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心得体会>2023年赏识教育读书心得体会(优质8篇)

2023年赏识教育读书心得体会(优质8篇)

时间:2023-10-14 19:42:39 作者:曼珠 2023年赏识教育读书心得体会(优质8篇)

读书心得是对书籍内容进行分析、评价和总结的重要途径。近期,小编收集了一些关于军训心得的好文推荐,希望能给大家在写作中带来一些开阔的视野和思路。

赏识教育读书心得体会篇一

本书的作者是周弘,书中叙述了他是如何利用传统教育中赏识的巨大能量,把女儿周婷婷由一个令人同情的聋哑孩子培养成为我国第一位聋人大学生。并首次提出了赏识教育的概念。赏识教育是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运用欣赏、鼓励的态度去看待、评价受教育者的一言一行;它承认差异,允许失败,符合生命成长的规律。它能重塑孩子的健康自信,发现和发挥学生的长处和潜能,使其最终走向成功。

赏识导致成功,抱怨走向失败。早在1968年,著名的皮克马利翁效应证明一个人对另一个人赏识会促其成功。实验表明:具有“培养前途者”的学生名单,被专家有意识的泄露后,他们个性逐渐变得开朗、活泼,学习成绩也有所提高。我国的聋哑女孩周婷婷也是在赏识教育的氛围中走向成功的典型。她自幼又聋又哑,但在父亲周弘“赏识-成功”法的教育下,在老师的帮助下,周婷婷走出了无声的世界。她不仅能言善辩,而且还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享受了更多的人生幸福和成就感。目前,正留学于美国。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会从最初对孩子的赏识而渐渐地走入失败的误区。周弘老师说:“小孩子学说话,随便说得多模糊,父母都给予赞扬,结果呢,绝大多数孩子都学会世界上最难的口语,而现在我们为什么不能用赏识的目光去凝视自己的孩子,却要抱怨呢?”诚然当孩子呱呱落地,我们便对他的第一声充满了惊喜与幸福。当孩子刚学会叫“爸爸妈妈”,无论其发音多么含糊,我们都欣喜万分。而当孩子稍稍长大,我们的老师、家长却对孩子高标准严要求,吝啬于赞美与微笑。对许多优点视而不见,对错误或缺点却狠狠地予以批评,甚至讽刺、挖苦,严重挫伤了孩子的'自尊心和上进心,这显然与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驰。

赏识教育的本源是爱,如果我们的老师、家长都能用爱的眼睛去发现孩子的优点,用正确的方式指出和改正孩子的缺点,那我们的孩子或许会是另外一个样子。“你能行”,“你真棒”,在老师、家长的鼓励下,许许多多的孩子在快乐中改变,在快乐中成长。赏识性语言与动作带给孩子们的是一种快乐的动力、一种向上的自信,其奥妙就在于它卸掉了压在他们心上自卑的巨石,于是孩子的潜能就像火山一样爆发了。这世界上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就看你会不会使用“赏识教育”这把开启孩子心灵的金钥匙。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不少孩子有这样的体验,因为在某次考试中考出了好成绩,从此就爱上了该门课程;反之屡遭失败,就可能引起孩子对该门课程的憎恶。可见,成功意识对青少年的成长多么重要。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就应该树立这样的观念:赏识是引导孩子走向成功的阶梯。作为老师、家长,应该学会赏识孩子。赏识教育是承认差异,允许失败,更容许犯错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你不承认孩子间的差异性,不允许孩子失败犯错误,结果使孩子害怕失败,害怕犯错误,扩大差异。现实生活中抱怨多于赏识的事实比比皆是。从某种角度说,中国现行的教育制度以及过去的举制度,都具有淘汰性,每年仅有50%的同龄人考上大学,却有92.8%家长希望孩子读大学,19.3%的家长还希望孩子读硕士,教育几乎成了以升学考试为中心的应试教育。“黑色的六月”、“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埋没了多少具有特长的英才;期望值过高的父母们面对着孩子不可避免的失败,导致了无数悲剧的产生。正因为如此,我们不得不接受失败,面对差异,而充分运用赏识教育、成功教育来激励孩子。作为教师我们应转变观念,赏识教育孩子,抓住了孩子渴望被关注、被重视的心理,让孩子在“我能行”“我是好孩子”“你真棒!”“你很出色!”“这办法真妙!”“我真为你骄傲!”的感觉中走向成功,它符合孩子那种希望得到他人肯定和欣赏的心理。美国心理学家威谱詹姆斯说:“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的加以赏识。”他还发现: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过激励后,其能力是激励前的3-4倍。因而在学习过程中,激励的存在至关重要,任何孩子都需要不断的激励。但也要防止走入误区,不能把赏识的目标定位于狭隘的成功,如非要拿学校的金银奖等,而要把孩子培养成为一个有爱心,充满自信,全面发展的新人。

赏识教育是一种正面、积极的教育。重在教师善于引导,而不是靠厉声呵斥,强令禁止。学校不是监视学生的场所而是学生健康成长的乐园;教师不是监视学生的看管人而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教师要多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进步与成长,把敏感点放在学生的成绩上、优点上、长处上,扶植和树立正气。有时候,教育的效果不一定与教育者所花费的时间、教育的次数成正比,但如果我们抓住了有利的教育时机和多进行赏识教育,就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赏识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我们要赞赏每一位学生的独特个性、特长和成就;赞赏每一位学生所取得的每一点成绩;赞赏每一位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和表现出来的善意;赞赏每一位学生对教科书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每一位学生智能方式、学习方式及其表现。尊重智力发育迟缓的学生;尊重学业成绩不良的学生;尊重被孤立和拒绝的学生;尊重有过错的学生;尊重有严重缺点和缺陷的学生;尊重和自己意见不一致的学生。

赏识教育读书心得体会篇二

第一段:引言(200字)

赏识教育作为一种积极心理学的应用,近年来备受关注。读书是人类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阅读,我们不仅可以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还能够成长为更加完善的人。然而,在读书过程中,如何培养积极的阅读态度以及持久的学习动力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在我读书的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赏识教育对于培养读书兴趣和坚持学习的重要性。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经历,分享我对赏识教育的理解和体会。

第二段:赏识教育的定义与效果(200字)

赏识教育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或家长及时发现并肯定学生的优点、长处和积极成果,以此来促使学生形成自信、积极向上、勤奋努力的学习态度。赏识教育的效果不容忽视。当我们被别人赏识的时候,我们会充满自信和动力,不断努力取得更好的成绩。在我自己读书的过程中,每当我获得良好的成绩或者读书方面的突破时,当身边的人肯定和赏识我时,我会更加有动力和耐心去阅读。因此,在培养读书兴趣、坚持学习的过程中,赏识教育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三段:赏识教育在读书中的应用(200字)

赏识教育在读书过程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读书兴趣的培养和学习动力的提高。首先,通过赏识教育,我们能够培养起自己对读书的兴趣。当我们在阅读过程中,被赏识教育所滋养,发现自己对某个领域很感兴趣时,我们便会更加有耐心和兴趣去深入学习。其次,赏识教育也能提高我们的学习动力,让我们能够更加专注和坚持。当我们被赏识教育所鼓励和认可,我们会更加坚信自己的能力,从而产生更大的学习动力。

第四段:我的赏识教育经历及体会(300字)

在我读书的过程中,我曾经遇到过一个十分激励人心的教师。这位教师看到了我的潜力,并通过不断地赏识和鼓励来激发我的学习动力。曾经,我在一次作文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当我回到教室时,这位教师站起来为我鼓掌并公开表扬了我。这一刻,我感到无比地自豪和自信,我也坚信自己在写作方面有着很大的潜力。于是,我开始更加努力地学习写作,通过不断的实践和积累,我的写作水平不断提高。这次经历让我深刻认识到赏识教育的力量。在我之后的读书过程中,我也学会了将这种赏识的教育方式应用到自己身上,不断激励自己进步。

第五段:结论(200字)

赏识教育对于培养读书兴趣和坚持学习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通过赏识教育,我们能够从大量的阅读中获取知识和智慧,也能够提高我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我深深认识到,赏识教育不仅是一种教育方式,更是一种引导和激励学生的精神力量。在今后的读书过程中,我将继续坚持这种赏识教育的理念,并将其运用到实际中去,努力成为一个对读书充满热爱和持之以恒的学习者。

(共计1200字)

赏识教育读书心得体会篇三

作为一名父母和教育工作者,我一直对如何培养孩子们的兴趣和爱好感到困惑。然而,当我开始实践赏识教育时,我发现这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在读书中的一些经验和心得体会。

首先,我发现赏识教育可以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在过去,我总是告诉孩子们读书是一件重要的事情,但他们往往对此不感兴趣,因为他们认为阅读是一种被迫的任务。然而,通过赏识教育,我学会了以积极的方式来引导他们。我和孩子们一起阅读不同的书籍,并与他们分享我对书籍的喜爱之处。当他们看到我对阅读的热情和快乐时,他们也开始对阅读感兴趣了。赏识教育让孩子们意识到阅读的乐趣,并启发他们探索更多的书籍。

其次,赏识教育还能够培养孩子们的阅读能力。通过为孩子们精挑细选适合他们阅读的书籍,并对他们的努力和进步给予肯定和赞赏,他们将更有动力提高阅读水平。我还发现,不仅要关注孩子的阅读结果,还要重视他们的阅读过程。我鼓励孩子们记录他们对书籍的理解、思考和感受,并通过与他们的讨论来提高他们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赏识教育帮助孩子们从被动接受阅读材料,转变为积极思考和交流的读者。

此外,赏识教育还能够培养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当孩子们阅读故事书时,我鼓励他们想象自己变成故事中的主角,或者尝试写一篇与故事情节相关的文章。我发现,通过赏识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的阅读体验变得更加丰富和有趣。他们开始尝试用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并能够独立构建故事情节。赏识教育激发了孩子们的创造力,并培养了他们的想象力。

最后,赏识教育还能够提高孩子们的自信心和价值观。通过赏识他们在阅读中的表现和努力,孩子们会感到被重视和肯定。他们开始相信自己的能力,并产生积极的自我评价。此外,通过读书,他们接触到了各种各样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从中学会了价值观和道德观念。他们开始思考和讨论人生中的价值,形成自己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赏识教育让孩子们在阅读中成长,并逐渐形成自己正确的价值观。

总之,赏识教育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方法,能够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提升阅读能力,培养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自信心和价值观。通过赏识教育,孩子们能够更好地享受阅读的乐趣,从中获取知识和智慧,并塑造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作为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重视赏识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给予他们充分的赞赏和支持。

赏识教育读书心得体会篇四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读书成为了人们获取知识与审美的重要方式。作为一位读书爱好者,我深深感受到了读书对个人成长的巨大影响。而在读书的过程中,我渐渐体会到了赏识教育的重要性。赏识教育强调以肯定为核心,以赏识的眼光看待他人特点与优点。通过赏识教育,我们可以培养良好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也可以培养对他人的欣赏和理解。下面我将从个人成长、人际关系、家庭教育、社会建设等方面谈一谈我在读书中的赏识教育心得。

第二段:个人成长

读书对一个人的成长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而赏识教育是读书过程中重要的心得之一。在读书中,我们不仅要重视作者的见解和思想,还要赏识作者的创作才能和表达方式。通过赏识作者,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包容不同的观点和价值观。同时,赏识教育也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发现和发展自己的优点和特长,从而建立良好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正是因为赏识教育,我意识到自己在阅读和思考方面的潜力,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与书中的思想对话。

第三段:人际关系

赏识教育不仅影响到个人成长,也对人际关系起到重要的作用。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被对方的缺点和错误所忽视,往往只看到负面因素。然而,赏识教育教会了我们以赏识的眼光看待他人,找到他们的优点和特长。通过赏识教育,我学会了更好地欣赏他人,尊重他人的差异,化解矛盾,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只有当我们从赏识的角度看待他人时,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和包容他们,消除误解和偏见,建立起真实而持久的友谊。

第四段:家庭教育

赏识教育也在家庭教育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家庭中,赏识教育是培养孩子自尊心和自信心的一种有效手段。家长通过赏识孩子的优点和特长,鼓励他们做出积极的努力,从而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和热情。而不仅仅是批评和指责,赏识教育能帮助孩子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在我自己的家庭中,父母一直以赏识的态度对待我在读书方面的努力和进步,这为我提供了持续学习的动力,也让我深感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第五段:社会建设

最后,赏识教育还对社会建设产生积极影响。在社会中,我们要尊重和欣赏他人的价值和贡献。通过赏识教育,我们能培养出有正能量,勇于创新的人才,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赏识教育也能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让人与人之间都能充满尊重和理解。在一个赏识教育成熟的社会中,人们能够真正欣赏他人的闪光点,发现共鸣,形成互相支持和鼓励的良好氛围。

总结:

赏识教育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教育方式,在读书中起到重要的作用。通过赏识教育,我们能够从更宽广的角度去欣赏他人的优点和特点,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自尊心和自信心。同时,赏识教育也能够影响到家庭教育和社会建设,培养出积极向上的人才,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在今后的读书过程中,我将进一步加强赏识教育的意识,用赏识的眼光看待他人,更好地发现和发展自己的潜力,同时也希望能够影响他人,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

赏识教育读书心得体会篇五

本学期我拜读了周弘的《赏识你的孩子》和卢勤的《告诉孩子,你真棒!》。读后感受颇深。

初读这两部作品,我的第一感觉是:庆幸自己在平时教育教学中对学生教育方法没有出现太明显的偏颇!这是一种撞上幸运的感觉。因为学生目前已经步入了小学高年段,已形成了各自的个性。假如采取了不适当的教育方法,那将是一种难以预料的结果,带来的甚至是后果。我也不知道自己上岗后对学生的教育是属于赏识教育,只是在我看来比较接近吧。

深读这两部作品,在感觉幸运的背后,也潜藏着一些遗憾。那是相见恨晚的遗憾,如果能早些读到这两部作品,对学生的教育可能会更有把握、更到位。

读过这两部作品,再回过头来看学生,发现学生的优点多了起来,显得更加可爱了。象一块块精美的钻石,光鲜夺目,闪闪发光。同时,我也深深的体味到,这一个个闪光点能在学生身上得到聚集,不正是在其成长过程中一次次赏识、鼓励的结果吗!

学生成长需要鼓励和赏识。pepbook6第五单元的最后一课时中涉及到动物能否干什么的判断。之前我一直都认为老虎是不会爬树的,因为曾经看过一个古老的中国童话故事《老虎拜猫为师》。故事是这样的:尽管虎在山林中作威作福,大模大样地走来走去,但是有一个最大的弱点,就是不会上树。因为在很早以前,虎什么本领都没有,只好拜猫为师,学习各种本领。热情的猫很快就教会了它纵、跳、蹿、扑等诸般技艺,但也发现了虎凶狠残暴的本性,就在传授的过程中留了一手,那就是没教老虎爬树。于是我也就想当然地认为老虎不会爬树,而对课文提及的老虎会游泳查了资料用英语简单给孩子讲解了老虎为何会游泳。问题也就出来了,学生对“cantigersclimb?”这一问题的回答不一。特别是班里几个成绩比较落后的学生,他们一致认为老虎会爬树。平时他们习惯有的没的总插上一句附和,但是当下我没有当场否定孩子的这个观点,于是说:“那说老虎会爬树的同学能不能给我们讲讲你是怎么知道老虎会爬树的,或者也像老师这样找出一些资料证明老虎是会爬树的呢?”他们说是从动物世界里看到的。既然他们这么肯定,应该是有根据的,于是我下课就去网上找了下,的确,经过野化训练的东北虎是会爬树的。于是我就对这几个孩子进行了表扬,肯定了他们勇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良好习惯,还在课堂上对孩子们讲了这则新闻,也让孩子看了照片。那几个孩子兴奋极了,感觉很有成就感。而经这次之后,他们在我的课堂上就很认真,也很积极发问,对待平时的作业也认真了许多。孩子的观点得到了认可,他们所涉猎的知识得到了肯定,他们感觉到自己受到了重视,受到了尊重,于是他们也学会尊重老师,尊重老师的课。这比平时我常挂嘴上的叫他们遵时守纪的大道理要来得有效得多啊。

在一年的一线教育工作中我感悟到,用赏识的眼光看学生,学生就充满自信,用赞许的语言鼓励学生,学生就充满朝气,用欣赏的态度和学生交流,学生就充满激情。同时,更要教育学生学会鼓励和赏识。鼓励应该是双向的,不能把学生培养成一个赏识的索取者,要把学生培养成一个目光中充满赏识的赋予者。老师赏识学生,同时,也要引导学生要学会欣赏老师,学生和老师要实现“阳光互动”。要教育学生学会欣赏老师、家长、同学和身边的每一个人。学生的心灵就象一面镜子,你赋予她阳光,她就充满阳光,你笼罩她阴霾,她就一片黑暗。用赏识的眼光看世界,世界是多彩的,多彩的世界反射到内心,心中就会充满阳光;播撒心中的阳光,能把世界照亮。心中充满阳光的人,就是一个幸福的人,想让学生幸福,首先要让她心中充满阳光。

我今天学习周弘和卢勤,是在学习如何真正的爱学生,学习正确地播撒爱的雨露和阳光的窍门,是我教育能力的一次提升和加强。对学生爱虽无疆,但爱要有度。毫无原则的溺爱,其实是害学生,科学的教育才是对孩子的真爱,因此对个别调皮学生我也是严格要求,决不含糊。

这次学习很有意义,写这篇读后感,是一次自身心灵的触动。这是自我提高的一次教育.同时我也会将这份深切的体会带到我今后的教学工作中.

赏识教育读书心得体会篇六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认为,在提倡表扬、奖励、赏识的同时,不应该忽视"惩罚"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懂得为自己的过失负责,感到一种责任。一个能承担责任的人,才是现代人。他认为,教育本就是十八般武艺,表扬批评奖励惩罚,什么都应该有。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一种虚弱的教育、脆弱的教育、不负责任的教育。此言甚善。这很容易令人想起家长和老师纷纷效仿的"赏识教育"。其实,赏识教育并不能包治百病。

现在,独生子女占很大比例,家长的注意力和爱自然都倾注在孩子身上,有的家庭对孩子的要求百依百顺,特别在物质上不断满足。结果过分的宠爱,无休止的满足,渐渐使孩子养成了自私自利、任性乃至放荡不羁的性格。在孩子心中就会形成"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的概念,因此,只要他渴望得到的,就会毫无顾忌地去抓、去取。有的家庭过分保护孩子,一切事情父母都包办代替,甚至把做力所能及的家务都看成潜在的危险,因此孩子的全部探索都变成了在父母精心照管下的附属活动,由于没有独立的'实践机会,动手能力大大减弱。另一方面由于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共同生活的训练,他们虽然常听到父母教育他们要互相帮助,但这对于他们而言只是一个概念,并没有真正的行动。

试想,如果用"赏识教育"来教育这样的孩子,只会使他们更加不能正确地评价自己,更加狂妄、放任自流和孤僻。即使孩子是各方面表现都优异的"好孩子",过度地夸奖和赏识他们,可能会带来以下不良的影响:一是增加孩子的依赖性。越是夸奖,孩子就越依赖大人们的选择来决定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而不是形成自己的判断;二是会剥夺孩子的自豪感。儿童教育专家玛莉琳?古特曼认为,那些小时候经常受到父母表扬的孩子,在他们步入生活后很可能会遇到更多的失望。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不再会很容易地接受父母那种表面上的夸奖。过分"赏识"你的孩子,必然滑向溺爱的沼泽,对孩子有百害无一益,结果会害了孩子。

因此,教师和家长应该根据不同的性格特点,实施不同的教育方法,使孩子形成健康的人格。孩子犯了错误,在不伤害其自尊的前提下实施"惩罚",严格管教,是必要的。如果孩子性格孤僻,就应该鼓励他多参加集体活动;如果孩子动手能力不强,就应该鼓励他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等等。

实际上,"惩罚"教育也好,赏识教育也好,只是若干教育方法中的一种,还要与严格教育、挫折教育等并行,没有一种方法适用于所有孩子。

赏识教育读书心得体会篇七

本学期我拜读了周弘的《赏识你的孩子》和卢勤的《告诉孩子,你真棒!》。读后感受颇深。

初读这两部作品,我的第一感觉是:庆幸自己在平时教育教学中对学生教育方法没有出现太明显的偏颇!这是一种撞上幸运的感觉。因为学生目前已经步入了小学高年段,已形成了各自的个性。假如采取了不适当的教育方法,那将是一种难以预料的结果,带来的甚至是后果。我也不知道自己上岗后对学生的教育是属于赏识教育,只是在我看来比较接近吧。

深读这两部作品,在感觉幸运的背后,也潜藏着一些遗憾。那是相见恨晚的遗憾,如果能早些读到这两部作品,对学生的教育可能会更有把握、更到位。

读过这两部作品,再回过头来看学生,发现学生的优点多了起来,显得更加可爱了。象一块块精美的钻石,光鲜夺目,闪闪发光。同时,我也深深的体味到,这一个个闪光点能在学生身上得到聚集,不正是在其成长过程中一次次赏识、鼓励的结果吗!

学生成长需要鼓励和赏识。pepbook6第五单元的最后一课时中涉及到动物能否干什么的判断。之前我一直都认为老虎是不会爬树的,因为曾经看过一个古老的中国童话故事《老虎拜猫为师》。故事是这样的:尽管虎在山林中作威作福,大模大样地走来走去,但是有一个最大的弱点,就是不会上树。因为在很早以前,虎什么本领都没有,只好拜猫为师,学习各种本领。热情的猫很快就教会了它纵、跳、蹿、扑等诸般技艺,但也发现了虎凶狠残暴的本性,就在传授的过程中留了一手,那就是没教老虎爬树。于是我也就想当然地认为老虎不会爬树,而对课文提及的老虎会游泳查了资料用英语简单给孩子讲解了老虎为何会游泳。问题也就出来了,学生对“cantigersclimb?”这一问题的回答不一。特别是班里几个成绩比较落后的学生,他们一致认为老虎会爬树。平时他们习惯有的没的总插上一句附和,但是当下我没有当场否定孩子的这个观点,于是说:“那说老虎会爬树的同学能不能给我们讲讲你是怎么知道老虎会爬树的,或者也像老师这样找出一些资料证明老虎是会爬树的呢?”他们说是从动物世界里看到的。既然他们这么肯定,应该是有根据的,于是我下课就去网上找了下,的确,经过野化训练的东北虎是会爬树的。于是我就对这几个孩子进行了表扬,肯定了他们勇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良好习惯,还在课堂上对孩子们讲了这则新闻,也让孩子看了照片。那几个孩子兴奋极了,感觉很有成就感。而经这次之后,他们在我的课堂上就很认真,也很积极发问,对待平时的作业也认真了许多。孩子的观点得到了认可,他们所涉猎的知识得到了肯定,他们感觉到自己受到了重视,受到了尊重,于是他们也学会尊重老师,尊重老师的课。这比平时我常挂嘴上的叫他们遵时守纪的大道理要来得有效得多啊。

在一年的一线教育工作中我感悟到,用赏识的眼光看学生,学生就充满自信,用赞许的语言鼓励学生,学生就充满朝气,用欣赏的态度和学生交流,学生就充满激情。同时,更要教育学生学会鼓励和赏识。鼓励应该是双向的,不能把学生培养成一个赏识的索取者,要把学生培养成一个目光中充满赏识的赋予者。老师赏识学生,同时,也要引导学生要学会欣赏老师,学生和老师要实现“阳光互动”。要教育学生学会欣赏老师、家长、同学和身边的每一个人。学生的心灵就象一面镜子,你赋予她阳光,她就充满阳光,你笼罩她阴霾,她就一片黑暗。用赏识的眼光看世界,世界是多彩的,多彩的世界反射到内心,心中就会充满阳光;播撒心中的阳光,能把世界照亮。心中充满阳光的人,就是一个幸福的人,想让学生幸福,首先要让她心中充满阳光。

我今天学习周弘和卢勤,是在学习如何真正的爱学生,学习正确地播撒爱的雨露和阳光的窍门,是我教育能力的一次提升和加强。对学生爱虽无疆,但爱要有度。毫无原则的溺爱,其实是害学生,科学的教育才是对孩子的`真爱,因此对个别调皮学生我也是严格要求,决不含糊。

赏识教育读书心得体会篇八

一个普通的工人变成一个家庭教育专家,一个失聪的孩子成长成一名优秀的人才――听了周弘老师的《赏识教育》从中我学到了很多理念,或许说理念还不如说是一个个鲜活、普通的例子中让我们感受到了赏识的力量和魔力。

平时的工作中我们会遇到这样、那样的调皮孩子,更多的时候我们会因为一时的冲动而去批评几句,但是效果往往是短暂的,短暂的效果过后,孩子的天性又犯了,恢复到原状!

平时我也经常改变引导方法,给予孩子适当的鼓励,往往收到了意外的惊喜,而且效果会持续很长时间,赏识幼儿的每一点进步,让他们充满自信,用最得意的最欣慰的目光,关注着幼儿从无到有的微弱的提高,也就是这种赏识,才使每个幼儿在毫不费力的情况下掌握了战胜因难的各种技能。

“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他浅显精辟的概括,道出了我们平日里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存在的最大心理误区,以及给孩子成长过程中带来的`负面影响,从不轻易地赏识、肯定自己的孩子。我们平时听到最多的话是在自己孩子面前夸奖别的孩子优秀,而看不到自己孩子身上的亮点,这是作为家长最容易犯的错误。其实,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已经否定了自己的孩子,认为自己的孩子不行,也就扼杀了他原本的斗志和自信,更不用说内在潜质的开发和培养,久而久之,孩子也真的在这种影响下“不行”了。

我们何不对自己,也对我们的孩子充满信心,只要我们努力,一切将是无所不能的!用敏锐智慧的双眼,多发现他们的特质,适时适度的给予赞赏和鼓励,即便他们并不是那么完美,也会在被认可赏识的氛围里,信心十足,大步向前,走向辉煌!

为了给孩子营造更多展示自己的平台,让我们一起学会,并且善于使用我们的“法宝”!学习周弘老师那样真正的爱心、耐心、恒心。用赏识的眼光去看学生,我们不要以挑剔的眼光去找他们的问题。正视孩子的实际情况,学会赏识孩子,帮助他们知道自己在不断进步,永远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我们的学生,一定会让我们惊喜地发现:他们真不赖!

周弘老师,可以说是我们千千万万教育工作者的老师,他告诉我们:赏识孩子,就是成功的教育。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