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教案>最新说木叶说课稿一等奖教案(优质6篇)

最新说木叶说课稿一等奖教案(优质6篇)

时间:2023-10-15 17:23:21 作者:文轩 最新说木叶说课稿一等奖教案(优质6篇)

高一教案的编写应该紧密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需求。五年级教案的范文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特点,调整和改进自己的教学策略。

说木叶说课稿一等奖教案篇一

《说木叶》这篇课文选自高中语文必修5第三单元,本单元是必修五册书中唯一的文艺评论和随笔单元,或探究艺术表现的语言形式,或评论某种美学现象,都持之有故,自成一家之言。阅读这些文章,能打开我们的思路,启发我们去探究某些问题。三篇课文都阐述诗歌鉴赏的知识,《说“木叶”》排在第二篇,也可看做恰恰是第一篇《咬文嚼字》的范例。着重分析了中国古典诗歌用“木叶”而不用“树叶”,又由“木叶”发展为“落木”的原因,从而阐发了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作者旁征博引、条分缕析,思路清晰,说理形象透彻,便于接受。学习本文,一面可以使学生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进而提高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另一面可以引领学生学习文艺随笔本身的写作特点。

二、说学情

学生经过初中和高一阶段的语文学习,阅读了一定量的诗歌作品,具备了一定的艺术体验,学习了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具备鉴赏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理解能力。随着我校课堂改革的发展,学生普遍适应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但对诗歌鉴赏相关的`题目存在畏难情绪、惰性思维,对本文的难度预期值较大,影响学习的内动力。而且学生层次水平不一,理解鉴赏的差异较大。针对这一现状,在教学中要注意问题设计的层次性,让各类学生都可以对接文本,同时由浅入深地突破,借助品味诗句中的审美体验,于形象中认识艺术的规律。

三、说目标和重难点

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学生情况,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知识与技能:

1、筛选信息,比较归纳,认识木叶这一艺术形象。

2、理解本文借说“木叶”的艺术特征,实质是谈诗歌语言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1、诵读法、筛选信息法理清作者观点,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进而提高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2、通过比较、联系,理解引用诗词中的意象及情感,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品味诗句,感悟诗歌语言暗示性带来的丰富意蕴,唤起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

作为议论文体,“木叶”是文章论题,本文主是围绕古诗中的“木叶”意象对诗歌的暗示性进行分析说理,所以我将认识“木”与“树”艺术形象的不同,理解理解本文借说“木叶”的艺术特征,实质是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认识以小见大的好处作为本课学习的重点。

新的教材观强调教材只是一个例子,最终要让学生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真正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鉴赏的能力,而这也恰恰是我们学生的薄弱环节,所以我把本课的难点定位在:

1、快速阅读与精度结合,锻炼学生提取课文关键信息的能力、总结归纳分析的能力;

2、拓展训练,让学生学会运用文中阐述的知识品味诗歌的意象和情感。

四、说教法、学法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学生应该成为课堂的主体。因此我一切活动以学生为中心,主要采用学案辅助法、激趣导入法、问题引导法、归纳比较法、探究讨论法、拓展延伸法等教法促进教学生成。

本文围绕“木叶”这一意象旁征博引,形象说理,学生学习时要充分接触文本,速读与精读结合,充分运用圈点勾画法、替换对比法、情境想象法理解诗歌语言的妙处,体会其暗示性特征。

五、课时与教具

本文是一篇自读课文,计划一课时,运用电子白板作为辅助工具。

六、说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既是对文本的阅读与鉴赏过程,又是学生提高语文能力,树立学习主体意识,学会探究、合作的学习方法的过程,结合本课特点,我设计了如下环节:

(一)课前预习布置学案,让学生课前读一遍课文,特别是细读4~6节,填比较表。(因为课文较长,又有很多引用诗词的注释,需要学生充分地接触文本。为了保证预习的有效性设计了学案的表格,同时也引向课堂鉴赏的重点部分。)

(二)激趣导入提问:读过课文,这篇文章给你留下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引导思考:文中大量援引古诗人诗句,有何作用?介绍作者林庚先生是一位诗人。当年读清华大学中文系时的毕业论文就是他的第一本新诗集《夜》,之后先后出版了《北平情歌》、《冬眠曲及其他》等诗集,被誉为给诗坛带来“一份晚唐的美丽”。由诗人而学者,林庚对中国文学史的研究独树一帜。在古诗研究方面,他提出的最著名的论点是“盛唐气象”、“少年精神”“布衣情怀”和“建安风骨”。(由学生对课文的第一印象入手,由形式特点认识文化随笔的特点,顺便解题。“盛唐气象”、“建安风骨”拉近了作者与学生的距离)

(三)研读探究

1、读最后一节,圈点关键词。(改变读文顺序,从最后一段入手,提炼文章观点,达到提纲挈领的目的。)

2、小组合作,完善预习作业中的表格,比较归纳“木”与“树”艺术形象的差别。

3、通过与“落木”的比较完整理解“木叶”这一形象。

4、探究文章的写作目的,认识诗歌语言的暗示性

(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结合,锻炼学生提取课文关键信息的能力、对比归纳分析的能力)

(四)拓展练习思考诗句中不同的“水”的意象的暗示性,按照老师给的模式答题。

(本单元课文独特之处在于学以致用,拓展设计是为了运用本课所学知识,仿照本文“咬文嚼字”的方法对诗歌同类现象进行分析。)

(五)课堂小结像“木”“水”一样具有暗示性的形象在古代诗歌中不胜枚举,如月、松、菊、雁。希望同学们搜集梳理,更希望大家能够运用今天学到的知识去理解诗歌,与诗人做心灵的沟通。

(六)作业布置完成学案中关于“水”的剩余的两道练习。(作业安排依然重在学以致用)

说木叶说课稿一等奖教案篇二

我今天执教的是苏教版语文第十二册第19课《秦兵马俑》。

这是一篇状物类的散文,课文从两方面详尽而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形象鲜明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表达了作者对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艺术的热爱。文中既有说明、描述的文字,也有作者丰富的联想与想象,使我们如临其境,而且深深地体会到字里行间洋溢着的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本篇课文共分两教时教学,我所执教的是第二课时。根据本篇课文的类型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次教学的目标确定如下:

一、知识与技能。

精读课文第3——11小节,理解秦兵马俑“类型众多、形象鲜明”的特点,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

二、过程与方法。

利用第十二册语文电子教材所提供的各种资料,结合课文内容,组织、引导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味、解读,理解秦兵马俑“类型众多、形象鲜明”的特点,感受中华民族的民族文化和人民的智慧。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课文的理解,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编者选编这篇课文,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秦兵马俑,感受其宏伟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通过阅读课文,想象秦兵马俑宏伟的气势和鲜明而丰富多样的神态,激发民族自豪感,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教学中如果想仅仅通过课文的语言材料让学生来感受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和古代人民的无穷智慧,似乎有点难度。因为,虽然学生对秦兵马俑本身非常感兴趣,但它毕竟是离我们两千多年前秦王朝的产物,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太远太远,这除了给秦兵马俑本身罩上了一层神秘感之外,也让学生对于它的理解与想象产生了很大的难度。如今电子教材的开发与利用,给了我们很大的便利,其音、影、画的全方位的展现,一下子拉近了时间与空间的距离,让秦兵马俑似乎一下子处在触手可及的地方。因此本课的教学我就充分运用了电子教材的这一优点来组织学生学习课文,感悟语言,进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因而,本次教学,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复习导入

在这一环节,我从整体入手,请学生回忆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加深学生对本篇课文的总体印象,然后再顺理成章地导入今天的新课。

二、精读课文第3——10小节。

课文的3——10小节是本课时教的重点,也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内容。但秦兵马俑所处的时代毕竟离学生已经久远,要想让学生真正理解课文的内容,并透过课文的语言文字去触摸那段凝重的历史,去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首先就要使学生进入课文所描绘的情境。所以,在这一环节,我首先播放了一段视频,让震撼人心的画面及铿锵有力的音乐一下子抓住学生的心灵,带领他们穿越时空的遂道,去亲身感受秦兵马俑的魅力。事实证明,在那撼人心魄的音乐中,学生全神贯注,一个个目不斜视,紧盯着大屏幕。此时无声胜有声,一下子将两千年前的那段历史拉到了学生的眼前。此时,对于课文学生已经是有些迫不及待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再让学生翻开课本,去字里行间细细品味,感受秦兵马俑众多的类型及鲜明的形象,无疑是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欣赏完图片之后,我首先请学生说说这几小节主要写了什么?然后提供充裕的时间让他们反复地读课文,找一找,秦兵马俑以怎样鲜明的形象吸引着中外的游客,同时,老师以大屏幕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图片,要求学生在自读、理解的基础上,图文对照,选择自己喜欢的、形象最鲜明的2——3种兵马俑进行细细地研究,从字里行间去品味它鲜明的个性。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在这一环节,我还特意要求学生在书上圈圈画画,或者将自己的理解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写下来。

在学生汇报交流的时候,我始终抓住一个评价原则——理解各种兵马俑的类型特点,并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创造力,在此基础上,相机指导学生朗读,通过读,把自己的理解表现出来。

此时,我再利用电子教材所提供的视频录像,再次向学生展示秦兵马俑宏大的规模、雄伟的气势,让他们领略其众多的类型、鲜明的个性,再一次以有声有色的画面深深地震撼学生的心灵。并且引读课文的第10小节,并追问学生:“你从中还读懂了什么?”让学生用“有的……有的……”练习说话,让学生张开想像的翅膀去进一步深入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到秦兵马俑的惟妙惟肖,感受到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勤劳。

三、学习第11小节。

这一段,我以读代讲,让学生读后再说说自己的体会,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并进一步利用电子教材所提供的资源,着重理解“绝无仅有”这个词,以此来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那种举世无双的创造才能,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总结全文。

最后,我再对本课的学习内容作总结,进一步提升学生对文本的认识。

说木叶说课稿一等奖教案篇三

只要提到木字大家就会想到在瑟瑟秋风中凋零的树木,引发人们的感伤情怀。以此类推,很多意象在长期的文化进程中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古诗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意象,它们如木叶一样,成为难以言传的精妙语言。

说木叶说课稿一等奖教案篇四

《说木叶》这篇课文选自高中语文第5册第3单元,必修五第三单元是必修五册书中唯一的文艺评论和随笔单元,学习本单元,在把握文章基本观点的基础上,还可以引导学生参照选文的写法,试着对自己熟悉的作品做一点分析和评论。同时,因为本单元课文不同与以往学习的文学作品,都是论说性的,一次在阅读方法上应该给与学生必要的指导。

《说“木叶”》着重分析了中国古典诗歌用“木叶”而不用“树叶”,又由“木叶”发展为“落木”的原因,从而阐发了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

本文内容比较单纯集中,围绕古诗中的意象“木叶”深入到“木”的艺术特征,谈诗歌的精微之处的表达效果,由此看出本文思路比较清晰。依据教学大纲要求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文章内容,弄清文章由“木叶”所阐述的诗歌语言暗示性理论;(重难点)

2、积累古诗词句;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抓住关键句,整体把握文章的能力;

2、利用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提高学生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借助品味诗句的审美体验,体会我国古诗词优美的意蕴,唤起学生对古代文化的热爱。

二、说学生

高中学生阅读的文艺评论并不多,加上文艺评论本身抽象难懂,学生可能会产生畏难心理,对课文不感兴趣,读不下去,或者虽能读下去但只是蜻蜓点水,走与观花而已,难以抓住重点。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在教学中,应注意激发学生兴趣,对学生感到难懂的地方进行重点讲解,将文章讲透。

三、说教法:整体把握--重点研读--拓展延伸--课堂训练

四、说教学过程

1、感知文本,把握字词。目的:积累字词,扫清文字障碍。2、初步感知课文

2、整体把握文本,弄清文章由“木叶”所阐述的诗歌语言暗示性理论。

安排以下一些环节--这些环节意在突出落实重点

(一)、速读1-3段,简说下列问题:(略说)

1、第1段中心句?(举三个例子说明了什么?)

2、第2段中心句?(对“木叶”和“树叶”两个词,古诗人多用哪个?)

明确:

1、屈原以后,“木叶”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

2、古代诗人有一个现象:多用“木叶”,而不用“树叶”。

3、尾句“我们就不得不先来分析一下‘木’字”起到了启示下文的作用。

小结:可见,前三段只是一个“引子”,下面的文字才是正题,是课文重点。

(二)、速读第7段,回答问题:(略说)

思考:作者在这里得出了什么样的结论?

明确:“木”与“树”,在概念上相差无几,可是,在艺术形象上一字千里。

思考:作者为什么这样说呢?显然,这就需要解读4、5、6段。

(三)、研讨4-6段,回答下列五个问题:(详说,此处为重点、难点)

1、“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结合段中例子,发挥想象,深入理解之。

2、“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结合段中例子,发挥想象,深入理解之。

3、作者论述“木”的两个艺术特征,目的是什么?(这三段的中心句?)

4、前三段“引子”中说,古代诗人多用“木叶”而不用“树叶”;第7段又说,“木”与“树”在艺术形象上一字千里;而4、5、6这三段又是解说原因的。那么,你认为解说清楚了吗?用自己的话解说之。

明确以上问题:

1、“高树”则饱满,“高木”则空阔。“木”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这是“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

2、“木”有暗示的颜色性,“木叶”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来了疏朗的清秋气息。这是“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3、中心句是: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在概念〈词句〉之后,有言外之意。)

4、“木”与“树”,一字千里。古代诗人之所以多用“木叶”而不用“树叶”,是因为:“木”本身就含有落叶的因素,而且“木叶”能让人感受到落叶的微黄与干燥,这样,读者在读到“木叶”的诗句时,就能自然而然地联想到空阔、疏朗、冷清、萧瑟的秋天气息,它有衰败飘零之感,有离人的叹息,有游子的漂泊之意……“自古文人多悲秋”也。--这就是作者所说的“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理论”!

5、不好。

a、全文以“木叶”作为引论、立论和结论的依据并贯穿全文,以“说木叶”为题,体现了作者的行文思路。

b、以“说木叶”为题并以此作为立论的依据,使较为抽象的文艺理论得到了深入浅出的阐述。

c、以“木叶”具有暗示性,来阐释古代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有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

三、运用“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理论”探讨文本中诗句--本环节意在突破难点

1、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

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

启发性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

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

诗歌语言交织组合起来,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

2、根据意象特征,分析其意象在文本诗句中的特点

木:空阔黄色

树:饱满绿色

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空阔黄色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饱满绿色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飘零透些微黄

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饱含水份,繁密

静夜无四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微黄但不干燥,无飘零之意

木叶的形象:

疏朗与绵密的交织,一个迢远而情深的美丽的形象。这却又正是那《九歌》中湘夫人的性格形象。

小结:诗歌的语言富于暗示性,那些微妙的意味往往寄诸言外。

鉴赏诗歌,不仅要品味言内的意思,而且要品味言外意味。

四、拓展延伸

概括下列诗句中意象“月”的暗示性:

1、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3、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答案:

1、渲染清幽的气氛,烘托悠闲自在的心情。

2、寄托离别、相思、怀乡的情感。

3、表达广义的哀思,是诗人失意人生的写照,是诗人对自然、人生、社会的思考。

五、作业

分别找出文中关于树、叶、木叶、落木的诗句,并体会各句诗描绘的是什么季节的景物。

附参考答案:

木叶:秋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屈原

洞庭始波,木叶微脱。《月赋》谢庄

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月歇山。《临江王节士歌》陆厥

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渡河北王褒拟古》陶渊明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捣衣诗》柳恽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古意》沈全期

树:春、夏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橘颂》屈原

桂树丛生兮山之幽。《招隐士》淮南小山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野田黄雀行》曹植

午阴嘉树清圆。《满庭芳》周邦彦

叶:春、夏

叶密鸟飞碍,风轻花落迟。《折杨柳》萧纲

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拟古》陶渊明

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美女篇》曹植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喜外卢纶见宿》司空曙

日暮风吹,叶落依枝。《青溪小姑歌》吴均

落木:深秋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杜甫

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哀江南赋》庚信

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答柳恽》吴均

刘颖

[《说木叶》说课稿(人教版高二必修五)]

说木叶说课稿一等奖教案篇五

一、依据教学大纲要求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古代诗歌语言富于暗示的特点,进而提高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并积累古诗句。

2、能力目标:能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及获得的方法分析诗歌同类现象。

3、情感目标:借助在品味诗句时的审美体验,唤起学生对古代文化的热爱。

二、本文的教学重点就定为

1、走进课文,引导学生品味作者引用的诗文,准确体察语言的富于暗示的特点,来解读诗歌语言的内涵和意境。

2、走出课文,淡化教材,引入课外同类文学现象,让学生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真正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鉴赏的能力,只把教材做为一个例子。本课教材的淡化体现为课外的内容将要占到课时的一半。

三、本文的课时为1课时

四、教学方法为:归纳总结,讨论交流,拓展延伸

教学流程:

一、导语:我设计的导语是:“袅袅兮秋风,洞庭兮木叶下”“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辽阳”“无边落木萧萧下,不见长江滚滚来”……众多名句,为何如此青睐木叶呢?什么是“木叶”呢,由木叶又可嗅出怎样的气息呢?此导语在于用书中优美的诗句入题,创造一种美的意境,再进行设疑,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

二、第二个环节是提出问题,确定学习重点。

课前学生做过预习,就提出的问题采用先宏观,后微观的方式,这样便于学生先把握住文章的大方向,再在细枝末节上去深入地求证、印证中心,进而对课文有个准确的理解。

宏观问题是:

1、作者发现了一个文学现象,是什么。

中国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

2、文章题目为“说‘木叶’”,为了说得有序,说得深透,本文采用了句首标义法,每段开头都用一句话领起下文,容易让读者把握“说”的要领。请默读全文,抓住一些关键语句,理清文章结构。

1-3段:“木叶”为诗人所钟爱。

4-6段:“木”被人喜欢的两个原因

7段:总结

经过四个到六个学生的回答,教师加以总结。这样处理教材可以练习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让他们能够高屋建瓴地来把握文章,提纲挈领,切中肯綮。

微观问题是:

1、我们可以看出“木叶”与“树叶”相比,有两个艺术特征,请大家在文章中找出来。

(1)木叶,本身就含有落叶的因素。

(2)木,不但让人想起树干,还能让人想到木的颜色。

2、这两个艺术特征,谁能用课文中的一个3字词语概括一下?

暗示性

因为“木”有“疏朗”和“枯黄”的暗示内涵,所以就有了“深秋”的意味,而“树”则没有。

最后布置作业。在课件中展示松、竹、月“乌(鸦)”“昏鸦”“寒鸦”“轻舟”“孤舟”“扁舟”等意象,让学生任选一个意象,课下搜集几首诗写成一篇小文章,谈这个意象的艺术特征(相同或不同)。这个环节想对本课知识进行强化,也是对本课知识的检验。最后这两个环节是在运用斯金纳的强化律,对学习行为进行及时强化。

说木叶说课稿一等奖教案篇六

同学们可以以古诗歌中常用的物象为例,如:月、松、梅、兰、竹、菊、等进行有目的的诗歌鉴赏,仔细体味诗歌的精妙。

选题设计

1.古诗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意象,它们如木叶一样,成为难以言传的精妙语言。请根据课文所阐释的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理论,体味古诗中的月亮意象。

研究方法:

(1)收集有关月亮的古诗。

(2)班级交流。

(3)鉴赏研究,写成小论文。

参读作品:

曹操《短歌行》,刘禹锡《石头城》,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张九龄《望月怀远》,李白《静夜思》,杜甫《月夜忆舍弟》,孟郊《古怨别》,王安石《泊船瓜洲》等等。

2.诗歌语言的精妙在于它的暗示性,但是,暗示性也会给诗歌创作带来负面影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曾说:联想意义也最容易误用而生流弊。联想起了习惯,习惯老是欢喜走熟路,熟路抵抗力最低,引诱性最大,一人走过,人人都跟着走,愈走就愈平滑俗滥,没有一点新奇的意味。美人都是,柳腰桃面'王嫱、西施,才子都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谈风景必是春花秋月,叙离别不离柳岸灞桥;做买卖都有端木遗风,到现在用铅字排印书籍还是付梓杀青。后人受屈原木叶诗句的影响,于是一用再用,熟能生巧,是不是一种流弊呢?古代诗歌还有没有类似的常见意象呢?请找出来,作专题研究。

研究方法:

(1)阅读古诗,找出一两个常见意象。

(2)作比较赏读。

(3)召开诗歌鉴赏研讨会。

参读书目:

《诗集传》《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诗集。

研究方法:

朗读交流、品味交流、心得交流。

参读书目:

王安石《梅花》,陆游《卜算子咏梅》,毛泽东《卜算子咏梅》,黄蘖《上堂开示颂》,卢梅坡《雪梅》,张谓《早梅》,林逋《梅花》,周邦彦《花犯》,范成大《霜天晓角》,姜夔《暗香》《疏影》,萧泰来《霜天晓角》,彭元逊《解佩环寻梅不见》,黎洪《诗话一百篇逸者之梅与志士之梅》。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