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心得体会>满城汉墓心得体会(优质5篇)

满城汉墓心得体会(优质5篇)

时间:2023-09-17 21:23:30 作者:薇儿 满城汉墓心得体会(优质5篇)

心得体会是我们在生活中不断成长和进步的过程中所获得的宝贵财富。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满城汉墓心得体会篇一

近日,我游览了位于满城县的汉墓。这是一座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记录了中国古代的历史和文化。在参观汉墓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古人智慧和工艺之精妙,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以下是我对满城汉墓的心得体会,希望与大家分享。

第一段:汉墓的历史背景

满城汉墓建于西汉末年,它见证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辉煌时期。作为汉代的墓葬之一,满城汉墓传承了传统的木料构造,其建筑风格与前汉的汉景帝陵、沂水千龙汉墓等相对接近。这座墓葬的布局严密,结构完整,且保存状况良好,为后来的考古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和线索。通过参观汉墓,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古代汉墓的建造方式和历史背景,这对于拓宽历史视野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段:汉墓的工艺之美

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汉代的工艺制作水平在世界上是闻名的。在满城汉墓中,我亲眼目睹了古代工匠的巧夺天工。墓室内外的壁画、石雕、器皿等都展示了高超的艺术水平。无论是墓室内的彩绘壁画,还是外部墓道的石雕各种精美的纹饰,都表现出当时的审美取向和精湛的工艺。此外,墓中还出土了大量的陶俑、玉器等器物,使我深深感受到古代汉人文明的璀璨与灿烂。

第三段:汉墓的文化瑰宝

满城汉墓充满了文化瑰宝,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墓中发现的编钟。编钟是中国古代三大文化宝物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卓越的音乐造诣。从汉代开始,编钟就成为了皇帝的专属乐器。在满城汉墓中,我看到了一组精致的编钟,尽管经过了数千年的岁月洗礼,依然保持着完好的状态。当解说员演示编钟发出悦耳乐曲的时候,我仿佛穿越回了古代,目睹了古人卓越的音乐才华。这种文化瑰宝无疑让我深刻领略到中国古代文化的独特之处。

第四段:汉墓的历史阐述

满城汉墓中的壁画是历史的镜子,通过它们可以看到汉代社会的形态和人们的生活。在汉墓的壁画中,有多幅描绘女子的图像,展现了当时女性社会地位和文化风貌的一角。其中一组女子的素描,衣着华丽,举止文雅,既表达了对女性的赞美,也反映了汉代女性的社会地位较高。此外,还有一幅生活场景的壁画,描绘了农田劳动、牧民生活和市场贸易,让我感受到汉代社会的繁荣和生活的多彩。通过这些历史阐述,我对汉代社会有了更加全面和直观的了解。

第五段:汉墓的当代意义

满城汉墓是中国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中的一颗明珠,它不仅仅是古人智慧和工艺的结晶,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保护和传承满城汉墓的文化意义重大。它不仅向我们展示了古代文明的辉煌,也提醒着我们应该珍惜并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通过游览汉墓,我深深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也更加深入地了解到了自己的国家之美。作为当代年轻人,我们应该努力学习和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让它们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总结:

满城汉墓的参观经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不仅让我对古代汉墓的历史背景和建筑工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还使我领略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通过满城汉墓的参观,我深深体会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强大魅力,以及作为中国人的自豪和使命感。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满城汉墓,共同努力保护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

满城汉墓心得体会篇二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满城汉墓,我是你们的导游。 因出土“金缕玉衣”而闻名于世的满城汉墓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及其妻窦绾(wan)之墓,位于保定市西北20公里、满城县县城西南1.5公里陵山主峰东坡。

陵山是一座孤立的小山,海拔235.8米,西北部是太行山,东南部是平原。满城物华天宝,历史悠久,既有秦汉神韵,又有唐宋遗风,1988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68年5月,解放军某部在陵山上施工,意外地发现了这座汉墓的通道,经周恩来总理批示后,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及河北省文物工作队发掘。著名考古学家郭沫若专程莅临考证,确定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墓穴。尔后,于刘胜墓北侧发出其妻窦绾之墓。

据《史记》、《汉书》记载,刘胜是汉景帝刘启之子,景帝前元三年(公元前154年)立为中山靖王,在位四十二年,死于武帝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是中山国第一代王。故此幕又称“中山靖王墓”。

窦绾死年稍晚于刘胜。刘胜夫妇墓系凿山为陵的大型崖墓,两墓南北并列,刘胜墓在南,窦绾墓在北,属夫妇并穴合葬,即所谓“同坟异藏”。陵墓相距120米,墓门向东,在墓门前的山坡上有一条宽6-14米的南北古道,此道应是营建墓穴和埋葬死者时人工修建的上山道路。

陵山是西汉中山国王的墓区,除刘胜夫妇外,还有18座陪葬墓,分布于陵山南坡,皆以长方巨石迭砌,上圆下方,每边长15米,高4-7米,下有墓穴洞室。据《史记》记载,刘胜有“子枝百二十余人”,这些陪葬墓应是刘胜的子孙及其家族的墓。陵山顶上遍布西汉砖瓦,当是“中山祠祀”建筑物的遗存。

满城汉墓坐落在陵山主峰东侧半山腰,陵山古称凤凰山,由三座相连的山峰组成,主峰居中高卧,两侧峰位于主峰东侧,对称于南北两端,呈"品"字形排列,宛如一把座西朝东的太师椅。西览如仙龟探海,南观似凤凰展翅,东视如巨蟹横卧,或许是"风水"的缘故,刘胜的第十三代玄孙--刘备,终以"三足鼎立"之势,做了蜀汉皇帝。

刘胜墓和窦绾墓都坐落在主峰的东坡。两墓南北并列,墓门向东,相距约120米。在墓口前的山坡上有一条宽6-14米的南北古道,此道应是营建墓穴和埋葬死者时人工修建的上山道路,陵山上除了刘胜夫妇墓外,暴露在外面的小墓还有18座。汉人有子孙亲属附葬旧茔的习俗,所以这些坟可能是刘胜的子孙及亲媵的附葬墓。

刘胜墓洞全长51.7米,最宽处37.5米,最高处6.8米,容积约计2700立方米,全墓可分为墓道、甬道、南耳室、北耳室、中室和后室等六部分。从整个墓室的结构看,这座墓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工程艰巨,规模宏大。

墓洞凿成后,又在不同的'洞室分别修建木构瓦房或石板房,形成一座豪华的地下营殿,随葬品的数量很多,甬道和南耳室是车马房,放置实用的车和驾车的马,还有狗和鹿。北耳室主要放置陶器,象征贮存食物、饮料的仓库和磨房。中室是一个宽大的厅堂,中置大量的铜、陶、铁、金、银、玉石、漆器以及帷帐、俑、五铢钱等。后室是内室,除放置棺椁外,还有铜、铁、玉石、漆器以及俑和钱币等。

墓室由开凿岩石而成。刘胜墓(又称靖王墓)全长51.7米,最宽处37.5米,最高处6.8米,容积2700立方米。墓室的结构是经过精心设计的。

墓室顶部呈拱形,室壁呈弧形,没有直壁和直角交叉的形式,这种结构确保汉墓至今保存完好,墓室布局完全模仿地上的宫殿建筑,由墓道、通道、南耳室(车马房)、北耳室(库房)、中室(宴宾、饮酒、做乐的前堂)、后室(放置棺椁及浴室)6个部分组成。

从出土情况观察,刘胜墓的甬道、南耳室、北耳室和中室,以及窦绾墓的中室,原来在岩洞内还建有瓦顶的木结构房屋,后因木料朽腐而倒塌。两墓的后室,都是在岩洞中用石板建成的石屋、主室和侧室三部分。主室象征内寝,内置汉白玉石铺成的棺床,上置棺椁。主室南侧的小侧室象征盥洗室。

墓内有完整的排水系统。窦绾墓和刘胜墓大体相同,全长49.7米,最宽处65米,最高处7.9米,容积3000立方米。刘胜墓墓道口以土坯封门,窦绾墓以砖封门。在砖墙、土坯墙之间又浇灌熔化的铁水,铸成一道铁墙,封闭得十分牢固。

两墓出土金、银、铜、铁、玉石、陶、漆等器物,丝织品、银鸟篆壶和医用金针等文物10633件,其中有较高文物价值的4000余件,尤以金缕玉衣、长信宫灯、错金博山炉最为珍贵。

筐缕玉衣墓主人的两套完整的金缕玉衣,是国内首次重大发现。衣用玉片制成,玉片间以金丝编缀。金缕玉衣是汉代皇帝和高级贵族死后的葬服。按封建等级不同,玉衣有金、银、铜镂的分别,用金缕的等级最高。

据《后汉书·礼仪志》载,皇帝“玉衣”用金缕;诸侯王、列侯、始封贵人、公主用银缕;大贵人、长公主死用铜缕。刘胜的玉衣长1.88米,用玉片2498块,金丝约1100克,分头面、长衣、裤、手套和鞋5部分。窦绾的玉衣长1.72米,用玉片2160块,金丝约700克,结构相同。

长信宫灯墓中出土的长信宫灯是一件罕见的古代艺术珍品。高48厘米,通体镀金。灯的设计精巧,宫女造型生动,灯身为一跪座执灯的宫女,左手执灯盘,右臂袖口下垂成灯罩,灯盘短柄手转动,盘上有灯罩可以开合,可根据需要调节亮度及照射方向。

灯光的烟可通过宫女的右臂进入体内,附着于体腔而保持室内洁净。灯的各部分既是一个完美的整体,又可拆卸各部便于清洗,灯上刻铭文65字。

错金博山炉墓中出土的错金博山炉是一种熏炉,高26厘米,通体用金丝错出精致的纹饰。把香料放入点燃,得烟通过炉盖的许多小孔,袅袅上升,弥漫房中,炉盖高而尖,铸成山峦重迭之形,以象征海中博山,故称博山炉。工艺之精湛,举世罕见。

满城汉墓出土文物数量多,品级高,文物科技价值和工艺价值高。满城汉墓的发掘(包括陵山主峰南坡18座小型陪葬墓,待发掘),为研究西汉暑期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件科学技术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充分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1982年7月,满城汉墓被列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1月,被国务院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好,游客朋友们,满城汉墓就为大家讲解到这儿,谢谢各位的支持!

满城汉墓心得体会篇三

满城汉墓是中华文明的一个瑰宝,它是中国古文明的重要遗产之一。随着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兴盛,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关注历史文化的重要性,尤其是诸如满城汉墓这样的古老文化遗址。前不久,我有幸去满城汉墓游览,这次经历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下面我将分享一些我的游览心得和体会。

第一段,关注历史文化的重要性

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是一国之根本,也是其特殊魅力的源泉。在满城汉墓里,我看到了生动、形形色色的文物和建筑遗址,这些都是古代人类生活和智慧的结晶,同时也是我们需要保护和领悟的重要财富。历史文化不仅给我们带来知识,还会影响我们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人际关系等方面。通过深入了解和关心历史文化,我们更加热爱祖国,保持着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第二段,体验古建筑的特色

满城汉墓是一座建于2000多年前的壮观古建筑群,里面的细节和建筑风格都令人叹为观止。我记得当我进入墓穴时,我被它那极具宗教气息的内部结构和氛围所吸引,令我不禁为其巧妙的设计、深沉的内涵和独特的韵味而赞叹。相信每个参观者都会有自己的感受,这也正是古建筑所带给我们的美好体验。

第三段,了解和探索历史文化的真相

通过游览满城汉墓,我对历史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在古代,人们用极其独特的方式生活和创造文化,这些文化财富为今昔所珍视和学习。然而要理解这些财富并不像我们想象中那么容易,需要对特定的背景和时期有了充分的了解。通过专家们的解释和讲解,我对于远古时代人们在文化理念、文明生活等方面有了更加详细和全面的认识,也感受到了历史流转经久不衰的底蕴。

第四段,关注保护历史文化的重要性

我们现在要做的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保护历史文化,让它们得到全球社会的重视和保护。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和发展,责任重大、历史璀璨,要想持续发展需要我们牢牢守护。满城汉墓就是一种很好的例子,如果没有人们的保护与维护,它也将随时间而逝去。我们应该遵循文明进步的轨迹,将保护落到实处,发扬光大中华文明。

第五段,发扬民族自豪感

满城汉墓是中华民族的一份遗产,是中华文明中的一个典范。走过满城汉墓的每一个场景、文物表现,用心感悟、品味,这是对中华民族与历史的一种深入挖掘,也是对我们民族自豪感的一次彰显。通过这次游览,我意识到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有责任维护、传承、弘扬这种自豪感和文化遗产。这种自豪感的源泉,是我们对历史文化遗产的认知和理解。

就我个人而言,这次游览满城汉墓非常有意义。通过游览我了解到中国古代文化的深刻思想和遗产的珍贵性。游览满城汉墓也让我认识到历史文化的重要性,它让我意识到了我们的责任,要努力保护和传承好我们的遗产。愿我们中华民族互相学习,相互交流,取得更加辉煌的成果。

满城汉墓心得体会篇四

各位游客:你们好!

欢迎你们来到满城汉墓,我是你们的导游xx。因出土“金缕玉衣”而闻名于世的满城汉墓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及其妻窦绾(wan)之墓,位于保定市西北20公里、满城县县城西南1.5公里陵山主峰东坡。

陵山是一座孤立的小山,海拔235.8米,西北部是太行山,东南部是平原。满城物华天宝,历史悠久,既有秦汉神韵,又有唐宋遗风,1988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68年5月,解放军某部在陵山上施工,意外地发现了这座汉墓的通道,经周恩来总理批示后,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及河北省文物工作队发掘。著名考古学家郭沫若专程莅临考证,确定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墓穴。尔后,于刘胜墓北侧发出其妻窦绾之墓。

据《史记》、《汉书》记载,刘胜是汉景帝刘启之子,景帝前元三年(公元前154年)立为中山靖王,在位四十二年,死于武帝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是中山国第一代王。故此幕又称“中山靖王墓”。

窦绾死年稍晚于刘胜。刘胜夫妇墓系凿山为陵的大型崖墓,两墓南北并列,刘胜墓在南,窦绾墓在北,属夫妇并穴合葬,即所谓“同坟异藏”。陵墓相距120米,墓门向东,在墓门前的山坡上有一条宽6-14米的南北古道,此道应是营建墓穴和埋葬死者时人工修建的上山道路。

陵山是西汉中山国王的墓区,除刘胜夫妇外,还有18座陪葬墓,分布于陵山南坡,皆以长方巨石迭砌,上圆下方,每边长15米,高4-7米,下有墓穴洞室。据《史记》记载,刘胜有“子枝百二十余人”,这些陪葬墓应是刘胜的子孙及其家族的墓。陵山顶上遍布西汉砖瓦,当是“中山祠祀”建筑物的遗存。

满城汉墓坐落在陵山主峰东侧半山腰,陵山古称凤凰山,由三座相连的山峰组成,主峰居中高卧,两侧峰位于主峰东侧,对称于南北两端,呈"品"字形排列,宛如一把座西朝东的太师椅。西览如仙龟探海,南观似凤凰展翅,东视如巨蟹横卧,或许是"风水"的缘故,刘胜的第十三代玄孙--刘备,终以"三足鼎立"之势,做了蜀汉皇帝。

刘胜墓和窦绾墓都坐落在主峰的东坡。两墓南北并列,墓门向东,相距约120米。在墓口前的山坡上有一条宽6-14米的南北古道,此道应是营建墓穴和埋葬死者时人工修建的上山道路,陵山上除了刘胜夫妇墓外,暴露在外面的小墓还有18座。汉人有子孙亲属附葬旧茔的习俗,所以这些坟可能是刘胜的子孙及亲媵的'附葬墓。

刘胜墓洞全长51.7米,最宽处37.5米,最高处6.8米,容积约计2700立方米,全墓可分为墓道、甬道、南耳室、北耳室、中室和后室等六部分。从整个墓室的结构看,这座墓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工程艰巨,规模宏大。

墓洞凿成后,又在不同的洞室分别修建木构瓦房或石板房,形成一座豪华的地下营殿,随葬品的数量很多,甬道和南耳室是车马房,放置实用的车和驾车的马,还有狗和鹿。北耳室主要放置陶器,象征贮存食物、饮料的仓库和磨房。中室是一个宽大的厅堂,中置大量的铜、陶、铁、金、银、玉石、漆器以及帷帐、俑、五铢钱等。后室是内室,除放置棺椁外,还有铜、铁、玉石、漆器以及俑和钱币等。

墓室由开凿岩石而成。刘胜墓(又称靖王墓)全长51.7米,最宽处37.5米,最高处6.8米,容积2700立方米。墓室的结构是经过精心设计的。

墓室顶部呈拱形,室壁呈弧形,没有直壁和直角交叉的形式,这种结构确保汉墓至今保存完好,墓室布局完全模仿地上的宫殿建筑,由墓道、通道、南耳室(车马房)、北耳室(库房)、中室(宴宾、饮酒、做乐的前堂)、后室(放置棺椁及浴室)6个部分组成。

从出土情况观察,刘胜墓的甬道、南耳室、北耳室和中室,以及窦绾墓的中室,原来在岩洞内还建有瓦顶的木结构房屋,后因木料朽腐而倒塌。两墓的后室,都是在岩洞中用石板建成的石屋、主室和侧室三部分。主室象征内寝,内置汉白玉石铺成的棺床,上置棺椁。主室南侧的小侧室象征盥洗室。

墓内有完整的排水系统。窦绾墓和刘胜墓大体相同,全长49.7米,最宽处65米,最高处7.9米,容积3000立方米。刘胜墓墓道口以土坯封门,窦绾墓以砖封门。在砖墙、土坯墙之间又浇灌熔化的铁水,铸成一道铁墙,封闭得十分牢固。

两墓出土金、银、铜、铁、玉石、陶、漆等器物,丝织品、银鸟篆壶和医用金针等文物10633件,其中有较高文物价值的4000余件,尤以金缕玉衣、长信宫灯、错金博山炉最为珍贵。

金缕玉衣

墓主人的两套完整的金缕玉衣,是国内首次重大发现。衣用玉片制成,玉片间以金丝编缀。金缕玉衣是汉代皇帝和高级贵族死后的葬服。按封建等级不同,玉衣有金、银、铜镂的分别,用金缕的等级最高。

据《后汉书·礼仪志》载,皇帝“玉衣”用金缕;诸侯王、列侯、始封贵人、公主用银缕;大贵人、长公主死用铜缕。刘胜的玉衣长1.88米,用玉片2498块,金丝约1100克,分头面、长衣、裤、手套和鞋5部分。窦绾的玉衣长1.72米,用玉片2160块,金丝约700克,结构相同。

长信宫灯

墓中出土的长信宫灯是一件罕见的古代艺术珍品。高48厘米,通体镀金。灯的设计精巧,宫女造型生动,灯身为一跪座执灯的宫女,左手执灯盘,右臂袖口下垂成灯罩,灯盘短柄手转动,盘上有灯罩可以开合,可根据需要调节亮度及照射方向。

灯光的烟可通过宫女的右臂进入体内,附着于体腔而保持室内洁净。灯的各部分既是一个完美的整体,又可拆卸各部便于清洗,灯上刻铭文65字。

错金博山炉

墓中出土的错金博山炉是一种熏炉,高26厘米,通体用金丝错出精致的纹饰。把香料放入点燃,得烟通过炉盖的许多小孔,袅袅上升,弥漫房中,炉盖高而尖,铸成山峦重迭之形,以象征海中博山,故称博山炉。工艺之精湛,举世罕见。

满城汉墓出土文物数量多,品级高,文物科技价值和工艺价值高。满城汉墓的发掘(包括陵山主峰南坡18座小型陪葬墓,待发掘),为研究西汉暑期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件科学技术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充分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1982年7月,满城汉墓被列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1月,被国务院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好,游客朋友们,满城汉墓就为大家讲解到这儿,谢谢各位的支持!

满城汉墓心得体会篇五

这次游览满城汉墓,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参观墓葬的过程中,我不仅了解了汉代文化和墓葬习俗,还感受到了古代文明的魅力。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在游览中所得到的心得和体会。

第二段:历史文化的背景

满城汉墓是中国古代一处历史文化遗址,它代表了汉代古墓葬中的一种形式。这些墓葬都是以半地穴半土坑和木椁为主要特征,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在游览过程中,我看到了一些陶罐、陶俑、石香炉等物品,它们都是汉代墓葬常见的物品,反映了汉代人的生活和文化。参观满城汉墓,不仅能够印证我们从书籍上所学到的知识,还能触摸到历史的真实面貌,感受到古代文明的沉淀和智慧。

第三段:墓葬的建造形式

满城汉墓的建造形式是半地穴半土坑和木椁为主要特征。它们的坑壁都是用夯土夯筑而成,逐层缩小,形成了埋葬通道和狭长的墓室。这种墓葬方式反映了汉代人的墓葬观念,认为墓葬要与地狱连通,这样亡魂才会得到安宁。另外,满城汉墓还有一个很有特色的地方,就是墓室内部有一个洞,称之为“瞻气井”,它在墓室顶部,与外界相通,是为了让逝者的家人可以瞻望逝者是否气难而死。墓室外墙的宽度也很窄,形成了像井口一样狭窄的墓穴,它可以有效地降低墓葬的成本,增加墓穴的利用率。

第四段:墓葬文化的内涵

从满城汉墓的布局和装饰可以看出,墓葬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思想性。墓室的布局十分严谨,一应陪葬品按照品位高低和种类分别放置,装饰也非常讲究,墓室内四壁都是精心雕刻的木构造,描绘了人物、狩猎、宴饮等生活场景。满城汉墓中规中矩的陪葬品和精美的墓室装饰,反映了古代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和崇尚礼仪的文化传统。

第五段:自然与文化的融合

在参观满城汉墓的过程中,我不仅欣赏到了文化古迹的辉煌,还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墓地坐落在崇山峻岭之间,周围是碧绿的树荫和清澈的溪流,真是恰到好处的自然风光。古和山海关景区还绿化了周围地区,修建了自然公园和生态游步道,让游客可以在欣赏自然风光的同时了解古墓的历史和文化。满城汉墓所展现出的是一种自然与文化的融合,古墓与自然景观相互依存,相得益彰,让人们在享受自然美景的同时也可以领略到文化的魅力。

结论:

参观满城汉墓给我带来了很多收获与感动,这也是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意义之一。文化遗产代表了一种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财富,是人们文化认同和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就是一种维护文明和发展文化的责任和义务。希望大家可以一起加入到文化保护的队伍中,将文化遗产传承给下一代。

相关范文推荐
  • 09-17 2023年班会老师总结 班会学生发言稿(模板5篇)
    围绕工作中的某一方面或某一问题进行的专门性总结,总结某一方面的成绩、经验。那么,我们该怎么写总结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总结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班会老师总结
  • 09-17 手机赌博的危害 手机销售学实习心得体会(优质9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
  • 09-17 最新月考总结班会(汇总5篇)
    总结的内容必须要完全忠于自身的客观实践,其材料必须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不允许东拼西凑,要真实、客观地分析情况、总结经验。那关于总结格式是怎样的呢?而个人总结又该怎
  • 09-17 保护财产安全班会 保护环境的班会教案(实用8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
  • 09-17 少儿剪纸心得体会(优秀5篇)
    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已。心得体会是我们对于所经历的事件、经验和教训的总结和反思。接
  • 09-17 最新社区美化方案(优秀6篇)
    “方”即方子、方法。“方案”,即在案前得出的方法,将方法呈于案前,即为“方案”。通过制定方案,我们可以有计划地推进工作,逐步实现目标,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下面是
  • 09-17 2023年教学对话心得体会 教学心得体会(大全5篇)
    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已。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
  • 09-17 2023年绿化工作心得体会(实用10篇)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我们应该重视心得体会,将其作为一种宝贵的财富,不断积累和分
  • 09-17 家教心得体会(优质10篇)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
  • 09-17 2023年环保心得体会(通用9篇)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心得体会是我们对于所经历的事件、经验和教训的总结和反思。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