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教案>2023年质量教案维目标 期中质量分析班会教案(模板10篇)

2023年质量教案维目标 期中质量分析班会教案(模板10篇)

时间:2023-09-30 12:32:40 作者:文锋 2023年质量教案维目标 期中质量分析班会教案(模板10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优秀教案范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质量教案维目标篇一

活动目的(教育、培养的'效果及目标):

期中考试结束了,老师、学生需要对前阶段的学习、生活进行总结、反思。因此决定在班级举办这样一个主题班会。想以此来对同学们的今后的学指出明确的要求。

活动主要准备、过程及效果:

1、准备:

(1)考试成绩单,任课老师的反馈意见。

(2)王金战老师的数学学习材料。

(3)苗儿青、张琪莉、吴峥、费陆怡同学的发言材料。

2、过程:

(1)班主任通报考试成绩单,任课老师的反馈意见。

(2)下发王金战老师的数学学习材料,自己阅读。

(3)苗儿青、张琪莉、吴峥、费陆怡同学各自发言。

(4)班主任总结谈感想。

3、效果: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很多学生通过与别人的交流感悟很多。

质量教案维目标篇二

开场白

(韩)有这样一朵用开不败的花,它美丽与奋斗。这朵花里,有20班每位同学的欢笑与泪水,有每位同学在困难面前的不懈坚持。

(王)这朵花,凝聚了20班全体师生的团结进取,凝聚了师生之间的互相关爱。这朵花啊,永远乐观向上。

(齐)高一20班其中总结与交流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一、对期中考试成绩进行分析

(韩)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而当初的芽,却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满了牺牲的血雨。期中考试,我们带着梦想一路走来。有过欢笑,有过泪水,但终究取得了成功。下面,请王振德同学对本次考试成绩进行分析。

二、学生代表发言

(王)坚持的昨天叫立足,坚持的今天叫进取,坚持的明天叫成功。有这样一些同学,他们用自己的坚持不懈证明着自己的实力。接下来,请毛亚萍,韩蛟,李世龙,毛泽磊,赵林生同学分别为我们分享他们成功路上的欢乐。

三、歌曲欣赏

四、退步同学总结

质量教案维目标篇三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紧密联系倍的概念和乘法运算的意义,初步学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

2、通过实物操作培养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等能力。

3、培养学生灵活解题的能力。

4、探索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发展学生的思维。

5、引导学生感悟到美源于生活,感悟到数学知识的魅力。

教学重点:

加深“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数量关系的认识。

教学难点:

明确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就是求几个是多少。

教具学具准备:

口算卡片、圆片、小棒。

教学步骤:

一、操作导入

1、按要求摆一摆,说一说

(1)第一行摆2根小棒,第二行摆4个2根。

第二行小棒的根数是第一行的倍。

(2)第一行摆4个圆片。

第二行圆片的个数是第一行的2倍。

第三行摆圆片的个数是第一行的3倍。

问:你是怎么摆的?你发现了什么?

谈话:生活中有好多有关“倍”的实际问题,今天我们来学习“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板书课题)

二合作探究

1、教学例题,出示挂图,问:看了图,你知道了什么?问我们什么问题?

2、学生独立思考,可以动手画一画,或摆一摆。

3、小组交流。

4、全班交流,说说是怎么想的。

6、学生列式并口答。

7、组织学生讨论:这题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谁能说说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三、巩固练习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独立解答后,思考:列式的时候是怎样思考的?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3、做“想想做做”第3-5题。

(1)学生独立做。

(2)交流:数量关系分别根据怎样的数量关系列式的?

四、

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

教学后记:

质量教案维目标篇四

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的重要定律,教材从提出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同生成物的质量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入手,从观察白磷燃烧和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出发,通过思考去“发现”质量守恒定律,而不是去死记硬背规律。这样学生容易接受。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为什么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呢?”引导学生从化学反应的实质上去认识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只是原子间的重新组合,使反应物变成生成物,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并没有变化,所以,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同时也为化学方程式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质量教案维目标篇五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1.知道影响空气质量的因素。

2.描述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主要影响。

3.认同吸烟对健康的危害。

2、能力目标:

通过分析有关资料回答问题,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概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

1、让学生明白自己的健康与周围的空气质量有密切的关系,爱护环境就等于爱护自己。

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和环保意识。

学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

1.知道影响空气质量的因素。

2.描述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主要影响。

难点:

空气污染指数

学习内容及方法:

基础知识

1、影响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有----------------------、------------------------、------------------------、-------------------------以及--------------------------------------。

2、空气质量等级是依据---------------------------------------------------------来判断的,它能反映-------------------------的程度。

3、吸烟会损坏-----------------,经常吸烟的人常年---------,易患----------------------、-------------------等呼吸道疾病。

4、下列关于吸烟有害健康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吸烟者肺癌的发病率比较高b吸烟可以增强记忆力和注意力

c吸烟降低呼吸道的净化作用d吸烟使呼吸道受到不良刺激

5、下列物质排放到空气中,不会使空气产生污染的是:()

a煤燃烧时产生的烟气b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

c石油化工厂排放的废气d汽车排放的尾气

学习疑问:

达标检测

1.下列疾病中,可能由空气污染引起的是()

a.感冒b.哮喘c.肝炎d.沙眼

2.由于森林减少及排放的二氧化碳增多,现在全球环境出现了()

a.赤潮b.沙尘暴c.温室效应d.酸雨

3.小倩的爸爸吸烟,小倩和妈妈虽然不吸烟,却是__________吸烟者,所以小倩经常咳嗽、患气管炎等疾病。这是因为烟雾中的尼古丁等有毒物质,抑制了气管、支气管内表面_________的摆动,使__________不能及时排除,呼吸道易受到病菌侵袭的缘故。

4.某城市的空气污染指数为78,表明该城市的空气质量为()

a.优b.良c.轻度污染d.重度污染

5.冬天上课教室门关闭较久后,不少同学会出现打“呵欠”的现象,是因为()

a.打“呵欠”会传染

b.同学们想睡觉

c.教室的空气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d.大家养成了打“呵欠”的习惯

6.住宅装修完毕,室内空气中含有较多的苯、甲醛、氡等有害气体,除去这些有害的气体的根本方法是()

a.关闭门窗放大量的茶叶

b.关闭门窗,放大量的醋

c.喷空气清新剂

d.打开门窗,通风透气

质量教案维目标篇六

在处理《质量与密度》这一章的复习上,我分成2个课时,第1课时侧重于概念和计算,第2课时侧重于实验,在石井中学跟岗学习时进行实施。

复习课不仅仅是一个教学活动,更是教学中的重要一环,同时也是提高教学效益的关键,更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好机会。如果只是罗列知识要点,再附上对应习题,看上去似乎很美,其实又是给学生端上一盘“炒冷饭”。复习课的目的在于梳理知识,促使学生清晰地建立知识网络,达到了对旧知的巩固与运用,又兼顾了学生的自我认识与探索,考虑到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水平,要有个别指导和面向全体。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互不认识的师生群体,首先就是“暖场”,必须在开场的1分钟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拉近师生的距离。因此在教学设计上我用“应节”开端,并用“故事”作为主线贯穿于整节课中。上这节课时,恰好是圣诞节前一日,我在课件设计上设置播放一首与圣诞节有关的音乐,让学生猜歌曲的名字,“在这个美好的日子里,我们省骨干班的老师们将和同学共同渡过,欢迎大家的到来!”(鼓掌)学生鼓掌虽然很热烈,但是节奏感不强,于是我示范了“××,×××”的节奏鼓掌方式,并让学生集体试一试,在课上对敢于发表自己见解的同学也互相以这种方式进行鼓励。(课后,同组的学员们还是挺欣赏的,说是“江式鼓掌法”。)

从“圣诞老人”引出另一个“老人”——阿基米德,用“阿基米德与王冠”的故事作为主线,用一个大部分学生不知道的故事,以新带旧,将密度的测量相关知识合理插入。运用类似玩游戏升级的方式,设计“准备版”、“测试版”、“预览版”“正式版”。

“准备版”(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天平和量筒的使用、密度的`测量原理,让学生回忆章节中的所有概念及其含义,重新感知概念,然后梳理概念,根据这些概念间的联系与区别,构建知识结构图。

“测试版”(基本方法,基本能力):几种类型物体的体积测量方法、测量小石块的密度,让学生根据这些概念间的联系与区别,进行质疑、练习,完成对概念的简单运用,加深对概念的联系与区别的理解。在学生基本把握旧知后,为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就所学知识或相关生活实际提出质疑。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才是学习的根本目的,特别是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把所学知识进行运用。

“预览版”(思维拓展,创新应用):多方案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训练题,综合本节中的难点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同时在检测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思维,特别是开放性题目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选取与实际联系紧密、趣味性强、突出重难点的习题供学生练习,举一反三,以一道题引发多个问题,或由一个知识点引申到相关的知识点,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正式版”——留给学生的悬念。

复习课的意义不是机械的巩固记忆,而是理解之中促记忆,讲解中促提高,交流中得升华。我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旧知识当新问题来思考,大胆放手,把课堂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做,让学生当老师,让学生有想法、有说法、有做法。

面对一个新的班集体,对学生的学力没有很好的把握,因此在教学设计和学案设计上都留了余地,课堂的40分钟比较紧张,因此在课上我把部分训练做了机动处理。

质量教案维目标篇七

1、(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吸收或点燃等)。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

(2)烫伤宜找医生处理。

(3)浓酸撒在实验台上,先用na2co3(或nahco3)中和,后用水冲擦干净。浓酸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干抹布拭去,再用水冲净。浓酸溅在眼中应先用稀nahco3溶液淋洗,然后请医生处理。

(4)浓碱撒在实验台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浓碱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浓碱溅在眼中,用水洗净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

(5)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

(6)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分离和提纯的方法

过滤用于固液混合的分离一贴、二低、三靠如粗盐的提纯

三、离子检验

离子所加试剂现象离子方程式

四、除杂

注意事项:为了使杂质除尽,加入的试剂不能是“适量”,而应是“过量”;但过量的试剂必须在后续操作中便于除去。

五、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1.物质的量(n)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的物理量。

2.摩尔(mol):把含有6.02×1023个粒子的任何粒子集体计量为1摩尔。

3.阿伏加德罗常数:把6.02x1023mol-1叫作阿伏加德罗常数。

4.物质的量=物质所含微粒数目/阿伏加德罗常数n=n/na

5.摩尔质量(m)(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摩尔质量.(2)单位:g/mol或g..mol-1(3)数值:等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

6.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n=m/m)

六、气体摩尔体积

2.物质的量=气体的体积/气体摩尔体积n=v/vm

3.标准状况下,vm=22.4l/mol

七、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1.物质的量浓度.

2.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

(1)基本原理:根据欲配制溶液的体积和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用有关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的方法,求出所需溶质的质量或体积,在容器内将溶质用溶剂稀释为规定的体积,就得欲配制得溶液.

(2)主要操作

a.检验是否漏水.

b.配制溶液1计算.2称量.3溶解.4转移.5洗涤.6定容.7摇匀8贮存溶液.

注意事项:

a选用与欲配制溶液体积相同的容量瓶.

b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水.

c不能在容量瓶内直接溶解.

d溶解完的溶液等冷却至室温时再转移.

2.高二化学知识点归纳大全

质量教案维目标篇八

教学内容:

教材第77页例4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加深对“倍”的含义的理解。

2、学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并能够正确进行解答。

3、初步学会分析数学信息与所求问题的联系,学会看线图。

教学重点:

1、学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并能够正确进行解答。

2、初步学会分析数学信息与所求问题之间的联系,学会看线段图。

教学难点:

理解题目中关于两个数量之间倍数关系的语句。

教学准备:

教材中的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口算练习。

6×75×67×43×5

4×65×56×32×6

7×23×77×72×4

6×64×45×23×6

2、回答。

4个6可以说成6的()倍。

3个5可以说成5的()倍。

5个4可以说成()的()倍。

设计意图:复习引入,巩固倍的概念,为新知做好铺垫。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理。

1、教学例4。

1)出示主题图,学生观察图并了解信息。

2)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并和同桌进行交流。

3)在教师的引导下,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

根据教师指向的问题,先独立解决。

设计意图:尝试着让学生自行解决,锻炼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自主、独立的学习习惯。

在各自的学习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解答方法。

全班进行交流。

组织学生进行汇报。教师画出线段图。

设计意图:用直观的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

三、学习效果测评

引导完成教材78页1~3。

四、课堂:

今天你又学到了哪些知识?

教学反思:

质量教案维目标篇九

二、活动目的:

1、对自己有正确的定位,明确奋斗目标

2、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3、查漏补缺,明确前段学习中问题,

4、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

三、活动准备:

1、认真统计期中考试班级学生成绩,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分析对比。

2、认真统计期中考试平行班级成绩,列表对比。

3、总结开学以来历次考试学生的进退情况。

4、总结班级优、缺点,提出要求。

四、活动过程:

1、班主任进行考试情况对比分析。

2、表扬进步显著的同学:

3、鞭策退步显著的同学:

4、督促学习成绩不动的学生:

5、将本班成绩与其他平行班对比,找出差距,找出优势,增强自信心,增强紧迫感。

6、主题发言:

(1)成绩较好的学生代表发言:(2)部分学生下一步学习的想法建议

7、班主任总结班级优缺点,对一些苗头性的现象加以提醒,提出学习建议:

(1)保持干劲,明确目标;(2)脚踏实地,稳抓稳打;

(3)调整方法,提高效率;(4)自主学习,针对缺漏;

(5)加强合作,互相帮扶;(6)与师沟通,争取外援;

(7)找个对手,竞争学习;(8)劳逸结合,注意身体;

(9)按时休息,遵规守纪;(10)强调应加强的学科:物理、化学、生物、政治

五、活动效果及后记:

效果很好,学生更加清楚自己的目标,知道自己接下来该怎么做,干劲十足。

质量教案维目标篇十

单位: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齐礼闫乡二中

时间:.1

1、课前分析

由于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已积累了一些元素化合物的知识,对化学变化中物质发生质的变化有了一定认识,而《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学习中学生遇到的第一个基本定律。它的得出就是科学家前赴后继追求真理的一部探究史,因此将它浓缩到一节课中,就不仅要解决学生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和认识其微观本质过程的问题,更要使学生在学习中运用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体验科学家揭示自然规律的艰辛和快乐,并初步意识到“守恒”是自然界的一个普遍法则。

2、过程设计

本节课我是按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层层递进设计的。

此时向学生渗透“对一些科学猜想都要进行实验验证”的意识,并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在给出四组各不相同的实验用品之后,进一步要求学生结合实际,解决实验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应对方法,然后进行实验验证。在进行证据收集,初步分析出所称各物质质量总和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结论后,进一步利用课件和通过学生讨论得出结论: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此时,教师通过对质量守恒定律的曲折发现史的深情讲述,使学生产生强烈共鸣,并体验成功的喜悦。同时教师趁势引导学生分析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本质,在学生讨论和观看“化学反应中的粒子”动画的基础上,师生共同总结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本质。

最后,在总结质量守恒定律后再延伸出守恒是自然界的一个普遍规律,让学生课后多了解其他学科的守恒,开阔学生眼界。

课题

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

授课人

王彦鹏

学校

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齐礼闫乡二中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质量守恒定律,了解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2、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过程与方法

在探究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微观本质的过程中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2、在知识的探究过程中,使学生体验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

3、树立学生的世界物质观,物质粒子观。

重点

1、认识质量守恒定律,了解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2、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3、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难点

1、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2、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教学方法

科学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仪器、药品

仪器:燃烧匙、广口瓶、单孔胶塞,天平和砝码、小锥形瓶、短玻璃导管、微型滴管、双孔胶塞。

用品:火柴、蜡烛,矿泉水瓶、气球、针管、青霉素小药瓶(单孔瓶塞)

药品:实验室制取co2装置、澄清石灰水、稀盐酸、碳酸钙粉末、稀硫酸、氯化钡溶液。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激励】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解决一个问题需要逻辑思维能力,而提出一个问题更需要想象力和创造力,我们比一比,看哪位同学具有更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能通过对下面几个实验的认真观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跃跃欲试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知道提出问题的价值。

【投影】三个实验录像:

1、利用天平称量蜡烛燃烧前后质量变化。

2、利用天平称量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前后总质量变化。

3、利用天平称量饮料瓶中澄清石灰水在被吹入二氧化碳前后的质量变化。

(教师及时记录学生所提问题)

认真观察后积极发言,提出问题:

1、为什么在蜡烛燃烧实验中,天平所称物质质量逐渐减小?

2、为什么在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天平所称物质质量没有变化?

3、为什么在向澄清石灰水中吹入二氧化碳后,天平所称物质质量增大?

……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的能力;

引出对化学反应过程中物质的量的改变的探究。

【提问】“谁能够对这些同学所提问题作一初步解释?”

(学生如无法回答,再采用相互讨论,进而教师引导)

回答:

释1:蜡烛燃烧生成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都跑掉了,没有称出。

释2:反应没有外界物质参加,反应后也没有生成气体物质跑掉。

释3:反应中吹入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没有被称量在内。

培养学生自主分析问题的能力,呵护学生的探究热情。

【提问】“我们如果将反应前后各物质都称量在内,应该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中进行反应实验呢?”

回答:应在一个密闭的环境内进行反应。

培养学生精细思维的品质。

【深入提问】“在密闭环境中进行实验,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总和会有什么关系呢?哪位同学能首先做出猜想?”“这就是本节课探究课题。”

【投影】

探究课题:反应前各物质质量总和与反应后各物质质量总和的关系。

回答:

1、反应前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各物质质量总和。

2、反应前各物质质量总和大于反应后各物质质量总和。

3、反应前各物质质量总和小于反应后各物质质量总和。

……

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品质,使学生能从众多问题中筛选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

学生分组讨论,相互补充得出:

主要实验步骤:

1、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2、称量反应前各物质质量总和;

3、使反应发生;

4、称量反应后各物质质量总和;

5、比较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总和的关系。

使学生形成对猜想要做出证实的意识,并经历制定科学探究活动计划的过程。

【投影】展示各组所要做的不同的实验

第一大组:石蜡燃烧

(仪器和用品:广口瓶、燃烧匙、火柴、单孔胶塞,蜡烛,天平和砝码)

第二大组:co2与澄清石灰水混合实验(仪器和用品:装满co2气体的矿泉水瓶扎入装有澄清石灰水的针管、天平和砝码)

第三大组:稀盐酸与碳酸钙粉末混合实验

(仪器和用品:装有碳酸钙粉末的小锥形瓶、双孔胶塞、装有稀盐酸的针管、绑有气球的短玻璃导管、天平和砝码)

第四大组:稀硫酸与氯化钡溶液混合实验

(仪器和用品:装有氯化钡溶液的青霉素小药瓶、单孔瓶塞、装有稀硫酸的微型滴管、天平和砝码)

第一组实验仪器:第二组实验仪器:

各组认真观察所给实验用品,认真思考、讨论、总结得出:

1、应保证各实验始终在所给密闭容器中反应。

2、为减小误差,石蜡在瓶外点燃后应迅速深入广口瓶,塞进胶塞。

3、为保证实验快捷,在称量完反应前各物质质量总和后,不必将砝码放回、游码归零,只需比较反应前后指针的偏向即可。

……

培养学生对具体探究问题做出预知和控制实验条件的意识。

【指导】“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开始实验,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要有良好实验习惯。

学生分组,相互协作,进行实验。

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相互协作意识。

【投影】出示各组实验名称,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总结】各组归结实验现象,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总和关系,投影打出。

据此引导得出初步结论。

回答:

第一大组:黄色火焰、放热;相等

第二大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相等

第三大组:冒气泡、气球鼓起;相等

第四大组:出现白色沉淀;相等

初步结论:反应前后所称量各物质质量总和相等

使学生明确实验中所发生的反应;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锻炼表达能力;养成既敢于表达自己观点,又善于倾听别人意见的良好习惯。

【过渡】我们要有深入思考问题的习惯,为什么反应前后所称量各物质质量总和相等?

以蜡烛燃烧实验为例做进一步探究。

【提问】反应前后所称量物质分别有哪些?

【引导分析】边投影动画边引导提问。

未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在反应前后质量是否发生改变?

而所称量各物质质量总和在反应前后也不变。

【提问】其他各组依次分析可得出什么结果?

【投影】将各组结果投影打出。

【总结】无数的实验都得出了与大家类似的结果,由此你可得出什么结论?

第一组学生回答:

反应前称量的有:广口瓶、胶塞、燃烧匙、广口瓶内参加反应的氧气和未参加反应的其他气体、参加反应的石蜡和未参加反应的石蜡。

反应后称量的有:广口瓶、胶塞、燃烧匙、未参加反应的其他气体、未参加反应的石蜡、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回答:不变

回答:参加反应的石蜡和氧气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质量总和。

讨论回答:第二组: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生成的碳酸钙和水的质量总和。

第三组:参加反应的hcl和碳酸钙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生成的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总和。

第四组:参加反应的硫酸和氯化钡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生成的盐酸l和硫酸钡的质量总和。

思考回答: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

培养学生深入思考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归总板书】质量守恒定律

【讲述】质量守恒定律发现史

认真倾听

感受科学家探索世界的艰辛,体验探究的快乐,树立勇攀科学高峰的信心

【转折】可见我们每一条化学知识都是来之不易的,而现今化学研究已从原来对宏观现象深入到微观的本质,因此我们也来从微观角度探究一下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的本质。

【投影】水通电分解反应的微观演示动画。

认真观察

回答: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原子重新组合而生成其他物质的过程。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质量、种类、个数都没有发生改变

培养学生微观形象思维,宏观联系微观的意识,

树立学生的世界物质观,物质粒子观。

【板书】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本质

【小结】通过本节的信息我们了解了质量守恒定律和其微观本质,更重要的是我们在提出问题、进行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收集证据和解释的过程中感受了化学知识的探究过程。

回顾本节知识

使学生明确本节所学,进一步熟练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评价】完成学案上的练习及评价卡。(见附表)

认真填写学案,完成其中练习。

培养学生勇于发现自己不足,体验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

相信你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会有更多的机会运用质量守恒定律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回答:能量守恒定律……

使学生跳出化学学科界线,认识“守恒”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

【板书设计】

第五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

一、质量守恒定律

1、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

2、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本质。

化学反应前后

原子的质量:不变

原子的种类:不变

原子的数目:不变

相关范文推荐
  • 09-30 最新乡村建设项目会议记录(大全5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
  • 09-30 最新医保事迹演讲稿(优质5篇)
    演讲稿是演讲者根据几条原则性的提纲进行演讲,比较灵活,便于临场发挥,真实感强,又具有照读式演讲和背诵式演讲的长处。优质的演讲稿该怎么样去写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
  • 09-30 最新教案不动手打人安全教案 不动手打人安全教案(模板5篇)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
  • 09-30 我的名片教案反思(通用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优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 09-30 2023年工程造价个人年度总结 年度工作总结(通用5篇)
    总结的选材不能求全贪多、主次不分,要根据实际情况和总结的目的,把那些既能显示本单位、本地区特点,又有一定普遍性的材料作为重点选用,写得详细、具体。写总结的时候需
  • 09-30 小学二年级班会设计方案班会教案及反思(通用5篇)
    确定目标是置顶工作方案的重要环节。在公司计划开展某项工作的时候,我们需要为领导提供多种工作方案。通过制定方案,我们可以有计划地推进工作,逐步实现目标,提高工作效
  • 09-30 大学诚信班会总结(大全5篇)
    总结,是对前一阶段工作的经验、教训的分析研究,借此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并从中提炼出有规律性的东西,从而提高认识,以正确的认识来把握客观事物,更好地指导今后的实际工
  • 09-30 2023年煤矿机电安全管理论文题目 煤矿机电安全管理论文(大全5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
  • 09-30 最新教师师德师风比赛主持稿(优质5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
  • 09-30 最新防灾减灾日活动总结报告(精选5篇)
    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报告具有语言陈述性的特点。那么报告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报告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防灾减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