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计划>幼儿园创业项目计划书计划方案(通用5篇)

幼儿园创业项目计划书计划方案(通用5篇)

时间:2023-10-03 02:22:20 作者:薇儿 幼儿园创业项目计划书计划方案(通用5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得以顺利进行,通常需要预先制定一份完整的方案,方案一般包括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工作重点、实施步骤、政策措施、具体要求等项目。我们应该重视方案的制定和执行,不断提升方案制定的能力和水平,以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和机遇。以下是小编给大家介绍的方案范文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创业项目计划书计划方案篇一

在农村做二手家具是一个非常不错的致富商机商机,城市中有不少人将那些看起来还不错的`旧家具以低价卖掉,重新购买新家具。而这些旧家具,在某些乡村却很很抢手,投资者不防把在城里收购的旧家具运到那些地方出售,生意必将十分红火。

新一代的绿色干洗店却彻底解决了干洗店的投资大、普及面不广的难题。而经绿色工艺配方后的洗涤剂的化学含量比普通洗衣粉还低,对衣物无任何损伤,对人体也无害,是一项利国利民的绿色环保工艺。绿色干洗店只需一台质量过硬的熨烫机3000元和一台普通洗衣机800元即可。洗涤原料200元当地商店均可购得,配方简单易学,配好比例即可操作。

乡村理发美容是个空白,很具市场潜力,男女青年可学会美容美发技艺,将店开在乡镇所在地。一万元足够学费和购置美发、美容设备。如经营得当,每月利润当在2000元以上。

随着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的兴起,乡村导游将会成为一个新职业。由于农业旅游的特殊性,乡村导游除了要具备一般导游素质外,还应有较丰富的农业科技知识。

幼儿园创业项目计划书计划方案篇二

策划名称:

乡村生态旅游

创业创意主题:

生态旅游,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目标对象:

农村

a >创业计划背景:

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乡村生态旅游作为新兴的旅游产业,更是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再看一看城市居民的现状:城市生活实在让人头疼,光、噪声、汽车尾气污染,令人谈之色变,网民朋友们更是别出心裁地发表出生动而又暗含着让人发以深思的说说,说说中这样写道:“早上起来买地沟油炸油条、切个苏丹红咸蛋、啃个染色馒头、中午、在食堂要个注水肉炒农药韭菜、来碗翻新陈米饭、瘦肉精的肉下菜、完事泡壶香精茶、下午买条避孕药鱼、开瓶甲醇酒、晚上钻进黑心棉被睡觉。”虽然你不可能那么的不幸,偏偏说说中提到的每一件事你在一天之中都能碰到,但你敢确定以及肯定地说,你没吃到其中之一吗?先不谈这些,单单是住房问题就可以让无数人“钱包渐空终不悔,为房拼得人憔悴!”

在这样的环境下,谁又能安心生活呢?下面请看我们的“乡村生态旅游” 产品优势分析

一、凸显农村性格充分分析每个农村所具有的自然环境、发展历史、生活劳动方式、节庆习俗、村民的精神面貌等元素,对村落的旅游特色进行准确提炼,是每个村落都能找到自己的闪光点,从而形成与其他村落不同的特色。

二、形成城市与乡村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一方面,通过乡村旅游的发展,乡村向城市居民出售清新的空气、优美的环境、新鲜健康的食品,乡村里的各种元素都变为可消费的旅游产品,乡村社区从中获得经济利益;另一方面,城市居民也在乡村中得到闲适舒畅的心情、新奇独特的体验,并收获健康和快乐。

三、推动乡村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乡村旅游也是把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结合起来的一个典范,有利于乡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乡村经济的和谐发展,特色旅游村的建设应该是一次乡村合理产业结构形成的过程,应积极提升农产品、乡土文化在旅游语境下的经济附加值、社会附加值和生态附加值。

四、人性化经营管理。根据当今城市居民生活现状做出相应的旅游决策。让城市人们体验乡村生活,从中可以让他们得知劳动人民的辛苦,从从而珍惜其来之不易的工作;还可以让他们缓解平时的工作生活压力。最终达到“双赢”的最佳效果。

产品劣势分析

一、交通可能会给旅游带来不便;

二、部分城市居民的旅游消费方向;

三、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创业计划意义

1. 有利于改善乡村生态旅游地环境 通过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可使农民增强环保意识增强继承和保护本地文化特色的重要性意识更注重村容村貌变被动保护为主动保护。特别是在政府主导下通过实施生态工程制定合理、切实可行的科学规划将促进旅游地大环境的改善。同时还将促进“乡风文明”和“村容整洁”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 促进乡村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乡村生态旅游的开发遵循生态规律及当地的文化习俗,重视生态环境和文化资源的保护,因而能增加居民对当地文化的自豪感,使当地居民认识文化景观和文化传统的价值,让民间手工艺、音乐、戏剧、舞蹈、饮食等各种文化都在旅游过程中得到保护并发扬光大。同时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也有更深刻的意义。

3.有利于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改善农民生活水平 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将进一步带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如交通、房屋建设的布局更加合理排污、治污更加规范、严格,更加注重高科技投入,注重生物害虫的防治等,从而使农村环境卫生得到明显改善,客观上为当地农民营造了良好的居住、休憩生活环境,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 并且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可优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农村产业结构以及旅游产品结构,使传统农业增添附加值提高资源利用率。在生态农业加速发展的同时能够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带来更高的经济收益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民脱贫致富步伐,进而缩小城乡差别、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

4. 推动乡村生态旅游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发展乡村生态旅游要求在充分运用现有乡村生态旅游资源基础上运用生态学原理、环境美学、系统科学等方法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通过规划、设计、施工将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如交通、房屋建设等与当地乡村生态旅游资源、乡村生态旅游项目开发、游客参与融为一体以达到协调发展,改善当地生态环境的目的,从而有利于实现乡村生态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

活动目标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旅游业正在成长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作为中国旅游业的新亮点,近年来兴起的乡村旅游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同时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日益繁忙的都市快节奏生活,使乡村旅游成为人们缓解压力,密切亲友之间联系的重要的休闲方式。 乡村旅游业是近年来顺应城乡居民消费新趋势而发展起来的一门农村新型产业,特别是以农家乐为主要形式的乡村旅游业发展势头尤为强劲。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带动了特色农业的发展和农村传统文化传承、城市文明传播、生态环境保护。本次策划就是让乡村生态旅游成为旅游业发展的新领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新亮点。

创业计划与流程

地农民的积极性,积极参与其中,充分体现“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的民俗特色;三是乡村旅游的目标市场应主要定位为城市居民,满足都市人享受田园风光、回归淳朴民俗的愿望。有以下特征:

二、乡村旅游、是一种低干扰程度的行为体系,在当地环境容量的承载范围内,合理的乡村旅游应当具有较强的生态旅游特征;三、以聚落为核心构成的整体人文生态系统开展的乡村旅游就是对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进行的旅游开发和生态教育。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地域广阔,自然景观差异很大,农业资源极其丰富,乡村民风民俗丰富多彩,有着发展乡村旅游的优越条件。同时我国地形复杂,气候多样,多种多样。生物资源丰富,野生生物种类繁多。把这些资源充分利用,形成区域特色农业,使之转化为旅游资源,并针对我国各地不同的景观和农业生态生产形势,设计出形式和内容丰富多样的农业观光园。我国类型齐全的地形十分有利于农林牧副渔的发展,而且农业生产历史悠久,孕育了丰富的水乡平原草原高原高山等文化内涵及民俗风情为开发旅游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1、田园景观千差万别。为了满足旅游开发的需要,可以在不丧失是个年产能力的前提下改善规格和布局,吸引游客。如构建植物迷宫。造型植物,模拟名画,大地艺术的等。可以配合旅游的主要时间,合理控制名作物的品种和种植时间,以繁茂的花果为游客提供游憩空间和体验载体。不同成熟区不同色泽不同花期的品种合理搭配都能创造出宜人的乡村景观。

2、农耕文化灿烂辉煌。随着科学和生产力的不断发站,农业生产方式不断进步,大量高科技的运用使得现代农业呈现出五彩斑斓的景象。由此产生的各种各样的农产品都使旅游者充满了好奇心。这对旅游者的不同需求让游客了解这些动植物等。除此之外,游客还可以亲自参加农业实践,以增强对现代农业生产的感性认识,体验劳作的辛苦与欢乐,得到更多的乐趣。

3、民居建筑类型多样。主要包括古村落的恢复和保护,营造乡村氛围街道服务设施和设备保持传统古朴的外表,在几千年的农业文明中民间形成了各色各样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手工艺术,无不因其浓郁的乡土特色二备受游客青睐。民间绘画简直民间雕刻乡村编织乡村刺绣传统能够印染等等经过挖掘和改造,可以提供表演和参与体验的素材同时开发旅游商品。

由于各地不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出现了多种多样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包括:

一、民俗风情型。民族风情模式是指少数民族农村地区,以独特的民族风情为基础,大力改善基础设施和旅游接待设施,引导少数民族农民参与旅游开发,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一种模式。

二、农场庄园型。以农村田园生态环境和各种农事活动为凭借和吸引物,“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摘农家果、做农家事”,将农村生态和农事风情、旅游与休闲相结合,以满足城市居民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休闲农庄模式是以休闲农庄作为经营单位的发展一种乡村旅游的模式。休闲农庄是指占地有一定的规模,以农业生产和乡村生活为依托,以农耕文化为核心,利用田园景观为游客提供乡村生产生活休闲体验以及住宿、餐饮等基本服务设施的经营主体。

三、景区依托型。景区依托模式是指依托旅游景区(点)开展乡村旅游,把附近旅游景区(点)的部分服务功能分离出来,吸引周边农民参与旅游接待和服务,并融入一些乡情活动,从而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和周边乡村发展的一种模式。四、古镇村落开发。古村聚落主要是指民国以前建村,保留了较长历史沿革,即建筑环境、建筑风貌、村落地址未有大的变动,具有独特民俗民风,虽历经年代久远,但至今仍为人们服务的村落。古村聚落模式是指以浓厚的古村聚落文化和特色古村聚落建筑为核心吸引物,以保护为主,因势利导开发旅游,促进乡村发展的一种模式。还有度假休闲型,特色产业带动型,红色旅游结合型等等。

流程: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择适合本地发展的乡村生态旅游类型,然后进行开发。

活动经费: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划拨经费

风险效果评估

乡村生态旅游是一种文化性、参与性十分强的产业,发展乡村生态旅游需要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和管理,并要在内容和形式上充分体现出与城市生活不同的文化特色和文化内涵,将之融合于优美和谐、平衡发展的生态环境中,才能最大程度地激发旅游者的需求动机,推动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本次策划分析了乡村旅游背景的优劣势以及策划内容流程。相信本策划可以给乡村生态旅游开拓一个崭新的天地,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

创业计划要注意的问题

1、正确处理发展乡村旅游与农村城市化、农民新型化、农业现代化的关系。发展乡村旅游,要着眼促进农村地区经济社会长期全面协调发展,推动农村居住条件和周边环境的改善;着力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积极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构建现代农业体系。发展乡村旅游一定要注意保持当地农村特色,要防止某些“城市病”向农村蔓延,防止工业垃圾、城镇污染侵蚀农村净土。发展乡村旅游,要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环境提升为目标,既不能把新农村建设等同于旅游新村建设,把新农村规划简单搞成旅游新村规划;也不能因为发展乡村旅游而把农村建成没有农业、村庄、农民、特色的所谓新农村。

2、正确处理乡村旅游中政府推动与尊重农民意愿的关系。发展乡村旅游要由政府来推动,要以农民为主体,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政府推动不是包揽一切,而是发挥政府在规划引导、统筹协调、分类指导等方面的优势和积极作用,因地制宜,推动乡村旅游的整体发展。农民有选择是否参与乡村旅游开发以及如何参与乡村旅游开发的权利,不应该强求一律。要在政府的指导推动下,尊重农民意愿,依靠农民智慧,发挥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乡村旅游的持续健康发展。

3、正确处理发展乡村旅游与农村其他产业发展的关系。农村各产业之间和谐发展是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根本前提。要发挥乡村旅游产业关联度大的优势,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促进农村各产业之间协调发展,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乡村旅游也要充分依托其他产业,取得其他产业的支持,在其他产业发展中得到加快发展。

4、正确处理发展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乡村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应牢固树立“环境兴游”、“生态兴游”的观念,坚持科学保护、合理开发和永续利用的原则,坚持发展旅游与生态保护间的内在统一规律,先规划、后开发,使乡村旅游的发展成为促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手段和重要渠道。要避免资源的浪费和简单粗暴使用,杜绝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性开发。

5、正确处理发展乡村旅游与传承乡村传统文化的关系。乡村传统文化是乡村旅游的灵魂。要深入挖掘优秀的民族民俗文化,不断提升乡村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旅游吸引力,推进乡村传统文化的产品化,变文化优势和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同时,注重对乡村传统文化的保护,在实践中摸索继承和发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新路。

幼儿园创业项目计划书计划方案篇三

土鸡也叫草鸡、笨鸡,是指放养在山野林间、果园的肉鸡,由于其具有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无公害污染,肉、蛋属绿色食品,近年来在市场上颇受人们青睐,价格不断攀升,饲养土鸡市场前景广阔。

优质土鸡生态养殖技术是将传统方法和现代技术相结合,根据各地的区域特点,在荒地、林地、草原、果园、农闲地、玉米地、高粱等地规模养鸡,喂五谷杂粮,让鸡自由寻食昆虫野草,饮山泉露水,严格限制化学药品、激素、饲料添加剂等使用,以提高鸡肉的风味和品质为目的,生产出符合绿色食品标准要求的一项生产技术。

采用优质土鸡生态养殖技术可对各地的土地资源进行综合利用、立体开发,生产出符合消费者需要的、风味独特、味道鲜美、品质优良的绿色食品,顺应人们喜欢土法养鸡的消费需求。这种方式投资少,效益高,技术易于掌握,市场需求旺盛,是一项应用前景非常广阔的实用养殖技术。

我们花垣县以土鸡为主的小家禽养殖规模小、产业化程度低,养殖户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收入低。实施小家禽屠宰及深加工项目可充分利用土鸡资源优势,提高花垣县以土鸡为主小家禽的附加值和养殖户的收入,促进小家禽养殖业走向产业化、标准化,壮大小家禽养殖专合组织,保障小家禽资源永续利用,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

牧民利用天然优质牧草进行放养,不用人工合成化学药物,做到了绿色、生态养殖。放养土鸡毛色光亮、肉质鲜美,绿色无公害,适应消费需求。鸡的售价提高了,经济效益增加了。同时,还对保护草场、土壤生态系统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二、国内外发展现状

我国现代肉鸡养殖业起步较晚,大约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90年代以前,我国肉鸡生产水平与畜牧业发达国家相比主要表现在产量少、商品率低、效益差、耗料多等特点。进入90年代以后,我国肉鸡饲养业才得到迅猛发展,目前我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禽肉生产国。

当前,我国肉鸡养殖的基础环节仍然很薄弱,肉鸡的生长速度、上市日龄、上市体重、耗料比还落后于外国。在国内,通常把由国外引进的肉鸡成为”快大型“肉鸡,因不适宜我国传统的烧、饨加工,生产这类肉鸡主要是出口。国内自己消费的主要是被称为优质鸡的某些地方品种,或地方品种与引进品种杂交选育的肉鸡。据研究,我国一些地方品种,在蛋白质与氨基酸总量或某些氨基酸含量都略高于引进品种,有优质的特性。近年来优质肉鸡生产得到不断发展,香港、广东、广西、台湾等地区,优质鸡的比重占肉鸡总体的90%以上,但其生长缓慢、体重较小,上市日龄较长,需要继续加强这类鸡的选育工作。

我国肉鸡产业经过了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20%—30%的高速度增长以后,到21世纪增长速度明显放慢,肌肉产品出口逐渐走下坡路,主要原因是疫病和公害物质残留,提高养鸡生产的劳动生产率和肉鸡产品质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刻了。在农区笼养蛋鸡饲养密度大,场舍密集,设施不健全,排泄物对环境污染严重,夏秋成为蚊蝇的孳生地,影响居民身心健康。发展生态养鸡,远离居民区,饲养密度低,加之环境的自然净化,可使排泄物培植土壤,变废为宝。生态放养土鸡,大量扑食多种虫体,可大幅度降低虫害的发生率,减少农药的使用量,提高农作物和林果产量,同时有利于环境保护和人类的健康。生态放养鸡,以天然饲料为主,生态环境优良,饲草、空气、土壤等没有污染。草地是天然的绿色屏障,传染病少,家禽体质健壮,药物用量减少,无论是禽蛋还是禽肉纯属绿色食品,有益人体健康是理想的生态养殖业。推广规模化生态养土鸡,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高度统一。

三、市场分析

现有的市场以土鸡为主的小家禽养殖历史悠久,大多数市场土鸡具有肉质细致、肉味鲜美等特点,其中花垣湘西土鸡在全省享有盛誉,是湘西土鸡县优势特色资源,产品远销重庆、秀山、吉首、长沙、广州等大中城市,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

我们花垣县是无公害肉鸡生产基地县,2009年小家禽出栏将达到50万只,实现产值1000万元,占全县畜牧业总产值的10%,家禽养殖是我县中高山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到2011年湘西土鸡养殖规模将达到100万只。依照农业部《关于加强西部地区特色农业发展的意见》和省《关于实施我省农业和农村战略调整的意见》以及花垣县委、县府提出的“一果、二畜、三山珍”的产业发展战略思路,充分利用湘西土鸡资源优势,促进湘西小家禽养殖产业化、标准化,发展、壮大土鸡养殖协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为花垣县农民增收、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财政增收以及人民群众对湘西土鸡的需求奠定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组建花垣县家禽屠宰及深加工项目是发展壮大花垣小家禽这一地方特色资源的必要措施,是资源永续利用,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是提高农民收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有效途径之一。

1.市场调查

花垣县以土鸡为主的小家禽在国内市场属于紧销产品,比同类产品市场价格高20%,市场对土鸡产品需求旺盛。随着我县加大对土鸡养殖业的投入,2011年本地土鸡的出栏将达到100万只以上,对湘西土鸡等小家禽进行精深加工,可向省内外大中成市提供更多的优质土鸡等家禽产品。

2.市场预测

3.市场竞争力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质量也在不断地向前发展,人们的肉食结构发生了变化,对禽产品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倡导绿色禽产品的市场消费新理念越来越起来越强烈。鸡肉是人类生活必不可少的美食之一,在我国有"无鸡不成宴"的传统。目前我国禽肉在肉类结构中仅占20%,比世界平均水平差8%,人均禽肉占有量10—12千克,与发达国家相差甚远,例如,日本人年均消费量达40千克以上,鸡肉占肉类的47%,;美国人年均消费量50千克以上,鸡肉占肉类的40%。从长远来看,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鸡肉的消费将不断增加,鸡肉生产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目前,从国外进口的禽产品都是冷冻产品,不完全符合中国人喜欢食新鲜禽肉的消费习惯。但受国际消费标准的影响,国内对鸡肉卫生标准的要求将逐步提高,肉鸡产品的质量,尤其安全卫生问题将受到更多关注。如果国内肉鸡产品在质量上,尤其是产品安全性下功夫,国产鸡肉还是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

我县本地土鸡肉质细腻、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可与天然野鸡相媲美,体型较小等特点,符合人们的消费习惯,多年来,其市场价格与笼养鸡品种售价高出5—10 元/公斤,市场供不应求。因此,开发与利用本地土鸡这一宝贵的资源,进行规模化养殖,饲养中不添加任何促生长激素、有害的矿物添加剂和化学添加剂,市场前景将将十分广阔。

四、执行计划

1.预期目标

根据花垣县小家禽产业规划的总体目标,在龙潭镇组建年出栏量为10万只的龙头企业。改建1000㎡的养殖场;建设污水处理配套设施;投入购置原料、辅助材料及职工工资福利等流动资金10万元。林下放养土鸡实行标识管理,合格的上市成鸡脚上贴有标识,一鸡一标。

2.技术人才

花垣县畜牧局现有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员2人,在花垣县龙潭镇金溶村一组淹没区,退耕还林带山林鸡养殖,掌握了丰富的饲养和管理经验,加上全县畜牧业服务体系健全,各个乡镇都设有兽医站,有120人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后盾,通过技术引进、技术开发能满足项目技术力量的要求,可为项目实施提供技术帮助,完成项目任务有技术保证。

(1)资金:本单位固定资产总价超过30万元,目前资产和经济状况良好,没有负债,加上该项目提出得到县委、县政府的支持,配套资金落实有保证。

(2)仪器设备:目前我国成套的孵化设备品种繁多,而且质量有保证,价格也不贵,只要有资金,很容易购买。

(3)资源:我县本地土鸡资源丰富,作为保种选育的核心群鸡种有保障;另外我村有1000亩的竹林远离城镇,没有污染,符合生态养鸡的环境条件。

(4)承担单位具备的条件及欠缺条件解决措施:本村具备实施本项目所需的资源、技术力量,欠缺条件为项目经费,拟通过申请上级科技经费补助加以解决。

3、精选良种

优良的品种是饲养优质肉鸡的基础。应选养皮薄骨细、肌肉丰满、肉质鲜美、抗逆性强、体型中小型的有色羽毛的著名地方品种,可以是三黄鸡,也可以是麻花青脚鸡,如宫廷黄鸡、河南固始鸡、广西岑溪三黄鸡及浙江仙居鸡等各地优良名鸡,也可以根据当地的饲养习惯及市场消费需求,选育适合当地饲养的.优良肉鸡品种。

4、注重放牧

放牧是提高肉鸡肉质的重要措施之一。优质放养土鸡的育雏技术要求与快大型肉鸡无异,在育雏室内育雏30天左右转入大棚饲养。一般夏季30日龄、春秋45日龄、寒冬50~60日龄开始放牧。放鸡场地宜选择地势高燥、避风向阳、环境安静、饮水方便、无污染、无兽害的竹园、果园、茶园、桑园等地较理想。鸡只既可吃上述“四园”中的害虫及杂草,还可为“四园”积(施)肥。放牧场地可设砂坑,让鸡砂浴。还要搭建避雨、遮阳、防寒的草棚或塑料大棚。肉鸡早出晚归,放牧密度为50~70只/亩,每群规模约500只为宜。为防止鸡走失或危害附近农作物,放牧场可设置围栏,一直放养至出售。加强放牧可以提高鸡肉的结实度,促进体格健壮及羽毛紧密光亮;还可采食青草、草籽、枯叶、虫蝇等,节约饲料和提高肉质。有条件的可以放一批鸡换一个地方,既有利于防病,又有利于鸡只觅食。

5、巧喂饲料

饲料是影响肉质的重要因素。优质土鸡育雏期应饲喂易消化、营养全面的雏鸡全价饲料。因其生长速度较慢,饲料中粗蛋白含量低于快大型肉仔鸡全价料2个百分点,并做到少量多餐,以促使雏鸡生长发育良好。育成、放牧期要多喂青饲料、农副产品、土杂粮,以改善肉质、降低饲料成本,一般仅晚归后补喂配合饲料。出售前1~2周,如鸡体较瘦,可增加配合饲料喂量,限制放牧进行适度催肥。中后期配合饲料中不能加蚕蛹、鱼粉、肉粉等动物性饲料,限量使用菜籽粕、棉籽粕等对肉质和肉色有不利影响的饲料,不要添加人工合成色素、化学合成的非营养添加剂及药物等,应加入适量的桔皮粉、松针粉、大蒜、生姜、茴香、桂皮、茶末等自然物质以改变肉色、改善肉质和增加鲜味。

6、严格防疫

搞好防疫灭病是养好优质放养土鸡的重要保证。一般情况下,放养土鸡抗病力强,较圈养快大型肉鸡发病少。但因其饲养期长,加之放牧于野外,接触病原体机会多,必须认真按养鸡要求严格做好卫生、消毒和防疫工作,不得有丝毫松懈,根据本地实际重点做好以下的防疫工作。

此外要特别注意防治球虫病、卡氏白细胞虫病及消化道寄生虫病。经常检查,一旦发生,及时驱除,肉鸡中后期防治疾病尽可能不用人工合成药物,多用中药及采食生物防治,以减少和控制鸡肉中的药物残留。

7、适时销售

合适的饲养期是提高肉质的重要环节。饲养期太短鸡肉中水分含量多,营养成分积累不够,鲜味素及芳香物质含量少,肉质不佳,味道不鲜,达不到优质土鸡的标准;饲养期过长,肌纤维过老,饲养成本太大,不合算。根据土鸡的生长生理和营养成分的积累特点,以及公鸡生长快于母鸡、成熟早等特点,确定小型肉鸡公鸡100天,母鸡120天上市;中型肉鸡公鸡110天,母鸡130天上市。此时上市鸡的体重、鸡肉中营养成分、鲜味素、芳香物质的积累基本达到成鸡的含量标准,肉质又较嫩,是体重、质量、成本三者的较佳结合点。

五、创新技术

1.主要技术要点

(1)选择适合放养的场地及搭建风雨棚 鸡的生态养殖应远离城区、避免污染、环境安宁清洁、有清洁水源,选择地势较平坦的荒山、灌木林,以果林为主,在林地内地势较高、背风向阳、易防兽害和易防疫病的地方搭建风雨棚。风雨棚可用竹、木搭成人字型棚架,顶盖石棉瓦加茅草,四周用竹片等做简易围栏,只要能避雨、避暑、补饲、休息就行。为了便于管理,可在风雨棚旁建值班室和仓库。

(2)选择适合放养的品种 选用优质地方良种鸡,如固始鸡、清远鸡、草科鸡等适应性强、适合放养且符合市场消费需求的品种。

(3)育雏期管理 雏鸡幼小抵抗力差,不能直接进入野外饲养。3~4周龄前与普通育雏一样,进行人工育雏,脱温后转移到山上放养。因此一定要抓好3周前的管理,为后期生长奠定基础。

(4)严把脱温期管理 3周后开始进入脱温饲养,脱温期特别要注意外界气温,内外温差大,仔鸡抗逆力低,调节功能差,一时难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因此要选择天气暖和的晴天放养,开始几天,每天放养2~4h,以后逐日增加放养时间,使仔鸡逐渐适应环境变化。棚舍附近需放置若干饮水器和料槽,让鸡自由采食,每天早上不要喂饱,把鸡放出去自由活动,采食天然饲料,太阳下山时将鸡群收回鸡舍并喂饱。刮风下雨天气停止放养,防止淋湿羽毛而受寒发病,同时还要防止天敌和兽害。

(5)疫病控制 野外放养鸡的活动范围广,疾病防治难度相应大些,因此免疫工作要求质量高、免疫剂量足,严格按照免疫程序,逐只予以免疫注射。特别是马立克、新城疫、传染性法囊病等主要传染病,决不能放松。同时要做好定期消毒,发现病鸡应隔离饲养,避免交叉感染。

(6)饲养密度及方式 针对不同的放养地确定不同的放养方式,每群一般500~1000羽为宜,第3~4周龄开始放养,围栏分区轮牧,每隔一周期换一块地,放养周期一般控制在一个月左右,这样鸡粪养林,且小草、蚯蚓、昆虫等有一个生养休息期,等下一批仔鸡到来时又有较多的小草、蚯蚓等供鸡采食,如此往复形成食物链。

(7)饲料营养及饲喂 雏鸡3周龄前可用全价饲料饲喂,3周龄后逐渐改喂五谷杂粮。温室育雏可按常规喂饲,脱温后第1周早晚在棚内喂饲,中午补饲一次,以玉米、小麦、稻谷、豆类、红苕等天然谷物饲料逐渐增至代替全价饲料;第2周起中餐可以免喂,喂饲量早餐由放养初期的足量减少至七成,5周龄以上的大鸡还可以降至六成甚至更低些,晚餐一定要吃饱,5周龄后全部换为谷物杂粮,促进寻找食物,以增加鸡的活动量,采食更多的有机物和营养物。

2.创新点

为了堵绝外来疾病的侵袭,在选雏前要进行实地考察,尽量在本地无传染病史的鸡场,选择种鸡普系登记齐全、管理规范、防疫制度健全的育雏厂调运,鸡的品种可选用抗逆性强的优良地方品种,如三黄鸡、麻鸡、来航鸡等。

(1)、适时开食和饮水:雏鸡先在舍内饲养,在雏鸡入舍后1—2小时即可给以饮水,可在水中加入5%的葡萄糖和多维维生素或配制0.01%的高锰酸钾溶液饮水,以增强鸡的体质,缓解应急反应,便于胎粪的排出。水温一般要接近舍温(20—22℃),雏鸡一般在出壳24小时后开食,最初时可喂碎米,3日龄后改喂全颗料饲料。

(2)、控制好鸡舍内的温度:刚出壳的雏鸡温度要求摄氏35℃(指与鸡背部同高处的温度)以后每5天降低1℃,在35—42日龄时温度最后降至20— 22℃。在保温的同时,还需要通风换气,常用的保温方法有纸箱、热炕、育雏笼等。热炕的育雏方法是:炕上用砖砌成墙,用竹片做成拱形,棚高0.8-1.0 米,四周用塑料薄膜覆盖做成简易小温室,在炕上铺垫短麦草、干锯末等,炕上的垫料2-3天要更换一次。

(4)、舍内饲养密度要适宜:0-10日龄的雏鸡每平方米40-50只,10-20日龄30-40只,20-30日龄20-30只,42日龄每平方米20只。

(5)、注意通风:鸡舍内要通风,它能给鸡保证足够的氧气,但要防贼风。

(6)、定期喂不溶性沙砾。沙砾能增强鸡的消化功能,有利于鸡的生长发育。

(7)、一片林地以放养2000羽为宜,规模大不便管理,规模小效益低,每公顷林地放养3000羽土鸡为宜。晚春到中秋可放养,冬季气温低,虫草减少,应停止放养。

六、目标及年度计划

项目于2022年3月开始,2024年4月止,年度实施计划如下:

span style="text-indent: 32px;">2022年1—12月:项目立项,示范场选点、施工、管理及人员培训等。span style="text-indent: 32px;">2022年1—12月:技术培训,示范场管理、推广。span style="text-indent: 32px;">2022年1—12月:技术培训,示范场管理、推广。span style="text-indent: 32px;">2022年1—4月:项目资料收集、整理,总结验收。

七、投资与资金分析

1.总投资预算

土鸡生长期内,大部分时间为自然放养,仅添一些精料,大大降低了饲养成本。目前,市场上良种肉鸡的价格为每公斤10元,而土鸡价格约在每公斤20元至30 元之间,饲养一只2.1公斤重的土鸡,扣除饲养成本,可净赚16元。另外,土鸡的鸡蛋也是俏货,每只鸡年产蛋125枚,每枚价格为0.5元(包装并打出品牌后价格更高),至少收入50元。如果一个养殖户饲养10000只土鸡,一年可赚到20万元。投资估算合计投资40.5万元。

(一)改建厂房需投资(1000㎡×200元)=20万元;

(二)新建污水处理设施以及50㎡沼池一座需投资2.5万元;

2.资金来源

申请上级科技经费补助15万元,部门提供10万元,单位自筹6.5万元。

八、效益分析

项目完成后,总结出一套实用性很强的竹林下生态养殖技术加以推广应用。在正常情况下,按“小群多批次”的饲养方式,以移民群众的生产条件,每批养鸡150 羽,每年户均最少可养3-4批,共600羽,按育成率92%计,可售出商品肉鸡510羽,扣除鸡苗成本、饲料及药品等费后,按每羽盈利4元,总获利 2040元。

整个笋区有1000户饲养土鸡,年总饲养量将达60万羽,年创利200万元以上。示范基地随着鸡苗销量的增长而获更佳的效益。另外,发展笋地林下生态养鸡鸡,按户均年饲养600羽,仅养鸡一项家庭副业就使农民户年纯收入2000元以上。在笋地牧放散养土鸡,投入劳力和资金较少,有一举多得的效果,既抑制了野草、虫类的生长,又节省了饲料,同时鸡粪可肥林壮笋(成年鸡每年可排粪便40-50公斤),节约化肥的投入。总之,项目的实施可以解决部分就业机会,增加地方财政收入,拓宽移民增收的途径。

(1)效益分析

产品销售收入=36元 ×1.8万只=66.24万元;

(2)成本分析

基础设施折旧:(10年)2.25万元

饲养成本:2万羽×10元/只=20万元

疫苗:7元/只×2万=14万元

人员工资:1.8万元×2=3.6万元

成本合计:39.85万元。

(4)收益分析

投资利税率=(利润)/总投资×100%

(5)投资效益分析

九、风险与措施

该项目投资大,技术含量高,管理工作要求严格,受市场需求制约,存在一定的投资风险。投资该项目应积极争取到国家的优惠政策和信贷扶持,引入先进的加工技术和管理人员加强管理,提高产品品质保持小家禽“土、特、优”的特色,与饲养户组建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紧密经济联合体共同抵御市场风险。加工生产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排放废弃物,积极回收加工下脚料和加工副产品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土鸡要选择抗病力强的良种鸡,3~4周龄前与普通育雏一样,选择保温性能较好的房间进行人工育雏,脱温后再转移到山上放养。小鸡刚开始放养时没有上山觅食习惯,要人为地训练才行。一般需2人配合,一人在前边吹哨并撒抛颗料饲料,让鸡随抢食,另一人在鸡后用树枝驱赶,直到全部上山。每天中午还应在山上吹哨补食1次,强化训练,傍晚再用同样的方法训导鸡归舍,训练10天左右,鸡群就建立了条件反射。

在舍内饲养20天后,即可选择晴天放养。最初几天,每天放2-4小时,以后逐渐延长时间。夏天30日龄、春秋35日龄、冬天45日龄即可转入舍外饲养,初进林地时要用尼龙网限制在小范围内,以后逐步扩大,最好用丝网围栏分区轮放,放一周换一块地方,每亩地100-150只即可。

病死鸡的处理:如发现病鸡及时隔离,死鸡应立即深埋或烧掉,对场地用具和物品用0.2-0.4%的过氧已酸进行消毒。

严防鼠害或其它动物侵害:林地或草地用铁丝网、尼龙网或竹栅栏圈围,防止鸡外逃或野兽入侵。

幼儿园创业项目计划书计划方案篇四

(一) 项目名称:生姜种植

(二) 项目负责:__x

(三) 主管部门:__x

(四) 项目内容、规模、目标:

1、内容:生姜(习称姜、鲜姜、柴姜)是我国传统大宗药食兼用品种,又是药材、蔬菜、调料。同时生姜有具有多种功能与疗效。着眼于本地区生姜市场价值,故计划种植生姜以供应市场需求。生姜具有很多价值,比如:

(1) 降温提神 增进食欲

因为姜中含有姜醇、姜烯、水芹烯、柠檬醛和芳香等油性的挥发油;还有姜辣素、树脂、淀粉和纤维等。所以,姜在炎热时节有兴奋、排汗降温、提神等作用;可缓解疲劳、乏力、厌食、失眠、腹胀、腹痛等症状;生姜还有健胃,增进食欲的作用。

(2)抗菌防病 治疗肠炎

美国和丹麦的科学家通过试验证实,生姜干粉可缓解晕动病之头痛、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有效率达90%左右,且药效可持续4小时以上。民间用吃生姜的办法防止晕车、晕船,有的用生姜片贴内关穴,有明显的防晕效果。盛夏季节,细菌生长繁殖异常活跃,容易污染食物而引起急性肠胃炎,此时适当吃些生姜或用干姜加茶用沸水冲泡后饮用,能起到防治作用。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生姜能起到某些抗菌素的作用,尤其对沙门氏菌效果明显。

(3)开胃健脾 防暑救急

夏天,人们贪凉,喜爱电扇空调对着吹,很容易受寒,引起感冒。这时及时喝点姜糖水,将有助于驱逐体内风寒。中医认为生姜能通神明,即提神醒脑。夏季中暑昏厥不省人事时,用姜汁一杯灌下,能使病人很快醒过来。对一般暑热,表现为头昏、心悸及胸闷恶心的病人,适当吃点生姜汤大有裨益。我国传统的防暑中成药——人丹,里面就含有生姜的成分,目的就是驱风健胃和提神醒脑。同时还是生活中做菜时必不可少的一味调料。

2、规模:100亩(1亩=667公顷,100亩=6670公顷)露天土地。

3、目标:以带动经济发展为目的,增加就业为手段,使农业发展更快更迅速。争取做到带动本地区经济发展,更好的解决我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为大家提供创业致富的途径。以科学的思想去发展,以反季节蔬菜为优势,以绿色农业为导向。引进新品种,提高单位产量和品质。

(五) 项目实施地点:贵州省

二、种植项目基本情况

(一)行业相关信息:

20__年生姜价格由5——6元/千克暴涨至12——14元/千克的天价,被网友戏称为姜你军引起众多姜农的囤积惜售,期盼11年价格上涨,然而11年生姜市场饱和。

资料显示,20__年之前全国主产区种植面积基本稳定在100——150万亩左右产销基本平衡,所以生姜价格稳定。20__年生姜价格开始上涨,又08年的3——4元/千克涨到5——6元/千克极大刺激了农民的种姜热情,种植面积激增到239万亩,10年生姜价格暴涨更加激活了农民的热情种植面积再增至300万亩以上, 20__年已攀升至400万亩左右。因为供需不协调,致使大量生姜库存饱满,价格随之下跌,包括贵州与在内的全国各地从11年年初的6元/千克的收购价暴跌至0.8——1元/千克生姜价格的下跌,是因为产大于求导致的市场正常现象,预计在几年或明年,生姜价格会有上涨。

(二)项目发起人及发起缘由:

1、项目发起人:__x

2、发起缘由:

(1)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2)增加就业。

(3)满足当地市场需求。

(4)增加新型农业产品。

(5)推动农业发展的多元化。

三、生姜种植项目可行性分析

(一)经济可行性:生姜价格虽然在去年出现了下跌的情况,但是就__本地区来说,升降市场仍未饱和,价格的下降必然还会带来生姜种植量的减少,根据市场规律,以及近期政府对农产品的支持政策来看,生姜价格会有提升,加之本地生姜种植的空白,所以,经过认真分析,本地生姜种植有良好前景。

(二)政策可行性:政府对农产品实行的价格补贴,大大打消了农民的种植担忧,政策性的保险和财政补贴,让种植生姜成为一项可行的项目。种植后只要参加生姜政策性保险,即便出现了一定的损失,有了保险赔偿,我们的种植热情依旧很高。

(三)技术可行性:生姜的种植及管理并不是很复杂,农民可以通过相关资料获取种姜常识,可请乡农科站的工作人员到田间地头做指导,了解种植的注意事项。所以技术方面没有太大问题。

(四)组织和人力资源可行性:种植面积决定了此项目不是一家一户能完成的,初步计划是一户牵头,带动发展最好是__地区能形成一定规模,产生规模效应,辐射到周边各兄弟村。种姜农忙时人手不够,可雇佣一部分村民帮忙种植及管理。

四、生姜种植的项目优势

(一)人力优势:__地区农田多被用作农业生态示范区的建设用地,导致原本种地的农民闲臵,所以,本项目可以充分利用这种人力优势。

(二)市场优势:本地种植生姜的农户极少,但是需求量大,大多的供应只是依靠一些散户的少量种植及其外地流入,本地生姜有待开发。

(三)价格优势:生姜产销基本平衡,生姜价格稳定,不见大起大落。20__年生姜价格开始上涨,由20__年的3——4元,上涨至5——6元,亩效益高达2万元左右,极大地刺激了产区广大农民种植生姜的积极性,种植面积激增至239万亩,20__年生姜价格暴涨至12——14元,亩效益暴增至6——7万元之后,更加激活了农民种姜的热情,种植面积再增至300万亩以上,20__年已攀升至400万亩左右。

(四)其他优势: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是至关重要的,还有农民的种植热情高涨等等。

五、生姜种植项目的生产流程

(一)项目选址

1、地理位置:__地区宽广低平地带

2、自然情况:地势平坦,地形广阔,水源充足,土地资源良好,降水和热量丰富,光照充足。

3、资源情况:水热资源丰富,土地资源,以及光照资源丰富。

4、经济情况:需要有足够的经济费用支持,作为种植成本投入。

(二)生姜种植

1、生姜播种 生姜是一种喜温怕寒的作物,发芽温度适宜为15——18度。10度以下低温以及土地适度太大都会导致根茎腐烂。在强光下叶片容易枯萎,因为生姜的根系不发达,对土壤的水分要求极高过干过湿都不利于其发育,播种时通过块茎的无性繁殖,所以播种时要千万注意选好土地,注意土地的轮作,要下足基肥,合理密植,要选择良种,提早种植,可增加产量。另外注意水分的控制。

2、田间管理

(1)适时追肥,合理排灌。人畜粪水是很好的选择,将其与尿素一同很合后淋施。

(2)抓好姜疫预防工作,田间打药,及时摘除染病植株,采用石灰粉灭菌,增施草木灰等钾质肥料。

(3)实行套作,提高经济效益。

3、产品销售

生姜农产品种植采取以下销售模式:

(1)以贵州省现代农业展示区为依托。

(2)为当地农家乐供货。

(3)包装好的成品进入贵阳市各大超市直销。

(4)外地大客户订单批量销售。

六、项目其他辅助事宜

(一)生姜种植中的环保问题评估及解决措施:这次种植我们将使用农家肥料,减少多有机肥的使用,将对环境影响降至最低,不会产生影响土地的废水,相反地,这有利于增加土地的肥沃,我们将重复利用水资源,把水土流失减到最少。真正做到生态农业,生产出无公害的农产品。

(二)生姜种植基地项目总成本费用估算:此次生姜种植经费经预计,总共在25万元左右,也是该项目总费用。

(三)生姜种植地的轮作问题研究:可根据生姜前期生长较缓慢,植株低矮,耐阴性强的特点,早春可在垄边种植瓜菜、豆角、茄子等作物,达到增收的目的。

幼儿园创业项目计划书计划方案篇五

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百益生态农牧业观光园将建成“观赏生活体验区、有机产品区、生态养殖区、农业培训研发区”五个功能区,总计占地500公顷,将景观、生活、生产、生态、培训等功能有机结合,充分体现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观赏性于一体。在保证观光农业产业发展的前提下,建造富有特色、具有农林氛围、生态意境的农林景观。

1、有机产品开发区:以引进企业合资开发为重点,在完善初级产品种植加工的同时,强化新品种开发,占地430公顷。

1)有机食品种植区:有机杂粮、水稻生产基地415公顷。

2)采摘区:建设30栋节能日光温室及露地采摘园,占地10公顷。

3)有机食品加工区:占地5公顷。

4)有机食品配送网建设:以有机农牧产品为主导产品,为市民及餐饮业等提供上门服务。

2、农牧研究发展区:为观光园的稳定持续运营提供技术支撑,并为吉林省区域农业经济发展及地方特色养殖和特色植物资源开发提供技术保证,占地10公顷。

1)优良种猪、牛、羊、鸡、鸭、鹅、鱼等生态养殖及繁育中心(详见有机猪养殖计划书):利用我省优良的养殖条件,引进企业,为我国的养殖业发展提供新思维和优良种源,占地5公顷。2)珍贵植物技术研发中心:以组织培养技术为重点,加大珍稀、名贵植物的种苗开发,占地5公顷。

3、观赏区:占地30公顷。1)热带植物资源观赏中心:建设0.5公顷的大型连栋温室观赏厅。

2)现代高新农业技术示范区:占地1公顷,其中连栋温室0.5公顷。3)有机生态采摘观光园:占地25公顷,其中以北方寒地植物资源为重点,建设5公顷的百果园、1公顷的百花园、1公顷的百药园、15公顷百菜园、1公顷的世界百国国花园、1公顷的中国百城市花园、1公顷的珍禽观赏园、挖掘、改良、开发一批具有寒地特点的植物资源。雾凇景观区,占地3公顷。

4、度假生活体验区:占地30公顷。

1)建设具有住宿型、度假型、生产型等功能的市民体验农园:500栋(温室200平方米),农舍500个,每个占地400平方米,建筑面积每个60平方米,占地24公顷(包括绿化通道)。2)服务中心:具备接待、专业技术培训、科普教育、办公、住宿等功能,占地1公顷。3)生态民族特色山庄、温泉占地3公顷。4)产品技术市场:为游客及其他消费者提供观光园的种子、种苗、花卉、蔬菜、农资等服务。占地1公顷。5)休闲健身广场:占地1公顷。

5、依托凤凰山风景区建设该项目,可以把凤凰山开发列入农牧业观光园项目之内,先和政府签订开发合同,和观光园同步逐步开发建设。

项目建设基本情况:随着生态有机食品的发展和人们消费意识增强,在人们的思想意识中逐渐形成了对生态有机环境的强烈向往,由于长期处于城市紧张、嘈杂、污染的环境,大多数城镇居民更渴望多样化的返璞归真式旅游,以度假休闲方式取代传统的走马观花式的旅游观光,尤其希望能在生态的农村环境中放松自己。于是,农业与旅游业边缘交叉的新型产业——生态观光农牧业应运而生。生态观光农牧业把农牧业、园艺和旅游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其清新秀丽的田园风光、回归自然的散养牧业,潮湿而又浓郁的泥土气息、质朴淳厚的民风、鲜嫩诱人的有机营养新鲜食品吸引游客,其所蕴藏的商机使得人们越来越坚定地把生态观光农牧业作为一种产业加以发展。吉林市的气候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雨热共济,对农作物生长有利。吉林市是中国最适合人居的城市,也是以山水、冰雪、避暑旅游为主要特色的旅游城市,是著名的避暑胜地。

同时也是一座风光旖旎、独具特色的大城市,它以独具特色的风姿吸引着中外的游客。吉林市历史文化悠久,底蕴深厚,交通便利。通过生态农牧业观光园的建设,既可以体验白雪皑皑的冰雪胜景,又可以领略生机勃勃的浓浓绿意,形成极大时空反差的悦心悦意的审美境界,从而促进生态农牧业旅游观光业最高目标的实现。该项目拟建于吉林省著名旅游区凤凰山脚下,占地500公顷,通过科技支撑,坚持将农牧业观光产业与旅游资源结合、相互促进的方针,建设四季常青生态农牧业观光园,丰富景区旅游内涵,大大改善景区的生态环境。同时将有效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目标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实现生态农牧业循环式链条发展化(有机食品加工—副产品—生态养殖—排泄物—农家肥—种植有机食品),缩小经营成本,实现利润最大化。项目已完成选址及项目建议书。项目投资估算: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拟招商引资2000万元。出资方式:双方协商投资。合作方式:合资或合作预计经济效益:项目建成达产后年可实现效益3000万元,投资回收期2年。

策划项目单位简介:吉林省百益有机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座落于吉林省舒兰市溪河镇内,地处长白山余脉,松花江流域,交通便利,资源丰富。公司成立于20_年7月1日,法人代表付金超:(男,44周岁,满族,具有多年的经商创业经验)。公司是集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现代股份制企业,公司主要经营有机杂粮、大米等产销业务。公司目前占地面积20000㎡,建筑面积2700㎡,有待开发的杂粮、水稻基地约10万亩,公司在职员工108人。公司20_年10月8日通过了北京五洲恒通有机食品认证有限公司有机产品质量认证,并于20_年11月20日导入了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目前公司总资产已达,32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约600万元,流动资产约2600万元,我公司和吉林市农业科学院是科技合作单位。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