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总结>2023年北师大二年级数学教学反思(通用5篇)

2023年北师大二年级数学教学反思(通用5篇)

时间:2023-09-22 22:28:08 作者:文锋 2023年北师大二年级数学教学反思(通用5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教学反思篇一

1. 经历在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应用意识。

2.在原有基础上独立编制8,9的乘法口诀,探索规律记忆8,9的乘法口诀。

3.培养观察、迁移、类推等能力和探索、创新意识。

〖教材分析〗

本节知识是在已经掌握2~7乘法口诀的基础上来学习的。学生已经有了编制口诀的基础,教材在口诀的引入和解决问题时,设计了一些现实情境。教学时,要启发学生从具体情境中捕捉有用的信息,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尝试解决。教材在编制口诀的设计上,逐步扩大了学生的探索空间。从师生共同编制逐步过渡到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在编制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与概括能力。在记忆口诀时,要启发学生找联系、找规律来记忆乘法口诀,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发现和寻找记忆口诀的途径。教学时设计多种有趣的练习形式,为学生创造各种运用口诀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我校所在地比较偏僻,学生较少,流动人口多。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学习方式、方法各不相同,学习基础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我校实验教师都是在学情调查的基础上,尊重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以学定教。

〖课堂实录〗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我们学校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们跟老师一起去采购体育用品,咱们也一起去看看吧!

(课件出示情境图。)

师:从图画中你都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1:体育商店的体育用品真丰富。

生2:我知道买一个足球需要8元,买一个篮球需要9元。

生3:学校想买8个足球,9个篮球。

师:你们观察得真仔细,发现了这么多信息,那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1:1个足球8元,买9个足球一共要花多少钱?

生2:1个篮球9元,买9个篮球一共要花多少钱?

生3:买9个足球和9个篮球一共要花多少钱?

(二)小组合作,探索新知

1. 解决问题一。

师:那我们先来研究“买9个足球一共要花多少钱”,你能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吗?

生1:我能列一个乘法算式8×9。

生2:还可列式9×8。(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师:同学们的算式都对,那你知道得多少吗?你有办法来解决吗?

(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师:哪个小组愿意来交流一下你是怎么计算买足球的钱数的?

小组1:1个8是8,2个8是16…

小组2:我是用加法,1个球是8,2个球是8+8=16,3个球再加上8是24…

小组3:我们小组是用填表格的方法来计算的。

个数123456789足球的钱数81624324048566472

师:你能根据刚才的计算独立编出8的乘法口诀吗?试试看。

(学生独立编口诀。)

师:大家一起来交流一下所编的8的乘法口诀。(学生交流,师板书。)

师生一起把黑板上的乘法算式填上得数,8×9=72(元)。

2.解决问题二。

师:下面请同学们独立来解决“买9个篮球一共要花多少钱”。

师:谁愿意来交流一下你是怎么计算买篮球的钱数的?

生1:1个9是9,2个9是18…

生2:我是通过摆小圆片发现的。

1个9比10少1是9,

2个9比20少2是18,

3个9比30少3是27…

师:你们的方法可真多,现在咱们就根据刚才的计算来整理一下吧。

个数123456789篮球的钱数 口诀

(三)深入探究,寻找规律

师:同学们真棒!现在请你们观察8,9的乘法口诀,你们发现了什么?请在

小组内讨论一下。(师巡视、指导。)

师:刚才同学们讨论很热烈,下面,哪个小组先来汇报一下你们小组发现的规律?

生1:我们小组发现,8的相邻两句口诀之间相差8,9的相邻两句口诀之间相差9。

师:对,这是所有乘法口诀都存在的规律,谁还发现了其他的规律?

师:你们真善于观察,发现了这样的规律,哪个小组还有别的发现?

生3:我们小组也发现了9的口诀的得数,个位上的数字与十位上的数字的和都是9。

师:你们真了不起,也发现了9的口诀的一种特殊规律。哪个小组还有不同的发现?

生5:我们组还发现二九的结果和九九的结果是反着的。三九的结果和八九的结果是反着的。四九的结果和七九的结果是反着的。五九的结果和六九的结果是反着的。

师:对,我们可以说这几组口诀的结果十位和个位上的数字交换了位置。

(师演示一九得九、二九十八、三九二十七,你能接着做下去吗?)

(四)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1. 学校要把买来的球进行编号,你能接着把号贴上吗?

足球 8,16,24,( )( )( )( )( )( )

篮球 9,18,27,( )( )( )( )( )( )

2.连一连。

4×8 54  7×9-9

3. 1个毽子5元,1个皮球8元,1个羽毛球3元,1个网球9元。

(1)6个皮球多少元?

(2)9个网球多少元?

(3)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4.“九九歌”。

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河边看柳,

七九花开,八九雁来,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一个九是9天,请你算一算“九九加一九”共是多少天。

(五)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生交流。)

〖教学反思〗

听着同学们用充满稚气的语言描绘他们的发现,谁能说我们的孩子没有创新意识,没有创新精神?我们要为孩子们创造一种愉悦的学习环境,营造一种轻松的学习氛围,与学生建立起融洽的“教”与“学”的关系,让学生在教师“民主”意识的感召下,个性得以自由、充分地发展,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新精神,使学生敢想、爱想,敢做、爱做,敢说、爱说,获取更多的知识,提高各方面的能力,成长为拥有健康人格、渊博知识、卓越才能的新世纪的新型人才。

〖案例点评〗

本节课在设计上本着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教师创设一个问题情境,再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情境中的问题,进而分析、解决。在活动中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思考空间,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允许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整个学习过程轻松、自由,学生在探索与解决问题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点评人:王玉珠(山东省威海市高技区大岚寺小学)

〖编者点评〗

8的乘法口诀有6句前面学过,只有3句是新的;9的乘法口诀只有2句没学过。探究新的乘法口诀,同时也应该是复习和应用旧乘法口诀的过程。为什么学生在交流8×9的算法时,没有人用7×9=63(七九六十三)来算8×9=63+9=72呢?同样也没有人用7×8=56(七八五十六)推算出8×8=56+8=64。这是值得反思的。发现新旧知识的联系,利用已知寻求未知,是教师必须给予学生引导的。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教学反思篇二

《比一比》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生活中的大数》中的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百以内数的大小比较以及万以内的读写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反思本课教学,有以下几个成功之处:

1、从旧知的基础上引出新知。通过9○23100○6354○52的复习,再提问:你能说说百以内的数是怎样比较大小的吗?这样很自然的过度到万以数的大小比较。

2、在情境图上也作了巧妙的处理,如:这台饮水机的价钱是由1个千、1个百和8个十组成,从而让学生猜出这台饮水机的价格。这样的处理又一次复习了第四单元的生活中的大数。在学习主题图部分,学生能从生活经验中很快地说出1180大于990,我没有主学生说出具体的比较方法,而是先进行一个小练,如2150○9655000○68等,通过练习、观察、比较,再学生总结,这样的教学方法,学生掌握得比较深刻,数位多的那个数就大学生掌握得比较到位。

2、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获得都是在教师的激励的指导下,通过自己的内化活动来实现的,而要完成真正意义上的内化,学生的学习过程,必须是主动获取,主动发展的.教学活动化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游戏情境,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原有的知识基础.让他们借助旧知识和已掌握的方法进行迁移应用,主动获取新知,自主发现、总结比较大小的方法。在游戏中让学生深刻地体悟到“数的大小”与“数位”的关系,以及“高位”的决定性作用。学生在一次次轻松中感悟并总结出比较万以内数大小的方法,真正体现“在玩中学,在乐中悟”。

3、通过出示四座名山的海拔高度,增强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并且通过比较四座大山的海拔高度进而巩固了“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学习要点。

4、通过有层次的练习,让每个程度的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如在最后的练习中,我设计了一道小窗后面躲着谁?52652□1000□9940÷5□4在巩固了生班的基础上,能让优生有一个发展的空间。

当然,本节课也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1、在教学过程中,当孩子的学习思路与教师原有的教学设计不符时,教师不应牵着孩子的鼻子走。而是应相信学生,理解学生。让学生在比较中感悟,在辩论中形成表象。写在备课上的教案是死的,只有在课堂上动态生成的教案才是活的。在我上“比一比”一课中有了更深的认识。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教学反思篇三

《比一比》是一年级上册的《识字二》的第一课。要求认识12个生字,会写2个字。认识1种笔画“丿”和1个偏旁“土”知道“多—少”、“大——小”两对意思相反的词语,了解量词“群、颗、堆”的意思。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会本课生词,初步读会韵文。课本中美丽的农家小院,其间有黄牛、花猫的悠闲,有鸭子、小鸟的嘻闹,还有杏子、桃子、苹果、红枣的甜蜜。韵文又琅琅上口。一个大,一个小,一边多,一边少,是一种简单的比较,一种充满童趣的比较。

在荷家小学教完《比一比》这一篇识字课文后,现作如下反思:在教学中,我以“比”为主线来安排教学的各个环节。

一、比一比,营造氛围

课的开始,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比一比”这一课。我们也要比一比哪一小组上课认真,哪一小组会动脑筋,哪一小组学到的本领多,让他们有学习的热情。

二、比一比,谁最会观察图画。

得很仔细,连一只黄色的小鸟都看到了。

三、比一比,谁最会读词语。

在看图说事物时,我就适时粘贴词语卡片。先“比一比”谁会看拼音读词语,荷家小学的这个一年级班学生拼音掌握得真扎实,孩子们一个个响亮而准确地读了来。接着男女生赛读词,我提醒生“子”在词后面要轻读,接着个别生赛读,生能掌握这点了。最后,打乱顺序读词,学生的积极性又更高涨了。

四、比一比,谁最会读韵文

本课韵文朗朗上口,节奏感强,很适合朗读训练。根据本课的特点,在朗读课文这一环节中,主要采用齐读和拍手读。由于担心时间会不够,所以没能让学生充分的读,比如个别学生读,小组读。

五、比一比,谁最会学生字

本课的学习目标之一学习“群、颗、堆”三个生字。“群”和“堆”

作为量词用法的不同也是本课的难点。我是这样安排的:1、图上的`鸭子和小鸟有多少?(一群鸭子一只鸟)“群、只”

就叫量词。

2、看图,理解好多聚在一起,才能叫“群”。

3、用“一群”说话,一群人,一群大雁,一群小鸡。

4、图上的水果有多少?(一堆杏子和一个桃子)

5、看图,一堆怎么理解?“数量多,叠在一起”,才能叫“堆”

6、用“一堆”说话,一堆桔子,一堆花生,一堆树叶。通过这样的比较,让学生懂得语文知识来源于生活,又为生活服务,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从而让他们感到学习的乐趣,激发他们主动识字的愿望。

六、比一比,谁最会写生字

这节课我只安排写“小和少”两个字。师指导书写,“少”第二笔点要往上移,要会让,就向小朋友相处一样,互相谦让,团结友爱。

在黑板上示范了之后,就让学生书空、描红、仿写。我下台巡视了一遍,忘了让学生到黑板上书写,这样就可以发现学生书写的不足之处,以便更好地指导全班同学书写。也就是说书写指导要再扎实、深入一点,点面要结合。课后,我强烈地感觉让课堂充满情趣,不仅是低年级孩子的心理需求,也是语文教学、识字教学本身内在的要求。语文生来就是为着放飞儿童的梦想而存在的,每一个汉字都可以激发孩子无穷的想象,一个个汉字连缀起来那就是一片放飞的天空。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教学反思篇四

我很高兴,也很赞叹孩子们,他们对自然科学的态度让人钦佩,也让人折服。

1、课文无非是个例子。从上面的片段中我思考了很多,我们的教学活动就是借课文中的“例子”,提高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爱好,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这篇课文显而易见,是让学生感受牛顿从非常普通的现象中提出问题,然后初步养成敢于提问的习惯,同时也在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情感。因此,我在课前布置了学生去搜集一些有关牛顿和地球吸引力方面的资料,课后再作一些拓展,这样做一者初步培养学生的信息吸收能力,二者也是对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沟通语文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沟通语文与生活的联系的具体地运用。

2、和学生一起学习。课堂是老师和学生一起学习的地方,一起探讨的地方,一起寻找答案的地方,而不是为了书本在教学。撇下教参,拿着书本,走进学生,融入学生,与学生一起学习,我感觉那是一件很快乐的事!

3、研究性学习进入语文课堂。传统的教育思想往往忽视对学生“情商”的开发,从而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逐步丧失,而研究性学习就是要从小培养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如本堂课上,学生对讨论的话题极有兴趣,很想急切地知道答案,对于地球对哪些东西有吸引力兴趣极大,同时也想找出反驳别人的理由。因此在完成这次的课外寻找资料过程中,学生便表现得非常主动。在课外寻找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探索性和实践能力都得以发挥,并且蕴含其中的探索精神,更显珍贵。

好的语文教学,应该是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让学生在课外寻找更多的知识来丰富语文,丰富自己。也使语文学习与其他学科的学习紧密地联系起来,与我们的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

[《苹果落地》教学反思(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教学反思篇五

1、内容来自于生活。通过生活化的情境设计,让学生明确目标,唤起原有经念,进行有效学习。同时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无处不在,从而自觉用数学思维方式来观察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问题来自于学生。与传统的数学教学不同,老师只是提供一些来自于生活实际的信息,由于学生自主地提出问题,然后共同质疑,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自主提问、互相交流的过程中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满足了自尊、交流和成功等多方面的心理需求,从而能以积极的心态投入数学学习中去。

3、解法来自于学生。本节课教师不仅让学生自主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间的交流也能够帮助学困生更好地掌握学习方法。

不足之处。

1、这节课主要完成了8、9乘法口诀的编制,但是在生活中的应用还不够,需要本节课后加以练习。

2、本节课教学内容较多,因此在课堂上应注意学困生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