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报告>清明节儿童手抄报简单又漂亮(精选7篇)

清明节儿童手抄报简单又漂亮(精选7篇)

时间:2023-10-08 10:21:38 作者:XY字客 清明节儿童手抄报简单又漂亮(精选7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清明节儿童手抄报简单又漂亮篇一

在清明节这一天,家家户户不会动火,只是吃一些隔天的菜或青团之类的。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我们的节日清明节手抄报文字内容,欢迎大家阅读转发!

“清明节”的得名还源于我国农历24节气中的清明节气。冬至后第105天就是清明节气。清明节气共有15天。作为节气的清明,时间在春分之后。这时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气清朗,四野明净,大自然处处显示出勃勃生机。用“清明”称这个时期,是再恰当不过的一个词。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清明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习俗。在古时,还有一种说法,就是“三月节”。冬至后一百零五天谓之寒食,从前这天禁火,冷食,故又称“冷节”、“禁烟节”。

民间传说寒食是为纪念春秋时的介子推被火焚于绵山,晋文公下令禁火。介子推是山西人,所以冷食习俗在山西首先流行。旧时寒食断火,次日宫中有钻木取新火的仪式,民间也多以柳条互相乞取新火。

在古人的观念里,108是代表完满、吉祥、久远、高深的大数,把清明放在冬至后第108天,是有很深的含义。清明的得名,不仅缘于万物此时的生长清洁明净,也缘于这一时期的太阳也是清新的太阳,流转于这一时期天地之间的阳气,也是清新的阳气。

1、青团

清明节的时候,青团是必吃的食物之一,这也是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美食。青团其实跟平时吃的团子有一些类似,但是青团在制作的时候会加入艾草汁,蒸出来的团子是呈现青色的,因此被称作为青团。古代清明节会吃青团,也叫做吃寒食。

因此到了现在,虽然大家不可能在清明节的时候吃冷的食物,但是青团还是会继续吃的,也是为了保留中国的传统饮食文化习俗。

2、香椿芽

香椿芽是长在香椿树上的嫩叶,每年的3月初开始,香椿芽就可以采摘食用,等到4月中旬的时候,基本上就没有香椿芽的身影了,所以它的食用时间非常之短。而清明节正好是在食用香椿芽最后的时刻,因此大家都会抓住这一时节品尝这一美味。

香椿芽它的制作方法非常简单,一般会把它用来煮汤或者是炒鸡蛋,吃着有特殊的香气,对于一些喜欢吃香椿芽的人来说,这种香气实在是难以抵挡。

3、糍粑

在很多地区,清明节的时候会吃的一种传统食物就是糍粑,糍粑和平时大家吃的年糕有一些类似,也是用糯米粉制作的,但是糍粑是打出来的非常的软糯。糍粑变冷之后就是硬硬的,将它切成片放入到油锅当中去炸,非常的软糯可口,蘸上白糖或者淋上红汁来吃,特别的美味。

4、螺蛳

南方清明的时节,一定少不了螺蛳。其实清明节吃螺蛳主要是根据它的季节来决定的,虽然螺蛳一年四季都会有,但是清明节的螺蛳是最肥美,最鲜嫩,最干净的时候,过了这个时间相对来说从肉质和口感上面的都没有这么好了。

所以大家会在清明节的时候吃上一些螺蛳,品尝清明节才有的美味。

踏青

清明期间是春意盎然的时节,万物萌动之时,迎春郊游于野外早就已成为风俗。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踏青这种节令性的民俗活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源泉是远古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

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

放风筝

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荡秋千

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

扫墓祭祖

扫墓祭祖,是清明节习俗的中心。有的地方将清明扫墓称之为“扫山”、“拜清”或“拜山”等。清明之祭主要祭祀祖先,表达祭祀者的孝道和对先人的思念之情,是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一种文化传统。

清明节儿童手抄报简单又漂亮篇二

1、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晏殊《破阵子·春景》

2、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3、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4、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5、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王禹偁《清明》

6、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

7、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高翥《清明日对酒》

8、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黄庭坚《清明》

9、清明又近也,却天涯为客。——曹组《忆少年·年时酒伴》

10、野棠花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辛弃疾《念奴娇·书东流村壁》

11、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高启《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12、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13、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14、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冯延巳《鹊踏枝·清明》

15、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白居易《清明夜》

16、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张先《青门引·春思》

17、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李冠《蝶恋花·春暮》

18、拆桐花烂漫,乍疏雨、洗清明。——柳永《木兰花慢·拆桐花烂漫》

19、清明过了,不堪回首,云锁朱楼。——朱淑真《眼儿媚·风日迟迟弄轻柔》

20、几多情,无处说,落花飞絮清明节。——魏承班《渔歌子·柳如眉》

清明节儿童手抄报简单又漂亮篇三

我国至少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形成了知恩图报的思想,此后代代相传,成为中国人的基本伦理道德规范。这种思想的外在表现之一,就是祭祀的盛行。节日期间,对天地自然和对国家有功之人进行祭祀,在我国是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如果说冬至祭天、夏至祭地,主要是感恩天地自然的话,那么清明节的扫墓祭祀,就主要是对有功之人的感恩。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对一个生命个体而言,最大的有功之人是父母。对于父母的恩情,子女需要用“孝”报答。在传统思想里,孝就是“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清明扫墓(上坟)是“祭之以礼”,人们在清明节期间用祠堂祭拜、坟前祭拜等多种方式来表达对去世父母的感恩之情。当然,清明时节不仅要祭祀自己去世的父母,还要祭祀列祖列宗,这是对于血缘祖先的共同感恩。

一个人若想在社会上幸福地生活,除了具备生命这个最基本的条件之外,还要拥有生产的技能、生活的知识,发现、领悟美的能力以及相对安定的社会秩序等,而这些的获得,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我们的前人,所以我们都要感恩,更需要我们身体力行发扬这种精神,肩负起历史责任和使命,为我们的祖国,为各个民族为人类地球安宁祥和添光彩带去希望!

“生身不忘宗,千里赶上坟。”清明节以其特有的祭扫活动,将生者周期性地置于和先人共处的情境之中。在千里赶上坟的路途中以及在先人的坟墓前,一个人总会重新回想起所受到的恩惠,并由此激发、强化报答之心。所以,清明节的扫墓活动不仅是感恩情怀的体现,还是培育感恩情怀的重要时机。

人生的意义不在于您在世上生存多少个年月,而在于您在有限的时间里为国家为社会做了什么?清明节的祭奠沟通了生死,引发了我们对生死之间问题的思考。对清明节众多习俗活动的参与,是一种生命意识的教育过程。平常的日子里,死亡与人们的生活相隔很远,但在清明节就会上演生者与死者的对话,就会让我们珍惜有限的生命,让以后的生命活的更加有意义,让我们学习继承先烈的遗志,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勤奋上进,智慧理事工作和生活,礼貌待人,做一名优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做一名有益于国家有益于社会的华夏儿女。

清明节儿童手抄报简单又漂亮篇四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1]。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受汉族文化的影响,中国的满族、赫哲族、壮族、鄂伦春族、侗族、土家族、苗族、瑶族、黎族、水族、京族、羌族等24个少数民族,也都有过清明节的习俗。虽然各地习俗不尽相同,但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基本主题。

清明节是中国重要的“时年八节”之一,一般是在公历4月5号前后,节期很长,有10日前8日后及10日前10日后两种说法,这近20天内均属清明节。清明节原是指春分后十五天,1935年中华民国政府明定4月5日为国定假日清明节,也叫做民族扫墓节。

《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之说。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介之推的传说

相传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流亡途中,在一处渺无人烟的地方,又累又饿,再也无力站起来。随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点吃的,正在大家万分焦急的,随臣介子推走到僻静处,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让公子喝了,重耳渐渐恢复了精神,当重耳发现肉是介子推自己腿割下的时候,流下了眼泪。

十九年后,重耳作了国君,也就是历史上的晋文公。即位后文公重重赏了当初伴随他流亡的功臣,唯独忘了介子推。很多人为介子推鸣不平,劝他面君讨赏,然而介子推最鄙视那些争功讨赏的人。他打好行装,同悄悄的到绵山隐居去了。

晋文公听说后,羞愧莫及,亲自带人去请介子推 ,然而介子推已离家去了绵山。绵山山高路险,树木茂密,找寻两个人谈何容易,有人献计,从三面火烧绵山,逼出介子推。 大火烧遍绵山,却没见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后,人们才发现背着老母亲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树下死了。晋文公见状,恸哭。装殓时,从树洞里发现一血书,上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

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2、节气清明与清明节

清明节的名称与此时天气物侯的特点有关。西汉时期的《淮南子天文训》中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清明风”即清爽明净之风。《岁时百问》则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虽然作为节日的清明在唐朝才形成,但作为时序标志的清明节气早已被古人所认识,汉代已有了明确的记载。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和民众在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气候规律,比较适宜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物候、降雨等方面的变化,对人们依时安排农耕、蚕桑等活动有不可或缺的指导意义。到了清明,气温变暖,降雨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所以清明对于古代农业生产而言是一个重要的节气。农谚说 “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正是说的这个道理。东汉崔寔《四民月令》记载:“清明节,命蚕妾,治蚕室”说的是这时开始准备养蚕。其中的“清明节”还只是一个节气,不是节日。

清明节气在时间和天气物侯特点上为清明节俗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条件,该节气被看作清明节的源流之一。

清明节儿童手抄报简单又漂亮篇五

1、春分有雨到清明,清明下雨无路行。

2、寒食撒花,谷雨种瓜。

3、大风不过晌,过晌刮得狂。

4、春雷日日阴,半晴半雨到清明。

5、交春落雨到清明,清明落雨无日晴。

6、清明种瓜,立夏开花。

7、高粱早播秸秆硬,谷子早播多发病。

8、棉花播下锄梦花,提温保墒效果显。

9、清明高粱谷雨谷,立夏芝麻小满黍。

10、清明雨渐增,天天好刮风。

11、施上尿素两三天,才能开始把水灌。

12、清明风若从南起,预报田禾大有收。

13、雨打清明前,洼地好种田。

14、北风吹过头,南风来报仇。

15、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

16、清明到,麦苗喝足又吃饱。

17、清明要晴,谷雨要雨。

18、清明宜晴,谷雨宜雨。

19、清明雨星星,一棵高粱打一升。

20、清明蒜不在家,数伏蒜不在地。

清明节儿童手抄报简单又漂亮篇六

有关清明节的手抄报文字资料(精选)

时光匆匆,告别三月,我们即将迎来清明时节,那么清明节的手抄报要有哪些内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有关清明节的手抄报文字资料,供大家参考,快来一起看看吧!

1、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 “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2、清明节起源于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汉族的传统节日,为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时间约在每年的阳历4月5日前后。清明节后雨水增多,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这一时节万物“吐故纳新”,无论是大自然中的植被,还是与自然共处的人体,都在此时换去冬天的污浊,迎来春天的气息,实现由阴到阳的转化。

古有清明前一天为“寒食节”之说,相传起于春秋时期晋文公悼念介子推“割股充饥”一事,后逐渐清明寒食合而为一。唐代扫墓日期一般在寒食节,宋后移到清明。传说中“寒食节”的起源地就在山西中部介休,介休一名的来历即是为纪念介子推“割股充饥”而不图为报,最终在此被大火烧山而亡,绵山也因此又称“介山”。 相传大禹治水后,人们就用“清明”之语庆贺水患已除,天下太平。此时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天清地明,正是春游踏青的好时节。踏青早在唐代就已开始,历代承袭成为习惯。踏青除了欣赏大自然的湖光山色、春光美景之外,还开展各种文娱活动,增添生活情趣。

清明,从最初的清明节气到如今的清明节,经历了从自然到人文、从物质到精神的发展嬗变,体现的是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文化精髓。

从节气到节日

北京师范大学博导、民俗典籍文学研究中心民俗室主任萧放教授告诉记者,传承至今的民俗节日中,唯有清明是以节气兼节日的民俗大节。

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最初主要作为时令的标志,时间在冬至后一百零七日、春分后十五日,也就是公历的四月五日前后。农业是传统中国民生的主业,人们十分看重清明在年度生产周期中的自然时序位置。清明是播种与准备养蚕的季节,谚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清明真正成为民俗节日是在唐宋之后,它走了与传统节日生成的不同路线。古代节日一般依据节气时令,但脱离节气时间点,另外生成民俗节日,比如立春到春节、夏至到端午节走的就是这一路径。“但清明却没有沿用这一文化习惯,它将古代寒食节俗收归到自己名下,与此同时清明也改变了自身性质。”萧放说,“清明在唐宋后具有时令与节日的双重意义,并且其节俗意义日渐增强。四时八节中,清明出现较晚,影响却相当突出,缘何如此,耐人寻味。”

清明虽然出现得晚,但有着久远的历史源头,是传统春季节俗的综合与升华。萧放解释,中国向来十分重视祭祀祖先,但上古并无墓祭的礼俗,祭祀都在宗庙里进行。时至春秋战国时期,墓祭风气才渐浓。但此时,这种习俗似乎还限于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家,直到唐朝,祭墓风俗才扩大到整个社会。唐玄宗曾以政令的形式将民间扫墓的风俗固定在清明前的寒食节。由于寒食与清明节气日的相连,在唐朝已将寒食清明并称——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曾在诗中描写寒食情景:“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至此,清明不仅从寒食中分担了祭墓的功能,同时它也将一些原本属于寒食节日的游戏娱乐置于自己名下,如蹴鞠、秋千是寒食的著名节俗,这时也已成为清明的娱乐。

萧放进一步说明,到宋朝,清明已基本上完成了对寒食的置代,除禁火冷食仍为寒食特有之外,清明已承担了许多原属于寒食的节俗功能。清明也由原来的节气日演变为重要的民俗节日。明清时期,寒食基本消亡,春季大节除春节外唯有清明了。

我国至少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形成了知恩图报的思想,此后代代相传,成为中国人的基本伦理道德规范。这种思想的外在表现之一,就是祭祀的盛行。节日期间,对天地自然和对国家有功之人进行祭祀,在我国是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如果说冬至祭天、夏至祭地,主要是感恩天地自然的话,那么清明节的扫墓祭祀,就主要是对有功之人的感恩。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对一个生命个体而言,最大的有功之人是父母。对于父母的恩情,子女需要用“孝”报答。在传统思想里,孝就是“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清明扫墓(上坟)是“祭之以礼”,人们在清明节期间用祠堂祭拜、坟前祭拜等多种方式来表达对去世父母的感恩之情。当然,清明时节不仅要祭祀自己去世的父母,还要祭祀列祖列宗,这是对于血缘祖先的共同感恩。

一个人若想在社会上幸福地生活,除了具备生命这个最基本的条件之外,还要拥有生产的技能、生活的知识,发现、领悟美的能力以及相对安定的社会秩序等,而这些的获得,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我们的前人,所以我们都要感恩,更需要我们身体力行发扬这种精神,肩负起历史责任和使命,为我们的祖国,为各个民族为人类地球安宁祥和添光彩带去希望!

“生身不忘宗,千里赶上坟。”清明节以其特有的祭扫活动,将生者周期性地置于和先人共处的情境之中。在千里赶上坟的路途中以及在先人的坟墓前,一个人总会重新回想起所受到的恩惠,并由此激发、强化报答之心。所以,清明节的扫墓活动不仅是感恩情怀的体现,还是培育感恩情怀的重要时机。

人生的意义不在于您在世上生存多少个年月,而在于您在有限的时间里为国家为社会做了什么?清明节的祭奠沟通了生死,引发了我们对生死之间问题的思考。对清明节众多习俗活动的参与,是一种生命意识的教育过程。平常的日子里,死亡与人们的生活相隔很远,但在清明节就会上演生者与死者的对话,就会让我们珍惜有限的生命,让以后的生命活的更加有意义,让我们学习继承先烈的遗志,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勤奋上进,智慧理事工作和生活,礼貌待人,做一名优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做一名有益于国家有益于社会的华夏儿女。

清明节儿童手抄报简单又漂亮篇七

清明,从最初的清明节气到如今的清明节,经历了从自然到人文、从物质到精神的发展嬗变,体现的是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文化精髓。

从节气到节日

北京师范大学博导、民俗典籍文学研究中心民俗室主任萧放教授告诉记者,传承至今的民俗节日中,唯有清明是以节气兼节日的民俗大节。

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最初主要作为时令的标志,时间在冬至后一百零七日、春分后十五日,也就是公历的四月五日前后。农业是传统中国民生的主业,人们十分看重清明在年度生产周期中的自然时序位置。清明是播种与准备养蚕的季节,谚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清明真正成为民俗节日是在唐宋之后,它走了与传统节日生成的不同路线。古代节日一般依据节气时令,但脱离节气时间点,另外生成民俗节日,比如立春到春节、夏至到端午节走的就是这一路径。“但清明却没有沿用这一文化习惯,它将古代寒食节俗收归到自己名下,与此同时清明也改变了自身性质。”萧放说,“清明在唐宋后具有时令与节日的双重意义,并且其节俗意义日渐增强。四时八节中,清明出现较晚,影响却相当突出,缘何如此,耐人寻味。”

清明虽然出现得晚,但有着久远的历史源头,是传统春季节俗的综合与升华。萧放解释,中国向来十分重视祭祀祖先,但上古并无墓祭的礼俗,祭祀都在宗庙里进行。时至春秋战国时期,墓祭风气才渐浓。但此时,这种习俗似乎还限于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家,直到唐朝,祭墓风俗才扩大到整个社会。唐玄宗曾以政令的形式将民间扫墓的风俗固定在清明前的寒食节。由于寒食与清明节气日的相连,在唐朝已将寒食清明并称——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曾在诗中描写寒食情景:“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至此,清明不仅从寒食中分担了祭墓的功能,同时它也将一些原本属于寒食节日的游戏娱乐置于自己名下,如蹴鞠、秋千是寒食的著名节俗,这时也已成为清明的娱乐。

萧放进一步说明,到宋朝,清明已基本上完成了对寒食的置代,除禁火冷食仍为寒食特有之外,清明已承担了许多原属于寒食的节俗功能。清明也由原来的节气日演变为重要的民俗节日。明清时期,寒食基本消亡,春季大节除春节外唯有清明了。

相关范文推荐