、比较中让学生体验到三角形还存在高,在画高之后,说明用字母表示三角形的意义。稳定性是三角形的重要特性,教材的设计思路是“情境—问题—实验—解释—应用”。

总评:

对于三角形的特性这样一节知识点繁多的课,徐老师通过精心设计,把各个知识点巧妙地串连起来,使教学能有序、高效地展开。回顾全课,觉得以下几点值得称道。

1、注重教材,揭示概念。

定义是揭示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在这节课的教学中,徐老师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发挥教科书对概念叙述的规范作用,遵循概念教学的规律,及时地把学生头脑中形成的初始概念与教科书中的规范表述相对照,从而形成新的正确概念。学生知道了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很容易给三角形定义为“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的图形”,而这个定义是不严密的,这就要发挥教科书的'解释、指导、示范作用。通过两读教材相关句段,并咬文嚼字,使学生体会到概念的确定性和严密性。

2、注重实践,经历过程。

数学从生活中来,又应用于生活。三角形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就在于它具有稳定性。为使学生亲身感受三角形稳定性这一特性,徐老师不是简单地让学生拉拉三角形,然后得出结论。而是先让学生拉四边形(学具),设法加固,猜想原因,再拉三角形(学具),让学生经历“问题——猜想——验证”的知识形成过程,做到“以思考指导实践,实践验证思考”的科学态度。学生从探索实践中得到的不仅是知识,更有思考的习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3、落实“双基”,适当拓展。

学生在获得基本知识、掌握基本技能之后,适当延伸拓展是这节的课的又一亮点。学生明确了底和高是对应存在的,有三条底边,就会有三条高。通过画一画,就会发现三条高相交于一点,而且不论是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无一例外。这种“三高交一点”的奇观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数学情感,也使体会到了数学知识是丰富多彩的。数学课堂教学,在落实“双基”的同时,适当拓展知识,只要适时适度,是有利而无弊的。

三角形的高线说课课件

教学目标:

1.理解三角形高的概念。知道三角形有三条高。

3.了解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三条高的画法及特征。

教学重点:理解三角形高的概念。

教学难点:了解三角形三条高的`画法。

教学活动:

同学们好,这节课我们研究三角形的高。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知道了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顶点、三个角,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三角形高的有关知识。

二、操作演示,观察发现。

1.如果我们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作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这样看来,从c点到它的对边ab能作一条高,从b点到它的对边ac也能做一条高。一个三角形可以画出三条高,三角形的底和高是相互依存的。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在三角形内相交于一点。

2.我们再来看直角三角形,以直角三角形一条直角边bc为底,作高时,要从a点向它的对边bc作一条垂线,发现高与另一条直角边ab重合;如果以直角边ab为底,作高时,要从c点向它的对边作垂线,发现高与另一直角边bc重合,也就是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如果一条是底,那么另一条直角边就是它的高。以斜边ac为底,作高时,要从顶点b向它的对边ac作垂直线,发现高在三角形内。直角三角形也有三条高,其中一条在三角形内,另外两条高与两直角边重合。

3.我们再来看钝角三角形,从钝角三角形的b点向它的对边作高,高在三角形内;从a点向它的对边作高,需要把对边bc延长,高在三角形外;从c点向它的对边作高,需要把对边ab延长,高也在三角形外。钝角三角形也有三条高,其中一条高在三角形内,另外两条高在三角形外。

三、总结归纳。

通过研究,我们发现任何三角形都有三条高,其中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在三角形内,并且相交于一点;直角三角形其中一条在三角形内,另外两条高与两直角边重合;而钝角三角形其中一条高在三角形内,另外两条高在三角形外。

三角形的特性说课课件

1、从教材编排方面看。教材整体按“螺旋上升”编排,在小学四年级下册和五年级上册分别对三角形的定义、基本要素、特征、三边关系已进行了初步的感性认识。初中学习三角形主要是对三角形的有关知识进行系统的理性认识和综合应用。因此,本节内容既是对小学所学三角形知识的回顾与延伸,又是今后学习四边形及多边形的工具性内容,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2、从单元要求方面看。针对前几章几何知识的学习而言,本单元的容量和深度都大大增加了,在内容和方法上也有了重大的发展。在语言训练上由从文字语言为主逐步过渡到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为主;在图形的识别上开始识别经过平移、旋转、翻折等变换的图形;在画图上由工具作图逐步能化为尺规作图;尤其在证明推理上开始进行简单的逻辑论证训练。

3、从课时要求方面看。本节内容“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共安排有两个课时,其中“三角形的边”是第一课时,教材中主要介绍了三角形的定义及基本要素;三角形的分类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三角形三边关系的应用也是中考的常考内容。从基本技能方面看,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进一步强化学生掌握分类讨论和转化的重要思想,对提高学生思维的全面性和深刻性有着重要作用。

二、学情分析。

从认知能力角度看:学生已经接触过三角形的相关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但三角形三边关系的应用和等腰三角形的分类讨论有一定难度。从思维能力角度看:初一的学生思维尽管活跃、敏捷;却缺乏冷静、全面,因而不够严谨,是学生的易错之处,所以教学中应予以简单明白,深入浅出的分析。

三、目标分析。

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及本课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从以下三个方面确定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了解三角形的意义和分类,能从图中识别三角形,能用三角形三边关系判断三条线段可否组成三角形。

2.过程与方法方面:在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探究过程中,进一步体验“直观感知、操作确认、验证推理、综合应用”的几何学习方法。在三角形三边关系的应用中,进一步掌握分类讨论和化归这两种重要的数学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在交流展示中不断实施激励性评价,让学生在积极参与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几何的愿望,体验数学充满着探索与创造。

过渡语:根据课标要求和学情,要实现教学目标,我认为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分别是:

教学重点:三角形的定义、分类及三边关系(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重点的依据: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教材安排,还没学习不等式的性质,对于“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的性质在学习第九章《不等式组》时再研究。

教学难点:在复杂图形中不重不漏地识别三角形、三角形三边关系的应用。

难点的依据:因为新课标指出了空间观念在分析和抽象层次上的要求是“能从较复杂的图形中分解出基本的图形”,这对初一学生有难度。三角形三边关系的应用是中考的常考点,也是学生的易错点。

过渡语:为了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实现设定的教学目标,我确定了如下教法和学法。

四、教学分析。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要求,在教学活动中所采取的行为方式,包括老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两方面。根据“以学定教和先学后教”的原则,我先介绍学法再介绍教法。

学法:新课标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结合内容和学生实际,由于本课时教材内容简单、明了,学生易学易懂;三边关系的应用题型丰富和考试要求高。因此,在自主学习环节的学法为“理解记忆法”,在自学检测和当堂训练环节的学法为“练习法”、在展示汇报和拓展延伸环节的学法为“交流讨论法”。在学习过程中重点关注学生看书、解题、倾听、展示的学法指导。

教法:依据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结合学校推行的“三分课堂教学模式”,以问题的提出、问题的解决为主线,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实践活动,以独立思考和相互交流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在引导分析时,给学生流出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联想、探索,从真正意义上完成对知识的自我建构。因此,本节课我采用“阅读指导法”(自主学习环节)和“启发点拨法”(展示汇报和拓展延伸环节)这两种教学方法。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直观呈现教学素材,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五、过程设计。

过渡语:为了达到上述的教学目标,我按照“低起点、快节奏、大容量、高难度”的思路设置了以下七个教学环节(见流程图)。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2分钟)。

通过观看多媒体放映的图片,老师激情导入(从古埃及的金字塔到现代的宇宙飞船,从宏伟的建筑到微小的分子结构,处处都有三角形的广泛应用)引出课题,再简介本章的学习主要内容和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设计意图】展示三角形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充分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从而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使学生的思维很快进入最佳状态,为顺利实施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自主学习(10分钟)。

1、出示自学指导(1分钟):

2、学生自主学习(5分钟)。

教师巡视并进行学法指导:学习前提示“对重要概念、关键字词要作圈点勾画并理解记忆”,结束前1分钟时提示“请完成任务的同学举手示意老师,如有疑问请与同桌小声交流讨论”。

3、自学检测(4分钟):

【设计意图】这三个步骤主要解决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学得怎么样”的问题。通过设置自学指导和温馨提示,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学习,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能够大大提高课堂效率。自学检测的题目为本课目标的双基要求,较为基础而且紧扣自主学习的核心内容易于挖掘点拨,这样设计的目的,不仅能检测双基达成情况,而且为后面的启发点拨搭建平台埋下伏笔。

(三)启发点拨(10分钟):

(1)生生互动,更正错误(5分钟)。根据抽“学困生讲一讲、中等生改一改、优等生讲一讲”的原则,在大多数学生独立完成自学检测题后,抽2-3明学困生板演展示检测结果,并通过教师巡视将学生错误迅速收集归类,做到充分暴露学生错误,不断引导学生更正补充。

(2)师生互动,归纳点拨(5分钟)。我们都知道数学是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重点归纳点拨并板书:三角形的定义、三角形的分类(按边分、按角分)、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关系式、几何原理和运用技巧)(祥见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通过对定义、分类、三边关系几个重要内容的阐述,

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得到优化,知识体系得到完善,使学生的数学理解又一次突破思维的难点,从而突出教学的重点。

(四)应用拓展(10分钟)。

针对我校学生实际,我精选了两个典型例题进行拓展延伸,从而突破教学难点,提升学生能力。

例1(5分钟):

设置这道例题的目的,是为了深化教材例题中对等腰三角形的分类讨论思想和强化三边关系的综合应用。例题教学除了重视引导分析外,还应注重解题反思,我从分类的方法(按顺序)和讨论(满足三边关系)两个方面进行归纳总结,渗透分类讨论思想。

例2(5分钟):

教师总结:在初中阶段,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是比较线段和差倍分大小的重要方法,要把线段转化到相应三角形中,有时还需要添加辅助线构造三角形要把分散的条件转化聚集到三角形中,这就是数学中化归思想的运用。

【设计意图】:现代数学教学论指出,教学必须在学生自主探索,经验归纳的基础上获得,教学中必须展现思维的过程性,在这里,通过观察分析、独立思考、小组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利用相关知识表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并初步体验数学中的转化思想,突破本节课的难点。

又还需要分类讨论,学生没有这方面的基础知识。

(五)当堂训练(5分钟)。

【设计意图】:这五道练习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各有侧重,难度略高于自学检测题的难度,设计成限时作业,并对完成情况进行量化评分,体现新课标提出的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发展的教学理念。目的在于及时反馈教学,内化知识,从而落实课堂教学的“堂堂清”。

(六)归纳总结(2分钟)。

1、先用1分钟时间让学生看书回顾、归纳整理。

2、抽2~3名学生汇报收获并交流困惑。

3、最后教师对本课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并强调两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分类讨论和z转化归思想)。

【设计意图】:小结归纳不应该仅仅是知识的简单罗列,而应该是优化认知结构,完善知识体系的一种有效手段,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畅谈本节课的收获,能够培养学生系统整理知识的能力和习惯。

(七)作业布置(1分钟)。

针对初一学生素质的差异,我分层设置了“三类”作业:

巩固类作业(必做题)、实践类作业(必做题)、拓展类作业(选做题)。

【设计意图】:以作业的巩固性和发展性为出发点,我设计了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是对本节课内容的一个反馈,选做题是对本节课知识的一个延伸,从而达到“拔尖”和“减负”的目的。

六、板书设计。

我比较注重直观、系统的板书设计,还及时地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

小学认识三角形的课件

1.让学生在观察、操作和交流等活动中,经历认识三角形的过程。

2.认识三角形各部分名称,会画三角形的高,了解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特征。

3.体验三角形的稳定性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几何图形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理解三角形的特性;在三角形内画高。

理解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多媒体课件、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学具、小棒、钉子板、直尺、三角板。

1.谈话导入。

2.学生汇报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有关三角形信息。

3.教师展示三角形在生活中应用的图片。

谈话引出课题:你想学习有关三角形的什么知识呢?(板书课题:三角形的认识。)。

1.动手制作三角形,概括三角形定义。

(1)学生利用老师提供的材料动手操作,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做一个三角形。(制作材料:小棒、钉子板、直尺、三角板。)。

(2)学生展示交流制作的三角形,并说说自己是怎么做的。

(3)观察思考:这些三角形有什么相同地方?

(4)认识三角形组成,初步概括三角形定义。

(5)教师出示有关图形,引起学生质疑,通过学生思考讨论,正确概括出三角形定义。

(6)判断练习。

(1)情境创设。

(2)课件出示白沙大桥实物图和平面图。

(3)学生在平面图上试画出测量方法。

(4)学生展示并汇报自己的测量方法。

(5)学生阅读课本自学三角形底和高的有关内容。

(7)学生练习画高。

(1)联系实际生活,为学生初步感受三角形的稳定性做准备。

(2)动手操作学具,体验三角形的稳定性。

(3)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4)学生联系实际,找出三角形稳定性在生活中的应用。

(5)欣赏三角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1.学生说说本节课收获。

2.教师总结。

认识三角形的练习课件

在观察、操作活动中,概括三角形的特征,认识各部分名称以及底和高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用字母表示三角形。

(二)过程与方法。

在观察、操作活动、概括中,积累认识图形的经验和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概括三角形的概念,认识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知道三角形的底和高。

教学难点:会画三角形的高。

课件、实物投影。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儿吗?你能找出图中的三角形吗?

2.生活中的三角形。

教师:生活中哪儿有三角形?(随着学生说出示)。

3.引入。

教师:真会观察,生活中的很多地方都会用到三角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三角形的世界。

【设计意图】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找三角形,列举生活中的三角形,唤起旧知,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丰富了三角形的表象,同时体会三角形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探究新知。

(1)教师:我们在生活中找到了三角形,现在请你画一个三角形。

(2)订正:谁来展示一下自己画出的三角形?说说你是怎么画的。(先画一条线段,从这条线段的'一个端点出发,再画一条线段,把两条线段的端点连接起来)。

预设:学生会画出不同的三角形。在说画法的过程中体会“围成”。

(3)课件出示。

教师:大家看,这两个是三角形吗?为什么?(有两条线段的端点没有连上)。

教师:大家说得非常好,三角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必须相连,这样相连的三条线段就是“围成”。

(4)教师总结:说说什么是三角形?(由3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设计意图】在画三角形、说画法、辨析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围成”的含义,概括三角形的含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珠江三角洲地理课件

3.懂得环境保护对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

“对外开放的前沿”、外向型经济及城镇的发展。

教学难点。

1.“对外开放的`前沿”空间概念的形成;

2.“外向型”经济的主要特点。

教学方法。

读图法、比较法、“角色扮演”法等。

教具准备。

自制投影片、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

1.填空。

(1)珠江三角洲位于我国广东省的部,(河流)下游,毗邻、特别行政区,与地区隔海相望,交通便利,被称为我国的“”。

(2)1980年我国建立的四个经济特区是:、、和,其中,省就占了三个,位于珠江口东西两侧的经济特区分别是、。位于福建省的经济特区是。珠江三角洲的(城市)为我国著名的沿海开放城市。香港位于(经济特区)以南,澳门位于(经济特区)以南。

3.我国目前有5个经济特区,其中不在珠江三角洲的是()。

(1)海南省(2)深圳(3)珠海(4)厦门(5)汕头。

a.(1)(2)b.(3)(4)c.(3)(4)(5)d.(1)(4)(5)。

a.地理位置b.国家政策c.自然条件好d.气候暖热。

a.它是广东最大的平原和“鱼米之乡”

b.这里的“基塘”农业是我国一种独特的农业生产制度。

c.是我国历史上“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d.是我国对外开放最早的地区之一,我国最早设立的深圳经济特区在这里。

a.甜菜、水稻b.甘蔗、水稻c.甘蔗、小麦d.甜菜、小麦。

a.广州b.深圳c.珠海d.佛山。

a.自然资源十分丰富b.气候宜人,风调雨顺。

c.地势平坦,土壤肥沃d.毗邻港澳和东南亚。

三角形的高线说课课件

1、让学生熟练掌握生字词的音形义。

2、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能运用课文的重要句型交流(这件衣服不长不短,很合适;我试试这条裙子,可以吗;这条有点儿小,有没有大一点儿的;你要黄色的还是要红色的)。

1、生字词的读音教学。

2、课文理解,朗读与对话。

3、重点句型、词语的用法。

教学难点。

重点句型和词语的理解,课文的理解。

教学方法。

1、跟读法2、图片法。

所需课时:4课时。

课前准备:ppt,一件大一点儿的衣服,一件小一点儿的衣服,一张信用卡,一些现金教学过程:

(一)复习。

询问学生“昨天睡得好不好?”复习“助词得”。

展示世界杯图片,询问学生“他们正在干什么?”动作展示“踢”,问学生“你们国家踢得怎么样?”“巴西踢得好不好?”“你们想去巴西看足球比赛吗?”“我们班谁会踢足球?”“你会踢足球吗?”“我想学习踢足球。”复习“助词得”“副词正在/在”“要/会/想”的用法。

(二)新课预热。

师:好的,我们开始学习第15课—我试试这条裙子,可以吗?

指着15课题目,请学生读,然后领读2遍“我试试这条裙子,可以吗”在ppt上展示这句话。

师:老师今天的衣服怎么样?长吗?

生:不长。

师:短吗?

生:不短。

师:对,不长不短,很合适。

生:有点儿大。

师:对,有点儿大,有没有小一点儿的?

你要黄的还是要红的?

生:黄色/红色。

领读2遍“你要黄的还是要红的?”在ppt上展示这句话。

拿出一张信用卡,再拿出现金,问:一楼的商店用“信用卡”还是“现金”?生:现金。

师:那儿可以刷信用卡吗?

生:不可以。

领读2遍那儿可以刷信用卡吗?在ppt上展示这五句话。

看ppt,师:什么时候说这些话?生:买衣服。

(三)新课教学:

1、生字词教学:

(1)认读。

老师领读生词,一个3遍。之后,请学生依次认读,纠正发音。重复多次请学生读。

(2)讲解。

a.件、条:一件衣服。两件衣服。一条裙子/裤子。

衬衫、裙子、裤子、衣服、镜子:看图片。

颜色、白色、黄色、红色:看图片,看班里学生的衣服颜色。白衬衫,黄裙子,红裤子。

不过:拿出一件有点儿大的衣服,说,这件衣服很漂亮,不过有点儿大。汉语有点儿难,不过________。

有点儿:有点儿+adj.

长、短、大、小:用手势。

合适、价格:衣服不大不小很合适。这件衣服不贵,价格合适。

可以:上课可以睡觉吗?“不可以。”“下面的商店可以刷信用卡吗?”“不可以”。

穿:今天他穿了什么颜色的衣服?

打折:100块钱。打八折。

刷:动作展示。

顾客:我去买东西,就是顾客。

不用:不用谢。

b.请学生朗读第219页的第一题和第二题,并且纠正发音。

c.完成p216页的第一、二、三、四题听力练习。

2、扩展练习。

1.这件衣服不长不短。

天气冷热。

这条裤子大小。

这儿的顾客多少。

图书馆离这儿远近。

2.我试试这条裙子,可以吗?

试试这件衣服。

看看这本小说。

用用你的电脑。

听听音乐。

试试这条裤子。

3.这条有点儿小,有没有大一点儿的?

这件衣服大小。

这条裤子长短。

这条裙子短长。

这件衬衫贵便宜。

这双鞋大小。

4.你要黄的'还是要红的?

要大的要小的。

要便宜的要贵的。

买苹果买香蕉。

喝茶吃饼干。

去图书馆回家。

3、课文教学。

课文(一)。

(1)首先,领读课文两遍。

(2)请所有学生一起读,男同学和女同学分读,随便点两名同学分角色读。请同学上到讲台前表演。

(3)讲解练习“不过”和“有点儿、一点儿”

a.不过:…….,不过……。

“不过”用在两个分句之间,表示转折关系,对前分句加以限制或修正。这件颜色很好看,不过有点儿长。

这个菜很好吃,不过_________。

汉语很难,不过_____________。

这个商店很小,不过_________。

我喜欢吃上网,不过我不喜欢上网玩儿游戏。

我喜欢中国菜,不过___________________。

我常常去图书馆,不过_________________。

图书馆人很多,不过___________________。

b.有点儿和一点儿:有点儿+adj.adj.+一点儿。

“有点儿+adj.”“adj.+一点儿”都表示程度不深,但它们在句中的位置、意思都不同。“有点儿”用在形容词前面,作状语,用来表达说话人对事物的评价,而且多表达不如意,“一点儿”用在形容词后面,表示比较。

有点儿表示不喜欢,不适合自己的意。

一点儿表示比较。如:

这个菜有点儿辣,我不吃。

写汉字有点儿难,说汉语容易点一点儿。

这条裤子有点儿大,有没有小一点儿的?

这件衣服有点儿贵,我想要便宜一点儿的。

这个饭店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条裤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苹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想买__________________。这个房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天_______________。

(4)复述课文。

a.给出关键词,复述。

衬衫颜色不过有点儿一点儿试试镜子合适价格逛逛。

b.以李娜的口吻复述课文(一)p220。

课文(二)。

(1)首先,领读课文两遍。

(2)请所有学生一起读,男同学和女同学分读,随便点两名同学分角色读。请同学上到讲台前表演。

(3)讲解练习“还是”

还是用于选择问句。

s+vo1还是vo2?

你上听力课还是上口语课?

你是学生还是老师?

你喜欢米饭还是饺子?

s+v1o1v2o2?

你去银行还是回教室?

你回宿舍还是去教室?

s+状语1+v还是+状语2+v?

你坐飞机去还是坐火车去?

他今天来还是明天来?

完成p220练习第四(一)题。

(4)复述课文。

a.给出关键词,复述。

试试可以有点儿一点儿不大不小不想要三种等怎么样皮肤漂亮两百八打折刷信用卡别的裤子不用了b.以马丽的口吻复述课文(二)p220。

(如果时间充足)综合练习:1.两人一组,评价自己的衣服。

2.两人一组,以“买衣服”为主题,进行对话。

完成p217和p218第五六七八题听力练习。

(四)课堂总结。

2.重要词语重要用法:……,不过……;有点+adj.,adj.+一点儿;还是。

(五)布置作业。

1.复习生词和课文。

2.完成课本p221第五题和p222第六(3)题。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三角函数教学课件

今天按照学校常规课堂教学要求,运用楚都中学“245”教学模式在九(3)班进行了一节锐角三角函数的复习课教学,下面,就我本节课的教学体会作如下总结:

第二个环节是合作探究,分为两步。首先学生独立完成(8分钟),然后站立交流5分钟,学生之间互帮互学。同时三名学生演板。

第三个环节是展示点拨。对演板的三位学生的解答进行评讲,更注重点拨。归纳了锐角三角函数常用的方法以及在几何题中学生解题的基本思路。

第四个环节是检测反馈。学生独立完成后在由学生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反思本节课的成功之处,我觉得有如下几个方面:

1、按照学校常规教学的要求,体现了“245”教学模式。

2、板书设计美观,本节课的知识要点及学生的演板设计合理,几何图形美观。

3、注重学生解题方法和知识之间联系的点拨。

本节课也留下了我深深的思考:对学生知识水平估计偏高。如检测反馈的最后一道题是已讲过的题目,以为学生能够迅速准确的解答,但由于题目本身较难,只有很少的学生在短时间内解出来了。内容容量较大,自己感觉语速较快,有点赶时间。另外,没能面向全体,部分学生对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的记忆还不够熟练。

我深信:每朵花都有花期,今日含泪的孕育只为明日吐露的灿烂芬芳!

2014-4-14。

全等三角形的课件

1、学习方式:

对于全等三角形的研究,实际是平面几何中对封闭的两个图形关系研究的第一步。它是两个三角形间最简单,最常见的关系。它不仅是学习后面知识的基础,并且是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以及两线互相垂直、平行的重要依据。因此必须熟练地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并且灵活的应用。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部分内容,遵循启发式教学原则,用设问形式创设问题情景,设计一系列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操作、观察、探索、交流、发现、思维,使学生经历从现实世界抽象出几何模型和运用所学内容,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真正把学生放到主体位置。

2、学习任务分析:

充分利用教科书提供的素材和活动,鼓励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推理、想象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体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考,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并且在以直观操作的基础上,将直观与简单推理相结合,注意学生推理意识的建立和对推理过程的理解,能运用自己的方式有条理的表达推理过程,为以后的证明打下基础。

3、学生的认知起点分析:

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已了解了图形的全等的概念及特征,掌握了全等图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的关系,这为探究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做好了知识上的准备。另外,学生也具备了利用已知条件作三角形的基本作图能力,这使学生能主动参与本节课的操作、探究成为可能。

4、教学目标:

(1)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积极主动地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的过程,体会利用操作、归纳获得数学结论的过程。

(2)掌握三角形全等的“边边边”、“边角边”、“角边角”、“角角边”的判定方法,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能用三角形的全等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发展有条理地表达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5、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三角形全等条件的探索过程是本节课的重点。

从设置情景提出问题,到动手操作,交流,直至归纳得出结论,整个过程学生不仅得到了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更重要得是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体会了一种分析问题的方法,积累了数学活动经验,这将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应用数学。

难点:三角形全等条件的探索过程,特别是创设出问题后,学生面对开放性问题,要做出全面、正确得分析,并对各种情况进行讨论,对初二学生有一定的难度。

根据初二学生年龄、生理及心理特征,还不具备独立系统地推理论证几何问题的能力,思维受到一定的局限,考虑问题不够全面,因此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适时点拨、引导,尽可能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到合作探讨中来,使学生在与他人的合作交流中获取新知,并使个性思维得以发展。。

6、教学过程(略)。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媒体(资源)和教学方式。

7、反思小结。

提炼规律。

电脑显示,带领学生复习全等三角定义及其性质。

对学生分类中出现的问题,予以纠正,对学生提出的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要给予肯定和鼓励,以满足多样化的学生需要,发展学生个性思维。

按照三角形“边、角”元素进行分类,师生共同归纳得出:。

1、一个条件:一角,一边。

2、两个条件:两角;两边;一角一边。

3、三个条件:三角;三边;两角一边;两边一角。

按以上分类顺序动脑、动手操作,验证。

教师收集学生的作品,加以比较,得出结论:

只给出一个或两个条件时,都不能保证所画出的三角形一定全等。

等腰三角形说课课件

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中,相等的两边都叫做腰,另一边叫做底边,两腰的夹角叫做顶角,腰和底边的夹角叫做底角.

性质1: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简写成“等边对等角”)。

性质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简称“三线合一”)。

练一练。

1、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40度,它的另外两个角的度数是多少呢?

2、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100度,它的另外两个角的度数是多少呢?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1、求有关等腰三角形的问题,作顶角平分线、底边中线,底边的高是常用的辅助线;。

2、熟练掌握求解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底角的度数;。

小学三角形面积课件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探究三角形三边关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2.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积极参与探究活动,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产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知道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具准备:

小棒、记录表1、记录表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生:b没有封口c的两个端点没有连接。

师:看来要围成三角形这三条边一定要做到。

生:首尾相连。

师:那老师给你3根小棒你能围三角形吗?都这么肯定能围?

二、操作探究,引入新知。

(学生活动)。

(教师板书整理)。

师:和他们小组结果一样的举手,不一样的举手。

生:2、6、8不能围成。

师:嗯,这里有问题了,我们先来标注一下。

那2、5、8这一组怎么没有围成三角形呢?

生:有两条边连不起来。

师:会围成什么样子呢?你的情况和我一样吗?到最后2和5这两条小棒还是没有连到一块,围不成三角形。(课件展示)大家再来看:2厘米加5厘米等于(7厘米)比下边的8厘米短。哦,这样的不能围成三角形。

师:那2.6.8这三根小棒到底能不能围成呢,咱们再重新认真地围一围。

(同桌两人一起操作)。

师:好了,认为不能围成的请举手,认为能围成的请举手,赶紧把你们的作品展示给大家看一看。你们还说围不成,这不是围成了吗?(展台展示学生作品)。

生:这个地方没连起来(学生到前边指)。

师:你们看见了吗?

生:看见了。

师:观察真仔细,这三条小棒没有做到首尾相连所以不是三角形。

师:仔细观察一下你围成的图形,认为自己围成的是三角形的举手。

都没有了,刚才还有很多,怎么现在没有了?

生:要不这边没连起来,要不那边连不起来。

师:那通过刚才的操作你的.结论是。

生:围不成。

生:变成了两条线段。

师:这两条线段是(一样长的)。

通过刚才的操作演示我们确定了2、6、8这一组确实不能围成三角形。

师:同学们想一想,三根小棒一定能围成三角形吗?(课件展示)。

生:不一定。

生:与小棒的长度有关。

师:你们说的各不相同但是老师发现了你们都觉得与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度有关,那到底怎样的三条边能围怎样的三条边不能围?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索一下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板书课题)。

同学们对这个结果还有什么意见吗?

生:没有。

师:那接下来你还想研究什么?

生:为什么有的能围成,有的不能围成?

生:上边这两条加起来和另一条边相等、上边这两条边加起来比另一条边短。

生:上边这两条边加起来比另一条边长。

(学生活动)。

生:我们组选的是5.6.8这一组。

师:你们有什么发现?

生:我们发现两条边加起来都比另一条边长。

师:都是哪两条边呢?具体给同学们说一说。

师:也就是说这三条边我(随便两条边加起来都比另一条边长)。

是这样吗?我们看一下(课件演示)确实是啊,你们真棒,发现了这个三角形的秘密,那另一个三角形呢?谁发现了它的秘密?请你来?(展台展示记录表2)。

生:我们发现的和刚才一样,随便两条边加起来比另一条边长。

师:同意吗?

生:同意。

师:那通过刚才的研究,你能不能说说只要这三根小棒怎样就能围成三角形了?

生:随便两条边加起来比另一条长。

生:三个。

三、应用新知,解决实际问题。

课件展示题目。

1、5cm4cm6cm能围成吗?

三个条件都符合吗?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课件演示。

4+6的和大于5吗?5+6的和大于4吗?5+4的和大于6吗?

三个条件都符合,说明能围成。

2、2、4、6cm能围成吗?理由?会成什么情况。

3、这次老师要提高要求了,请你快速判断,行不行?

5、8、4cm。

师:又对又快,你是怎么判断的?

生:三个算式。

师:他是看了三个算式,都是这样想的吗?谁还有不一样的想法?

生:5+48。

师:他只看了一个条件。另外两个就不看了吗?为什么?

师:这个道理说得真好,看来咱们只看一个条件就可以了,看哪一个呢?

生:5+48。

5、6、9cm为什么?用的很好。

4、再来一个3、1、5cm能不能?为什么?会是什么情况?

生:任意选2条加起来。

师:从学校到少年宫有几条路线?走哪条路近?能不能用今天咱们学的知识来解释一下?

2条路线正好构成了一个三角形,第1条路线就是三角形2条边的和肯定大于第2条路线。

其实啊在我们生活中经常用到三边关系解决问题,课后咱们同学要多观察。

练习题三。

生:7+10<18。

师:那同学们想一想,现在老师就给你7cm和10cm这2根小棒,请你再给它配上一根小棒,让它们能围成三角形,除了可以是8cm和10cm之外,这根小棒还可以是多长?注意一定要是整厘米数不能出现小数,把你找到的小棒的长度写在练习本上。

完成的同学请坐好,谁来说说你配了哪些长度的小棒。

生:6、5、4、3、2cm。

生:2、3cm不行。

师:为什么不行?

生:2+7<103+7=10。

师:好,我把2和3擦掉。谁还想说?

生:大于4cm的都可以。

师:大于4cm的都可以,同意吗?

生:不同意,举个例子。

师:好,谁还有补充。

生:小于17cm。

师:17cm能围吗?

师:只要小棒的长度从(4cm到16cm)就可以了。

四、课堂小结。

好了同学们课上到这已经差不多了,想想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吗?

三角函数教学课件

一、教学内容:

二、要求。

(一)理解任意角的概念、弧度的意义、正确进行弧度与角度的换算;掌握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会利用单位圆中的三角函数线表示正弦、余弦、正切。

(二)掌握三角函数公式的运用(即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诱导公式、和差及倍角公式)。

(三)能正确运用三角公式进行简单三角函数式的化简、求值和恒等式证明。

三、热点分析。

2、对本章内容一般以选择、填空题形式进行考查,且难度不大。

四、复习建议。

本章内容由于公式多,且习题变换灵活等特点,建议同学们复习本章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首先对现有公式自己推导一遍,通过公式推导了解它们的内在联系从而培养逻辑推理。

(2)对公式要抓住其特点进行。有的公式运用一些顺口溜进行。

(3)三角函数是阶段研究的一类初等函数。故对三角函数的性质研究应结合一般函数研究方法进行对比。如定义域、值域、奇偶性、周期性、图象变换等。通过与函数这一章的对比,加深对函数性质的理解。但又要注意其个性特点,如周期性,通过对三角函数周期性的复习,类比到一般函数的周期性,再结合函数特点的研究类比到抽象函数,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

(4)由于三角函数是我们研究的一门基础工具,近几年高考往往考查知识网络交汇处的知识,故学习本章时应注意本章知识与其它章节知识的联系。如平面向量、参数方程、换元法、解三角形等。

在本章内容中,高考试题主要反映在以下三方面:其一是考查三角函数的性质及图象变换,尤其是三角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周期。多数题型为选择题或填空题;其次是三角函数式的恒等变形。如运用三角公式进行化简、求值解决简单的综合题等。除在填空题和选择题出现外,解答题的中档题也经常出现这方面内容。

另外,还要注意利用三角函数解决一些应用问题。

小学三角形面积课件

教学准备:。

剪刀。

教学目标:。

1、通过分类认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体会每种三角形的特点。

2、在分类中体会分类标准的严密。

3、在三角形的分类中感受各类三角形之间的关系。

基本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笑笑和淘气来到一个神秘的`王国,他们很想了解这个神秘的王国,你们想一起去吗?那就帮他们打开这个神秘王国的大门吧,密码是——一个谜语:提示语:红领巾、图形、杨辉、稳固性。

2、谜底:三角形。能解释一下吗?知道杨辉与三角形究竟有什么样的关系吗?等会可以为大家提供资料。就让我们先进入三角形的王国吧。它们非常好客,派了很多代表来迎接我们。

二、自主探究,创建数学模型。

1、哟,它们长得很相似的,找找它们有哪些共同点?

3、看着这些长得相似,但实际上大大小小、形状各异、零零乱乱的三角形,你想研究些什么?板书:三角形分类。

4、谁愿意上来展示一下你的研究成果?

5、从角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讲解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斜边。从边分:等腰三角形和没有相等的边的三角形。讲解:等腰三角形的各部分名称。在等腰三角形中有没有三条边都相等的?(等边三角形)。

教学反思:学生在对三角形进行分类的过程中体会每种三角形的特点,归纳出各种三角形的概念。

感受各类三角形之间的关系。学生在探索过程中感悟,效果比较好。

6、交流成功经验。

三、巩固与应用。

1、第28页第1题。

2、猜三角形。

3、画三角形。

(1)画一个直角三角形;。

(2)画一个钝角三角形;。

(3)画一个锐角三角形;。

(4)画一个等腰三角形;。

(5)画一个直角三角形,一条直角边是3厘米,一条直角边是4厘米;。

(6)一个钝角三角形,但又是等腰三角形;。

(7)一个等腰三角形,顶角是直角。

四、总结,拓展。

在这节课的探秘中你了解到了什么?你还想研究些什么?

相关范文推荐
  • 01-05 双方无债务纠协议书大全(18篇)
    合同协议作为合作关系的法定依据,具有法律效力,双方当事人必须遵守合同内容并履行合同义务。合同协议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取决于合同的具体内容和双方的交涉。离婚协议人:_
  • 01-05 教师教育创新心得体会(实用17篇)
    教师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教师及时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进一步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选的教师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写作上的启示。见小利,不能立大
  • 01-05 困难户安置房申请书(精选20篇)
    不论是职场发展还是学术研究,更多申请书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可以帮助我们实现个人目标。下面列举了几篇精选申请书范文,希望能给大家一些灵感。尊敬的.领导:你们
  • 01-05 感恩企业心得心得体会(专业17篇)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总结学习的经验和方法,为今后的学习提供有效的参考。【示例文本五】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我对社会的现实、发展和问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 01-05 物流企业工作计划和目标(汇总14篇)
    工作计划书的编写过程也是一次对工作任务的梳理和整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工作内容。工作计划书的内容和格式可以根据具体的需求进行调整和修改。为切实做好新型冠
  • 01-05 中国共产党党史心得体会及收获(优秀24篇)
    写心得体会可以激发我们的深度思考,提升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的能力。这里有一些关于心得体会的精选文章,希望可以帮助到正在写作的你。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
  • 01-05 广告文案的创意心得体会大全(12篇)
    写心得体会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和成长的机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记录和加深对于某个问题或经历的认识。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发和思考。
  • 01-05 三走团日活动心得体会(模板13篇)
    团日活动可以创造积极向上的团队文化,让团队成员感受到归属感和荣誉感。看看以下这些成功的团日活动案例,或许会给你带来一些新的灵感。大学的天空总是那麽地蓝,它总是能
  • 01-05 学术不端心得体会及感悟(专业19篇)
    在写心得体会时,我们可以回顾自己的经历,并进行反思和总结。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发和思考。学术不端行为已经成为当前学术界普遍存在
  • 01-05 学习佛山心得体会及感悟(汇总14篇)
    心得体会是在日常生活与工作学习中,通过自身的亲身经历和思考,反思和总结所得到的一种个人感悟和体验。它既可以是对于某个具体事件或任务的总结,也可以是对于人生、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