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计划>2023年比尾巴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模板7篇)

2023年比尾巴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模板7篇)

时间:2023-10-13 12:37:04 作者:薇儿 2023年比尾巴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模板7篇)

诚信是人与人之间建立信任的基础,只有诚实守信的人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如何在人际交往中保持诚信,应该真诚待人、信守承诺、讲究信誉。接下来是一些相关研究和学术论文,为我们深入了解诚信提供了理论支持。

比尾巴教学设计学情分析篇一

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理解,懂得像狼一样的坏人,他们的本性是不会改变的,要善于识破坏人的花言巧语,不受其蒙骗。

2、学会本课生字词。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分析狼的表现的变化,认识狼狡猾、凶恶的本性。

2、理解老山羊几次说话的意思,弄清老山羊是怎样逐步识破狼的本来面目的。

教学难点

1、分析狼的表现的变化,认识狼狡猾、凶恶的本性。

2、理解老山羊几次说话的意思,弄清老山羊是怎样逐步识破狼的本来面目的。

教学时间两课时

课前准备课文录音带、课文挂图、分角色朗读的头饰。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指导学生学习课文的生字新词。

2、初步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学会生字新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狼是怎样的动物?请你谈谈自己的认识。

今天我们来学习严文井爷爷的寓言故事。(板书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指导学生自学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

2、检查学生生字新词的自学情况。

读一读,读准字音,记住字形。汇报不理解的词语,讨论解决。

3、检查课文的朗读情况

指名分小节朗读,要求:读准字音,特别是新学的生字和多音字的音。

4、理清文章的脉络

边读边想,课文写了狼和山羊的哪几次对话?并动笔画出具体的段落。

全班交流反馈。

5、组内讨论,发表见解

你觉得这篇课文中写的狼是一只怎样的狼?你又觉得这里的羊是一只怎样的羊?

三、学习小结

通过初步阅读课文,同学们对这个故事中写的狼是一只怎样的狼,羊是一只怎样的羊,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你们是怎样看出来的?你们的看法对吗?我们下节课再深入地学习,加深对狼和羊的认识。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理解,懂得像狼一样的坏人,他们的本性是不会改变的,要善于识破坏人的花言巧语,不受其蒙骗。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分析狼的表现的变化,认识狼狡猾、凶恶的本性。

2、理解老山羊几次说话的意思,弄清老山羊是怎样逐步识破狼的本来面目的。

教学难点

1、分析狼的表现的变化,认识狼狡猾、凶恶的本性。

2、理解老山羊几次说话的意思,弄清老山羊是怎样逐步识破狼的本来面目的。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这节课文我们继续学习14课文《会摇尾巴的狼》。请大家打开书回顾一下: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这个故事借助狼和第、老山羊的几次对话来写的。

二、深入讨论,分析形象

(一)理解第一次对话内容。

1、比较句子,说说有什么不同

狼掉进陷阱里,爬不上来。

狼掉进陷阱里,怎么爬也爬不上来。

第二个句子加上“怎么爬也”,表示爬了好多次都不成,没有办法爬上来。

2、结合上下文,读下面的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老山羊从这里路过,狼连忙招呼说:“好朋友!为了我们的友情,帮帮忙吧!”(狼为什么连忙打招呼?狼是老山羊的好朋友吗?它为什么这样说?)

3、老山羊听了狼的话,怎么想的.?怎么说的?(不知怎么回事,问。)

(三)提问:狼几次说自己是狗,都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狼三次说到自己是狗。)指名朗读有关句子。

1、我是又忠诚又驯良的狗啊!

2、我是狼狗,所以有点像狼。我的性情温和,跟羊特别亲。

3、我的的确确是狗。不信,你看我还会摇尾巴。

分别说说狼每次都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

第一次,狼见老山羊很厚道,听到招呼就停下来,便趁他不了解情况时说自己是“又忠诚又驯良的狗”。

提问:这一次狼共说了几句话?为什么这么说?

这次共说4句话,狼装出一副又老实又可怜的模样。

第一句:先用一个反问句,说明他和羊早就认识,显得彼此很亲热。

第二句:再用一个感叹句,表明自己是狗,是羊的好朋友。

忠诚为主人尽心尽力。驯良――和顺、善良,听从主人使唤。

第三句:用救小鸡的慌言标榜自己的勇敢、善良,以骗取老山羊的同情。

毫不犹豫――犹豫,拿不定主意。毫,一点儿。毫不犹豫是一点也不迟疑的意思。课文里狼说自己在救鸡时丝毫没有迟疑,主意一下子就拿定了。

第四句:恳求老山羊对他发发善心。

善良――心地好,纯洁正直。

提问:通过这几句话,你看出了什么?先指名朗读,后回答。

可以看出狼的伪善和狡猾。

提问:老山羊听后,为什么说:“你不像狗倒很像狼!”

老山羊看到了狼眼的凶光。

怎么知道的?

1、老山羊说之前“看了狼几眼。”

2、老山羊说后,狼连忙半闭上眼睛。

第二次,狼听老山羊说自己“很像狼”,忙“半闭着眼睛”以掩饰狼眼的凶光。还用“狼狗”来辩解,接着又是讨好,又是发誓。

课文中用“……”表示什么?表示狼还想说下去,只是被老山羊打断了。

老山羊为什么打断狼的话?

老山羊看出狼的狡猾,不像狗那样老老实实。指出狼是在用“花言巧语”骗人。

第三次,是狼见老山羊识破了他的花言巧语,想用摇尾巴来证实自己的的确确是狗。

的的确确――完全确实,课文中

比尾巴教学设计学情分析篇二

1、学会6个生字,“尾、巴、比、好、把、伞”。认识3个偏旁“女”“人”,认识8个生字“尾、短、像、猴、兔、松、鸭、鼠、孔、雀”。

2、能正确流利地读短文,学习朗读问话的句子,会背诵课文。

3、认识图上的动物,了解它们尾巴的特点。

重点:学习句子词语

难点:观察插图再读课文,培养学生读书、说话能力。

投影仪、挂图、小黑板

(随着学生的讲述,师在黑板上出现对应的动物图。)

过渡:它们都跟谁比,比的结果怎样,你们想知道吗?(想)那我们就到课文找答案吧!

1、借助拼音,自由轻声读课文,看清音节,读准字音。

2、再读课文;对照生字表;找到生字多读几遍,记住字音;

3、检查自读情况。

(2)抽读生字卡片。(读准字音,包括第三声。)

(3)个别读课文。(谁愿意读,就请谁来读,可多读几个。)

(4)齐读课文。

1、认识小节。

2、学习第一、二两节。

(1)自由读一、二两节课文,数一数这两节课文共有几句话?这几句话之间有什么联系?(共有六句话,前三句是问话,后三句是回答。)

(2)再读一读这两节课文,说一说你都读懂了什么?(猴子的尾巴长,兔子的尾短,松鼠的尾母像—把伞。)

(3)结合看图,比较“长”和“短”。

a.比较猴子、兔子的尾巴。

b.比较猴子、松鼠的尾巴。

c.小结。

通过比较,告诉学生“长”和“短”是一对反义词是通过相互比较而得出来的。

(4)指导朗读第一、二节句子。(重点指导读问句)

(5)指导学生用一问一答的方式读一七二两节韵内容。

3、学习第三、四两节。

(1)说明:这两节与前面两节形式相同,可:以按照前面的学习方法。

(2)自由读课文,想一想从中你读懂了什么?

(3)结合看图,比较一下它们的尾巴,加深对“弯”“扁”“好看”等词理解。

(4)指导读三、四两节。

(5)指导学生用一问一答的形式读三、四节的内容。

1、用男女生对话的形式朗读全文。

2、根据板书和插图作提示,指导学生背诵课文。

你还认识哪些动物的尾巴?它们的尾巴是什么样子的?

1、朗读课文。

2、背诵课文。

3、抽读生字卡片。(读完即把卡片贴在黑板上)。

1、学习新的偏旁:女、人。

2、自学生字的字形。

(1)看看哪些字好记?哪些字不好记?

(2)想一想你是怎么记的?

3、检查自学情况。

本课可采用的记忆方法有;

(1)形象记忆法。如:“伞”像撑开的一把伞。

(2)笔画记忆法。如:“长”、“比”、“巴”。

(3)部件记忆法。如:“好”“女+子=好”“把”=“+巴”

4、生字口头组词

比:比较相比比赛比美比一比

巴:尾巴巴住

长:长江长河长征长跑

好:好事好人好坏好处

把:一把把握

伞:雨伞花伞太阳伞降落伞

1、观察每个笔画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2、指导学生抓关键笔画在田字格里定位。

注意“比”、“长”、“伞”的笔顺规则。

3、练习写字。

比尾巴教学设计学情分析篇三

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理解,懂得像狼一样的坏人,他们的本性是不会改变的,要善于识破坏人的花言巧语,不受其蒙骗。

・・2、学会本课生字词。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分析狼的表现的变化,认识狼狡猾、凶恶的本性。

・・2、理解老山羊几次说话的意思,弄清老山羊是怎样逐步识破狼的本来面目的。

・・教学难点

・・1、分析狼的表现的变化,认识狼狡猾、凶恶的本性。

・・2、理解老山羊几次说话的意思,弄清老山羊是怎样逐步识破狼的'本来面目的。

・・教学时间两课时

・・课前准备课文录音带、课文挂图、分角色朗读的头饰。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指导学生学习课文的生字新词。

・・2、初步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学会生字新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狼是怎样的动物?请你谈谈自己的认识。

・・今天我们来学习严文井爷爷的寓言故事。(板书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n

比尾巴教学设计学情分析篇四

教材分析:

《会摇尾巴的狼》是第五册一篇传统教材。这则寓言讲是是一只掉在陷阱里的狼用欺骗和威胁的手段让老山羊救它。老山羊从它的花言巧语和硬尾巴上认出它是一只凶恶狡猾的狼。文章内容比较简单,情节也不复杂,作者以对话的形式展开故事情节。通过五次对话给予两个截然不同的角色以不同的语言基调。狼的语言是装空作势,甜言蜜语;老山羊的语言却是深思熟虑,冷静细心。这样把两个不同的角色的形象刻画的淋漓尽致。

教学目的:

教养:1学习本课的15个生字,认识4个字。掌握本课生字构成的词。

2理解课文内容,从狼和老山羊的对话中,了解狼的态度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3分角色有感情朗读课文,初步体会说话语气不同,表达的语气也不同。

教育:懂得像狼一样的人,他们的本性是不会改变的,要善于识破坏人的花言巧语,不受蒙骗。

发展:1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2培养学生分辨是非与善恶的意识。

3在朗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感。

4培养学生在朗读中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能力。

重点:通过朗读老山羊的五次对话,从狼态度的变化中,认识狼狡猾凶恶的本性。

难点:通过课文的内容,体会寓言所蕴含的道理。

课前准备:1收集有关狼的故事。

2分角色朗读的头饰。

3多媒体教学软件。

课时:两课时

各课时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1学习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理解大意。

第二课时:1知道狼的态度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2了解课文内容,理解寓意。

3分角色有感情朗读。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整体感知

2梳理问题,明确目标

(出示软件)1狼为什么要摇尾巴?

2狼的态度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3狼为什么没有得到老山羊的帮助?

4为了得到老山羊的帮助,狼还有更好的方法吗?

5老山羊走了,狼的结果是怎样的?

这节课我们一起带着这写些问题学习课文。

二、精读课文,自渎自悟

1自渎课文,思考:狼为什么要摇尾巴?注意把课文的句子读流利。

(出示句子)狼掉进陷阱里,爬不上来。

狼掉进陷阱里,怎么也爬不上来。

自己练习用不同的语气读这两个句子。个别读,齐读,读出自己的感受。

2狼掉进陷阱里,这时老山羊路过,他们一共有几次对话?默读课文,并用“~~~”画出狼对老山羊的话。

3四人小组分角色读这五次对话,讨论:狼的态度有什么变化,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

4汇报,点拨。

每次对话同桌同学分角色读,个别读,小组读,男女生读。

(出示句子)你会摇尾巴,也还是凶恶的狼。

你再会摇尾巴,也还是凶恶的狼。

自渎,个别读,说见解。

5狼为什么没有得到老山羊的帮助?四人小组讨论。

6为了得到狼的帮助,狼还有比摇尾巴更好的办法吗?

7老山羊走了,狼的结果是怎样的?

8自由组合,配上动作分角色朗读五次对话。

9戴头饰表演。

三、拓展,揭示寓意

1课外书上有不少关于狼的故事,说说课外书上的狼是怎样的?

2生活上有不少像狼一样的人,假如你遇见了,你会怎样做?

3小结:坏人再狡猾,再伪装,也掩盖不了他的本性,只要我们善于观察思考,就能识破它,不上当受骗。

四、布置作业

回家以后,和家长合作把课文内容演一演。

板书设计:13会摇尾巴的狼

狼羊

招呼(请求)问(怀疑)

装狗(欺骗)看(观察)

舔毛(讨好)说(判断)

摇尾(伪装)明白(识破)

露相(威胁)走(轻蔑)

凶恶狡猾善于观察思考

比尾巴教学设计学情分析篇五

教学目标:

1、懂得像狼一样的坏人的本性是不会改变的。要学习老山羊善于思考,善于识破他们的花言巧语,不受其欺骗。

2、继续学习结合上下文读懂句子,理解课文。

3、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分析狼的表现的变化,认识狼狡猾、凶恶的本性;理解老山羊是怎样逐步识破狼的本来面目的。

教具准备:

录象、教学软件、幻灯片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一、复习:

二、引入新课,揭示教学目标:

这究竟是一条怎样的狼?老山羊又是怎样一次一次识破它装狗呢?(边说边板书:狼老山羊)这节课我们要边读边想,边读边体会,在朗读中来进一步理解课文。(翻开课文)

三、看录象,思考:狼说了几次自己是狗?都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

1、狼三次装狗,都是在老山羊没有完全识破老山羊的情况下说的。那他是怎样说的呢?找出有关词语。

板书:又老实又可怜

半闭眼睛

着急连忙

2、谁来读读狼三次装狗的话?请三个同学试试。同

学们仔细听,然后评议,谁读得好,好在哪里?

3、师随机出示学生读的句子。(幻灯出示)

(1)狼装出一副又老实又可怜的模样,说:“我,你不认识了吗?……..”

a、理解“我,你不认识了吗?”这个反问句,意思是说他和老山羊很熟,很亲热。

b、“忠诚、驯良、毫不犹豫”理解。(找近义词)

c、比较句子:

可怜我这善良的狗吧。

可怜可怜我这善良的狗吧。

(了解叠词的妙用)

d、指导朗读。

e、引入:狼第一次装狗,有没有骗到老山羊?从哪句话可以看出来?(指名读老山羊的话)(指导读出奇怪、疑问的语气)老山羊的语气充满怀疑。(板书:怀疑)这时,狼又说了什么呢?(出示句子)

(2)狼连忙半闭着眼睛说:“我是狼狗,所以有点像狼。我的性情很温和,……..”

a、你是用什么语气去读?为什么?(引导得出甜蜜的、讨好的语气)

b、指导朗读。

c、狼说的这些好话老山羊喜欢听吗?你从哪个词语

看出来?理解“花言巧语”。这时老山羊对这只狼已经有所发觉了(板书:发觉)狼的花言巧语没说完,就被老山羊打断了,这时,狼又怎样说?(出示句子)(3)狼着急了,赶忙说:“请您相信,我的的确确是狗。不信,你看我还会摇尾巴”

a、理解“的的确确”--确实,一点也不假。

b、指导朗读:狼着急的语气。

4、狼摇起尾巴来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只会摇尾巴的狼吧。(出示软件)(动画)

a、问:狼的尾巴摇得怎样?从哪儿看出来?(扑扑扑、尘土扫起来)老山羊看了这条硬尾巴,心里完全明白了,(板书:明白)他明白了什么?(四人讨论)

b、指名读老山羊的话,(幻灯出示):

比较句子:你会摇尾巴,也还是凶恶的狼。

你再会摇尾巴,也还是凶恶的狼。

(“再”字进一步强调不管狼摇的尾巴多像狗,它的凶恶本性是不会改变的,老山羊的语气非常肯定,果断)

指导朗读。

5、小结:老山羊已经完全识破了狼的真面目,这只狡猾的狼首先编造谎言,欺骗老山羊;接着又花言巧语讨好他,甚至想学狼来摇尾巴,可正是他那条硬尾巴使老山羊完全明白了,眼前的就是一条凶恶的狼!此时,狼的真正面目终于露出来了,请看这段话:(幻灯出示)

狼终于露出了凶相,咧开嘴,龇着牙,对老山羊恶狠狠地叫嚷:“你这该死的老东西!不快点过来,我就吃掉你!

a、指名表演读,比赛读,指导学生带着表情去读

6、狼的凶相有没有吓倒老山羊?他是怎样做的?(指名读老山羊的话,读出厌恶、轻蔑的语气)理解“轻蔑”7、引导:学到这儿,我们对既狡猾又凶狠的狼有了深刻的认识,那么,你们认为老山羊又是怎样的一只老山羊呢?请大家自由读读课文,从文中找出有关句子证明你的观点。

8、自由读文,找句子。

四、分角色朗读,感情朗读。

五、学完课文,你有什么收获?(四人讨论)

指导说话:学完课文后,我懂得了---

学了这篇课文,我明白了--

六、总结全文

课文结尾是老山羊轻蔑地走开了,他走去哪儿呢?狼的最后结局又是怎样呢?下节课我请大家来续编故事,看谁最有创新意识。

[会摇尾巴的狼(第二课时)(网友来稿)教案教学设计]

比尾巴教学设计学情分析篇六

教学目标:

初读课文,认识生字新词,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提出质疑。

齐读课题,通过读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狼会摇尾巴吗?为什么要摇尾巴?狼在什么情况下摇尾巴?狼摇尾巴的目的是什么?)

二、教师范读课文。

三、学生按要求自学生字词。

2、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并纠正读音。

“陷”:应读“xi4n”,不要读成“xu4n”

“模样”的“模”应读“m*”,不要读成“m$”。

“驯”:应读“x)n”,不要读成“x*n”。

“露出”的“露”应读“l)”,不要读成“l^u”。

“收拾”的“拾”在文中读“shi”。

3、识记字形。

“狡”:左右结构,右边的第四笔是“点”,不要写成“捺”。

“劲”:左右结构,左边第二笔是“点”,不要写成“捺”。第五笔是“提”,不要写成“横”。

“凶”:第二笔是“点”,不要写成“捺”。

“善”:上中下结构,上边是“羊”,中间是“”,下面是“口”。

“猾”:左右结构,左边是“犭”旁,右边是“骨”字,上半部第三笔是“横折”。

“狠”:最后一笔是“捺”不要写成“点”。

4、教学中可采取区别形近、同音字的方法巩固练习。

特性()骗()

待()姓()偏()

狡()猾()狠()

郊()滑()很()

四、理解词语

1、查字或词典,结合课文内容理解词语。

狡猾:“狡”是狡猾,诡诈的意思。“狡猾”在课文中形容不老实,诡计多端、不可信任。

轻蔑:“蔑”在这里是小的意思,“轻蔑”在文中指老山羊识破了狼的诡计,轻视,瞧不起它。

的的确确:的确,完全确实的意思。在本课指狼着急了,赶忙说自己是真正的狗,没有一点假。

花言巧语:虚假、动听、用于骗人的话。

毫不犹豫:毫,一点儿。犹豫,拿不定主意。“毫不犹豫”是一点儿也不迟疑的意思。本文是指狼说自己在救小鸡时,丝毫没有迟缓,一下子就拿定了主意。

2、比较词义,理解词语。

“善良”与“驯良”都含有好、善良的意思。不同点:“善良”是形容心地好、纯洁正直的意思,“驯良”还带有非常听从主人使唤的意思。

3、注意多义词的用法。

“收拾”是多义词,常指整理、收藏的意思。在“猎人会来收拾你的。”一句中,“收拾”带有惩罚的意思,指猎人会来把狼杀掉。

五、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这是一则寓言故事,文中主要讲的是一只掉进陷阱里的狼,用欺骗和威胁的手段让老山羊救它。老山羊从它的花言巧语和硬尾巴上认出它是一只凶恶的狼,没有受它的骗。

六、作业

1、写生字新词。

2、读三遍课文。

比尾巴教学设计学情分析篇七

1、深入理解课文,让学生对狼的形象展开自由、深入的说析。从而体会狼的狡猾、羊的警惕。

2、以自学为主的方式,学会剩余的生字。

3、理解不同的语言,了解不同角色的动机与内心活动。

4、理解寓意,懂得不管坏人多么狡猾,多么善于伪装,只要人们善于观察、分析,就能看透其本质。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二、深入讨论,分析形象

以小组汇报的形式,一组为中心发言,其他各组为补充发言,教师做最后评价。

1、讨论第一次对话。

(1)一小组分角色读,阐述自己对狼这一形象的分析。

(2)其他小组补充说明。

狼说自己是忠诚驯良的狗也表现了狼是多么的狡猾。

(3)教师补充。

狼在什么情况下说自己是狗的,怎么说的?要求:先读有关句子,抓重点词理解、说明,完成表格。

次数在什么情况下说的?怎样说的?

(狼见老山羊很厚道,听到招呼就停下来。老山羊问他是谁?为什么跑进陷阱里去了,狼趁羊不了解情况时装出一副老实可怜的模样,说自己是忠诚驯良的狗。)

(狼共说四句话,先用一个反问句,说明它和羊早就认识,显得彼此很亲热。再用一个感叹句表明自己是狗,是羊的好朋友。第三句用救小鸡的谎言标榜自己的勇敢、善良以以骗取老山羊的同情。毫不犹豫更显得自己的勇敢。第四句是恳求老山羊对他发发善心。)

指导学和读好狼这四句话语气的变化。

(原句好。有了怎么爬也再现狼掉进陷阱后走投无路的绝境。)

既然这国个字这么重要,我们应该怎么读呢?

2、讨论第二次对话。

(1)一小组分角色读,阐述自己对狼这一形象的分析。

(2)其他小组补充说明。

(3)教师补充。

半闭着眼睛以掩饰狼眼的凶光。

我是狼狗用狼狗狡辩。

跟羊特别亲照应前面的好朋友,都是为了讨好。

狼生怕老山羊发现自己,才接二连三地辩解、讨好、发誓,以求得老山羊的理解、相信、喜欢。请同学们想象一下,此刻老山羊与狼的心理活动。

(4)练习分角色读4、5自然段。

(5)填狼说自己是狗的表格。

3、讨论第三次对话。

(1)一小组分角色读,阐诉自己对狼、老山羊形象的分析。

(2)其他小说补充说明。

(3)教师补充。

狼在什么样的情况下第三次说自己是狗?怎样说的?(完成表格)

(第三次是狼见老山羊识破了他的花言巧语,但不甘心失败,使出最后一个骗术摇尾巴,希望得到一线生机。)

可让学生质疑:为什么狼要用摇尾巴来证明自己的的确确是狗?

(因为会不会摇尾巴是狗和狼的一个显著区别。狗尾灵活,可上竖下垂,摇起来轻松,而狼尾硬,难摇动。)

文中使劲、扑扑扑逼真地表现出狼尾的特点和它着急的心态。

(4)练习读第68自然段。

以能读出狼的焦急、伪装的真诚,读出老山羊的勇敢、机智、警觉的同学,给予表扬。

4、讨论第四次对话。

(1)一小组分角色读,阐述对狼、羊形象的分析。

(2)其它小组补充说明。

(3)教师补充,指导朗读。

(羊心里完全明白了。是说羊清楚地了解陷阱里的狼了,完全识破了狼的真面目。狼前面说的全是假说,只是想哄骗别人搭救他出来罢了。他再会摇尾巴也还是凶恶的狼,仍是改变不了吃人的本性。所以对这种坏东西不能相信,更不能同情。)

齐读羊的这段话。读了羊毫不留情地揭露对狼切齿痛恨的感情。

最后狼和老山羊都怎么了呢?

5、讨论第五次对话。

(1)一小组分角色读,阐述对狼、羊形象的分析。

(2)其他小组补充说明。

(3)朗读比赛,教师适机补充、指导。

三、谈收获

1、生字、词语方面的收获。

(教师可示范讲解学生认为难写的生字。)

2、朗读课文方面的收获。

3、学习了这则寓言,对我们今后的学习、生活有什么帮助?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情况,把寓意补充完整:不管坏人多么狡猾,多么善于伪装,只要人们善于观察、分析,就能看透本质。

四、课堂练习

1、听写本课的生字词。

2、填空。

(1)它不是忠诚又驯良的狗,而是又()又()的狼。

(2)你()摇尾巴,()凶恶的狼。

3、根据课文的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说说陷阱里的恶狼将会有怎样的结果。

板书

14会摇尾巴的狼

羊狼

问你是谁?装可怜忠诚驯良

看很像狼。半闭眼温和狼狗

说别骗人摇尾巴的确是狗

全明白还是狼露凶相我吃掉你

(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善于伪装,狡猾凶恶)

资料

严文井:当代著名儿童文学家,文艺理论家。他尤其擅长童话写作。他的作品如《蚯蚓和蜜蜂的故事》《唐小西在下次开船港》《小溪流的歌》为广大少年儿童所喜爱。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