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总结>2023年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教学反思 加几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教学反思(大全8篇)

2023年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教学反思 加几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教学反思(大全8篇)

时间:2023-10-14 17:28:25 作者:XY字客 2023年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教学反思 加几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教学反思(大全8篇)

标语是一种简洁而有力的表达方式,让人们能够迅速了解主题或理念。如何让标语更具针对性和传达力?在考虑受众群体、传达目标和宣传重点的基础上,精准选取恰当的词汇和表达方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收集的一些标语范例,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灵感和启示。这些标语涉及到各个领域,有励志的、正能量的、环保的、爱国的等等,它们传递着积极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帮助人们更好地面对生活,激发内心的力量。大家一起来看看吧,相信一定会有一些标语能够深深地触动你的心灵。

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教学反思篇一

建始县实验小学郑胜利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习了11~20各数的组成的基础上学习的,所以在课的开始我对11~20各数的组成进行复习,这样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容易。本节课的知识比较简单,于是我就让学生多说,多动手操作,多练习,达到每个学生都能把本节课学会。

由于本节课是计算教学,为了使学生感兴趣,同时避免计算教学的枯燥,在教学时,我注重发挥动手操作的功能,活跃了课堂气氛。一图四式是学生已有的经验,学起来比较容易;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是新内容,对于能力强的学生会出现“吃不饱”的现象,而对于能力差的学生仍然会接受较慢。因此,我安排先由老师“扶”着学,再到教师“放”开让学生自主学,不但面向了全体学生,让不懂的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学懂,而且也满足了思维活跃的学生想自己探究的要求。

加强操作和观察演示活动,以丰富学生关于数的概念,让他们在丰富的实物背景中更好的理解数的概念。另外,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数数、去理解、去观察。一方面使学生感到我们生活中充满着数,数就在我们身边;另一方面让学生用所学的数去表示生活中事物数量和顺序,从中体会到数学的乐趣。

不管准备的怎么好,一节课是一种动态生成的'过程,总有很多优缺点。由于课前准备不十分充分且经验不足,一些环节处理的不熟练和不够完整,驾驭课堂能力还需尽快提高。在课的设计方面,还应在动手操作后花时间认真总结出算法,让学生摆脱实物,直接清楚地说明算法,这点体现得不明显。

知识的获取是在体验与探究中进行的,获取知识的过程就是能力培养的过程。学生在体验过程中捕捉和提出问题,能在探究过程中思考和解决问题,这正是我所追求的。体验是让学生用心去感受,评价、思考,把一个不太熟悉的可交流的对象有效地进行分析和理解。探究指在体验过程中敏锐地捕捉问题,追问、探寻结果。

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教学反思篇二

《10加几、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是在学生学习了11~20各数的组成的基础上学习的。在教学时,以儿童熟悉的复习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先让学生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去观察、去思考、去讨论;再通过动手操作摆一摆、说一说,从具体的情景当中抽象出计算过程,把具体的操作与抽象的'计算过程对应,帮助学生从实物中脱离出来再教学算式的个部分名称。最后通过各种形式的反复练习,达到熟练准确计算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当中应该注重学生获得知识过程体验,培养因题选择算法的意识和观察收集数据的能力。

课堂教学就是一种带有“残缺美”的灵动艺术。在教学过程中不管准备的再好,一堂课就是一种动态的生成过程,总有很多的优缺点。如: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从1个十和3个一里面去掉3个一还剩下1个十”这样的语言,对于他们来说说起来是比较拗口的,尤其是新教师在引导上更为吃力。所以花费的时间相对来说是比较多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

计算教学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在教学中,要更注重发挥学生善于表现得心理特征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孩子在本节课中会发现10加几或者是几加10就等于十几,十几减十就等于几,十几减几就等于十,通过层层递进的练习,让学生在过程中不断的有思维的冲击。

但在给加、减法家庭起名字时,我觉得自己为了赶时间,直裸裸的告诉它们名字,然后让学生齐读,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给他们一个无限的空间去任意飞翔。没调动学生兴趣。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语言要更加形象、生动。在课堂教学中,语言则应该更加精炼。

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教学反思篇三

本节课主要学习十加几及相应的减法,一方面是为了巩固11~20各数的认识,另一方面是为后面学习进位加法做准备,在教学中主要是通过让学生动手摆小棒来说明10+3=13,3+10=13,13-3=10,13-10=3。

在例5的教学中,一图4式是学生已有的经验,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是新内容,但对于能力强的学生来说会感觉太简单了,但对一些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说还是比较难的,所以在教学新课的时候,让好的学生带动差生,“放”开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素,既面向全体学生,让不懂的学生能在优生的带动下和老师的指导下学习,也满足了优生想自主探素的欲望。

在例6的学习中,是认识加减算式的各部分名称。虽然不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但其实很多学生都已经认识了。在教学中我是让学生自己想。我提出问题“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在加减法算式里,他们也自己的名字,你们能猜出来他们是什么名字吗?”学生一听都纷纷开动脑筋,在学生讨论纷纷的时候,再出示它们的各部分名称,学生很快就记住了,课堂气氛比较活跃。

一节课上下来,学生的学习兴趣比较浓,已基本掌握,但在计算时对一些差生来说还是比较难,特别是减法,有的会说不会写,有的会算不会说,看来还是要在这方面下工夫。

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教学反思篇四

建始县实验小学郑胜利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习了11~20各数的组成的基础上学习的,所以在课的'开始我对11~20各数的组成进行复习,这样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容易。本节课的知识比较简单,于是我就让学生多说,多动手操作,多练习,达到每个学生都能把本节课学会。

由于本节课是计算教学,为了使学生感兴趣,同时避免计算教学的枯燥,在教学时,我注重发挥动手操作的功能,活跃了课堂气氛。一图四式是学生已有的经验,学起来比较容易;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是新内容,对于能力强的学生会出现“吃不饱”的现象,而对于能力差的学生仍然会接受较慢。因此,我安排先由老师“扶”着学,再到教师“放”开让学生自主学,不但面向了全体学生,让不懂的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学懂,而且也满足了思维活跃的学生想自己探究的要求。

加强操作和观察演示活动,以丰富学生关于数的概念,让他们在丰富的实物背景中更好的理解数的概念。另外,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数数、去理解、去观察。一方面使学生感到我们生活中充满着数,数就在我们身边;另一方面让学生用所学的数去表示生活中事物数量和顺序,从中体会到数学的乐趣。

不管准备的怎么好,一节课是一种动态生成的过程,总有很多优缺点。由于课前准备不十分充分且经验不足,一些环节处理的不熟练和不够完整,驾驭课堂能力还需尽快提高。在课的设计方面,还应在动手操作后花时间认真总结出算法,让学生摆脱实物,直接清楚地说明算法,这点体现得不明显。

知识的获取是在体验与探究中进行的,获取知识的过程就是能力培养的过程。学生在体验过程中捕捉和提出问题,能在探究过程中思考和解决问题,这正是我所追求的。体验是让学生用心去感受,评价、思考,把一个不太熟悉的可交流的对象有效地进行分析和理解。探究指在体验过程中敏锐地捕捉问题,追问、探寻结果。

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教学反思篇五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15里有个一。一个十和三个一合起来是()

2、出示数学卡片,说说它由几个十、几个一组成。11,18。

二、教学新课让学生拿出小棒,数十根捆成一捆,说一捆是多少。再数5根小棒放在这捆小棒右边。

让学生观察后,问:你能根据摆的小棒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吗?

学生说,教师板书:

10+5=15-5=

2、让学生独立思考算法后,全班交流,提问:

10+5表示什么意思?(把10根小棒和5根小棒合起来)10+5等于多少?你是怎么想的?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突出利用数的组成来计算。(1个十和5个一合起来是15)

5+10表示什么意思?5+10等于多少?怎么想的?(既可用数的`组成来想,也可能由10+5=15,想到5+10=15)

15-5表示什么意思?5+10等于多少?怎么想的?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突出利用数的组成计算。(15里面有1个十和5个一,去掉5个一就只剩1个十)

齐读四道算式,感受相互联系。

全班交流,教师板书。

三、巩固练习,深化认识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独立做书上,订正时指定两人分别报每组得数,共同订正。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用“开火车”方式共同订正,指导做错的学生。

选4+10=14,让学生说出另外3道题。

4、做第4题。

观察后,说说从每幅图中知道了什么?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学生交流后,独立填算式,共同订正。

5、游戏:选几人从圆柱形盒子里各抽一道算式并解答。

10+()=18()+2=1210+()=()

19-()=10()-10=6()+()=14

6、教师在一个长方体的四个面上写出下列算式,依次旋转出示,同桌互说得数,再指名回答。

9+1+67+3+210-8+310-6+4

四、总结:这节课你们学习了什么样的计算?你能举出这样的算式吗?

课后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有效的学习活动应建立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十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知识基础是1120各数的组成,所以教学时先复习1120各数的组成,作为铺垫。《课标》还提出要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方式开展有效的学习,因此教学新知时为了让学生有更深的体会,并未直接采用书上的出示蛋糕图的方法,而是让学生通过动手摆小棒体会计算方法,并突出用数的组成来计算的方法。

教学时能注意让学生总结规律,培养初步探究能力,充分利用教科书中的教学资源,又予以拓展,较好的完成了教学内容。

虽然课堂教学容量较大,由于采用奖励五角星等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所以学生学得很认真,听得很仔细。但因为教学例题采用摆小棒的方法,直观性强,在讨论10+5等的计算方法时学生难以想到用数的组成来想算法,可见抽象性的内容在教学中还需设法突破。

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教学反思篇六

十加几、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口算题,一方面是为了巩固11~20各数的认识,另一方面也为后面学习进位加法做些准备。

2.教材分析

《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是在学生学习完11~20各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它的计算过程,不但巩固了11~20各数的组成这一知识,而且还为以后学生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整十数加减一位打基础。

3.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面的几节课中,已经掌握了11~20各数的组成,利用这一点来进行教学,相信困难不会很大的,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与11~20各数的组成的关系非常密切,所以在课的开始要对11~20各数的组成进行复习,这样学生学生起来比较容易上手。但是本节课的知识比较简单,学生在课的后面可能出现注意力不够集中,以讲故事的形式,把本节课的练习穿插到故事的情节中去,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教学目的。

学习目标

1.能够运用11~20各数组成,掌握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正确地计算。

2.会说出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3.通过小棒和计数器的直观演示,会说出十几加几和十几减几的算法。

评价任务

1.通过教学摆小棒,提问检测目标1的达成。

2.通过教师的讲解,检测目标2的达成。

3.课件动画演示,引导学生根据图意,能正确口头说出加减法算式,检测目标3的达成。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评价要点

环节一

复习导入一、复习

1、口算。

7+36+48+20+5

2、看图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

()+()=()()-()=()

3、数的组成。教师提问,学生口答。

(1)15是由()个十和()个一组成的。

(2)1个十和9个一组成的数是()。

(3)10和4组成的数是()。

十几可以分成1个十和几个一;反过来,一个十和几个一可以组成十几。

环节二

教学新知1、教学例5。

(1)教师提问:一共有多少根小棒?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0+3=

教师提问:10+3等于多少?为什么?

引导学生回答:因为1个十和3个一组成13,所以10加3等于13。

(2)教师提问:谁能根据算式10+3=13写另一道加法算式?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3+10=13

引导学生回答:因为加数的位置调换了,得数还是一样的。

(3)指导学生看图列出两道减法算式。

引导学生回答:因为13是由1个十和3个一组成,去掉3就剩下10,去掉10就剩下3。

(4)教师小结。

今天我们学的是10加几和十几减几,我们知道了可以根据11-20各数的组成进行计算,10加几得十几,十几减几10,十几减10得几。

2、教学例6。

(1)教师拿出计数器,先拨出11,再在个位添上2颗珠子,让学生根据拨珠的过程说出一道加法算式。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11+2=

引导学生回答:11里面有1个十和1个一,1个十和1个一添上2个一就是1个十和3个一,也就是13,说完教师把算式填完整。

(2)教师在表示13的计数器的个位上拨去2颗珠子,让学生根据拨的过程说出一道减法算式。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13-2=

引导学生回答:

教师结合算式介绍减法算式的各部分的名称,

13里面有1个十和3个一,从1个十和3个一里面去掉2个一,就剩下1个十和1个一,也就是11。说完教师把算式填完整。

环节三

巩固练习1、做课本88页中“做一做”中的题目。

指名让学生看左图,说出图意,再把左边的算式填完整。

再指名让学生看右图,说出图意,再把算式写完整。

2、看卡片,读算式。

15-2=14-3=6+10=5+10=13+1=9+10=

通过练习,加强学生对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的认识,并且能够正确计算。

环节四

全课总结构建系统1、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板书课题)你有什么收获?(教师通过提问,让学生自己进行归纳总结,以利于提高学生的归纳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课堂总结,升华主题板书设计

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

10+3=1313-3=10

11+2=1313-2=11

......

......

......

加数加数和被减数减数差

教学反思

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教学反思篇七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操作巩固11~20各数的认识,并为下一步学习进位加法做准备。同时,使学生既学了加减法,也看到了加减法的关系。

2.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归纳能力、想像能力。

4.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8页的例5、例6,及做一做。

教具、学具准备

数字卡片11~19,小棒20根。

教学设计

开门见山,直接引入

师:(出示卡片13)这是多少?

生:这是13。

师:请你迅速在桌上摆出13根小棒,能让老师一眼看出是13根。

(学生摆,教师巡视。)

师:看着你自己摆的小棒图,说一说可以列出什么算式?

生:可以列10+3=13。

生:可以列3+10=13。

生:可以列13-3=10。

小组讨论,民主评议

[满足能力强的学生,让他们自己探究。]

师:老师这里还有一些数卡,想请小朋友摆一摆小棒、写写算式,好吗?

生:好。

师:那么,小朋友们就要听老师说清要求了:

1.每组四个小伙伴讨论一下,找出你们最喜欢的数,找一个代表来前面把数卡和汇报卡拿回去。

2.先在桌上用小棒摆出这个数,然后根据小棒图写出四个算式,写完后把数卡和汇报卡贴在黑板上。

注意:如果不摆小棒也会写,你们这一组就可以直接写出来算式。(学生到前面争先恐后地拿数卡,8张数卡拿完后,剩下的小组随意写,也写自己喜欢的数。)

[体现教学形式的开放性,尊重学生的选择。]

师:写的一样的小组,比一比,谁的汇报卡写得漂亮,把谁的贴在黑板上。

(小组活动,教师巡视,对程度较差的小组进行辅导。)

3.讨论活动结果。

[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下学习,在评判的同时,加深印象。]

生:(略)

生评(略)(从字体上评,从对错上评。)

师:被淘汰的小组不要气馁,向别的小组学习,继续努力,下次还有机会。

师:我们看一看这些算式都有什么规律?

生:都是用10去加的。

师:这就是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出示课题)

总结归纳,再次引入新知

师:小朋友们认真观察,黑板上的.算式我们还可以分一分类,可以怎样分?

生: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加法算式,一类是减法算式。

生说。

[再次体现教学形式的开放性,保护学生的求知欲,对学生取的名字不做过多评价。]

师:减法家庭里的每个成员也应该有一个名字呀。大家都愿意给他们取名字。那你们告诉我,你们取的名字。

生:

[渗透统一思想,知道有些事物统一起来比较方便。]

解决计算问题

师:今天,加法家庭和减法家庭的成员要向我们小朋友挑战,你们愿意接受挑战吗?

生:愿意。

[用语言巧妙地激起学生的好胜心,在最后几分钟调动学生的情绪。]

师:请看。(出示口算卡片)

生算(对有困难的学生稍加辅导)。

师:小朋友们真棒,不向困难低头,勇敢地接受挑战,都是小英雄。我们这一节课以胜利告终。

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安排的是10加几和相应减法的口算题,一方面为了巩固11~20各数的认识,另一方面也为后面学习进位加法做准备。教学中通过摆1捆小棒和3根小棒来说明10+3=13,3+10=13,13-3=10,13-10=3。这样学生既学了加、减法,也看到了加、减法的关系。

本节课是计算教学。为了使学生感兴趣,同时避免计算教学的枯燥,在设计教案时,我做了以下几点。

一、发挥小组活动的功能,活跃课堂气氛。

例5中,一图四式是学生已有的经验,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是新内容,对于能力强的学生会出现吃不饱的现象,而对于能力差的学生仍然会接受较慢。因此,我安排先由老师扶着学,再到教师放开让学生自主学,不但面向全体学生,让不懂的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学懂,而且也满足了思维活跃的学生想自己探究的要求。

二、教学形式开放,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教学中,我尽可能增大学生的自由度,让学生畅所欲言,自由选择。

(1)在摆小棒时,不再指定每一小组必须摆什么,而是选择自己喜欢的数去摆。尊重学生的选择,满足他们的愿望。

(2)给减法家庭的成员起名字,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给他们一个无限的空间去任意飞翔。教师并不对起的名字做过多评价,保护学生的想像力。

(3)营造民主、和谐的气氛,尊重学生的选择。在每一小组都贴上汇报卡后,黑板上显得过于复杂,这时,让学生自己安排,选择认为最好的汇报卡。在选择的同时,既让学生感受了整洁美,又加深了学生对10加几及相应减法的印象,并且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

总之,本节课所设计的多种活动都是力争使每个学生学得主动、轻松并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教学说明:本节课例6的计算主要是帮助学生理解20以内的数,不作为教学的基本内容,不要求学生熟练的掌握,也不作为考试内容。

专家评析

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的教学一方面是为了巩固11~20各数的认识,另一方面也为后面学习进位加法做准备。

在教学中教师的设计有以下几个特点:

1.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在教学中教师并没有完全按照教材例5、例6的形式,而是依据本节课教学情况,对教材进行大胆改革,将加、减法各部分名称的教学融入例5教学中,使整个教学融为一体。

2.给小组合作充分的时间和空间。

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3.充分体现了教学的民主性、开放性。

在小组合作时选择自己喜欢的数去实际操作,汇报结果时由学生自己评判,教师给予充分肯定。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环节十分紧凑,过渡自然,充分发挥了各种教学手段的整体功能,使每位学生都在积极的状态下参与学习的整个过程,教学效果良好。

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教学反思篇八

教学内容:

10加几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第88页的例5)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列出四个算式,并计算结果。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使学生体会数学教学中的加、减法之间的联系,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之中学数学。

重点难点:

看一幅图写出四个算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

电脑课件,学生准备小棒数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电脑演示卡通人物汤姆:小朋友,我是汤姆,今天是吉利的生日,他邀请我去作客,不过,听说路上要回答他提出的几个问题,你们愿意帮助我,和我一起去吗?学生回答后出,出示以下复习题。

复习:(1)卡片出示

1个十和3个一合起来是()

15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1个十和()个一合起来是19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板书课题)

二、合作探究,领会新知

2、探究算法

(1)你能算出得数吗?请你把书翻到68页,试着填一填。然后把你的方法告诉你的同桌。

(2)谁愿意把你的算法告诉大家。(指名学生回答)

3、老师小结:小朋友的方法可真多,既可以用数的组成来算,也可以利用加、减法之间的关系来算。

三、巩固深化,拓展创新

1、回到课前分类题,让学生完成原来不会做的题目。

2、媒体演示

汤姆:生日晚会开始了,可吉利家的筷子还没数好,出示做一做1

学生自己先用小棒摆一摆,然后列出四个算式。

4、我们一起来到智慧宫:9+4你会算吗?

你能想出几种方法?先在小组内讨论一下。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