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心得体会>古代文学心得体会 中国文学古代史的心得体会(精选5篇)

古代文学心得体会 中国文学古代史的心得体会(精选5篇)

时间:2023-10-03 11:37:08 作者:QJ墨客 古代文学心得体会 中国文学古代史的心得体会(精选5篇)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不断提升自己。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古代文学心得体会篇一

中国文学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承载着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历史渊源。古代中国文学史可以说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之一,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通过学习古代中国文学史,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深厚温馨,同时也受到了其中充满智慧和启迪的感染,下面就我的学习体会进行总结和分享。

【第一段:文学史的开篇】

古代中国文学史的开篇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那是一个雄奇而伟大的时代。《诗经》作为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成为了整个古代中国文学史的创始之作。《诗经》虽然篇幅并不多,然而却给我们展示了古代人民的内心世界和生活状态,折射出古代中华民族的风貌,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学习《诗经》使我体会到了古代华夏文明的深邃和博大精深。

【第二段:文学史的鼎盛时期】

随着时光的推移,古代中国文学进入了鼎盛时期,各个朝代纷纷涌现出一大批文学巨匠。从唐宋元明清这五个历史时期来看,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和文化的繁盛,文学艺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唐代诗人杜甫和李白,宋代诗人苏轼和辛弃疾,元代戏剧家关汉卿和郑光祖,明代小说家施耐庵和罗贯中,清代文人袁枚和纪晓岚等等,无不是伟大的文学家。他们的作品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更是对世界文学史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第三段:文学史的风雨飘摇】

尽管古代中国文学经历了辉煌的鼎盛时期,但也有风雨飘摇的时刻。这主要源于历史上各种政治、社会和文化的变革。如唐朝的安史之乱导致了社会动荡,文学产生了不小的冲击。宋朝的政治压力和意识形态的变化使得文学在某种程度上受到限制。这些历史背景对古代中国文学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然而,正是在这些困难时刻,古代中国文学史中涌现出了一些仍然散发光芒的文学巨匠,他们通过各自的成就和作品,为中国文学史增添了新的辉煌。

【第四段:文学史的传承与发展】

古代中国文学是一部不断传承和发展的历史纪录。不同朝代的文学家们互相借鉴、传承和发展前人的成就,在创造性地表达和塑造丰富的情感和深远的思想。比如,唐代边塞诗歌为宋代山水田园诗铺垫,宋代山水田园诗为明代四咏诗带来启示,明代四咏诗为清代诗人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这种文学的传承与发展,并没有被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所箝制,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学巨匠们不断给我们带来惊喜和启迪。

【结尾】

通过对古代中国文学史的学习,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国文学的辉煌历史和独特魅力。古代中国文学不仅是一部文化的见证,更是人类智慧与情感的结晶。中国文学古代史中的各个时期、各位文学家都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构成了中国文学宝库中璀璨的星光。我希望能将这份热爱和热情传承下去,继续学习和研究,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古代文学心得体会篇二

各位同学们好,首先我想讲的是要根据自己的喜好、追求、环境来决定自己是否要考研,考研是一条艰难的旅程,需要有坚定地自信和意志力,坚持下去,你会收获更好的自己,下面我就自己的考研经验来为你们解答一些问题。

1、考研成绩与本科的成绩及学校关系大吗?

很多想考研的同学都有这样的疑问,我本科成绩中等水平,学校普通的一本院校,在选择院校时候我怀疑过,但仔细想想自己之所以本科成绩不够好,是因为自己并没有花太多精力放在没有意义的考试上面,我相信自己并不比重点大学的同学差,如果好好准备,认真考试应该没问题的,复试的时候能拿出更好的大学成绩单当然更好,不是很好的,也没多大关系。

2、考试科目的选择

浙大的生物化工考试科目有较大的选择性,政治、英语一、数学二是必考的科目,第四个科目从化工原理、物理化学、生物化学与分子三选一,我选的是生化与分子,个人认为虽然化工原理高手可以考到130以上,但是复试没有多大优势。我就是因为初试准备的是生化与分子,在复试中占了很大优势,生化与分子会有一些题超出指定的参考书,本人建议多看几本书比较好。

3、专业课参考书籍

生物化学:《生物化学》第三版王镜岩,朱圣庚,徐长法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分子生物学:《现代分子生物学》第三版朱玉贤,李毅,郑晓峰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4、考研时间安排

7、8月把生物化学上下册看完第一遍,9月份看完分子生物学第一遍,10月、11月做真题并分析答案,英语复习在于提高阅读和作文两个板块,暑期7、8月份把05至11年的真题阅读部分,做一遍,精读,文中出现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单词都要弄懂其在文中的意思,把生词记在一个小本本上,利用早上开始10分钟熟悉以下,英语阅读坚持每天花两小时来做阅读,分析文章,11月份开始编写话题模板,每个星期写一篇,数学二7、8月份之前要看完考试大纲课本并且看完一遍李永乐编的《复习全书》,10月之前做完《基础660题》11月份开始做历年真题,政治在7、8月份上辅导班,把马哲和政治经济学理解一遍,在12月份本人建议最好报个政治冲刺班,重点背诵政治。这只是大概的时间安排,具体根据每人的情况作适当调整。

5、联系导师:

很多研友认为考研前联系导师至关重要,我个人认为联系导师问题,因个人而异,如果你在本科期间发过一些比较有影响力的论文或做过不错的实验项目的话,总之,一定要有所准备,这样考研前联系导师,说不定导师会对你很感兴趣,并提供一些帮助,如果什么都没有的话,可以在初试成绩出来后复试前发个邮件给导师,因为导师都很忙,如果顺利的话可以直接打电话聊天或面试前见面聊聊。

6、考研心态

其实我当初选择考研,考浙大时,我没有把握一定会考上,只是觉得人生能有几回搏,为梦想坚持不懈,坚定一个方向,任何困难都会因你的坚持而让步,复习过程中有过看不进书的时候,有过怀疑自己的时候,这个时候对自己说,我已经坚持了这么久,坚持下去就可以了,考研是痛并快乐着的旅行,如果能够找到志同道合的好朋友一起努力的话,这会使自己更强大。

7、复试

浙大的复试普遍不难,初试成绩的+-10名浮动,生物化工复试没有指定的参考书,复试总分100分,包括笔试占40%,笔试50道选择题30分钟做完,内容主要涉及化工原理、生化知识,面试占60%,英语自我介绍,翻译一段文献,然后就是专业问题的问答。

总的来说复试不难,不用紧张,刚进去时会紧张的,但慢慢就会找到状态,个人认为面试时很难知道导师会问什么问题,沉着应对就可以了,,尽量让面试官知道你知识面广,头脑灵活,能做研究就行了。

古代文学心得体会篇三

首先声明我是二战考生。初试391分。考研全当试水了,总分离复试线差4分。

18年的时候,我看书备考没怎么制定计划,全凭兴趣看书。这导致我根本没怎么背文学史和文论教材。后来想想对于参加考试来说,这种看书方式不太合适,还是要把教材抓起来的。一战的经验教训就是备考期间要给自己定好计划!

19年备考我是从8月1日正式开始的!先定好月计划,再定好日计划和每日时间表。

关于时间表,我只有一个小建议,睡觉前一定不要刷手机,改成看或者回顾半小时书。这么做还特别有助于快速入睡!

一、政治

政治不用很早开始,暑假以后再开始完全是可以的。刚开始就是每日看一章精讲精练,然后做相应的1000题(建议用铅笔做,不要做太多标记,以便于二刷!)。有的章节内容比较多也可以分成两三天完成一章!

政治不用太担心,紧跟肖秀荣就行!每日一章的速度过一遍之后,就二刷1000题,尤其要注意自己做错题!(二刷1000题的时候,建议从后往前做!)一定要多刷几遍选择题,记选择题的知识点。这个时候是不不不需要背书的!

政治的重头戏就是11月份出的肖八和12月出的肖四!肖八肖四的选择题必须全部记住!连选项都要记住的那种!时间较宽裕的同学,可以把肖八的大题都给背了,时间比较紧的同学可以挑你觉得重要的背!但是肖四没得商量,全是精华!全部背!全部!

二、英语

我英语不是很好,只考了73。

我能给出的建议就是好好做真题,做个三四遍。最近三年的题先别做,留着最后两个月的时候当模拟卷做!

暑假前,大家一般都是以背单词为主,不管什么单词书,你最好有一本,一定要每天背,一直不能间断!暑假前至少要背两三遍!

暑假正式开始做真题!

第一遍的时候,不要求速度,就做阅读,一篇一篇的过。做完一篇之后,全文翻译!全文翻译!圈画出不认识的单词!然后查单词,对着答案看自己的'翻译,尤其注意答案出现的地方!这个过程刚开始会非常痛苦,所以不要贪多,就一篇篇的做!一定要坚持下来,一星期左右习惯了就好了!要做到没有全文没有一个单词不认识!(建议把你圈画的单词另抄录在一个小本子上,每天积累,每天背!)

第二遍的时候,记录好时间,四篇阅读一口气做完,然后着重分析错的地方,注意比较答案句和原文句子。比较模糊的单词,还是要标记出来,继续重复记忆。

第三遍的时候,我是模拟考试,三小时内,一套题全做完(阅读和写作,看个人习惯,自己选择先做什么)。这一遍我主要分析翻译题、新题型、写作。

写作一定要早点开始动笔。自己试着写,然后参考范文修改,形成自己的写作套路!前期你把大小作文都整理出有自己的特色的范文,11月以后你就可以背自己的范文了!

背了以后,还要全文默写(背+默写),这样效果最好!

三、706古代文学史

我看过游国恩版、章培恒版和袁行霈版。但还是以袁版为主,参考他版!

暑假前,你可以各种版本都看一看。但是暑假以后就以袁版为主了,要非常细致地看,后面的注释都不能放过(填空题分布在全书的各个部分,所以必须非常仔细地看书,作标记)。我不建议边看书边做笔记,除非你的笔记是一些观点的补充,否则你就不要浪费时间只是抄书式的做笔记!文学史教材一定要结合朱东润的作品选一起看!(浙大有好多填空题都来自朱版作品选。)

暑假前你要非常熟悉真题,知道哪些都是浙大考过的知识点,不论填空还是大题,一定都要特别清楚!这样,你看书的时候就会特别敏感,看到考过的地方,自然会认真看,认真记背。

我是在看书的时候用荧光笔把浙大考过的地方都给高光标亮了,还写明哪年哪类题。

8月--10月中旬左右,我把袁四本按顺序看完第一遍,并且背诵,即看即背。那些标记为简答和论述的大题更是背诵的重点。这样看书,既看了,又背了,还把真题做了,我自认为三比较有效的。我看完一章后,要列出框架和小标题,还要列出观点和具体诗文词曲例子。这种诗词例子尽量都要会背,这样你答题的时候就好引用,不至于干干地只能写个诗词题目。

10月中旬―11月中旬,我按着分体文学的顺序看+背第二遍。第一遍是按着三古七段的顺序看的,有利于掌握不同阶段的文学发展状况,比如有一年论述题是关于万历到乾隆这一阶段文学发展状况的。第二遍是按各体文学顺序看,可以清楚各体文学的发展情况,比如有一年真题让简述唐以前游仙诗发展状况。这两遍都是在掌握流脉,都是要把文学史串起来。

第一第二遍的时候,还可以动手做做真题,把自己记忆背诵的内容以真题的形式输出。这个过程,你可以自由发挥组织属于你的答案。想拿高分的话一定要在答出教材的基础上有自己的观点。

11月中旬―初试,背第三遍。合起书,要十分清楚每章的内容,还能记得大致在哪块儿地方。每天都得大量回忆,回顾!回忆卡顿的地方,翻书加强记忆!后期就是大量背诵!

古代文学史中的诗骚、陶谢、王孟、李杜、苏黄、元好问、杨维桢、明代前后七子、小说、戏曲(汤显祖)等是必须特别熟特别熟!

古代文学史补充书:徐朔方《明代文学史》、吴熊和《唐宋词通论》、胡可先《唐代重大历史事件与文学研究》、廖可斌《明代文学复古运动研究》(目前只想到这些)。

浙大老师的课件也很重要啊,比如19年的简答题唐诗分期说,三分、四分、五分法就全是课件上的内容,没看过这些课件的话,就只能答出个高《唐诗品汇》的四分法。

四、808文学评论与写作

1.先看南京大学周勋初《中国文学批评小史》,特别薄的一小本,拿它入门;

2.再看复旦王运熙版的文学批评史;

3.再看北大张少康版;

4.最后看李春青、李壮鹰版。

5.我看的还有蒋凡、郁源版,这本是我大学古代文论课要求的教材,我觉得这本写得也挺好,尤其是每个单元前的总论,概括性和脉络非常清晰,大家也可以参考一下。

6.另外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四卷本估计大家没时间看完,那就看看一卷本。

看王运熙版,我是适量做笔记,觉得讲得不太清楚,或者自己觉得比较困惑的地方,我就翻看其他版本,最后综合整理做笔记。尤其是明清的文论特别复杂,必须动手整理。我是按照小说批评、戏曲批评、诗文词批评进行整理的,一整理出来非常清晰,后期回顾背诵也非常方便。背诵的话就以王版为主+自己整理的笔记。

文论教材只是打底,是基础,是让你清楚有哪些批评术语、评论角度、批评方法、具体批评家的观点等,而808是要你运用这些术语和方法,选取角度来分析评论具体作品、具体观点等。可以先看大量论文,学习如何写作学术论文。还可以试着对具体诗词进行鉴赏来练习文学评论与写作,一定要动笔写。

要有观点+分论点+例证+逻辑+引用(名家)+字数(60分的题至少也得1500字,90分的题至少也得20xx字)+字迹(工整)。

另外《毛诗序》《文心雕龙》《诗品》这些一定要多背一点。

看批评史还可以加强我们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批评史可以增进我们对文学史的理解,批评史可以让我们发散思维,对我们答706和808都非常有用!

五、补充

1.浙大真题非常重要,反复考的内容很多。

2.浙大非常重视句读、繁简字,有好几年的808都是给出一段材料,让断句,写成简体。即使初试不考,复试也是必考的!毕竟我们这个专业必须具备看竖排古书的能力。

我备考期间,每天都会写半页(a4纸)繁体字,就是用朱东润的作品选来练习的。这样既练了繁体字,又看了作品选,还让自己的心静了下来。大家也可以试试看!

3.与浙江有关的一切,看书的时候一定要格外留心!

4.多看浙大老师的论文,真题答案有时就与这些老师的论文有关。

5.(想到什么,我再来补充……

最后,考研是一场持久战,学弟学妹们一定要好好吃饭,好好锻炼。越到后期拼得就是谁的身体素质好!

附上给我带来好运的的锦鲤,传递好运!

古代文学心得体会篇四

一、南开古代文学学科特色:

文学与宗教、文学思想史、小说研究、词学

二、关于参考书目:

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

南开大学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

复旦章培垣、骆玉明主编《中国文学史》

《古代文学作品选》(我用的是朱东润先生主编的,平时早晨、傍晚花点时间来朗读,重点是唐诗、宋词,了解其大意,诗词鉴赏题出的诗词基本上都是名作,我去年考的是《锦瑟》,当时就用到了叶嘉莹先生的一些解读。)

南开大学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读本》(这本书先读一遍,然后平时和作品选一样可以拿出来读读,对《毛诗序》《诗品序》《文选序》《童心说》等重点篇章要非常熟悉,要知道那一段话出自哪一篇,然后对其核心意思要有把握,极有可能出名词解释和句读概括题,而且今年复试两道题都和文论相关。)

三、怎么准备古代文学(古代文论)

1.笔记(分文体、抓重点作家、“史”——发展、继承、扬弃)

2.背诵(要点化、模式)

3.真题(前期了解真题题型、后一到一个半月做真题,掌握答题技巧,尤其是重复率较高的题)

四、中国文学的几大内容:

家国情怀:

1.儒家的政治观,强调的是集体,“博施于民”,《王风·黍离》《小雅·采薇》,也就是说家国情怀在《诗经》、楚辞(南方巫觋文化与北方中原文化的交融)时代就已经确立。

2.家国情怀更多地体现在民族认同上,在乎华夏蛮夷的区别,神话:黄帝战蚩尤。传统的士大夫将这种民族的认同寄托在君王之上。

3.故土之思。一定程度上与山水文学产生关系。杜甫《春望》、《秋兴八首》

爱情友谊:

1.民间的爱情:《诗经》到乐府民歌(吴歌、西曲)到明代民歌。

2.文人笔下的爱情:含蓄、深化;一方面理想化,带有浪漫的情调;另一方面加入悲剧色彩,增加了爱情的厚度(社会与个人的斗争)。

3.友情:不是两个人的事情,反映的是知识分子所认同的伦理准则,惺惺相惜的感觉,多为行旅怀思、临别赠答之作。元白酬赠之作、顾贞观《金缕曲》。

人生感悟:

1.从自我出发,对生命与死亡的思考,对功名与利禄的轻视。

2.从《古诗十九首》到阮籍《咏怀》、陶潜之诗文,到唐代杜牧的“二十八字史论”,咏史实则感叹人生,再到苏轼《赤壁赋》,再到晚明小品文以恬淡的生活情趣传达出作者的人生态度。有一个由直接而含蓄地表达过程,这一发展过程中,中国的山水文学得到很大的发展。(浪漫的诗歌文学)

3.从现实出发,小说、戏剧则大多数融入了作家的伦理判断与宗教因素,以故事的形式来阐释真善美,引导受众世界观与人生观的形成。

总之,中国古代文学是诗的文学,不仅在于形式上的,而是在内容上的。总在集体与个人之间游走,有着“兼济天下,独善其身”的传统。

五、中国文学的诗性:

1.比兴手法与香草美人象征系统的确立,树立了中国文学审美的标杆。

2.形式上而言,与汉语一字一音有关,形成了独有的韵文文学,律诗绝句的成熟,文学与音乐的交融,宋词元曲的兴盛,在独有的形式之上拥有了我们的诗意。

3.内容而言,无论是韵文还是散文,或是小说、戏剧,中国文学都非常善于意境的创造,比较喜欢抓感觉,并不直露,甚至连文论批评都善于创造优美的意境,严羽《沧浪诗话》:“盛唐诸人,唯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张炎《词源》评论姜夔之词“如野云孤飞,去留无迹”。

六、文学艺术的起源:

劳动、模仿、游戏、巫术、情感。

(文学理论简答题,要重点介绍劳动说,因为这是符合马克思的,但是一定要说明,文学是一种多元的人文现象,绝不会起源于某一单一的要素)

七、神话

1.简答:神话的特点及其与传说的区别:

a.幻想;

b.解释与说明,神化之生活;

c.愿望;

d.时代之产物(神话的终止与历史的开始);

e.区别:早于传说、原型与社会化、非理性色彩与人间伦理。

2.简答:我国神话的类型:

a.保存情况(楚辞、《山海》、《淮南子》);

b.分类+解读+举例。创世神话,是初民对天地开辟和人类诞生的解释,如“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

3.简答:神话作品对后世文学创作的意义与影响:

a.神话是人话;

b.英雄气概(以上两点也能很好地说明家国情怀心理的形成);

c.文学三要素:情感、形象、想象,因此,神话奠定了后世一切文学的最根本的因素;

d.提示方向:为人生的主题,成为主流;

e.题材源泉。

八、《诗经》

1.名词解释:采诗、献诗、删诗。

2.名词解释/简答:六义、六诗、四始(风雅颂、赋比兴),乃至于变风、变雅(风雅正变),要注意出处、经典定评(如朱熹对“赋比兴”的解释)。

3.名词解释:诗言志(《毛诗序》)、赋诗言志(断章取义、外交辞令)

4.名词解释:四家诗、三家诗

5.简答/论述:《诗经》的内容:

a.社会政治诗:

表达平民对上层统治者的讥刺,对治国政策的批评。(一是揭露宫闱丑行,描绘统治者恶心的行止,如《邶风·新台》讽刺卫宣公霸占儿子的新娘;二是民众对贵族的荒淫无耻予以严厉的指斥,如《鄘风·相鼠》;三是写沉重的徭役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如《王风·君子于役》写徭役使夫妻别离的困苦,《豳风·东山》则直接描写征夫对徭役的痛苦体验;四是对劳动分配不公表示不满,如《魏风·伐檀》《魏风·硕鼠》)

表达官吏对政治的不满。(一是出自小官吏之首,抱怨劳逸不均。如《小雅·北山》;二是忧国忧民、指斥统治者之作,如《小雅·正月》)

表达人生的郁结与感慨。如《桧风·隰有苌楚》《魏风·园有桃》(表达了士的人生悲哀)《王风·黍离》(其家国哀思,对后世文学有深远的影响)

赞美执政者之诗。如《召南·甘棠》《鄘风·定之方中》等。

b.爱情诗:

青年男女之恋爱。(一是风格直爽、大胆而浪漫,如《召南·摽有梅》《郑风·绞童》;二是温文典雅,如《邶风·静女》《秦风·蒹葭》《陈风·月出》;三是如《郑风·溱洧》写春月男女恋爱的风俗。)

描写婚姻生活之诗。如《周南·桃夭》写女子出嫁;《郑风·女曰鸡鸣》写夫妻缠绵的情爱;《郑风·风雨》则是写夫妻久别重逢。

反映婚姻及社会问题之诗。(主要是弃妇诗,以《卫风·氓》《邶风·谷风》为代表,一个决绝,一个留恋。此外如《郑风·将仲子》写恋爱的不自由。)

c.史诗、农事诗:

《大雅》之中的史诗。(a.《生民》《皇矣》《公刘》《绵》《大明》;b.周人史迹传说;c.抒发爱戴之情;d.对先祖神化的记述;e.总结历史教训,提出治国经验。)

歌咏农业活动,表现周人生产情状。如《豳风·七月》《周颂·载芟》《小雅·信南栅》等。

反映周人礼俗、观念之诗。如《齐风·南山》《小雅·斯干》

6、简答/论述:诗经的艺术特点:

a.抒情与写实的统一。(抒发的情感是真实的;抒情方式坦白直率;叙事性诗作中也饱含感情)

b.赋、比、兴。(《诗经》中是如何运用赋比兴手法的?)

c.语言与结构上的特色。(民歌美、建筑美、音乐美、词汇丰富)

7、简答/论述:《诗经》的地位及影响

a.开创抒情诗传统。(源头、抒情诗特别发达)

b.“风雅”精神。(关注现实,强烈的政治倾向与社会责任感、对个体的关注)

c.比兴手法。(艺术思维特征,香草美人)

d.诗歌体裁与语言艺术。(四言诗、五言诗、铭、传、赞等;词汇、双声叠韵、重章)

九、楚辞

1.名词解释:楚辞(新的诗体、楚文化的产物、西汉、代表作家与作品、《楚辞章句》)

2.简答:楚辞与汉赋的关系(继承,差别:体式、性质、“楚辞尚神理,汉赋尚事实”)

3.简答:楚辞是如何产生的?

a.楚文化的产物:宋人黄伯思语(p124)

b.楚歌、楚声,与音乐的关系

c.与民间巫歌的关系(浪漫的形式、神异的题材)

d.语言、内容的地方化(“兮”“些”)

e.受到北方文化的影响(思想上受中原先进文化影响、文风上受纵横铺饰文风的影响)

4.简答:楚辞文体的特点?

a.楚辞文体的体式:一是类于《诗经》加以改造(非典型楚辞体);二是“骚体”,有以下特点:

b.诗风:铺排夸饰、想象丰富;

c.体式:篇幅增长、句式参差;

d.语言:楚地风物、方言词语。

5.名词解释:《九歌》《九章》《天问》《招魂》、香草美人

6.简答:《离骚》的内容:

a.屈原自述生平的长篇抒情诗。

b.(以丰富奇幻的想象)

c.“美政”理想与深沉的爱国情感。

d.追求理想九死不悔的坚韧品格与嫉恶如仇的批判精神。

7.简答:《离骚》的艺术特色

a.激情与想象。(与楚文化有关;前半部分想象;后半部分激情与想象)

b.竣洁纯美、独立不屈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c.对《诗经》比兴手法的拓展。(喻像的丰富、比兴的连续使用、象征意义)

d.结构与语言。(篇幅开阖抑扬、民歌形式、散文笔法、主客问答、草木虫鱼、双声叠韵)

8.简答:《离骚》(楚辞)对后世文学的贡献:

a.浪漫(想象、神话、香草美人、对辞赋创作产生影响)。

b.屈子人格精神。

c.诗歌史上个人大规模创作的开始。

d.中国文学史上最早耸立的高峰之一。

9.简答:宋玉的楚辞创作

a.宋玉其人及作品流传情况。

b.《九辩》(思想上不及屈骚,艺术上描摹圆融、刻画描写、造语用词)。

十、先秦历史散文

1.名词解释:《尚书》《逸周书》、铭文、《春秋》三传、《国语》

2.《左传》的艺术特色:

a.先秦最具文学色彩的历史散文。

b.文学性的剪裁与历史事件的故事情节化。如隐公元年《郑伯克段于鄢》,记叙春秋初期郑国王室内部兄弟、母子之间的斗争,作者仅用五百余字,就把事件的起因、发展、结局和尾声叙述得明白生动。剪裁详略得当。

c.人物性格的刻画,立体感。

d.生动的场面描写与传神的细节描写。《晋楚城濮之战》《秦晋崤之战》。

e.善于描写外交辞令,理富文美。

f.影响:对叙事文学,尤其是小说产生了重要影响。

3.《左传》的叙事成就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a.褒贬分明的倾向性。

b.奠定了我国古代叙事性作品的叙事结构。(按时间顺序安排事件,串联情节)

c.刻画人物的手法已经初具规模。(多细节、言行,少外貌、心理)

d.古代小说和戏曲对历史题材的重视。

4.《战国策》的艺术特色:

a.内容

b.风格:铺张辩丽,夸饰恣肆。如苏秦说秦惠王连横以争天下。对后来辞赋有影响。

c.把握对方心理,循循善诱,以情理服人。如“触龙说赵太后”

d.人物刻画

e.引譬设喻,善用寓言。举例。

古代文学心得体会篇五

中国文学古代史是一部宏伟壮丽的历史长卷,凝聚着中华民族智慧和千百年来的传承与创新。通过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史,我深刻体会到了其独特之处和价值所在。古代文学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它以其丰富多样的题材和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使人们对古代社会生活和人文精神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古代文学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帮助我们认识和把握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变迁。在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史的过程中,我体会到了文学与时代的相互影响、文人之间的承传活动和文学作品的创造过程等重要问题,这对于进一步理解中国文学古代史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古代文学史反映了文学与时代的相互影响。古代文学作品往往是时代的反映和人们精神生活的写照。从《诗经》到唐诗宋词,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有其独特的文学特点和价值所在。比如,《诗经》反映了战国时期的纷乱和社会发展;唐诗描绘了盛唐时期的繁华和生活情趣;而宋词则表现了宋代士人的聪明才智和内心世界。在古代文学发展的历程中,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思想、观念和审美需求,这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文学的特点和风格。因此,通过研究古代文学史,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演变,了解不同时期文学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作用。

其次,古代文学史展示了文人之间的承传活动。中国古代文人注重对前人文学成就的学习和传承,形成了独特的文人传统。历代文人互相传世、借鉴创作的现象屡见不鲜。比如,唐代文人酷爱模仿古人文学作品,并以其为基础来创作,对后世影响深远。诗人杜牧和王之涣即是唐代优秀诗人,他们对古人作品的借鉴及其创作风格,体现了他们承传的精神。同样,宋代的苏轼、辛弃疾等文人也广泛借鉴以前的作品,并在其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发展。这些文人之间的承传活动,使古代文学创作更加丰富多样,并且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学的丰厚积淀。

第三,古代文学史揭示了文学作品的创造过程。古代文学作品的创作过程往往是一个凝聚智慧、历经苦难的过程。古人对于文学的追求和创作才华都有着深入的了解和体验。从古代文人之聚会,到诗人的吟咏和才子佳人的绝唱,再到文人的顾城倚栏思故乡,每一个文学作品都凝聚了文人心血和文学才情。崔护在《登幽州台歌》中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形象地表达了对乡国的愁绪和思念之情,展示了古代文人情感的深沉和创作才华的高超。古代文学作品的创作过程,从文人的内心感受到文字的抉择和排比,从多年的积淀到细腻的表达,描绘了一个独具魅力的文学创作图景。

最后,古代文学史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文学作品往往是历史的见证和反映。通过研究古代文学作品,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思想观念。《红楼梦》中反映了清代封建社会的丧乱和家族的兴衰;《水浒传》记录了宋代农民起义的历史背景和人民反抗压迫的斗争;而《西游记》则呈现了明代民间宗教的繁荣和人们对佛教的崇尚。这些文学作品从不同角度展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历史演进过程,为我们探索和研究中国古代史提供了有力的历史资料。

综上所述,中国文学古代史是一部宏伟壮丽的历史长卷,通过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古代社会的发展变迁和文人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在研究古代文学史的过程中,我们还能体会到文学与时代的相互影响、文人之间的承传活动和文学作品的创造过程等重要问题。对中国古代文学史的研究与探索,为我们深入了解中华文化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因此,我们应该进一步深入研究中国文学古代史,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血脉。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