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心得体会>2023年读长征心得体会 长征我的长征路(实用9篇)

2023年读长征心得体会 长征我的长征路(实用9篇)

时间:2023-09-29 21:53:11 作者:JQ文豪 2023年读长征心得体会 长征我的长征路(实用9篇)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读长征心得体会篇一

红军为什么要长征?其实这个问题有许多说法。如“红军长征是为了北上抗日”“长征是为了打破蒋介石的第五次‘围剿’”等等。从长征胜利的结果来看确是如此,但结果并不等于起因。红军长征的直接原因是第五次反“围剿”战争失败,而被迫长征。说起长征,人们就会想到爬雪山、过草地的场景。遥想70年前,红军翻越了夹金山、梦笔山、长板山、鹧鸪山、党岭山、折多山等。战士们冒着生命危险,历尽艰苦是为了什么?就是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和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

长征是什么?长征是人类历罕见的不畏艰难的远征,长征是人类历罕见的传播理想进行的远征。是什么促使他们向总路程超过2万5千里的长征,只是两个字——信念。因为他们坚信路的尽头是一个崭新的国家。红军在长征上所表现出来的精神,是中国人民的一笔宝贵的财富,直到现在仍然鼓动着中国人民奋永向前。

今年5月,在崔永元《我的长征》节目组里有20多名人,徒步重走长征路,还不是为了体验艰苦奋斗,勇往直前的长征精神和了解长征的伟大历史意义。看着新长征队伍,我脑海中不禁浮现出一幅幅场景:雨水中,战士们在草地缓缓行走着,一名战士一脚不慎踩进沼泽,挣扎着、呼救着,慢慢陷入黑色的泥水中……雪山上,战士们长眠于这一片白色的世界中,完结了生命的历程……长征的意义决不只是部无可匹敌的英雄主义史诗,它的意义要深刻地多。

理想、期盼、非议、争吵……一群普通中国人走着他们的“新长征”。并且将会完成他们的“长征”——人类只要有决心和毅力就能达到自已的目标。漫漫人生路,长而短暂,终有一天,我们会走完自己所属的人生路,但是否能达到你所要到的地方,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在这人生道路上设置着种种关卡,是多么难以攻克,有时候你会如饥似渴,有时候你会心累。但是,一块玉没有经过千琢万雕是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好玉,只有经过暴风雨的洗礼,美丽的彩虹才会出现。

读长征心得体会篇二

我用目光行走了二万五千里。那个鲜红的标题在我心头一路跳跃,啊,长征,这个永不腐朽的名字!长征你的名字诉说着艰辛巍巍雪山,寸草不生茫茫草地,沼泽遍布滔滔江水,烽火连天迢迢征程,坎坷不平长征你的名字代表着坚强用赤诚征服常年积雪用意志战胜绵延草地用信念飞渡滔滔江水用鲜血染红坎坷征程长征你的名字证明着智慧赤水四渡出乎意料金沙巧渡巧妙非凡腊子口天险突降神兵剑门关重地勇建奇功长征你的名字显示着真情老班长金色的鱼钩在闪闪发光小红军倔强的姿态在眼前晃动彭德怀的大黑骡子融进滚滚铁流王才芽的微弱声音震动百姓心灵长征你的名字充满着自豪你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力量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长征你把革命的种子洒满二万五千里你把新生的希望带给中华大地你用钢铁般的意志铸就了一个永不腐朽的名字!

读长征心得体会篇三

《长征》在很多方面都有独到之处,在大量描写长征的作品中显得特色鲜明,可以说是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里最有阅读价值的书之一。

长征是中国贡献给世界的壮丽史诗,是突破了阶级和政治界线的人类精神丰碑。无论是哪一个国家,或民族的人,无论是由何种意识形态,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给与人类的精神财富,是走向理想所必需的、永不磨灭的信念。最重要的是,长征翻越了20多座巨大的山脉,渡过了30多条河流,在饥饿、寒冷、伤病和死亡的威胁下,走完了远远超过两万五千里的路程,而且还遭遇敌人的追击和堵截不少于400次。说长征是人类历无畏艰难险阻,不畏牺牲的远程。共产党人深知这样一个道理:命运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要走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和国内势力,乃至国际反动势力做拼死的斗争,彻底*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才能换来一个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世界上不曾有过像中国工农红军这样的军队:官兵军装一样,头上的红心一样,牺牲时的姿态也是一样的。在中国工农红军中,无论是政治和军事的精英,还是不识字的红军战士,官兵如同一人的根本是他们都坚信自己是一个伟大事业的奋斗者,他们都坚信中国革命的队伍“杀了我一个,自有后来人”,他们激情万丈,前赴后继,视死如归,决心为每一位红军所认同的理想抛头颅洒热血。

因为付出了太多的牺牲,因为在难以承载的牺牲中始终保有理想和信念,所以,一切艰难皆成为一个锻造。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留下的是:坚定的信念,坚强的意志以及无与伦比的勇敢。这些都是可以创造人类奇迹的精神。

“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比世界上任何人都有理由读懂中国工农红军所进行的长征。读懂了长征,就会知道人类精神中的不屈与顽强是何等的伟大;就会知道生命为什么历经苦难与艰险依然能够拥有快乐和自信;就会知道当一个人把个体的命运和民族的命运联系起来时,天地将会多么广阔,生命将会何等光荣。”

读长征心得体会篇四

长征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重要历史事件,也是中国革命斗争中的一座丰碑。正是在长征中,中国共产党带领军队和人民,经历了一系列艰苦困苦的长途跋涉,取得了伟大的胜利。走长征,不仅是一项历史任务,更是一次心灵的磨砺和洗礼。在长征的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了中国共产党的坚定意志、艰苦奋斗和为人民奉献的精神,也对自己的未来有了更深的思考。

在长征中,我看到了中国共产党的坚定意志和无畏精神。长征是一场长达一年多、跨越万里的艰苦行军,遇到了无数的困难和艰险。然而,在这个困难重重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并没有退缩,而是坚持不懈地向前迈进。他们面对艰险和困苦,始终保持着无畏的勇气和乐观的态度。他们坚信,只有经历艰苦困苦,才能换来真正的胜利。正是因为这种坚定的意志和无畏精神,中国共产党和军队才能经受住各种考验,最终战胜了一切困难,赢得了民族解放的胜利。

在长征中,我也深深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的艰苦奋斗和为人民奉献的精神。长征是一场贫瘠而险恶的旅程,艰苦的环境和生活条件让人感到绝望。然而,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为了人民的幸福而奋斗。长征过程中的艰苦生活,并没有让他们退缩和放弃,相反,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为人民服务。他们与群众打成一片,共同面对困难,彼此扶持和帮助。正是因为这种艰苦奋斗和为人民奉献的精神,中国共产党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最终取得了胜利。

在长征中,我也对自己的未来有了更深的思考。长征是一次历史的转折点,也是中国共产党引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重要一步。回想长征中中国共产党和军队的艰辛奋斗,我深深感受到了作为一名青年人的责任和担当。作为新一代,我们应当承继和发扬中国共产党的精神,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长征也给我提供了一个启示,即在人生的道路上会有各种困难和挫折,但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迎来人生的胜利。

在长征中,我也认识到了团队的重要性。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集体行动的结果,每个人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长征中,团队的协作和合作能力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面对艰难险阻,只有团结一心,共同努力,才能战胜困难,实现共同的目标。这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即无论是在学习、工作还是生活中,都需要团结合作,发挥每个人的优势,共同追求更伟大的目标。

总而言之,走长征是一次难忘而有意义的经历,让我深深体会到了中国共产党的坚定意志、艰苦奋斗和为人民奉献的精神。长征也给我带来了对未来的深思和思考。作为新一代,我们应该承继和发扬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长征也让我认识到了团队的重要性,只有团结合作,才能战胜困难,实现共同的目标。

读长征心得体会篇五

走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红军进行的一次艰苦卓越的战略转移,也是一段光辉灿烂的历史。近年来,长征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跟随红军的脚步,走一遍长征的路程。作为其中的一员,我不仅静心欣赏了长征胜利的历史,而且从中获得了一些宝贵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勇气与坚持

长征形成于艰难险阻之中,不仅有强大而残酷的自然环境,还有敌人的无情追杀。然而,红军士兵们并没有因此而退却,他们以勇气和坚持迎接这场困难的挑战。这时,我意识到勇气和坚持是实现目标的重要品质,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困难,我们都要有勇气去坚持下去。只有勇敢面对问题和坚定信念,我们才能在逆境中超越自己,取得成功。

第三段:团结和友爱

长征是一个集体行动,红军的士兵们之间紧密合作、相互帮助。在他们团结一心的支持下,红军可以克服各种困难,实现长征的目标。团结和友爱也是现代社会中非常重要的价值观。我们应该学会互相帮助和关心,共同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只有相互支持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和稳定。

第四段:思想斗争的重要性

长征中,红军除了要面对身体上的困难,还要战胜思维上的挑战。他们需要在面对种种矛盾和困惑时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出正确的决策。这使我认识到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经常面临各种选择和困难。然而,只有清醒的头脑和正确的决策才能让我们走出迷茫和困境,实现自己的价值。因此,我意识到在遇到问题时,要善于思考和分析,从而做出明智而正确的选择。

第五段:牢记历史教训

走长征使我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历史有了更深的了解,也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磅礴伟力。历史是我们的镜子,只有通过了解历史,我们才能汲取智慧和经验教训。长征中的艰辛和勇敢,对我们今日仍有着深刻的意义和启示。我们应该牢记历史教训,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同时也要奋发向前,为我们的未来奋斗。

结尾:从长征中我们不仅得到了历史的感悟,更明白了人生的真谛。长征是一次奇迹,也是一次人类意志的胜利,它教会我们坚守信仰,勇往直前,继续前行。日复一日的奋进,脚踏实地的进步,迎接生活的种种挑战,这才是我们应该学习和追求的。

读长征心得体会篇六

在中国的革命历史中,红军长征是极为重要的一个历程,是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领导的红军在长达一年的时间里从井冈山到陕北的一次战略转移。而长征过程中,红军所遭受的艰难险阻、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奋斗精神,不仅是繁重的历史负担,也是我们今天学习的重要资本。本文将介绍笔者参加长征行的体验和感悟。

第二段:前期准备

在参加长征行前,我们进行了长达两个月的准备。其中既包括了体能上的强化,也包括了对长征历史的学习和了解。我个人认为,在参加长征行前,做好充分准备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长征中的逆境和困难绝非轻易可以克服,身体素质和历史知识的储备,将极大地影响到行程的安全与体验。

第三段:长征行的体验

在长征行中,我们的行程主要是徒步前行,并在途中进行游学和参观。行程中我们需要自己背负行囊,携带衣物、饮食等生存物资。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克服海拔高度、气温低、长途行走等逆境。

我个人认为,长征中的体验可以用 “艰难险阻,充实美好”来形容。在艰难的行程中,我们感受到了身体的无力和极度疲惫。但面对这些已经习以为常的逆境,我们能强行克服,展示出一个人的毅力与体能。与此同时,途中所见所学也是非常美好的,比如可以亲身感受到黄河的壮美、漫步在革命圣地等等。这些体验,只有亲身体验过才能“心中有数”。

第四段:有关精神

长征行不仅是一次体验,也是一次精神的磨练,在其中,体现了共产党员的精神风貌。长征是一次艰苦卓绝的历程,中间面对着各种人和事物,可能会直接影响行程的安全与愉悦。而在这个过程中,精神上的难度同样是极高的:既要坚持前行,又要克服人际关系上的困难,更要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保持自己的生活状态。

长征行的精神是协作,红军之所以能够完成长征这个壮举,正是因为他们能够相互合作,互相支持和鼓励。而在长征行中,人们也十分注重同伴之间的协作,出现的各种难题,都能够有人来给予帮助和支持。

第五段:回味和收获

回顾长征行的旅程,在这段历程中,我们从中学到的,不仅是历史的知识,更是一种精神的内涵。长征行的体验,虽然很辛苦,却收获了很多精神上的鼓舞与养成。我们实现了自身体能和精神上的超越,同时也懂得了人在困境中的面对与处理。

总之,长征行是高度紧张和富有挑战性的活动,它不仅能锻炼身体和考验意志,也是我们学习历史与重塑人格的重要途径。

读长征心得体会篇七

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中的一次重要事件。红军强渡大渡河后,经过二万五千里的艰苦跋涉,最终达到陕北,取得了伟大的胜利,这场胜利极大地推动了中国革命的进程。而《长征》一书,是杨洪基老师所著的一部红色经典,记录了他们在长征路上所见所闻,很好地展现了长征的光辉历程。在读完此书后,我对长征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也对共产党人在长征中的艰辛和顽强拼搏有了更深的感受。

第二段:长征的艰辛,点出长征中的几个关键点

长征是一场非常艰难的战役,大大小小的难度无可避免。在这条长达25000里的路上,党员们经历了很多困难与艰辛。从夹在湘江两岸的数千人的腰四围仅一米来守难关,到迂回八百里,以人工巨石筑路,暴渡大渡河;从一次次于绝境中生发出来的革命情感,到穿越大草地、雪山、戈壁滩,跨越大江、黄河、淮河等重重障碍。在几乎没有休息的情况下,他们在极度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地理条件下,不怕艰难险阻,咬牙坚持到底。

第三段:长征中的团队精神,讲述革命团队的事迹

在长征的历程中,革命者们展现了极强的团队精神。从各自的分队初步汇集为红三军团,到不断壮大,渐成巨大军队;从人手一只鼓,发挥人肉信号、电台通信的作用,到前线修路、夺取武器装备一刻不歇;在长征中,他们始终保持着齐心协力、紧密配合的精神,不断完善自己,在残酷的战斗环境中锻炼出了无尽的革命精神和坚定的信念。

第四段:长征的胜利与启示,讲述长征胜利之后的意义,以及对当代人的启示

长征路上经历的种种艰辛和苦难,成为了中国革命历史上不可替代的一部分。长征胜利为中国革命提供了不可估量的力量和动力,针对当时普遍存在的问题,开创了中国共产党“军民联系”的创新之路,也为今后的革命前进路指明了方向。同时,长征胜利也给我们留下许多思考:革命的道路艰难险阻,但只要坚信信念、齐心协力,就能够柳暗花明又一村;人人为大家,共同进步,才是战胜一切困难的有效途径。

第五段:结语,对长征的感想与我的见解

长征之路,波折曲折,万难重重,但最终却能义无反顾,迎难而上,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长征也是一次坚强的信仰,一种民族精神。长征精神,在今天也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日常工作学习中,如果能够始终保持着长征路上的坚韧与不屈不挠,不怕艰险,不怕失败,相信我们必将有所收获。也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发扬长征精神,继续让光辉前行。

读长征心得体会篇八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远征”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诗意,感受毛泽东及其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

教学重点: 弄懂诗句中词语的意思,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理解“云崖暖”、“铁索寒”,体会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黑板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板书课题,了解长征

1.写课题。齐读课题。长

4.让我们再来读一遍课题。

三、整体感诗,学习字词 1.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不好的地方多读几遍。

2.注意加点的字,检查读诗。(指名几个学生读诗并评价)3.同学们诗读的不错,下面我们来看看字词。4.指导书写“崖”、“岷”

5.(屏幕出示山脉图片)请位同学用一个词形容图上的山脉(生)这就是逶迤;(屏幕出示一座山的图片)请位同学用一个词形容图上的山(生)说的真好,这座山气势雄伟——这就是磅礴。

6.学生齐读生字词(屏幕出现“泥丸、崖、岷山、逶迤、磅礴”)同学们读得真准,把这些字词送回诗中去,你再读一读。

三、再读诗句,质疑解疑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长征,走进那烽火连天的年代。

(一)首联

1.请同学齐读一二两句,等闲是什么意思(平常的事)既然难,为什么是平常的事?读出红军的不怕困难。(指名读)

2.读得不错,我想和这位同学比赛。(师范读)3.你们能不能像我这样读?(齐读)

(二)颔联

1.他选取了红军战士走过的一条岭、两座山、两条河,你们能找到吗?给大家一点时间,默读诗歌找一找。(生答)

2.同学们请看(出示五岭、乌蒙山)——这就是五岭和乌蒙,真是五岭逶迤、乌蒙磅礴啊!我们一起来读诗的三、四句(课件出示三、四句)

3.什么是细浪?什么是泥丸?(黑板简笔画)

5.读出红军的不怕艰险(指名读)

6.我觉得还是在走高山,不像走泥丸。(师范读,齐读)7.长征难不难?(难)我们的红军战士怕不怕?(不怕)这正是因为——(课件出示“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生齐读)

(板书:不怕 难)

(三)颈联

1.请位同学读五、六句。读完后,你发现了什么? 2.上句写哪里暖?大家知道红军是怎么渡过金沙江的吗? 3.老师来告诉你们:金沙江两岸高山峭壁、水流湍急,敌人戒备森严。我们的红军战士足智多谋,一面假装攻打敌人,想吸引他们的主力部队;一面集中主力军悄悄袭击渡口,缴获渡船,活捉敌兵,不费一兵一卒、一枪一弹就夺取了敌军阵地。等敌人发现时,我军已安然离开,敌人只能望江兴叹,而我军欢欣鼓舞。

1.请同学们齐读诗的最后两句。

2.我看到这位男同学笑着读,那位女同学也笑着读,大家都笑着读,这就是“尽开颜”。你为什么笑着读?好,那你把这种高兴、这种喜读出来。

3.我们一起面带微笑读一读。

四、背诵诗歌

仅仅56个字就写出了如此豪迈的诗篇,这么好的诗,你们愿意背下来吗?请大家自己背一背。(指名背,齐背)

五、拓展

学到这,如果你面前站着一位红军战士,你最想对他说什么?写下来。

读长征心得体会篇九

25.《七律·长征》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莆田学院基础教育学院

陈俊彬 指导教师:莆田学院附属实验小学

严丽仙 郑艳萍

【教学目标】

1.学会“礴、崖、丸、岷”四个生字,理解“等闲、逶迤、磅礴、腾细浪、走泥丸、云崖暖、铁索寒、尽开颜”等词语的意思。

2.了解诗歌大意,感受红军在长征过程中经历的艰难险阻,体会毛泽东及其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3.初步了解毛泽东诗词的风格。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重点】

理解长征中红军遇到的艰难险阻和战士们对待困难的态度,领会全诗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感受毛泽东及其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准备】

1.制作教学课件 2.搜集有关长征的资料。【教学流程】

一、激情导入,引出诗文

1.同学们,今年是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80周年前,中国工农红军创造了一个伟大的军事奇迹——二万五千里长征。板书课题 2.回顾这漫漫的二万五千里征程,毛泽东心潮澎湃,挥笔写下——《七律•长征》这首诗。(板书:七律)

3、毛泽东写下这首诗的第二天,他便在排以上的干部会上进行激情朗诵。请听——(课件播放音频)朗诵。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大家把课本翻到136面,自由地读读这首诗。把不好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同学们合作得很好啊!老师把这首诗中的生词请了出来,(课件出示:五岭逶迤 磅礴 泥丸 云崖 岷山)(指名读、齐读)

三、再读诗文,理解诗文

诗眼中的等闲也是平常的意思。红军把什么看作是平平常常的事?

2、诗人在诗中提到了哪些山、哪些水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把山名和水名画一画。

都找到了吗?来,我们一起交流交流。(课件出示:长征资料)

四、品读诗句,感悟诗情

(一)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逶迤就是连绵不断的样子。知道这逶迤的五岭到底有多长呢?

它纵横四省,绵延千里,像一条蜿蜒的长龙。而且一路上都是崎岖的山路,翻越它,难吗?

2、(课件出示:乌蒙图)这就是乌蒙山。如果此时又让你用一个词来形容眼前的乌蒙,你又会想到哪一个词?(高耸入云、高大雄伟)

诗人用的又是哪一个词?磅礴

知道他有多高吗?海拔只有655米。乌蒙山差不多有5个天马山的高度。它不仅高,而且山势陡峭,极难行走。

3、你能把翻越五岭、乌蒙的难读出来吗?(指名读)

评一评,读得怎么样?五岭的绵延,乌蒙的雄伟高大读出来了吗? 边读边想象五岭、乌蒙的样子,相信你会读得更好。

在红军的眼里,这还不算难。想象一下,红军在翻越五岭和乌蒙的途中还会遇到哪些困难?

逶迤的五岭在红军的眼里变成了细小的波浪;磅礴的乌蒙在红军的眼里变成了滚动的泥丸。

是啊,你逶迤的五岭有什么了不起,在我们红军的眼里只不过是翻腾着细小的波浪;你磅礴的乌蒙又算得了什么,在我们红军的眼里只不过是脚下滚动的泥丸,(手指板书)这就是只等闲。谁来把这种感觉读出来?(指名读)

评一评,读得怎么样?

这就是无畏。(板书:无畏)你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

这就是乐观主义精神。(板书:乐观)来,把这种感受读出来!

好一群无畏、乐观的红军战士。这正是“巍巍青山何所惧,崇山峻岭任我游”(课件)啊!这强烈的对比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了——齐读。(课件出示:中心句)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二)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课件出示:暖和寒加点)针对这一暖一寒你有什么疑问吗?

为什么金沙江水拍打着两岸的山崖会是暖的,大渡桥上的铁索又会是寒的呢?

你是怎么理解这一暖一寒的?

大家的理解有一定的道理,但诗人用这一暖一寒是有他特殊的用意的。(1935年5月,红军来到了天险大渡河,河对岸敌人重兵把守,身后几十万追兵即将赶到。而唯一通道泸定桥上的桥板早已被敌人抽掉,只剩下13根寒光闪 3 闪的铁链„„在这千钧一发之际,22位勇士冒着枪林弹雨展开了夺桥之战。(解说)(播放飞夺泸定桥视频片段)

这就是“寒”,你能把这种“寒”的感觉读出来吗?

2、感情朗读

是呀!这是浸染战士鲜血的一句诗呀——请你读!这是融入烈士生命的一句诗呀——请你读!这还是诗人缅怀战友的一句诗呀——一起读!3、1935年5月,红军来到金沙江南岸。他们成功运用调虎离山之计,结果不费一枪一弹,不损一兵一卒在敌人眼皮底下,巧妙地渡过了金沙江。(课件)

此时此刻,战士们心里又有怎样的感觉? 能把这种高兴的感觉读出来吗?

是呀,不费一枪一弹,不损一兵一卒,没有想到困难重重的长征路上,也会遇到如此大快人心之事。所以红军战士感到——一起读。“金沙水拍云崖暖。”

一暖一寒,两场战斗、两种心情。来,把这两种不同的感受读出来。(指名读)

你看他把巧渡金沙江读得多欢快呀!你看他把飞夺泸定桥读得多悲壮呀!来,男同学一起读。女孩子一起读。

易也好,难也罢,红军战士只把它们看作是平平常常的事。(手指板书)这就是只等闲。

(三)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课件出示“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经历了无数的艰险,只要再翻过岷山,长征就要胜利结束了,战士们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读“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圈出表示高兴的词语。(喜、尽开颜)想象当时的场面。

真是一个比一个高兴呀!一个比一个喜悦呀!越过白雪皑皑的岷山,逶迤磅礴的五岭乌蒙,红军用坚实的脚步告诉我们:读——(课件出示:中心句)

渡过欢快的金沙江,湍急的大渡河,红军用鲜血和生命告诉我们:读——

五、齐诵,升华诗情

长征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奇迹,长征书写了一首惊心动魄的史诗。毛泽东用诗的语言再现了长征的壮举,再现了无畏、乐观的长征精神,同时也把自己的英雄主义气概、浪漫主义情怀表现了出来。现在,你们就是毛泽东,把这种英雄气概、浪漫情怀朗诵出来吧!请全体起立,让我们满怀豪情一起朗诵《七律 长征》。长征壮举世人叹,长征精神永流传!长征歌曲大家唱。(播放歌曲《七律 长征》)想唱的同学我们一起唱起来。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