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教案>最新蚂蚁教案科学 科学教学反思(大全5篇)

最新蚂蚁教案科学 科学教学反思(大全5篇)

时间:2023-09-25 08:47:51 作者:HT书生 最新蚂蚁教案科学 科学教学反思(大全5篇)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蚂蚁教案科学篇一

《做一个生态瓶》是这一单元里学生最感兴趣的一课。为了把这节课上好,课前我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首先和同事一起去找水草和小动物,在寻找未果的情况下,又亲自到花鸟市场去买了水草和金鱼,还特意准备了一袋洗干净了的沙子。上课时孩子们自己也准备了一些材料,有的带了小鱼和泥鳅,有的带了乌龟,还有的捞了很多浮萍。虽然准备的材料不像书上说的那么丰富,但是看到孩子们兴奋的表情,我还是觉得一切的付出都没有白费。

反思一下自己的这节课,我觉得还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1、在时间分配上还是有一些不合理,导入的时间比较长,出示池塘生态系统后,在孩子们探究生物与非生物间的.关系时,缺乏一些引导,没有真正让学生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重难点没有突破,导致了后面设计实验方案花了一些时间,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其实在探究生物与非生物的关系时,完全可以让学生通过问题深入研究,比如可以让学生思考“鱼的生长需要哪些条件”“水草的生长需要哪些条件”等,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学生很自然地就明确了生态系统的真正内涵。

2、在备课方面,“备学生”还做得不够。比如有的学生在课前就已经把生态瓶做好了,而且做得非常棒。这样的小组有好几个,这样就导致在后面的制作过程中,这部分学生无事可做。生态瓶做好后,再要他们来讨论设计方案就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了。学生也失去了讨论的兴趣。如果在课前我了解了学生的状况,在做生态瓶时我就会请那些做好了的同学上台介绍一下自己的经验,再让其他同学提出意见。让他们发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从而进行改进。这样既能体现他们组的价值,又让他们有事可做,教学效果会更好一些。

蚂蚁教案科学篇二

《蚂蚁》这一课主要是培养学生接近小动物蚂蚁的情感。充分发挥自己的感官来观察、研究记录、描述有关蚂蚁的内容。观察的方法、可以研究的内容以及注意事项在出去探究之前已经让学生明确了。可是,在外出探究的过程中,还是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有部分学生觉得蚂蚁很脏,不愿意用手去摸;有部分学生观察力不强,在观察的过程中很容易忽视细节。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因此要想学生在观看图片的情况下要想学生说出怎样的想法来是有一定难度的。我就设想这节课的任务就是激发学生观察蚂蚁的兴趣,让学生课后去观察,然后再去找蚂蚁,把交流的环节放到下一节课上来。于是我组织学生观看了《蚂蚁》的教学录像,学生对录象中的蚂蚁活动很感兴趣,纷纷提出一些问题:蚂蚁为什么要群居?蚂蚁怎么会有那么大力气?……有些问题我组织学生回答了,而有些我故意没有回答,而是想让学生课后通过自己的观察去找出答案来。我想这就是我要的效果。趁热打铁,我就要求学生课后去观察蚂蚁,并参照书本写成实验报告。这样的活动是很难组织的,因为学生的自觉性并不高,兴趣归兴趣,可让他动手去做(课上的实验也只是留于形式更何况课后的自主性探究活动了)就很难了。科学课中有些活动在课上是无法实现的,因此培养学生课后或课前同样自主的进行探究活动也是科学课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一点也是我在今后的工作中要考虑的一个问题。

蚂蚁教案科学篇三

设计理念: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是教科版小学科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沉和浮》的第一课,三年级的学生,对于“沉和浮”有着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学习基础,同时他们对于“沉和浮”也有着许多似懂非懂的问题。这一课的教学从学生观察小石头等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开始,引领学生观察物体在水中沉浮的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确定一个统一的观察标准,为后面对沉和浮的探究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观察更多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情况”。这一活动的设计并没有直接让学生将物体放到水中去观察,而是引导学生经历一个猜测及验证的过程,因为,学生只有在经验与事实产生矛盾的时候,才能引起他们的思考,从而发现并提出问题,此时适当的对学生再做以提示,引导学生建立比较的概念,从而轻松的解决本课的难点,同时也为今后此类实验的教学做好铺垫。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引导学生从观察身边的物体开始,研究观察关于物体在水中沉浮的现象。

2、使学生经历简单的推测、验证的活动过程,并能获得关于物体沉浮与物体大小、轻重关系的认识。

二、能力与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观察研究的结果进行简单的整理、分析的能力,激发学生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经过简单的推测、实验的活动过程,获取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物体大小、轻重关系的认识。

难点:引导学生推测、实验、观察、交流,获取物体在水中沉浮与物体大小、轻重关系的认识。

教学准备:

1、教师演示用的木块、石头、浮标。

2、小组观察研究用的泡沫、西红柿、橡皮、牙签、大头针、螺帽、蜡烛头。

3、小组观察或演示用的大小一样、重量不同的球形材料一组;轻重相同、大小不同的立方体材料一组。

教学过程:

一、我做过,我知道。

1、引言激趣。老师出示石头、木块、浮标。

2、直接进入课题,板书: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二、我猜猜,我试试。

1、请学生从桌内轻轻拿出材料袋,认识物体。

2、请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猜测物体的沉浮。

3、学生汇报猜测结果。师提出问题:根据什么来猜测的?

4、引导学生用实验来检验猜测的对错。在实验前提出要求:(1)大家要学会分工合作。(2)请将物体依次放入水中实验。(3)注意仔细观察。(4)将实验后的物体擦干放回材料盒中。

5、学生汇报。

6、老师小结:看来,猜测的不一定是正确的,必须通过亲身实验,才知道哪些物体在水中会沉,哪些会浮。

三、我来想,我来做。

1、老师提出疑问: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跟什么有关?

3、老师引导学生围绕这一问题在小组内展开讨论,并放手让他们自己想办法解决,老师巡视指导。

4、请学生来汇报想法、实验结果。在交流中获取答案。

5、小结并板书: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跟它的大小、轻重是有关系的。

四、我经过,我来说。

1、通过学习这一课,鼓励学生说说收获,谈谈感受。

2、老师做演示实验。

3、下课!

总结:

浮标运用明概念、判断有标准,利于后续活动。

在学生思维冲突、迷惑处引导,教学才会有效。

老师要给予重视,再加追问:与什么密度有关。

学生各组意见不一样,可喜?可忧?还是无措?

无疑到有疑,到新的疑,小疑则小进,再疑则再进,一节课如此者四,课始于疑,课终还有疑,学生质疑,教师激疑……疑是学习起步。

蚂蚁教案科学篇四

《蚂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让学生了解蚂蚁的身体特点。

2、通过学生对蚂蚁的观察,尝试让学生解决观察蚂蚁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引导和鼓励学生在课外进行一些观察研究小动物的活动,培养学生关注、亲近小动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观察蚂蚁方法的探究指导。

教学难点 观察蚂蚁方法的探究。

教 具:

放有蚂蚁的杯子、白纸、放大镜、昆虫观察盒、小木块、饮料瓶盖、泡沫块、纸条、画笔、水槽、烧杯等。

教学过程实录 一、揭示课题 1、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这里有一个谜语,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课件出示谜语:身体虽不大,力气可不小,有时搬粮食,有时挖地道,团结又互助,勇敢又勤劳。)

生:蚂蚁。

师:课前老师请同学们捕捉几只小蚂蚁,你们捉到了吗? 生:捉到了。

二、引导探究 师:你们是在哪找到蚂蚁的?(学生纷纷举手回答,老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表扬。)

是怎么去捕捉的? 生:墙角边,我是用馒头渣来引诱的。

生:草丛里,用吃饭时掉的肉沫来引诱的。

生:大路边,我是用糖块引诱的。

…… 师:看来同学捕捉蚂蚁的方法真不少,也捕捉了许多小蚂蚁。

2、交流对蚂蚁的观察情况 师:同学们,请你们回忆一下,你们在捉蚂蚁的时候发现了什么?把在课前观察蚂蚁的情况作一个简单的汇报好吗? 学生纷纷举手回答:

生1:蚂蚁虽小,可是总是在不停的爬。

生2:我看到了蚂蚁们来的来、去的去,好像总是很忙碌。

生3:我看到了蚂蚁发现大的食物搬不动时就会一群蚂蚁一起搬。

生4:蚂蚁特别喜欢吃甜的和香的东西。

生5:我看到了一只蚂蚁知道哪里有食物后,接着就带来了一大群的蚂蚁。

师:现在教师请你们用笔画一只小蚂蚁,行吗? 生:行。

师:好,我们请画得最快的几位同学把画的小蚂蚁贴到黑板上给大家展示。

(学生画蚂蚁,然后到黑板贴蚂蚁)

师:这几位同学画得都很好。下面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画一只小蚂蚁,看看要画好一只小蚂蚁必须要画出小蚂蚁的什么?捕捉来的小蚂蚁是不是与他们画得小蚂蚁一样有那么多的节?那么多的脚?(教师这一问,引起了学生的注意,思考我们捕捉来的小蚂蚁到底是怎样的?促使学生从内心出发迫不及待想去观察)

老师和同学们一起画出小蚂蚁,并让同学们再次拿起笔,把自己的小蚂蚁画得更好并小结。

师小结:

(1)、在蚂蚁出没的地方放置食物。

(2)、用毛笔将蚂蚁刷入瓶内。

(3)、用带有气孔的盖子盖好。

3、研讨观察小蚂蚁的方法 师:那么我们根据我们画得小蚂蚁,同时观察我们捕捉来的小蚂蚁看看他们长的什么样子? 学生观察小蚂蚁 师:哪位同学代表小组来说说。

生:小蚂蚁有很多脚。

师:那么小蚂蚁到底有多少脚呢? 生:老师,数来数去也数不清。

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生:蚂蚁很小,看不清楚。

生:蚂蚁还要爬来爬去,很难看清楚。

生:蚂蚁老是爬走,一不小心它就没影了。

(教师板书:太小、乱爬)

师:怎么办呢?各小组可以讨论一下。想出一种方法就写在预备的小黑板上,看看哪组写得方法最多,然后我们一起交流。

(问题不是老师给的,是学生自己在观察中生成的,新的问题促使学生去探究)

各同学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并写出讨论结果。

教师小节出4种较好的方法:

(1)放在浮在水面上的饮料瓶盖上,蚂蚁就不会乱爬。

(2)放在昆虫盒里观察。

(3)放在薄一点儿更透明的玻璃瓶里观察。

(4)用放大镜来观察。

师:再想一想还有没有其它的办法呢?请你们小组说说。

生:把小蚂蚁放在水中的泡沫上观察。

生:把放大镜直接盖住杯子来观察。

(教师充分放手,让学生尝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放开了学生的思维。从实际看,学生虽小,但其创造力和想象是很丰富的,不可限量的,这是教师意想不到的)

师:这个方法不错,老师这里就有这样的观察器具(出示)它叫昆虫观察盒,只要把小蚂蚁放在里面,便直接可以观察了。现在,我们每个小组选择一种观察方法。需要的器材请各组小组长选择领取,观看蚂蚁时教师强调:

(1)观察时一定要仔细、认真;

(2)注意观察方法(昆虫盒观察法)和观察顺序(从上往下观察)。

(3)主要观察蚂蚁的身体分几个部分?每个部分都长着什么?(4)观察要求:

观察结果要写在老师发给你们的记录卡上。

师:老师把观察要求说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师:请你再来说一遍观察方法和观察顺序。(再请另一名同学说说观察要求)。

(设计意图:老师和学生反复强调观察方法和观察要求是为了让学生养成正确的、良好的实验习惯。)

4、探究出小蚂蚁的身体特点。

师:今天老师把蚂蚁请到我们的课堂上来做客,请各位同学观察时不要伤害小蚂蚁!(设计意图:在探究过程中,引导学生爱护小动物,珍惜生命,与自然界中的小动物和睦相处。)

学生观察,教师巡视参与活动 师:谁能代表自己小组说说小蚂蚁的身体是怎样的? 生:蚂蚁身体分三节,而且有三对足,头上还有触角。

生:是四节。

生:(多数同学)三节。

师:其他组呢? 生:老师,蚂蚁有些还有翅膀。

生:对,是这样。

生:蚂蚁的3对足长在胸部。

5、教师小结 师:同学们很聪明,观察的也很仔细,蚂蚁的身体就分为三部分:分别是头、胸、腹。头上长有一对触角,胸上长有三对足。

师:再请同学们想一想,刚刚有同学说部分蚂蚁有翅膀,那么,翅膀是不是蚂蚁的身体特征呢?为什么有的蚂蚁有翅膀,有的却没有呢?全班注视)

生:蚂蚁老了,所以长翅膀。

生:长翅膀的蚂蚁只是蚂蚁很多种类中的一种。

…… 师:同学们,你们的想象力真丰富,这个问题请你们回家上网查一查,再到学校交流吧!(在观察结果的表达方式上,教师充分地尊重学生的意愿,真正地把课堂主动权交给学生,实现学习的多元化、自主化。)

三、课外延伸 师:刚才我们初步观察了蚂蚁,实际上蚂蚁还有许许多多值得我们研究的地方。如蚂蚁怎样吃东西?蚂蚁是怎样用触角传递信息的?冬天我们看不见蚂蚁,蚂蚁去哪了等,你们想不想再继续去研究? 生:想。

师:现在发给每小组一个课外调查表,请各组课下继续观察一下,看看蚂蚁还有哪些生活习性和有趣的事,下一节课我们举行一个“蚂蚁研究信息报告会”好不好? 生:好。

师: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学得《生物的家园》吗? 生:记的。

师:那么,观察完了小蚂蚁,我们应该为小蚂蚁做些什么呢? 生:送小蚂蚁回家。

师:噢,那小蚂蚁家在哪儿? 生:在大树下。

生:在墙角边?我经常看见小蚂蚁在墙边的缝隙中爬 出。

师:那我们一起送蚂蚁回家吧。

(设计意图:在探究过程中,引导学生关爱小动物,珍惜生命,与自然界中的小动物和睦相处。)

四、:板书设计:

头   有一对触角 蚂蚁的身体       胸   有三对足 腹 课后反思:小学科学课的特点就在于内容来自于学,培养学生的兴趣,从而去思考,去探索。这本节课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为主,让学生在探中发现、探中感悟、探中创新,较好地实现了小学科学课程的培养目标。

本课的重点是通过学生实验,能描述蚂蚁的外形特征。所以在安排课程过程中,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安排了大量的活动和实验,学生从中获益。

先是描述蚂蚁的外形特征。首先谈到的是如何捉蚂蚁,学生碰到这么小的动物,自然有自己的好的方法,教师在课堂上鼓励孩子想其他捉蚂蚁的方法,也是运用发散性思维启发孩子。其次是观察并描述蚂蚁的外形特征。只有在充分的观察基础上,才能进行描述。蚂蚁的体型很小,教师让学生先用眼睛观察,然后再用放大镜观察,这样有助于学生进行比较,从用放大镜的观察过程中,体会到之间的差别,并从中获得乐趣,学习做简单的记录,学习描述观察的结果。同时,鼓励学生利用仪器进行测量比较,有助于学生养成科学的态度。

其次是学生在画蚂蚁后,教师提出:我们捕捉来的小蚂蚁是不是与他们画得小蚂蚁一样有那么多的节?那么多的脚?引起了学生的深入思考:小蚂蚁到底是怎样的?这促使每个学生从内心出发迫不及待想去观察小蚂蚁,教师安排了学生第一次对蚂蚁的观察。结果同学们不但没能观察清楚蚂蚁,而且把蚂蚁给放跑了。观察中生成了新的问题,在任务的驱动下,促使学生找出问题的原因,设想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各组在教师提供自助餐式观察材料中选择器材,进行第二次观察尝试,学生在不断改进观察方法中也完成了对小蚂蚁身体特点的观察。学生在问题的激励下,产生强烈的探究欲,从而提高了学习效果。

总的来说,这节课取得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学生通过实验,在探究的过程中学到了有关蚂蚁的有关知识。特别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学生发言踊跃,课堂气氛活跃,说明学生对探究这一教学方式是认可的,应当成为今后教学的主导方向。当然,还有一些不足之处,还要进行改进和提高,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蚂蚁教学反思

《蚂蚁》教学反思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

蚂蚁做操教学反思

《蚂蚁和蝈蝈》教学设计

蚂蚁教案科学篇五

每一个生活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时代的人,从小就明显地感受到了科学技术所带来的种种影响。因此,从小就务必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透过科学教育使学生逐步领会科学的本质,乐于探究,热爱科学,并树立社会职责感;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自身学习、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这一时期是培养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精神的重要时期。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素养的构成是长期的,早期的科学教育将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构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承担科学启蒙任务的这门课程,将细心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引领他们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帮忙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使他们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乐于与人合作,与环境和谐相处,为后继的科学学习、为其他学科的学习、为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打下基础。学习这门课程,有利于小学生构成科学的认知方式和科学的自然观,并将丰富他们的童年生活,发展他们的个性,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现将自己在教学中的一点反思谈一下。

一、鼓励学生敢问。

我认为教师首先应从教育观念上更新,采取更适合学生发挥主体性的教学模式,虽然《科学》这门课对于学生来说有的资料学生易懂也爱学,可有的离他们很远他们不懂就不爱学.这就要我们为学生营造一种和谐的宽松气氛,让学生敢想敢问敢于表达的真情实感。使学生感到教师与学生平等相处,一齐探索,研究。若学生提出的问题与教学资料相差甚远或问题提不到要害处,教师要先给予用心鼓励,赞扬他敢于提问的勇气,而后再给予点拨和启发,让他们带着成就感体面地坐下。

其次,要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解放思想,放下包袱,鼓励学生敢问,爱问。教师要使学生认识到学会质疑的重要性。我们能够透过爱迪生“我能孵出小鸡来吗”、牛顿“苹果为什么往地上掉”等具体事例,教育学生学习科学家善于思索探究的思维品质,使学生懂得“疑而能问,已知知识大半”、“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的道理。还要告诉学生,课堂提问不是老师的专利或某些学生的专利,每个人都能够提问,也只有在大家互相质疑的过程中,自己的思维才能得到发展。

二、引导学生会问。

学生不会提问,是因为他们不知从哪入手,不知提什么样的问题。起始阶段,教师应注意透过示范提问,向学生展示发现问题的思维过程,使学生受到启迪,有法可循。当然,在示范提问的基础上,教师还应注意启发引导,让学生尝试提问,由易到难逐步上升。

1、从课题上质疑

教材中许多课文的课题都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引导学生针对课题提出问题,既有利于探究和理解,又能培养学生的质疑潜力。如我在教学《我的大树》这课时,经课前准备,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针对校园内几棵大树设计了一个观察活动的体验学习过程。学生站在大树前,我看到了什么?学生以树基观察到树冠,交流信息从几条到几十条。以不同的部位,不同的季节大树的生长状态都是不同的,新叶为什么是带有黄色(新绿)树木有没有生长的敌人?树枝为什么越长越粗?有学生提及树也有呼吸,树是从哪里吸收水份的?吸到的水分又到哪里去了?……观察使学生获得了联想又产生了疑问,其实正是疑问使学生获得了知识。直观大树,学生有了树干围圆的长度概念,继而产生了对直径的要求。大概是让学生的实际观察升华为理性的知识。树叶不同颜色、形状大小富有吸引力,学生比较全面明白一张完整的树叶构成是由几个部分组成。并在课外观察小卡片上记录,起到拓展知识的目的。

学生带着问题产生好奇,走进文本。

2、从课题的重点,难点处质疑

对课题重点、难点的质疑,既有利于学生深入探究本课主题,同时,也有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围绕这一课题进行教学。

3、从矛盾之处质疑

有些课文中有看似矛盾之处,那正是编者匠心独具所在。从而悟出道理,提高认识。

4、探究小组之间的合作是否有效

有关小组活动的设计,在分工明确、目的确定的基础上,首先思考学生思维的深度,再思考活动的频率,绝不能高形式而丢掉本质内涵。

古人曾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变首先就是反思,只有在不断反思过程中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作为科学老师,应时刻把自己放在学生的角度,从全新的视觉来看待每一节课,才能给学生带给一个好的体验,探究的过程,从而到达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