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思想汇报>最新诚信是金教学设计获奖 诚信教学设计(汇总5篇)

最新诚信是金教学设计获奖 诚信教学设计(汇总5篇)

时间:2023-09-26 04:33:49 作者:灵魂曲 最新诚信是金教学设计获奖 诚信教学设计(汇总5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诚信是金教学设计获奖篇一

本教学设计在教学中,通过播放故事,创造情境,请学生自由谈谈对诚信的理解,初步感受诚信的重要性,用典型的事例,引起学生心灵的震动,让诚信更深地扎根于孩子的心灵,让孩子心里产生需求,让学生深悟:诚信是千金难买的,从中体会到讲诚信可以得到更多的朋友,得到更多人的尊重,得到更多的快乐,是人立足于社会的根本。使得诚信在学生心目中显得更为高尚、可贵,真正明白“诚信是金”的道理。

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诚实守信的重要意义;知道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学生通过调查了解,知道如果不诚不信,受到伤害的人不光是别人,还有自己。

诚信是金曾子杀猪诚信卡

1、结合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和儿童的生活经验,理解诚实守信的重要意义,懂得“人无信不立”的道理。

2、知道诚实守信是中华的传统美德。

通过本课的学习感受诚实是立身之本,理解“人无信不立”,理解诚实在待人处事中的作用,同时也使学生认识到诚实守信是中华的传统美德。

1、收集古今中外有关诚信的经典事例。

2、利用收媒体中的相关报道,回忆自己的生活经历,调查周围人的方式,了解有关不诚信,害人害已的事例。

3、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曾子杀猪》的故事视频和录音、插图、文字图片等。

活动一: 讲关于诚实的故事

1、谈话引入新课

从前面的学习中我们了解到了什么是“诚”,什么是“信”,今天我们将继续来探讨有关“诚信”的话题。(板书:诚信)

2、师述故事:

(1)华盛顿小时候的故事

听了这个故事,你认为华盛顿小时候很(诚实)。因为华盛顿小时候很诚实,所以他的爸爸很(骄傲),并且夸他是一个诚实的孩子。

(2)一位博士的故事的启示

下面,我们再来看这样一个小故事:

有一位博士,学问做得很好,毕业后却找不到工作。怎么回事呢?原来,他在学校时有过多次借钱不还的事;假期打工时还有过欺骗行为。了解到这些情况,用人单位就谁也不愿录用他了。过去的不诚实居然会给自己带来这么大的麻烦,这是他万万没想到的。

(师出示课件——博士个人资料:1、学习成绩优异;2、学问做得很好;3、诚信记录:在学校时有多次借钱不还的事,假期打工时,还有过欺骗行为。)

师:你们想一想,他应聘的那些用人单位会不会录用他呢?

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交流,师指名回答:(不会)

活动二:讲述《曾子杀猪》的故事

1、引入:在我国古代,有个叫曾子的人,咱们来听一听他的故事。

2、播放故事的视频和录音。

师:在我国古代,一头猪对一家人来说是非常昂贵的财富,而曾子为了一句不经意的承诺,尽杀掉了一头猪,这究竟是为了什么?(诚信)

师:对,是诚信。这个故事充分表达了我们中华民族历来崇尚诚信,将诚信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曾子杀猪》这个故事虽然发生在两干多年前,可是它仍然一直启示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在生活中信守诺言,要说到做到。

以小组为单位围绕以下问题续编故事:

(1)曾子的孩子听了妈妈说回来要杀猪给他吃,非常高兴,可是妈妈回来后没有给他杀猪,他( )后来,他的妈妈在给他许诺时,他会( ) 。

(2)曾子的孩子盼望妈妈能给自己杀猪吃,可又担心,妈妈会不会只是哄他,不会真的杀猪。没想到,爸爸和妈妈果然履行了承诺,他( )。

(3)曾子的妻子本想用这句话哄哄孩子,没想到丈夫那么认真,他无法理解丈夫的举动。于是,夫妻争执了起来( )。

(4)曾子的妻子觉得丈夫说的有道理,以后,她再给孩子许诺时会( )。

4、小结过渡

师:这一副副令人心酸的照片,它在警示着我们什么呢?

生:它在警示我们做人要将诚信,否则不但害了别人,还害了自己,最终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师:是的。同学们,这个真实的新闻事件在警示着我们每一个人:如果不诚不信,不但会受到道德的谴责,更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活动四:阅读了望台、畅所欲言

1、学生自由阅读书中第13页“了望台”的内容。

2、围绕以下几个问题进行辩论:

(1)看看哪些是诚实的行为,哪些是不诚实的行为。为什么?

(2)分组讨论,说说。不诚实有什么危害?

(3)交流、总结:不诚实的后果,做了不诚实的事心里会不安、害怕,不诚实只会害人害已。

活动五:课堂总结 、布置作业

师:你能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吗?

生:人如果没有了诚信,没有了信用,就无法在社会上立足。

师:完全正确。让我们再读读这句话,把这句话牢牢地记在我们的心里。

结束语:拥有诚信,一根小小的火柴,可以燃烧一片心空,拥有诚信一片小小的绿叶,可以倾倒一个季节。拥有诚信,一朵小小的浪花,可以飞溅起一个海洋。同学们,相信诚信的力量吧,它可以点石成金,触木为玉。

作业:每人给自己设计制作一张诚信卡。

诚信是金教学设计获奖篇二

一、德育目标、能力目标

激发学生从小树立诚信意识,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通过收集资料,培养学生的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

二、知识目标

2、知道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美德,结合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理解诚信的重要意义,懂得“人无信不立”的道理。

理解诚信对于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

flash小故事《狼来了》《哪个更重要》

一、 创设情境,谈话引入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话题想和大家一起交流探讨。在探讨之前,我们先来共同分享一个有趣的故事。播放flash小故事《狼来了》,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小男孩最后的结局将会是什么?为什么会导致这样的结局?这个故事对你有何示?学生交流研讨。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人不能常说谎话,尤其是同样一件事情说谎的次数多了人们就不当回事了。所以,做人做事要讲究诚信,诚信是金,只有诚信待人,诚信做事才能换得别人的尊重与信任。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诚信是金》。

活动一 共话诚信

1、出示flash课件《哪个更重要》。

同学们现在大家分组研讨:

1) 请你们想一想年轻人应该丢掉哪一个背囊?

2)扔掉诚信的年轻人可能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小组为单位,用表演的形式把故事续演出来。

3)为什么不可以丢掉诚信?

小结:正如同学们所说的,诚实确实很重要,除了生命之外,诚信比才学、机敏、金钱、荣誉等等都重要。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诚信。

板书:诚信

2、故事思考:

自古以来诚实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古代《曾子杀猪》的故事就是这样,受到人们的赞赏而传承下来的。想知道曾子为什么杀猪,我请位同学讲讲,书(12页)其它同学看图欣赏。

出示《曾子杀猪》

曾子为什么要杀猪?曾子杀猪中,给你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是什么?

小结:

曾子为了不失信于小孩,竞真的把猪杀了,煮给孩子吃,目的在于用诚实守信的人生态度去教育后代、影响后代。而代代传承下来的诚信,不仅仅影响的是曾子,还影响着我们身边的人。

3、体会“人无信不立”的含义。 (书第9页)

其实生活中有很多需要我们做出选择的事情,而有的选择是在很久以后才知道是对是错,来看一个故事,把书翻到第9页,小组读文,围绕“这位年轻人被拒聘的原因”这个问题,组内展开讨论。

小组读文讨论:

这位年轻人被拒聘的原因是什么?

看了这个故事后,你有什么话想说?

评价:对,你说的对,诚信比能力和才学还重要。

小结 :

活动二:假如没有诚信

学生展示课前收集、调查的事例。结合10—11页的事例进行研讨:

1) 在生活中,为什么有不少人心中总有一份猜疑?

2) 当社会失去诚信时,那些诚实守信的人会受到什么影响?

3) 如果生活在不成不信的社会环境下,你有什么感觉?

总结:在我们的社会大家庭中,一旦失去了诚信,不仅给当事者造成直接的伤害,而且整个社会都会失去安全感,人与人之间失去最起码的信任。同学们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从点滴做起,一起来做一个诚实守信的公民吧!

诚信是金教学设计获奖篇三

本课依据的课程标准是“我与他人的关系”中的“交往的品质”“懂得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诚实的基本要求,了解生活诚实的复杂性,知道诚实才能得到信任,努力做诚实的人。

1、知识目标:知道诚信守则的具体要求,理解诚信和谎言、隐私的关系,把握诚信的核心。

2、能力目标: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学习诚信守则,运用诚信智慧,提高诚信守则的实践能力和诚信的两难上分辨是非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鄙视那些不讲诚信的现象,涵养善良之心,展现诚信问题上的智慧,以诚信的道德作为为人处世的准则。

重点:诚信守则的具体要求

难点:运用诚信的智慧解决实际问题,诚信的理解与具体的情境结合起来。

情境创设法,案例教学法,小组讨论法

多媒体课件

1课时

1、教师自制课件。

2、学生观察身边的诚信和不诚信行为,制作诚信之星。

一、新课导入:

复习提问:

同学们,回忆上节课我们学习的诚信的知识,谁来说说诚信的重要性?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这也告诉我们诚实是获得信任的前提,信任的基础永远是诚实。那么,怎样才能做一个诚信的人?这节课,我们共同来探究第十课第二框《做诚信的人》(多媒体显示课题)

二、讲授新课

教师:我们先来看一则材料《五元钱与诚信》。请同学们思考:

1、小林同学这么做,可能会有什么样的原因?

2、他这样做会有什么的影响?

学生讨论发言,教师引导。

(一)诚实与信任的关系

诚实是获得信任的前提,对人诚实自然会获得人们的信任,对人不诚实就会产生信任危机。信任的基础永远是诚实。

学生探究讨论,教师引导。教师小结:人们违背诚信的共同点,就是利益冲突。

(二)诚信守则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故事《国王与花种》,思考:

1、为什么没花的小男孩却被国王选中了?

2、故事主要说明了什么道理?

学生回答。

就是诚信的基础是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地表达事物的本来面目。做到真实不欺,表里如一,信守诺言。

教师:当然,生活是复杂的,在现实生活中如何经受住诚信的考验呢?我们来看一则材料。

诚信大考验:小丽的爸爸在菜市场卖菜。一天,小丽发现爸爸正在往要卖的蘑菇上浇水,以加重分量。思考下面两个问题:

1、你怎么评价小丽爸爸的行为?他这样做对自己以后的经营会带来什么后果呢?

2、假如你是小丽,会怎么选择呢?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从刚才的分析中,我们知道,小丽爸爸的行为是不对的,贪图个人利益,但对于消费者来说,这必然会招致大多数消费者利益的受损。长期下去,恐怕生意就难做了。这告诉我们在涉及利益冲突问题时,诚信守则要求站在多数人利益的一边。 2)诚信守则二:在涉及利益冲突时,诚信要求站在多数人利益一边。

我们学校有些同学喜欢通宵达旦上网,考试时爱作弊。这样的行为好吗?我们来看一则材料,然后思考。

小松的故事(多媒体显示)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并小结。

3)诚信守则三:在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发生冲突时,诚信要求我们站在长远利益一边。

同学们,毒品是世界的一大公害。吸毒的人,我们敬而远之。下面看则材料:小明报案(多媒体显示)

问题:

1、小明这样做对不对?为什么亲戚朋友都指责他呢?

2、小明应该怎么选择呢?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小结:情与法的冲突中,诚信要求站在法律的一边,维护法律的尊严。 4)诚信守则四:情与法的冲突中,诚信守则要求我们站在法律的一边。

过渡:我们明确了诚信守则。有人说,为了做到诚信,实话实说就可以了。是不是这样呢?

学生回答:不是。

教师:对,生活不是这么简单。生活中的现象和事物是非常复杂的。我们来看两个材料:《说与不说》(多媒体显示)。学生讨论作答。

教师总结:从大家的谈话中,这个情境里讲诚信和尊重别人隐私发生了矛盾。

1、“以诚待人,以信交友”是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我们应该恪守诚信的品德;

2、尊重隐私是待人坦诚的前提,是维持良好关系,有效沟通的基础。尊重他人隐私,未经他人同意不得将其公开,也是我们在交往时应有的品德。

那么如何正确把握两者之间的矛盾呢?

(三)诚信的智慧

1、诚信要与具体情境相结合

正确把握对人诚实与尊重他人隐私之间的关系。当二者发生冲突时,要结合具体情境,坚持原则,权衡利弊,按照实际情况妥善处理。

过渡:我们知道,说谎与诚实是水火不相容的,做诚实的不应该撒谎。然而在特定的交往情境中,有时需要隐瞒事情的某些真相,说些“美丽的谎言”。

我们来看一则材料:医生的“谎言”学生思考作答。

教师总结:我们经常听到有医生为了病人更好的治疗,不把病重的的实情告诉病人本人;刑警为了让家人放心,而隐瞒执行任务的危险性。诸如此类谎言,我们从中看到了人性的善良。这也体现了诚信的核心。诚信的核心是善。

2、从根本上说,“善意的谎言”,并不违背诚信的道德。

教师总结:只有人人讲诚信,社会才能和谐。同学们,坚持诚信守则,运用诚信智慧,努力做诚信之人,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三、课堂小结

1、诚信守则

1):坚持实事求是。

2):在涉及利益冲突时,要站在多数人利益一边。

3):在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冲突时,要站在长远利益一边。

4):在情与法冲突中,要站在法律一边。

2、诚信的智慧

1)应该正确把握对人诚实与尊重他人隐私之间的关系。 2)“善意的谎言”,并不违背诚信的道德。

四、“送出一颗诚信之星”活动

老师发放每位同学一颗正五角星,在背面写上一条有关诚信的名言、警句、格言或成语。我们把五角星命名为“诚信之星”,它代表我们内心深处一种崇高的愿望和真情。请同学们将这颗诚信之星赠送给你认为最值得拥有它的人吧。

五、作业

完成《学法大视野》相关练习

诚信是金教学设计获奖篇四

《诚信是金》是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让诚信永相伴》的第二课。诚信,是人际交往中重要的道德品质,在人的品德结构中居于核心地位。加强诚信教育直接关系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

1、结合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和儿童的生活经验,理解诚实守信的重要意义,懂得“人无信不立”的道理。

2、知道诚实守信是中华的传统美德。

通过本课的学习感受诚实是立身之本,理解“人无信不立”,理解诚实在待人处事中的作用,同时也使学生认识到诚实守信是中华的传统美德。

1、收集古今中外有关诚信的经典事例。

2、把第八页的故事讲给周围的人听,完成调查问卷,了解人们对诚信的看法。

3、利用收集媒体中的相关报道,回忆自己的生活经历,调查周围人的方式,了解有关不诚不信害人害己的事例。

3课时

第一课时

结合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和儿童的生活经验,理解诚实守信的重要意义,续编课本第八页故事情节,学习第九页案例,懂得“人无信不立”的道理。

一、 播放故事《狼来了》,引导学生思考:这个故事的结局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局?从而导入新课主题“诚信是金”。(板书:诚信是金)

二、学生畅所欲言,说说身边的事例。

1、日常生活中,你有没有这样的事例?

2、在你的身边有没有不诚信或诚信的行为呢?都产生了什么影响?

3、其实,生活中很多人知道诚信的可贵,也向往做一名诚信人。在生活中的我们要怎样做到诚信呢?(板书:从小事做起)

三、分组讨论,续编故事。

1、课件出示第八页故事情节。

2、分组讨论:

(1)那个扔掉诚信的青年人可能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2)想象一个不讲诚信的人在待人处事上会是什么样?这样下去其结果会是什么样?

3、小组合作,用表演的形式把故事续演出来。

三、交流收集,了解人们对诚信的看法。

四、学习第九页的案例,了解人们对诚信的看法。

五、总结。

1、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2、教师寄语,真诚祝愿

同学们,孔子说过,“人无信不立”。(板书:人无信不立)拥有诚信,一片小小的绿叶可以倾倒一个季节;拥有诚信,一朵小小的浪花可以溅起一个海洋。同学们,相信诚信的力量吧,它可以点石为金,触目为玉。

诚信是金教学设计获奖篇五

《诚实守信》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品德》粤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一课内容,本课内容从学生做人的基本原则入手,培养学生做一个诚实的人,这为学生过诚实的生活,健康和积极地融入社会生活中作好了铺垫作用。本课的学习对学生将来的学习和生活有较大的影响,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诚实的内涵,意识到诚实守信是人与人交往的重要品德,是做人的基本原则,平时注意自己的言行,从小事做起,将知识内化为行为。

八年级的学生通过七年级的思想品德教育,对事物尤其是自我的认识有了一定的基础,但在处理自我与社会的关系上,缺乏对人的信任,对事物的概念模糊,行为不得当。所以,在本课的教学中,注意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授课,让学生自己举例,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诚实的含义,培养学生通过社会生活现象领悟诚实守信对社会起作用的能力。

过程和方法目标:强调自主学习和关注体验性学习,联系自身的生活实际,结合文中内容去思索与领悟,自主地质疑和探索。

情态、态度和价值目标:让学生认识到要做一个诚实的人,过诚实的生活是有意义的。

教学重点、难点:

难点为如何处理拒绝诺言和保留隐私的关系。

重点为诚信的意义和它的基本要求。

新课程积极关注体验性学习,本着“人的思想品德是通过对生活的认识和实践逐步形成的”这一个教学理念。强调教学要从学生的经验和体验出发,密切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索,创设活动情境让学生体验、感悟,使“诚实守信”内化成学生自己的信念。

1、请上台表演的同学课前研究小品素材,做好分工和表演的准备。

2、准备一个班人数的信纸。

3、准备若干张投影片。

一、叙述故事,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一个真实的故事:早年,尼泊尔的喜马拉雅山南麓很少有外国人涉足,后来,许多日本人到这里观光旅游,据说这是源于一位少年的诚信。一天,几位日本摄影师请当地一位少年代买啤酒,这位少年为之跑了3个多小时。第二天,那少年又自告奋勇地再替他们买啤酒。这次摄影师给了他很多钱,但直到第三天下午那少年还没回来。于是,摄影师们议论纷纷,都认为那个少年把钱骗走了。第三天夜里,那个少年却敲开了摄影师的门。原来,他只购到4瓶啤酒,然后他又翻过了一座山,趟过一条河才购得另外6瓶,返回时摔坏了3瓶。他哭着拿着玻璃处,向摄影师交回零钱,在场的人无不动容。这件事感动了许多外国人。从此,到这儿的游客就越来越多…… 一个小男孩的诚信就这样美丽了一座山,也美丽了这个地方。

(以故事导入教学活动,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中,同时让学生感悟诚实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体会诚实的重要性)

二、创设情境、联系实际,分析问题

1、由学生分别演出以下小品,展示以下情境。

情境一:

小明活泼开朗,快人快语。他看见小丽在认真地写字,就直截了当地对小丽说:“小丽你的字真难看,别写了。”

小红的同桌小成的父母离异,小成不愿意对别人提这件事,小红偶然知道了。一次,全班填写社会调查表,有“是否单亲家庭”一栏,小成空着没填,小红当众大声问:“你爸妈不是离婚了吗?”

提问:小明和小红如此“诚实”是否应该?

设计意图:使学生学会处理诚实与隐私关系的行为,体会诚实守信的重要性、复杂性,探讨如何做诚实守信的人。

情境二:

小美的奶奶病重,不久将要离开人世,但小美的妈妈却常对奶奶说:“您的病并不严重,只要自己有信心就一定能治好。”站一旁的小美听了,不禁纳闷:“老师说做人不能弄虚作假,可妈妈为什么要骗奶奶呢?”

提问:妈妈的行为与我们平常所说的骗人行为是否一样?

设计意图:使学生学会区分“善意的谎言”与弄虚作假行为,体会诚实守信的重要性、复杂性,探讨如何做诚实守信的人。

情境三:

小红和妈妈上街买菜,买完猪肉后,发现猪肉的斤两严重不足,妈妈说:“算了,下次不要在那里就可以了,”可是,小红坚持让妈妈一定跟工商所投诉,:“因为不说,就有更多的人吃亏”

提问:1、小红和妈妈谁的做法正确,为什么?

2、小品中涉及到了哪些方面的利益冲突?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明确在涉及利益冲突时,诚信守则要求我们站在多数人利益一边;在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冲突时,诚信守则要求我们站在长远利益一边,决不能因小失大;在情与法的冲突中,诚信守则要求我们站在法律一边。

(学生在观看小品后,小组展开讨论,设立一个组长和记录员,记录学生他们的讨论内容,并由组长做总结归纳)

2、看一看,社会需要诚实守信(播放幻灯片):

(1)柜台上卖着假药假酒;(2)拿着假的文凭去面试;(3)去医院时,担心误诊和医药费;(4)老板拖欠工钱(5)买菜缺斤短两。

议一议,如何杜绝社会上的不诚实现象?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社会生活中诚实的复杂性,意识到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的重要性,而且学生要具备诚信的智慧,学会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坚守诚信。

三、教学深化,学以致用,学知导行

1、你会怎样做?请学生诚实面对:

当你考试不理想,你要怎样告诉你父母?

当你打破了班里的东西,你要怎样做?

当你买东西时,别人多找你20元,你怎么办?

同学拿了另个同学的钱,要求你保密,你怎样做?

你已经答应同学一起学习,可是朋友又催你一块出去玩,你怎么办?

设计意图:让学生集合自身实际感受现实生活中的诚信要求,学会选择诚信行为,拒绝谎言,践守诺言。

这节课是在学生自我的“感受”和“体验”的基础上进行的设计。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与教法的实践性得以充分施展。体现如下:

1、设计中教师只是架了个框架,具体的操作则由学生有进行。教师提供设计思路,内容由学生的小品和学生的讨论组成。

2、教学的题材来自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生活的反映。

3、让学生体验到感性的事例入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让学生自主学习、分析问题、归纳问题,从而从平实的事例中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

4、结论并非是教师强加给学生的,而是出自学生的一番讨论、思考,这更具有说服力。

5、在课堂教学环节中,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而且更有利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但在教学过程中,还是同样存在着不足之处:教师缺乏一定的亲和力;活动体验多,留给思考的时间相对短一些,学生还不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等。

所以,作为一名政治教师,我们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适合学生的教法,我们要敢于求真务实,把教学内容的真理性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和艺术体现出来,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让学生更易接受知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